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全书下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文是介绍1911年的历史事件。关于其它含义,详见“辛亥革命 (消歧义)”。
孙中山立像,位于武汉纪念武昌起义的“首义广场”。背后是武昌起义次日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该建筑原为湖北咨议局,建于1900年,现为辛亥革命博物馆。照片中的旗帜为十八星旗,代表十八行省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各民族间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目录
1 背景 1.1 变革之道:从洋务运动到君主立宪 1.1.1 洋务运动的困境 1.1.2 维新变法的失败 1.1.3 立宪运动的兴起
1.2 危局:清末形势 1.2.1 政治形势 1.2.2 经济形势 1.2.3 文化形势 1.2.4 军事和外交形势
1.3 救亡图存:预备立宪与清末新政 1.3.1 预备立宪 1.3.2 军事 1.3.3 法律
2 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的态度 3 立宪派:国体改革 3.1 立宪派与各地方咨议局 3.2 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和地方自治 3.3 发展历史 3.4 阶层和群体 3.5 与列强的关系 3.6 世界立宪形势
4 革命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4.1 革命团体 4.2 政治主张: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4.3 发展历史 4.4 阶层和群体 4.5 与列强的关系 4.6 世界革命形势
5 立宪派的失望 5.1 皇族内阁的诞生 5.2 铁路国有政策
6 革命的准备 6.1 国内革命活动 6.1.1 革命武装起义 6.1.2 暗杀活动
6.2 海外革命活动 6.2.1 香港和澳门的革命活动 6.2.2 马来亚的革命活动 6.2.3 日本、美国、欧洲、安南、朝鲜、南非等地的革命活动
7 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革命党与立宪派的汇合 7.1 四川、湖北的社会形势与民变 7.2 四川、湖北的革命历史 7.3 保路运动的发生 7.4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的成立 7.5 革命党与立宪派的汇合
8 武昌起义之后的发展 8.1 各省响应与国际调停 8.2 清廷的反应 8.2.1 荫昌督师南下 8.2.2 清廷内的政治纷争 8.2.3 袁世凯的起复与军事进攻 8.2.4 对北京的东西夹击:山西独立与滦州兵谏 8.2.5 内阁更迭与重大信条十九条的出台:袁世凯逐步控制北方政局
8.3 南北议和 8.4 南京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8.4.1 国内外对袁世凯的拥戴 8.4.2 武昌对上海:筹组中央政府的竞争 8.4.3 革命党人的内讧 8.4.4 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8.5 清帝逊位 8.5.1 清朝高级军政官员的意见 8.5.2 革命军的北伐 8.5.3 宗社党:满洲贵族的最后抗争 8.5.4 全国政治的重心:袁世凯 8.5.5 清帝逊位与清朝的灭亡 8.5.6 民国统一大庆典与孙总统祭明太祖
8.6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北洋政府的成立 8.6.1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临时约法的通过 8.6.2 妇女运动的兴衰 8.6.3 外国列强的支持 8.6.4 北洋政府与南北矛盾
9 影响 9.1 政治影响 9.2 思想影响 9.3 经济影响 9.4 社会影响 9.5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影响 9.6 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 9.6.1 对马来亚华人的影响
10 评价 10.1 正面评价 10.2 负面评价
11 参考文献 12 延伸阅读 12.1 资料 12.2 专著
13 外部链接 14 相关条目
[编辑] 背景
[编辑] 变革之道:从洋务运动到君主立宪
[编辑] 洋务运动的困境
主条目:洋务运动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一般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长期的闭关自守终于被迫划上句号。国内部分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明白,不变革便不足以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千载未逢的挑战。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绪初年)的洋务运动,是一场由清室自发的改革。其重点为改良生产技术,透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兴办工商业来加强中国的国力。然而中国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再败于日本,显示只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自北宋以来重文轻武的观念,19世纪后期迅速强大的德国与日本在社会上却充斥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养成做事一板一眼的风气习惯。
[编辑] 维新变法的失败
主条目:戊戌变法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维新派领袖
自1895年的公车上书,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出现要求更深层的改革。当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物成为维新派,主张在体制内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国,在皇权之下大幅改变政治及社会制度。维新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开展戊戌变法。但是进行103天以后,因清室内保守势力发动政变而告流产。部分维新人物流亡海外后,主张继续维持皇室,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将政治实权逐渐交出至民选政府。主张这种变革方法的当时被称为“保皇党”或“立宪派”。
[编辑] 立宪运动的兴起
主条目:立宪运动
虽然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魏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过立宪,但立宪真正为中国官僚、士绅等广泛关注还是在20世纪初。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鼓吹君主立宪制。在该文中,梁启超认为世界之国分为“君主之国”、“民主之国”两类,而世界之政分为“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两类。“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梁氏疾呼“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他强调中国的君权自古即有限,只是未定宪法,“欲有限而不知所以为限之道”。而为限制君权与官权,就必明民权。故宪法与民权不可相离。然而实行立宪须“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语于此。”梁启超并定立宪六步,即下诏明定君主立宪政体、派重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法、开立法局拟定宪法草案、立法局翻译各国宪法及相关著作、宪法草案交由人民讨论五至十年后颁布定本、最终实行宪法。[1]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后到《大日本帝国宪法》和帝国议会产生的历程和君主立宪制的实现,特别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也激励了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明治七年(1874年),爱国公党递交的民撰议院设立建白书反映了日本民间对开设民选议会的呼声,开启了日后延续近20年的自由民权运动。其中,国会的开设又是争议的焦点。明治十三年1880年成立的国会期成同盟发动了国会开设运动,以大规模请愿给政府施压。在重重压力下,明治八年(1875年)明治天皇颁布了《渐次建立立宪政体之诏书》,明治十四年(1881年)在政变中颁布了《国会开设敕谕》,承诺10年后开设议会。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内阁成立;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1890年,帝国议会开设。[2]日本实行宪政的步骤和朝野推动立宪的方式成为了中国朝野各界开展立宪运动的范例。
[展开] 清日立宪事项时间对比
时间
日本
清国
时间
1871年
明治四年欧美使节团派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派出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1874年
明治七年自由民权运动开始
1874年
明治七年设立地方官会议
1875年
明治八年《立宪政体之诏书》颁布,承诺建立立宪政体《预备仿行宪政谕》颁布,决定仿行宪政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
1875年
明治八年设立元老院筹设资政院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
设立资政院1910年
宣统二年
1875年
明治八年设立大审院设立大理院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
1878年
明治十一年《府县会规则》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颁布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
1880年
明治十三年《渐次建立立宪政体之诏书》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
1881年
明治十四年《国会开设敕谕》颁布,承诺10年后开设国会《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谕》颁布,承诺9年后颁布宪法,并颁布召集议员之诏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颁布1909年
宣统元年
《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京师地方自治章程》颁布1910年
宣统二年
1883年
明治十六年设立宪法取调局(次年改称制度取调局)考察政治馆改为宪政编查馆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
国会请愿运动开始1910年
宣统二年
1885年
明治十八年实行内阁制,伊藤内阁成立实行内阁制,庆亲王内阁成立1911年
宣统三年
1889年
明治廿二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实行宪政谕》、《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颁布1911年
宣统三年
1890年
明治廿三年帝国议会开设————
对立宪运动的一个直接刺激是俄罗斯。日俄战争中惨败的俄罗斯帝国于俄国1905年革命中受到地方自治会要求成立国家议会的压力,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05年8月19日(儒略历8月6日)同意成立俄罗斯帝国国家杜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 State Duma of the Russian Empire),10月又颁布了《十月诏书》(Октябрьский манифест | October Manifesto),承认了多项基本公民权利,并赋予国家杜马以立法权。1906年3月,俄罗斯帝国国家杜马选举得以举行,宪政民主党等多个政党参选;1906年4月23日(儒略历4月10日),在国家杜马开始运作的前一天,沙俄政府颁布了《俄罗斯帝国基本法》(Основны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е зак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 Russian Constitution of 1906)。由于中国国势衰微,日俄战争将中国满洲当作战场,清政府竟只能保持“中立”,这深深刺激了中国满、汉官员和民众。日本这个东亚蕞尔小国竟能打败庞大的老牌强国俄国,也使得此前认为俄国必胜、支持专制的一些中国皇族和官僚转变思想。特别是正当日本的胜利被立宪派诠释为君主立宪对君主专制的胜利之际,俄罗斯又迅即改行宪政、召开国会,大大增加了中国立宪派的声势。立宪一时成为中国人眼中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灵药。[3]
[编辑] 危局:清末形势
[编辑] 政治形势
皇室
慈禧太后
清德宗
隆裕太后
1909年2月28日,3岁的皇帝溥仪(右)和父亲醇亲王载沣、弟弟溥杰
摄政王载沣
中央官僚集团内部的矛盾:中央政出多门 参见:丁未党争
清皇室少壮派VS袁世凯 丁未党争 满汉官员的相互猜疑 满洲重臣间的矛盾
地方政治势力的坐大:中央政府对地方督抚 参见:东南互保
军政 民政 财政 外交
部分参与东南互保的总督、巡抚
张之洞,湖广总督(1896年-1902年在任)
刘坤一,两江总督(1890年 - 1902年在任)
李鸿章,两广总督(1899年 - 1900年在任)
许应骙,闽浙总督(1898年-1902年在任)
奎俊,四川总督(1898年-1903年在任)
袁世凯,山东巡抚(1899年-1901年在任,1899年-1900年署理,1900年实授)
地方士绅的立宪呼声
官员:支持立宪派与守旧派
岑春煊,原洋务派,两广总督
端方,原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之一,两江总督
孙宝琦,原出使法国大臣
和硕肃亲王善耆
铁良,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
瞿鸿禨, 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
文海,内阁大学士
[编辑] 经济形势
亟待发展的实业与交通、通讯事业 参见:晚清著名企业列表、晚清著名工商业人士列表、晚清工商业者组织列表、大清国铁路列表、大清国新式通讯设施列表、中国工业史 (1840-1940)、中国商业史 (1840-1940)、中国金融史 (1840-1911)、中国铁路史 (1860-1911)、中国交通史 (1840-1911)、中国电讯史及中国邮政史
国内经济与对外贸易形势 主条目:禁烟运动
政府财税问题与财政危机
军费问题
[编辑] 文化形势
排满思潮与民族国家 主条目:排满思潮和民族国家
满汉种族问题,因清初长期的盛世,在文字狱的压抑以及薙发制度的影响之下,到了清中叶的思想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绝大多数的汉人对于统治者为满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随着清朝统治的日渐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满汉问题开始再度抬头。到了1890年代以后,排满思想更是再度大兴。明末遗老的著作成为当时人的重要思想资源。例如原本并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被重新发现,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们的重要读物。许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复明思潮来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传著作如邹容的《革命军》等对年轻的革命参与者们造成了很大影响。虽然一些革命家如孙中山在种族革命之外强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的源动力仍是排满、反满的思潮。然而清朝覆灭后,革命者们的口号迅速从“驱除鞑虏”转为“五族共和”,以求统一分崩离析的中国。
西学东渐 主条目:西学东渐
经学的创新 参见:经学、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及公羊学 宗教思想的传播 参见:中国基督教史、中国基督教、中国天主教、中国佛教、道教、中国伊斯兰教、民间信仰及中国新兴宗教
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见:中国新闻史
[编辑] 军事和外交形势
参见:晚清外交事件列表及海牙和平会议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黑白版);彩色版乃于约1900-1904年之间由无名氏改绘而成。
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中国时称世界保和大会)召开;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两次大会通过了《海牙公约》。当时清政府内部认为大会实质上并不能起到裁兵作用,反而助长各国扩充军备,因此清政府陆军部和军咨处等部门坚持扩充军备,而度支部因财政紧张而极力反对。
1903年4月,由于广西巡抚王之春为平定游勇而请求驻越南谅山的法兵援助,同时向亨达利洋行筹借巨款,准备以事平后用全省路矿等权益作酬,导致拒法运动爆发。1903年4月,俄国撕毁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妄图长期占据东北,并提出七项无理要求,导致中国拒俄运动爆发。1904年底,《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期满,在旅美华侨等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改约要求,遭到美国政府严词拒绝并要求续约,导致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爆发。1904年至1905年起,中国各地还发生了收回路矿权运动,著名的有湖南、湖北、广东三省人民收回粤汉铁路斗争,广东省人民争废广九路约的斗争,四川、云南、吉林省等地先后成立保路会,山东、河北、江苏省人民收回津镇铁路的斗争,浙江、江苏省人民收回苏杭甬铁路的斗争,山西省人民收回英国福公司攫取矿权的斗争等。
[编辑] 救亡图存:预备立宪与清末新政
主条目:预备立宪和清末新政
1900年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与八国联军入侵,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自1901年起,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是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在国内外形势的压迫下,特别是在官僚、士绅要求立宪的呼声中,以及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大日本帝国战胜了君主专制的俄罗斯帝国的刺激下,清政府于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7年,各地立宪派组成各种立宪公会,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1908年,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九年后实行立宪”。1909年,各省选举了以地方士绅为主的咨议局议员。1910年,随着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相继成立,国会请愿活动再次进入高潮,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国会开设之前先设责任内阁。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庆亲王内阁成立。
