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
黄绍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31f640100enpk.html
【题注】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里,都曾经或长或短地存在过“弃老”行为。从“弃老”到“敬老”习俗的转变,是人类文明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意味着人类对“经验”和“知识”代代积累传承的日渐重视,更蕴含着人性的觉醒,蕴含着人类逐渐学会对每一个个体成员生命的尊重。
第一次接触到“弃老俗”时,我被深深震撼了;第一次听说中国也有“弃老俗”、甚至还有“弃老俗”的实物遗址“寄死窑”时,我的感觉,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我第一次接触“弃老俗”是在很多年前,缘于一部日本影片《楢山节考》。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在日本信侬(今长野县)某个偏僻、贫穷的山村里,流行着一种“弃老”习俗。由于冬季食物严重短缺,村中老人一到70岁时,不论男女,都会被送到楢山上,活活冻饿而死,给年轻人让出粮食。女主人公阿玲虽年近70,但身体健康,儿子辰平也很孝顺。可是,在习俗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下,阿玲还是不得不屈服。影片的最后,衣衫单薄、形容枯槁的老妇,呆坐在楢山上累累白骨之间,而漫天大雪,正飘飘落下。儿子辰平,悲欣交集地对老母亲说:“妈妈,下雪了,运气真好。”
这样的结局太沉重了,远不是当时的我所能理解。我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影片为了审视生命的价值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很多年过去了,《楢山节考》所带来的震撼渐释渐稀。直到不久前,我读到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发表于2003年的一篇论文之后,这种震撼再次被唤醒,而且,更强烈。
在这篇名为《走近“寄死窑”》的文章中,刘守华教授说,鄂西北一带民间,至今流传着一个《斗鼠记》的传说:
“在古代郧县这一带的‘麇国’里,凡是上了60岁的老人,都要按老规矩送进‘自死窑’让他们冻饿而死。有个叫杨三的农民,偷偷把老父亲养在家里。恰好这时外国送来一只像黄牛那么大的‘犀鼠’,全国上下无人能识别和制服这一怪兽,陷入惊恐不安之中。杨三将此事告知老父,老人家教他用一只13斤半的猫斗败了犀鼠。国王从这件事认识到智慧丰富的老人是个宝,从此就废除了将老人送进‘自死窑’的古老习俗。”
刘守华教授解释说,所谓“寄死窑”、“自死窑”,就是将老人送进里面等死的“弃老洞”。
这样的传说真让我惊讶,但更让我惊讶的在后面。刘守华教授接着说,在湖北省十堰市的乡下,“寄死窑”(即“自死窑”)迄今还在,而且不止一处。在武当山下的官山镇,他就考察过其中一座。
这,太让我震惊了。我读历史出身,熟悉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各种原则、规定、仪式、细节和故事。我一向认为,在传统中国,“孝”已经被提倡到离谱的地步,在“孝”的大旗下,子孙们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完全被忽视、被践踏、被抹杀。以旧时流传最广的《二十四孝》故事为例,要求子孙们忍辱负重(“孝感动天”)、装疯卖傻(“戏彩娱亲”)、恶心变态(“尝龚忧心”)、冷血无情(“埋儿奉母”)、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卧冰求鲤”)……这样的“孝”,我实在不敢苟同。
现在,突然间,问题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思考和审视它。难道,《楢山节考》和《斗鼠记》中提到的“弃老俗”,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那么,它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又是什么时代终止的呢?按刘守华教授的推测,鄂西北一带,或许“从春秋战国时起就流行‘弃老习俗’,直到唐代卢陵王进行经济文化开发,才移风易俗,将‘弃老’转变为‘敬老’”。可是,刘守华教授自己也强调,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或推测”,需要考古部门证实或证伪。不管是不是推测,这完全不符合当下任何的学术常识啊!虽然学术界迄今为止对中国从什么朝代开始确立“敬老传统”尚有争议,但按一般的理解,最晚至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明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后,“敬老传统”肯定在华夏大地上全面生根开花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怎么可能还会允许“弃老俗”一类的传说存在到今天呢?更何况,居然还有“弃老洞”一类的实物遗迹存在?再说了,依我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粗略了解,不论是在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诸子杂说、官方正史、地方文献以及各种总集、类书中,抑或是在数不胜数的历代个人文集、笔记、诗词中,似乎从来没人提到过“弃老俗”现象,更不用说“弃老洞”遗迹了。出于学术慎重,我不得不谨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我相信,不管是谁,当他接触到“弃老”这个重大话题时,他大概会有和我一样,既充满好奇,又小心翼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把自己完全浸泡在图书馆里,希望能从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找寻能够帮我解释“弃老俗”传说和“弃老洞”遗迹的答案。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我甚至远远超出文学和史学这两个我所熟悉的专业领域,遍索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等范畴。我原想,全国有那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那么多专业从事人文社会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应该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对“弃老”话题充满兴趣。不过,结果却让我很纳闷:到目前为止,总共只有9篇论文直接研究“弃老俗”和“弃老洞”,且多局限于研究某个地区性的“弃老俗”传说或“弃老洞”遗址;此外,还有3篇论文研究各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弃老-敬老”传说——我的眼前,居然现出一大片学术空白领域。
无奈之下,我不得不继续自己的思索:难道,在以连绵悠久的“孝文化”闻名于世的华夏大地上,真的曾存在过“弃老俗”?难道,“弃老洞”也是真的?更深一步说,我当然愿意相信刘守华教授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是,“弃老俗”的传说是否仅仅存在于鄂西北?其它地区有类似的传说么?还有,“弃老洞”也是真的吗?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遗迹吗?
