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分数线
广州美术学院[1]
学校是“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历届会长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美术)培训基地、广东省美术与设计教育培训中心、第16届亚运会整体视觉设计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创意产业研发中心。
学校注重学生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校外实践基地3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含29个专业实验室)、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1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为我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重视科研创作。我校教师获得过包括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在内的数百项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奖,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在内的多项高层次科研项目。[1]
学校积极参与和融入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深圳城雕《开荒牛》、珠海城雕《珠海渔女》、长沙、橘子洲《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香港、澳门两地回归的广东省政府礼品设计,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2005年日本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与人”、山西馆等的设计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核心图形、色彩体系等52项的视觉设计,等等,均出自广州美术学院。学校现有1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1个省级研发中心——广东省创意产业研发中心,3个战略合作城市,14个校级科研院所,有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广东省广美玉兰软装艺术创意研究院、广美?例外品牌研究所等社会服务平台,学校的社会服务内容涉及视觉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在区域文化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2013年新增设置专业:戏剧影视导演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教育和学术交流。迄今为止,我校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及港澳台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艺术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交流和学习,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交流或从事学术研究,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美术设计展览,聘请来自以上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专家来我校执教、讲学和开展项目合作。
经过58年的发展,我校形成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艺术与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艺术类大学”的目标前进。[1]
2历史沿革
广州美术学院
1953年秋,文化部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宏观布局,整合中南文艺学院(湖北)、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广东)和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广西)三地三校的美术系(科),创立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初始建制——"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武昌)。国务院任命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党组书记的胡一川为校长,杨秋人、阳太阳、关山月为副校长。[3]
广州美术学院-ms211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址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1978年,我院国、油、版、雕、工艺等专业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首批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之一。2004年开始举办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华南地区唯一的艺术硕士(MFA)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试点单位。
1986年,我院获准招收继续教育学生;1987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2004年,我院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基地"。
2004年9月,我院本科教育全部迁入广州大学城,从而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院先后有"中国画"和"工业设计"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雕塑"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水彩画"、"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构成学"和"古典国画临摹"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美术教育系被确定为国家教委(现教育部)试点单位。学科目录调整之后的2003年,美术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水彩画"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学术渊源与传承
就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言之,在粤从事过美术教育的艺术家都历史地成为了我院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资源:高剑父、李铁夫、冯钢百、方人定、丁衍庸、倪贻德、李金发、陈之佛、马采、关良、庞薰琹、胡根天、李桦、赖少其、邓白、黄少强、黄君璧、赵浩公、卢振寰、王益论、赵蕴修、黄笃维等。
我院创建之初,是以广东、湖北和广西三地的美术教师、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一批优秀毕业生为师资主体。骨干教师中既有接受过鲁迅先生教诲的"一八艺社"成员胡一川等,又有20世纪三十年代倡导现代主义美术的"决澜社"成员杨秋人和阳太阳,以及强调"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岭南画派传人关山月、黎雄才等。群贤荟萃的师资主体,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使整个学院呈现出艰苦朴素、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结合实际、蒸蒸日上的气象。