[编辑] 预备立宪
主条目:预备立宪
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主条目: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
1904年至1905年,各地督抚纷纷上书清廷要求举行立宪、实行变法。先后上书或面陈的有云贵总督丁振铎、云南巡抚林绍年、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等。1904年5月,张謇致信湖广总督张之洞,希望他奏请朝廷立宪,并代拟了一篇《拟请立宪奏稿》。1904年7月,张謇又致书绝交多年的学生、直隶总督袁世凯,称“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4]希望袁主持立宪,并“以大久保相期,而自居小室信夫”。[5]1905年7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与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电奏,请定十二年后实行立宪政体,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该奏获清廷首肯。
远在1871年12月23日,日本即派出过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内阁顾问兼参议木户孝允、参议兼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参议兼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的“欧美使节团”遍访欧洲、美国考察。[6]34年后,清廷亦仿此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前例。
1905年9月24日,清廷派遣的出洋考察政治大臣五人(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因在正阳门车站遭遇革命党人吴樾刺杀,被迫延期。1905年10月26日,清廷改派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丞李盛铎会同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出洋。
1905年12月7日考察团第一组端方和戴鸿慈出发。他们先后考察了大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丹麦王国、瑞典王国、挪威王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荷兰王国、瑞士联邦、意大利王国等13国。
1906年1月14日,载泽率领考察团第二组即尚其亨、李盛铎出发。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大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比利时王国等5国。
考察团沿途获得了这14个国家的高规格款待,有机会参观考察各国国会、行政机关、学校、教会、工厂、农场、银行、监狱、邮局、剧院、博物馆、动植物园等,并会见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搜集各类文献资料。1906年夏秋季节,考察团成员先后回国,向清廷汇报了考察各国政治等方面的成果,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端方、戴鸿慈一组进呈的奏折是端方委派考察团随员熊希龄请梁启超(此时仍被清廷通缉流亡东京)撰写的,梁所撰各奏稿包括《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请定外交政策密折》、《请设财政调查局折》与《请设立中央女学院折》。[7]第二组的首领也是整个考察团的首领载泽单独呈交了《奏请宣布立宪密折》,指出“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并将日本宪政推为列国之首,依伊藤博文、惠积八束等讲说备述君主统治大权十七条,强调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利处,并严厉驳斥了“宪政既行,于满人利益有损”的说法。[8]载泽和端方积极拥护宪政的态度对清廷决心实行预备立宪发挥了重要作用。载泽于1908年夏出版了《考察政治日记》。端方、戴鸿慈于1907年编纂出版了《列国政要》132卷,《欧美政治要义》18章。戴鸿慈1906年秋发表《出使九国日记》12卷。这些书籍的出版对中国国内官员、士绅等了解宪政和世界各国形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宪政编查馆 主条目:宪政编查馆
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一个官方研究机构,其前身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5日)设立的考察政治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清廷决定仿行立宪,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直属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兼任宪政编查馆大臣。该馆下设编制局、设计局、官报局,以及译书处、图书处、庶务处。其主要工作是翻译东西各国宪法,研究国情,办理有关宪政的折件,拟定有关法律。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5月)清廷撤销军机处,改行内阁制,由庆亲王奕劻组成庆亲王内阁,宪政编查馆改为法制院,隶属内阁。[9][10][11]
宪政编查馆汇集了一批对宪政颇有研究的专业人士。如1908年初,袁世凯、张之洞联名保奏杨度为四品京堂在宪政编查馆行走。胡思敬说:“宪政编查馆所颁宪法,汪荣宝、杨度所拟居多。”[12]
资政院与咨议局 主条目:资政院和咨议局
广东咨议局旧址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咨议局章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咨议局章程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议员选举章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议员选举章程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资政院章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资政院章程
钦定宪法大纲与清廷的立宪规划 参见:钦定宪法大纲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大日本帝国宪法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大日本帝国宪法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钦定宪法大纲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钦定宪法大纲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钦定宪法大纲
http://zh.wikisource.org/wiki/钦定宪法大纲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议院法选举法要领
http://zh.wikisource.org/wiki/议院法选举法要领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谕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谕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清单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清单
为打消清廷对立宪的顾虑,载泽1906年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特别指出,“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之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于明治十四年(即光绪七年,1881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即光绪十五年,1889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而行也。”[8] 日本从宣布立宪到开国会实际8年过渡期,成为后来清廷定九年预备立宪的根据。
[编辑] 军事
主条目:晚清军事改革和中国警察制度
参见:清朝军制、新军及大清帝国海军
正在训练中的北洋新军,摄于?年?地
清朝末年,以八旗、汉人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已失去战斗力。平定太平天国时倚靠的主要是地方团练武装。甲午战争后,因旧式军队已落伍,加上为免兵权旁落,清政府于1901年起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在全国练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八旗、绿营及地方的防营。当中北洋新军6镇直属朝廷,由袁世凯所编练的“武卫右军”扩编。其余各省亦由地方巡抚、总督负责编练新军。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编辑] 法律
主条目:晚清法律改革
[编辑] 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的态度
参见:清末新政、清末民变、禁烟运动及庙产兴学
[编辑] 立宪派:国体改革
主条目:立宪派
[编辑] 立宪派与各地方咨议局
参见:资政院及咨议局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章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直省咨议局议员联合会章程
[编辑] 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和地方自治
[编辑] 发展历史
参见:国会请愿活动、第一次国会大请愿、第二次国会大请愿、第三次国会大请愿、第四次国会大请愿及皇族内阁
杨度,宪政编查馆提调
熊希龄,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随团参赞
郑孝胥,预备立宪公会会长
汤寿潜,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
国会请愿同志会第二次请愿留念照,1910年5月1日
[编辑] 阶层和群体
士绅和商绅
各省咨议局部分领导人
原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
原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闿
原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
原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
原广东咨议局副议长丘逢甲
原奉天咨议局议长吴景濂
1907年9-10月,清政府下诏筹设资政院和咨议局。这为士绅和商绅参政议政提供了机会。1909年,各省咨议局成立,许多士绅、商绅通过选举进入咨议局,在咨议局中集结了一批开明士绅。地方士绅的力量在地方政治中有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这些士绅、商绅本来都是立宪派,后来推出的第一个内阁竟然是皇族和满族主导的,立宪派对满清政府有所失望。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才纷纷附和革命。
新兴知识阶层 海外华侨 外国人 宗教与立宪
[编辑] 与列强的关系
[编辑] 世界立宪形势
[编辑] 革命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主条目:革命党
[编辑] 革命团体
主条目:中国清末革命团体列表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共进会、文学社、华兴会、光复会、中国同盟会等。同盟会中还有丈夫团等小团体。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文学社在湖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各革命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有孙文、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
[编辑] 政治主张: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四大寇和关景良(1890年摄于香港)。四大寇前排左起:杨鹤龄、孙文、陈少白、尢列。后立者关景良并不是四大寇之一。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汉人江山,建立共和体制等。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成立于1904年2月15日的华兴会的政治主张是“驱逐鞑虏,复兴中华”。1905年8月20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认为是民族主义,“创立民国”被认为是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被认为是民生主义。
但是革命党在宣传政治主张时,更多地是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这样能够煽动起民众的反满情绪,更重要地是能最大程度上的团结各种力量。至于清朝覆灭后,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行什么样的社会改革,当时的人都认为等取得成功以后再考虑。
[编辑] 发展历史
杨衢云,拍摄时间地点未知
谢缵泰,拍摄时间地点未知
孙中山史迹径第8站百子里辅仁文社旧址
1890年代,不少人开始主张以暴力革命彻底推翻由满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类似法国及美国的共和政体。最早主张革命的人多数集中在海外,以留学生、华侨青年为多。最早期的革命团体亦是在海外成立,当中由杨衢云、谢缵泰等为骨干的辅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于英属香港。而孙文亦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组织兴中会,为革命筹措经费。二者后来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并,继续称为兴中会,并且于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但并未取得成功。孙、杨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缉,并被香港当局禁止入境。孙文于1895年在英国伦敦为清廷所绑架,事件成为国际新闻,孙亦因而闻名国际。杨衢云则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杀。
章炳麟,摄于1899年前。载《訄书》,东京翔鸾社,1906年铅印本。他是《驳康有为政见书》的作者。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等书的作者
邹容,《革命军》一书的作者
1900年,华北爆发义和团事件。清朝皇室在事件中的拙劣举措使其威信大幅下降。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的知识分子更感受到中国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自甲午战争起,中国派往海外留学的学生大量增加,当中以日本为数最多,1904年时一度达到二万多人,不少为官费留学。革命的思想在留学生中广为散播,主张革命的学生成立各种团体,发行刊物鼓吹民主革命。当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在日本非常活跃。后来不少留学生归国,成为国内革命组织的骨干。1901年,忽有东西各报传闻清廷欲将广东割让予法国,广东籍留日学生遂请冯斯栾、郑贯一、李自重、王宠惠、冯自由、梁仲猷诸人发起“广东独立协会”,主张广东省向满清政府宣告独立。[13] 1902年,章炳麟、秦力山、冯自由、朱菱溪、马君武、王家驹、陈犹龙、周宏业、李彬四、王私诚等在日本发起召开纪念南明灭亡二百四十二周年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1902年4月26日纪念会在横滨永乐楼召开,孙中山主持。[14] 1902年冬,叶澜、董鸿袆、张继、秦毓鎏、汪荣宝、周宏业、谢晓石、张肇桐、蒋方震、王家驹、嵇镜、吴绾章、钮翔青、萨端、熊垓、胡景伊、苏子谷、冯自由、金邦平等在日本组织青年会,成为日本留学界中最早的革命团体。[15] 1903年,拒俄义勇队因被日本政府强令解散,故改组军国民教育会,成员有秦毓鎏、萨端、周宏业、贝镛礼、叶澜、张肇桐、华鸿、陈秉忠、董鸿袆、翁浩、陈定保、胡景伊、程家柽、王家驹、郑宪成等。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进步团体也逐渐发展起来。1902年4月15日,蔡元培、黄宗仰、叶瀚、蒋智由、林獬等议定并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该年秋冬间在上海正式成立;11月上海南洋公学墨水瓶风波爆发后,11月21日,该会自设学堂爱国学社成立。1903年,《苏报》案爆发,章炳麟、邹容被捕,《苏报》和爱国学社被查封。1903年,云南的周云祥等发起成立保滇会,抗拒法国殖民者在云南修筑铁路。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1905年摄于日本东京)。前排左起:1黄兴,2未知,3胡瑛,4宋教仁,5柳阳谷;后排左起:1章士钊,2未知,3未知,4刘揆一
光复会部分成员(1904年摄于日本)。前排左起:陶成章、陈魏、徐锡麟,后排左起:龚宝铨、陈志军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开战(日俄战争),满清政府划出部分国土让两国交战而自称保持中立;皇室内更有人称满清的国土“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令革命救亡的呼声更高。各种革命团体亦于此时纷纷在国内出现。最主要的有胡兰亭(武昌圣公会牧师)、黄华亭(长沙圣会公牧师)、胡厚斋(九江圣公会牧师)、刘静庵等组织的日知会(1906年在武昌成立),黄兴等人领导的华兴会(1904年在长沙成立,成员有黄兴、刘揆一、宋教仁、马福益等,以湖南青年为主)和同仇会,以及龚宝铨、陶成章、蔡元培、魏兰等人领导的光复会(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为会长。成员包括秋瑾、章炳麟、徐锡麟等,以江浙青年为主)。此外有更多各式各样的革命小团体,如江苏的励志学会、强国会,四川的公强会,福建的益闻会、汉族独立会,江西的易知社,安徽的岳王会,广州的群智社等等。这些革命团体不一定互相隶属,而且多数带有地方色彩。但大致上他们都有相同的目标:谋求推翻满清、恢复汉人原来的江山、建立类似美国的共和制国家。当中推翻满清的诉求着重满汉之分;而要求恢复的江山亦只限以汉人为主的十八省,东北三省、新疆、西藏及内外蒙都被排除。排满的态度正与中国各地方地下帮会“反清”传统相通。故此不少革命组织都有借助秘密会党的势力进行革命。例如华兴会与哥老会,光复会与青帮,兴中会与三合会皆有密切关系;而孙文亦为洪门致公堂的会员。
陶成章
蔡元培
孙文在1905年夏,在日本成功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8月20日于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在《民报》(原名《二十世纪之支那》,为华兴会机关刊物,同盟会成立后易名为《民报》)上阐述了这一观点。同盟会积极宣传他们的思想,大力推动群众的觉醒。《民报》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由胡汉民、汪兆铭等执笔,与主张保皇、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同盟会在1907年虽曾一度再次分裂(孙文因未经众议收受日本政府资助,导致光复会退出。孙文与汪兆铭、胡汉民等于南洋另组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支部;黄兴则继续支持孙文),但在革命中仍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1906年2月,日知会在武昌召开成立大会,由刘静庵主持。到会的还有孙武、张难先、何季达、冯牧民等百余人。后来日知会成为同盟会湖北分会的机关。
