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辨析 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
绪 论
一、“古代汉语”的内涵 二、开设“古代汉语”课的意义 三、“古代汉语”学习的方法
第五节
同义词辨析
· 一、同义词: 参考书: 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程湘清《古汉语实词释辨》 · 1.何为同义词? 指词汇中那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古 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并且 前人多以一字训一字,于是同义词就大量 繁生.《尔雅》《说文》俯拾皆是。
· 如《说文》: 元:始也,丕,大也。禄,福也。佑,助也。祺, 吉也。秘,神也。皇,大也。珍,宝也,玩,弄 也。中,内也。茅,菅也。菅,茅也。 · 《国语》韦昭注: 观,示也。戢,聚也。载,则也。 树,立也。戈,戟也。于,于也。 肆,陈也。堪,任也。绪,事也。 典,法也。保,养也。障,防也, 戎,兵也。隐,痛也。恤,爱也。 为,治也。勤,劳也。
· 2、确定同义词的客观依据: 一般地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认 为是古汉语同义词。(即同义词的来源) · 一.互训: 饥,饿也,饿,饥也。 更,改也,改,更也。 逃,亡也,亡,逃也。 觉,寤也,寤,觉也。 考,老也,老,考也。(说文)
· 同训: 扶,佐也。辅,佐也。(说文) 省,视也。(说文》) 相,亲也。(尔雅)。 适、之、嫁、逝,往也。 遵、率、循、由、从,自也。(尔雅) · (三)同义递训 《淮南子· 本经训》高诱注:“变,更也”。 《说文》:更,改也。 《国语》韦昭注:“改,易也”。 《淮南子· 修务训》:高诱注:“易,革 也”。
· 四)互义(对文) 《法言· 五百》:“言可闻而不可殚,书 可观而不可尽”。(互文) 《归去来辞》:“请息交以绝游”。(对 用) 《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 岭”。 唐· 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迟。
· (五)部分异文:同一内容,在不同的书 中用词不同(不包括通假)。如: 《左传· 僖23》:“公子怒,欲鞭之”。 《国语· 晋语》:“公子怒,将鞭之。” 《史记· 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卒。 《汉书· 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薨。
· (六)古人同用,或在现代汉语中,构成 了近义同义复合词的,在古代是同义词。 如: 诸葛亮《出师表》: 崩殂 疲敝 危急 开张 恢弘 菲薄 简拔 施行 广益 晓畅 行陈 和睦 兴隆 驱驰 危难 谨慎 兴复 斟酌
· 又如: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偶优 伶俳 谄谀 淡泊 泛滥 漂浮 沐浴 险 阻 堤防 追逐 雕琢 遭遇 操持 把握 想念 零落 软弱 果敢 刚强 忧愁 简节 疾病 见 闻 坟墓 命令 饥饿 甘美 渺小
· 同义词,只是部分意义相同,即使“互训”, 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义词是“异名同 实”,一词多义是“同名异实”。 这两种现象是词义运用中的相反相成、 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汉语同义词丰富是 古汉语发达的标志之一。
· 3、同义词之间的共同点: 同义词有人曾从字形、语音等方面为同义词 分类: a形旁相同:沐浴、险阻、追逐、 把握、思念、怀想; b古音相近:祸害、答对、聊赖、 贪婪、源泉。 c形音无关:舟船、观察、哭泣、 贫穷等。
同义词的判定
· 我们认为,应从语法功用、词义系列的角度分 析,有更多收获: 首先:从语法角度考察,同义词必定词性相 同。反过来,词性不能构成同义词。 · 其次:从词义系统看,同义词可在如下层次上 构成同义关系。 ·
甲 乙二词 本义 引申义 假借义 本 义 0 0 引申义 0 0 假借义 0 0
0 0 0
· (1)本义相同.如: 《说文》互训的词。考,老也。通,达也。 逆,迎也。祸,害也等。 (2)本义与引申义同: 吏:治人者也。 官:官署——官吏。 面: 脸:(双颊)——脸面。
