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初期图片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外伤所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多数只发生于皮肤,以沿淋巴管成

串出现无痛的结节、脓肿和溃疡等症状为其特点。本病类似祖国医学文献中的“蝼蛄

串”。《外科正宗》说。“其患多发于两手,初起骨中作痛,渐渐漫肿、坚硬、不热不红,手

背及内关前后连肿数块,不能转侧。日久出如豆腐浆汁。”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

诀》又曰;“此患初起筋骨如中流失,疼痛渐增,漫肿坚硬,不红不热,连肿数块,臂膊

不能转动,日久其肿块渐次溃破,孔孔时流白浆,内溃串通诸孔,外势肿硬不溃,脓水

淋漓如漏,虚让悉渌,如面黄、食少、消瘦,甚则午后寒热交作,而成败证也。”本病多

发于直接接触草木和土壤的农民。以青壮年多见。

[病因病机]

由于劳动不慎,皮肤破伤,湿热毒邪乘隙入侵皮肤、筋脉,络脉闭塞,气血凝滞,结

而为病。

[辨病]

1 临床表现 在发病前多有外伤和直接接触土壤、腐木、柴草等病史。

1.1 淋巴管型 最常见,其病变好发于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足部。典型者在肢端

损伤处发生感染病灶,真菌入侵后约经8—20天,甚至长达半年,开始出现皮损,一般

在3周左右,在真菌入侵处出现一个无痛性小的皮下硬结节,可被推动,不与皮肤粘连,

无压痛也不发红。待结节扩大后,与其上皮肤粘连,开始变色,成为淡红色、红色、紫

红色,甚至黑紫色而破溃,可流出少量粘性浓液.此种皮损称为孢子丝菌病“初疮”。经

过数日、数周或数月,新的皮损沿着淋巴管向上蔓延,形成成串的多个皮下结节,呈条

状分布,结节的数目不定。不典型者沿淋巴管的分布出现多个或数十个蚕豆大小的肉芽

肿、结节、脓肿或疮面紫暗,分泌物不多,初疮周围可见有数个黄豆样的肉芽肿,结节

之间的淋巴管增粗、变硬。皮损可以经久不消,持续数月或数年,但亦有自行消退者。

1。2 固定型 先有外伤,1个月左右或半年后发病,在外伤处出现椭圆形、坚硬、有

弹性的结节,无压痛,可移动.由淡红变为紫红以致发黑、坏死,与周围粘连,溃烂流

出稀薄灰黑色的脓液,皮损始终局限于初疮部位,损害好发于面、颈、躯干.

1。3 血源型 很少见,由于自我接种或血源散播,表现为全身皮下结节或成瘘管性

皮下胀肿或溃疡.无痛性结节可出现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如鼻、口、咽部、肺部、肾脏、

睾丸等处,病程缓慢,常可数年不愈。 、

2 诊断要点

2.1 一般均先有外伤史。

2。2 在肢端出现初疮,皮肤沿淋巴管散播,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无压痛,可移动。

慢慢由淡红变成紫红,以致发黑、坏死,流出稀薄灰黄色的脓液.

2.3 病程缓慢.真菌培养呈阳性。

3 鉴别诊断

3。1 疖肿 夏季多发,好发于面、颈及四肢,局部红肿热痛,顶端有脓头,病程短。

3.2 鼠瘘(瘰疬性皮肤结核) 好发于颈项及腋窝,疮疖穿破可成瘘管,但脓汁内

无白色颗粒。

[辨证]

1 湿热痰浊证 在肢端损伤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肤色暗,疮顶变软破溃,有少

量稀薄灰黄色脓水溢出,愈后遗留瘢痕。

2 气血凝滞证 皮疹散在性地分布体表多处,同时,在口腔内出现溃疡,骨节疼痛,

头痛头昏,胸痛,咳嗽以及壮热,纳差。

[治疗]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初期图片
1 内治法

l。1 辨证论治

1.1。1.湿热痰浊证 治宜清热化痰,和营散结。方用五神汤加减。

1.1.2 气血凝滞证 治宜理气活血,通营散结。方用香贝养荣汤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醒消丸3g(分2次吞)或新消片每次5片,每日2次吞服。

2 外治法

2.1 结节未溃,外敷金黄膏。

2。2 溃破后,金黄膏掺九一丹外敷,或用2%碘化钾溶液湿敷。

2.3 可用松香500g,麻油45ml,烧酒60ml,百草霜少许混合熬炼成膏,摊于白布

上外敷患处.

[预防与护理]

1 注意安全,避免四肢皮肤破伤,皮肤如遇外伤,应及时处理。

2 对于长期大量使用能损伤正气的药物,宜谨慎。

(述评)

孢子丝菌病临床上不多见。一般通过真菌培养可以确诊。临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

疗.可采用10%碘化钾溶液,开始每次5ml,每日3次,逐渐增加到每次10~15mI,每

日3次。皮损消退后,再服3-4周,巩固疗效。对碘化钾过敏者,可口服灰黄霉素和酮

康唑、斯皮仁诺等。局部换药忌用激素类软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3443.html

更多阅读

白细胞减少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减少什么原因

白细胞是一种有核的血细胞,一般健康的人体内白细胞大约有4000-10000/UL(微升),如果当没微升量超过10000个的时候,就是常见到的体内发炎,白细胞增多。如果低于4000个时候,那就是白细胞减少,那么多数时候是因为药物,放射线,感染等细菌导致颗粒

鱼鳞病的症状 鱼鳞病图片 皮肤鱼鳞病症状图片

鱼鳞病的症状 鱼鳞病图片——简介鱼鳞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障碍性疾病,旧称鱼鳞癣,中医称蛇皮癣。多于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重者皮肤皲裂、表皮僵硬

奇葩花卉之小清新系列——橘黄刺杯菌 小清新花卉

橘黄刺杯菌是Sarcoscyphaceae杯真菌的属,其中的成员可能会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现。可能是被倒下的树枝、树干、有时是水果上发现的被子植物。  Cookeina中的物种有深,杯形漏斗状的子实体,或子囊盘。孢子轴承内表面的ap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的症状

发病原因25%~50%的健康人口腔、阴道、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发病,在某些致病因素影响下,白色念珠菌可由芽生孢子型转为菌丝型,此型可致病。故有人称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白色念珠菌为一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在培养基、

声明:《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初期图片》为网友一刀一滴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