古文大全 中国古文典籍翻译 古文典籍

当前位置: 文言汉语网 > 古文典籍 >

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 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 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矩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矩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

《兼爱下》 《经说下》

《杂守》 《号令》

《旗帜》 《迎敌祠》

《备蛾傅》 《备穴》

《备突》 《备城门》

《公输》 《鲁问》

《公孟》 《贵义》

《耕柱》 《小取》

《经说上》 《备水》

《大取》 《经下》

《备梯》 《非儒》

《经上》 《备高临》

《非命下》 《非命中》

《非攻下》 《尚贤上》

《非命上》 《非攻中》

《三辩》 《非乐》

《非攻上》 《辞过》

《明鬼》 《兼爱中》

《七患》 《天志下》

《兼爱上》 《法仪》

《天志中》 《尚同下》

《所染》 《天志上》

《尚同中》 《修身》

《节用下》 《尚同上》

《亲士》 《节用中》

《尚贤下》 《序》

《节用上》 《尚贤中》

《导言》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 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 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章》

《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章》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章》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章》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章》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章》

《第十九章》 《第十八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四章》

《第十三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第九章》 《第八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一章》

管子

   管子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 迹。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管子》76篇﹐分为 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 7篇﹐《短语》 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 》 4篇﹐《管子轻重》 16篇。书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是管 仲遗说。《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心 术》上下﹑《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当是管仲学派﹑齐法家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宋钘﹑尹文的遗著。

《地数第七十七》 《山至数第七十六》

《山权数第七十五》 《轻重己第八十五》

《山国轨第七十四》 《轻重戊第八十四》

《国蓄第七十三》 《轻重丁第八十三》

《海王第七十二》 《轻重乙第八十一》

《事语第七十一》 《轻重甲第八十》

《乘马数第六十九》 《国准第七十九》

《巨乘马第六十八》 《揆度第七十八》

《明法解第六十七》 《版法解第六十六》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势第四十二》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 《小问第五十一》

《五行第四十一》 《形势解第六十四》

《封禅第五十》 《四时第四十》

《弟子职第五十九》 《内业第四十九》

《水地第三十九》 《地员第五十八》

《正世第四十七》 《白心第三十八》

《度地第五十七》 《治国第四十八》

《心术下第三十七》 《桓公问第五十六》

《明法第四十六》 《心术上第三十六》

《九守第五十五》 《任法第四十五》

《侈靡第三十五》 《入国第五十四》

《九变第四十四》 《四称第三十三》

《禁藏第五十三》 《正第四十三》

《小称第三十二》 《君臣下第三十一》

《中匡第十九》 《幼官图第九》

《君臣上第三十》 《大匡第十八》

《幼官第八》 《制分第二十九》

《兵法第十七》 《版法第七》

《参患第二十八》 《法法第十六》

《七法第六》 《地图第二十七》

《重令第十五》 《乘马第五》

《戒第二十六》 《法禁第十四》

《立政第四》 《问第二十四》

《八观第十三》 《权修第三》

《霸言第二十三》 《枢言第十二》

《形势第二》 《霸形第二十二》

《宙合第十一》 《牧民第一》

《小匡第二十》 《五辅第十》

《管子简介》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11),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 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 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尧问第三十二》 《哀公第三十一》

《解蔽第二十一》 《王霸第十一》

《法行第三十》 《乐论第二十》

《富国第十》 《子道第二十九》

《礼论第十九》 《王制第九》

《宥坐第二十八》 《正论第十八》

《儒效第八》 《大略第二十七》

《天论第十七》 《仲尼第七》

《赋第二十六》 《强国第十六》

《非十二子第六》 《成相第二十五》

《议兵第十五》 《非相第五》

《君子第二十四》 《致士第十四》

《不苟第三》 《性恶第二十三》

《臣道第十三》 《修身(荀子)第二》

《正名第二十二》 《君道第十二》

《劝学(荀子)第一》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 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 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被尊称 为亚圣。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他提倡仁政,提出“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 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

《万章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梁惠王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孟子简介》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天下》 《列御寇》

《渔父(庄子)》 《说剑》

《山木》 《胠箧》

《盗跖》 《达生》

《马蹄》 《让王》

《至乐》 《骈拇》

《寓言》 《秋水》

《应帝王》 《外物》

《缮性》 《大宗师》

《则阳》 《刻意》

《德充符》 《徐无鬼》

《天运》 《人间世》

《庚桑楚》 《天道》

《养生主》 《知北游》

《天地》 《齐物论》

《田子方》 《在宥》

《逍遥游》

列子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 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 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 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 意义。

列子,名列御寇(今河南郑州市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都选自此书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说符》 《杨朱》

《力命》 《汤问》

《仲尼(列子)》 《周穆王》

《黄帝》 《天瑞》

《列子前言》

吴子

   吴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是中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吴子》,又名《吴起兵法》,是吴起军事思想的主要载体。今本《吴子》共二卷六篇,依次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记载,《吴子》一书为48篇,与今本相差甚远。历史上曾有人据此认定《吴子》一书为伪作,这是没有根据的。至于篇目之差,可能是由于流传过程中亡伙所致。

《吴子》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宋代的《武经七书》本。后世版本,如明吴勉学刊《二十子》本、明翁氏刊《武学经传三种》本、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清《四库全书》本等,均源于宋本《武经七书》。

《吴子》一书虽仅五千字左右,但内容十分丰富,是继《孙子》以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兵学论著,在中国古代兵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世将孙吴并称,宋代将《吴子》列入《武经七书》,无疑是公允的。

《励士第六》 《应变第五》

《论将第四》 《治兵第三》

《料敌第二》 《图国第一》

《吴子简介》

韩非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 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 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在继承和发展先秦法家思想的同时,也 对各家学说加以改造。如把荀子“法后立”的思想发展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观,显现了对历史和时势的深 刻审视以及超越历史和现实的勇气。《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论谈犀利、文势充沛 、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其中的寓言故事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 为我国文学创作史上的宝贵财富。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制分第五十五》 《心度第五十四》