1906年起,陈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后组织成立黄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学团体,1909年又组织成立南社,通过文学创作传播新思想。
1907年7月,在东京的部分同盟会会员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革命。刘揆一、焦达峰、张伯祥、孙武等人在东京成立共进会,并以孙中山为最高领导人[16]。共进会性质及纲领与同盟会几乎相同,但不直接隶属同盟会。共进会是武昌起义的领导组织之一。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学社改名为文学社,推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文学社为新军内青年军人组织,旨在通过渗透到新军中,掌握武装。文学社是领导武昌起义的另一个领导组织。
[编辑] 阶层和群体
支持革命的力量有很多,包括留洋回国的学生及知识分子、会党群众、海外华侨、新军、农民、游民、外国人等。
新兴知识阶层 参见:晚清公派留学列表
新兴知识阶层以留洋学生和新式学堂学生为主体。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兴办新学并鼓励留学,很多年轻士子或进入新式学堂,或留洋学习。在陶成章的倡导下,很多士子捐官学军,到日本学习军事,如徐锡麟等。
1900年代,中国出现了留日热潮,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已经累计万人多,在日本留学生周围,集结了一大批反清中坚力量。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参加者90%以上都是留日学生。比如其中四川籍的留日学生有:四川泸县人金丽秋,陈漱云,杨兆容,李琴鹤,井研县人金硕甫,重庆人杨沦白,富顺人谢持,叙永人赵铁桥等。在日本学习军事的同盟会成员还组织了丈夫团。
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有很大贡献。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除孙文外,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汪兆铭等领导和骨干都是留日学生。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的新兴知识阶层出现和崛起。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
会党群众 主条目:会党
参见:清末会党列表及清末会党起义列表
在清朝末期,许多秘密会党,包括洪门、哥老会、三合会、洪江会等,是领导群众进行反清斗争的主要力量。会党的会众包括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工人,小商贩,士兵,城市平民和无业游民等。会党的上层为地主士绅所把持,会党向来提倡“反清复明”的思想。
华兴会与哥老会,光复会与青帮,兴中会与三合会皆有密切关系;而孙文亦为洪门致公堂的会员。1908年前,革命党人着眼于联系和利用会党,准备通过会党会众发动反清起义,充当推翻清朝的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以后,孙文回忆当初寻找革命力量时说:“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的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
海外华侨
在辛亥革命中,海外华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侨居地积极参加和支持同盟会,提供经费支援革命活动,还回到家乡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参加武装起义。1894年11月,孙文在檀香山设立兴中会,首批入会的20余人都是华侨。
辛亥革命的成功,海外华侨功不可没。在黄花岗起义中遇难的黄花岗72位烈士中,华侨就占了29人。
新军 主条目:新军
参见:大清国新建陆军序列列表
1908年起,革命党人将发动群众起义的重点转向新军。革命党人在新军内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向士兵进行革命的宣传。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入当时兴办的新军当兵,成为新军中的有生力量。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和许多骨干如刘尧澄(刘复基)、詹大悲、王宪章、张廷辅、蔡大辅、王文锦都是投营当兵的青年。
后来组织武昌起义的文学社、共进会很早就同新军建立了联系。
农民 参见:清末民变
外国人
除了中国人及华侨外,支持及参与辛亥革命的还有部分外国人;当中以日本人对中国革命的参与最为积极。不少革命组织都是在日本成立和运作;而中国同盟会亦是在支持革命的日本人撮合下在东京成立,部分日本人更加入同盟会成为会员(甚至包括日本社会思想大家北一辉,后于日本二二六事件后被判死刑)。在多次革命起义中都有日本人直接参与,部分更在起义过程中牺牲。
宗教、少数民族与革命
参见: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国近代佛教改革、东亚穆民教育总会、留东清真教育会、吉林公民保路会、联合急进会及黑龙江国民联合会
[编辑] 与列强的关系
[编辑] 世界革命形势
[编辑] 立宪派的失望
[编辑] 皇族内阁的诞生
时间、地点未知,皇族内阁部分阁员合影。前排左起:1未知,2未知,3奕劻,4那桐,5戴鸿慈。中排左起:1未知,2未知,3瞿鸿禨,4未知。后排左起:1未知,2未知,3未知,4未知,5未知,6未知,7未知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立宪派盼望已久的内阁终于成立了。然而这个内阁竟然以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13名内阁成员中有9名为满族,只有4名为汉族。而9名满族阁员中又有7名是宗室、觉罗,即皇族。皇族主导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制的精神,故该内阁被讥称为“皇族内阁”。由于和清廷在首届内阁的性质和作用上认识不同,这样的结果使立宪派人士大为失望,也因此埋下了武昌起义后各省士绅由支持立宪转而附和并支持革命的种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再呈都察院代奏明降谕旨另简大臣组织内阁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再呈都察院代奏明降谕旨另简大臣组织内阁文
[编辑] 铁路国有政策
主条目:1911年中国铁路国有事件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http://zh.wikisource.org/wiki/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丧权辱国并请治邮传部尚书盛宣怀误国之罪折
http://zh.wikisource.org/wiki/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丧权辱国并请治邮传部尚书盛宣怀误国之罪折
[编辑] 革命的准备
[编辑] 国内革命活动
[编辑] 革命武装起义
参见:清末革命武装起义列表
从1895年至1911年,兴中会、华兴会以及后来的中国同盟会,还有光复会、岳王会等各种革命团体,联合三合会、洪江会等会党势力,共发动了十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维新派的自立会也在1900年与兴中会合作发动过勤王起义。这十多次起义虽皆昙花一现,但却在中国国内及海外种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起义也与该时期的中外关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1895年-1900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及同时期其他起义
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年春天,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举国悲痛。10月以香港为中心的兴中会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由陆皓东绘制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杨衢云坐镇香港,孙文率领郑士良、陆皓东到广州,准备一举而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大搜捕,陆皓东在这次起义中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广州起义”因此宣告失败。孙文及杨衢云则被清廷通缉。香港当局在清政府压力下亦下令禁止二人于五年内再次入境。孙文开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国、英国伦敦等地宣传革命及筹措经费。
孙文与起义失败的自立军骨干人物合影(1900年冬摄于日本东京)。左起︰尢列、唐才质、孙文、秦力山、沈翔云
自立军起义 1900年,华北发生义和拳之乱,八国联军6月进攻北京,东南互保形成。1899年5月成立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正、副会长的自立会准备实行起义,打击后党,营救光绪帝。1900年8月,谭嗣同的生前挚友、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门生、自立会领导人之一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在长江沿岸五地同时发动勤王起义。唐才常事前获得孙文兴中会的支援,却没有得到康有为、梁启超的资助。由于张之洞向清廷输诚,英国又放弃了支持起义从而促成张之洞独立的阴谋,致使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
惠州起义 1900年,孙文决定发动军事起义。6月,孙文与郑士良、陈少白、杨衢云、英国退伍兵摩根(Rowland J. Mulkern)[17] 及日本人宫崎滔天、平山周、内田良平等从横滨抵达香港,但被英国当局拒绝入境。9月25日,孙文在日本黑龙会的帮助下,经马关赴台湾。会见日本民政长官之后,得到日本台湾总督府官员承诺支持在广东举事。孙文于是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10月8日,孙文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发动起义,也称惠州起义、庚子革命、庚子首义、三洲田首义等。起义军在三多祝发展至2万人。10月19日日本政局变化,伊藤博文第四次组阁,下令台湾总督府不得接济起义军。起义军因粮绝弹尽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镇压下宣告失败,史坚如、山田良政[18] 等被杀。孙文被台湾日本当局送离境,回到日本。
1900年-1907年:萍浏醴起义及其他起义
大明顺天国之役 1903年1月25日至1月28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廿七日至卅日)由兴中会谢缵泰、李纪堂与原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共同策划的在广州的起义,起义目标是建立“大明顺天国”。该次起义因事泄而失败。 [19]
萍浏醴起义 1904年10月,华兴会黄兴联络湖南民间会党洪江会首领马福益,计划在农历十月初十日慈禧寿辰时在长沙发动起义,事泄遭清兵追捕,黄兴逃亡,马福益于1905年春在萍乡被俘,后在长沙被杀害。马被害之后,其门徒继续暗中联络,欲为马报仇。同时在1905年,华兴会与兴中会在东京合并为同盟会,继续策划反清起事。1906年春,同盟会派遣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洪江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洪江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起义军声势浩大。清政府调集湘、赣、鄂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失败,刘道一等死难,李燮和等逃亡。
黄冈起义1907年5月,同盟会及三合会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余纪成等发动黄冈起义,一举占领了黄冈城(今潮州饶平县)。许雪秋、陈芸生为新加坡华侨,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起义后,清潮州总兵黄金福立即带兵前往镇压,革命党人被杀害200余人,历时6天的黄冈起义遂告失败。
七女湖起义 1907年,孙文派人到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以响应黄冈起义。6月2日(阴历四月廿二),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三合会党在距惠州20里的七女湖截获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5日,进攻泰尾,清守兵溃逃,起义军乘胜连克杨村、三达、柏塘等地,旋又在八子爷打败清营管带洪兆麟。归善、博罗、龙门各地会党纷起响应,队伍增至200余人。清水师提督李准急调兵镇压,起义军声东击西,使清军疲于奔命。后因黄冈起义失败,起义军得不到支援,遂在梁化墟解散。部分起义军流亡香港,大部分退入罗浮山区。
1907年-1910年:安庆起义与其他起义
安庆起义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的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徐锡麟时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在毕业典礼当天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然后率学生军,连同陈伯平等与清军战斗,激战四小时后寡不敌众战败,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等被捕后被处死。秋瑾亦因而受牵连被斩首。
钦州起义 1907年8月,广东(今属广西)钦州的那彭、那丽、那矺等三乡反抗塘捐出现民变,孙文命同盟会会员、原三合会首领王和顺为“中华国民军都督”前往联系,于9月率众成攻攻取防城。之后图攻取钦州,未果,最后退到十万大山一带,王和顺返回越南。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2日,原三合会首领黄明堂受孙文委派,以“镇南关都督”之名,在守军作内应下,攻占中越边境之镇南关炮台。孙文、黄兴、胡汉民等亲自在炮台指挥作战。广西提督调陆荣廷率四千人围攻,革命军退入山区。镇南关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到安南追查孙文等人,孙文转赴新加坡,待武昌起义成功才再次踏足中国国土。
钦廉上思起义 1908年2月,黄兴以越南为基地,以二百多人从越南进攻广东钦州、廉州,作战十四天。是为钦州、廉州起义。
河口起义 1908年4月发动于云南河口,丁怀瑾先潜入云南联络,4月30日黄明堂从越南率二百余人进攻云南河口,守军响应兵变。黄兴赶到参与指挥,后返回河内另组队伍支援,在越南老街,被法国警察怀疑为日本人,遭扣押递解出境。至5月26日清军攻陷河口,部分革命军退入越南。
马炮营起义 1908年11月19日夜,安徽岳王会成员熊成基、范传甲等趁太湖秋操,安庆城内空虚之际,发动安庆马营(骑兵营)和炮兵营新军士兵起义。苦战一昼夜,未能突破安庆城防后撤退至合肥后解散。熊成基只身逃往日本。这是新军第一次起义。
庚戌新军起义 1910年2月12日,黄兴、胡汉民及新军内的同盟会会员(原岳王会会员)倪映典,乘广州警察与新军发生冲突,率广州新军起义,阵亡百余人,被捕百余人,另有百余人撤至香港,倪映典牺牲,起义失败。史称“庚戌新军起义”。
1910年-1911年: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主条目:黄花岗起义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摄于2008年)
1910年11月13日,孙文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参加庇能会议。以之前用会党为主力在边区的起义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议决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政府决一死战。
1911年4月27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蒋宋美龄给廖承志公开信》中所提“再者毋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对中山先生肝胆相照之日本信徒为我革命而牺牲者。”[20] 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收72人姓名及1932年所立《补书辛亥三月廿九广州革命烈士碑》收14人姓名,其中并无日本人名,不知其所据何来。然日本人梅屋庄吉确曾协助革命党人购置军械。[21]
[编辑] 暗杀活动
参见:革命党人的暗杀活动及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编辑] 海外革命活动
[编辑] 香港和澳门的革命活动
[编辑] 马来亚的革命活动
1911年12月16日,孙文和他的军事顾问荷马李将军住金钟大厦。这是孙文最后一次到新加坡。
马来亚地区(包括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当时为英国殖民统治,称英属马来亚。辛亥革命前,由于马来亚地区是当时中国以外华人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方,且当地华人拥有较雄厚的财力,故成为革命党和立宪派竞相争夺的地盘。革命党人在马来亚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孙文多次亲赴该地区并号召当地华人响应革命,这令马来亚地区成为革命活动的主要中心之一。[22][23][24][25][26][27] 当地侨商陈楚楠、张永福等成为南洋本地革命人物。[28][29]1906年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1907年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支部也在新加坡成立。[30] 决定发动黄花岗起义的庇能会议即于1910年在槟城阅书报社召开。[31] 与此同时,立宪派也在该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保皇会领袖康有为等多次到该地区活动,使该地区亦成为海外立宪派的重要中心之一。邱菽园(曾担任英属各邦保皇分会会长、支持过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等侨商先后成为保皇会的骨干。[32]
晚晴园,位于新加坡,是1906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会址,也是1907年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支部的成立地点
孙文以及同盟会在马来亚地区所展开的革命活动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英国和大清帝国保持着外交关系,大清帝国在新加坡和槟城所设立的领事馆成了革命活动的阻力。此外,清政府也派外交官和特使到马来亚各地进行访问,受到当地华人的欢迎。这些官员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呼吁当地华人效忠大清帝国,有的还售卖官衔以拉拢当地华人。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支部支部长胡汉民曾在《南洋与中国革命》中这样描述南洋华侨,“只要在满洲人底下作过小官儿的到南洋去吹,说道:‘我们家里三代都是一品大官,我也是身为显官,有阔气的顶戴的!’,这样一吹马上可以哄动华侨来崇拜你。”由此可以看出当时马来亚地区华人的保守思想。这种保守思想也使在该地区活动的康有为等海外立宪派领袖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号召得到当地华人的响应。
