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我相,无他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经中讲:无我相,无他人相,无众生相,亦无寿者相。
我以为这是几种不同的境界标准。
无我相,是首先人应不执著于我相。应做到无我,也就是常人讲的“不能太自私”。一个人要做到不自私,太难了。这是人的本性所在。然而却是修佛中最初的一个境界。
无他人相,当人做到无我相的同时,还会有一个“他人”的观念。这是更进一步地去掉我相而迎来的第二关,能做到无我,更要做到无他人观。有人中豪杰可为他人而死,常人以为伟大。但在佛学中仅为第二境界。
无众生相,那就是要超脱尘世间一切妄想心。做到无我,无他亦无众生。同时而生我,生他亦生众生相。也就是说,从无我,无他,无众生的境界中,有我,有他,有众生的心。当然此心并非妄想心。
无寿者相,是人最终要面临的境界,也就是生命。不是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是执著自己的生命,而是为众生放弃一切众生的生命,放弃也不是放弃,而是放弃对一切生命的执著。这种感受无人能体会到,只有在这个境界中,才能明白。当年,释佛在林中,为了众生的生命,被割利王支解身体,而坦然无知。这也许就是那种境界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