《饬令第五十三》 《人主第五十二》

《忠孝第五十一》 《显学第五十》

《五蠹第四十九》 《八经第四十八》

《八说第四十七》 《六反第四十六》

《诡使第四十五》 《说疑第四十四》

《定法第四十三》 《问田第四十二》

《问辩第四十一》 《难势第四十》

《难四第三十九》 《难三第三十八》

《难二第三十七》 《难一第三十六》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大体第二十九》 《功名第二十八》

《用人第二十七》 《守道第二十六》

《安危第二十五》 《观行第二十四》

《说林下第二十三》 《说林上第二十二》

《喻老第二十一》 《解老第二十》

《饰邪第十九》 《南面第十八》

《备内第十七》 《三守第十六》

《亡征第十五》 《奸劫弑臣第十四》

《和氏第十三》 《说难第十二》

《孤愤第十一》 《十过第十》

《八奸第九》 《扬权第八》

《二柄第七》 《有度第六》

《主道第五》 《爱臣第四》

《难言第三》 《存韩第二》

《初见秦第一》 《韩非子简介》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思想中糅合了儒、法、道各家观点,这也许是被纳入杂家的主要原因。后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所以有人把此书作为兵书来看待研究。

《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它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兵令下第二十四》 《兵令上第二十三》

《兵教下第二十二》 《兵教上第二十一》

《踵军令第二十》 《将令第十九》

《勒卒令第十八》 《经卒令第十七》

《束伍令第十六》 《分塞令第十五》

《伍制令第十四》 《重刑令第十三》

《战权第十二》 《治本第十一》

《原官第十》 《将理第九》

《武议第八》 《十二陵第七》

《守权第六》 《攻权第五》

《战威第四》 《制谈第三》

《兵谈第二》 《天官第一》

《尉缭子简介》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主术训(下)》 《主术训(上)》

《说林训》 《本经训》

《兵略训》 《精神训》

《说山训》 《览冥训》

《诠言训》 《时则训》

《氾论训》 《地形训》

《道应训》 《要略》

《天文训》 《泰族训》

《齐俗训》 《俶真训》

《修务训》 《缪称训》

《原道训》 《人间训(下)》

《人间训(上)》 《淮南子导读》

鬼谷子

   王诩,又名王禅,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述有关谋略的理论。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本经-中经》 《本经-持枢》

《本经-损兑》 《本经-转圆》

《本经-散势》 《本经-分威》

《本经-实意》 《本经-养志》

《本经-盛神》 《却乱第十四》

《转丸第十三》 《符言第十二》

《决篇第十一》 《谋篇第十》

《权篇第九》 《摩篇第八》

《揣篇第七》 《忤合第六》

《飞箝第五》 《抵戏第四》

《内楗第三》 《反应第二》

《捭阖第一》

论语

  《论语》的作者到底是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付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第十九章·子张篇》 《第九章·子罕篇》

《第十八章·微子篇》 《第八章·泰伯篇》

《第十七章·阳货篇》 《第七章··述而篇》

《第十六章·季氏篇》 《第六章·雍也篇》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 《第五章·公冶长篇》

《第十四章·宪问篇》 《第四章·里仁篇》

《第十三章·子路篇》 《第三章·八佾篇》

《第十二章·颜渊篇》 《第二章·为政篇》

《第十一章·先进篇》 《第一章·学而篇》

《第二十章·尧曰篇》 《第十章·乡党篇》

《论语简介》

中庸

  《中庸 / 作者: 子思》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 / 作者: 子思》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作者: 子思就是既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1.关于中庸的词义

中庸研究者多认为,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2.关于中庸的内涵

由于认识角度有异,研究者有不同看法。代表性意见有三:

其一,认为中庸的内涵情况颇为复杂,但集中起来不外尚中、尚和两方面。

其二,认为中庸概念的核心是“中”,中的原则体现于人的现实行为,就是“用中”,或者“中庸”。

其三,认为“中庸”是“中”与“庸”的辩证统一。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

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 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之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则如银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设想。尤其身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处人之道。第四、用物不要太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至诚可参天地》

《什么是真正的强》 《聪明反被聪明误》

《天生我材必有用》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圣人的伟大之处》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诚则明,明则诚》 《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无所不在的道》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谁能食而知其味》 《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最高的道德标准》

《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君子之道费而隐》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中庸简介》

仪礼

  《仪礼 / 作者: 周公、孔子》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

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 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 / 作者: 周公、孔子》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经中有《礼》,汉代立五经学官,其中也有《礼》。唐立九经,中有“三礼”即《周礼》、《仪礼 / 作者: 周公、孔子》、《礼记》。宋代立十三经,中间也有“三礼”。礼一直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过去的三千年里,大多数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中,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乡射礼》 《特牲馈食礼》

《燕礼》 《少牢馈食礼》

《大射仪》 《有司彻》

《士虞礼》 《乡饮酒礼》

《既夕礼》 《士相见》

《士丧礼》 《士昏礼》

《丧服》 《士冠礼》

《觐礼》 《流传与注本》

《公食大夫礼》 《主要内容》

《后记》 《聘礼》

《前言》

大学

  《大学 / 作者: 朱熹》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作者/朱熹,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 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 / 作者: 朱熹》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 朱熹 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齐家先修身》 《修身先正心》

《不要自欺欺人》 《获得知识的途径》

《凡事抓住根本》 《找准自己的位置》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弘扬光明的品德》

《三纲八目的追求》 《平天下先治国》

《大学简介》

尚书

  《尚书 / 作者: 孔丘》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 / 作者: 孔丘》,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尚书 / 作者: 孔丘》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 / 作者: 孔丘》,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后经秦代焚书,损失很大。该书要旨: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康诰》 《洪范篇》

