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最美003(2013感动江苏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事迹简介) 感动中国候选人

“感动中国·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的20位候选人(随机排序)。快报报道后,他们的事迹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很多人还受到了全国多家媒体的追访,有的还走到了央视的镜头前。

2013感动江苏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事迹简介







爱心最美003(2013感动江苏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事迹简介) 感动中国候选人
  编号01

无私捐出女儿器官的小月庭父母

2013年10月26日,盐城射阳未满6岁的女童庄月庭因罹患脑瘤离开人世。为了让生命延续,她的父母决定无偿捐献孩子的两只肾脏、一只肝脏。这些救命的器官被植入等待已久的患者体内,最终成功拯救了3人。但周围人并不理解,邻居曾质疑他们将女儿的器官卖了,赚了大钱。

无论旁人怎么说,小月庭的父母都很少解释。他们只想让孩子安详走好,任何的出名、得利行为都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目前,接受器官捐赠的3名患者都在逐步康复,这让小月庭的父母很是安慰。



  编号02

每年捐款一万的孤寡老人倪超

倪超,62岁,家住南京市秦淮区象房新村。1998年,倪超从南京钢铁厂内退,退休金只有700元钱,还算能维持生活。2006年,他突然决定开店创业。倪大爷将临街的小房间和厨房打通,做了一个临街门面,卖起了烟酒,并悄悄给自己定任务,每年至少捐1万元爱心款。

不过,小店生意一般,倪大爷说一个月就挣三四百元,为了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他又从内退工资中拿出了一部分,凑了1万元整,捐给了南京市慈善总会。这些年来,他捐款已经有十几万元,最多一年捐了1.8万元。倪超还入选了央视“感动中国”全国候选人。



  编号03

坚强少年汪明慈

在徐州丰县,有一名16岁的好少年汪明慈,他9岁丧父,和精神失常的妈妈、年过八旬的姥姥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坚强的他,9岁开始做家务、学种地,扛起一个家。风雨里,他形单影只,一双小手,长满老茧,可他从不叫苦叫累,他总是说,“有妈在,有姥姥在,再难也是家。”

他很感恩,有一个小本子,记满了好心人的姓名,他说将来一定要报答那些好心人。2013年,他放弃大学梦,高分考入中专,只为尽早走入社会,获得一份工作,让家人过得更好。每次离家去上学,他都眼含泪光,因为他心里最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



  编号04

热心的“丐帮帮主”胡建发

45岁的胡建发是金盛百货桥北店商会会长,来自安徽安庆的他,4岁丧母,父亲痴呆,吃着百家饭长大。30年前,15岁的他带着乡里乡亲出来闯,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而被奉为“帮主”后,胡建发不敢怠慢,他利用手上的资源,从厂家低价进来大批小商品,几乎以成本价批发给残障人士和低收入者。

给不起钱,就先拿去卖,卖不了,就再还回来。拿了货卖掉了又没给钱的,胡建发也从来不去计较。为了这帮最底层的“兄弟”,胡建发每天都骑着他的机动三轮,穿梭在金盛以及各个仓库。“我一定要把这帮穷苦的人带起来!”他说。



  编号05

用“恩情本”记下每笔捐款的钱坤芳、钱爱珍夫妇

双双年过八旬的钱坤芳、钱爱珍老夫妇无儿无女,也没有社保,每月仅靠千元的收入维持生活。2011年4月,钱爱珍查出患上淋巴癌,几乎就在同时,钱坤芳也患上了癌症,可为了照顾老伴,加上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当即决定拒绝治疗。令两位老人没想到的是,社会各界向他们伸出援手。钱坤芳准备了一本“恩情本”,详细地记录下好心人的每一笔捐助。从接受各界的援助之时起,如何报恩成了老两口最大的心病。去年12月,钱爱珍病危住院。两人商定,要把现在的住房卖掉,一部分还债,多余的用来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编号06

刚正不阿的法官戎建生

26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戎建生,从部队转业进入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这辈子如果收人家一分钱,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刚入职不久,他曾在法院的一次会议上,做过这样的承诺。

26年来,戎建生从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老资格法官,他也慢慢体会到,当法官,绝不是依法判谁对、判谁错那么简单。背后的种种考验和诱惑,似乎让他们本该遵守的“不收人家一分钱”,变成了一种难以抵达的崇高目标。26年了,戎建生没有食言。他完成了那个承诺,并获得了同事和当事人的认同。“能对得起良心,就够了。”



  编号07

坚守孤岛58年的小学老师朱能养

在苏州城南约50公里的西南太湖中,有一个只有1.8平方公里的小岛——三山岛。今年77岁的朱能养19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登上这座小岛,从此便在岛上教书、安家,扎下了根。朱能养坚守孤岛58年,目前岛上80%的人都是朱能养的学生。