1953年,具有延安"鲁艺"革命传统精神的胡一川院长,强调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实践路线,因而形成这一时期我院的办学特色;其成就集中体现在建国初期我院创作的一大批有影响的美术作品,以及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进京作品展"之中。1983年,学院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设计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学科发展道路,进而奠定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院在全国美术院校现代设计教育中先行者的位置。1985年,学院全力推动美术教育专业在我院的发展,主张美术教育"多能"加"一专"的培养模式,从而获得了我院在艺术院校办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部试点"资格。1992年,学院明确了我院"美术、设计、教育、史论"四大模块的学科专业新格局,和"以教学、科研和创作为中心,以校园建设和校产开发为两翼"的办学方略。2000年,学院适逢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时期,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并探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2004年,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提出重点建设美术传统学科,突出发展设计特色学科,深化美术教育探索,开拓新兴交叉学科,走"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些办学方针和思想的提出,无不历史地诠释了不同历史时代对美术与设计教育的社会要求,同时也清晰地说明广州美术学院在各个历史时期美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文脉。
3.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建校52年来,我院名师荟萃。其中有学院创始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胡一川,著名版画家黄新波,美术教育家杨秋人、阳太阳,中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水彩画大师王肇民,雕塑大师潘鹤,美术史论家迟轲、陈少丰。还有名师郭绍纲、姜今、徐坚白、杨之光、陈晓南、张信让、高永坚、谭畅、金景山、蔡克振、胡钜湛、郑爽、梁明诚、尹定邦、黎明、赵健等。
我院52年里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美术与设计精英:林墉、汤小铭、陈衍宁、伍启中、王玉珏、陈建中、涂志伟、司徒绵、黄中羊、王序、韩子定、王粤飞、余希洋、王习之、刘洋等。如今,作为全国八所专业美术院校之一,寓美术、设计、美术教育和美术史论于一体、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由众多名家组成教学实体的广州美术学院,已经成为华南地区美术与设计教育的重镇;她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
设计学科
360pskdocImg_2_xyz
广州美术学院(4张)
装饰艺术设计系
服装艺术设计系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建筑学系
360pskdocImg_3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工业设计系
艺术设计学系
染织艺术设计教研室
新媒介艺术设计教研室
美术教育学院
美术学科
中国画系 360pskdocImg_4_xyz
广州美术学院作品1(18张)
油画系
版画系
雕塑系
美术史系
美术教育系
本科教育
绘画; 360pskdocImg_5_xyz
广州美术学院作品2(14张)
雕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摄影;动画等9个专业
9个专业下设立23个专业方向分别是:
中国画;书法篆刻;壁画;油画版画;书籍装帧艺术;插画;雕塑;动画(影视艺术);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建筑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艺术设计;新媒介艺术设计;数码娱乐衍生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展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水彩;美术学;美术教育;综合美术;摄影与数码艺术;影视美术造型。
研究生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1艺术历史与文献研究
02现当代艺术研究
03艺术教育学
04中国画艺术研究
05油画艺术研究
06版画艺术研究
简介
360pskdocImg_6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研究生教育设有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硕士点,40多个研究方向。经广东省教育厅审定批准,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水彩、中国古典绘画临摹、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构成学为省级重点课程。
2003年,水彩画课程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
研究机构
学院于1986年成立美术研究所,所属美术研究室共8个:岭南画派研究室;设计学研究室;美术教育研究室;美术学研究室;关山月研究室;黎雄才研究室;胡一川研究室;书法篆刻研究室。
1979年成立《美术学报》编辑部
1984年创办产、学、研三结合的“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
1998年成立设计分院(2004年更名为设计学院)
1999年成立美术大专、本科层次的自学考试辅导中心
2002年成立继续教育分院(2004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有著名美术家、设计家、美术史论家及美术教360pskdocImg_7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育家胡一川、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陈金章、潘鹤、迟轲、郭绍纲、杨之光、尹国良、尹定邦、蔡克振等教授70多名,副教授130多名,讲师160多名。历任院长胡一川、高永坚、郭绍纲、梁明诚、张治安,现任院长黎明。教师队伍中,聚集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国各美术与设计专业学会理事等一批优秀人才。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776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5286人,全日制研究生493人,在职攻读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63人,成人高等教育生1960人。学校注重学生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昌岗东路和广州大学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6.25万平方米(564亩),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昌360pskdocImg_8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岗东路校区主要用于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及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和继续教育及附属中等教育事业。大学城校区以本科教育为主。