《周书》 《微子》

《西伯戡黎》 《盘庚》

《商书汤誓》 《甘誓》

《酒诰》 《皋陶》

《康诰(用德政去征服人心)》 《虞夏书》

周易

  《周易 / 作者: 伏羲、文王》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未济》 《周易-既济》

《周易-小过》 《周易-中孚》

《周易-节》 《周易-鼎》

《周易-解》 《周易-涣》

《周易-革》 《周易-蹇》

《周易-兑》 《周易-井》

《周易-睽》 《周易-巽》

《周易-困》 《周易-家人》

《周易-旅》 《周易-升》

《周易-明夷》 《周易-丰》

《周易-萃》 《周易-晋》

《周易-归妹》 《周易-姤》

《周易-大壮》 《周易-渐》

《周易-夬》 《周易-遯》

《周易-艮》 《周易-益》

《周易-恒》 《周易-震》

《周易-损》 《周易-咸》

《周易-离》 《周易-观》

《周易-履》 《周易-坎》

《周易-临》 《周易-小畜》

《周易-大过》 《周易-蛊》

《周易-比》 《周易-颐》

《周易-随》 《周易-师》

《周易-大畜》 《周易-豫》

《周易-讼》 《周易-无妄》

《周易-谦》 《周易-需》

《周易-复》 《周易-大有》

《周易-蒙》 《周易-剥》

《周易-同人》 《周易-屯》

《周易-贲》 《周易-否》

《周易-坤》 《周易-噬嗑》

《周易-泰》 《周易-乾》

礼记

  《礼记 / 作者: 儒家学者》,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 作者: 儒家学者》。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 《凡音之起》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 《大德不官》

《天地之道》 《古之学者》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 《良冶之子》

《卫献公出奔》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

《记问之学》 《夫乐者乐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 《善学者》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乐者,通伦理者也》

《凡学之道》 《钟声铿,铿以立号》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德者,性之端也》 《礼以道其志》

《善歌者》 《土敝则草木不长》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学者有四失》

《大学之法》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

《吴侵陈》 《今之教者》

《阳门之介夫死》 《晋献公之丧》

《大学之教也》 《季孙之母死》

《成子高寝疾》 《大学始教》

《晋献文之成室》 《子柳之母死》

《古之教者》 《齐大饥》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 《虽有嘉肴》

《鲁人有周丰也者》 《曾子寝疾》

《玉不琢 不成器》 《孔子过泰山侧》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发虑宪》

《战于郎》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陈子车死于卫》

《敖不可长》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知悼子卒》 《礼记简介》

周礼

  《周礼 / 作者: 周公旦》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周公旦 所著,今从 周公旦 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

《周礼 / 作者: 周公旦》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

《关于周礼》 《冬官考工记第六-弓人》

《冬官考工记第六-磬氏/车人》 《冬官考工记第六-筑氏/玉人》

《冬官考工记第六-轮人/輈人》 《冬官考工记第六-总叙》

《秋官司寇第五-行夫/朝大夫》 《秋官司寇第五-衔枚氏/司仪》

《秋官司寇第五-司隶/庭氏》 《秋官司寇第五-司民/掌戮》

《秋官司寇第五-士师/朝士》 《秋官司寇第五-小司寇》

《秋官司寇第五-大司寇》 《秋官司寇第五-叙官》

《夏官司马第四-山师/都司马》 《夏官司马第四-大驭/形方式》

《夏官司马第四-虎贲氏/道右》 《夏官司马第四-候人/司右》

[古文大全]中国古文典籍翻译 古文典籍
《夏官司马第四-小司马/司险》 《夏官司马第四-大司马》

《夏官司马第四-叙官》 《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

《春官宗伯第三-大卜/诅祝》 《春官宗伯第三-瞽蒙/司干》

《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小师》 《春官宗伯第三-典命/职丧》

《春官宗伯第三-郁人/典瑞》 《春官宗伯第三-肆师》

《春官宗伯第三-小宗伯》 《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

《春官宗伯第三-叙官》 《地官司徒第二-掌葛/槁人》

《地官司徒第二-草人/羽人》 《地官司徒第二-遂人/土均》

《地官司徒第二-司市/掌节》 《地官司徒第二-师氏/媒氏》

《地官司徒第二-封人/均人》 《地官司徒第二-乡师/比长》

《地官司徒第二-小司徒》 《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

《地官司徒第二-叙官》 《天官冢宰第一-典妇功/夏采》

《天官冢宰第一-九嫔/女史》 《天官冢宰第一-司裘/内树》

《天官冢宰第一-大府/职币》 《天官冢宰第一-酒正/掌次》

《天官冢宰第一-亨人/兽医》 《天官冢宰第一-宫正/外饔》

《天官冢宰第一-宰夫》 《天官冢宰第一-小宰》

《天官冢宰第一-大宰》 《天官冢宰第一-叙官》

左传

  《左传 / 作者: 左丘明》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并且,本书在我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伍员奔吴》 《楚国白公之乱(哀公十六年)》

《伍员谏许越平(哀公元年)》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

《祁奚举贤(攘公三年)》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

《晏婴论和与同(昭公二十年)》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 《子产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

《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 《晏婴叔向论楚晋季世(昭公三年)》

《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晋鞌之战(成公二年)》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石碏大义灭亲(隐公三年、四年)》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左传简介》

论衡

  《论衡 / 作者: 王充》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论衡 / 作者: 王充》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论衡-论衡附录》 《论衡-自纪篇》

