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是什么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因为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如果说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是高顶点的话,培养良好的养成教育则是藉以攀登的阶梯。我园近几年把幼儿行为行惯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是对教育结果的期望,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使目标更科学、更具操作性。我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本园幼儿实际,将养成教育目标划分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品德养成教育,制定出各年龄段具体的养成教育目标(具体目标此处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各班将具体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又在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修改,使之日趋完善。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因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目标的落实,我园还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评估表(具体内容此处略),以便教师能根据评估表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将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之中

幼儿养成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重视幼儿的日常活动,以日常活动为载体确保养成教育的养成,达到教学目的。我们的做法是:

1、与幼儿一道制定合理的行为准则

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我们就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洗手的时候告诉幼儿:先卷好袖口,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肥皂,搓手心手背,然后冲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把手擦干。每次洗手时,老师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平时,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行为和幼儿一道讨论制定行为准则。比如:有一次幼儿正在玩玩具,听到“该吃饭”的信号时,大家就随手把玩具堆在桌上不管了,老师看见后并没有强制让他们收拾,因为孩子们都知道玩完玩具要收拾,但从无拘无束的家庭来到幼儿园,一下从“知道”到“做到”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时,小朋友闻到香喷喷的饭菜,都急着想吃,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小朋友说:哎呀,桌子上这么多玩具,怎么放得下碗筷呢?该怎么办,我们才能很快地吃上饭菜?小朋友说:把玩具收拾在玩具柜里。说完,大家纷纷动手很快就把玩具收拾好了。这时,老师趁势对幼儿讲:这样多好呀!于是与幼儿一道又一次制定了一条规则:玩完玩具要及时收拾在玩具柜里。再比如:在看图书前,教师提醒幼儿应怎样取、怎样收,在看书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老师就与幼儿讨论,制定图书区制度。在角色区活动时,我们往往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将自己的考虑通过诱导变成孩子的想法,使得一些规则要求变成是孩子们制定的。这样,在师生关系特别融洽的气氛中,孩子感到了教师是可敬可亲的,更加明白了行为规范,愿意主动地自觉地遵守规则,逐渐从“知道”到“做到”。

2、设计活动,使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老师常常要根据班上实际情况,有目的的设计一些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一位老师发现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两腿分开,嘴就着碗吃,满口塞等。针对这种情况,该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了活动:《文明客人》。教师当经理,请值日生扮演服务员。在“经理”指导下,首先要求“服务员”认真擦桌子,摆餐具。然后请“客人”入座就餐,“经理”提出要求:这里是文明室,客人要文明进餐,餐后评选文明客人。在进餐过程中,“服务员”巡回检查,最后评选文明客人,并讲出理由。“经理”为文明客人发小红花。通过此项活动,孩子明确了什么是文明进餐,并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奖励,感受到文明进餐的快乐,便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的养成教育,还应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懂得道理,在情理交融的过程中,使孩子们能够并愿意去做。如:在“娃娃家”里,孩子们知道也做到了家庭成员间要和睦相处,礼貌待人,对人和事要有责任感。在“开商店”的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大胆主动地与人交往,而且还对顾客诚恳有礼貌。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养成了好的习惯。

3、树立榜样,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为了使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习惯,一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有感染力的优良思想和优秀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幼儿,如《列宁的故事》教育幼儿要诚实。二是抓住幼儿日常良好行为做榜样。例如:有的小朋友非常懂礼貌,特别表现在来园时能热情主动地向教师和小朋友问好。老师便特意与家长配合,请他星期一来园时稍晚一点,以便幼儿大部分来园了,好为大家做榜样。事后请小朋友进行讨论,使孩子真正认识到早晨来园教师和孩子的态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感。三是用老师良好的言行去感染幼儿。在幼儿心目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乐于模仿,都是学习的榜样。老师的言语、态度、思维、习惯都容易转化为幼儿的行动,所以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好,老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行为、敬业精神等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4、创设情景,为幼儿提供有意重复和练习的机会。

幼儿期可塑性大,学习的波动性也很大,往往一些好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更不是一、二次活动就可以巩固的。因此,行为行惯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与练习的机会,方能生效。为此,我们要求各班为幼儿创设“小小理发店”、“宝宝商店”、“儿童医院”、“建筑小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区角,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在活动区角参加活动,使他们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逐渐巩固礼貌用语,学会热情地接待客人;行为行惯主动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等良好的养成教育;形成关心帮助他人,主动为他人服务等一些优良的品德行为。这样,幼儿的良好行为经过多次重复,自然而然的、习以为常的养成教育。

