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改的罪人 曼德拉南非的罪人

张信得

经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1节

路 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路 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路 15: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路 15: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路 15: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路 15: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路 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路 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路 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路 15: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路 15: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路 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路 15: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路 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路 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路 15: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路 15: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路 15: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路 15: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路 15: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路 15: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路 15: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上帝的国」是耶稣所传福音的中心。所以耶稣从许多方面要帮助我们了解这道理。在这浪子的比喻里,耶稣要我们知道,谁能入上帝的国。在这比喻里很明显的就是悔改的人。悔改原来的意思是「心」的改变。因为这事影响全生活。那么为何悔改的人才能享受上帝国的福份呢?

一 、因为悔改才能得上帝的喜悦。「上帝的国」是上帝为主,祂要施恩给人类。所以得上帝的喜悦是得上帝国的福份的先决条件,人虽然犯罪离开上帝,但是若肯悔改必得上帝喜悦。在这比喻中长子的态度,虽然他守己安份,但是他也是罪人。他不肯悔改,不能得父亲的喜悦。这事针对法利赛人的错误。他们靠自己的热心和社会服务,求上帝的喜悦。其实若没有悔改不能得上帝喜悦。

二、在这比喻中两个儿子的情况不同。浪子虽然犯罪,但是他肯悔改得父亲的喜悦,所以享受父亲的恩典。长子虽然守己安份,但是他忘记他也是罪人,当他夸口自己的功劳,一点也没有悔改时,父亲为此忧伤,这种情况还有什么恩典呢?信上帝应经验上帝的恩典。假若没有上帝恩典,我们的信心是空虚的。所以耶稣一面传上帝国的福音,一面帮助人悔改以便享受上帝的恩典。

三、那么上帝的恩典对我们的生活有甚么影响?就是得生活的改善。请看,浪子回家后父亲对他所做。一面表示父亲的恩惠,一面表示浪子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这事在长子的身上没有发生。长子不肯悔改,他的生活没有改善。由此可以知道,在上帝国里充满喜乐。(罗十四17)这喜乐在生活的改善,像浪子一样。虽然罪使人有不幸,但是当我们肯悔改时,我们的生活得改善,而充满喜乐。

在耶稣的教训里,祂一面报知上帝的国,一面帮助我们悔改。因为诚实悔改必得上帝的喜悦,而经验祂的恩惠。

浪子回头 蒋中山

经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节

有一天,耶稣照样在大众面前宣教,圣经记载说,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祂讲道。(路十五))这些人在犹太人,尤其是在法利赛人和文士们眼里是污秽、沉沦,令人唾弃的。当场大家议论纷纷说,耶稣不该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耶稣知道这些伪君子暗中在给祂作无聊的批评,因此利用这个机会,不但要抨击他们,同时向大众宣扬真正的福音到底是什么?于是耶稣连续讲了三个比喻。

在第一个比喻里,祂形容一个罪人有如一只迷羊,当祂迷失的时候,牧人就把九十九只羊撇在旷好去寻找牠,并且叙述这个牧人找到那只迷羊时的惊喜情况。(路十五l- 7)

第二个失钱的比喻和第一个失羊的比喻,大同小异,就是说,一个妇人有十块钱,当她失掉一块钱,而辛辛苦苦把它找回来时,她的欢喜有如一个罪人悔改时在天上所有的欢喜。(路十五8-10 )

不安于家 浪子出走

到宣讲第三个「浪子的比喻」时,耶稣就把上帝的爱以及罪人犯罪、悔改,得救的情形描写得更加完美。因为在刚才所说的两个比喻里,羊的迷失和铜钱的遗失,可说是在不得已或是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之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在牧人或妇人方面多少有点过失,但在浪子的比喻里,浪子之迷失,离开父亲,显然出于主动,出于自由意志的一种叛逆,也就是代表了我们罪人对上帝的背叛。

因此我常常说,只要能保存这个比喻,其他部份的圣经遗失了也无所谓,因为这个比喻可以代表全部的基督教以及主所要告诉我们的福音。

所谓「比喻」是一种「故事」,是三岁的小孩也听得懂的故事。原来耶稣宣扬福音,都用简单明晰的比喻,绝不如今日的神学家,讲的全是听不懂的高深理论,也就是因为耶稣用比喻宣讲福音,所以基督教才不会变成一种特殊阶级的特种享受,遂能打入世界每一个角落,占据每一个人的心。