《论衡-对作篇》 《论衡-案书篇》

《论衡-书解篇》 《论衡-正说篇》

《论衡-定贤篇》 《论衡-知实篇》

《论衡-实知篇》 《论衡-祭意篇》

《论衡-祀义篇》 《论衡-解除篇》

《论衡-诘术篇》 《论衡-难岁篇》

《论衡-辨祟篇》 《论衡-卜筮篇》

《论衡-讥日篇》 《论衡-间时篇》

《论衡-四讳篇》 《论衡-薄葬篇》

《论衡-言毒篇》 《论衡-订鬼篇》

《论衡-纪妖篇》 《论衡-死伪篇》

《论衡-论死篇》 《论衡-佚文篇》

《论衡-须颂篇》 《论衡-验符篇》

《论衡-恢国篇》 《论衡-宣汉篇》

《论衡-齐世篇》 《论衡-感类篇》

《论衡-自然篇》 《论衡-治期篇》

《论衡-是应篇》 《论衡-指瑞篇》

《论衡-商虫篇》 《论衡-遭虎篇》

《论衡-乱龙篇》 《论衡-顺鼓篇》

《论衡-明雩篇》 《论衡-招致篇》

《论衡-变动篇》 《论衡-谴告篇》

《论衡-别通篇》 《论衡-效力篇》

《论衡-谢短篇》 《论衡-量知篇》

《论衡-程材篇》 《论衡-答佞篇》

《论衡-说日篇》 《论衡-寒温篇》

《论衡-谈天篇》 《论衡-讲瑞篇》

《论衡-状留篇》 《论衡-刺孟篇》

《论衡-非韩篇》 《论衡-感虚篇》

《论衡-吉验篇》 《论衡-问孔篇》

《论衡-异虚篇》 《论衡-率性篇》

《论衡-艺增篇》 《论衡-变虚篇》

《论衡-无形篇》 《论衡-儒增篇》

《论衡-书虚篇》 《论衡-命义篇》

《论衡-语增篇》 《论衡-奇怪篇》

《论衡-幸偶篇》 《论衡-道虚篇》

《论衡-物势篇》 《论衡-气寿篇》

《论衡-雷虚篇》 《论衡-本性篇》

《论衡-命禄篇》 《论衡-龙虚篇》

《论衡-初禀篇》 《论衡-累害篇》

《论衡-祸虚篇》 《论衡-骨相篇》

《论衡-逢遇篇》 《论衡-福虚篇》

《论衡-偶会篇》 《论衡-论衡前言》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在《世说新语》的三卷三十六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十三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 《世说新语-纰漏第三十四》

《世说新语-尤悔第三十三》 《世说新语-谗险第三十二》

《世说新语-忿狷第三十一》 《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

《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 《世说新语-黜免第二十八》

《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 《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

《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 《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世说新语-宠礼第二十二》

《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 《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

《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 《世说新语-企羡第十六》

《世说新语-自新第十五》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 《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

《世说新语-捷悟第十一》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汉书

  《汉书 / 作者: 班固》,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 / 作者: 班固》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 / 作者: 班固》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鉴于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止于武帝太初年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后扬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同时班固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汉书没有世家一体。

班固亦有歌颂汉朝功德之意。《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汉书》以颂汉朝之功德。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儒林传第五十八》 《佞幸传第六十三》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叙传第七十下》

《叙传第七十上》 《班彪列传下 子固》

《汉书叙例》 《循吏传第五十九》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古今地名对照表》

《酷吏传第六十》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汉书主要人名检索》 《货殖传第六十一》

《元后传第六十八》 《汉书后记》

《游侠传第六十二》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班固年谱简编》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韦贤传第四十三》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杜周传第三十》

《霍光金日传第三十八》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张汤传第二十九》 《爱盎晁错传第十九》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萧何曹参传第九》

《贾谊传第十八》 《沟血志第九》

《高五王传第八》 《文三王传第十七》

《地理志第八下》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地理志第八中》

《楚元王传第六》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地理志第八上》 《荆燕吴传第五》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张耳陈余传第二》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陈胜项籍传第一》

《张陈王周传第十》 《五行志第七上》

《艺文志第十》 《郊祀志第五上》

《天文志第六》 《昭帝纪第七》

《食货志第四下》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史记

  《史记 / 作者: 司马迁》是由 司马迁 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七十列传·第七十·太史公自序》 《七十列传·第六十九·货殖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八·龟策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七·日者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六·滑稽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五·佞幸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四·游侠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三·大宛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汲郑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二·酷吏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九·循吏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十一·儒林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匈奴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八·淮南衡山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季布栾布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九·李将军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七·司马相如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八·韩长孺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八·傅靳蒯成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六·西南夷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七·魏其武安侯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七·郦生陆贾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五·朝鲜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六·吴王濞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六·张丞相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四·东越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五·扁鹊仓公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五·樊郦滕灌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三·南越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四·田叔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四·田儋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三·万石张叔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二·张释之冯唐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二·淮阴侯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十一·袁盎晁错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魏豹彭越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十一·黥布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乐毅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九·张耳陈馀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张仪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九·范睢蔡泽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八·蒙恬列传》

《七十列传·第九·苏秦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八·春申君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七·李斯列传》 《七十列传·第八·商君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七·魏公子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六·刺客列传》

《七十列传·第七·仲尼弟子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五·吕不韦列传》 《七十列传·第六·伍子胥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五·孟尝君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四·屈原贾生列传》

《七十列传·第五·孙子吴起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 《七十列传·第四·司马穰苴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三·白起王翦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二·田单列传》

《七十列传·第三·老子韩非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二·穰侯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十列传·第二·管晏列传》

《七十列传·第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 《三十世家·第二十·楚元王世家》

《七十列传·第一·伯夷列传》 《三十世家·第三十·三王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九·外戚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楚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九·五宗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八·陈涉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八·梁孝王世家》 《三十世家·第九·晋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七·孔子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三十世家·第八·宋微子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六·陈丞相世家》 《三十世家·第七·卫康叔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五·韩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五·留侯世家》

《三十世家·第六·陈杞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四·魏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四·曹相国世家》 《三十世家·第五·管蔡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三·赵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三·萧相国世家》