为了寻找答案,我踏上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之旅。
(关于“寄死窑”,各地有着不同的称呼,如“自死窑”、“弃死窑”、“弃老洞”、“老人洞”、“巴人洞“、“古墓”、“模子坟”、“丘子坟”、“油篓坟”、“六十花甲子(葬)”、“生藏”等。为了行文统一,下文将以“弃老洞”作为这一类遗址的统称)
附录:目前已知全国各地“弃老洞”一览表
注:这是所说的“弃老洞”,是指与“弃老传说”直接相关的窑、窟、洞、坟等实物。
“弃老洞”名称 | 分布地 | 当地小地名 | 现存数量(座) |
“自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镇韩家洲村 | 武家河 | 1 |
“自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镇西流村 | 陈家坡 | 1 |
“自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五峰乡大树桠村花栎湾汉江北岸 | 北崖山南坡 | 9 |
“自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曲镇王家山村 | 北崖山东坡 | 17 |
“自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曲镇王家山村 | 后房口南坡 | 4 |
“自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青曲镇王家山村 | 后房口柳湾 | 30多 |
“古墓” |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 | 乔家垸 | 2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官亭村 | 大官亭 | 2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西河村 | 西河 | 2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五龙庄村 | 五龙庄 | 2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赵家坪村 | 店子河 | 2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铁炉村 | 观音堂 | 1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白浪乡(现为街道办事处) | 不详 | 1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叶家垭 | 不详 | 1 |
“寄死窑”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盐池河镇两河口 | 不详 | 1(?) |
又叫“待死窑”、“自死窑”、“借死窑”、“老人洞”、“老人仓”、“参洞”等 | 广泛分布于郧县、郧西县南部汉江两岸,丹江口市习家店、官山,十堰城区夏家店、白浪,竹溪县龙坝、泉溪,河南丹江流域的淅川,陕西境内的安康等地汉江支流河谷的山崖上 | 不详 | 不详 |
“古椁” | 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何田村 | 武家冲垸 | 3 |
董家村 | 3 | ||
董家村 | 9 | ||
“模子坟” | 山东省烟台市岗嵛村北、山东省蓬莱市南吴家、山东省烟台市莱山陈家村西、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北头 | 总数不详 | |
“六十花甲子(葬)” |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乐平镇河西村 | 一亩沟 | 0 |
“生藏” |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赵壁乡东寨村 | 李家坟 | 现存数目不详 |
附录:世界各地已知“弃老俗”一览表
地区 | “弃老俗”名称 或其简要介绍 |
亚洲的古印度 | “弃老国” |
亚洲的古日本 | “弃老山” |
亚洲的古高丽 | “高丽葬” |
亚洲的古暹逻“曼尼帕”地方(Manipur) | “该地风俗,凡长子届结婚时,则拒逐父母于室家之外” |
亚洲的印度尼西亚 | 《尊敬老人》的传说 |
亚欧之间西伯利亚的“朱克察”族(Chukcki) | “老人到不能工作时,便请亲族把他杀掉。在他的亲族看来,置老人于死地是一种神圣的义务” |
亚欧之间西伯利亚的“库雅克”族(Koryak) | “戕杀老人之风,直至今日之库雅克族仍常有之” |
亚欧之间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的“雅库特”族(Yakuts) | “其族相传古代有一种风俗,年老者自请子孙早些安顿他们。子孙在野外营造洞穴,设备碗罐用具,兼具少许食物。然后推送老人其中” |
欧洲的古罗马 | 狄安娜神庙的祭司“森林之王”以幼代老的继承传统 |
欧洲格棱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 | 在格陵兰,一个病弱的爱斯基摩人已经无力登上他的皮船时,他会请求孩子把他扔到大海中溺死。他的孩子这样做了,但是他又浮到了河面上。一个深爱着父亲的女儿对他温柔地说:“爸爸,埋下你的头,路会更短些” |
北美洲印第安族“瓦拉几”人(Wailakki) | “凡龙钟的老人,不论其地位有多高,都目为一种累赘……又有一北美老妇,因双目失明,则为子女所弃,而漫游于坎山四野” |
北美洲印第安族“本加”人 (Boncas) | “族人为饥饿所迫,遂弃老酋长而觅食他处。临行仅以少许食物、一束火及拐杖几枝留之” |
北美洲哈德逊湾的爱斯基摩人 | “老人不能自食其力时,即被勒死;否则于迁移时,亦必被摒弃而死” |
北美洲“中央爱斯基摩人”(The Central Eskimo) | “认为凡暴病而死者,系生前有福,可适彼乐土;所余未死的老人则无此幸福,故应杀之” |
南美洲巴拉圭“古拉族”(Guykuru)之中的“陶巴族”(TheTobas) | “把老人生生活埋。老翁因自己衰老的痛苦,往往自求速死;老年妇女,即遭残杀” |
非洲的“霍丁督族”(Hottentots) | “常把衰老的老人,驮在牛背上,一颠一跌地把他送到沙漠里去。事前族人在沙漠地方,筑一小屋,略备食物,老人直至吃完而死” |
非洲的“丛林人”(Bushman) | “人一到老,族人给食物少许,即摒弃之” |
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人 | “上了年纪的人,当他们衰弱以后,同伴们就留下一点食物,而把他们扔下来等死” |
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人 | “美仑尼西亚的西维多利亚(West Victoria)地方,人至老年则委一亲族勒杀之,并焚其毁其体”; 又:“美仑尼西亚人,凡老者与病者皆生葬之” |
未详地区 | 西方人类学家西蒙斯进行跨文化考察时发现,在39个保持着原始文化习惯的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