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一个文革式标题,是因为“二代论”属于文革范畴:
一、“二代论”是反动的阶级划分;
二、“二代论”是反动“血统论”的翻版。
近年来,“二代论”屡见报端,甚嚣尘上。红二代、官二代、军二代、富二代……不一而足。
“二代论”的缘起,本是公众对社会上一些纨绔子弟不端行为的愤懑之词。熟料对方慷慨接过,自相标榜。他们以“二代”交游朝野,联络朋党,活动频繁:二代联谊会,二代座谈会,二代研讨会、茶话会,**后代合唱团,知情插队回访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家一个大院长大的,同气相求,无可厚非。但是当提出“红二代核心利益”“红二代接班之路”“红色江山代代传”“红二代不容分裂”时,意味就深长许多了。
子女与父母是什么关系?本人与出身是什么关系?自谭立夫“鬼见愁”(老子英雄儿好汉)和遇罗克“出身论”后,理论上无需再争论。一句话: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然而历史是如此吊诡,正确的遇罗克枪毙了,错误的谭立夫却成了国家大官。冥冥之中,依然是重在出身。而那句漂亮的“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也不知何处去了。
惊呼阶级差异的,往往是下层百姓,界定阶级成分(等级也)的,往往是统治上层。同样,抱怨二代不平的,往往是弱势平民,强调二代地位的,往往是优势二代。所不同的是,上次的出身论是轰轰烈烈推出来的,这次的出身论却是静悄悄地走到台前的。
国外的反动派说过:“专制集团最好的接班人就是他们的子女。”国内的革命家说过:“把政权交给我们的子女,至少他们不会挖我们的祖坟。”或许“二代论”的革命性和反动性就在于此。
有以二代自豪的,就有以二代自卑的。农二代、工二代、穷二代……二代论形成了新的社会对立。
本博相信,今后还会出现更多的二代:
独二代(独生子女)
漂二代(农民工、北漂一类)
移二代(三峡移民、南水北调移民)
台二代(台湾定居大陆者)……
各种人等都会以某种属性结成利益共同体:省二代、市二代、县二代、科二代、股二代、村二代……然后对付另一些人:毒二代(吸毒者)、转二代(转基因食用者)、新黑五类二代……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虽然阶级成分淡化了,不提了,但门第的荣耀依然挂在嘴上,世袭的欲望依然埋在心里。尽管左右之间,观念对立严重,但暗中依然有联合的基础,有暗通的款曲:我们都是贵胄子弟。
“二代论”反动透顶,贻害无穷。为和谐计,有打倒的必要。但可悲的是,左右两派中,都有以“我是某二代”而沾沾自喜的。他们有既得利益,打倒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