在这个比喻里,耶稣说一个人有两个小孩,大的儿子始终没有离开过父亲,默默事奉他,但小的就全然不同了。有一天当他长大成人,他就开始主张自己的权利。他忘记跟父亲住在一起是何等地平安快活。他希望脱离父亲到遥远的地方去过「自由」的生活。于是他强求父亲要将他应得的财产分给他。这个小孩不但不感谢父亲给他的爱以及照护,不但不尽儿子的本份孝顺父亲,反而只知主张权利,希望早日分享财产,其实父亲的财产全是他们兄弟的。

这种不肖的儿子在我们的社会上时常可见。多少不肖的儿子为了主张强求所谓应得的财产而动起干戈,甚至独占家产,使老人家徘徊十字路口,无家可归。

在这个比喻里,父亲爱子,使得父亲左右为难,因为他明知这个小孩还没有成熟的能自己管理运用他的产业,假如离开父亲,必为坏人所乘而堕落沉沦在罪恶的苦海里。但父亲的这些善良慈爱的顾虑又有什么用处?浪子一分到产业,就把一切变卖为现金,独自到遥远的地方去,在那里他相信可以脱离父亲的「束缚」、「管教」,去过自己的「自由」的生活。

罪中生活 是非颠倒

当一个人沉沦在罪恶里打滚,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时,在他眼里一切事物将发生颠倒的现象,不但是非颠倒,黑白不清,且该顺从的人不去顺从,该抵抗的不去抵抗。在罪恶的苦海里,没人指责他,只要他有钱,大家恭维他、扶持他,使他发生一种错觉,自以为非常了不起,脱离父亲是对的。但不久,他把所有的钱用光。钱一用光,没人再理他,甚至连自己最起码的生活都发生了问题。

保罗说:「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祂,也不感谢祂。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 (罗一21-22)

这个浪子的无知愚拙正可以用保罗的这一句话来形容。更不幸的是在这个上餐不继下餐的时候,来了大饥荒。于是为了维持生命,他只好变成乞丐,寄人篱下,干那些在犹太人眼中视为最卑贱的工作——替人家赶猪。他不但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自由,更变成了他人的奴隶。当他饥饿时,就随地抓起猪吃的豆荚来充饥。这跟以前那种得意豪华的生活,实在有天渊之别。他被自己的罪孽捉住,被自己的罪恶如绳索缠绕着。(箴五22)世界上难道还有比他更可怜悲惨的吗?虽然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但一个人可以无条件地去接受其恩惠,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自由意志来拒绝它,不过像这个浪子,只靠人血肉的臂膀,心中离弃耶和华的,有祸了。(耶十七5)因为他要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往旷野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碱地。(耶十七6)

不变的爱 感动浪子

一个人虽然这么愚拙,自愿离开上帝,但是上帝的爱,依然不断在照护他,使他在穷困失意的逆境中,利用各种试炼,促成罪恶感的产生,使他噩梦惊醒,恢复原来冷静的自己、反省、检讨,正如圣经记载,这个时候,浪子醒悟过来,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父亲那里去。」并且他决心只要能够回到父亲身边,再也不敢奢望能够恢复儿子的名份,即他准备告诉父亲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做一个雇工罢。」 (路十五17-19)

如此,流浪多年的浪子回心转意,回去投向父亲的怀抱,只因为他相信了父亲的爱。他也许知道同骨肉的哥哥会讥嘲他,反对容纳他,但他深信父亲的爱可以医治他过去所撞的伤。他明知他自己所犯的罪是该死的,但他更相信父亲的爱足以擦消他所犯的罪。如此上帝的爱使我们罪人回心转意,重新作人。古时候,耶和华向以色列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卅一3),因此我们不要藐视祂丰盛的恩慈、宽容、忍耐,因为祂的恩慈是领我们悔改的,我们千万不可放任我们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祂公义判的日子来到。(罗二4-5)

从前得意洋洋,脱离父亲的时候,他何曾想到他给父亲留下了多么厉害的伤,当他一丢万金,在酒池肉林中享乐的时候,他没有想到父亲还是多么迫切地在想念他。他老早把父亲忘得一乾二净,但父亲还是永远没有忘记他。当他回故乡,离家还远的时候,父亲首先发现他,就马上动了慈心,跑去抱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十五20),唉!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这种父亲的爱又是多么的伟大!

