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三册美术教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

全新苏少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难忘夏天

一、课型: 造型 表现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结合以及其他的的形式表现画面。

3、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具有夏季特征的事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运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结合的形式表现具有夏季特征画面。

2、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说出他们记忆中的夏季并表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

1、师:颜料、水粉、范画、花裙子、纸、剪刀夏季的图片、照片物品等。

2、生:颜料、水粉、纸、剪刀、水果、夏季的图片、物品。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

1、教师出示游戏:“连连看”

红橙黄蓝绿紫

以上颜色哪些可以与夏天有联系?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水粉颜料涂抹各种色彩,(事先准备好一张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夏季景观的白纸)随后出现一张油画棒水粉画。

3、夏季的色彩太多了,如此的丰富,夏天里发生的有趣的事也同样的丰富,让我们跟随色彩走进难忘的夏天。

(二)准备:

1、(师生拿出准备好的夏季用品)走进夏天我们要做些准备,你们都带了什么来?

2、同学分小组相互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如:泳衣、泳镜、游泳圈、太阳镜、

花裙子、太阳帽等。也可简单将自己或同伴装扮一下。用头巾扎一扎,带上小墨镜……

3、让我们出发,一会儿会到哪儿呢,同学们,仔细看噢!

(三)回忆夏天:

1、模仿秀

装束特别的小朋友,你要到哪儿去呢?通过你的动作告诉大家吧!(学生可以表现游泳、郊游、溜真冰、骑车……)

2、品尝好东西

小朋友可以拿出自己的水果,相互品尝,说说他们的味道。

有哪些小朋友种过水果?摘过水果?在哪儿?夏天都会有哪些水果?除了水果夏天还有一些什么好吃的?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撕纸、剪贴、画一画等。

欣赏:打开书P2看看书上的作品多有趣。

(四)讨论:

1、在我们的记忆里,夏天有火热的太阳,有绿树下的浓荫,有暴雨雷电,也游游泳时的欢乐。同学们讨论一下,夏天里还有什么?

2、同学门相互讨论,教师到各组参与。

(五)创作:

夏天里大自然的色彩很丰富,特别的事也很多,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

1、同学门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比一比谁的夏天最特别、最有趣。

2、猜猜看:

哪些颜色使人感到炎热?哪些颜色使人感到凉爽?

我们国家是夏天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是夏天么?

第2课 机器人伙伴

一、课型 造型 表现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并努力想象、创造的意识。

2、认识科学的进步,对未来科学的展望。

3、通过想象,表现一幅机器人的活动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想象讨论机器人的未来生活并加以表现。

2、难点:想象的奇特,有预见性。

四、教学准备

1、师:机器人玩具,有关机器人的影视动画、图片,范画。

2、生:记号笔,彩色水笔,机器人玩具、图片、故事书。

六、教学过程:

(一)表演、装扮

1、教师出示一些废旧材料,如:报纸、易拉罐、纸盒、木棒……提问:你能用这些废旧材料组合出什么东西?(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出示课前制作好的“机器人”,提问:这是用废旧材料组合出的什么?

3、你可以用这些材料将你自己打扮成机器人吗?

同学们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将自己装扮成机器人。

机器人装扮好了,谁来模仿一下它们是如何走路、说话的?

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可以有阶段性的停顿,像机器人一样的停顿动作。

谁来评评哪个同学模仿的像?

学生相互评价讨论。

(二)讨论

1、你见过机器人吗?在哪儿见到的?

2、你见过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

学生描述机器人的式样特征。

3、它有什么功能?(学生可以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

4、你想像展望未来的机器人还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它长的什么样?

学生展望,想象要奇特、多彩。小组学生简单描绘一下,还可展示各自的设计草图。

这些机器人还真可爱,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机器人伙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三)欣赏

1、机器人图片

哪个机器人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交流机器人故事书。

简单介绍此书故事内容。

欣赏课本上机器人的图片。

它们在做什么?

(四)演示、创作练习

1、教师演示画一个机器人。

它的头、身体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

2、请若干位学生上黑板用几何形组合机器人。

3、学生想像创作,画一个机器人,可以在画面上加上废旧材料,还可以写上说明文字。

(五)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举行机器人展示会,全班巡回观摩。

2、评选几位作品创意奖。

3、故事续编

故事开端:科研人员设计出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造型独特……功能十分强大……

故事结局如何,请你说一说。

和着音乐全班集体学做机器人。

(六)辩论角

未来的机器人会比人更聪敏吗?