《三十世家·第四·燕召公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二·郑世家》 《三十世家·第三·鲁周公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十一·荆燕世家》 《三十世家·第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三十世家·第二·齐太公世家》 《十二本纪·第十·孝文本纪》

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刘昭注,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乐羊子妻列传》 《董卓列传》

《班超列传》 《吴汉列传》

《刘盆子列传》 《梁鸿列传》

《蔡邕列传》 《范式列传》

《梁冀列传》 《张衡列传》

《冯异列传》 《郑玄列传》

《光武帝纪》 《寇恂列传》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265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山海经-海外东经》 《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海外北经》 《山海经-大荒北经》

《山海经-海外西经》 《山海经-大荒西经》

《山海经-海外南经》 《山海经-大荒南经》

《山海经-中山经》 《山海经-大荒东经》

《山海经-东山经》 《山海经-海内东经》

《山海经-北山经》 《山海经-海内北经》

《山海经-西山经》 《山海经-海内西经》

《山海经-南山经》 《山海经-海内南经》

《山海经-山海经》

战国策

  《战国策 / 作者: 刘向》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不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 / 作者: 刘向》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周文君免工师籍》 《温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下》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上》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雍氏之役》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苏厉谓周君》 《秦攻宜阳》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东周欲为稻》

《秦欲攻周》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秦武王谓甘茂曰》 《蔡泽见逐于赵》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 《甘茂亡秦且之齐》

《秦昭王谓左右》 《张仪说秦王曰》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秦王欲见顿弱》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顷襄王二十年》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范睢因王稽入秦》 《或为六国说秦王》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范睢至秦》

《谓秦王》 《陈轸去楚之秦》

《范睢曰臣居山东》 《秦王与中期争论》

《齐助楚攻秦》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濮阳人吕不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应侯失韩之汝南》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医扁鹊见秦武王》 《秦攻邯郸》

《文信侯出走》 《四国为一》

《张仪事秦惠王》 《齐宣王见颜》

《靖郭君将城薛》 《昭阳为楚伐魏》

《先生王斗》 《靖郭君善齐貌辨》

《秦攻赵长平》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成侯邹忌为齐相》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齐人见田骈》 《田忌亡齐而楚》

《齐王夫人死》 《苏秦说齐闵王》

《邹忌修八尺有余》 《孟尝君将入秦》

《齐负郭之民有狐晅者》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孟尝君舍人》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秦伐魏》 《孟尝君出行五国》

《燕攻齐齐破》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 《齐闵王之遇杀》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齐人有冯谖》

《齐王建入朝于秦》 《五国约以伐齐》

《苏子谓楚王曰》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楚宣王问群臣曰》 《苏秦之楚》

《晋毕阳之孙豫让》 《江乙说于安陵君》

《张仪之楚贫》 《腹击为室而钜》

《韩公叔有齐魏》 《张仪逐惠施于魏》

《苏秦说李兑》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

《魏王遗楚王美人》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庄辛谓楚襄王曰》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魏相翟强死》 《客说春申君曰》

《武灵王平昼闲居》 《楚怀王拘张仪》

《天下合纵使魏加》 《赵惠文王三十年》

素书

  《素书》是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

相传为汉代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素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问题。

原始章第一 、阐明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正道章第二、 阐明了用人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是故其无异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平的准则。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著指导性意义。

求人之志章第三、为别人做事时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罗万象。

本德宗道章第四、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茍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策必须备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

遵义章第五、阐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出了借鉴。

安礼章第六、奖赏刑罚,合情合理;法律制度,简单易行,礼之根本!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化人之心化己,当如是也。

《《黄石公素书》简介》 《原始章第一》

《正道章第二》 《求人之志章第三》

《本德宗道章第四》 《遵义章第五》

《安礼章第六》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一~十》 《十一~二十》

《二十一~三十》 《三十一~四十》

《四十一~五十》 《五十一~六十》

《六十一~七十》 《七十一~八十》

《八十一~九十》 《九十一~一百》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二○》

《一二一~一三○》 《一三一~一四○》

《一四一~一五○》 《一五一~一六○》

《一六一~一七○》 《一七一~一八○》

《一八一~一九○》 《一九一~二○○》

《二○一~二一○》 《二一一~二二○》

《二二一~二三○》 《二三一~二四○》

《二四一~二五○》 《二五一~二六○》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是作者王永彬“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 “一经堂完成的。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夜是这样的美妙,更何况围坐在暖暖的炉边呢?静夜炉边独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围炉夜话》,体味作者以平淡而优美的话语,娓娓叙出的琐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饮一杯清凉的酸梅汤,令人神清气爽,茅塞顿开。

(清)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王永彬为人不爱荣华富贵,生性纯茂冲远。光绪《荆州府志·卷五十七·艺文志》记载:“王永彬,字宜山,岁贡生,性孝友,隐居教授。邑令朱锡绶耳其名,虚心造访,永彬凿坯而遁。”与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论,说到古忠孝义烈之事,则沾襟涕泗不能止。《教于幼 检于心》 《学善方能受益 行贤才算读书》