浪子回头 父亲厚待

我知道有个虚荣心很强的女学生(是我内人的朋友),每当母亲有事到学校去找她,或者送便当给她的时候,她总不肯在同学面前认她就是自己的母亲,因她母亲是乡下人,不善修饰,风度谈吐不优雅,她怕母亲出丑,让她丢脸,因此讲不了几句话就匆匆地哄她回去。

但这位父亲完全相反,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儿子脏、丑,臭,简直没人要接近他,但在父亲眼里,孩子始终是可爱的孩子。他不因为孩子聪明、孝顺、长得漂亮,就特别爱他,或因为孩子丑恶、愚笨、不孝就恨他。他在遥远的地方,当他一看见孩子回来,就高兴得马上跑过去抱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在父亲看起来,只要是儿子回来了,他就心满意足。

这个时候,浪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下配称你的儿子。」但是父亲却吩咐仆人,拿出最好的袍子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子穿在他脚上。这些东西并不只是要借他,而是要给他的。只要是父亲的手拿得到的东西,浪子依然可以享受得到。不但如此,父亲更叫仆人宰肥牛犊,为他开一场盛大的宴会,因为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

也许浪子从前认为父亲是严肃而可怕的,正如耶稣在另一个比喻(太廿五14-30;路十九12-16)里,让一个仆人道出对主人的印象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太廿五24),但现在在浪子眼里的父亲,事实上完全是一尊爱的化身。因此被撒但欺骗的人,神在他的眼里,变成严酷而讨厌的存在。他以为神时时在监视他,在审判他,他把神的律法当做是锁炼,而急于想要排脱它。但经过耶稣基督爱的洗礼,被打开盲眼而得救的人,在他的眼里,神始终是一位怜悯慈爱的父亲,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一O三13)

父亲的爱 象征神恩

在这个比喻里并没有记载父亲指责浪子的任何一句话。浪子过去所犯的一切过错不但被赦免,被遗忘,且永远被擦消。同样,上帝要对我们这些祈求赦免的众罪人说:「雅各布,以色列阿,你是我的仆人,要纪念这些事。以色列阿,你是我的仆人,我造就你必不忘记你。我涂抹了你的过犯,像厚云消散。我涂抹了你的罪恶,如薄云灭没。你当归向我,因我救赎了你。」 (赛四十四21-22)

「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应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纪念他们的罪恶。」 (耶卅一34)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 (赛五十五7)

「耶和华说,当那日子,那时候,虽寻以色列的罪孽,一无所有。虽寻犹大的罪恶,也无所见。因为我所留下的人,我必赦免。」 (耶五十20)

诸位兄姊!假如还有人在罪恶里面打滚,就该清醒一下,听听主的呼唤:「你们起来去罢,这不是你们安息之所。」(弥二10)「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六37)

当我们为自己的罪恶捶胸痛哭,为我们的过错诚心祈求神怜悯的那一剎那,圣灵就立刻出现在我们面前,迎接我们进入平安的国度。

撒迦利亚书记载说:「乔舒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乔舒亚说,我使你脱离罪孽,要给你穿上华美的衣服。我说,要将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他们就把洁净的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华美的衣服,耶和华的使者在旁边站立。」(亚三3-5),如此,像浪子的父亲,当我们悔改的那一瞬间,主便以拯救为衣给我们穿上,以公义为袍给我们披上,好像新郎带上华冠,又像新妇佩戴装饰。(赛六十一10)我们安卧在羊圈的时候,好像鸽子的翅膀镀白银,翎毛镀黄金一般。(诗六十八13)主带我们进入筵宴所,用爱的旗子搓在我们上面(歌二4),万军的耶和华便宣布说,「你若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字,我也要使你在这些站立的人中间来往。」 (亚三6-7)

罪显得多 神恩更多

但是在这么大的欢乐当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不快活的。他就是属于所谓「正人君子」型的大儿子。他跟父亲不一样,他从不期待弟弟回来,因此当仆人告诉他弟弟回来的消息时,他不但不高兴,反而埋怨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赎。」(路十五29—30)

他挖苦父亲说:「你的儿子」而不说:「我的弟弟」,表示他老早连弟弟的影,也给埋葬掉,不但不去想他,更不希望他回来。他忘记他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地平安、幸福,正如父亲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路十五31),他不会想到他的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所以理当欢喜快乐。

