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四书五经的作用
不幸我们都生为人(要是动物就好了,起码不用思考),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我们有时难免会问一下自己,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这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仅仅就是为了求一个吃饱穿暖吗?仅仅就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让别人羡慕吗?难道追求一下平静安宁幸福快乐都要如此辛苦费力吗?人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烦恼和痛苦呢?我们都在祝别人快乐,生日快乐、节日快乐等等,可是,难得有人天天处在快乐之中,快乐稍纵即逝,就象泡沫一样很难抓住。留给我们的大部分是烦恼和痛苦。于是很多人去寻求信仰,认为只要有了信仰,有了追求,这一生也就能得到快乐了。可是所有的宗教都告诉人们,这个人世间是痛苦的,我们是负有“原罪”的,我们只能在死后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是天堂,才能够得到平静安宁幸福快乐。既然所有宗教都这样说,想必人生真的是充满烦恼、痛苦的吧?!
不!人生没有充满烦恼和痛苦,烦恼和痛苦都是我们自找的!人生其实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老是抓不住幸福和快乐,而是让烦恼和痛苦时时侵犯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努力地去寻求幸福和快乐得不到,反而得到的是烦恼和痛苦?关键是我们没有认清楚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没有弄清楚人的复杂性。但是,要想弄清楚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显然是不可能的,就是现代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远远没有弄清楚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总不能我们也要先成为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才能做一个人吧?!有人说,现在这个社会太残酷了!哪里残酷?是你没有罪就随便抓你去杀头吗?不是!这个社会允许你去追求幸福和快乐,任何社会都允许人们去追求幸福和快乐。问题是,你有没有本事去寻求到幸福和快乐。
其实,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儒家先贤们就告诉我们,人生是快乐的,是可以快乐的。只要我们去追求,就可以得到幸福和快乐。《尚书·洪范》告诉我们,人生有大法,有五福:一种叫长寿,第二种叫富裕,第三种叫健康安宁,第四种叫遵好美德,第五种叫年老善终。有六种困厄:一种叫凶灾、短命、折寿,第二种叫疾病缠身,第三种叫忧心如焚,第四种叫贫穷落后,第五种叫邪恶毒害,第六种叫弱肉强食。人活着,究其根源,也就是要追求这“五福”。拥有了这“五福”,人生也就是幸福的。失去了这其中一种,都不叫幸福。我们拼命工作、拼命学习,目的也就是希望长寿、富裕、健康安宁,最后得个善终。但这其中为什么有一条“攸好德”呢?因为没有这一个“攸好德”,你就会什么都没有!因为不道德的行为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结局,一步错,步步错,全盘皆错,而又没有后悔药卖。所以会导致一生皆错,一生皆不幸福。所谓大法,即是此法!
我本不想探讨“人生”问题,我从1988年起开始研读《周易》,1996年开始译解《周易》,到2009年这14年内,陆续译解完成《周易原解》、《尚书原解》、《诗经原解》、《道德经原解》、《论语原解》、《大学原解》、《中庸原解》、《孟子原解》、《荀子原解》、《韩非子原解》等十本先秦时期的著作,发现这十本书都在探讨“人生”问题,尤其是四书,探讨的都是人生问题。
比如《论语》,一开篇,孔子就讲快乐的心态,“学”要快乐,“与朋友交”要快乐,“别人不知道”也要快乐,快乐是什么?是人生的目标,是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意义。怎么样寻求到快乐呢?一是要“习”,调节,这个调节就是学习,学习知识以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行为。二是要“本立而道生”,树立起我们的思想观,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树立起根本,人生的道路才能展开。三是要“孝”,继承,继承先人之志,即人类祖先留传下来的“仁爱”,因为人必须要团结才能生存,因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因为人类是要和平共处的。“仁爱”其实就是搞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假如身边都是朋友,当然是快乐的,假如身边都是仇人,那么绝对是烦恼痛苦的。搞好人际关系应该怎么做?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因为行为方式不对,人际关系是搞不好的。而行为方式只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才能是最佳的,违反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肯定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怎么样在社会行为规范下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要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学习。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讲信用,诚信。诚信是什么?就是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事情本来如此,不要使事情变得本来不如此。一个人能被别人信任,是件很幸福的事,如果你说什么别人都不相信,那就很痛苦,不信你试一试!