昌岗东路校区校园总面积约102832平方米,院内绿树成荫,翠竹环绕。绿地上常年展示着师生们创作的雕塑作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在学院新落成的16层教学大楼内,拥有符合各系专业特色的教室和设备完善的工作室、制作间。学校图书馆藏有大量珍贵的艺术类图书、期刊及仿真印刷品、拓片和线装珍本。现全校藏书量40余万册,电子图书15.7万册,数据库15个。学校拥有展线总长约2000米的3座美术馆和1个面积1050平方米的雕塑展场。学校馆藏有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艺术珍品和现当代佳作共1万余件。
校园建设
大学城校区总占地面积275724平方米,建筑面积257731平方米,主要发展本科教育,规划容纳学生5000人,每年招收本科学生1300人。大学城校区现有学生约4000人,其中一年级1340人,分别进入美术学基础部、艺术设计学基础部和美术教育基础部学习。2005年2月,该院主体搬入大学城校区,行政办公和一、二、三、四年级本科教学均在大学城校区进行。
3院系设置
概述
学校现有中国画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与动漫设计学院、美术教育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和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本科教育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文物与博物馆学、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等20个专业,43个专业方向。研究生教育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点(艺术硕士)。学校的“美术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艺术设计”、“绘画”、“工业设计”、“雕塑”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等5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水彩画、雕塑创作、创作(油画)、设计基础——创意表达、广告创意等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校是“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历届会长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美术)培训基地和广东省美术与设计教育培训中心。[4]
中国画学院
中国画学院是广州美术学院最具传统艺术特色的教学单位,中国画专业肇始于1953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之初的绘画系,1956年成立彩墨系,后更名为中国画系,2010年升格为中国画学院。1958年改学制为四年。1961年开始分科教学,设人物画、山水画两科,至此奠定了中国画学院教学的基本模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教学程序及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1978年恢复了人物画教研室、山水画教研室、花鸟画教研室。1987年增设书法、篆刻教研室。1993年增设壁画教研室(后改为工作室),1996年开办壁画专业,并设造型基础工作室。2011年开始开办书法专业。五十多年来,本院作为我国南方主要的中国画高等教育基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国画专门人才。
目前,中国画学院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在职专业教师28人,包括教授5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助教2人;另返聘教授1人,外聘教师12人;行政人员3人。现有学生人数为本科生311人,其中男生130人,女生181人,研究生52人,艺术硕士8人,研修班及高修班44人。历任系主任有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梁世雄、陈振国、王大鹏教授。学术骨干有:陈舒舒、张彦、李劲堃、方楚雄、李伟铭、陈文光、万小宁、周勇、梁如洁、祁小春等等。中国画学院现有中国画、壁画和书法三大专业方向,设有造型基础工作室、人物画工作室、山水画工作室、花鸟画工作室、壁画工作室、书法篆刻工作室、中国古典绘画研究室、岭南画派研究室、图书资料室、藏画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画学院在继承和发扬优良教学传统的同时,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继续保持中国画传统精华与岭南地域文化特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画、壁画、书法专业特长和较强创造力的复合型美术人才,把中国画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更高的水平。
现任领导:
院长:王大鹏
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陈舒舒
副院长:张彦、李劲堃(兼)
造型艺术学院
造型艺术学院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基础学院,历史可追溯至一九五三年秋广州美术学院的创办。广州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该校由华南文艺学院、中南文艺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的美术系、科调整合并而成,原校址在湖北武昌,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1985年迁校至广州。
1969年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州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360pskdocImg_9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1978年2月恢复广州美术学院原有建制,并向全国招收研究生。
1982年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收批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86年招收继续教育学生。
1987年开始招收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
2005年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将原直属学院的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美术史系和美术学基础部合并为造型艺术学院,以此为基础,实现院内课程共有和资源共享,实现了组群优势。
造型艺术学院下设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美术史系和美术学基础部。学院本科教育共设有绘画、雕塑、美术学3个专业,7个专业方向:即中国画、壁画、油画、版画、书籍装桢艺术、雕塑、美术学。2004年学院新增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美术学1个硕士点,20多个研究方向。经广东省教育厅审定批准,美术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画绘画临摹、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水彩画为省级重点课程。