机器人能帮助人,但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吗?

3水墨情趣

一、课型: 造型 表现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各种颜料,工具的性能,画法。

3、运用综合手法使画面丰富,有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水墨画画法。

2、难点:能将各种工具综合运用。

四、教学准备:

1、师:国画颜料、水粉颜料、油画棒、笔、调色、盘、剪刀、胶水、范画。

2、生: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水杯等。

五、 教学过程:

(一)比较

1、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些画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仔细看,看完了告诉老师每幅画分别用了哪些颜色,用了什么方法画的?

(比一比哪位同学看的准又快)

2、看一幅、贴一幅

分别有:a水墨画b油画棒画c水粉画d版画 e拼贴画

(逐个讲解、分析,并标出各种图画的绘制方法)

(二)尝试

1、复习、巩固各种画的单一画法

a、水墨画:采用国画颜料、水、墨注意:水份的控制

b、油画棒:采用油画棒特点:不溶于水(示范)

c、水粉画:采用水粉颜料、水特点:水粉不同,画出的效果不同

2、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各种方法。

如:用油画棒画一画线条;用毛笔加些小点、小圈;用水粉颜料涂一涂色等。

提示: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注意观察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效果。

(三)欣赏

1、综合绘制方法的范画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有何不同?相同在何处?这幅画把刚才我们看到的方法都用上了。

分析:这幅画每个地方分别用了什么技法?(生讨论,生)

讲解:将水墨、油画棒,水粉等结合起来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画面更丰富。

2、打开书Р6、7,在书上同学们还会看到很多有趣的画面,同学们同桌一起看一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创意、材料。

(四)启发、创新

1、除了刚才老师讲的这些,你还能想出哪些好方法?

A、指印法B、点点法C拓印法

2、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看,同学们可以补充不同的想法。

(五)创作

学生作业设计:用多种技法,以水墨为主画一张综合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水份控制

(六)评价

1、优作讲评,不足作业提出修改方法

2、金点子: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刚才画好、印好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剪纸、

改变成一把小伞、制作成一件小手工、回家后还可以各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在自己的白色T恤衫上画一画……。

4相同图样排排队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

3、情感目标: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细心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特点,在秩序中体会整体美,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初步形成平面构成的概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描绘出美观大方的图案,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二方连续图案。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有关房间摆设的图片(包括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若干,制作范例数个;卡纸、双面胶等。

活动流程图:

1.激发兴趣。

教师用刷上颜色的树叶在黑板的白纸上重复压印,激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2.初步尝试。

让学生将彩纸反复折叠几次,然后剪出一个简单的形状,打开后看看有什么特点。用所带的工具材料在桌子上摆一摆,感受排排队的乐趣。

3.展开活动。

思考这样的排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排队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和学生一起走进校园或走上街头(也可以看自制录象片段),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下二方连续图案。

4.分享活动。

自主构思(活动的中心环节)。用各种材料边做边想,边想边做,选定自己的尝试目标,大胆进行尝试活动,体验活动乐趣,并进行合作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在愉悦和欢快的氛围中构建和创新。

5.延伸活动。

评价、展览。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欣赏和体会别人的表达和构想。

5 小挂件

一、课型: 设计 应用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小挂饰的造型特征和特点,掌握制作小挂饰的方法。

2、难点:能否安全并熟练的操作使用工具。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各种挂饰及图片,胶水,针线等材料。

2、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落叶,纽扣,贝壳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教师出示一些挂饰的实物,如项链、手链、脚链、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

2、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3、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挂饰”!

4、哪些物品可以称为挂饰呢?

(二)游戏

1、那么我们就用这些小挂饰来装点一下教室、自己和同学吧!

2、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小挂饰,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如:

·挂在自己或同学的脖子、手上

·挂在书包上

·挂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挂在钥匙上……

3、你觉得谁挂的既合适又漂亮?

