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原在是。(边角根基足,自然不战屈人。)
入腹争正面,制孤克敌验于斯。(争据正面之大道,逼敌小径以成功。)
镇头大而含笼制虚,宽攻为妙。(镇阻大路,当以宽舒制敌,紧则易变。)
尖路小以阻渡避坚,紧处方宜。(关值无情而惧挖,尖因被碍于左右。)
关胜长而路宽,须防挖断。 (挨长被挺之时扳惧断者,关佳,须不畏挖也。)
飞愈挺而头畅,且避连扳。 (挨挺之时,彼既头高脱,飞胜挺,所以避扳,顶来再长更畅。)
形方必觑,跳托递胜虎接。 (跳胜托以避扳,托愈虎而扼要,接逊虎之情紧。)
头软须扳,退虎任易长关。 (软头必扳,而退虎关长之应,任各择其当然之义。)
逼孤占地,拆三利敌角犹虚。(使无拆地孤终窘,不惧分投角尚虚。)
阻渡生根,托二宜其边已固。(彼既已实,不防托,叠其坚,虚者酌用。)
夺路压扳长胜退,顶断须防。(长大须防顶而断,退促恐彼长而畅。)
争根点立渡输尖,立扳预占。(料敌惧隔不敢立,惟有上扳再渡较胜。)
互关兼镇必关,任择飞尖与托。(彼此关而兼镇,则向背输赢所系。)
两打同情不打,推敲扳虎兼长。(应法三般各有当然之义,打则防变。)
隔二隔三,局定飞边行乃紧。(三路占地已定,必争二路充根,应则行紧。)
拆三拆四,分势关腹补为良。(恐彼投分绪多难救,须关有情一边。)
象限尖穿忌两行,飞柔制劲。(飞笼柔弱之处,劲处可敌其劲。)
马步镇逼常单跨,软扳硬冲。(有弊扳以避后,无病冲而图长。)
并二腹中堪拆二,须防关扭。(须不惧敌关而虚断。)
双单形见定敲单,乃令粘重。(忌敌粘此而净故夺。)
阴虎扁输阳虎畅, (阴虎扁而落空,阳虎头高而情紧,纵敌觑轻而呆粘为当。)
小飞窄逊大飞宽。 (凡坐子以及空花得先,必加大飞方为舒畅。)
拆三利敌虚高一, (敌高一路而虚拆三,不甚惧投,若彼平头则惧拆。)
隔二攻孤慎落单。 (凡攻逼,定悬二路而必争先再拆,逸以待劳也,慎勿被反逼也。)
立二拆三三拆四, (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若立四拆五,恐单处有拦受分。)
攻虚宜紧紧宜宽。 (攻虚而松,恐敌便变去;攻劲而紧,恐弱不胜强而反受制。)
两番收腹成犹小, (譬腹如街,岂能空占,多得边屋蓄路自广,成破皆属单子而小。)
七子沿边活也输。 (七子垂头,虽活失势。或因杀敌所致,亦酌轻重。)
两处有情方可断, (断其两地未净之处,方有牵制,否则彼可专顾也。)
三方无应莫存孤。 (孤子当谋活,否则弃而借用,慎勿再救也。)
精华已竭多堪弃, (弃呆子当如敝,争先别图恢复,强救则愈穷矣。)
劳逸攸关少亦图。 (彼此劳逸所关之子,似轻而实系重,虽少必争。)
滚打包收俱谨避, (滚打假征而冲中出伤敌一边,包收吃一子而收胜势。)
反敲盘渡并宜防。 (反敲夺敌正面之长而使旁行小路,盘渡纵吃数子而通外。)
静能制功劳输逸, (有根静而逸,无根动而劳,静以制动,逸以待劳,成败之由也。)
实本攻虚柔克刚。 (虚以实功,刚以柔制,如敌气宽而劲,当用宽松之敲击也。)
台象生根点胜托, (台象竖关横镇,三子点敌,拆二生根,拆一护断。)
矩形护断虎输飞。 (矩形横竖皆数子形如曲尺者,补断则飞胜于虎,为不受觑也。)
觑敲有变宜从紧, (必先觑再敲后补。先敲则无觑,若先补后觑再敲,则彼反打矣。)
刺引无更可待几。 (无变之刺勿先,不特防变,且滋敌内外眼位,并鲜寻劫之用。)
凡义当争一着净, (如出头封头、生根搜根、成势破势、成大破大、做眼破眼之类。)
诸般莫待两番清。 (以上诸义,若待两着始足者,机缓而小矣,惟大局定后或可。)
逸劳互易忙须夺, (同此一步,彼据之则彼逸、我占之而我逸者,虽忙弗让也。)
彼此均先路必争。 (彼此俱先,如倚盖争挺、我畅彼病之类,若彼转此步,舒窄互更。)
二网张边侵共逼, (大小二网专为侵势攻孤,侵宜存已之拆,攻则阻敌之拆。)
两花争角逸兼攻。 (彼此大花,外有应兵,则关五、五得大意,否则争三、三,逸而含攻。)
后先有变机从紧, (先后次序若倒置失时,则轻重异义而变化矣。)
左右无孤势即空。 (势所以应远制孤也,如左右皆净,则空势反成单子矣。)
局定飞边根欲足, (布局大定,当从二路侵边,充己之根,即削彼之地也。)
势分入腹路皆公。 (两分之势彼此出头,则入腹皆为公路,勿图假好看,终成单子。)
休贪假利除他病, (无实际之先手勿走,则彼病未除,而会合腹中便有敲击两用。)
莫恋呆棋受敌。 (无情之子宜弃,恋则受制,纵得逃生,他处又伤矣。)
取重舍轻方得胜, (取舍既明,自能制胜,反是必败。)
东敲西击定成功。 (敲东击西,使敌不能两顾,若攻一边,易于敌应,且彼逸后反击。)
当枰默会诸般诀,万法先几一顾中。
好多年前,就听人说过,施襄夏的《凡遇要处(法)总诀》就象围棋中的武功秘笈一样,学会了可战无不胜,就象其在棋诀中说的:当枰默会诸般诀,万法先几一顾中。但由于是古文,原来很多地方弄不懂其含义,又很少看到有详细介绍这方面的资料,所以一直没完全弄懂,通过多年的学习、查阅、请教,把自己对这些棋诀的理解一一做出图来,供参考、交流,不足之处请指正。
1.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原在是。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下棋时要先抢角和边,这样可安定自己攻击对方,所以就不详说了。
2.入腹争正面,制孤克敌验于斯。(争据正面之大道,逼敌人小径以成功。)
注:进入中原,先争正面,争先占据宽广的大路,迫使对方旁行小路,使敌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这样可以制住对方的孤棋,因而获得成功,从而战胜对方。
而所谓“正面”是指面向中腹的一面。下图,黑1是要点,争得正面,限制白二子出路,正体现出“制孤、克敌”的含义。黑如于A位跳,被白从1位跳出头就错了,上面数子反而有可能成为被攻的对象
下图,白1一定要连扳,由于黑有弱点,不敢反击,至白5白争得正面,局面开阔,有发展潜力。
下图,白如退缩,至黑6,黑反而争得正面,差别很大呵!