1906年孙文与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部分会员等合照。前排左起:1林干廷、2张永福、3陈楚楠、4孙中山、5尢列、6刘金声、7林义顺;后排左起:1吴悟叟、2张华丹、3张继、4陈汝河、5邓子瑜、6黄耀廷、7张秉庚[33]
以康有为为首的海外立宪派和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由于对新政治制度的构想差距甚大,故这两派以及更趋保守的人士在南洋相遇时引发了一番唇枪舌剑的大论战。立宪派和革命党都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在报上围绕着君主立宪与民主革命的课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在这场论战中,当地华人社会的上层是立宪派的支持者,他们为了使自己的财产不受影响,为了维护已经取得的利益而拥护立宪派。而一些中下阶层如店员、小商人、文教人士、矿工、胶工、贩夫走卒等平民百姓及会党群众[34] 则是革命党的支持者。笔战最先在新加坡开始,《叻报》支持当权的清政府,支持立宪派的报纸有《南洋总汇新报》、《星报》、《天南新报》等。而革命党方面则先后有《图南日报》、《中兴日报》、《星洲晨报》、《南侨日报》等的支持。[35] 当时《叻报》与《中兴日报》和《南洋总汇新报》的笔战成了南洋华文报纸的第一次笔战。[36][37] 在马来亚方面,1906年,黄金庆创办《槟城日报》,该报成了革命党在槟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10年12月10日,孙文、陈新政、庄银安等人在槟城创办《光华日报》。《光华日报》不但是革命党人在马来亚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马来西亚新闻史上以及世界华文报业新闻史上发行历史最久的华文日报。“光华”二字意味着光我华夏,乃孙文手定。[38][39]
[编辑] 日本、美国、欧洲、安南、朝鲜、南非等地的革命活动
[编辑] 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革命党与立宪派的汇合
[编辑] 四川、湖北的社会形势与民变
[编辑] 四川、湖北的革命历史
参见:武汉基督教及文华书院
自立会领导人唐才常
湖北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左),湖北共进会领导人孙武(右)
日知会领导人刘静庵
1900年7月,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在长江沿岸五地同时发动勤王起义。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
1906年初,反清革命志士刘静庵在武昌成立日知会,传播革命思想,组织行动支援萍浏醴起义,但是在当年年底被清政府破获。
1911年3月,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的组织。共进会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武昌起义前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文学社和共进会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工作对象。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蒋翊武、刘尧澄乃派詹大悲、杨玉如赴上海与宋教仁等谋划武汉大举。
[编辑] 保路运动的发生
主条目:保路运动
1913年树立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今成都人民公园内
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内阁,显示出清统治者毫无立宪诚意,令各地立宪派大失所望。5月9日,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强烈。
四川保路运动:各方势力的博弈
[展开] 保路运动相关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保路同志会宣言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保路同志会宣言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保路同志会讲演部启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保路同志会讲演部启事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保路同志会致各府、州、县有司启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保路同志会致各府、州、县有司启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川人自保商榷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川人自保商榷书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哀告全川伯叔兄弟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哀告全川伯叔兄弟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清四川总督赵尔丰镇压保路运动布告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清四川总督赵尔丰镇压保路运动布告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四川独立条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四川独立条约
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8月24日,群众开展罢市罢课,9月1日,在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的号召下,开展抗粮抗捐活动。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领袖,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会。这一举措激起了大量群众到四川总督衙门请愿,赵尔丰下令清兵弹压,打死30余名请愿群众,酿成成都血案。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众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到20多万。9月25日,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人领导荣县独立。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变,成都被围后,非常惊恐,忙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
中央:摄政王载沣,盛宣怀,端方,岑春煊,庆亲王内阁,资政院,川籍官员,各国外交人士 川督赵尔丰,王人文 四川保路同志会 立宪派与士绅蒲殿俊,罗纶,邓孝可,颜楷,张澜:立宪派,爱国主义士绅,铁路公司股东, 革命党 哥老会 中下层民众:铁路公司小股东(农民)
湖北和湖南、广东的保路运动
[编辑]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的成立
主条目: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武昌起义示意图
武昌起义中,起义军的三英寸口径大炮正在开火,汉口,1911年(注文为英文:Rebels 3 inch gun under fire, Hankou, 1911)
起义旗帜:铁血十八星旗
1911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图为(谁)在都督府门口合影。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张廷辅寓所),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临时租用的住宅)。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进会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时,孙武和刘公等人及时逃脱脱逃。后来刘公派妻子和弟弟返回去取起义的文件,旗帜等,不幸被俄租界巡捕抓获。湖广总督瑞澂闻得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并派人给各营送信。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起义总指挥部被捕、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斩首。
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相当于班长)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1911年10月10日(农历8月19日)晚间八时(此时事发已无可考证,只能确定是日暮以后午夜以前事发),程定国(旧说是熊秉坤较为正确)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继而深受文学社和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影响的大部分新军共同响应。吴兆麟、熊秉坤率起义部队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队的炮击下,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澂逃走。
[展开] 武昌起义相关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暂行条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暂行条例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布满清政府罪状檄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布满清政府罪状檄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布告全国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布告全国电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电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电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布告海内人士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布告海内人士电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致满清政府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致满清政府电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辛亥革命军奉天讨满清檄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辛亥革命军奉天讨满清檄文
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咨议局大楼会议厅,新军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济民召集会议,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除革命党人吴醒汉、徐达明等十余人外,还邀请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副议长张国溶以及议员,还有旧军官吴兆麟参加。会议请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也因为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表示同意,因此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一说为总参议)。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公布军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军政府建立参谋部、军务部、政事部、外交部。以咨议局大楼为办公地,以十八星旗为军旗。谋略处以军政府名义发布《布告全国电》,《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电全国。
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光复汉阳;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编辑] 革命党与立宪派的汇合
参见:辛亥革命各地独立情况列表
[编辑] 武昌起义之后的发展
[编辑] 各省响应与国际调停
湖北阳夏保卫战和宜昌起义 参见:阳夏战争及宜昌起义
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后,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攻击武汉三镇的江北汉口(夏口)和汉阳,随后启用了早先被罢黜的原北洋军首领袁世凯,以稳定北洋新军。革命军开展阳夏保卫战,最终战败,11月27日退守江南武昌。在47天的作战中伤亡约万余人,但仍能隔江坚守武昌。也因此在这的七个星期之内,中国15个省陆续宣布脱离清室独立[40]。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三省效忠大清朝廷。独立各省主要以各省的咨议局成员为主要领导,少数地区由革命党主导。
10月18日晚,宜昌新军第四十一标第一营排长文学社会员唐牺支发动起义并光复宜昌。为减轻清军对武昌的压力,唐于11月19日兵分四路直逼清驻防将军荆州将军府,25日围困荆州,12月13日,荆州将军连魁投降。
湖南辛亥革命 主条目:湖南辛亥革命
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会员焦达峰、陈作新,按照早先与湖北共进会立下的相互响应起义的约定,率领以会党和新军组成的队伍在长沙发动起义。湖南巡抚余格诚逃走,巡防营统领黄忠浩被斩首。起义军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推举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都督,并发布《讨满清檄文》。随即派兵支援武昌。
陕西辛亥革命 主条目:陕西辛亥革命
10月22日,陕西同盟会会员井勿幕、钱鼎、景定成等人同陕西哥老会联合,发动会党和新军的革命分子同时起义,经两天激战控制西安,护理巡抚钱能训逃走,西安将军文瑞投井自杀。西安满族居住区“满城”遭遇种族屠灭,惨况空前。起义军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推举原日知会会员,新军队官张凤翽被为都督。
江西辛亥革命 主条目:江西辛亥革命
10月23日,江西同盟会会员林森、蒋群、蔡蕙等人策动九江的新军举行起义,胜利后即宣告独立,次日成立九江军政分府,推举第二十七混成协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为九江军政分府都督。
10月31日,南昌同盟会会员蔡公时等人率领新军发动起义并获成功,建立江西军政府,推举李烈钧为都督。
山西辛亥革命 主条目:山西辛亥革命
10月29日,山西同盟会会员、新军标统阎锡山联合姚以阶、黄国梁、温寿泉、赵戴文、南桂馨、乔熙等人发动新军在太原起义,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宣布成立山西军政府,推选阎锡山为都督。12月12日革命军因抵抗不住清军曹锟部进攻,撤离太原。
直隶辛亥革命 主条目:直隶辛亥革命
主条目:辛亥天津起义
10月29日,直隶发生滦州兵谏。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合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祯、四十协协统潘矩楹、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镇第五协协统卢永祥等,在直隶滦州打电报向清政府提出类似最后通牒的十二条,要求在本年内召集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规定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
云南辛亥革命 主条目:云南辛亥革命
10月30日,云南同盟会会员李根源联合新军标统蔡锷、罗佩金及管带唐继尧等人率领新军发动重九起义,次日占领昆明,成立云南军政府,将云贵总督李经羲礼送出境,推举蔡锷为都督。
上海辛亥革命 主条目:上海光复
1912年1月1日上海庆祝民国改元。[41] 街上飘扬著五色旗是因为沪军都督陈其美于1911年12月31日发出通告:“自明日起各界一律悬挂国旗,以昭庆贺,而光大典。”[42]
11月3日,上海同盟会、光复会、上海商团的陈其美、张承槱、李平书、李英石、李燮和等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主要力量有张承槱、刘福标等人组织的青帮洪帮敢死队,李平书和李英石的上海商团武装,李燮和联络的吴淞地区起义军警,朱家骅、徐霁生等人组织的中国敬死团。4日,最后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光复;8日,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沪军都督府,推举陈其美为都督。
贵州辛亥革命 主条目:贵州辛亥革命
11月4日,贵州革命党人张百麟等的领导和发动新军和陆军小学堂的学生举行起义 ,随即攻占贵阳,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推举贵州新军第一标教官兼讲武堂堂长及陆军小学堂总办杨荩诚为都督,赵德全为副都督。
浙江辛亥革命 主条目:浙江辛亥革命
11月4日,浙江光复会会员驻杭州新军八十一标标统朱瑞,同盟会会员新军八十二标周承菼部军官吴思豫、吕公望、蒋百里、蒋百器、杨廷栋、吴肇基人等,及光复会王文庆率领从上海赶来的敢死队发动起义,从笕桥、南星桥出发进攻省城杭州。朱瑞、吴思豫、吕公望等率八十一标及光复会王金发敢死队攻占军械局。周承菼统八十二标和同盟会蒋中正、光复会尹锐志(女)所属敢死队攻占抚台衙门。杨廷栋率兵包围了巡抚府,巡抚增韫被俘,5日,杭州光复。浙江咨议局议长陈?宸、副议长沈钧儒及马叙伦等人,推举立宪派、前咨议局议长汤寿潜为都督。
江苏辛亥革命 主条目:江苏辛亥革命
11月5日,江苏的立宪派及绅商怂恿江苏巡抚程德全在省城苏州宣布独立,成立江苏革命军政府,程德全自任都督。
安徽辛亥革命 主条目:安徽辛亥革命
11月5日,安徽同盟会会员吴旸谷等率标炮营等也在当日起义,并向省城安庆进攻。立宪派则劝说安徽巡抚朱家宝独立,11月8日,安徽咨议局出面宣布独立,推举朱家宝为都督,王天培为副都督。
广西辛亥革命 主条目:广西辛亥革命
11月6日,广西咨议局在省城桂林作出决定,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宣布广西独立,原广西巡抚沈秉堃担任都督[43],几天后清军提督陆荣廷发动兵变夺取了都督之位。
福建辛亥革命 主条目:福建辛亥革命
11月9日,福建同盟会会员郑祖荫、彭寿松、许崇智、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率领所部在福州起义,向清军发起进攻,清总督松寿自杀,11月11日,福建宣告光复,福建军政府成立,推举孙道仁为都督。
广东辛亥革命 主条目:广东辛亥革命
10月底,广东同盟会会员陈炯明,邓铿和彭瑞海等人在广东化州、南海、顺德、三水等地组织民军起义。11月8日 在胡汉民的劝说下,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和新军第二十五镇统制龙济光同意反正,民军声势浩大,两广总督张鸣岐被迫召集各界代表在广东咨议局讨论广东独立问题,决定次日宣布广东独立。11月9日,陈炯明率部光复惠州,同日,广东宣布独立,成立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推举胡汉民为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