学院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有著名美术家、美术史论家及美术教育家潘鹤、迟柯、郭绍纲、杨之光等教授58人,副教授31名,讲师36名。现任院长黎明。
学院招收招收硕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非学历教育的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培训生等。
设计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科源自中南美专的“图案组”。
1958年成立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开始培养本科生。
1989年,将原工艺美术系整合后扩展为工艺美术系和设计系。
1996年由两系发展为五个系,并在此基础上于 1997 年成立设计分院。
2004年正名为设计学院。
2010年秋季设计学院拆分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与动漫设计学院3个分院
自1978年起,原工艺美术系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设计学科已有27年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历史 。
在学科建设方面,从1993年起,“设计学科”就已被列入广东省级重点学科,是广东省各院校中在设计学科领域的唯一重点学科。
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科 在高永坚、谭畅、陈雨田、李立基和尹定邦、王受之等两代前辈设计教育家带领下,把握广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脉搏,从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学科自身的360pskdocImg_10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发展规律出发,从 更新教育观念出发, 改革创新。从“三大构成”课程的引进,到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从对工艺美术学科的改造,到 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在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中成功实践,设计学科 从 在国内众多的艺术设计院校中发挥了“改革先锋队”的作用。我国高等设计教育所发生的若干重大变革,都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动态联系在一起:
1.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标志—“三大构成”课程发祥地之一;
2. 我国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发祥地之一;
3.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中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成功模式发祥地之一。
正是由于广美设计学科对我国设计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和国内同类高校中的学术地位,1995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设计教育高峰论坛“跨世纪的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以现场会的形式召开。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分散到整合的良性发展。今天,设计学院已有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服装设计系、数码艺术设计系、 设计艺术学系、装饰艺术设计系等7个系、染织艺术设计、家具设计2个专业、16个专业方向以及统一的设计基础教学平台—“设计基础部”。
设计学院的这些系、专业与专业方向几乎涵盖了目前国内已有的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内同类院校中规模较大、专业研究方向较完整、研究水平较高、产学研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综合性、高层次的设计学院。近两年来,设计学院积极扶植有竞争力的新兴专业,根据广东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办了“建筑学”、“数码艺术设计”、“服装工程”、“家具设计”等专业。这些新专业,从“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特色专业扩展而来,有着良好的学科基础。
设计学院现有省级重点课程一门(构成学),同时还设立了 5 门学科内重点课程。每门重点课程均要求达到“一名好带头人,一部好教材,一部好大纲,一个好梯队”的标准。这些重点课程的成果形式包括:教材(纸面教材和电子教材)、大纲、教学团组、示范作品、课程规范与学分、国内外校际对口常设交流活动等。
学院对重点课程的建设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扶持。在重点学科经费中拨出专项经费,由 尹定邦 教授主编了《设计学丛书》,共出版理论专著 9 本,译著 4 本,教材 14 本,作品集 3 本。《设计学丛书》的全面完成,填补了国内在设计学理论体系中的学术空白,是本学科在高等设计教育的学术层次与教学特色的进一步全面领先。目前,设计学院正在组织《设计教育丛书》的出版工作,将出版一系列反映设计学院设计学科教育成果的教材、专著,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引进版经典教材系列 30 本,设计基础教学实录丛书 5 本,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解读 8 本,课题教学实录丛书 10 本,青年教师争鸣丛书 10 本。
设计学院非常重视与国内外设计界的交流与合作,聘请许多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家作为本专业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来校讲学,组织不同规模和不同内容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协作项目,使设计学院始终处于广泛的国内外交流的良性学术气氛中。
自 2002 年以来,应邀到设计学院进行短期讲学、举办展览、出版专著的名誉教授 和客座 教授就有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2002)、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盛岗重夫(2002)、英国著名帽饰设计师戴.里斯(2003)、意大利后现代主义设计之父亚历山德罗·门迪尼( 2004)、澳大利亚著名设计师里查德·亨德森(2004)、德国著名设计师乔治·提奥多莱斯库(2005)、德国著名设计师亚克斯.泰勒莫(2005)等,对设计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带来了重要影响。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现有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包括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和陶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始创于1986年,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可追溯到1953年建校初期的“图案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最早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90人,全日制研究生57人,艺术硕士14人。教职员工43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校级培养对象3人。学院每年还通过选派青年教师到海外讲学、访学等形式培养教师。