再如下图,白1脱先是个绝对的错误,被黑简单于2、4、6位跳攻,白不得不应。黑争得正面,控制了中腹,几步棋,白已败定。
下图,黑1、3深得“入腹争正面”的道理,牢牢控制了局面。
可见,“入腹争正面”的重要,所以也有格言说:高者在腹。
3.镇头大而含笼制虚,宽攻为妙。(镇阻大路,当以宽舒制敌,紧则启变。)
注:在大路上用“镇”来狙击,自己活动面广,又含有笼罩敌棋和“制孤”的意义,应以走得宽阔轻松来对付敌军,走得太紧容易引出意外的变化。
“镇”在围棋作战中是有效武器之一,它的作用很多,但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它总是以中原为背景、迎头阻拦或攻击对方,希望取得预期的效果。
由于采用了“镇”的手法,开阔了自己宽广的活动面——“头大”,继之才有了各种笼罩的手法来控制对方虚弱的孤子。但有一个原则,要攻得宽松一点,紧贴作战容易引起意外的变化。
本诀和上一条有着密切的关联,“镇”也往往是为了争正面。下图,白1镇是此型常用的手法,自己头畅快,又顺势攻击黑一子。
![1.凡遇要法(处)围棋总诀——清·施定庵 凡遇要处总诀 王元](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43625t015ab0de1e46b01f07.jpg)
下图,黑白各有一弱棋,白1镇先发起攻击,变化至白11,白加强了自己,又控制了中腹。
下图,黑1镇,黑3再顺势补强自己,正是“头大,含笼制虚”的体现。
下图,黑1镇,威风八面,白处境艰难,不好制理。
下图,黑1镇,再3飞追击,5补强,既争中腹正面,又补强自己,好处多多。黑1如在A位跳,白也1位跳,黑就失去了机会。
下图,黑1镇是此型必然的一手,至黑5补强自己,白还不安定,黑牢牢控制中腹。
下图,常见到有人于黑1这样攻击,但到白8,黑上面一队反而被攻,陷入被动。
下图,是罗冼河九段执黑与李昌镐九段的对局,李昌镐鬼使神差于白1靠攻击,但至黑6简单成活后,白失败。
下图,局后,高手们都认为还是于白1镇,宽攻为妙,黑不好处理,“紧则启变”,李昌镐这没处理好,导致败局。
4.尖路小以阻渡避坚,紧处方宜。(关值无情而惧挖,尖因被碍于左右。)
注:在接触较近、战况较紧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局部战斗中对方处于有利地位而己方处于困境的情况下,“尖"往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关”则显得高而空,不如“尖”小而实。用“尖”来缩小战线、以阻止对方渡过和避开对方强阵。这个手法适用于短兵相接的地区。遇着没有意义的关出,会生怕对方挖断,改用“尖”的手法可避免来自左右方的压力。
在敌军坚垒之前,行步要小心。人们常说“棋逢难处小尖尖”,就是指小尖因连接牢靠而特有的“避坚”作用。
下图,是实战中的常型,黑1尖就是阻止白子渡过。
下图,黑如用跳,白就有2位托渡的手段。
下图,即便黑3能先刺割下一子,但毕竟给白安全联络了。
下图,反过来黑1应时,白2尖也是防止黑从A位托渡。
下图,白2如跳黑就能从3位渡过,白不好。
下图,这是常见的小尖阻渡之法,黑无法渡过。
下图,白向上跳就不行,黑简单渡过。
下图,类似这种斜拆三的棋形,都要用小尖来阻渡,黑如A跳,白就B位渡过了。
下图,也是实战常见棋形,白1逼过来时,黑2小尖出头阻渡是常用手段。
下图,黑2不能跳,否则白3简单就托过了,黑无以为继。
以上说的是尖的阻渡。下图,白1就是所说的“避坚”、“紧处方宜”。
下图,白1如不尖而跳,就被黑2挖断,“关值无情而惧挖”。
下图,为定式一型,白1尖,就是“因被碍于左右”,又是出头紧要之处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