《俭以济贫 勤能补拙》 《听平常话 做本分人》

《为人作想 为己读书》 《以信立身 以恕接物》

《慎言免灾 散财积福》 《教儿宜严 待人宜敬》

《勤修恒业 审定章程》 《名利勿贪 学在德行》

《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心正神明 人无永逸》

《世无难事 天道循环》 《积善余庆 积财遗祸》

《德以化人 财勿累已》 《学贵有疑 人贵有德》

《恶乡愿 弃鄙夫》 《精明败家 朴实振家》

《明辨是非 不忘廉耻》 《辨别愚假 识破忠恶》

《权势之戒 奸邪之忌》 《富贵无以动 忠孝记心间》

《物命可惜 人心可回》 《处事辨是非 平正贵精详》

《无科名之心 有济世之才》 《静而止闹 淡而消窘》

《行善救人 脱身俗情》 《待人宜和 言勿尖刻》

《胸怀大志 脚踏实地》 《贫贱不能移 富贵要济世》

《以物喻理 求名副实》 《以身作则 心平气和》

《守身勿羞父母 创立别害子孙》 《无势利气 去粗浮心》

《不妄自尊大 要奋发图强》 《东山可再起 江心补漏迟》

《生有涯 学无涯》 《问心无愧 量力而行》

《气性易和平 言语勿矫饰》 《守拙可取 交友宜慎》

《围炉夜话放眼读书 立跟做人》 《持身贵严 处世贵谦》

《善用其财 无愧其禄》 《交益友立品行》

《君子如神 小人如鬼》 《守口如瓶持身若璧》

《律己严 对人宽》 《不较横逆 安守贫穷》

《山岳皆文松柏乃师》 《行善自乐奸谋自乐》

《以人为镜 防微杜渐》 《谨守规模 但足衣食》

《要耐得烦 要吃得亏》 《读书自乐不邀善名》

《知己之错取人之长》 《敬人如敬自靠自胜靠他》

《长者待人之道 君子修己之功》 《奢吝俱败家 愚明皆覆事》

《安守本业 不合浊流》 《衣食知足 学无止境》

《贫富不改志 义利自选择》 《富贵宜廉 衣禄需俭》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殃》 《和平处事 正直居心》

《君子救世 圣贤忧民》 《偷安败家 争赀必伤》

《莲朝开而暮合 草冬枯而春荣》 《戒伐戒矜 自求仁义》

《贫寒更须读书 富贵不忘稼穑》 《俭可养康 静能生悟》

《助人在心 虑事在精》 《怀振奋心 说切直话》

《门户之衰》 《凝浩然正气 法古今完人》

《饱暖去志 饥寒强筋》 《愁怀潇洒 暗见光明》

《势利者虚假 浮躁者无成》 《心怀坦荡 平淡养气》

《求其理 守其常》 《和善为祥瑞 骄恶必凶败》

《人生无安闲 日用须简省》 《秤心斗胆 铁面无私》

《责己不责人 信己亦信人》 《通达事理 无做作气》

《正直之心 留名后世》 《后天需努力 小节要谨慎》

《忠厚传世久 平淡趣味长》 《交正直友 学德高人》

《解邻纷争 解说因果》 《发达需努力 褔寿靠积德》

《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首》 《自奉减几分 处世退一步》

《安分守贫 凡事忍让》 《谋自立 早成器》

《川学海而至海 莠似苗而非苗》 《守身谨严 养心淡泊》

《传在有德 信在有行》 《称誉易无怨难 田产不如恒业》

《多记先圣言 闲看他人行》 《身为重臣而精勤 面临大敌犹弈棋》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心雕龙》分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其中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打下理论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及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探讨,也是全书精彩部分;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总序,说明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文心雕龙》全书受《周易》二元哲学的影响很大。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写下。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诠赋第八》

《颂赞第九》 《祝盟第十》

《铭箴第十一》 《诔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谐隐第十五》 《史传第十六》

《诸子第十七》 《论说第十八》

《诏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禅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熔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时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作品名称: 颜氏家训   创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处: 本身   文学体裁: 家训   作者: 颜之推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篇顾名思义就是送终的》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篇讲述棋琴书画、骑射》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讲述了语言和音韵方》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是对经、史、文章所》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篇所说的归心即为归于》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篇介绍了不同的养生方》

《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篇告诉子女不要通过习》 《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篇叙述既要满足又要知》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篇叙述就是要减少事情》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篇叙述要专心致力于事》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讲的是名不副实的问》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各类文章都有自》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不》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篇阐述作者仰慕贤才的》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论述封建士大夫的门》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探讨治家的一些基本》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篇谈论妻子死亡后续弦》 《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篇谈论家庭成员间的相》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写对士大夫子弟的教》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篇》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孔子家语》的作者王肃,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人,他遍注群经,皆被列于当时的学官。他的注经,博采众家,又有自己的见解,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孔子家语》是王肃为辩驳郑玄而作的伪作。但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西汉时期已有与《孔子家语》内容相近的《儒家者言》,可见,《孔子家语》不是王肃的一己之作,它是有来历的,其成书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不过王肃的成书之功不可磨灭,《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 作者: 宋应星》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明末科学家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宋应星 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宋应星 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 作者宋应星 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生平》 《天工开物-舟车》

《天工开物-珠玉》 《天工开物-冶铸》

《天工开物-曲糵》 《天工开物-陶埏》

《天工开物-丹青》 《天工开物-甘嗜》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著作版本》 《天工开物-佳兵》

《天工开物-作咸》 《天工开物-宋应星的哲学思想》

《天工开物-五金》 《天工开物-粹精》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的传播》 《天工开物-杀青》

《天工开物-彰施》 《天工开物-谈天》

《天工开物-膏液》 《天工开物-乃服》

《天工开物-论气》 《天工开物-燔石》

《天工开物-乃粒》 《天工开物-野议》

《天工开物-锤锻》 《天工开物-宋应星-序》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第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连环计(第三十五计)》

《三十六计-苦肉计(第三十四计)》 《三十六计-反间计(第三十三计)》

《三十六计-空城计(第三十二计)》 《三十六计-美人计(第三十一计)》

《三十六计-反客为主(第三十计)》 《三十六计-树上开花(第二十九计)》

《三十六计-釜底抽薪(第十九计)》 《三十六计-隔岸观火(第九计)》

《三十六计-上屋抽梯(第二十八计)》 《三十六计-擒贼先擒王(第十八计)》

《三十六计-暗度陈仓(第八计)》 《三十六计-假痴不癫(第二十七计)》

《三十六计-抛砖引玉(第十七计)》 《三十六计-无中生有(第七计)》

《三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六计)》 《三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六计)》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第六计)》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第二十五计)》