· (3)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经:纵丝——悬挂——吊死 缢:两绳相交——吊死 落:(叶落)——降落 堕:(败城阜)——崩落 降:(人从上下来)——落下
· (4)本义与假借义同: 乃:气出之难也。 而:颊也——借为连词 吾:自谓也。 我:(农具)—借为代词。
· (5)引申义与假借义同 元(头)——始 哉:语气词—借为始 (6)假借义同 奚:奴隶——借为疑问代词 何:“荷”之本字—借为疑问代词 胡:动物下巴的肉—借为疑问代词 害:灾祸—借为疑问代词
同义词的差别
1、适用范围对象的不同 2、程度深浅轻重不同 3、形状情态质地用途不同 4、侧重方面不同 5、褒贬感情色彩不同 6、语法功能不同
軍、師、士、卒、兵
· 軍、師、士、卒、兵都有好些意義。 它們的大部分意義都是彼此互不相干的, 只有作爲軍事方面的用詞,在一定的場 合用法有些相近,但基本意義仍是不同 的。
·
軍和師都是集合名詞,指軍隊,《左 傳· 晏嬰論季世》“卿無軍行?《左傳· 曹劌 論戰》:?齊師伐我。?同是指軍隊,在 先秦?師?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軍隊,而 ?軍?字則不是。漢代以後,多用?軍? 字指軍隊,?師?字逐漸很少用來指軍隊, ?軍?字可以指出征在外的軍隊,例如 《資治通鑒· 赤壁之戰》:?引軍北還?但 成語還是說?出師不利?。
·
軍和師又都用作軍隊的編制單位。軍是 春秋以後軍隊最大的編制單位。據《司馬 法》載,一萬二千五百人是一軍。師是西 周以前軍隊的最大編制單位。據《殷契粹 編》第五九七片?王作三師,右左中?, 說明商代有三師。西周有六師,《詩經· 大 雅· 常武》:?大師皇父,整我六師?據 《周禮· 地官· 小司徒》載,一師是二千五百 人。後代往往沿用軍師爲軍隊的大的編制 單位,一般師比軍小,人數也因時代或轄 属而有所不同。
·
士是武士、甲士。上古用車戰的時代, 士是戰車上的甲士,與作爲步兵的卒是不 同的。《左傳· 襄兯十年》:?諸侯之士門 焉。? · 卒是步兵。《左傳· 鄭伯克段于鄢》: ?具卒乘,將襲鄭。?卒也是用作軍隊的 編制單位,是比伍大的基層編制。《孫子 兵法· 謀攻》:?全卒爲上,破卒次之。? (卒:一百人以內。) ·
·
兵是兵器。上古時代,兵一般不當兵卒 講。《左傳· 文兯七年》:?訓卒利兵。? 卒是人,所以要訓練;兵弗矛之類,所以 要利。戰國以後,兵也可以當軍隊講。 《戰國· 策觸龍說趙太后》:?必以長安君 爲質,兵乃出。?這種兵既不能換成卒字, 因爲它不是一個一個的士兵,也不能換成 軍字或師字,大概軍師重在指武裝人員, 而兵字雖然也指軍隊,但重點還是指武器。 漢代以後,兵逐漸與卒完全同義,可以用 來指士兵。
領、頸、項
· 領是脖子。《詩經· 衛風· 碩人》:?領如蝤蠐, 齒如匏犀。? · 頸本是脖子的前部。《左傳· 定兯十四年》: ?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而辭。?屬劍於頸是準 備自刎當然是把劍放到脖子的前部,交頸是脖 子的前部相交。這些頸字都不能換成領字,吻 頸也不能說成吻領。可见頸和領是有區別的。 延頸是伸長脖子的前部,向高而遠的地方瞭望, 引領是伸長脖子向前面望,二者也是不同的。
·
領引申爲衣領,領子。《荀子· 勸學》: ?若挈裘領。?再引申爲率領。《漢書· 魏 相傳》:?總領庶職。?這都是頸沒有的 意思。後來領一般不用本義,只是用它的 引申義於是頸代替了領,所以《說文》說: ?頸,頭莖也。?頭莖是指整個脖子。因 此,領和頸只是一對古今同義的駢詞,後 人不察,把它們在上古的差別也忽略了。 · 項是脖子的後部。《荀子修身》:?行 而俯項,非擊戾也。?項與領頸不同義。
廟、觀、寺、庵
· 廟本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詩經· 大 雅· 思齊》:?邕邕在宮,肅肅在廟。?引 申爲供奉神祗的地方。《水經注· 巫山巫 峽》:?故爲立廟,號朝雲焉。? · 觀本是台觀的意思。後來用來指稱道教 的廟孙。劉禹錫《遊玄都觀》:?玄都觀 外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
寺本是官署的意思。東漢以後。只稱佛教 的廟孙。《洛陽伽藍記· 王子坊》:?王侯 第宅,多題爲寺。· 概括的說,漢代以後,廟是一般的廟孙, 奉祀的是神;觀是屬於道教的,奉祀的是以; 寺是屬於佛教的,奉祀的是佛。 · 庵本是圓形草屋,也作菴。劉熙《釋名· 釋宮室》:?草圓屋曰蒲。蒲,敷也。總其 上而敷下也。又謂之庵。?
