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源于何时?中国人为什么选择清明节扫墓?从传统礼仪和习俗的角度讲,祭拜扫墓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2013年3月31日,《广州日报》发表钟葵先生《清明拜山贵在“祭如在”》的文章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
清明扫墓祭拜礼仪。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按照节气时间,清明节共有15天。而扫墓节期比较长,有清明节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在这近20日内均会有人扫墓。
![清明节上坟祭祖注意事项 复三上坟注意事项](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33051t01e82f9f80025ff683.jpg)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认祖归宗的纽带。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可以说,清明节扫墓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品质作用巨大。清明节的起源,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仿效此举,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不过此说值得怀疑,而且也过于含糊。应该说起码到战国时期人们扫墓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这可以从《孟子·离娄下》得到证明,孟子在文中讲述了一个齐人的故事,他有一妻一妾,却不在家吃饭,每天到城郊墓地乞讨别人扫墓时剩下的酒食,由此可见在齐国几乎天天都有人扫墓,扫墓并没有固定的日子。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有功之臣介之推而确定的。直到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后,中国人扫墓才有“法定”日子。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扫墓。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一起放假,以后历代每逢清明节都有公共假期。
清明时节 三阳开泰。唐以后规定清明节扫墓是很符合大自然规律的,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这时,万物复苏,草木萌动。按照农历季节的划分,立春至惊蛰前一日为春季第一个月,惊蛰后至清明前一日为春季第二个月,清明后至立夏前一日为春季第三个月。在清明节,阳光的直射位置继续向北纬地区移动,这时北温带地区白昼逐渐变长,黑夜相应缩短,天气逐渐回暖,自然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景物鲜明,所以叫“清明”。如果把白昼和暖视为阳,把黑夜和冷视为阴,那么清明前后是阳气上升之时,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换旺盛,正是人们与先人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时机。这好比《易经》的泰卦,三阴在上,三阳在下,阴气下降,阳气上升,阴气和阳气交流对应。所谓“三阳开泰”,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扫墓衣着 素色为主。按照习俗,清明扫墓的顺序首先是将墓区打扫干净,然后摆放祭品,在墓上压些纸钱,上香,敬酒,拜祭,焚化“财帛”,吃供品等等。在古代,清明节前是寒食节,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相沿已久。虽然现在已没有寒食节,但扫墓前要不要吃冷食或吃素呢?笔者认为,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在动身开始扫墓时,最好不吃东西或吃素。衣着方面,以穿黑色、深蓝色、灰色、白色等素色衣服为宜,不应穿得花花绿绿,而且要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敬。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习俗非常相近,他们一般穿深色西服,戴白花,衣着整齐,庄严肃穆。《易经》中与埋葬先人和祭祀礼仪有关的一卦是大过卦,这一卦的“大象”是坎卦,坎代表水,其代表色是黑色,所以穿黑色衣服扫墓也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有江湖术士说,扫墓穿黑色衣服容易招惹阴气,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摆放供品 须有铺垫。在摆放祭品时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应该先在下面铺上一块白布或者白纸,如果没有白布白纸,起码也要铺上报纸。这也是源自古代礼仪,《易经》中大过卦“初六”爻辞是专门讲祭祀礼仪的,该爻辞称:“藉用白茅,无咎。”意思是祭祀时先将洁净的茅草铺在地上,然后将祭品放在上面,这样做就没什么过错了。为什么要强调先铺白茅?孔子解释说:“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孔子认为,祭器本来可以放在地上,现在却在下面铺上洁净的茅草,哪里会有过错?这表示对祭祀态度极其慎重。茅草虽然不是贵重的物品,但铺在祭器下面,功用就非常重要了。对重大事情,只要像这样小心慎重地处理,就不会出现过失。
孔子说:“祭如在”。除了轻拿轻放祭品,在下面用白布白纸做铺垫外,向祖先敬酒跪拜时要全神贯注,脑袋里想着祖先的音容笑貌,好像与祖先面对面交谈。正如孔子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的在那里。)
游子难返 家中祭拜。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家乡参加祭祖活动,这时应该怎么办?能到墓地祭拜祖先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住所祭拜祖先,方法是家里阳台或客厅摆一张桌子,铺上白纸或白布,摆上供品,点燃三支香,朝家乡方向鞠躬三次,默念祭文,心里想着祖先。《易经》大过卦的“大象”是坎,坎卦卦辞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意思是遇到重重阻碍的时候,只要诚心诚意,中规中矩办事,结果也是吉利的。
献上菊花 寄托思念。很多人在祭祖时习惯向祖先献上鲜花。花有很多种,献什么鲜花为好呢?在传统吉祥文化中,几乎每一种花都有其吉祥含义,如莲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等。古人祭祖通常使用菊花,菊花除象征品德高尚和长寿外,还是寄托思念之花,有怀念的含义,祭祖时献上白色和黄色菊花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