《三十六计-调虎离山(第十五计)》 《三十六计-趁火打劫(第五计)》

《三十六计-假道伐虢(第二十四计)》 《三十六计-借尸还魂(第十四计)》

《三十六计-以逸待劳(第四计)》 《三十六计-远交近攻(第二十三计)》

《三十六计-打草惊蛇(第十三计)》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第三计)》

《三十六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二计)》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第十二计)》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第二计)》 《三十六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一计)》

《三十六计-李代桃僵(第十一计)》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第一计)》

《三十六计-混水摸鱼(第二十计)》 《三十六计-笑里藏刀(第十计)》

《三十六计-三十六计简介》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 作者: 沈括》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

《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宋史·沈括传》作者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被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梦溪笔谈-续笔谈》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

《梦溪笔谈-神奇》 《梦溪笔谈-人事一》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 《梦溪笔谈-技艺》

《梦溪笔谈-极星测量》 《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一》

《梦溪笔谈-书画》 《梦溪笔谈-象数二》

《梦溪笔谈-药议》 《梦溪笔谈-艺文三》

《梦溪笔谈-象数一》 《梦溪笔谈-杂志二》

《梦溪笔谈-艺文二》 《梦溪笔谈-乐律二》

《梦溪笔谈-杂志一》 《梦溪笔谈-艺文一》

《梦溪笔谈-乐律一》 《梦溪笔谈-讥谑》

《梦溪笔谈-权智》 《梦溪笔谈-辨证二》

《梦溪笔谈-谬误(谲诈附)》 《梦溪笔谈-官政二》

《梦溪笔谈-辨证一》 《梦溪笔谈-异事(异疾附)》

《梦溪笔谈-官政一》 《梦溪笔谈-故事二》

《梦溪笔谈-器用》 《梦溪笔谈-人事二》

《梦溪笔谈-故事一》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作者: 司马光》,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三卷》 《资治通览第二百七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九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五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四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二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一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九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八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七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六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六卷》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 / 作者: 孙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 孙膑 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孙膑 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

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收入《孙膑兵法》凡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

《孙膑兵法-奇正》 《孙膑兵法-积疏》

《孙膑兵法-五度九夺》 《孙膑兵法-雄牝城》

《孙膑兵法-十问》 《孙膑兵法-八阵下》

《孙膑兵法-将失》 《孙膑兵法-十阵》

《孙膑兵法-八阵上》 《孙膑兵法-将败》

《孙膑兵法-强兵》 《孙膑兵法-月战》

《孙膑兵法-将德》 《孙膑兵法-官一》

《孙膑兵法-篡卒》 《孙膑兵法-将义》

《孙膑兵法-延气》 《孙膑兵法-陈忌问垒》

《孙膑兵法-兵失》 《孙膑兵法-杀士》

《孙膑兵法-威王问》 《孙膑兵法-五名五恭》

《孙膑兵法-行篡》 《孙膑兵法-见威王》

《孙膑兵法-善者》 《孙膑兵法-兵情》

《孙膑兵法-擒庞涓》 《孙膑兵法-客主人分》

《孙膑兵法-势备》 《孙膑兵法-白话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略甲》 《孙膑兵法-地葆》

《孙膑兵法-凡例》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 作者: 孙武》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孙子兵法是经过曹操修改而流传的十三篇,孙子兵法在马王堆出土的是八十八篇,因有五篇木渎只剩5字导致现存兵法只有八十三篇。)。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前三说的是战略运筹。《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此三是作战指挥。《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此四是战场机变。《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此五是军事地理。《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此六是特殊战法。

《孙子兵法-行军》 《孙子兵法-九地》

《孙子兵法-军争》 《孙子兵法-虚实》

《孙子兵法-兵势》 《孙子兵法-军形》

《孙子兵法-谋攻》 《孙子兵法-用间》

《孙子兵法-作战》 《孙子兵法-火攻》

《孙子兵法-始计》 《孙子兵法-地形》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简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察今》简称《吕览》,在公元前239年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夕。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昭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吕氏春秋 / 作者: 吕不韦及门客》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在内容上虽然杂,但在组织上并非没有系统,编著上并非没有理论,内容上也并非没有体系。正如该书《用众》篇所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 / 作者: 吕不韦及门客》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

《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吕氏春秋卷二十二 慎行论 疑似》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 士容论 辩土》

《吕氏春秋卷十二 季冬纪 士节》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 开春论 贵卒》

《吕氏春秋卷六 季夏纪 音初》 《吕氏春秋卷十一 仲冬纪 当务》

《吕氏春秋卷二十二 慎行论 无义》 《吕氏春秋卷五 仲夏纪 古乐》

《吕氏春秋卷十二 季冬纪 季冬》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 士容论 任地》

《吕氏春秋卷六 季夏纪 音律》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 开春论 爱类》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 士容论 审时》 《吕氏春秋卷十一 仲冬纪 忠廉》

《吕氏春秋卷二十二 慎行论 壹行》 《吕氏春秋卷二十二 慎行论 慎行》

《吕氏春秋卷五 仲夏纪 适音》 《吕氏春秋卷十二 季冬纪 介立》

《吕氏春秋卷十一 仲冬纪 长见》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 士容论 上农》

《吕氏春秋卷六 季夏纪 制乐》 《吕氏春秋卷六 季夏纪 季夏》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 开春论 审为》 《吕氏春秋卷十一 仲冬纪 至忠》

《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 慎小》 《吕氏春秋卷十 孟冬纪 节丧》

《吕氏春秋卷五 仲夏纪 侈乐》 《吕氏春秋卷二十 恃君览 骄恣》

《吕氏春秋卷四 孟夏纪 尊师》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 士容论 务大》

《吕氏春秋卷十 孟冬纪 异宝》 《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 有度》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 开春论 察贤》 《吕氏春秋卷四 孟夏纪 用众》