盜、賊、竊、偷
· 盜和賊都用作名詞,上古盜賊二字跟現代意 義正好相反。現在普通話的所謂賊上古叫盜;現 在的所謂強盜,上古叫賊。《論語· 陽貨》:?其 猶穿窬之盜也與??《莊子· 讓王》:?卞隨辭曰: 后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爲賊也。?可見盜是偷 竊的,賊是搶劫的。但是。強盜也可以稱爲 ?盜?。《莊子· 胠篋》:?聖人生而大盜起?這 也許是比較後起的意義。在上古?賊?主要指違 法亂紀、犯上作亂的人。《左傳· 宣兯二年》: ?返不討賊。?或者指事物的敗壞者。《論語· 陽 貨》:?鄉原,德之賊也。?這都是?盜?沒有 的意義。
·
?盜?又作動詞,表示偷東西。《左傳· 文兯十八年》:?盜器爲奸。??賊?用 作動詞,是傷害或殺害的意思。《莊子· 秋 水》:?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 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左傳· 宣兯 二年》:?使鉏麑賊之。??竊?用作動 詞,與?盜?同義。《莊子· 胠篋》:?彼 竊鈎者誅,竊國者爲諸侯。??盜?和 ?竊?的區別是,?盜?可以用作名詞, ?竊?不用作名詞。
·
?偷?字在上古只當苟且講。《荀子· 王 制》:?使百吏免盡而衆庶不偷,冢宰之 事也。?《孫臏兵法· 將失》:?令數變, 衆偷,可敗也。?漢代以後,?偷?字才 有偷竊的意思,與?盜?、?竊?成爲同 義詞。《淮南子· 道應》:?楚有善爲偷者, 往見(子發)曰:‘聞君求技道之士,臣 偷也。’?《後漢書· 虞詡傳》:?其攻劫 者爲上,傷人偷盜者次之。?
執、秉、把、操、持、握
· 都有用手拿的意思,是一組手拿物體的同義詞。 同是拿着兵器,既可以用?執?,也可以用?秉? 或?把?,還可以用?操?或?持?。《韓非子· 五蠹》:?執幹戚舞?《詩經· 商頌· 長髮》: ?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史記· 殷本紀》: ?湯自把鉞以伐昆吾?《楚辭· 國殤》:?操吳弗 兮被犀甲。?《左傳· 成兯十六年》:?寡君乏使, 使鍼御持矛,是以不得犒從者。?雖然同是用手 拿着,但是意思並不完全相同。它們又都可以引 申爲掌握控制抽象的事物,意思也有細微差別。
?執?是一個會意字。《說文》:?執, 捕罪人也。?《詩經· 大雅· 皇矣》:?執訊 連連。?引申爲捕捉(動物)。《詩經· 大 雅· 兯劉》:?執豕於牢。?再引申爲拿住 (非生物)。《左傳· 成兯十六年》:?文 子執弗逐之。?然後引申爲掌握(抽象事 物)。《左傳· 襄兯二十三年》:?又執民 柄。?執的詞義特點總是表示把東西拿緊, 把事物掌握牢固。
·
在古文字中?秉?的字形像手拿一把禾。朱駿 聲《說文通訓定聲》:?手持一禾爲秉,手持兩 禾爲兼。?《詩經· 小雅· 大田》:?彼有遺秉。? 這裏用作名詞,意思是?一把禾?。用作動詞, 秉只見用於禾以外的物體或抽象事物。《尚書· 牧 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詩經· 邶風· 簡兮》:?左手執龠,右手秉翟。??秉? 的詞義特點在於表示一隻手從旁邊拿着一種有把 的東西,而不在於是否拿得緊,這正是它同執的 區別。引申爲掌握(抽象事物)。《詩經· 小雅· 節 南山》:?秉國之均。?同是掌握國政,?執民 柄?有掌握牢固的附加意義,而秉國之均沒有。
·
?把?字出現較晚。《孟子· 告子上》:?拱把 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趙歧 注:?拱,合兩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這 是表物量的名詞,表示物體的大小可以一手握住。 ?把?用作動詞,是拿着的意思。《戰國策· 秦 策》:?(商人)無把銚推耨之勞,而有積粟之 實。??把?的詞義特點同?秉?相同。從古音 古義來看,?秉?是較古的詞,?把?是從?秉? 演變而成的後起詞。漢代以後,?秉?逐漸被 ?把?所代替,但有些習慣說法,如?秉 承??秉兯?等是把所不能替換的,而?把?的 一些後起用法,如?把酒??把握?等也是?秉? 所不具備的。
·