大儿子代表当时虚伪假善的法利赛人,也代表今日一些躲避在教会围墙里面的教会主义者。这些人天天享受神的爱与祂的恩典,可是不但不知感谢,反而藐视一些悔改归来上帝身边的罪人。父亲说的「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这句话表示这些人所享受的是上帝的爱,是上帝的恩惠,而不再浪费时间,继续描写大儿子听了他的劝解以后,到底是回心转意,进去参加宴乐还是继续以他的傲慢来抵抗父亲的邀请,因为事实上,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虽然接触过福音,但仍旧用他的无知与傲慢来抵抗耶稣基督。

不过,无论哥哥欢迎不欢迎弟弟归来,高兴不高兴父亲的这种作法,在天上的喜宴还是要继续开下去。由于找到丧失的迷羊、金钱、浪子,在天上举行的宴乐,不能因为哥哥不满就取消。只要一个人(包括大儿子在内)诚心接受主的欢宴,任何人都可以坐在主的旁边,因为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罗五20)又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人,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没有

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壹四7-8)

悔改是什么? 王成章

经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节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是施洗约翰由犹太地的旷野,向当时的社会,上帝的选民的挑战。继着,耶稣在加利利的地方,宣传天国的福音。他开口就宣传:「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先锋宣讲悔改,基督自己也宣讲悔改,这悔改在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何等的重要呀!然而,究竟什么是悔改呢?

为了说明悔改是什么,我想,耶稣基督那著名的故事,是最合适又具体的啦。他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的儿子分得家业,流浪在远方,耗尽一切,遭遇穷苦,有一天终于醒悟,而回到父亲慈爱的怀抱,受到很大的欢迎。整个的故事说明了有关悔改的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悔改的理由

小儿子,不安于家,客居异乡,遭遇穷苦,简要的叙述,显示着深奥的人类的实态。他是一位「自我中心」的典型。为了「我」的一份家业;为了「我」的才干的发挥;为了「我」的自由缘故,他竟然不能体贴父亲的心意,无视大哥的权利。其结果不仅得不到「我」反而失去了「我」。这就是我们现实的人的状态。自从始祖的堕落,人类的地位就是为了自我的追求而失去了我。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物质欲的满足,人忘记了人与人之间正当的伦理关系。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人断绝了创造者与受造者应有的宗教关系。人孤立自己,成为人格关系的失丧。悔改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一个失去的「我」的恢复。

这故事告诉我们悔改的意思

小儿子既然耗尽了一切,经验了人生最大的羞辱与痛苦,他要如何呢?他不愿自暴自弃,他竟然能够力争上浮,思慕归来。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里「悔改」的意思是「方向的改变」。转向即悔改。从前是背向父亲,而向虚荣,自我,如今转向,面向父亲,背弃一切。这种伟大的事实,不只是感情的问题而已。它不仅是对于罪的忧伤的情感,而是决定性的远离罪恶,脱离罪恶的生活原则。一位神学者说:悔改是由我们的悟性知道并认识罪恶,在感情方面,厌恶痛悔罪恶,在意志方面,决定的放弃罪恶(参看H.R.Mackintosh The Christian Experience of Forgivness P229ff )在这位浪子悔改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内容。首先他醒悟了自己的穷苦,即罪的生活,他讨厌现实的罪恶,最后他终于将知识和感情成为决心,而转向回到父亲的面前。换句话说:浪子的悔改是他整个人格的转向。是破损的人格,整个的改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明白悔改在消极方面是离开罪恶的生活。如同浪子离开他的处堤,在积极方面必须归入天父的怀抱,如同他回到父亲的家庭。卖主的犹太,他深深的为了自己的罪而懊悔,但是他并没有悔改,因为他没有归到主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悔改的前提