山东辛亥革命 主条目:山东辛亥革命
11月12日山东烟台同盟会栾钟尧、宫锡德等“十八豪杰”同盟会会员发动起义,占领烟台海防营,烟台道台徐世光闻变携家眷逃到东海关税务司英国人梅尔公馆寻求保护。11月13日,“十八豪杰”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宣布烟台独立,成立山东军政府。次日,改称山东烟台军政分府,推举清海军舞凤舰舰长王传炯为烟台军政分府总司令。[44]
11月13日,在山东革命党人丁惟汾的劝说和代理新军第五镇统制贾宾卿等部分军官的胁迫下,山东巡抚孙宝琦同意山东独立,推举孙宝琦为都督。11月24日,孙宝琦又取消独立。
甘肃辛亥革命 主条目:甘肃辛亥革命
11月17日宁夏同盟会支会发动宁夏会党起义,23日在银川成立支那宁夏革命军政府。1912年3月11日,黄钺联合革命党人向燊、陈贞瑞等发动了秦州起义,在秦州宣布独立,成立甘肃临时军政府,黄钺被举为都督。
四川辛亥革命 主条目:四川辛亥革命
11月21日,广安州组成大汉蜀北军政府。22日,蜀军政府在重庆成立。
11月22日成都召开四川官绅代表大会,决定独立并派出蒲殿俊等11人与四川总督赵尔丰的代表在在成都圜通银行进行谈判,27日四川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赵尔丰发表宣示四川自治文告,将权力交给新政府。立宪党人蒲殿俊担任都督,赵尔丰的嫡系部将朱庆澜任副都督。27日,进入四川的鄂军在资中反正,杀死上任途中的代理四川总督端方。
清军部队向革命军投降。
河南辛亥革命 主条目:河南辛亥革命
12月22日,河南开封同盟会会员张钟端领导的河南仁义会起义行动被破获,次日张钟端被杀害。
奉天辛亥革命 主条目:奉天辛亥革命
11月17日奉天联合急进会成立,公推张榕为会长,柳大年、李德瑚、张根仁为副会长。
吉林辛亥革命 主条目:吉林辛亥革命
11月下旬,奉天联合急进会首领、同盟会会员张榕、张根仁派赵元寿来吉林组建吉林联合急进会分会。1912年3月15日赵尔巽和陈昭常宣布承认“共和”,改东三省总督为东三省都督,改吉林巡抚为吉林都督。
黑龙江辛亥革命 主条目:黑龙江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爆发后,黑龙江各学校推举代表组织学生联合会,进行黑龙江省独立运动。学生联合会在黑龙江全省中学堂召集全校师生开会,中国同盟会黑龙江支部负责人邓觉民发表演讲。会后,学生们上街散发传单。
11月16日,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秉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旨意,成立黑龙江国民保安公会并自任会长。黑龙江全省中学堂学生在革命党人策动下成立黑龙江国民联合会要求宣布独立。奉天联合急进会首领、张榕、张根仁等和保安会进行了斗争。12月11日,革命党人组织省城学生到省属衙门前游行,高呼“黑龙江独立万岁”;12月18日,用全体名义要求巡抚周树模宣布独立。此后在民政司长宋小濂的应对下,革命活动被瓦解,黑龙江独立运动遭到失败。
新疆辛亥革命 主条目:新疆辛亥革命
12月28日,革命党人刘先俊、万象春、马万荣等率军中100多名哥老会会众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起义。1912年1月7日(农历辛亥年)晚,伊犁起义取得胜利。1月8日上午9时,新伊大都督府宣告成立,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了清朝的黄龙旗。
革命的后续发展
11月8日,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宣布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南京城(南京之战)。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
大清国海军的反正 参见:大清帝国海军
清海军提督萨镇冰
11月中旬,进攻武昌的清海军反正。海军提督萨镇冰,与黎元洪是师生,舰队参谋汤芗铭与汤化龙是昆仲,被劝反正。11月中旬,各舰自武昌下驶九江,萨镇冰称病离舰赴上海治病,黄钟瑛任舰队司令,经九江林森劝说,舰队归附革命军。
列强的中立与调停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驻汉各国领事严守中立布告照
http://zh.wikisource.org/wiki/驻汉各国领事严守中立布告照
12月2日,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编辑] 清廷的反应
任大清国内阁总理大臣时的袁世凯
[编辑] 荫昌督师南下
[编辑] 清廷内的政治纷争
据叶恭绰笔记曰,“武昌变起,瑞澂逃,荫昌督师而不甚负责。当时清廷即分两派:一派主张严申军令,用亲贵督师,以张挞伐;一派主张起用袁世凯。争不能决,乃奏请隆裕太后决定。太后主起用袁,议乃定。其后一切均由此发轫也。”袁世凯起用前后,清廷应对革命的方略产生了重大变化。此前,清廷对湖北民军的态度是“一致主剿”,此后则出现了“抚”的呼声。[45]
[编辑] 袁世凯的起复与军事进攻
10月14日,经奕劻、徐世昌、那桐保举,监国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任命两年前被罢黜、现在彰德养病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托病不就。10月22日湖南独立。10月23日江西九江独立。10月27日任命袁为钦差大臣,统率北洋军向武汉进攻。袁督师到鄂,驻节孝感萧家港。
清军在辛亥革命期间的军事部署与进攻策略
[展开] 辛亥革命时期清新建陆军各镇列表
番号驻地反革命革命统制(师长)
陆军第一镇北京仰山洼#何宗莲
陆军第二镇保定、秦皇岛#先马龙标,后王占元
陆军第三镇吉林、长春、锦州等#曹锟
陆军第四镇天津马厂#吴凤岭
陆军第五镇济南、潍坊、昌邑等##张永成,留守代理贾宝卿
陆军第六镇北京南苑##先吴禄贞,后李纯
陆军第八镇武昌##张彪
陆军第九镇南京#徐绍桢
陆军第十镇福州、福宁、延平等#孙道仁
陆军第十七镇成都#朱庆澜,程潜(参谋长)
陆军第十九镇昆明##钟麟同,靳云鹏(参谋长)
陆军第二十镇沈阳#张绍曾
陆军第二十一镇浙江杭州##萧星垣
陆军第二十三镇吉林#孟恩远
陆军第二十五镇原驻广西桂林,后驻广东#龙济光
陆军第二十六镇广州#不详,因1910年庚戌广州新军起义被遣散。
[编辑] 对北京的东西夹击:山西独立与滦州兵谏
主条目:山西辛亥革命和滦州兵谏
10月29日山西独立。同日新军第二十镇在直隶境内发动滦州兵谏,提出解散皇族内阁等《十二条政纲》。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十二条政纲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十二条政纲
[编辑] 内阁更迭与重大信条十九条的出台:袁世凯逐步控制北方政局
主条目:庆亲王内阁、袁世凯内阁和重大信条十九条
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称病上奏辞职。11月1日,摄政王载沣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组阁。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清宣统帝罪己诏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清宣统帝罪己诏
11月2日,在攻下汉口之后,袁世凯便按兵不动,开始暗中与南方议和。11月3日清政府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1月6日,宣统帝下罪己诏,释放革命党刺客汪兆铭、黄复生、罗世勋。11月13日,袁世凯带卫队抵京任内阁总理大臣。11月16日,组成袁世凯内阁。12月6日,袁世凯迫使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12月16日,调冯国璋来接替禁卫军总统,解除良弼禁卫军第一协协统职,调禁卫军炮队支援围剿山西革命军,分散禁卫军力量,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里。北京完全被袁世凯所控制。到12月1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之前,当时关内18省都发生过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省在袁世凯控制下之外,其中山西、山东、甘肃境内宁夏地区都曾宣布独立,后被袁军控制。
革命党在北京的军事活动
11月29日,直隶革命党人按照汪兆铭与袁克定的约定,在北京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处发起对紫禁城进攻。可是,晚上放火为号进攻时,遭到事先埋伏的清军包围,革命军先锋队队长陈雄、高新华自杀,李汉杰被捕,三天后遭凌迟处死。
[编辑] 南北议和
主条目:南北议和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当天,南北议和代表唐绍仪(左)、伍廷芳(右)和英国商人李德立合影,摄于上海戈登路(今江宁路)的李德立寓所。照片下为各人英文签名。[46]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武汉地区停战协定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武汉地区停战协定
11月1日之后,袁世凯分别致信黎元洪和民军总司令黄兴。在分别收到二人复信,得到将获总统职位的保证后,于11月10日派旧部刘承恩、副官蔡廷干(海军正参领)作为私人代表,赴武昌议和。黎元洪迫于主战派压力,要求袁世凯倒戈北伐,并保证“以项城之威望,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刘、蔡二人携黎元洪致袁世凯亲笔信回京复命。此后袁世凯通过攻克汉阳,大挫民军锐气,迫使民军方面不得不进行停战谈判。
11月26日,袁世凯通过英国公使朱迩典爵士(Sir John Newell Jordan ,1852-1925)及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Herbert Goffe,1870-1939)[47] 向军政府和各省代表提出议和三条件:停战,清帝退位,选袁世凯为大总统。11月30日,袁世凯再派密使刘承恩、蔡廷干赴武昌与黎元洪谈判。同日,各省代表自上海汇集至武汉,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召开各省代表第一次会议,同意与袁世凯议和。由于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表示,黎元洪必须能够代表各省,方可谈判议和。各省代表会议当日遂议决,以鄂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黎元洪以大都督名义执行中央政务。12月1日,南北双方签订了《武汉地区停战协定》,武汉地区于12月3日上午8时至12月6日上午8时停火三天。12月3日,武汉地区停火,进行休战谈判。此后南北双方又先后签署过五次协议,将停战最终延续到了1912年1月29日。
12月7日,上谕“著袁世凯为全权大臣,由该大臣委托代表人驰赴南方,切实讨论,以定大局。”12月8日,袁世凯发布内阁咨文,派唐绍仪为总理内阁大臣的全权代表。12月9日,唐绍仪等离京赴武汉与黎元洪或其代表商谈大局。而南方各省内部则纷争不断。12月7日,黎元洪提名伍廷芳为议和全权代表,温宗尧、汪兆铭、王宠惠、钮永建为参赞,胡瑛、王正廷为湖北特派代表,组成议和代表团。12月9日,各省代表正式推举伍廷芳为民军议和全权总代表。由于各省代表受同盟会影响,已议决“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故他们不赞成黎元洪在武昌谈判的意见,而支持在南京谈判。12月11日,唐绍仪抵汉口,第二天过江到武昌会晤黎元洪,被告知要到上海谈判。原来,伍廷芳受张謇、赵凤昌等人劝阻,托英驻沪总领事请朱迩典爵士向袁世凯说项,令唐赴沪议和。于是,袁世凯12月13日电令唐绍仪“赴沪讨论”[48]。张謇、赵凤昌等人成为南方议和的幕后主导。
12月18日,在上海南京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市政厅,南北议和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除南北议和代表外,还有英、日、美、德、法、俄6国驻沪总领事及外商代表李德立。在这第一次会议上,双方很快就承认共和达成一致,并在“召开国民大会表决国体”即所谓“和平解决”办法上达成共识,但对国民会议的召集、召开时间与地点、组成等问题争执不下。12月20日,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议。
与此同时,清军主和派将领见同盟会方面的黄兴即将取代黎元洪成为南方临时政府首脑,便由段祺瑞的参谋长靳云鹏派出私人代表廖宇春赴上海与黄兴谈判。参与谈判者有江浙联军参谋长顾忠琛,联军先锋队长朱葆诚、洪承点,文明书局经理俞复,北军红十字会会员夏清诒。12月20日双方在文明书局签订五项条款:一、确定共和政体;二、优待清皇室;三、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四、南北满汉军出力将士各享其应得之优待,并不负战时害敌之责任;五、同时组织临时议会,恢复各地之秩序。[49]
12月28日,袁世凯率内阁大臣上奏,请召集临时国会公决国体。清廷召开御前会议,最终隆裕太后下懿旨,同意召集临时国会。12月29日,南北议和第三次会议召开,伍廷芳提出经过修订的《关于清皇帝之待遇》、《关于满蒙回藏之待遇》两项提议案,当日议决多项条款,其中首条即为“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从多数取决。决定之后,两方均须依从”。
同盟会方面不满南北双方达成的召开国民会议议决国体,选袁世凯为民国首任总统的共识。黄兴、陈其美、宋教仁遂于12月26日在上海哈同花园公宴总理孙文之时,酝酿举孙文为大总统,并由马君武唤起舆论。12月27日,黄兴、宋教仁等赴南京,连夜召集各省代表会议,提出成立政府、采用总统制、改行中华民国纪年并用阳历等事宜,筹备选举临时大总统。
12月31日,南北双方代表唐绍仪、伍廷芳等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双方签署协议,袁世凯支持清帝退位,南方各省支持袁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召开国民会议议决国体。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11日、17日、19日,南京临时政府接连三次要求列强承认,均无一字答复。袁世凯得知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后,1月1日致电唐绍仪,表示唐12月30日、12月31日以来的行动超越权限,不能获得政府承认。唐绍仪当即请辞。1月2日,袁世凯准唐绍仪辞去和谈代表一职,并致电伍廷芳,否认伍、唐所订条款。
此后经张謇、赵凤昌斡旋,南北双方继续议和,主要讨论清室优待条件和南方履行承诺问题。此时南方议和的要角是孙文。直隶咨议局、河南咨议局通过汪兆铭致电孙文,首条即提出“清帝退位后,能否举袁为大总统?”。孙文于1月14日复电保证“清帝退位,共和既定,袁有大功,为众所属,第一条件自无不能。”次日孙又致电伍廷芳,再次保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之后,举袁为大总统。
1月16日,东华门事件中袁世凯遇刺,刺客属北方革命党,名义上为同盟会分支。1月18日,孙文提出了五条要约,命伍廷芳向袁世凯转达。条款中有“在北京不得更设临时政府”;“得北京实行退位电,即由民国政府以清帝退位之故电问各国,要求承认中华民国彼各国之回章”。孙文还特意电邀伍廷芳、唐绍仪“入宁面商,以决大计”,伍、唐二人却拒不赴宁。此后至1月21日,孙文连发五电给伍廷芳,不断修改要约,并通报黎元洪“现虽未列入正式谈判,而进行颇确。若清廷仍不肯就范,则再战有词”。1月22日,孙文将修改后的要约公诸报端,向袁世凯施压。袁世凯以孙文所提条件与此前南北议和谈妥的条件不符,拒绝接受。伍廷芳因孙文推翻了此前谈判达成的协议,十分不满,故致电孙文请辞议和代表一职。
为了增加对付袁世凯的筹码,孙文通过王勋与流亡日本的盛宣怀密商后,1月26日,民国政府、汉冶萍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于南京签订《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草约》,合同规定“由公司借政府500万元应付现金若干,其余作为政府向三井购买军装之需(英文本作 ‘购买武器与军火’)”[50] 由于该约严重侵害中方利益,中外舆论一时哗然。该约未获参议院通过,并受到汉冶萍公司股东大会反对,故最终作废。
2月3日,孙文会见充当日本政、经两界联络者的森恪(森恪)时称,“余等希望将满洲委托给日本,而日本给革命以援助”。“万一数日间无足够资金以救燃眉之急,许多军队要离散,革命政府将遭瓦解的命运”,并称在阴历年底必须得到一千五百万元,否则将不得不把政权拱手交给袁世凯。当天森恪即将经过孙文、胡汉民修改的加急电报发给三井物产顾问益田孝,指出“孙答应租借满洲,日本为防止革命军之解散,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外,应立即借一千万元,以中止与袁世凯和议,故孙文或黄兴为了满洲之契约将到日本一行。孙文答应‘满洲之事如有意实行,在四日之内,汇一千万元并电告,即可与袁中止和议’。”2月5日、2月6日孙文又接连致电森恪催日方答复。日方因恐外国干预,故于2月8日通过益田孝复电森恪,未允提供一千万元军费,反而劝告孙文、黄兴与袁世凯妥协。[51]
[编辑] 南京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主条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和中华民国
[编辑] 国内外对袁世凯的拥戴
11月1日,清政府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海外华侨,留学生和国内舆论界认为“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主张争取袁世凯反正,推举其为第一任大总统。11月9日,黄兴致函袁世凯,希望他“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主张给袁世凯“一个民选的总统”,避免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的悲剧。11月16日,孙文在巴黎也致电国民军政府,表示同意举袁世凯为总统。
[编辑] 武昌对上海:筹组中央政府的竞争
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时的黎元洪
陈其美,拍摄时间地点未知
程德全,拍摄时间地点未知
1911年11月,以黎元洪为首的武昌集团和以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为代表的上海集团,同时展开了筹组中央政府的活动。11月9日,黎元洪以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名义,向独立各省发出通电,要求各省速派代表到武昌开会,商组中央政府事宜。11月11日,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等三省军政府都督电邀各省派代表到上海开会。11月15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代表参加。武昌集团坚持会议要移到武昌召开。由于武昌最先发动起义,多省代表已抵达武汉,同盟会主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人也在武汉。最后,上海集团让步,议决各省代表赴武汉,定于30日在汉口召开会议,商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但每省在上海仍须留1名代表作为通信联络机关。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1月21日,各省代表陆续到达武昌。此时恰值清军攻陷汉阳,武昌危急。各省代表于11月30日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召开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十四省代表二十四人,推湖南代表谭人凤为议长。议决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由鄂军政府代中央军政府职权,鄂军都督代中央军政府大都督。12月2日,决定先制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雷奋、马君武、王正廷为组织大纲起草员。并作出了“如袁世凯反正,当共举为临时大总统”的决定。12月3日,会议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分三章共二十一条,即日由全体省代表签名宣布。同时决定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确定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府。各省代表于七天内齐集南京,如有十省以上代表到达,即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