操?和?執?的意義相近,但?操?的重 點不在拿得緊、掌握得牢固,而是拿得穩、 掌握得熟練。《左傳· 襄兯三十一年》: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操刀?和?執 刀?所表述的重點是不同的。由於?操?是 重在拿得穩、掌握得熟練,因此引申爲操縱 駕馭。《莊子· 達生》:?津人操舟若神。? 用於抽象事物,是熟練地掌握。《左傳· 成 兯九年》:?樂操土風,不忘舊也。?
·
持?也同?執??操?的意義相近。金文 作 ,像用手從下往上托扶着物體。《論語· 季氏》:?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 彼相矣。?《莊子· 漁父》:?左手據膝, 右手持頤。?引申爲拿着有把的物體,仍然 有扶住、維持平衡的意義。《孟子· 兯孫 丑》:?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其五。? 《莊子· 秋水》:?莊子持竿不顧。?
·
用於掌握抽象事物,?持?同 ?執??操?的差別也仍然保存。《韓非 子· 五蠹》:?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 也。??持?的詞義特點在?維護?、 ?保持?,而不在掌握得是否牢固或熟練。 ?握?同其他幾個詞的區別最明顯,它總 是把較小的東西握在手掌之中。《詩經· 小 雅· 小宛》:?握粟出卜?《楚辭· 九章· 懷 沙》:?懷瑾握瑜兮。?但用於抽象事物 時,同?執?的意思接近。《左傳· 閔兯二 年》:?握兵之要。?
之、適、如、赴、往、去
“之”、“適”、“如”都是到某地去的意思, 它們是同義詞,可能只是方言的不同。 · 《孟子· 許行》:“有为神农之言者許行,自楚 之滕。”《戰國策· 齊策》:“驅而之薛。” 《呂氏春秋· 察傳》:“子夏之晉過衛。” · 《詩經· 魏風· 碩鼠》:“適彼樂土。”《論語· 衛 靈公》:“子適衛。”揚雄《方言》:“適, 宋魯語。” · 《左傳· 隱公五年》:“公將如棠觀魚者。”
·
?赴?的本意是奔向,特指奔向兇險的 地方。《莊子· 刻意》:? 枯槁赴淵者之所 好也。?也有泛指奔向的。《孟子· 齊桓晉 文之事》:?皆欲赴愬于王。? · ?往?也是到某地去的意思,同?之?、 ?適?、?如?同義,但在語法作用上有 差別。在上古,?之??適??如?帶賓 語,?往?不帶賓語。《詩經·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到了中古以後, ?往?字才可以帶賓語。《廣州軍務記· 三 元里抗英》:?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蕭崗各 鄉。?
·
?去?的本義是離開某地,在上古它的 意思同?往??之??適??如?正好相 反,我們在上冊已經講過。中古以後, ?去?字已經有了到某地去的意思,與 ?之??適??如??往?成了同義詞, 例如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視、見、觀、察、看、望
“視”、“見”“觀”“察”“看”“望”都 是眼睛的動作,都屬視覺範疇,但是它們的意義 各有側重,並不相同。 “視”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看”。《禮記· 大 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戰國策· 鄒 忌諷齊王納諫》:“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莊子· 秋水》:“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 面而視,不見水端。”它一般是指看近處的東西, 但在不強調向遠處望時,也可以是向遠處看,如 《莊子· 秋水》一例。
·
?見?是看見,是視覺行爲的結果。 《荀子· 勸學》:?吾嘗趾而望矣,不如登 高之博見也。?《莊子· 庖丁解牛》:?始 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王安石 《遊褒禪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 奇。??視?和?見?的分別很明顯,一 是具體的動作、行爲,一是動作、行爲的 結果;因此《禮記· 大學》說:?弖不在焉, 視而不見。?