对于这个故事传统的解释,认为它是「浪子」的故事。专注于他的悔改。正如前面的解释。但是这是不够完全的。有人说,这故事称为「慈爱」的父亲。因为在整个的故事中,以这位慈爱的父亲,守候在门外等候儿子归来的父亲,跑去接那儿子抱其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的父亲为中心。是的,如果没有这位愿意赦免的父亲的慈爱为前提,浪子的悔改是空虚的。那一首简单的短歌,更能帮助我们明了这要紧的事实。「回家罢!回家罢!不要再流浪,慈爱天父撑开双手,盼望您回家。」这位父亲伟大的爱,是浪子悔改的关键。浪子不是以悔改为功德回到父亲的面前。他是信仰父亲的爱,而勇敢地回来。加尔文说:「我们的悔改的开始必须是承认上帝的慈爱在我们里面兴起盼望。」我们强调悔改。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如果没有上帝的慈爱,我们就没有希望。如果没有愿意接纳破损的人格的上帝,罪人是无法悔改的。换句话说:上帝的恩典是罪人悔改的前提、罪人唯有信仰上帝恩典的话语而转向归他。

这故事告诉我们悔改的结果
悔改的罪人 曼德拉南非的罪人

小儿子以痛悔的心归来,他只有说: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但是对于慈父,他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父亲赦免了他的一切,恢复他儿子的名份。这是这位浪子悔改的结果。诚心实意的悔改必蒙上帝的赦免。戴维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诗卅二5)悔改必蒙赦罪这是上帝的应许。然而在赦罪的那边,最大的福气就是人格的恢复。在罪里面的浪子,对于父亲的关系是断绝的,对于大哥的关系是非常的恶化,但是当他投进父亲的怀抱,这些失去的关系都恢复了。对于罪人,没有一件事比这更要紧。这是基督在这故事中所要指示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真理。

在约翰福音书里面,似乎没有提到「悔改」的字。甚至在施洗约翰的见证中,他也不提。但是他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给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一12)在基督和尼哥底母的对话里面,他用「重生」表明,悔改的意思。悔改是什么?我想,它不是言语,不是理论,而是基督徒生活的体验。是在基督的恩典,体验上帝的慈爱,经验改变的人生,重生的生活。由此失丧的人格终于得到完整。

两个儿子的譬喻 捷子

经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节

路加福音十五章节起的一段故事,常被称作「浪子的比喻」,宾纳认为不妥,他主张改作「两个儿子的譬喻」。原因是大儿子在这段故事里,也许安排得不很妥当,但他绝不是多余的人物。事实上,这个故事的主旨就是在于这两个儿子的比较;而结尾更是故事的高潮。我们如果参看同一章内所载失羊与失银的故事,这一点就更显然可见了。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那些虔诚的人私下这样议论,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为甚么耶稣接待罪人,这也就是耶稣讲这故事的原因。他要说明故事中的大儿子,正是那些虔诚的人们。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赦罪不必借着一种特别的救赎行动呢,耶稣的教训与他本身舍命所产生的救赎能力前后岂不是矛盾吗?宾纳以为这完全是起于误解,他说,耶稣把这三个譬喻摆在一起,其用意就是为要解释他所做的事。他无意创立一套与本身毫不相关的悔罪与宽恕的教训,他不像苏格拉底和其他许多贤人智士,讲归于讲,行归于行。他所说的全是为了阐明他的行动,旨在说明他的工作,就是上帝的工作;祂对那些遭世人遗弃者所持怜悯的态度,正是上帝的态度。他像是说,「看啊,这就是上帝的做法。我怎样去爱那些不虔诚的人,父上帝也这样去爱他们;我的爱就是上帝的爱;我的宽赦,就是上帝的宽赦;我接纳那些被虔诚的人所不屑一顾者,父上帝也这样接待他们。」

依宾纳的看法,故事中的两个儿子,其实都是指着我们自己。他承认在这个故事当中,的确是描写两种不同的人物——离家远行的弟弟和留在家里的哥哥。他强调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有时候我们像那弟弟,有时候我们又像那哥哥。宾纳深信耶稣的譬喻的特色,时常用几种不同的人格来描写一个人。以路加福音十八章的故事言,我们是那假冒为义的法利赛人,同时也是那受良心谴责搥胸悔罪的税吏;在撒种的比喻里,我们同时是那四种田地;在十个童女的比喻里,我们是那聪明的,也是那么愚蠢的。宾纳希望我们在这光照下,查验我们自己。

