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塔碑文考证 金陵塔碑文

那一時刻

金陵塔,传为明代刘基所建,原址在南京城郊。传言民国十六年(西历1927年)时,国军士兵在塔旁宿营,夜闻塔中有声凄厉,众讶之,夜不能寐,遂层层上禀。蒋公下令拆卸,塔既拆除,于塔基处现一石碑,碑上铭文即今流传之《金陵塔碑文》。

全文可分为四章,序言和三章正文。章内细分,每韵可以视为一个段落。序言自首句“金陵塔”至“军民自己杀”止,首述缘起。第一章自 “草头相对草头人”至“外儿归母邦”,顺序叙述末朝百年世事迁延,用变局中转承之事件或触机之人物作为纲要。第二章自“盈虚原有数”至 “紫金山上美人来”止,揭示巨变的真相、关键时点,其理、其事、其数皆在文字内蕴涵。第三章自“一灾换一灾”至末句“百载繁华一梦消” 止,著重点出了几个事件,包括本朝开国、末劫灾难、国运终局等。

时至今日,石碑原物和石碑拓本都没有确凿的实证现世,故难以考证其真伪。出土的金陵塔碑石现存何处?谁人存有石碑的拓本?金陵塔拆除的确切时间?参与施工的士兵所属何部?这些问题暂时还没找到答案。

近期刚注意到此文,从网上搜索到的结果来看,时间方面有民国七年(1918年)和民国十六年(1927年)两个说法,内容方面也存在两个版本。地点方面暂无结果,可从明史、明人笔记、北伐军人的回忆录和国民**军进攻方向等方面考据。

先看时间,1916年10月30日,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他在江苏南京就职,仍兼江苏督军。1917年8月4日,冯国璋正式代理大总统,成为中华民国第四位总统。以李纯接任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安排好一切以后,离开南京。这样可以确定1918年的南京,尚在直系分支冯国璋部的控制下,确切说由江苏督军李纯掌管南京。1919年10月12日李纯自杀后,由帮办齐燮元接任江苏督军。而1918年时的蒋介石,受孙文所聘,在1918年3月5日抵达广州,任职于陈炯明部,全年基本上在粤省,期间去港一次,返沪一次,带兵在闵省战斗过一段时间。其时,以蒋的身份,不可能对南京的事务有所参与。而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7月9日,国民**军在广州誓师后才正式开始。所以,国军断不可能在民国七年拆除金陵塔的,民国七年的说法有误。

1927年1月上旬,北伐中的国民军决定进军杭州、上海,会攻南京。蒋介石兼中央军总指挥,率江右军(由第6、第2军和独立第2师组成,程潜任总指挥)和江左军(由第7、第10、第15军组成,李宗仁任总指挥)分由赣、鄂沿长江两岸向皖、苏推进,主攻南京。1927年3月20日,江右军开始总攻南京,经两天激战,扫清江宁镇、秣陵关、龙都等外围据点。1927年3月23日,第2军进逼中山门、光华门;独立第2师进攻通济门、武定门;第6军进抵雨花台,该军第19师由中华门冲入城内。当晚江右军各部分路进城,占领南京。由此看来,金陵塔的传说确实属实的话,可能就发生在 1927年(民国十六年)3月下旬开始的这段时间里。

再看文本,最早传出的《金陵塔碑文》篇幅较短,只有十二句:「拆去金陵塔,关门自己杀。日出东,月落西,胡儿故乡起烽烟。草弓何优柔,目睹江山落夷手。冬尽江南万古忧,繁华忽见瓦砾丘。回天一二九,引起白日结深仇,眼见日西休。」

维基百科“金陵塔碑文”词条下,在参考书目中写的是“林宜学:《中国预言之谜》”(1992年7月,龙吟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台北)。图书目录中看到有烧饼歌和推B图的考据、刘伯温的烧饼歌、李淳风与袁天罡的推B图、乾坤万年歌、马前课、藏头诗、梅花诗、天地数、金陵塔碑文、禅师诗十篇,从维基百科“金陵塔碑文”词条下全文所载的内容看,林宜学所用的是十二句版本。沿著林宜学这条线索继续搜索,找到1974年希代书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预言之谜》,这是目前十二句版本已查证到的最早出处。出版社的编辑在审稿时一般会对文章的版本进行考证,十二句的《金陵塔碑文》应该是有所本的,林宜学阐解的此碑文具体是从何处得来的,暂时没法查证,待考。