·学生欣赏大家的装饰,相互评价。

(三)认识

1、平时你在哪儿也见过挂饰呢?说一说你找到的小挂饰的样子、特征等。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丰富的手工小挂饰,学生欣赏。

3、看看这些小挂饰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有用吸管做的·有用彩色的线做的

·有用纸片做的·有用纽扣做的……

4、今天你带来了哪些制作材料呢?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所带的制作材料。

5、教师介绍一些其他制作材料,拓宽学生视野,教师边介绍边出示

一些大自然图片及挂饰图片,还可配上轻柔的背景音乐: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那么除了收集废旧物品,你还可以到野外去采集大自然的馈赠——缤纷的野花、柔韧的枝条、五彩的浆果、玲珑的石子、美丽的贝壳……

(四)演示

1、教师出示制作小挂饰的材料:彩色小纸片、线、一个小铃铛等。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用铅笔把纸头戳个小眼;

全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三册美术教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

·用线穿过纸片打个结;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串入各色纸片,在相等的地方打结;

·最后在小挂饰的尾巴上系一个小铃铛!

(五)讨论、制作

1、老师刚才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小挂饰,你准备用什么东西串挂饰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指导: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都会好看的,一般情况下,组成一串挂饰的什物种类越少越讨巧,或者将有联系的什物串在一起。

3、有些东西需要加工一下,像纸片,有的需要裁剪、绘画,有的需要折叠,这样串起来才会好看。

4、定稿后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穿针、引线、打结等技能问题

·有些物品比较坚硬,难以穿透,为安全起见,可先用透明胶带粘贴或用绳捆绑,再串联。

(六)评价、拓展

1、完成之后,学生佩戴起或者悬挂起自己制作的挂饰进行展示。

2、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学会将还能利用的材料与将要丢弃的边角料区分开,清理掉废弃物后将余下的什物分门别类收拢。

3、建议学生,在节日里,制作一串精美的挂饰送给亲朋好友或师长。

6 亮眼睛

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让学生接触眼睛,感受眼睛带给人的精神内涵,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穿插一些复眼等学科知识,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的关系及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材料和手段,感受和表现眼睛,体验观察、想像和创作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人类和动物眼睛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亮眼睛的形状、颜色、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亮眼睛的不同表达方法;眼睛的情感意义表达。

教学准备:

教具:人、动物眼睛图片若干。学具:课前准备有关资料、绘画或手工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

1、课前组织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每一组有收集专项:人的眼睛,陆地上动物的眼睛,水里、空中动物的眼睛。

2、课堂上组织学生介绍、互相欣赏各组带来的资料,推荐一张最精彩的亮眼睛,上台来展示,向大家介绍它的形状、特点:(青蛙、猫、人的眼睛等)

——观察、尝试

1、物学家告诉我们,狗是近视眼,蛇是远视眼,鹰是千里眼,有些昆虫的一只眼里包含着许多小眼睛,叫复眼。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小镜子,对着镜子做出不同表情,观察自己的眼神和形状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亮眼睛”用笔简单的勾勒,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快速的进行勾画

——评价

1、示学生作品,主要讨论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线条表现眼睛的形状,外形是否有美感。

2、学生进行自评叙述,教师进行简单总结。

——欣赏、比较

1、示照片:苍蝇。请学生仔细观察苍蝇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从形状、色彩上来说)

2、出示“希望工程”宣传图片“小女孩的眼睛”。请学生说出整张图片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眼睛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摄影记者就是通过对这个小女孩眼睛的抓拍,表达了她纯真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山区小朋友对读书的渴望,引起了人们对失学儿童的关注。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动物眼睛的外形、功能的特征。

4、欣赏画家和其他同学是如何表达“亮眼睛”的。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幅画,说出自己的感受。

——练习、评价、小结

1、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注意眼珠子的刻画。“亮眼睛”中重点刻画眼睛,对眼睛周围的东西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描写,用来衬托眼睛。

2、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工具和方法,画一幅“亮眼睛”,可以表现动物的,也可以表现人物的。表现出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等。

3、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看看谁画的眼睛最亮、最有神。

4、教师总结。

7感觉肌理(一)(二)

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的主旨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自然,在生活、自然中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感悟,意识到生活、自然是我们美的源泉,丰富了他们的感知,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审美能力。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师提供各种不同肌理的物品,让学生去触摸、感受,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能够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设计创造肌理效果来美化作品。

教学重点:营造肌理“实验场”,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创作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肌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表现作品。

教学准备:教具:各种物品、范作。学具:作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采集脚本,欣赏肌理

1、安排学生到室外寻找各种肌理的表面(地砖、墙砖的不同肌理效果)进行磨印。对采集的肌理效果进行分析欣赏,并能说出肌理的组成和特征。

2、教师出示各种肌理的范画让学生欣赏,使学生感悟到用肌理表现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认真观察、分析、了解作品的制作方法。