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工作,特色鲜明。建院以来,不断强化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大胆采用教研室、工作室和实验室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目前,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设置了城市与建筑、营造技术与材料、环境生态与文化、室内设计、应用艺术与陈设、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设计等七个教研室。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以建筑为支点、将与空间有关的艺术设计教育组织在一起的教学宗旨,凸显了学院专业特色。
学院科研成果突出,成绩斐然。近几年,我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20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8项(教育部2项,省级6项),校级课题14项,获得科研经费近百万元;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48项,获得研究经费过亿元。
学院现任领导:
院长:沈康
党总支书记:林胜
副院长:杨岩
工业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目前涵盖了工业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学、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家具设计等6个本科专业方向。工业设计专业创办于1980年,前身是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装潢综合班,是国内最早开办本专业的院校之一;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的工艺美术系图案组,1958年广州美术学院成立时正式设立工艺美术系染织美术专业,是设计学科最早的专业之一;服装设计专业创办于1986年,2004年新增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方向;设计艺术学以“整合设计”为主导思想,将用户、文化、管理、服务等环节以及地域性知识、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产品设计整合起来;家具设计专业创建于2004年,培养原创家具及家居产品设计人才。
工业设计学院以专业结构调整与新专业建设为动力,在准确定位专业研究与发展潜能基础上,创建了12个融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工作室:工业设计工程、生活设计、家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互设计、公共产品设计、整合产品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工程、家纺设计、织物设计、纤维艺术设计等。
工业设计学院现有专职教师及教辅人员共6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31人,教师中留学归国教师4人,获博士学位教师2人,并拥有一支由国内外教授、业界精英组成的客座教授及兼职教师团队。
工业设计学院提供四年制学士学位本科生、三年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MA)、三年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两年制在职艺术硕士研究生(MFA)等教育层次。至2011年秋季,共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60余人。
工业设计学院注重科研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5篇,1篇被国际科学论文索引SCI收录,1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4项,横向科研课题近100项,出版著作24部,申请专利百余项,作品发表243件等等。
工业设计学院重视设计实践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在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顺德等珠三角地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家具设计等教学群体,为广东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创新设计人才。
工业设计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高质量的设计竞赛,并屡获殊荣。在具有“全球工业设计竞赛奥斯卡”之称的德国博朗设计奖、“红点概念设计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意大利多摩斯全球时装饰物设计大赛、中国纺织品设计大赛、家具博览会设计大赛等竞赛中荣获金奖、银奖、铜奖及各类荣誉等。
工业设计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邀请了Kai Hartramp凯.哈特兰姆、Gabrielle Marks丽叶、大卫. 格罗斯曼、李健灼、官政能、AUREL AEBI等 十多位分别来自德国、新西兰、以色列、韩国、台湾、瑞士、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专家、教授担任我院的长期外国专家或客座教授等。他们应邀到我院进行短期讲学、举办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坊与展览、出版专著、参与各种规模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联合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效提升了我院在国际设计教育界的知名度,并在学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现任领导:
院长:童慧明
党总支书记:黄筠志
副院长:陈江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由广州美术学院原装潢系和原数码艺术设计系组建而成,成立于2010年9月。学院现共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专业教师队伍中正教授职称有4人,副教授职称有9人。现有学生人数为本科生714人,研究生53人。学院拥有一批著名专家教授如尹定邦、王受之、赵健、东美红、陈小清、胡川妮、王绍强、曹雪,客座教授王粤飞、张小平、李明、黄炳培、李永铨,以及向帆、钱磊、刘平云和陈赞蔚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