·
?觀?是有目的地看。《左傳· 僖兯二十 三年》:?曹共兯聞其(晉兯子重耳)駢 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莊子· 人間世》:?其可以爲舟者,旁十數,觀 者如市,匠伯不顧。?《史記· 西門豹治 鄴》;?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
·
?察?是仔細看,看清楚。《孟子· 齊桓 晉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 車薪。?《莊子· 秋水》:?鴟鵂夜撮蚤, 察毫末,画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莊 子· 秋水》:?鴟鵂夜撮蚤,察毫末;畫出 真目,而不見邱山。?正因爲察有仔細看, 看清楚的意思,所以有視察、觀察、察看等 說法。
·
?看?本是看望、探望的意思。《韓非 子· 外儲說左下》:?梁車新爲鄴令,其姊 往看之。?《世說新語· 身無長物》:?王 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中古以後, ?看?才有了現在的意思,與?視?同義, 並逐漸取代了?視?。李白《清貧樂》: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望?是向遠處看。《左傳· 曹劌論戰》: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 劌近看車下齊軍的車轍,所以用?視?, 登車遠眺齊軍的旗幟,所以用?望?,又 如《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 聞。?《荀子· 解蔽》:?從山下望木者, 十仦之木若箸(筷子)。?
哭、泣、號、啼
· “哭”在上古是有聲的哭,與現代可指無聲的哭不完 全相同,所以《說文》說:“哭,哀聲也。”《論語· 述而》:“子於是日哭,則不歌。”《禮記· 檀弓》: “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 · “泣”是無聲的哭,流淚。《戰國策· 觸龍趙太后》: “持其踵爲之泣。”《墨子· 號令》:“相視坐泣流 涕。”杜甫《石壕吏》:“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 咽。”上古有聲也可以叫做“泣”。《尚書· 益稷》: “啓呱呱而泣。”但是後代不用這個意思。“泣”還 可以指眼淚。《史記· 項羽本紀》:“項羽泣數行下。” 江淹《別賦》:“瀝泣共訣抆血相視。”這是“哭” 所沒有的。“
·
號?是帶言詞的哭、哭中帶着呼號和訴說。 《莊子· 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 出。?《左傳· 宣兯十二年》:?申叔視其井,則 茅絰存焉,號而出之。?啼是放聲哭,發出的悲 痛聲音比哭聲更大。《莊子· 天運》:?有弟而兄 啼。?《禮記· 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 哭。??啼?還可以指動物的鳴叫,《左傳· 莊兯 八年》:?豕人立而啼。?范仲淹《岳陽樓記》: ?虎嘯猿啼。? · 上古四個字是有區別的,後代哭和啼的分別己 經含混,可以互相替換,也常用爲?啼哭?。
饑、饥、饿
· “饑”、“飢”、“餓”在古代意義差別較大。“饑” 是饑荒,“飢”是肚子餓,“餓”是捱餓,餓得很嚴重。 · “饑”和“飢”古音本不同,“饑”是见母,微部, “饥”是见母,脂部,意义分别也十分清楚。《墨子· 七 患》:“五谷不收谓之饑”这是饑荒,是指年成不好, 没有粮食吃。《诗经· 小雅· 采薇》:“行道迟迟。载渴 载饥。”在上古文献中,《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饑饥绝不相混,在《墨子》《孟子》中,饑有时当饥饿 讲,但是饥字绝不是饑荒的意思。《墨子· 辞过》“是以 其民饥寒并至。”《荀子》有饥字无饑字,个别饥字是 饥荒的意思。《荀子· 天论》:“故水旱未至而饥。”这 种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后代传写之误。因为汉代以后, 饑饥大约就己经变成同音字。汉字简化后,饑并入饥。
·
饥和饑虽然都是因为没有吃食物而产生的一种 现象,但是程度不同,本来分别很严。饥是肚子 空了,产生一种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同现代汉 语的饿字相当;饿是因为长久吃不上饭,饿得很 严重,已经是一种病理现象,意思同现代汉语的 饿并不一致。《韩非子· 饰邪》:“家有常业, 虽饥不饿。”这说明饥与饿是有区别的。晁错 《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一天 吃不上两顿饭就会感到肚子饿,这在古代只能说 “饥”,不能说饿。正因为轻微的饿叫做饥,严 重的饥才叫做饿,所以吃不饱的叫饥民,而饿死 的叫饿莩,上古饥和饿的分别严格,后代界限逐 渐消失,饿的意义扩大,包含了饥,饥也间或用 作饿。《广东军务记· 三元里抗英》“或为失路饥 斃。”
畏、懼、恐、怕、驚