12月4日,宋教仁、陈其美等却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沈恩孚、俞寰澄、朱葆康、林长民、马良、王照、欧阳振声、居正、陶凤集、吴景濂、刘兴甲、赵学臣、朱福诜在上海江苏省教育总会举行会议,列席会议的还有章炳麟、赵凤昌、章驾时、蔡元培、王一亭、黄中央、顾忠琛、彭锡范。大会以投票的方式,议决公电孙文归国主持大政,推举黄兴为暂定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由大元帅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决黄兴对于大元帅一职再三推辞,黎元洪却不愿屈居黄兴之下,表示反对,17日改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在讨论国旗时,湖北代表提议用十八星旗,福建代表提议用青天白日旗,江浙方面提议用五色旗为国旗象征五族共和,红、黄、蓝、白、黑,象征汉、满、蒙、回、藏。最后形成了以五色旗为国旗、铁血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的折衷方案。[52]
国旗:五色旗
陆军旗:铁血十八星旗
海军旗:青天白日旗
[编辑] 革命党人的内讧
各地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内部因争权夺利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内讧事件。武昌方面,有武昌起义前后孙武等人领导的共进会和蒋翊武等人领导的文学社的内讧,在内讧中文学社力量大损,詹大悲东下,宋锡全被杀,后共进会拥戴黎元洪,文学社拥戴黄兴,此亦有湘鄂矛盾在内。[53] 上海方面,陈其美同李燮和争沪军都督;1911年12月12日,江浙联军司令部参谋长陶骏葆在沪军都督府被陈其美杀害;1912年1月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于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广慈医院被陈其美指使蒋中正刺杀。
[编辑] 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参见: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及南京临时政府内阁
[展开] 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相关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宣告各友邦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宣告各友邦书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告海陆军士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告海陆军士文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文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现藏台北国父纪念馆。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南京
中国图书公司 (China Printing Company) 于1912年印制的月份牌,同时标出阴历和阳历。中华民国采用阳历作为国历,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历法传统。
12月11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和汉口两地的17省代表来到南京,继续商讨建立中央政府事宜。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总统,此时代表们分成支持在湖北立首功的黎元洪以及支持黄兴两派,相持不下。12月15日,代表获悉袁世凯赞成共和,决定暂缓选举临时总统,虚位以待袁世凯反正。
南京临时参议院院址。该楼原为江苏咨议局大楼,于1912年1月28日改为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院址。[54]
1912年2月15日,孙文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及南京临时参议院参议员出发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前,与总统府人员及参议员在临时参议院正门前合影。前排左起:1徐申伯,2蓝天蔚,3蔡元培,4黄兴,5孙中山,6赵士北,7魏宸组,8胡汉民,9黄大伟,10陈宽沆;第二排左起:1景耀月,2张伯烈,3陈陶遗,4欧阳振声,5刘彦,6彭允彝;彭允彝之上穿西装现半身者为江西代表汤漪;最后一排右起第五人为马素[55][56]
1912年1月21日,南京临时政府内阁召开第一次会议。桌端主持者为孙文。[57] 其他参会人员有,左侧自左至右:1海军总长黄钟瑛,2教育次长景耀月,3教育总长蔡元培,4财政总长陈锦涛;右侧自左至右:1黄兴,2外交总长王宠惠,3财政次长王鸿猷
12月25日,孙文从法国马赛回国抵达上海。孙文由于有着比较高的威望,受到许多革命团体的支持,成为众望所归的总统人选。立宪派和旧势力也认为孙文是在争取袁世凯反正之前的总统人选。12月28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预备会。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江苏咨议局会议厅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临时大总统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条:“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选出。参加选举的有直隶、奉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孙文获得十七张有效票中的十六票,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月2日,孙文通告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3日,各省代表会议推选黎元洪任临时副总统,并通过了孙文提出的临时政府内阁各部总长、次长名单,正式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下设十个部,陆军部总长黄兴兼任参谋本部总长,海军部总长黄钟瑛,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司法部总长伍廷芳,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实业部总长张謇及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此外,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法制局长宋教仁,印铸局长黄复生。1月11日,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纲领,以南京为临时首都,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代表会议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代表会为任参议员,推林森、陈陶遗任正副议长。
[编辑] 清帝逊位
[编辑] 清朝高级军政官员的意见
滦州起义与清军将领的抉择 主条目:滦州起义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1912年1月2日清军将领姜桂题等致内阁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1912年1月2日清军将领姜桂题等致内阁电
12月6日,袁世凯迫使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
1月2日,清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勋、张怀芝、曹锟、王占元、陈光远、李纯、王怀庆、张作霖等十五人电内阁,誓死反对共和,请饬各亲贵大臣将在外国银行所存款项提回,接济军用。同日,京东发生滦州起义。
1月5日,段祺瑞自汉口退驻孝感
1月7日,清第一军总参赞官靳云鹏自汉口到北京,谋联合各军,要求共和。同日,日本轮船密运步枪一万二千枝,子弹二千万发,机关枪六挺,山炮六门抵南京。
1月10日,清军王怀庆镇压滦州起义
清政府高级官员的态度 参见:出使各国钦差大臣、清光绪朝职官列表及清宣统朝职官列表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1912年1月3日陆征祥等驻外使节吁请清帝逊位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1912年1月3日陆征祥等驻外使节吁请清帝逊位电
1月3日,陆征祥等驻外各使节电请清帝退位。
[编辑] 革命军的北伐
1月11日,黎元洪下令北伐。
革命军北伐的军事部署与进攻策略 参见: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序列列表
[编辑] 宗社党:满洲贵族的最后抗争
主条目:宗社党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1912年1月19日君主立宪维持会宣言
http://zh.wikisource.org/wiki/1912年1月19日君主立宪维持会宣言
1月12日王公会议,奕劻主依优待条件交出政权,载泽、载洵、善耆及恭亲王溥伟反对,并与良弼、铁良、毓朗等决组宗社党与南方对抗。
[编辑] 全国政治的重心:袁世凯
参见:东华门事件、良弼 (红带子)、京津同盟会分会及辛亥天津起义
彭家珍、杨禹昌、黄之萌、张先培四烈士墓遗址,位于今北京动物园内。原墓于1912年2月由南京临时政府兴建,后毁于文化大革命。1990年北京动物园在四烈士墓原址立此碑作为纪念。
1月16日,袁世凯在下朝的路上,在东华门丁字街遭到京津同盟会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十人,袁幸免于难。
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室优待条件。
1月22日,孙文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袁世凯以利害游说和买通庆亲王奕劻和那桐,并以金钱贿赂隆裕太后身边受宠的太监张兰德(人称小德张),威吓隆裕太后称大势已去,如果革命军杀到北京,则皇室生命难保,而若同意让位,则可有优待条件。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1912年1月22日孙文声明
http://zh.wikisource.org/wiki/1912年1月22日孙文声明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1912年1月22日英、法、俄、日驻华公使声明
http://zh.wikisource.org/wiki/1912年1月22日英、法、俄、日驻华公使声明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一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一电
1月22日,英国公使朱尔典会同法、俄、日公使声明赞成清室退位。美国不愿干涉内政,不曾参加。
1月26日,在袁世凯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将领共47人联名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军已答应对清朝皇室、王族及满蒙回藏各族的优待条件,陈情“即此停战两月间,民军筹饷增兵,布满各境,我军皆无后援,力太单弱,加以兼顾数路,势益孤危”,要求“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到2月2日为止,联名增加到50人。
显示▼隐藏▲ 查· 论· 编
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电
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一电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 · 姜桂题(迟复) · 张勋 · 何宗莲(迟复) · 段芝贵 · 倪嗣冲(迟复) · 王占元(迟复) · 陈光远 · 李纯 · 曹锟 · 吴鼎元 · 潘矩楹 · 孟恩远 · 马金叙 · 谢宝胜 · 王怀庆(增列) · 靳云鹏 · 吴光新 · 曾毓隽 · 陶云鹤 · 徐树铮 · 蒋廷梓 · 朱泮藻 · 王金镜 · 鲍贵卿 · 卢永祥 · 陈文运 · 李厚基 · 何丰林 · 张树元 · 马继曾 · 周符麟 · 萧广传 · 聂汝清 · 张锡元 · 施从滨 · 萧安国 · 张士钰(迟复) · 袁乃宽 · 王汝贤 · 洪自成 · 高文贵 · 刘金标 · 赵倜 · 仇俊图 · 周德启 · 刘洪顺 · 柴得贵 · 张怀芝(增列) · 徐邦杰(增列)
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二电
(1912年2月4日)段祺瑞 · 王占元 · 何丰林 · 李纯 · 王金镜 · 鲍贵卿 · 李厚基 · 马继增 · 周符麟
1月26日强硬派宗社党首领良弼在住宅门口被京津同盟会分会刺客彭家珍炸成重伤,三天后死亡。善耆、溥伟分逃大连、青岛。
1月29日晚,北方革命军总司令胡鄂公领导发动了天津起义但遭到失败。2月7日上午,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遭到袁世凯部下及天津英租界当局破获,大批革命党人被天津英租界当局逮捕。
[编辑] 清帝逊位与清朝的灭亡
[展开] 清室退位相关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二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二电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淸室优待条件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淸室优待条件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清室退位诏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清室退位诏书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真电
http://zh.wikisource.org/wiki/真电
1月29日,召开清廷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
2月4日,段祺瑞联合王占元、何丰林、李纯、王金镜、鲍贵卿、李厚基、马继增、周符麟等共九人发出要求共和的第二电,专致“近支王公、诸蒙古王公、各府部院大臣”,声言“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
2月10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室优待条件》和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优待条件第一部分即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一,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 二,民国每年拨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 三,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 四,清王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并由民国派兵保护。 五,德宗崇陵所有产用经费由民国支出。 六,宫内执事之人,继续留用,唯不得招阉人。 七,皇室私有财产,由民国派兵保护。 八,禁军编入民国陆军。
除上述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八条外,还有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四条,及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七条。
清帝逊位诏书,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副署者有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署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署度支大臣绍英、学务大臣唐景崇、陆军大臣王士珍、署海军大臣谭学衡、司法大臣沈家本、署农工商大臣熙彦、署邮传大臣梁士诒、理藩大臣达寿
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退位诏书》由张謇起草,并由临时参议院通过,但其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为袁世凯手下所添加。至此,大清帝国正式终结,并被中华民国取代与继承。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编辑] 民国统一大庆典与孙总统祭明太祖
主条目:民国统一大庆典
[展开] 孙文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及民国统一大庆典相关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咨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咨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文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咨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咨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文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祭明太祖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祭明太祖文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谒明太祖陵文
http://zh.wikisource.org/wiki/谒明太祖陵文
孙文祭明孝陵时向文武百官讲话。图内后方挂有明太祖像,像下放有明太祖牌位,两旁摆放着五色旗及青天白日旗。
1912年2月15日,孙文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部部长、右都尉以上将校等在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背景同左图。图中心为孙文,孙文左1为黄兴,左2为徐绍桢,孙文右1为黄钟瑛,右2(打领结者)为梁长海[58]
香港陈修宗药局膏丹丸散广告。图案中心为1912年2月15日孙文祭明太祖。两侧为1913年公历与农历月历。
2月13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向临时参议院发出《辞临时大总统文》和《推荐袁世凯文》。
2月15日,南京举行民国统一大庆典。其中一项内容为孙文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孙文发表了《祭明太祖文》和《谒明太祖陵文》。在这两文中,孙文回顾了明太祖驱逐蒙古人,推翻元朝统治,使华夏摆脱夷狄统治获得光复的丰功伟绩,并将推翻满人的清朝建立中华民国视作明太祖业绩的承续,以告慰明太祖的在天之灵。
[编辑]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北洋政府的成立
[编辑]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临时约法的通过
宣传海报《民国共和万岁》,作者不详,1912年?。海报上绘有孙中山(孙大总统)和袁世凯(袁大总统)的头像。海报下方有一句中式英文:THE CHINESE REPUBLIC FOR EVER.