三、家园配合,形成家园教育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因为现在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太阳”、“小皇帝”,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轻视其良好的养成教育培养,为了使孩子的养成教育不流于形式,克服幼儿在幼儿园习惯好,回家又是老样子的问题,我园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其次,各班建立了家园联系栏、家长园地,每周布置养成教育的要求,并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教育的教育方法。再次,各班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的活动,了解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养成教育,以便及时地配合教育。总之,我们采取了口头交流、书面交流、参与活动等形式,掌握家教特点,发挥家教优势,取得家长信任。

总的来说,幼儿养成教育既要高度重视,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幼儿受益终身。

评论留言:
幼儿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是什么

1、记得,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答记者问时,就说道:"他主要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会的,在幼儿园学会了饭前要洗手,有东西要分人一半"他的话意味深长,同时也说明了幼儿园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联想到去年我在大一班当班主任,发现班级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差别很大:有一些幼儿不但学习习惯好,上课认真听讲,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条,也很懂礼貌、守规则,各项常规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师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儿,吃饭磨蹭、集体活动乱讲话、区角活动打闹、争抢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我还进一步发现孩子们习惯的好坏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觉得作为老师要利用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多正面引导孩子,让幼儿逐步作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3、看到孙云晓文章中的一段话,启发很大,转摘在此和大家分享。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北京有一个妈妈,儿子上五年级,写作业磨蹭。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开始采取措施培养习惯。

一天,妈妈发现儿子写1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7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

妈妈于是对儿子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我刚才给你数了数,1个小时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写1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吧。儿子一愣,说3回就3回。妈妈就说,你如果1个小时内站起来不超过3回,当天晚上的动画片随便看。儿子高兴得不得了。有奖必有罚,妈妈又说,先别开心,如果你1小时站起来超过了3回,电视就不能看,包括动画片。

结果5天下来,儿子有3天做到了,这3天兴高采烈地看了动画片。但是有两天忘了,不能看动画片。这样对孩子有很强的激励,一想到1个小时只能站起来3回,就会慢慢地去控制。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从她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你想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千方百计让他将好的行为不断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固。

4、前段时间我曾与好友聊起自己的儿子在学习、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觉得很头疼.我的好友深有感触的说:"在儿子小时候,我是严格地要求他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儿子在学习功课时,我绝不允许有人打扰,我就陪在旁边,即使有事我也不离开,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儿子在学习时具备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也会每天抽时间陪儿子一起玩,有时对沙滩边的石头,我们也能玩很长时间,玩得很开心、很有价值。对儿子生活行为上的习惯培养,我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对儿子没什么痛苦。......我儿子五年级后,我就很少操心了.

现在她的儿子在读初一,无论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方面都比较出色,而她儿子自己也觉得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很轻松。看来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要坚持一贯性。

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对幼儿把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工作予以认真研究,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5、

3~6岁幼儿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对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

6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比如,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生活讲秩序的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我认为,应该从训练着手。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榜样示范,言传身教。如果我们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去要求孩子,引导孩子。比如,有的老师平时自己脱下外套就是随意地放在椅子上、桌子上,所以,他也不可能去要求孩子随时把脱下的外套折叠好、放置好。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有很强的示范性。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注重言传身教。

二、训练有法,操作性强。对孩子训练的方法要具体,有操作性。比如,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中,对长辈鞠躬行礼,和同伴挥手或点头行礼,祭祖时跪拜行礼,是可操作的。幼儿每天早上来园,各班级门口的礼仪宝宝对每一位小朋友、老师行礼,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强化。

三、正面鼓励,耐心引导。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孩子内部的原动力,要坚持正面鼓励教育,内心引导幼儿。要注意循序渐进。

四、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每时每刻、每日每年持之以恒的要求和训练。

五、家园合作,要求一致。在养成教育过程中,保持班级教师、保育员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家园之间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以及孩子家庭内部要求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不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受益终生。

7、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那么怎样科学的引导孩子习惯的养成呢?孙云晓教授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的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的养成了。又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8002.html

更多阅读

学习《幼儿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幼儿现代教育理论》心得体会学习《幼儿现代教育理论》感受颇深。在这以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所胃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而创造教育应成为一种发

声明:《幼儿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是什么》为网友海蓝无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