这个故事的开头,描写一个富翁,他的小儿子要求把他应得的家业分给他。那小儿子就是我们天父财产的持有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身上都打上了上帝的印记,原可得享永生与上帝交通的,是上帝精心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是至高贵无比的,这是人生最初的开始。但他同时是「支离破碎」的。他想与上帝分居,结果这「分离」成了既成事实,同时又是一继发的事件,它在我们整个人生当中,发出极不和谐的音符。人们要远离上帝过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乍开之下,这自由生活像是十分成功,没有上帝,我们就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为,没有一件事比这更痛快的了。自古以来多少人以「自主」为最高理想。这种无限自由的理想使我们心里火热而三番四次盲目地步入歧途。这种离开上帝,走出上帝的家里的表现——是人生苦闷的开始,也是人生结束的开始。因为疏远那「原是生命」的上帝正是死的开始。

这是谁的故事呢?这是你的,也是我的故事,更是全人类的故事。小儿子身上表现了全部的人性。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谁都可以体察到人类的苦闷。我们住在历史上人类以「疏远上帝为常态」的瞬间,因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对于这样疏离上帝的景像,看得更清楚。甚么地方人们与上帝的关系破裂,那里就充满了混乱。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见证:人们越是夸耀自己,想主宰自己,苦闷的情形就越严重。

当然,圣经的中心题材是父的救恩与宽赦,而不是罪与苦闷。当小儿离家远行之后,父亲并没有撇弃他,反而终日期待儿子回来,随时准备宽赦他,甚至于跑上前去抱他。父不会灰心、失望,这就是耶稣所要传达的,因为父上帝有不可疏远的本性。

这小儿子的归回有三重的意义:㈠除非你醒悟过来勇敢回家,父无法把祂的爱丰丰富富的给你。在你体验上帝的爱之前,你必有穷途末路、江郎才尽的时候,如果你仍不谦卑下怀,继续凭赖自己的才干试图往上爬,我们就无法找到上帝;㈡单是痛悔我们的罪,感到失望自觉没有价值,这些并不能构成得救的资格。得救必须先有真的悔改,如浪子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如果有人自认他是神的儿子,有权支取神的爱,那么他是得不着神的爱的:㈢我们归回父家,不能一心想得天上的报赏。这小儿子唯一的愿望是希望重新和他父亲在一起,即使成为他父亲的一个雇工也无所谓,他不敢再打如意的算盘想继承甚么,只是希望弥补过去的分离,重新住进父家。

上帝令人难以置信的爱,是这故事的重点。在故事里,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连一句问话也没有。当父亲看到他时,马上跑去接他,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亲他。父亲的头一句话是:「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父亲不忍看他一身褴褛的落魄相,亲爱的朋友,你不是有许多困难无法解决吗?相信上帝的爱罢。如果我们用全心相信,我们的生活将被喜乐和爱心所充满。即使你背弃上帝千次,只要你相信这无限的爱,你立时就成为一个新造的人。

谁是父亲家里的大儿子呢?谁一直留在父亲家里为他工作并和他住在一起呢?这无疑是指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说的,他们徒具虔诚的外表而已。很奇怪的是在这故事中,父亲用那样温柔的话指责大儿子。他不否认大儿子一直忠实的为他工作并和他住在一起。也许我们从小就成为基督徒,我们读经、做礼拜、参加圣餐礼,也参与各种慈善事工,天父上帝也同样承认我们这些长处祂没有说这些是徒劳的。在此,祂用极不寻常的方式指出另一种罪来,那就是假虔诚的罪。

假虔诚的罪指我们用一种虚假的热心做事,我们抱着漫不经心、很乖巧的态度;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上帝的富足与喜乐里。对于认识上帝并得以与祂交通,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项极大的福份,因而怀着感激的心情。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与上帝的交通。因此,这一类的基督徒没有能力、没有喜乐、如果基督教原来就是如此,那么谁还愿意当基督呢?请你问问自己,到底有多少人因为你的缘故离开了上帝?

进一步说,大儿子因为看到小儿子重新获得做儿子的名份,并且因为他平安回来大家跳舞作乐,却生气不肯进去。这是第二种假虔诚的罪。见到别人归向上帝,这一类的人却很不高兴。基督教会在这一方面的罪,显然可见;教会变成为一个不公开的团体,变成社会上虔诚的阶级,是高高在上不顾那些失丧的人的团体。基督教如果失去生命、失去爱心,我们就不把别人的罪当成自己的罪,在这无上帝的时代看不出不虔敬来。除非我们肯背起别人的罪,把道德上的愤激化为谦卑的问安话。我们不也是罪人吗?我们克服不了假虔诚的罪。

让我们研究假虔诚的罪所带难以捉摸的性质。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人听到我谈到虔诚的罪的时,私下沾沾自喜,庆幸说,「上帝啊!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那些教会里假虔诚的人,手里抱着一本祷告书,嘴边挂着一大堆虔诚的话?也有人说,上帝啊!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这些现代的基督徒,他们在转瞬的工夫悔改过来,像是突然发了大财似的,他们应该效法我们这老一辈的人,先衡量衡量自己!」

假虔诚的罪,形式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试问自己:这不是我们所经常犯的毛病吗?

