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描述,
我觉得18岁到24岁,应该是最好的年龄段。
之前可能一无所知,之后可能诸多顾虑,
唯有这个年龄,应全用来谈情说爱。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马戏团,
脸是舞台,脊梁是后台,
小丑从圆筒中钻出来,
大象低头吃香蕉,尾巴赶着苍蝇,
狮子在发臭的笼子里睡觉,
后台总是承受着过分狂欢之后的
冗长落寞和不为人知的丑陋。
那时候真是不怕死,
每根头发丝儿都在跋扈,
跋扈到对世间万物,
包括生命都没有基本的尊重。
不是不怕死,是我们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死。
不知道走了多远,
好像走到整个城市都睡了。
别说未来,就是下一秒我们都不去考虑。
我们在说要自由的时候,
神估计已经笑出了眼泪。
停下来审阅一下自己的人生,
拿起工具箱里的四十二个小工具,
给自己的命运上个补丁。
我们不知道下一站驶向哪里,
我只希望你和我一样,
在一片黑暗中已经摸到了方向盘。
如果有种琥珀可以尘封时间就好了。
我们永远那么缓慢、土气、知足。
>>书摘
《写给每一个二十几岁的你》
尴尬的二十几岁,怎么看都是一段小孩子见大场面的故作沉着,却兜不住心里慌张的场景。所有佯装,会被一眼看穿,但又硬要拿捏一份虚伪的矜持。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年龄。
大家向前冲着,却不知道方向在哪儿。对世界既怀着一腔热血,又没有搞明白,身上与生俱来的懵懂还在,也掌握了一些圆滑的技巧。感情有过一两段,不再有初恋时候天崩地裂的感觉,反而更能明白一些人和人相处的细节。还有时间用来做梦,没有中年的瞻前顾后,也没小时候的无力,遥不可及的东西也多了一点努力的机会。最好的身体状态,青春期结束带走了青春痘这样的战利品,找回光洁的肌肤,娇艳欲滴的嘴唇,没有皱纹的脖颈,有一种和昂贵无关的漂亮资本。能买得起一两件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买不起的东西,刺激着你的欲望。
说实话,比起青春期,我绝对更喜欢二十几岁的年龄。在学生时代,漂亮英俊成绩好,就是绝对的优势,那句“只有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我觉得恰当无比。在高中时候,我经常坐“摩的”上学,自己在机车大叔的背后,风吹起校服的衬衫,我就感觉自己是小龙女了,头发吹进嘴里,戴着耳机听点小清新音乐,把自己幻想到所有颜色蓝绿蒙着一层雾的台湾小清新电影里。其实呢,之后高中同学谈起对我的印象,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一个每天蓬头垢面来上课的迟到女疯子。
但是二十几岁不一样,没有了校服,就算不是百里挑一的漂亮,也可以找到自己的风格,开始走上社会,可以运用到很多考卷上用不到的技能。在很多人抱怨社会不公的时候,我心里想,人生的公平,就是从二十几岁才刚刚开始的。
如果说,青春期是属于女王的,那么,二十几岁倪好那样的剥虾员值得拥有,别说小说里的逆袭太虚伪,我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像是书里写给倪好的那句话,只要你相信,你就值得拥有。
我从来不曾是女王,不漂亮,成绩不出众,体育不强,从没拿过第一名,因为长得太高,习惯性驼背,不会装可爱,娇嗔温柔什么的更是与我无关。每天去学校就是坐在最后两排和周围同学打哈哈,看小说。老师最常吼我的话就是,张晓晗你每天都在想什么啊!我说的你有没有在听?
但是离开学校就不一样了。选择变多了。很多在青春期里备受重视的人,会感到失落,被编排多了的乖小孩,会感到迷茫。我这样不温不火长大,自由散漫的个性,反而在失败面前不会感觉太受挫折,在选择面前也能自己拿定主意。
你们也是一样的。别老是觉得自己是人生配角,就这样默默过算了,注定一句台词都没有就黯然离场,在每个人自己的故事里,大家都是主角。二十几岁,就是你被放在舞台中心的时候,一切准备就绪,无论喝彩与否,你只要好好表演,玩得尽兴。
这是我送给自己的礼物,
也送给每一个二十几岁的你,
愿你们在舞台的中心,最好的时候,
拥有一切,玩得尽兴。

——张晓晗
《除了爱,我们什么都不会》张晓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磨铁图书2015.1.1
来源:主要内容摘自《除了爱,我们什么都不会》
来自:未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