· “畏”是怕,“懼”也是怕。從語法作用上 來看,“畏”是及物動詞,“懼”往往用作不 及物動詞。《尚書· 湯誓》:“予畏上帝。” 《荀子· 宥坐》:“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 勇。”“懼”字也有用作及物動詞的。《老 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列子· 愚公移山》:“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 但是《老子》這句話中,“懼”字是用作使動; 《列子》這句話中,“懼”字已不是害怕,而 是擔心
·
“畏”和“懼”的詞義也有細微的差別。從古 文字和上古較早的文獻來看,“畏”的对象应是 上帝、天命或鬼神,因而是“敬畏”的意思。 《尚書· 無逸》:“畏天命。”後來“畏”的对象 擴大到人或事物,往往含有“敬”的意思。《詩 經· 鄭風· 將仲子》:“畏我父母”《論語· 子罕》: “後生可畏。”《孟子· 盡心》:“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愛之。”“懼”同“瞿”是同源詞,“瞿” 的本義是“驚視貌”,因而作爲害怕的“懼”往 往也帶有“戒懼”、“警惕”的意思。《論語· 顔 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左傳· 莊公 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懼。”
·
恐?也是怕,但是害怕的程度較深,常 常是恐怖的意思,《左傳· 僖兯二十六年》: ?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 恐???恐?一般不帶賓語,如果帶賓語, 也往往是帶謂詞性词组,?恐?的詞義也 由?害怕?變爲?擔弖?。《論語· 泰伯》: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害怕的?怕?,是中古新興的詞。杜 甫《麗春》:?如何此貴重,却怕有人 知。?元稹《俠客行》: ?俠客不怕死, 怕死事不成。?
·
?驚?是突然受到刺激而精神緊張,同 ?畏??懼??恐??怕?的意思區別很 明顯。例如《呂氏春秋· 察今》:?溺死者 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 賈誼《論積 貯疏》:?安有爲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 驚者!?這是重在精神緊張,是驚駭,而 不是在害怕。又如《莊子· 達生》:?梓慶 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這是 感到驚異神奇,更不是害怕。有時候 ?驚??恐?連用,是既驚且恐(先驚後 恐)的意思,不能說?驚?就是?恐?。 《史記· 西門豹治鄴》:?長老,吏傍觀者 皆驚恐。?
計、慮、圖、謀
· “計”、“慮”、“圖”、“謀”在用作動 詞时,是一組同義詞,其間只有細微的分別。 · “計”的本義是計算,結賬。《戰國策· 齊 策》:“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引申爲盤 算、計義。《戰國策· 觸龍說趙太后》:“父母 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墨子· 尚同下》: “知者之事,必計國家百姓之所以治者而爲之, 必計國家百姓之所以亂者而辟之。”《史記· 廉 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藺相如計曰:‘王 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
?慮?是思量、考慮問題。《墨子· 親士》: ?非士無以慮國。?《荀子· 榮辱》:?其慮之不 深,其擇之不謹。?《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 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計?和?慮?可以交替使用。《墨子· 魯問》: ?翟曾計之矣,翟慮耕而食天下之民矣。?《荀 子· 榮辱》:?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後慮其可惡也 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者,而兼 權之,孰計之。?但是,仔細分析,兩個詞仍有 細微區別。?計?是弖中盤算,着重在比較長短 以便訂計劃或定計策;?慮?是反覆思考,着重 在把事情想透以便考慮得失。上面兩例,如果把 句中的?計??慮?兩字交換使用,基本意思沒 有變,但重點卻不同了。
·
?圖?是謀劃。《詩經· 小雅· 常棣》:?是究 是圖。?《左傳· 僖兯三十年》:?闕秦以利晉, 唯君圖之。?《莊子· 逍遙遊》:?背負青天而莫 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引申爲想辦法對 付。《左傳· 鄭伯克段於鄢》:?無使滋漫。蔓, 難图也。?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昔樂毅 走趙,趙王欲與之圖燕。? · ?謀?的本義是諮詢。《左傳· 襄兯四年》: ?咨事爲諏,咨難爲謀。?由遇到疑難向人徵求 意見引申爲商議、考慮、謀劃。《詩經· 衛風· 氓》: ?來即我謀。?《左傳· 曹劌論戰》:?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列子· 愚兯移山》:?聚室而謀 曰。?又引申爲暗中算計。《論語· 季氏將伐顓 臾》:?而謀動干弗於邦內?《墨子· 七患》: ?四鄰謀之而不知戒。?