父亲慈爱,宽怀的听完大儿子一大段报怨的话之后,并没有责备他,反用婉言劝他。这故事像是告诉我们,大儿子仍无回心转意的打算,果真如此,他的苦果将是上帝严苛的审判。

法利赛人所犯没有爱心,不知悔改、假虔诚的罪在主的审判台前,所承受的刑罚将比一切的罪还重,「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税吏和妓女要比你们先进天国。」

耶稣会把人类的两条死路都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两条都试过了,现在也许仍在试着,但千万不要上当!如果在这段经文中,有「更糟」这两个字的话,我认为哥哥比弟弟更糟!耶稣说这故事的本意当然不是叫我们看这两条死路,而是以父无限、难以了解的大爱呼唤我们悔改。「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的指头上……我们可以吃喝快乐……」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就是如今「一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两个儿子的比喻 赵世光

经文:路加福音十五章11-32节

今天我讲的是两个儿子的比喻。这是记载在路加福音十五章里面的。主耶稣讲这比喻的动机,是因着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议论。他们议论主耶稣的原因乃是主耶稣接待罪人,并且和他们一同吃饭。

今天是讲到第三个比喻。在我没有把重要几点表明出来以前,我们先得要知道这比喻所注重的一点不是浪子,乃是大儿子。大儿子乃指着法利赛人和文士。大儿子见他兄弟回来,他就向着父亲生气,如同法利赛人和文士向着耶稣生气一般。大儿子对他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这种口气,不像儿子对父亲讲的,好像仆人对主人所讲的,他忘记了他是儿子的地位。

我们知道人生在律法时代之下,他的地位在上帝面前,如同奴仆一般。我们在恩典时代之下的人,因信耶稣基督作了天父的儿女。律法和恩典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律法是「行而活」,恩典是「活而行」。而律法好比我们请一个工人来,责令他作工。那人从早一直做到晚上,后来我们才给他饭吃。恩典是说,当那人一来的时候,什么工作还没有作以前,先请他吃饭,后来让他去作工。主是先将祂的生命赐给我们,后来我们才过着得救的生活。想不到现在有一班人宁可作奴仆,竟忘了儿子的地位。他们总是劝人守律法、守诚命、遵守安息日等。大儿子如果真是体会他父亲的心肠,他一定会对父亲说:「父亲哪!你不必过于伤痛,我要放下我的工作,去寻找我那失丧的兄弟,找到了,就带他回来,领到你的面前。」他这样尽儿子的本分,才能满足父亲的心。

我现在借用旧约圣经所记载的一件事来加以解释。当该隐杀死他兄弟埃布尔之后,上帝问该隐说:「你兄弟在那里?」该隐撒谎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一个作哥哥的人不能不知道他兄弟在那里,兄弟的得失,他有相当的责任。有一次一个西国的女教士看见一位七岁的小妹妹背着一个五岁的男孩。女教士问她:「小妹妹呀!你觉得重吗?」那位小妹妹没有回答说重或是不重;她很郑重地说:「他是我的弟弟。」她感觉到照顾弟弟是她的责任,弟弟睡了。她有责任把他带回来交给她的母亲。各位弟兄姊妹,请问你的弟兄在那里?请问你有否将你的兄弟或是你的亲友中还没有信主的,带领他们到主面前来呢?