目前广发流传的一百零四句这个版本的《金陵塔碑文》,最早只搜索到2003年6月15日正见的文章《明代刘伯温预言—金陵塔碑文 》,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参照了别人的注解,所以还应该有更早的,申译出现的时间还要晚四天。

从社会环境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炁功热,九十年代因千禧年的临近开始兴起预言研究热潮。这个一百零四句版本没有正式出版和发表过,不论为真情况下的收藏者和为假情况下的伪造者都不能因此行为而出名获利。考虑到这个版本主要是出现在网络上(可能有从最初收藏者那里传抄后民间流传的,这个情况在过去那个严酷统治下存在过,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释放者不一定是最初接触碑石而私自抄藏碑文者),国内最早是1997年7月1日开放互联网业务,普及应用还是从2000年开始的,所以,这个版本的出现时间可以确定在2000年初到2003年上半年之间,不论真伪,发布者都不是出於名利心,既然发布出来,至少可以说他(或她)认为对有缘能看到且能看懂的人是有帮助的。

从内容上来分析,即使是托名之作,能写出这样精深文字的定非常人。如果文中提到的已发生的事情与事实相符合,未来之事也在文章出现后被事实确证,那麼,这篇奇文的蕴义仍然是非常巨大的,不管何人所作,我们都应当重视。另外换一种角度思考,如果金陵塔碑文确实是在民国十六年被发现,并引起蒋公等人重视,因文中内容所述都是本朝之事,公开刊布的话影响是极大的。所以从常理来看,将此碑、此文秘而不宣,也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所述,金陵塔和金陵塔碑文一事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对於碑文内容不可能两个都是真的,一种可能:十二句版本是真的,一百零四句版本是托名之作,但即使如此作者修行上、学问上和文字上的功夫也并不亚於刘基。第二种可能:一百零四句版本是真实的,十二句版本是有意修改过释放出来障人眼目的,这种说法也合情合理。既然在本世纪初释放出来,起码收藏者(或伪造者)认为时机成熟了。

倏忽之间,又是十年,您看懂了吗?

订正后的《金陵塔碑文》序言部分

============================================

【原文】  金陵塔,金陵塔。

【注解】

首用叠句,语气凝重。一叹此塔因果始末冥冥有数,二叹作者良苦用心既深且巧,三叹碑文明示天机暗喻拯救。

【原文】  刘基建,介石拆。

【注解】

碑文直截了当言明此塔为文成公刘基所建,蒋公中正(字介石)所拆。

“刘基建”中间一字为“基”,“介石拆”中间一字为“石”,合之正好为“基石”一词。“石” 字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指人,即蒋公中正(字介石)。第二次指物,即基石之意,在此暗喻中华基业的道统,依《圣经》的说法叫权柄,就如邵雍梅花诗“再见云龙向北飞”中的龙。第三次出现,指物、指人两种涵义均有。合起来看,前者是遗文指点迷津者,后者为承继道统者,中间的“基石”(道统)二字正是理解此文的关键所在。

刘基谐音“留基”、“留机”,留下碑文为基石、留下末朝造化之天机,刘公之名亦成谶语。

关於“介石”,先看作为人名的来历,蒋公1887年10月31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出生,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字介石。民国时多有以字行名者,所以大都从“蒋介石”这个名称得知蒋公,1918 年自名中正,以后在正式场合一直用此名。

次看“介石”二字之义,《易·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大意就是内守中正、外如磐石,结果是吉利的。

再看“介石”之寓意,前面讲到“基石”在此文中喻示中华基业的道统,承继道统的就应该是表现出“内守中正、外如磐石”的,正朔归属何方也就不难判断了。

前者用名,后者用字。名者铭也,前为勒石成碑、刻文警世之意;石者,中华基业之道统也,拆“ 介”字为二人,石旁有二人,喻示正负两种力量贯彻始终。

【原文】  拆了金陵塔,军民自己杀。

【注解】

数成时至,塔拆碑现。自此之后,军与军、民与民、军与民之间互相戕害。表面涵义可以理解为民国时两军争战、生民倒悬,但总观后世,起起伏伏间何尝不也是如此。“军”字谐音“君”,此处也兼指政腐。