上世纪90年代初,朱能养与几位退休教师一起,办起了校外辅导站,每到寒暑假,朱能养与老师们便义务教孩子们书法、绘画、作文。朱能养在村民中德高望重,邻里之间有纠纷了,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请“朱老师”调解;村里有什么重大事项,村干部也会找他支招……朱老师成了岛上村民们最信赖的人。



  编号08

跳水救人的白血病少年倪明森

2013年国庆期间,一个叫倪明森的南京六合小伙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为了救起落水的3个男孩,他4次跳入水中。实际上,这个舍己救人的小伙子,身患白血病已经3年。事后,救起的几个孩子的家人给倪明森送去了慰问金,懂事的倪明森将这笔钱又交到了最终不幸身亡的少年的家人手上。

事情过去已经4个多月了,如今倪明森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考驾照、考导游证……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爸爸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



  编号09

坚守岗位30年的护士长荣明林

在淮安市淮阴医院,一提起儿科荣护士长,大伙都称赞她护理孩子有一手。她就是荣明林,今年50岁。

1983年,她就来到了护士岗位。30年来,一直坚守在平凡岗位的第一线。在病患眼中,她是不可或缺的医护老手,有她在,孩子和家长都放心。她用爱心、耐心、恒心,和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孩子打了30年交道,她把每一个生病的宝宝都当成自家孩子护理,她练就了闻哭声诊病情、给宝宝扎针一针见血的本领,也从护士阿姨变成了护士奶奶。她因长时间站立,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可她打起绑腿,依然坚守一线。



  编号10“

最美后妈”钱萍兰

“3个孩子叫了我18天的'妈’,我就是他们一辈子的妈。”回忆起过去,今年63岁的泰兴市古溪镇老人钱萍兰毫不犹豫地说。当年,她婚后仅18天,丈夫遭遇意外,因烧伤去世。丈夫上有需人照顾的哑母,下有3个孩子,其中两个还没有成家。三个孩子没敢奢望钱萍兰留下来。

然而,“实心眼”的钱萍兰却压根没想过要走,不顾家人的反对,一手撑起了这个家——给亡夫的哑母养老送终,帮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成家立业……对她来说,选择留下并不艰难——基于人性中最纯粹、也最难得的东西:善良和责任。



  编号11

为病人垫付医药费的好医生何双华

常州小伙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因没钱继续医治面临残疾。“孩子才21岁,如果时间耽误长了,会造成终身残疾。我先垫个两万块钱,把手术做了吧。”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何双华说。最终,小伙子保住了一条腿。

面对家属的感谢和媒体的采访,何双华却选择了回避,他认为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记者了解到,何双华工作25年来,曾多次为病人垫付医药费和捐款,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



  编号12

怀抱“蓝天梦”的良心企业家石俊峰

身为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的总裁,49岁的石俊峰在生意之外,十分热衷公益。从给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机油,到帮助遭受洪灾的黑龙江同江市八叉赫哲族乡中心小学重建校园,以及春运期间为两广之间的“摩托大军”提供志愿服务,这些年来,这家民企老板和他的公司员工们的义举,让很多人感到了温暖。

“企业该赚的钱要赚,多的该回馈就回馈社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此外,他也以自己对环保产品“可兰素”四年的坚持,诠释了自己的“蓝天梦”,以及作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良心。



  编号13“

最美家政员”尚晓云

51岁的平凡家政员,一个下岗女工,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嫌烦,应聘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心贴心家政服务中心服务员,来到社区专门照顾孤寡独居老人。得知一位年过八旬的独居老奶奶害怕一个人过夜,她便承诺要来作陪。而这一陪,就是整整六年,每晚7点半,尚晓云匆匆料理完家务,就会赶到老人家中,帮老人烧水、洗澡,陪老人聊天解闷。有了她,老人夜晚睡觉再也不害怕。老人要给尚晓云钱,可尚晓云一分钱都不肯收,自己还时常买些营养品、生活用品给老人带来。她说,让老人快乐,安度晚年,比赚多少钱都有意义。



  编号14

把办公室让给病人的溧水区中医院

因为病床紧张,为了给病人腾出更多地方,2012年年底,溧水区中医院的三位院长作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把行政楼的所有办公室让出,改成病房。

员工们有的搬到地下室,有的搬到楼顶。而三位院长的办公室,被“挤”到了顶楼活动板房最里面的一间。

夏天酷热、冬天寒冷,但所有员工们和院长都抱着一条心,“我们工作的价值就在于病人,如果不把有限条件里最好的服务给病人,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编号15

和父亲爱心接力的普通职工周建和

1972年深秋,年仅8岁的周建和跟随父亲的部队来到丰宁县边城。当时周父发动驻地军队重建当地校舍,这让年幼时的周建和深受感染。

高考结束后,周建和应征入伍,那时,他就经常用补贴资助丰宁县九龙桥小学的孩子们。1996年,周建和转业回南通,就职于南通市供电公司。数十年来,他每年都匿名给九龙桥小学汇去万余元善款。近年来,周建和发动老战友,成立“故乡之爱·家·助学”爱心基金,资助丰宁县大山深处的贫困学校。数十年来,他捐出的善款已逾20万元。



