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上坟祭祖注意事项 复三上坟注意事项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源于何时?中国人为什么选择清明节扫墓?从传统礼仪和习俗的角度讲,祭拜扫墓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2013年3月31日,《广州日报》发表钟葵先生《清明拜山贵在“祭如在”》的文章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

清明扫墓祭拜礼仪。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按照节气时间,清明节共有15天。而扫墓节期比较长,有清明节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在这近20日内均会有人扫墓。
清明节上坟祭祖注意事项 复三上坟注意事项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认祖归宗的纽带。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可以说,清明节扫墓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作用巨大。清明节的起源,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仿效此举,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不过此说值得怀疑,而且也过于含糊。应该说起码到战国时期人们扫墓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这可以从《孟子·离娄下》得到证明,孟子在文中讲述了一个齐人的故事,他有一妻一妾,却不在家吃饭,每天到城郊墓地乞讨别人扫墓时剩下的酒食,由此可见在齐国几乎天天都有人扫墓,扫墓并没有固定的日子。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有功之臣介之推而确定的。直到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后,中国人扫墓才有“法定”日子。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扫墓。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一起放假,以后历代每逢清明节都有公共假期。

清明时节 三阳开泰。唐以后规定清明节扫墓是很符合大自然规律的,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这时,万物复苏,草木萌动。按照农历季节的划分,立春至惊蛰前一日为春季第一个月,惊蛰后至清明前一日为春季第二个月,清明后至立夏前一日为春季第三个月。在清明节,阳光的直射位置继续向北纬地区移动,这时北温带地区白昼逐渐变长,黑夜相应缩短,天气逐渐回暖,自然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景物鲜明,所以叫“清明”。如果把白昼和暖视为阳,把黑夜和冷视为阴,那么清明前后是阳气上升之时,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换旺盛,正是人们与先人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时机。这好比《易经》的泰卦,三阴在上,三阳在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阴气和阳气交流对应。所谓“三阳开泰”,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扫墓衣着 素色为主。按照习俗,清明扫墓的顺序首先是将墓区打扫干净,然后摆放祭品,在墓上压些纸钱,上香,敬酒,拜祭,焚化“财帛”,吃供品等等。在古代,清明节前是寒食节,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相沿已久。虽然现在已没有寒食节,但扫墓前要不要吃冷食或吃素呢?笔者认为,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在动身开始扫墓时,最好不吃东西或吃素。衣着方面,以穿黑色、深蓝色、灰色、白色等素色衣服为宜,不应穿得花花绿绿,而且要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敬。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习俗非常相近,他们一般穿深色西服,戴白花,衣着整齐,庄严肃穆。《易经》中与埋葬先人和祭祀礼仪有关的一卦是大过卦,这一卦的“大象”是坎卦,坎代表水,其代表色是黑色,所以穿黑色衣服扫墓也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有江湖术士说,扫墓穿黑色衣服容易招惹阴气,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摆放供品 须有铺垫。在摆放祭品时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应该先在下面铺上一块白布或者白纸,如果没有白布白纸,起码也要铺上报纸。这也是源自古代礼仪,《易经》中大过卦“初六”爻辞是专门讲祭祀礼仪的,该爻辞称:“藉用白茅,无咎。”意思是祭祀时先将洁净的茅草铺在地上,然后将祭品放在上面,这样做就没什么过错了。为什么要强调先铺白茅?孔子解释说:“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孔子认为,祭器本来可以放在地上,现在却在下面铺上洁净的茅草,哪里会有过错?这表示对祭祀态度极其慎重。茅草虽然不是贵重的物品,但铺在祭器下面,功用就非常重要了。对重大事情,只要像这样小心慎重地处理,就不会出现过失。

孔子说:“祭如在”。除了轻拿轻放祭品,在下面用白布白纸做铺垫外,向祖先敬酒跪拜时要全神贯注,脑袋里想着祖先的音容笑貌,好像与祖先面对面交谈。正如孔子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的在那里。)

游子难返 家中祭拜。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家乡参加祭祖活动,这时应该怎么办?能到墓地祭拜祖先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住所祭拜祖先,方法是家里阳台或客厅摆一张桌子,铺上白纸或白布,摆上供品,点燃三支香,朝家乡方向鞠躬三次,默念祭文,心里想着祖先。《易经》大过卦的“大象”是坎,坎卦卦辞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意思是遇到重重阻碍的时候,只要诚心诚意,中规中矩办事,结果也是吉利的。

献上菊花 寄托思念。很多人在祭祖时习惯向祖先献上鲜花。花有很多种,献什么鲜花为好呢?在传统吉祥文化中,几乎每一种花都有其吉祥含义,如莲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等。古人祭祖通常使用菊花,菊花除象征品德高尚和长寿外,还是寄托思念之花,有怀念的含义,祭祖时献上白色和黄色菊花是最合适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4804.html

更多阅读

2014届全日制中复班中考喜讯 2016阳泉七中中考喜讯

2014届全日制中复班中考喜讯我院全日制中复班今年中考全年级高中上线率达83.47%!平均成绩535.6分,比去年进校时提高了32.6分!有14位同学中考成绩达到568分以上!42位同学中考成绩达到550分以上!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达41.58%!其中,中

著名小提琴奏鸣曲 最有名的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它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多彩、表现力极强,在交响乐团中处于主奏乐器的第一位。而且小提琴独奏、协奏、伴奏都十分擅长。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几百年历史中,无数作曲家为小提琴创作了无

简体 学习班第156集: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

2015年7月18日讲于香港老法师:好,今天我们「祭祖专刊」有三篇文稿,是聂振弢教授、胡小林居士,还有一篇是徐醒民老师的,内容是雪庐老人诗弘孝道,很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乙未中元祭祖文注。聂振弢教授。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乙未中元

临县丧葬礼仪下 丧葬礼仪九叩礼

第三部分 守孝礼制按照封建礼教,父母病故之后必须守制三年,就是遵循封建礼制在三年内按规定时间祭奠,其孝子也有许多清规戒律,现略述如下:① 复三在埋葬的第三天凌晨,先由孝子到墓前垒墓门,安饭桌(饭床),烧纸化钱,摆放祭品。上午,先由配偶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题解释 金刚般若波罗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题解释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立题的原则是什么? 首先明确,佛教共有几种立题法?共有七种立题法。那么是哪七种立题法呢? 七种立题法,总说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合共七种。 一、什么叫单三? 单三就是

声明:《清明节上坟祭祖注意事项 复三上坟注意事项》为网友趁醉独饮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