参见:北京兵变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
http://zh.wikisource.org/wiki/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外交部迎宾馆内就任临时大总统
位于北京铁狮子胡同的临时大总统府
宣统退位后,1912年2月13日孙文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并电袁前来受职;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总统继续执行。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4月4日临时参议院议决该院迁往北京。
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通过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5月,北京临时参议院讨论国旗统一案。5月14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五色旗左方上角占全旗四分之一置十九星旗为陆军旗,以五色旗左方上角占全旗四分之一置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商旗适用国旗,陆军旗和海军旗。该案咨达袁世凯时,袁提出仍以十九星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6月5日获得临时参议院通过。6月11日,此案由袁世凯发布临时大总统令颁布施行。[59]
中华民国国旗暨商旗:五色旗
陆军旗:十九星旗
海军旗:青天白日旗
《共和万岁》,作者不详,不晚于1930年。该画同时绘有五色旗、十九星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编辑] 妇女运动的兴衰
主条目:女子参政运动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女子参政同盟会宣言书
http://zh.wikisource.org/wiki/女子参政同盟会宣言书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驳诘同盟会传单
http://zh.wikisource.org/wiki/驳诘同盟会传单
在辛亥革命前,妇女运动已经有所兴起。比如原华兴会会员,后为同盟会会员的唐群英女士曾于1911年2月发起恢复当时已解散多年的留日女学生会并当选会长,后于辛亥革命中组织女子北伐队参加江浙联军,光复南京。同盟会部分会员于宣统三年九月上旬(时为1911年)在上海组织了中国社会党,提出“赞成共和、融化种界、改良法律、新生个人”等主张。该党强调“无论男女,义务权利平等”。[60]
民国元年(1912年)1月5日,中国社会党内女子参政同志会会长林宗素由上海前往南京,代表女子参政同志会拜会孙中山,希望得到孙中山对女子参政的支持。孙中山对“承认女子完全参政权”表示赞同。后该消息发表在《民立报》和《申报》上,引起中华民国联合会的章炳麟(会长)、程德全(副会长)、张謇(特务干事)等人的强烈反对,孙中山不得不称女子参政权须到“将来”方能实现。[60] 由于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没有男女平权的条文,违背了同盟会“男女平权”的主张,故林宗素、唐群英等20余名代表5次上书临时参议院,但皆无结果。时任女子后援会会长的唐群英于1912年2月20日联络上海的林宗素(女子参政同志会会长)、沈佩贞(女子尚武会会长)、吴木兰(女子同盟会会长)和长沙的王昌国(女国民会会长)等四位女子团体领导人,发起组建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并领衔上书南京临时参议院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称“女子参政为民国所必需”,“要求中央政府给还女子参政权”。然而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仍无男女平权条文,故此后3月19日、20日、21日连续3天发生了女界大闹参议院事件,即唐群英等人大闹南京临时参议院[61]。
1912年4月8日,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成立,唐群英被举为会长。该会的宗旨是“实行男女平等,实行参政”,制订有实行男女权利均等的十一条政纲。4月10日,该会发表《女子参政同盟会宣言书》,此后女子参政运动兴起。由于宋教仁等为实现“政党内阁”,故7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同盟会改组会议上迁就某些政团的要求,公然删除党纲中“男女平权”的内容。8月2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召开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唐群英痛斥宋教仁,并打了宋教仁一记耳光,林森也挨了唐群英一记耳光。会后,唐群英起草了《驳诘同盟会传单》并广为散发,9月1日召开了女界联合会议,猛烈抨击宋教仁等,号召女界“切勿动摇,必达到男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已”。国际争取妇女参政权组织万国女子参政会(International Woman Suffrage Alliance)将此举赞为“在东方作第一声惊人之鸣!”12月9日,针对北京临时参议院拟定的《国会选举法》中无女子参政条文,唐群英、沈佩贞等在北京临时参议院同议长吴景濂展开辩论称:“凡反对女子参政者,将来必有最后之对待方法。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后唐群英在《女子白话报》上发表文章批评袁世凯政府。此后袁世凯继宣布解散国民党之后,又下令取缔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女子白话报》,禁止湖南《女权日报》在北京发行,并悬赏一万元通缉唐群英。女子参政运动遭到镇压。[62]
[编辑] 外国列强的支持
参见:中华民国外交#中华民国与各国建交断交大事纪
武昌起义之后,在中国有重大利益的外国列强保持了观望态度,并试图从北京政权或武昌政权中寻找到最能符合各方利益的一派来支持。1913年4月8日,第一届中华民国国会在北京召开;同日,巴西首先承认中华民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1913年4月9日秘鲁,5月2日墨西哥,5月4日古巴承认中华民国。1913年5月2日美国在列强中率先承认中华民国。1913年10月7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丹麦,瑞典共13国同时宣布承认中华民国。
[编辑] 北洋政府与南北矛盾
主条目:北洋政府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举行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典礼,此后于1913年内将总统府从铁狮子胡同的府址迁到中南海,并于1913年将宝月楼改建为新华门,作为总统府南大门,将中南海西侧路更名为府右街,新华门前的路更名为府前街
从此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称为“北洋政府”。
1913年2月,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袁世凯被认为是背后策动暗杀者。[63] 7月,孙文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同时袁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但是袁世凯1915年废共和称帝,遭到反对,引发护国战争,袁世凯旋即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中国进入各省区军阀割据的时期。孙文则在广州多次组织护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国出现南北分治局面。
[编辑] 影响
[编辑] 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编辑] 思想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编辑] 经济影响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编辑] 社会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有限的。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却未受根本性冲击。因为主导各地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地方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这反而更加巩固了他们原有的地位。虽然革命党的一些主要领袖如孙中山等人出身平民,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在辛亥革命后的生存条件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方令传统上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
辛亥革命对于18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触及。
[编辑]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影响
辛亥革命爆发前的革命组织,多以汉族为本位。他们提出“驱除鞑虏”后所建的民国,往往指单限于以汉族为主的十八行省(武昌起义时所用的十八星旗即为佐证);满洲(当时已经成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内蒙古、外蒙古、新疆(时已为新疆省)和西藏都被排除在外。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权威下降,自顾不瑕,列强更趁机支持边疆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外蒙古独立与唐努乌梁海问题 参见:外蒙古独立、唐努乌梁海及中俄关系
俄罗斯(俄罗斯帝国及苏联)支持外蒙古独立(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自此该地区开始了脱离中国的进程。
西藏问题与西姆拉条约 参见:辛亥拉萨动乱、中华民国治藏历史、西藏问题、西姆拉条约、中印边界问题、中缅边界问题及中英关系
1910年,清朝借故由赵尔丰率两千军队,强行驻扎于拉萨,达赖喇嘛因此前往印度避难,而清朝则再次取消了达赖喇嘛的封号。在大吉岭的达赖喇嘛开始与英国人接触,希望通过英国、印度的帮助,使西藏获得更大的自治。随着辛亥革命爆发,各地发生兵变,赵尔丰在四川被杀,驻藏军队也采取行动,抓捕了清朝的驻藏大臣,但在随后与藏军的冲突中,被缴械投降,后全部被遣返内地。1913年1月,达赖喇嘛回到拉萨。袁世凯发电报,表示要恢复达赖喇嘛的封号,而达赖喇嘛在回复中,则直接重申了他对西藏的全权统治,这份声明甚至被部分西藏人看作“独立宣言”。内地对西藏的影响急转直下,而后西藏各地产生了“驱汉事件”。为了防止内地军队再次入藏,噶厦政府开始从英国购置军火,绝大部分藏军都被部署到西康,这也导致西藏北部疆域无法得到有力的维持。由于军费开支的猛涨,更加剧了西藏的内部矛盾。中华民国政府由于忙于战事,对西藏主要采取外交策略,特别是在国际场合不断地强调对西藏的主权。英国尽管不支持西藏完全独立,但西藏噶厦政府还是对其抱有很高的期待,1914年,双方签定协议,西藏噶厦政府将“东北边境特区”割让给了印度,也就是现在的阿鲁那恰尔邦,对于此协议,中华民国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拒绝承认。
内蒙古王公的独立和自治活动 参见:满蒙独立运动、蒙古王公联合会、贡桑诺尔布、第三次日俄密约、中日关系、中俄关系及内蒙古历史
新疆 参见:杨增新及新疆历史
满洲 参见:满蒙独立运动及中日关系
[编辑] 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影响
[编辑] 对马来亚华人的影响
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华人介入中国革命活动是史无前例的。虽然革命活动主要在于挽救中国,但这一行动已对当地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大致可以归为:
马新华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马新华人团结力量的增长 新思想的涌现 政党政治的影响
孙文于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许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转而支持孙文。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华人开始剪掉辫子。在同盟会和孙文的号召下,当地华人也积极捐款支持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后开启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人维系与中国关系的主要思想源泉。由于民族主义思想的鼓吹,数以千计的当地华人青年回到中国参加推翻清朝的活动,并在各方面给予革命党金钱援助。同时,这股思潮也促进了反对殖民统治的意志不断发展壮大。
当孙文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开展革命活动之前,当地华人并不团结,常有帮派之间和不同籍贯族群之间的斗争。这阻碍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影响华人社会的经济成长并妨碍了不同籍贯华人之间的合作。
1906年,孙文在吉隆坡主持同盟会支会成立仪式时发出警告说,当地华人的不团结最终将导致整个华人社会的崩溃。因此同盟会展开了各种宣传活动,如阅书报社、夜校、戏剧表演,使不同籍贯的集团为孙文的革命而一起工作,这使不同籍贯的华人有机会逐步相互了解与合作以解决共同的难题。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正是灌输团结思想的组织。此外,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学校传播标准华语打破了以往使用方言教学的惯例,使不同籍贯的华人间有了共同的媒介语。通过这些努力,华人的团结精神和国民意识逐渐加强。
孙文的革命思潮带为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带来了新的思想,冲击了华人传统的旧社会和旧传统。利他主义,舍己为群,平等和自由之观念因此不断传开。设立女子学校受到鼓励,女人被允许参加社会活动甚至参加革命。
辛亥革命后,1912年8月13日国民党成立。在得到英国殖民政府的许可后,国民党在马来亚成立了国民党马来亚支部。由于英国殖民政府认为国民党并非与殖民政府对抗,1912年12月18日,又许可在新加坡成立国民党星洲联络支部。北京的国民党于1913年被解散后,其后继各党派在马来亚继续进行合法活动,直到1925年中国国民党的注册被英国殖民政府吊销,理由是未根据社团法令提供所需的资料。尽管如此,中国国民党并未停止活动,而是继续以秘密形式存在。中国国民党在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活动,为日后抗日战争、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政治运动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 评价
[编辑] 正面评价
在民国初年,知识分子们和革命的参与者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满清而兴奋不已,对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较高的评价。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因而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孙文在1921年《复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书》中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它的政治后果正象在俄国如果让高尔察克、尤登尼奇或弗兰格尔跑到莫斯科去代替列宁而就会发生的一样。”[64]孙文在遗嘱内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国,因此要进一步发动文化上的改革。
1920年代以后的国共两党,则对于辛亥革命有了较高的评价。这种评价在1950年代以后的海峡两岸,仍皆为主流观点。中国国民党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视辛亥革命为其所领导成功的革命,赋予辛亥革命有极高的评价,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对辛亥革命的积极评价是国民党内各派的共识。如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65]
而中国共产党虽然认为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没有建立共和体制,更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和深刻的社会革命,来达到平均地权的主张,而是在列强的压力下,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妥协,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但同时又认可辛亥革命是个具有阶段性成就的革命,为后来进一步革命奠定了基础。例如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6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67]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首次将辛亥革命纳入宪法,称“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2011年10月9日上午10时许,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纪念大会。[68]
[编辑] 负面评价
到了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开始有人对这种把革命视为正面影响、进而可能衍生“革命崇拜”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章士钊晚年说:“今之论士,语涉辛亥革命,往往过于夸张,估计成功二字,溢量太不知何许。”[69] 又如中国大陆的思想史学家李泽厚、刘再复等人,认为在20世纪初的中国,保留君主的渐进改革比暴力的革命更能使中国在稳定中发展,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杨度等君主立宪的主张比孙中山更适合于当时的中国。
台湾的历史学者也开始对国民党加诸于“辛亥革命”的一些“神话”作消解,重新评估辛亥革命的价值和作用。
西方学者,汉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也有很多研究。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价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而“基本上是一场失败”。高慕柯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大于它所有领袖的革命,是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7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裴斐(Nathaniel Peffer)在《远东》(The Far East: A Modern History)一书中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试图建立起的共和政体给予很低的评价:“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地。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71]
[编辑] 参考文献