《论语》的目的就是想要人们懂得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也是复杂的,不懂得社会的人,则会处处碰壁,事事失手,一步错步步错,其行为选择大都是错的,因此获得的后果也都是烦恼和痛苦,因此,一生都将是失败的人生。懂得社会的人,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能利用社会。就象利用自然界中的高山与河流一样。孔子的中心思想是要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所以孔子终生是快乐的。如果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处世,就能获得快乐与幸福。不仅仅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快乐与幸福。
我们人类从五岁后,就开始有了初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虽然有了这些思想观念,但却是混乱的、幼稚的。因为不了解社会,而当我们十来岁、二十来岁踏入社会后,又会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更加混乱、迷茫和矛盾。所以,《学而》中的“立本”,是立起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根本立起来后,道路才能展开。
《八佾》则是要人们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只有认知了社会、了解了社会,才能树立起各自的世界观,有了这些观念,才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里仁》就是围绕着各种价值取向而展开的,只有具备了内在的仁爱之心,才能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建立好人际关系,才能获得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公冶长》也是围绕着“仁”展开的,具备了“仁”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才能真正立起来。《雍也》篇表述了具备了“仁”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才能真正立起来,《述而》篇则是说明一个人在立起来时,必须遵循天道的道路和规律,否则就是假立,伪立。再说了,不遵循天道的道路和规律,实际上也立不起来。《泰伯》篇从泰伯讲起,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孔子都是在论述一个人类所应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即不为私欲的“公天下”的思想。因为人类只有拥有了这种人生观思想,人们才能在这个人世生活中得到应该享受的快乐。《子罕》篇则是说,一以贯之的思想即是要求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而怎么样做好一个人的思想,而做一个人,最主要的是能立起来。立得起来,才能“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立不起来,当然也就是又惑、又忧、又惧了。因为没有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迷惑于大千世界的无限复杂性。《乡党》篇描述的是孔子首先“正己”,也是孔子立起来了的表现。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即要求用“实”来符合“名”所规定的要求,或用“名”所规定的要求去纠正已经存在或变化了的“实”。从而肯定了“正名”的逻辑价值和名辩的社会作用,同时还揭示了“正名”思想中的逻辑价值。
《先进》讲立起来的思想观念“过犹不及”的问题。而具体分析“过犹不及”,亦要审时度势,不要过分、过头,也不要不及,才能充分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境界,所强调的是,立起来后不惑的问题,“不惑”就是辨析,善于辨析才能不惑。《颜渊》篇最关键问题还是一个,不惑!也就是不要迷惑。也就是立起来以后的“不惑”问题。立是立起来了,可我们还是会迷惑于很多东西,所以孔子用了十年时间来解决“不惑”问题。“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以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子路》篇皆是在讲一个人为人处世时所应采取的立场、方法,不惑于世事、不惑于仁爱的方法,以及开展全民教育问题。而开展全民教育,也是旨在教育人民,要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不迷惑,以达到或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宪问》篇则是就开展全民素质教育问题而接下来的,也是旨在教育人民,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立起来以后的不惑问题,只有不迷惑于人世,人们才能争取到成功的人生。而不迷惑的办法只有学,只有提高素质修养。《卫灵公》全篇一气呵成,首尾相连,节节衔接,即是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原则一直贯通下来的。之所以讲“仁、义、礼、智、信”,之所以举了那么多正反两面的例子,其实都是在说明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用智慧,用信誉,用最佳的行为方式,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的道路。《季氏》篇讲名正则言顺,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这一辈子不知道要碰上多少事,怎么样处理这些事呢?那就是要正名,要坚持正名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各种事情。这就是人生道路的辨析问题。《阳货》篇则是围绕着人的荣辱观而展开的。要树立什么样的荣辱观?要学习,要学会辨析,我们才能拥有面对人生、面对社会的荣辱观。《微子》篇着重说明我们只有立起,不惑,才能做个人材的问题。《子张》篇讲控制自己,控制自己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控制自己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控制自己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等等。不善于也不会控制自己,就不能很好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不能很好地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就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就不能创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间。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控制自己就会走偏、走歪。而“礼”——社会行为规范,就象是人生道路两旁的防护栏,标记,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去逾越去触犯。《尧曰》篇讲“命”与“礼”的问题,“五十而知天命”,因为天地间的规律问题与人世间的发展趋势问题和社会行为规范问题乃是一个人最必须要懂的事情,人的道路必须要遵循、服从天地的道路。只有弄懂了这些问题,才能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才能用智慧,用真心诚意的信誉,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一个君子若是没有弄懂这些问题,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而要弄懂这些问题,就全在于学习,学习而且时常不断调节自己,才能在这个社会里、这个世界上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才会有愉悦,才能真正自立起来,才能不惑,才能知天命;才能与大部分人平等地、共同地生存下去,共同地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这就是《论语》一书所要说的内容。