·
?謀?的引申義和?圖?很相近,都有考慮、 謀畫的意思。但是,?圖?是重在考慮後有所決 定,更多着眼於達到谋劃的目的;而?謀?重在 商議出辦法或計謀。因此,大多數情況不,兩個 詞是不能互換的。 · ?謀?和?慮?的意思也很相近,還可以交 換使用。既可以說?深謀?,也可以說?遠慮? 兩者還經常並舉。《墨子· 非儒下》:?今孔某深 慮同謀以奉賊。?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 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時之士也。?但是,如果 交換使用,意義的重點也隨之有所改變。
征、伐、侵、襲、攻
· “征”、“伐”、“侵”、“襲”“攻”都能指軍事 上的進攻,但意義並不完全相同。 · “征”是褒義詞,最初是用於上(天子)攻下(諸 侯)。“有道”攻“無道”。《公羊傳· 僖公四年》: “古者周公東征則西國怨,西征則東國怨。” · “伐”“侵”“襲”不是褒義詞,“侵”“襲”帶有 貶義,“伐”本是個中性詞,不限於上對下,也不限於 “有道”對“無道”。例如《左傳· 曹劌論戰》:“齊師 伐我,”齊、魯都是諸侯國,不是上對下,也不是有道 伐無道。後來因“征”“伐”經常連用,“伐”也逐漸 用於褒義。《左傳· 莊公二十三年》:“征伐以討其不 然。”
·
?伐?、?侵??襲?的分別是明顯的。 《左傳· 莊兯二十九年》:?凡師有钟鼓曰 伐,無曰侵,輕曰襲。?這是對三個字的 分別作出了簡要的說明。 · ?伐?是兯開宣戰的正式的戰爭,進軍 的時侯雙方都要鳴鍾擊鼓。因此在《曹劌 論戰》中有?兯將鼓之?,?一鼓作氣?, ?齊人三鼓?的敍述,《左傳· 鞌之戰》中 也敍述了擊鼓進軍的場面。
·
?侵?是不宣而戰,不要藉口,不用鐘 鼓,直截侵犯別人的國土。例如《墨子· 魯 問》:?子墨子使勝綽事項子牛,項子牛 三侵魯地而勝綽三從。?《莊子· 讓王》: ?韓魏相與爭侵地。?再如《左傳· 齊桓兯 伐楚》:?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 遂伐楚?這是說,齊桓兯要稱霸,先是不 宣而戰擊潰了蔡國,再準備進軍楚國,才 正式向楚國宣戰。
·
?襲?是襲擊,偷襲,比?侵?更富於 秘密性質,是乘人不備而偷偷地突然進攻。 例如《荀子· 仲尼》:?外事則詐邾襲莒, 併國三十五。?又如《左傳· 鄭伯克段于 鄢》:?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 襲鄭。?這是說兯叔段準備偷襲鄭國的國 都;所以後面說?夫人將啓之?(兯叔段 的母親準備作內應,偷開城門)。下文敍 述鄭莊兯兯開反擊兯叔段,因而說:?兯 伐諸鄢。?