--------------------------------------------

【写在后面的话】

知道《金陵塔碑文》的存在,是从悲伤的先知那里开始的,11月4日先知在我的帖子《撒旦的末日即将到了》中留下一大段话,其中提到《金陵塔碑记》是开启预言中最后日期的钥匙。费了一天多时间才明白“二四八,三七九”、“浅水鲤鱼终有难,百载繁华一梦消”的含义。当时从网上找到了全文,本人对预言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太浓厚的兴趣,下载后没再留意。  现在之所以打算对《金陵塔碑文》进行一番梳理,是发现在塔碑来历和碑文解释方面都有未理清之处。文中充满字谜和典故,仅从字面来理解会错失作者的警示之意,不能真正发挥此鸿篇巨制的重大蕴义。

最后的问题就是,此文隐藏著巨大的天机,哪些该讲?哪些不可以讲?哪些内容该在什麼时间公开?可以对哪些人讲?不可以对哪些人讲?这些问题著实不好把握。从昨天(2011年11月27日)开始梳理,争取年底前结束,至於是否公开、何时公开、全部内容还是部分,容我再仔细考虑。

贴一小段自己的注解,大家可以看到文中充满字谜,每个字都要找到着落的。并且,在时间上、在事件上都应该用道理说得通,与事实相符合。

============================================

【原文】  十九佳人五五岁,地灵人杰产新贵。

--------------------------------------------

【注解】

先看“十九佳人”,“佳”字拆解为“人”和“圭”字,“圭”字继续拆解为两个“一”字和两个“十”字,组合出1911-10-10这组数字,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天是武昌起义的时间,辛亥**由此爆发。

再看“五五岁”,“岁”字点明这句话讲的是岁(年)问题,二五一十, 1911+10=1921,一九二一年五月五日孙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就任非常大总统,时年五十五岁,这一天恰好也是五月五日。

这句诗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佳人” 中由“佳”字拆解出一个“人”字后共有两个“人”字,后面那个“人”字跟“五五岁”连在一起当指国父孙文,“佳”字拆解出这个“人”字,此“人”跟“一一年十月十日”连在一起,个人认为指的是黎元洪,此人后来成为民国第三位总统。

为什麼说是黎元洪呢,我们回顾一下那段历史:1911年9月24 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计划。但未能按计划施行。10月9日孙武在**总机关制造炸弹时发生爆炸,导致文件被搜走,10月10日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册捕人。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党的总代表熊秉坤领导该营率先发难打响第一枪。**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后,因原起义领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于是拥戴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因缘际会,本来作为一个小人物的黎元洪适逢其会,因其他“人”的“杰”出被制造成“新贵”,正好暗合了后面的诗句“地灵人杰产新贵”。

“地”字,指的是辛亥**爆发之地武汉三镇。“人”字,指参加武昌起义的**党人。“灵”字在此处有三义,一是非常周详的计划却因意见意外爆炸导致群龙无首,二是本来已成败局之事却因下层士兵自作主张结果竟然成了,三是未立寸功的基层军官却由此进入民国历史的前沿,真的是不可谓不灵。

============================================

梳理金陵塔碑文时整理出来的部分民国大事年表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创立的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的力量,于是再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10月25日,清廷谕江北提督段琪瑞任第二军总统官(也称军统,即军长),直接由复起的钦差大臣袁世凯指挥。

1911年11月1日,时任北洋军军统的冯国璋攻陷汉口。

1911年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选出孙文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后又称南京。其时武汉三镇已被袁世凯北洋军攻下两镇。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逊位,有清一代宣告结束。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

1912年4月1日,孙文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文被推为理事长。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黎元洪为正式副总统兼鄂督。

金陵塔碑文考证 金陵塔碑文
1914年5月1日,《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公布,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大总统。

1916年6月29日,以副总统继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宣布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6年10月30日,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他在江苏南京就职,仍兼江苏督军。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帝制,黎元洪被迫弃职。

1917年8月4日,冯国璋正式代理大总统,成为中华民国第四位总统。以李纯接任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安排好一切以后,离开南京。

1917年9月10日,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建立,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去了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也就是北伐战争失败。