  编号16

裸捐190万的老教师孙国华

孙国华老师是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初中一名退休教师。2013年9月,平时生活极其简朴的孙老师,把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90万元巨款全部捐赠给“常州市武进区树人教育基金会”, 并在漕桥初中设立“孙国华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漕桥初中优秀师生和资助贫困学生。

对于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巨额存款,孙国华已然看淡:“我和老伴要这么多钱干吗,何况每月还有收入,这些钱还是花在有用的地方吧。”



  编号17

反哺社会的个体户张矾

张矾的故事,是一个有关反哺的故事。20年前,江苏宿迁市泗阳县女孩张矾辍学,家境困难,几个弟妹也面临辍学,一名叫陶国元的南京干部帮助了这一家人,一帮就是十几年。

20年后,张矾成了一名个体户,她从帮助第一名泗阳辍学孩子,到建立泗阳春晖民间助学群,三年时间,她带领千名网友帮助了200多名贫困家庭孩子重回课堂。她除了集合大家的资金,给孩子们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她给孩子们更多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燃起希望,孩子们都叫她“张妈妈”。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反哺,什么是感恩。



  编号18

被撞倒却不要医药费的老人范明月

1月15日早上,宿迁市82岁老人范明月骑着自行车往家走,在快到家的时候,被两位骑着电动自行车十二三岁的少年从后面撞倒,经检查,老人胸椎压缩性骨折,需住院治疗。

让两个孩子以及他们家人没有想到的是,范明月并没有让他们承担任何医疗费用,而是自己掏钱治病。之后,他们多次带着现金来到老人家里看望慰问,但老人一直不予接受。实际上,范明月老人自己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好,但他说,两个孩子的家庭也不富裕,自己的伤不重,不想赖着人家。这让少年的家人十分感慨,“真的是遇到好人了。”



  编号19

被称为“王爸爸”的民办校长王立明

2010年,盐城市立明学校校长王立明参加了国家“同心温暖工程”,为贵州山区初中毕业的孩子实施免费培训,帮他们走出大山,而这些不要孩子们掏一分钱。此外,只要贵州的学生回家过春节,所有的路费和开销都是王立明自掏腰包,每个学生700元左右的费用,361名学生,光这一项费用就25万多。

几年来,这位民办校长投身公益事业的花费达到300多万元,而自己的学校却还负债几十万。贵州的孩子们换过一茬又一茬,而王立明在贵州孩子们的心里却永远只有一个称呼:王爸爸。



  编号20

在长征路上建学校的励志阳光助学基金

江苏励志阳光助学基金是一个年轻的慈善组织,它刚刚成立4年,成员也只有8名青年人。然而,短短的时间里,这些热血青年,已经在长征路上建起了近40所希望小学。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专程将100多位大山里的老师接到南京,参加教师培训。

这支将慈善当成了生命来坚持的专业全职团队,还有个更长远的“十年计划”:在2009年到2018年这十年时间里,建成101所希望小学;也就是说,在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铸下101座永存的丰碑。

感动中国传递温暖 他们就在你我身边

http://dz.xdkb.net/html/2014-01/22/content_319742.htm



  爱心最美

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评选启动

欢迎参与投票,最高可赢取价值5000元大奖

快报讯(记者 王颖菲 孙羽霖)从2013年11月10日起,现代快报再度与央视合作,共同开启了“感动中国”江苏地区人物推选,以及“感动中国·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一个又一个感动人物从记者笔尖走到人们身边,激荡起一阵阵强烈的社会反响。

综合主办方的初评及报道反响等因素,现公布“感动中国·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的20位候选人(随机排序)。快报报道后,他们的事迹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很多人还受到了全国多家媒体的追访,有的还走到了央视的镜头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5932.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最美的书之《来自洪卫的礼物》 洪卫 礼物

来自洪卫的礼物作者:洪卫 设计:潘焰荣获 2014“中国最美的书”奖江苏美术出版社 408页ISBN: 9787534477423我珍惜与洪卫的缘,珍惜他送来的“礼物”。这不只是给我的礼物,也是洪卫献给当代中国平面设计的珍贵礼物。——靳 埭強2014年上半

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良善事迹有感_Brian 感动中国张良善

今天网友诺拉说她看一张图片感动得哭了,说给我也看看。这张图我很久很久以前都看过,一直想说点什么,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但我确实想写些什么,于是便有了以下的文字:以下是大家对十大感动人物之一张良善的评论摘选:  他——是

声明:《爱心最美003(2013感动江苏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事迹简介) 感动中国候选人》为网友閃光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