^ 梁启超,立宪法议,载清议报第81册,1901年 ^ 稲田雅洋. 自由民権运动の系谱 近代日本の言论の力. 东京都: 吉川弘文馆. 2009年. ISBN9784642056816. ^ 日俄战争与立宪风潮. 光明日报. 2004年12月14日. ^ 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记·卷三 ^ 张一麟,心太平室集·卷八 ^ 1871年,日本使团考察欧美. 环球时报. 2002年12月16日 [2010-04-30]. ^ 从新发现手稿看梁启超为出洋五大臣做枪手真相. 南方周末. 2008年11月12日 [2010-04-30]. ^ 8.0 8.1 载泽. 奏请宣布立宪密折,载 宪政初纲.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06年: 4-7. ^ 清史稿·志八十八·选举八 ^ 清史稿·本纪二十五·宣统皇帝本纪 ^ 清史稿·本纪二十四·德宗本纪二 ^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二 ^ ^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辛亥革命网,2010年11月15日 ^ 冯自由,壬寅东京青年会,载冯自由,革命逸史,于2011-01-10查阅 ^ 另一方面,“共进会”则是同盟会的一个别派,与一九○七年秋季在东京成立。以 孙先生为最高领导人,居正、刘公、孙武等人为主要干部,重视和其他会党“共进”,也就是重视协力关系,以显示十八省铁血联合的“十八星旗”为军旗。一九○九年,由日本归国的孙武等人在汉口设立总机关部,与长江流域的革命组织保持着联系。蒋总统秘录第二册之武汉准备起义 ^ Marie-Claire Bergère; translated by Janet Lloyd. Sun Yat-s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5. ISBN0804740119, 9780804740111. ^ 赵宗颇. 为共和牺牲的日本友人山田良政. 学术月刊. 1980年 (第8期). doi:CNKI:SUN:XSYK.0.1980-08-019. ^ 大明顺天国起义,辛亥革命网,2010年11月16日 ^ 蒋宋美龄给廖承志公开信. 联合报. 中华民国71年8月18日: (第1版) [2010-04-16] (繁体中文). ^ 梅屋庄吉夫妇与孙中山夫妇的真挚友情. 纵横. 2008年 (第6期). ^ 冯自由. 南洋华侨与革命运动,载 革命逸史·第六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年. ^ 冯自由. 华侨革命开国史,载 华侨与辛亥革命.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 ^ 洪丝丝. 辛亥革命与华侨.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年. ^ 辛亥革命与南洋华人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 辛亥革命与南洋华人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 辛亥革命与南洋华人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 1986年. ^ 杜永镇. 辛亥革命时期的华侨.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1年. ^ 颜清湟著,李恩涵译. 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2年. ^ 陈楚楠. 晚晴园与中国革命史略,载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续编.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 冯自由. 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载 革命逸史·第三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年. ^ 冯自由. 海外各地中国同盟会史略,载 革命逸史·第四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年. ^ 张少宽. 孙中山与庇能会议:策动广州三·二九之役. 槟城: 南洋田野研究室. 2004年. ISBN9834167407. ^ 张克宏. 亡命天南的岁月:康有为在新马. 吉隆坡: 华社研究中心. 2006年. ISBN983-9673-98-X. ^ 1906年孙中山在新加坡建立同盟会合照(何锡钿藏品) ^ 黄建淳. 新加坡华侨会党对辛亥革命影响之研究. 新加坡: 新加坡南洋学会. 1988年. ^ 戴学稷. 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 团结. 2003年 (06期). ^ 彭松涛. 新加坡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贡献. 团结. 1995年 (05期). ^ 彭松涛. 新加坡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贡献(续). 团结. 1996年 (01期). ^ 傅镜冰. 光我华夏——本报创刊三十七周年纪念辞,载 光华日报创刊三十七周年纪念特刊. 槟城: 光华日报. 民国三十六年: 1. ^ 冯自由. 南洋各地革命党报述略,载 革命逸史·第四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81年. ^ 三十、广东宣布共和独立. 广东省情信息库 [2009-10-3] (简体中文). ^ 本图片原名《上海庆祝民国改元》,载《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十一号 ^ 要闻·中华民国新纪元,申报1912年1月1日 ^ 李宗仁大传,作者:荣维木,团结出版社,ISBN 978-7-80214-361-6。 ^ 中共烟台地方史,第一卷第一编 ^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06页 ^ 原照片一式三张,唐绍仪、伍廷芳、李德立三人分别在三张照片上签名后各存一张。本照片为唐绍仪旧藏,现存珠海市博物馆。见 珍贵历史照片 唐绍仪与南北议和,珠海乡音总第41期,1998年12月 ^ 胡榴明,汉口英国总领事馆官邸 ^ 范福潮,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南方周末,2008年9月24日 ^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辛亥革命 卷八,第103页 ^ 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5-236页 ^ 藤井升三,辛亥革命时期有关孙文的资料——森恪关于“满洲问题”的书信,1982年,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调查研究部刊印。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 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647-648页 ^ 确定中华民国旗式,申报,1911年12月8日 ^ 苏全有, 对阳夏战役败因的再认识,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8(2), 2005 ^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南京民国建筑网,于2011-07-02查阅 ^ 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谢文孙等整理,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 孙中山先生珍贵历史照片在广东珠海被发现,中华网,2002-12-12 ^ 孙中山主持第一次内阁会议,中山文史(第35辑) ,2006年3月22日 ^ 梁长海:被“遗忘”的中华国民银行行长,江门日报第7870期 A10版,2011-4-18 ^ 李学智,民元国旗之争,史学月刊1998(01),46-50页 ^ 60.0 60.1 林宗素,辛亥革命网,2010-11-30 ^ 王瑞庆,唐群英大闹参议院,辛亥革命网,2010年11月13日 ^ 萧润波、唐存正,唐群英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2011年03月18日 ^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中华民国二年癸丑·第86页 ^ 复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书(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孙中山选集,于2010-9-8查阅 ^ 何香凝,何香凝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0日 ^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之一),人民日报1954年9月16日,第3版 ^ 高举革命和团结的旗帜,高举三面红旗奋勇前进,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0日 ^ 快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11年10月9日 (简体中文). ^ 章士钊. 孙黄遗札密诠,载章士钊全集第8卷. 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0年. 1962: 第341页. ISBN780531543. ^ 马克·赛尔登;魏晓明,冯崇义译. 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962: 第45-48页. ISBN9787801496706. ^ Nathaniel Peffer. The Far East: A Modern Histor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8: 240-241.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资料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九日),载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渤海寿臣辑录,辛亥革命始末记,保正五族民报社,1912年 王笑生编,中华民国大事记,上海:有正书局,1912年 咏簪,武昌两日记,1912年 郭孝成,中国革命纪事本末,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 观渡庐编,共和关键录,上海:著易堂书局,1912年 顾乃斌,浙江革命记,浙军第四十九旅司命部印,1912年 胡石庵,湖北革命实见记,1912年 居正,辛亥札记,1929年 居正,梅川日记,铅印本,1944年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曹庆云,武昌革命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邵元冲,中国之革命运动及其背景,上海:民智书局,1926年 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1944年 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北京:三联书店,1952年
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 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武昌:文华印书馆,1947年 李廉芳,辛亥武昌首义记,湖北通志馆,1947年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7年 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邱文彬,辛亥阳夏起义史略,河南:民国日报社,1939年 辛亥首义铁血伤军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开国史迹,武昌:文华印书馆,1948年 萝蕙草堂主人,梅楞章京笔记,满铁大连图书馆,1942年 陆丹林,革命史谭,重庆:独立出版社,1945年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 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主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中华民国史料》 左舜生编辑:《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中国近百年史资料续编》,台北:中华书局,1983年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孙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 胡滨 译,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大革命写真画(全十册),商务印书馆,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 辛亥革命画史,江汉出版社,1911年 辛亥革命大写真,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编辑] 专著
陈旭麓,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吴玉章,辛亥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林增平,辛亥革命,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1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朱育和、欧阳军喜、舒文,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郭真,辛亥革命史,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 高尔松,辛亥革命史,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 左舜生,辛亥革命史,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高劳,辛亥革命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圑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熊守晖,辛亥武昌首义史编,台北:中华书局,1971年 吴剑杰,辛亥革在湖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皮明麻等,辛亥武昌首义事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玉法,辛亥革命史论,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 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北京:社会科会文献出版社, 2002年 黎民,历史追踪──中华民国国号的来由和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台北:远流出版社,1998年,ISBN 957-32-3513 唐德刚,袁氏当国,台北:远流出版社,2002年,ISBN 957-32-4680-5 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年,ISBN 957-08-1826-3 林毓生,《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载 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社,1983年,ISBN 957-08-0384-3 周伟民,唐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2年,ISBN 7-5443-0682-8 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 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ISBN 7-80057-725-2 尚明轩,孙中山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 宋平,蒋介石生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 胡绳武:《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临时大总统的席位》,《文史知识》,1984年第9期 林增平:《会党与辛亥革命》,《文史知识》,1984年第9期 王来棣:《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北军政府剖析》,《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1期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中国对谈录,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年,ISBN 957-708-735-3 [美]L.S.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日本产经新闻社,蒋总统秘录,台北:中央日报社,1979年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辛亥革命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辛亥革命网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官方网站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南京总统府-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教授冯天瑜:武昌首义第一枪并非熊秉坤打响
[编辑] 相关条目
辛亥革命博物馆 中华民国历史 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期间的军事活动 辛亥革命期间的外交活动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南京总统府-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 湖南辛亥革命纪念馆 襄阳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光复楼-位于台北市阳明山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E%9B%E4%BA%A5%E9%9D%A9%E5%91%BD&oldid=18003405”
6个分类: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历史
晚清历史
中国战争
排满
1911年
2个隐藏分类: 含有俄语的条目
含有英语的条目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条目
讨论
大陆简体
变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操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分類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询问处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页面
永久链接
引用此文
其他语言
???????
Català
Dansk
Deutsch
English
Espa?ol
Eesti
Suomi
Fran?ais
贛語
?????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аза?ша
???
Lietuvi?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Norsk (nynorsk)?
?Norsk (bokm?l)?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Svenska
?????
Türk?e
Укра?нська
Ti?ng Vi?t
粵語
更多阅读
Portal:共产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自由百科全书中文
Portal:共产主义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欢迎来到维基百科的共产主义专题!人物|人文|历史|社科|社会|地理|自然|科学|技术|更多...编辑查看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英语:Communism,拉丁语:communis)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
转载 中国抗日战争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中文网站
原文地址:中国抗日战争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作者:Smith_Harrison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是20世纪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相對於被視為近代第一次中日戰爭的甲午戰爭,亦稱為第二次中日
小泉纯一郎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泉纯一郎[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小泉純一郎)跳转至: 导航、 搜索小泉纯一郎第87、88、89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任期2001年4月26日-2006年9月26日君主今上天皇(明仁)前任森喜朗继任安倍晋三选区神奈川县第11选区日本自由民主
笑傲江湖 (2013年电视剧)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全书
2013大连维基人周年聚会圆满结束。[关闭]笑傲江湖 (2013年电视剧)[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至: 导航、 搜索关于与“笑傲江湖 (2013年电视剧)”同名的其他主题,详见“笑傲江湖 (消歧义)”。笑傲江湖Swordsman类型武侠剧
Portal:动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甘味人生维基百科全书
Portal:动漫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Portal:動漫)[编辑]维基娘:欢迎来到动漫主题首页快捷方式:P:AC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通常理解为ACG(Anime、Comic、Game)的统称。)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中文里一般均把两者在一起称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