——实物展示、引发想像

教师出示各种生活中的物品,(石头、木头、花生壳、地面和脚印、服装粗细纹理的肌理对比等)。学生通过观看,充分发挥想像,构思一幅有趣的肌理画面。

——鼓励创新、大胆描绘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磨印、盖印、剪贴后磨印)与同学互相探讨,大胆进行创新。

——展示、评价、小结

1、互相欣赏作品进行评;也可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何构思。

3、让学生课后记录接触到、看到的物品的肌理,下节课带来交流。

第二课时

——感悟、想像

1、教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建筑、服装、日用品等多幅图像,学生欣赏、了解不同肌理对比、和谐、节奏之间的美。

2、启发学生对生活展开丰富想像,小组讨论,发现生活中不同肌理的东西,把回家收集的资料带来欣赏、交流,讨论如何应用这些肌理进行创作。

——启发、大胆创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可以把磨印好的肌理剪贴成图案;也可以把现成的物品剪贴成形,再磨印、盖印。

——展示、评价、小结

8什物拼贴

教学思路:

本课是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通过寻找生活中各种材料,发挥想象力,自由的拼贴以及相互的交流让孩子们更热爱自己身边的事物,提高合作意识,获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2、运用看看、画画、拼拼、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3、体验和享受生活与创造的喜悦。

教学重点: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 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像。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废旧材料、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卡纸、双面胶。学具:各种废旧材料、彩色卡纸、双面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教师用废旧的布条通过简单的剪、拼、贴,做出简单的小动物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准备活动:让学生明白,什物拼贴是简单易行的手工制作,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新活动。

——欣赏、分析

1、欣赏各种什物拼贴的图片,进一步加深对什物拼贴的了解,感受制作的乐趣。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和同座位讨论这幅图里用了哪些材料,哪里你觉得设计制作的最巧妙。

——制作分享

1、小组合作,讨论什物拼贴的制作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比一比谁的构思最具有独特的美感。

2、通过自己的材料产生联想,找出拼贴的切入点,尝试拼贴练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创作有自己思想意识的作品。

——展示、评价、小结

1、指导学生小组推选代表上来展示本组合作的作业,说出大家的构思,用了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其他同学欣赏、评价,说出自己对他们作品的感受。

2、教师小结,提出建议,课后平时带着收集更多的什物,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更好看的作品。

9印出来了 印出来了

教学思路:

本课是属于“探索·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纸版画制作有较大的趣味性,关键是动手制作的快乐。本课着重让学生体验纸工材料为主的

印拓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在活动中接触版画的制作思路和特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以各种废旧材料为媒介的拓印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2、尝试版画制作的乐趣,体验手工拓印带来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究、掌握运用拓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尝试、实践的游戏中感悟纸版画的艺术魅力,用多种材料尝试制作,大胆地进行方法和形式上的创新。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各种纸材、水粉颜料、水罐。学具:课前搜集有关版画方面的资料。剪刀、胶水,各种纸材、颜料工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做成的纸版画作品,介绍版画的知识。学生欣赏,说出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

2、教师示范剪贴成一样简单的物体,然后涂颜色印出来。学生观察制作过程,引发自己动手做的兴趣。

——交流探索

1、你见过哪些版画作品?你认为版画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剪纸的作品、图片、小知识等资料。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纸版画是版画的一种形式,简单易学。

2、想想、讨论一下,我们今天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做纸版画?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带来的材料可以做哪些部分?先在纸上画一下、摆放一下、拼一下。

3、讨论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步骤是什么。学生发言总结。

——尝试练习

1、小组合作,先设计图形,画一画。

2、然后分部分剪贴在有颜色的彩色卡纸上,形成有立体感、层次的图形。

3、在上面刷上一种颜色或分别涂多种颜色。

4、拿白纸盖印,用手摩擦,印出彩色的图形。

——评价、小结

1、学生自评习作,看图形设计的是否有特色;是否还运用了各种材料,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是否构图形式,印出美感来。

2、教师总结本课活动情况。

3、课外延伸:回家后尝试把不同肌理效果的布、草和硬纸混合贴在底版上,再涂上不同颜色,盖印出美丽的图案。

10画触觉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触模、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肤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来外外现成符号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应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觉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灵活有趣的触觉尝试和体验手段,使学生的联想外观成感觉绘画。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各种感知物、范作等。

学具:作画材料和工具。

二、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触模体验:

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举行盲人摸物的游戏,让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如:冷热水、石块、钢管、沙子、胶水等,说出摸到物体所产生的感觉。

尝试表现,体验感觉:

让学生对触摸过物体所产生的感觉,分别用线和色去表现。直线表现坚硬、光滑,折线表示粗糙和刺手,波浪线表示柔软和流畅等:蓝、绿表示冰冷,红、黄、橙表示温暖和滚烫:黄灰、红、蓝表示麻、软等感觉。

欣赏范作,融入感知:

通过欣赏范作,来认识作品的表现方式,感受到触觉过程和画触觉过程作品之间的密切联系与转换形式。

触觉联想,综合表现:

运用线条、色点、色块或物体的印迹等绘画语言表现不同的触觉。加以引导和鼓励,采用研究、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表现较成功的作品给全班同学展示,起者 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自选触觉,大胆表现: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触觉印象最深的物体,用适合自己个性的绘画表现方式进行表现。

师生评价,课后拓展: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交互式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心理。

课后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并能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11装饰瓶

教学目的

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瓶子的装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设计能力。

初步掌握瓶子装饰的手段和方法,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在创造和设计中体验制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第一课时

1、生活感悟,拓展经验

利用课件播放人们在生活中乱丢,乱抛瓶子,污染环境的现象,启发学生可以把这些瓶子收集起来,进行想象,设计,创造,就可以把废旧物品变成一件艺术品,变废为宝用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屏幕上播放博物馆,家庭中,展览馆里的装饰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起来欣赏,了解书中和老师准备的有关瓶子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它们的特点。这样学生就更进一步了解了课本上的要求,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综合实践,形成认知

教师出示多只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了解瓶子的造型,结构,质地和种类,从内到外,从上到下让学生认识瓶子,了解瓶子的透明和不透明,粗糙和光滑。

学生研究讨论

可以用什么材料进行装饰,小组研究讨论。

教师总结:

可以用套,缠,两瓶相拼等方法,材料可以用色纸,毛线,色水,橡皮泥等。教师告诉学生一些小技巧,缠毛线时为防止滑落可以先缠一层双面胶。在瓶体上作画时先涂一层肥皂水,这样有利于着色,并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技巧。

3、研究探索,创造表现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的想象并把他表达出来,所以我采用让学生发挥个性思维,互相合作的方法来创作,先说自己的构思,再交流讨论,听取修改意见,最后,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装饰设计方案。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创作过程中,放上轻音乐,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美术与音乐相结合是促进右脑发展的最好选择。

4、评价欣赏,提高审美

我会收起几幅学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作品颜色

121314画画虾和蟹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虾和蟹不同角度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相貌、形态、色彩等造型表现因素,并能根据自己的个人感受,画出有情趣有个性的作品。

2、在认识和表现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掌握手工制作方法,制作有情趣的虾和蟹。

3、在造型表现,设计制作虾和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潜能,发挥想象力,通过合作、交流、综合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

4、以游戏的方式,营造故事的氛围,让学生设计、制作、表现奇形怪状的虾和蟹。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乐于表现;学会运用、巧妙制作;学会想象、善于创造。逐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学生的视觉世界。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有情趣的教学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充满趣味性和探究性。

第一课时

1.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一把大钳子。钳子在生活中是用来修理物品的,在海洋动物王国中,哪些动物有大钳子?它们的大钳子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以下虾和蟹。

让学生观察虾和蟹的外型、神态、颜色,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记录其特点。

2.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多幅学生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能认识作品的美感和使用的表现手段:水粉、水墨、拼贴、线描。

3.教师范作,学会表现。

教师把虾或蟹放在事物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蟹的主要躯干的形状和腿的姿态。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教师提醒学生在表现蟹的方法,如刺、须、眼等反映神态、质感的细节部位都应表现好。教师在范作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线条、色彩的运用方法。

4.观察表现、抒发情趣。

教师让学生观察虾和蟹。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态,自主选择表现方法进行表现,在表现过程中以情趣化的形象呈现。小组中相互交流,指出不足,完善画面。

5.评价表达、课外作业。

在评价过程中,以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对有个性特色的作品给予表扬,指出不足,便于改进。课外布置学生去选择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以备下一课制作。

第二课时:

1.欣赏生作,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上节课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大家欣赏,特别指出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个性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动态,学会表演。