《吕氏春秋卷十九 离俗览 举难》 《吕氏春秋卷十一 仲冬纪 仲冬》

《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 处方》 《吕氏春秋卷十 孟冬纪 孟冬》

《吕氏春秋卷五 仲夏纪 大乐》 《吕氏春秋卷二十 恃君览 长利》

《吕氏春秋卷四 孟夏纪 劝学》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 士容论 士容》

《吕氏春秋卷十 孟冬纪 安死》 《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 别类》

《吕氏春秋卷二十一 开春论 开春》 《吕氏春秋卷四 孟夏纪 诬徒》

《吕氏春秋卷十九 离俗览 用民》 《吕氏春秋卷十 孟冬纪 异用》

《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 分职》 《吕氏春秋卷九 季秋纪 精通》

《吕氏春秋卷五 仲夏纪 仲夏》 《吕氏春秋卷二十 恃君览 恃君》

《吕氏春秋卷四 孟夏纪 孟夏》 《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似顺论 似顺》

《吕氏春秋卷九 季秋纪 顺民》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 赞能》

《吕氏春秋卷十八 审应览 淫辞》 《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先己》

《吕氏春秋卷十六 先识览 先识》 《吕氏春秋卷九 季秋纪 审己》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 当赏》 《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决胜》

《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圜道》 《吕氏春秋卷十七 审分览 任数》

《吕氏春秋卷二 仲春纪 功名》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 贵当》

《吕氏春秋卷九 季秋纪 季秋》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 不苟》

《吕氏春秋卷十七 审分览 不二》 《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尽数》

《吕氏春秋卷十五 慎大览 察今》 《吕氏春秋卷九 季秋纪 知士》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 自知》 《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简选》

《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论人》 《吕氏春秋卷十六 先识览 正名》

《吕氏春秋卷二 仲春纪 当染》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 不苟论 博志》

《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爱士》 《吕氏春秋卷二十三 贵直论 原乱》

《吕氏春秋卷十七 审分览 知度》 《吕氏春秋卷三 季春纪 季春》

《吕氏春秋卷十四 孝行览 遇合》 《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论威》

《吕氏春秋卷二十三 贵直论 知化》 《吕氏春秋卷七 孟秋纪 荡兵》

《吕氏春秋卷二 仲春纪 情欲》 《吕氏春秋卷十四 孝行览 孝行》

《吕氏春秋卷一 孟春纪 重己》 《吕氏春秋卷二十三 贵直论 壅塞》

《吕氏春秋卷七 孟秋纪 禁塞》 《吕氏春秋卷二十二 慎行论 察传》

《吕氏春秋卷十四 孝行览 义赏》 《吕氏春秋卷一 孟春纪 去私》

《吕氏春秋卷十二 季冬纪 不侵》 《吕氏春秋卷八 仲秋纪 仲秋》

《吕氏春秋卷二十三 贵直论 直谏》 《吕氏春秋卷七 孟秋纪 孟秋》

《吕氏春秋卷二 仲春纪 贵生》 《吕氏春秋卷十三 有始览 谨听》

三国志注

  裴松之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三国志注 / 作者: 裴松之》(以下简称“裴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也是陈寿《三国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千五百余年来, 三国志注学界从不同角度对 裴松之 及其《三国志注》进行了研究和批评,近20年来,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人对 裴松之 及其《三国志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上三国志注表》 《吴书二十》

《吴书十九》 《吴书十八》

《吴书十七》 《吴书十六》

《吴书十五》 《吴书五》

《蜀书十》 《吴书十四》

《吴书四》 《蜀书九》

《吴书十三》 《吴书三》

《蜀书八》 《吴书十二》

《吴书二》 《蜀书七》

《吴书十一》 《吴书一》

《蜀书六》 《吴书十》

《蜀书十五》 《蜀书五》

《吴书九》 《蜀书十四》

《蜀书四》 《吴书八》

《蜀书十三》 《蜀书三》

《吴书七》 《蜀书十二》

《蜀书二》 《吴书六》

《蜀书十一》 《蜀书一》

《魏书三十》 《魏书二十》

《魏书十》 《魏书二十九》

《魏书十九》 《魏书九》

《魏书二十八》 《魏书十八》

《魏书八》 《魏书二十七》

《魏书十七》 《魏书七》

《魏书二十六》 《魏书十六》

《魏书六》 《魏书二十五》

《魏书十五》 《魏书五》

《魏书二十四》 《魏书十四》

《魏书四》 《魏书二十三》

《魏书十三》 《魏书三》

《魏书二十二》 《魏书十二》

《魏书二》 《魏书二十一》

《魏书十一》 《魏书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048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国粹民乐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中国民乐合奏十大名曲

专辑列表:├─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二胡2CD│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二胡CD1│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二胡CD2├─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古琴2CD│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古琴CD1│ └─中国乐器名曲大全 - 古琴CD2├─中国乐器

转载 除草剂使用技术大全--(中国农药第一网) 小麦除草剂大全

原文地址:除草剂使用技术大全--(中国农药第一网)作者:除草剂使用技术大全用技术大全  2,4-滴丁酯中文通用名称2,4一滴丁酯    英文通用名称2,4-Dbutylate    毒性根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2,4一滴丁酯属低毒除草剂。    作用

中国三大英语翻译证书考试难度排行榜 乐器难度排行榜

1.CATTI英语资深口,笔译考试(难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博导,大师级水平,全中国最难的翻译考试,通过者寥寥无几,全是中国翻译界赫赫有名的大师) 2.CATTI英语一级口,笔译考试(难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副教授水平,拥有8-10年的翻译经验,是英汉互译方面的

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分类大全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叶分类大全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

声明:《古文大全 中国古文典籍翻译 古文典籍》为网友夜闲清莹梦落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