《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是,修身。只有修正好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修正好自身,说什么都是冤枉的。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象商纣王那样“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相信大部份人都不同意,象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很多人又不愿意。那么,人类需要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上呢?当然是越来越好!其实,从中国夏商周以来的较英明的统治者,其统治、管理方式都是愿意让人民越过越好。比如黄帝、神农、尧、舜、禹、汤,他们大力推广农业种植,发明各种生活日用品,普及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人民越过越好。人民生活好了,就拥护统治者,统治者就会越来越强大。
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是根据天地万物的道路和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人们最需要遵循的一种生活方式,遵不遵循这种生活方式,全在于各人自己的意愿。因为只有遵循这种生活方式,人生才能够得到快乐和幸福;如果是勉强自己遵循这种生活方式而造成痛苦,那也就不对了。“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即不要羡慕自己地位以外的名利。如果诚心于富贵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富贵的生活方式;如果诚心于贫贱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贫贱的生活方式;如果诚心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如果诚心于患难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患难的生活方式。君子无论进入什么情况下,没有不是悠然自得的。
所以这个中庸之道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找到它。其实,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守于中庸之道,坚守着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地位,是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规律所决定的,也是自己所掌握的。比如一个人少年时期不学习,长大后不学无术,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光是怨天尤人能解决问题吗?如果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做出了成绩,社会终是会有回报的;如果没有回报,也就说明整个环境变化的趋势还没有形成,所以暂时还不能使用你所努力奋斗的东西。因此,自己首先要做到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求全责备于人。
《孟子》则更有意思,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一般人认为,有权有势有名誉有地位有财富就能幸福快乐,因此《孟子》第一篇第一章就讲梁惠王不快乐,因为梁惠王问孟子有什么利于他的,这说明他充满着忧虑。而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向孟子炫耀自己的别墅和园林,但实际上他也不快乐。因为他是“独乐乐”而不是“众乐乐”。由此看来,独自一个人快乐是不快乐的,独自一个人幸福是不幸福的。寻求幸福和快乐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因为幸福和快乐不会主动来到。所以中国古代贤人们就总结出,寻求幸福和快乐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有智慧,要实事求是,诚信,取得信任。只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所以《孟子》一书就是专门探讨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来寻求幸福和快乐的。
至于《周易》是讲怎么样治理国家的,因为治理国家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幸福和快乐的。
《诗经》是孔子用来教学生的教材,学生们学《诗经》,是为了懂得各地方的民风民俗,懂得各地方的社会行为规范。
《尚书》涉及内容较多,但根本的一条,为了人的幸福快乐。《周礼》涉及的是社会行为规范,我们现代人可看可不看,毕竟周朝的社会行为规范已经不适应现代了。《乐经》已失传,但可以参看《荀子》中的《乐论》。
所以,《四书五经》等先秦诸子著作,都是对人生的幸福与快乐问题展开的,花两三年时间,读读这些著作,相信你就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求到幸福和快乐。不学这些著作,人生将永远是烦恼和痛苦的。是,很多成功人士没学这些,他们也获得了成功,甚至巨大的成功,但他们的人生是失败的,或者说,是充满烦恼和痛苦的。人生既然是充满烦恼和痛苦的,那么事业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找到了千百万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上是我个人对《四书五经》的一点看法,简陋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更多阅读
转:橄榄油的用法
橄榄油的作用很多,是天然的保健美容产品,不仅能使用,而且橄榄油美容效果也不容忽视。橄榄油的用法如下:-1.食用橄榄油:特纯橄榄油用于炒菜具有保健、美容的神奇作用。 -2.橄榄油减肥:特纯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优质维生素E联合作用,可
标点符号一 :引号的作用及标点的位置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1)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如: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
转 枸杞根的作用与功效 玉转运珠的功效与作用
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是茄科 Solanaceae, 枸杞属Lycium植物的根,果实叫枸杞子。一般当作药材使用,有滋阴补肾之效。因此,实在称得上是物尽其用。而且长期食用枸杞或饮用枸杞茶,也不会有副作用。下面说一下枸杞根的作用与功效。方法/步
转:豆子的几种吃法
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须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是我们人体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可起到
女儿思考:喉结的作用
本人自己写的专门看英语原音的电影(或电视)的播放器已可以正常工作了,女儿也非常高兴,没事就吵着要看英语原音的动画片,美名曰:学英语。呵呵,这是我的第二个用户(本人算是第一个用户了),抱着用户就是上帝的原则,只好按她的要求让她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