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教案
[译文] 白发足有三千丈,但心里的忧愁就像这些银色的头发一样长。
[出典] 李白 《秋浦歌》(其十五)
注:
1、《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译文:
白头发长到三千丈,只因为愁绪是这样长.我对着明亮的镜子,不知道从哪儿得来了这么多的寒霜.
3、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大约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李白漫游来至此。逗留期间,他以《秋浦歌》为名,写了一组五言诗,共有十七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十五首。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
到秋浦时,李白已经离开长安已经快十年了,他是在天宝三载(公元744)离开的。从那以后,便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和中国诗坛上的另一位现实主义的巨匠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真是尽一时之兴,成千古美谈。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在他这组《秋浦歌》中多有反映。
4、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诗人对镜,乍见增添了许多白发,只觉触目惊心,不禁惊呼:我的白发长达三千丈,只因为忧愁是这样的长。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在此以前,他就多次感叹过白发早生,未必真是那样,但现在的确是发白的年纪。但这仅仅是岁月催人老吗?我们知道,忧愁、焦虑也是与白发联系在一起的。最著名的是伍子胥的故事,因为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头发竟然全愁白了。诗人呢,他的白发也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而长达三千丈,显然是夸张,其长如此,可见愁思该有多么深重。这一句自答,语势跌落,情绪转为悲凉。我们仿佛看到独坐愁城的诗人,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无力地低下了白头。“缘”是因为的意思,“个”是这样的意思。
5、这首诗上来就给人一种带有明显诗仙色彩的浪漫与格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要是别人说自己有一丈长的头发,估计不会有人相信,而李白偏说自己生了一头三千丈长的白发,却成了千古名句。那为什么一种在客观上不可能的现象,却能在主观上得到无数读者的认同和喜爱呢?
究其原因,当然是在紧接而来的第二句。因为这一联诗的意义重点不是在表示长度的"白发三千丈"上,而是在说明原委的"缘愁似箇长"上。原来,三千丈的白发在李白的笔下,只不过是一个参照系,我为什么生出这么长的白发?是因为我有"同样长的愁!"缘是因为的意思,箇是如此的意思。这两句诗原来是一个倒装句,李白的愁当然不是像常人那样,愁他的衣食住行,他也不是愁自己没有官做,因为他放着在皇帝身边的翰林学士不干,非要跑到这山野之间的秋浦来"唱什么白发歌",他是愁的自己不能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他是愁的自己已经再也无法实现自己当年功成身退的宿愿,眼见得自己早已远离了国家的政治中心,而朝政却是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已经全然无能为力,于国家的命运,于个人的抱负,都已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矣!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6、"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是在揽镜自照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自己已经满头"秋霜"了,可是却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一头青丝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变白的?这又一次说明,李白并没有像伍子胥那样遇到什么人生的重大变故,而在精神上突然遭受到刺激,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极其浪漫的人,但是,浪漫的人并不一定就没有烦恼,因为浪漫的人往往有着比知足常乐的普通人更多的追求,更强烈的愿望,所以也就必然会有更大的失望。一次次对理想的追求的失败,使李白在精神上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而他那天生的傲骨又无时无刻不在摆脱压抑,追求自我。这种精神上的压抑与反压抑,当然会对人在心理乃至生理上产生无形的负面影响,其实,李白绝不仅仅是在感叹自己已经生了白发,已经老了,而是有着更加深层的悲哀,即一生追求,到头来一无所得,却只有"三千白发"!
那白发是从哪里得来的?自二十多岁出蜀漫游,诗人奔波劳顿,哪一次失意,哪一回挫折,不使他心生忧愁愤激,以致华发早生!这一头“秋霜”,乃是大半生坎坷经历的印迹和明证。诗人仿佛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悲哀:一生追求,至今一无所得。诗中连用“不知”“何处”两个疑问词,以强烈感叹的语气,把问题提了出来,却没有回答。诗人亲历亲感,怎么会不知道呢?他只是把无限的愁闷和悲凉留了下来。
7、、从今以往,年华老去,以往的豪情万丈,不复存在,这种处境那怕你再浪漫通达,也难免迟暮感伤呀。虽然李白内心是低沉无奈的,但是他表达这种无奈低沉心态的方式却仍然是洒脱张扬的,我的白发有三千丈长,胜过常人无数,我的头发白了,可我却浑然不觉,尽管在说愁,说悲!
8、我们读着这声"白发三千丈"的感叹,我们听着这句"不知明镜里"的疑问,却仍然感觉出这是一颗不服输的心灵在向命运、向苍天做不屈的抗争,仍然会被作者那不肯向外界低头的顽强人格所征服,为他那最终的是悲剧式的人生经历所震憾!
9、这首诗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写愁的绝唱。心中愁绪,夸张为三千丈白发;苦思难解,竟至于乌丝染霜。丁力先生却语出惊人,他认为李白此诗不是夸张,而是一种实写。理由是古人认为人发万根,发长三尺。李白愁白了头,万根长发连起来正好三千丈,是不折不扣的纪实手法。
更多阅读
古典诗词: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解读与鉴赏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的组诗作品,流传最广、最为著名的是第十四和第十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 《江上吟》 功名富贵两蜗角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译文] 功名富贵如果能够永久存在的话,汉水也应该朝西北流了。[出典] 李白 《江上吟》注:1、《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晏几道《六么令》赏析 思远人 晏几道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晏几道《六么令》赏析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悉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脸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
转载 自编《千山暮雪》续集《莫名童话》第十五章 千山暮雪续集小说全部
原文地址:自编《千山暮雪》续集《莫名童话》第十五章作者:大头星先祝大家光棍节快乐!!!今天早点更!!15、我和莫绍谦手拉着手回到了老房子。这种感觉很奇妙,以前我们一见面就要伪装起自己,所有的亲昵也都是演戏,可现在,我们就像最平凡的恋人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译文] 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的。[出典] 李白 《把酒问月》注:1、《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