1921年5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

1924年11月15日,张作霖、冯玉祥、卢永祥等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1924年11月24日,段祺瑞就任临时执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海陆军)

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

1926年7月9日,国民**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1926年8月12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迅速以主力直趋武汉。

1926年8月26日,第8军开始在临湘、嘉鱼间陆续渡过长江,9月5日向汉阳发起攻击。

1926年9月1日,包围武昌城,2日,前敌指挥部决定以第4军并配属第1军第2师和第7军第7、第8旅主攻武昌城。

1926年9月9月5日,向汉阳发起攻击,第15军(刘佐龙任军长),配合第8军作战,6日攻占龟山。第8军第2师攻占汉阳兵工厂,第4师占领汉阳城。

1926年9月7日,第8军第2师渡过汉水,攻占汉口。

1926年10月8日,守军第3师师长吴俊卿率部投诚。10日,第4、第15军和第8军一部在吴俊卿部接应下攻占武昌城。

1927年1月上旬,决定进军杭州、上海,会攻南京。蒋介石兼中央军总指挥,率江右军(由第6、第2军和独立第2师组成,程潜任总指挥)和江左军( 由第7、第10、第15军组成,李宗仁任总指挥)分由赣、鄂沿长江两岸向皖、苏推进,主攻南京。

1927年2月18日,东路军第1、第26军占领杭州。

1927年3月20日,第14、第17、第2军和第1军一部经太湖以西攻克常州、丹阳等地,截断沪宁铁路。

1927年3月20日,江右军开始总攻南京,经两天激战,扫清江宁镇、秣陵关、龙都等外围据点。

1927年3月21日,第1军一部进入上海市区。

1927年3月23日,第2军进逼中山门、光华门;独立第2师进攻通济门、武定门;第6军进抵雨花台,该军第19师由中华门冲入城内。当晚江右军各部分路进城,占领南京。

1927年4月18日,蒋中正宣布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宁汉分立自此开始。

1927年6月6日,南京被定为特别市,刘纪文成为南京建市后的第一任市长。

1927年7月15日,汪兆铭召集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作出关于“分共”的决定。

============================================

【参考书目】

--------------------------------------------

① 申译明代刘伯温预言—《金陵塔碑文》,2003年6月19日

② 《最后的传世神贴--揭秘末日审判的真正日期》,悲伤的先知,2011年12月21日

③ 《蒋介石年谱》

④ 《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主编

⑤ 《北洋军阀史》,来新夏著,2006年2月1日,南开大学出版社

⑥ 《李宗仁回忆录》

⑦ 《金陵梵刹志》

⑧ 《应天府志》

⑨ 《江宁府志》

⑩ 《续纂江宁府志》

⑾ 《明史·列传第十六·刘基》

大的有定数,过程中小变化千差万别,或程度上、或范围上、或时间上都可能有变数,要看人为。要不劝人向善、修心去执那不是白做了,换句话说,从内心开始改变自己,这样做的人越多,做得越好,未来会更美好,这是人可以影响未来的部分。

有时候我想啊,做一个尽善尽美的人才是最划算的,看的越深越远,越能体会出这层含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7668.html

更多阅读

刀塔传奇快速提升战队等级 刀塔传奇战队经验表

刀塔传奇快速提升战队等级——简介刀塔传奇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动作卡牌类手机游戏,可是它非常丰富的玩法却需要战队等级达到一定条件才能开启,对于刚开始接触这款游戏的玩家来说,就非常苦恼。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快速提高战队等级的方法。

dnf绝望之塔76层怎么打 dnf17173

dnf绝望之塔76层怎么打——简介绝望之塔入场等级为70级,位于亡者峡谷。一共100层,全部通关后可以获得一个史诗罐子。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金币来打开这个罐子,罐子中只会抽出50级以上所有职业的史诗武器,60级以上的史诗辅助装备以及史诗魔

塔防西游记攻略 塔防西游记官网

塔防西游记攻略——简介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塔防西游记玩家的综合塔防西游记攻略。希望玩家们都能从中找到一点自己的心得。顺便说一下,我这里讲的攻略都是不充钱不需要RMB的攻略。如果玩家是充值的,我这里就管不着了。如果是不充钱玩

声明:《金陵塔碑文考证 金陵塔碑文》为网友承诺似雾如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