教师让让学生分组观察虾和蟹的动作、姿态,让同学分别模仿表演并配上有趣的语言,评出表演奖。

3.欣赏范作,掌握方法。

教师出示几件工艺制作的虾和蟹(或图片),给学生初步感悟材料与内容的和谐。在讨论中领会到如何运用材料制作虾和蟹,学生可以把作品拆开、拼装(或观察),了解制作方法,教师给予指点。

4.启发想象,学会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变形,运用所带的材料进行制作,提倡小组中互相帮助,可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

5.评价表述,课后拓展。

教师给全班同学营造正确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乐于表达、取长补短。课后用自己的作品装饰美化房间或做饰品等。

第三课时

营造氛围,奇思妙想。

教师播放科幻电影中虾和蟹的打斗场面(或动画片西游记中的片段),让学生观看设计师制作的奇特的虾和蟹;也可以在黑板上贴一张场景图,教师启发学生兴趣进行奇思妙想。

合作交流,综合探索。

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设计创作构思,并进行探索;也可以相互成为“对手”,把各自创作的虾和蟹编成一个有趣的活动场面;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虾和蟹的形状设计出生活用具。

作品展示,评价表述。

教师可举办一个“奇特虾和怪异蟹展销会”,学生给自己和同学推销展示,赢得同学们的赞赏。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课后探索,拓展知识。

让学生课后制作虾和蟹的标本,也可用自己的作品布置一个奇特的“海洋世界展览”。

15自然现象

一、教材分析:

说自然是美的,是因为大自然从视觉上给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对有关自然现象的了解,能够促使学生以丰富的手法表现这些自然现象的形式美,体验造型乐趣。

1、教学目标:

在仔细观察自然现象或欣赏声像、图文资料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形式美感,并认知自然现象的两面性,即作用与反作用与人类,从而启发学生绘制色彩鲜艳、富有震撼力的各种自然现象的画面。

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然现象与生活、环保紧密联系,培养用艺术表现自然之美的能力。

促进学生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实现自然科学知识与美术教学的渗透。

2、学习内容:

大千世界,变化无常,自然规律,不可逆转。但无论哪一种自然现象都富含一定的科学道理。本课教学将使学生充分感受自然力量的无比震撼,同时也表现自然现象丰富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对各式各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能明确某些自然现象对人类的造福或危害,从而感受自然力量的震撼,发现自然现象的形式美,并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加以表现。

教学难点:用自己擅长的手法描绘某一自然现象,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现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有关自然现象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思路:

1.引导阶段。

播放录象《抗洪救灾》资料片,感受自然现象的震撼力。讨论: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

A.洪涝这一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人类应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探索这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寻找避免和利用的方法。)

B.这样的自然现象还有吗?请同学分组讨论。(可以结合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现象来谈一谈,如:冰、霜、雨、雪,风、云、雷、电等对你周围环境或人曾造成的灾害。甚至你听闻的地震、飓风、海啸等。)

C.所有的自然现象都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灾难吗?人类可以避免克服吗?

(某些自然现象不会形成灾难,或有益于人类。不是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能避免克服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许在科学高度发达的将来,我们可以更广泛地利用它们,造福人类。)

教师小结:

目前,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恶化了的生态环境和日益变暖的气候,如果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问题得不到根治,那么在下个世纪,地球气温升高4-5摄氏度后,人类将丧失50%的生存空间。全人类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放弃人类内部的惨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同恶化了的生态环境做斗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才能够拯救人类。

2.发展阶段。

图片欣赏《自然现象的魅力》。讨论:自然现象有什么样的魅力?看图或联系实际说明。

A.美丽的彩虹、雾凇、冰晶、极光、海市蜃楼等。(静态的自然现象形式美)

B.可怕的火山喷发、龙卷风、沙尘暴、流星雨等。(动态的自然现象震撼美)

C.用自己擅长的手法表现令你新动的自然现象。教师巡回指导、课堂总结评价。(作品点评,讨论改进方法)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材料及自备的课堂展示资料,保持环境卫生与整洁。强化环保意识。

4.课后拓展。

课后整理本节课的自然科学知识。

16叶子片片(一)

一、教学目标:

知道树叶是一种可利用的材料。

学习用绘制方法制作树叶,知道树叶与环境对人类生存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图片、律动磁带、录音机、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白纸、手工纸、彩笔、树叶、剪刀、方便胶、透明胶、细铁丝、毛线。

三、教学过程:

1、 讲故事

冬天来了,刮起了北风,呼——呼,天气越来越冷。渐渐的下起了雪。许多动物都躲

进了洞窟,有的动物开始了冬眠,原始人也感到冷,他们躲进洞窟里,可是还是觉得冷。怎么办呢?有的原始人想出了好主意:他把地上的树叶拣起来,用树皮制成绳子,把树叶穿起来,披在身上。有的原始人把树叶堆成堆,睡在上面,几个人挤在一起,就感到暖和多了。

我们已经知道,原始人吃的果子是从大树上摘下的,冬天保温用的树叶是从大树上落下的。树是原始人的好朋友。

师:你知道树还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吗?