现在我们要看看关乎小儿子的事,小儿子拿到一部份家业之后,就离开了父亲,往远方去。结果就穷苦起来,甚至去投靠人,险些饿死。幸亏他后来醒悟过来,想到他的父亲。这比喻里面的父亲,我肯定的说,是指着耶稣基督,不是指着上帝。如果父亲是指着上帝,这比喻就很难解说,因为儿子回到父亲那里说:「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如果「你」是指着上帝说的,那么「天」是指着谁说呢?「你」若是指着耶稣说的,那么「天」是指着上帝说的。小儿子是比喻一班信主得救而冷淡退后的信徒,也是指着税吏和罪人。他被什么吸引去了呢?他的心是被世界许多的物质引诱吸引去了,因此他就离开了父亲。我们知道世界是基督徒三大仇敌之一,许多人就是因为贪爱世界,把爱他们的主离弃了。当那个小儿子背向着父亲往世界路上跑的时候,他的贫穷就一天增加一天。一个背向着主的人,他灵性的贫穷也是如此。我巴不得诸位有这样境况的人,立时回头过来。我恳切的求你将你的心转过来。何时我们愿意悔改,将我们的心实在的转过来,主耶稣必定收留我们。当那浪子回来的时候,是父亲先看见了他,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亲嘴就是爱的表示。父亲连连与他亲嘴,表示他不但接待那回来的儿子,他也忘记了他一切的过错,更是表示他还是一样的爱他。

从前法国有一个家庭,共有母女两人。那女儿因为滥交朋友,她的生活渐进入浪漫的地步,虽经母亲再三的劝导,终归无效。那位已堕落的青年姑娘终于离开了她的家和慈母,在法国各大城市过着那下层的罪恶生活。在她被罪刺透的心中,也觉得没有盼望再回到自己的家中了。

那位慈爱的母亲自从爱女离开了她以后,她就天天流着泪,急切的盼望她的爱女回家。可是,她不知道她的女儿在那里。有一天,她将自己的照片印了许多张,请人将她的照片贴在各大城市的告白板上,以便她的女儿会见到它。

那位青年的姑娘,有一次正在法国巴黎的街上走着,她忽然看见有一群人向着告白板注视着。她也在人群中推往前看。使她突然吃了一惊,因为他看见她亲爱母亲的照相,并且在照片下面写着:「路赛(女儿的名)我还是爱妳,等妳回家。」路赛看了心中深深的受感,甚至流泪。她就立刻买了火车票回到家中,投到她慈母的怀中!

上帝今天不也是盼望你回到他的怀里吗?因为祂还是爱你。

如今那父亲爱他似乎比以前更深了。因为他说:「这儿子是失而复得的,也如同死而复活的。」他赶快吩咐仆人把那上好的袍子给他穿,这就表明人脱去了犯罪的衣服。穿上了神的义。又把金戒指带在他的指头上,这就好比恢复了荣耀丰富儿子的地位。又穿上了鞋子,鞋子表明传福音,他又开始恢复报告福音的信息,愿我们也是一样的得到主的复兴。

末了,我有八个字,放在各位面前,这八个字是旧约圣经的话,希望你们思想,希望能使你们注意。这八个字就是说:「回头吧!何必死亡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8957.html

更多阅读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个体的职业奋斗与成功

引言: 有人说,毛泽东逝世之后,第二个上帝也随之死了。而我要说,毛泽东逝世之后,千千万万个上帝正在苏醒,我们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个体的价值正在体现出来,第一次真正感觉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就是自己的上帝,不要祈求有另外一个上帝来拯救你!中

业务员具备的能力 一个合格的业务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浸淫在快速消费行业市场3年了,在对业务员的管理过程中,觉得很多业务员对自己需要掌握什么,很迷茫,我想通过我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切身体会,为他们说点什么,希望能够帮助他们!   一、 平衡、积极的心态   米卢在带领中国队的时候提出过一

利益论:人的需要是公司的最高需要

第一篇 利益论:人的需要是公司的最高需要     每天,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公司注册、挂牌,同时也有难以数计的公司悄无声息的关门倒闭。无论每个破产的公司何以资不低债,也无论每个血本归无的老板能说出多少个失败的理由,归根结底,都可以

你们的力量一无所知 一无所知的CEO

公司丑闻带来的极端戏剧化冲突让我们意识到,过去我们一直透过一种玫瑰色的眼睛看待CEO在公司中的角色与作用,而它实际上处在全能全知的超人和一无所知的白痴两种极端形象之间。将CEO看成是全能的,他们决定公司的一切,公司的成功与失败

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领导必备的八大锦囊

最有效的领导风格是利用对下属的情感和思想的了解,运用人与人沟通的熟练技巧。   希尔说:领导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成功,就必须成为一名领导。要做一位好领导,必须掌握以下领导原则:  首先,必须让下属独立自主地进行

声明:《悔改的罪人 曼德拉南非的罪人》为网友青春繁华似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