学院现有八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广告设计、信息设计、影视动画、娱乐与衍生设计、新媒体艺术设计、互动媒体设计、影像特效设计等;拥有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3个二级学科。学院大力倡导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从传统班级教学模式向“教研室+教学工作室”模式的全面转变,现有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品牌与广告设计教研室、信息设计教研室、新媒体艺术设计教研室、影视动画教研室、娱乐与衍生设计教研室和影视特效设计教研室7个教研室和11个教学工作室;学院拥有平面设计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影视后期实验室、数码创意设计实验室、数码影像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学院注重本科质量工程建设和科研建设。质量工程方面,现拥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精品课程2门、精品课程教学团队1个(广告创意)、自编教材22部、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5个等;我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学术课题,取得了包括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视觉景观设计、色彩系统及核心图形设计、吉祥物及其动画片设计、宣传片设计制作,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山西馆、中山馆新媒体艺术设计等众多标志性成果。
学院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邀请了陈幼坚、靳埭强、吕敬人、王敏、王受之、韩家英、安善秀、余为政、毕学锋、蔡汉成等多名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设工作坊,使师生受益良多,既扩宽了学院师生的视野,同时也使我院的教学水平得到综合提升。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秉承广州美术学院“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依托国家广告产业园、广东省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和校办企业广东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努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协同创新新机制。学院先后协同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组委会等政府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高等艺术院校,与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例外服饰有限公司、广东省气象局、广州汽车集团商贸有限公司、DESIGN360°杂志、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建立了“广美-例外品牌与设计研究所”和“广美-中烟品牌研究实验室”等。
现任领导:
院长:王绍强
党总支书记:周艳冰
副院长:曹雪
艺术与人文学院
内容有待更新
美术教育学院
美术教育学院创建于1981年,原称美术师范系、美术教育系,2010年9月升格为美术教育学院,它是我国八大美术学院中,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最早创办美术教育专业的院系之一。首任系主任为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郭绍纲教授。我国当代水彩画大师王肇民教授,美术教育家、著名水彩画家胡钜湛教授,著名工艺美术家、国画家姜今教授等一批名师名家都为该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美术教育学院现设有七个本科专业方向、三个部和四个研究机构,即美术教育、水彩、展示设计、会展艺术设计、综合美术、摄影与数码艺术和影视美术造型专业,另有基础部、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部以及美术教育研究所、中国美术教育南方研究中心、展示设计研究中心和当代水彩综合技法研究所。目前学院共有教师61人,其中专业教师54人,副教授职称以上29人,研究生导师17人;本科生1000余人,各类研究生80余人。
经过30年的办学实践与改革试验,目前,美术教育学院已形成了以美术教育为龙头、以水彩为品牌,以发展前景广阔的展示设计、摄影等为支撑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从30年的办学实践来看,美术教育学院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其办学效果显著,近几年的毕业创作都受到各界的好评,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该院毕业生有被评为全国优秀美术教师,还有不少荣获了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的称号。不少学生的作品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本院学生连续多年在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获得金奖;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设计者均为本院学生;在全国美展等重大展览中该院学生作品也多次入选(获奖)。
现任领导:
院长:龙有忠
党总支书记:刘滴
副院长:刘三健
继续教育学院
360pskdocImg_11_xyz广州美术学院-ms211
广州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979年开始招进修生,1984年招收成人学历生和非学历生,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2005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在校学历生2000多人,非学历生年均近3000人次。
学院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造型艺术和艺术设计两个学科,设立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动漫艺术设计、插画艺术设计、现代插画与书籍设计、绘画、综合美术、美术教育等专业方向,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
学院十分重视教与学,优化教师资源,建立以在编教师为核心,以专职一线设计师为补充教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坚持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实践能力训练,重在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学院采用灵活开放的办学思路,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的办学模式,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开办包括各类短期培训、自考助学、高级进修班、考前辅导,少儿美术教育。
推动科研创作,带动教学水平提高,我院师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中硕果累累。2005年至今我院绘画专业136名师生的作品入选广东省及全国画展,环艺专业学生作品参加了较高规格的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连续五年获得金奖,总成绩名列前茅,装潢专业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题海报设计作品征集活动、第十六届亚运会宣传海报设计比赛等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成立了视觉与艺术设计工作室,与亚组委、广东省气象局、南方电视台等一批有影响的企业进行合作,把大量的设计项目和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任领导:
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何争
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雷小洲
党总支副书记:罗培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简称思政部)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管部门,为直属学校党委领导的二级教学机构。负责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建设,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毕业生就业指导》、《健康与心理卫生》等必修课程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等10多门选修课程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下设2个教研室:马列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7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7名;聘请客座教授2人。
近五年来,本部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获得部级立项课题2项,省级和校级立项课题共19项;发表论文77篇,参与编写教材和著作4部。
思政部从美术院校的实际出发,探索艺术作品教学法和艺术案例教学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逐步形成美院特色的“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一体”),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拓展,以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辅助(“两翼”);加强课程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被评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现任领导:
部主任:周国琴360pskdocImg_12_xyz
4附属学校
简介
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以下简称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创办于1954年,是新中国创办较早的八大美术学院附属中专学校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主管单位为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是经国家批准在全国和海外招生的省属美术中专学校,学制三年,美术绘画专业为广东省美术中专学校重点示范专业;经省招生委员会批准,实行单独提前组织招生考试,招收具有美术绘画基础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青年,年龄不超过18周岁, 三月报名,同时举办升中美术培训班,四月考试,考试地点设在校本部,专业美术科考素描、色彩、速写,文化科考语文、数学、英语、文科小综合;学费以当年广东省物价局批文为准;报考附中的优秀生享受奖学金的优惠。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主要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后备生,每年为全国八大美术院校输送了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办学以来,培养了一批知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一大批美术设计师和美术工作者。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坐落于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有独立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同时与广州美术学院共享教学资源,办学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郁。
师资力量
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全部为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讲师)13人、讲师25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南粤优秀教师称号5人。同时有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专任教师队伍实力雄厚。
发展
随着广州美术学院本科进驻广州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办学设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优势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是广大爱好美术的青少年学习成才的理想园地。
5学校地址
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
两大校区
6乘车路线
203路公交车、大学城3线、33路公交车、35路公交车、86路公交车、306路公交车、565路公交车、310路公交车、地铁4号线南站总站。
大学城校区
更多阅读
王澍新作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 王澍象山校区分析
摘要:这是王澍最新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项目总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从象山向南俯瞰瓦山建筑设计:项目面积: 7500㎡?建筑面积: 6200㎡?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夯土围护墙体,木结构?主要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分数线
已经进入晚秋的北京今年似乎不很冷,今天天气更是好得出奇,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暖暖的阳光味道,实在让人不忍辜负这大好时光。本想去香山看红叶,却找不到同行的人,于是来到了离家颇近的中传。蕾娜两周前就约了塔妈,刚好那几天回老家没有成行,今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图片
1学校概况学校简介四川美术学院为全国八大美院之一。[1]1938年李有行、沈福文、雷圭元、庞薰琴等热血青年,在四川成都创办了“中华工艺社”,表达振兴中华之意。[2]1940年成立由李有行任校长的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当时成都还有另一所
2008-2011年广州一模分数线与广东高考分数线对比表 2014广东各地一模政治
近两年的情况表明,广一模预测高考的准确度已经有所下降。各位考生不妨把广一模当成是认清自己大致水平的一次考试即可,事实上,过去很多广一模考得不怎么好的同学,到高考时都考得很好。2011年广州市一模预测分数线人数及后段备考对策
中国美术学院排名 中国美术学院排名榜
(2014-04-19 15:13:05)中央美院、 中国美院、 鲁迅美院、四川美院、 广州美院、 天津美院、 西安美院、 湖北美院。 ­美院各有特点,不大好排座次。一定要排的话:1:央美2:国美 3:鲁美 4:津美 5:广美 6:川美 7:西美 8湖美。 ­对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