生1:遮风挡雨。

生2:阻挡风沙、洪水。

生3:绿化环境。

生4:遮太阳、乘凉。

生5:进行光合作用,给人们带来新鲜空气。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是的,书不但保护了人类,而且维护了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2、 观看

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树叶,出示树叶。请你们说一说这些树叶的形状象什么?

生1:像小山。

生2:像王冠。

生3:像云。

生4:像眼睛。

……

每片树叶上还有叶脉,他们的走向不太一样。

你们知道什么颜色的树叶?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褐色。

欣赏树叶图片,欣赏小朋友的画。(出示课件)。

欣赏老师制作的树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的。

3、 制作

利用你身边的材料,如何制作树叶?小组讨论

小组制作树叶,并把制好的树叶挂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大树。

4、 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去画,认真去画。

5、 律动

播放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做律动。

16课、叶 片(二)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落叶是大自然极其微小的变化,又是赋予我们的一个奇妙而美丽的礼物。这个课时就是通过对树叶形状和色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拼贴出一幅幅千姿百态的作品的过程。从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捕捉美的心灵,让所有的美来源于生活,美化于生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体会树叶的千姿百态和其中孕育的美和生命力。

2、学生将一片片看似孤立的树叶进行再创造,形成一幅幅美妙、生动、有趣的画面,挖掘事物的连续性,从而达到面的一统一和美的和谐。

3、通过点滴的熏陶来培养学生逐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再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扩展思维,促使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形成。

教学难点:通过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让学生观察、欣赏叶的造型美与色彩美,使他们亲近大自然,发掘自然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并来做一个游戏看在我们小朋友中,谁最聪明?并给动画片起一个片名?(师播放录像)

生:有树叶贴画、叶子片片……;准备做树叶贴画。(表扬同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子片片;(板书课题:叶子片片)

三、讲授新课。

1、激趣,找树叶拼贴小动物;

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老师请同学从这里找几片树叶拼一条金鱼。

生:上台演示。

2、出示各种各样的树叶,对形和色进行描述和联想。(出示幻灯片——小金鱼)

师:每个同学选一片叶子,同桌之间说说你的叶子像什么?等会儿请同学来告诉大家;

生:像老鼠的头

像小猪的头

像小兔子的耳朵

像螃蟹的脚

……

3、教师示范做树叶贴画:

师:看!这片树叶像什么?(出示一片树叶)

生:像小老鼠的耳朵;……

师:下面老师就用这叶子来做一只老鼠;同学们可要注意看哦。(老师做一步学生来概括做法)(黑板示范)

A、选选叶子

B、想构想小动物的特征

C、摆拼出小动物

D、贴用固体胶贴树叶

4、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小动物。

5、同学上来拼摆小动物。(视屏展示学生树叶贴画)

四、学生作业。

1、拼贴一幅自己心中最想表现的画面。

2、看看谁制作的树叶拼贴画既美又独特。

3、走动交流。(相互欣赏;学生评选“冬笋杯”最佳树叶贴画作品;教师评出五星奖)

五、课堂小结。

树叶仅仅是秋天给我们留下的一点小礼物,又是冬天给我们发的一张请柬。而大自然中像这样微小而珍贵的礼物实在是太多了,看谁能不断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想像,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让它们变成自己的礼物,来赠予他人,表达自己。

板书设计:

叶子片片

制作的方法:

示范拼

A、选

B、想

C、拼

D、摆

E、剪

17老人和儿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2.大胆画出和制作出老人与儿童的外形特征及活动情景。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

找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特征,能用画笔、线条和其他自己喜爱的美术工具区分他们的外形差异。

教学重点: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刻画。

教学难点:刻画老人和儿童时线条、色彩的运用。手工制作中老人和儿童不同外形特征的刻画。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具:欣赏资料图片若干。

学具:自己和爷爷或是奶奶的合影。绘画工具材料。或制作工具材料。

1.导入活动:

教师打扮成老人的样子进入课堂,并用老人的语音和学生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2.初步尝试:

学生试一试,互相化装变成老人。简单创意。

3.评价讨论:

看看谁的妆化得更生动。思考:老人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和儿童的有什么不同?儿童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的特点最明显?