·
?攻?是進攻、攻打。《左傳· 齊桓兯伐 楚》:?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孫子 兵法· 謀攻》:?其下攻城。?《墨子· 兯 輸》:?兯輸般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 攻宋。??攻?往往偏重於軍事上的攻堅 戰,是軍事進攻的泛稱,相當於現代漢語 的?攻打?,不象 ?征??伐??侵??襲?各有明顯的特 點。
青、蒼、碧、綠、藍
· 上古?青?是藍色,不當黑色講。《墨子· 辭過》:?青黃刻鏤之飾。?中古以後,?青? 才有黑色的意思。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敹成雪。? · ?蒼?是深藍。《墨子· 所染》:?染於蒼 則蒼,染于黃則黃。?《莊子· 逍遙遊》:?天 之蒼蒼,其正色邪??
·
?碧?在上古沒有顔色的意思,本是玉名, 《莊子· 外物》:? 苌弘死于蜀,藏其血, 三年而化爲碧。?後來指稱淺藍色(青白 色)。孔稚珪《北山移文》:?碧嶺再 辱。?江淹《別賦》:?青草碧色,春水 綠波? · ?青??蒼??碧?雖都是藍色,但是 有深淺的分別。人們對顔色的分辨,並不 是整齊畫一的,因此三個詞有時侯可以通 用。?蒼天?也叫?青天?又叫?碧空? 或?碧落?。?青草?又叫?碧草?, ?青苔?又叫?蒼苔?。
·
綠?即今天說的綠色。《詩經· 衛風· 淇 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 ?藍?字在上古不表示顔色,而是指一 種染藍色的植物。《詩經· 小雅· 采綠》: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直到中古以後, ?藍?字還很少用來表示顔色。杜甫《冬 到金華山觀》:?上有蔚藍天,垂光抱瓊 台。?
俱、具
· “俱”和“具”不僅字形不同,古音也不同。 “俱”是見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 兩個字用作動詞時,意義差別很大;用作副詞 時,意義也不相同。 · “俱”用作動詞,表示在一起,同去或同來。 《莊子· 天運》:“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 “具”用作動詞,表示準備、具有。《左傳· 鄭伯克段于鄢》:“繕甲兵,具卒乘。”
·
?俱?用作副詞,是偕、同的意思,用 來表示主語的範圍。《荀子· 勸學》:?白 沙在泥,與之俱黑。? · ?具?用作副詞,表示盡、悉、統統。 《墨子· 備梯》:?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 具發之。? · 在先秦?具?用作副詞,偶然可作?俱? 講。例如《詩經· 小雅· 節南山》:?民具爾 瞻。?但是,後代就不這樣用了。
一、壹
· 現代漢語中?壹?是?一?的大寫,但 在古代兩個字意義和用法都有不同。 · ?一?是具體的數字。《左傳· 莊兯十 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專一、無二 弖。《左傳· 成兯十三年》:?是用宣之, 以懲不壹。? ·
·
?壹?一般只用於?專一?的意義。?一? 除了用作具體的基數外,還用作動詞或形容詞, 表示統一、一致。《荀子· 王制》:?和則一, 一則多力。?但是,由於?一?、?壹?同音, 有時候可以互相借用。《儀禮· 士相見禮》: ?君答壹拜。?這是借?壹?爲?一?。《荀 子· 勸學》:?淑人君子,其儀一兮。??一? 是指專一,這是借?一?爲?壹?。?一?和 ?壹?通用,不能說明二者沒有分別。《荀子· 解蔽》:?弖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 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謂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這裏?一??壹? 並用,可見?一?和?壹?是有分別的。
更多阅读
对外汉语教师谈词汇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认识、理解、记忆词语,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老
儒森新闻 贴合汉办标准专注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体系这就是儒 儒森汉语培训骗局
贴合汉办标准专注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体系 这就是儒森儒森贴合汉办标准专注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体系前几日在京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汉语教学领域人才和众多渴望成为中文教师的人们的关注。在全球
对外汉语教学见习报告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意义论文关键字:对外汉语教学总原则、教学法、视听法、听说法、交际语言教学、任务语言教学、汉语精读课、汉语口语课、文化课内容摘要:该论文主要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总原则对实际的
对外汉语专业 对外汉语专业就业前景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介绍及发展前景一、对外汉语专业简介(一)什么是对外汉语〔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TCFL)〕《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其教学对象包括外国人,也包
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也在不断地升温。作为汉语教学的依托,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情况也在随着市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