4.欣赏图片:

通过欣赏和比较,进一步了解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引导注意一下特征明显的地方:眼睛、眉毛、胡子、皱纹、粗糙或是光滑的脸、头发、皮肤的光泽等。

5.画法指导:

着重表现脸部的特征,区别粗糙和光滑。用线的时候,老人和儿童的表达方法不同。注意刻画老人的时候,重点应该刻画哪些具体部分。

6.课堂练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表现老人和儿童。鼓励学生夸张运用线条和色彩,自主创新,突出自己的理解,表现自己的感受。

7.习作展评: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构思。通过自我表达、互相品评,培养合作和交流意识。教师帮助展示作品。

8.收藏:

整理自己的作品,收藏。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老人和儿童,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今天,我们将用一些手工材料来表现儿童和老人。

2、出示手工制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1.)纸工粘贴。

2.)废旧材料。

3.)泥塑作品。

4.)综合构成。

5.)注意主要特征的刻画,夸张手法的运用。

6.)讨论各种方法的构成特点。

3、制作方法研究。

1.)巧妙地运用废旧材料,拼合成可爱的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2.)泥塑小技法:捏、搓、团、压、粘、刻等。

3.)形态的描写和刻画,主要部分的突出表现。

4.)学生制作练习。小组合作,用自己下的工具刻画老人和儿童的形态特征。

4、展评。

1.展览,互相欣赏。看看谁的作品最能体现老人和儿童的特征。

2.评出“十佳”小巧手。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老表现老人和儿童。课后进行尝试。

5、教师总结。

18漂亮的灯(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让儿童感受灯的美丽为主线,培养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1、教学目标:

A.了解古今中外的灯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B. 感受灯的功能美与装饰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本课是学生对灯由感性认识、平面表现向立体制作的过度练习。通过参观灯具店或欣赏图片,组织学生讨论灯的造型美与色彩美,表述自己所喜爱的灯及喜爱的原因。

教学重点:感受灯的形式美,体验参观、欣赏活动的乐趣;认知古今中外的灯的基础知识,感受其装饰美;大胆表现,感受绘画的乐趣。

教学难点:如何联系生活,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所喜爱的灯的造型、色彩表现出来,突出个性,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做参观灯具店的准备;准备丰富的灯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做参观灯具店的工作准备(写生工具);自选灯具图片,作为分析讨论的资料;准备好绘画工具。

1.激趣导入(参观活动,感性认识)。

A.这里有许多灯,你知道这些灯的功能吗?请给它们分分类(台灯、壁灯、吊灯、吸顶灯、镜前灯、指示灯……)。

B.这些灯你喜欢的有哪些?为什么?(从造型、色彩进行分析)

2.欣赏图片(理性分析,认知阶段)。

古代灯有什么特点?现代灯呢?(从材料、功能、装饰造型特点等方面分析)

小结:现代灯造型优美,色彩丰富,有时代特色。

3.造型表现(技能培养,联系生活)。

凭记忆或根据图片,画出你所喜欢的灯(选择自己所擅长的绘画形式)。

4.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A.你认为自己画得怎么样,为什么?

B.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5.教师评价总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2919.html

更多阅读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脑海里,有许多令我感到的事情,它们都像海边的贝壳一串串地但其中有一件事令我最受感动,提起那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天,我和妈妈乘坐2路公交车回家,等了老半天,公交车才慢悠悠地开过来。我对等不及的妈妈说:“来了!公交车来了!”于是,车子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健康教案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 我也愿当班干部    (一)[档案馆](3~5分钟)  教师讲故事《我选我》,激起学生的回忆,启发思考:为什么王宁会选自己“  (二)[咨询台](10~`12分钟)  1.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集体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

凤凰语文论坛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屋脊哈密瓜硕果陶瓷开拓 春意盎然银装素裹二波澜壮阔 云雾飘渺清奇俊秀 巍峨天工巧夺 清香光洁绚丽 醇美三1.我们爱你啊。 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2 跳出东海的碧波,群星闪烁,银装

声明:《全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三册美术教案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为网友散不尽过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