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集锦 爱国诗歌

关于发表中国历代爱国诗词作品赏析的引文

我在“博客”上发表的那些爱国诗词赏析是我的一位前辈长者的劳作。这位长者因解放前在国民党政府里当过芝麻绿豆官的原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开除公职。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他仍有着自己的期盼——从收音机里学了三年俄语,拿到了毕业证书;又自学完了中学数理化课程。他以为改造结束后还能去当个教师什么的。但他终于发现,“革命”没有他的份。知识分子的执著使这位长者并未就此放弃努力,他不会甘心碌碌无为地打发自己的人生。于是,他投入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专心致志地去收集整理中国历代反侵略爱国诗词作品,加上注释,并用白话文翻译出来,以期为社会作些有益的贡献。他从自唐代到清末76位爱国诗人的作品里挑选了192首诗词,逐字逐句地推敲,一丝不苟地译注,几年的心血终于成就了他的事业。他曾将此成果送中华书局出版,却不料当时的文化气候已开始入冬,到处悬挂着“大批判”的利斧,令人生畏。长者不得不改变初衷,将作品收回,压在了箱底。十年的大折腾结束了,春天来了,百花开了,可长者却身心疲惫地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这点心血也就沉寂了多年,留给了后人,成了一份纪念,一份遗产。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人的作品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现代人读古人的作品,要多些宽容,少些苛求。而长者在译注古人作品时,其本人也会受到时代、环境、身份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阅读时同样要多些包涵。

在长者去世三十周年之际,作为后辈,我想借“博客”有选择地发表一些长者的作品,供爱好者享用,以期得到共鸣。

古风(选一首)

(唐)李白

羽檄如流星①, 虎符合专城②;

喧呼救边急,  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③, 三公运权衡④;

天地皆得一⑤, 澹然四海清⑥。

借问此何为?  答言楚征兵⑦;

渡泸及五月⑧, 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  炎方难远行⑨。

长号别严亲,  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  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  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还,  投躯岂全身?

如何舞干戚⑩, 一使有苗乎!

[题解]唐玄宗天宝年间多次发动对外用兵。这首诗是写天宝十年征兵讨伐南昭王阖 罗凤的事。这次兴兵先后出动了二十万人,结果几乎全军覆没。作者对于朝廷穷兵黩武、不顾人民痛苦的“开边”政策极端反对,认为对待外族应该采取以德服人的和平政策而不应轻易用兵。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反战的主张。

[注释]①羽檄——古时候征调兵员的文书,或其他急要军书,上面插羽毛取迅速之意。 ②虎符——虎形的兵符(发兵的信符),竹制,上面写字,剖分为二,两地分执,合以取信。 专城——一城之主,指州郡的主官。  ③紫微——星座名,主应天子,这里指君王。  ④三公——唐代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这里指元老大臣。 ⑤天地句——《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说天下太平的意思。 ⑥澹然——宁静貌。 ⑦楚征兵——当时征募两京及河北河南兵南征,要经过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⑧泸——泸水。唐朝时称金沙江为泸江,在云南省。 ⑨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⑩如何二句——干是盾牌,戚是大斧;舞干戚即执干戚而舞,是古代一种兵舞。相传虞舜时有苗民不服,禹请征伐,舜认为是自己德不厚的缘故,用兵非道,于是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之,对有苗“敷文德”,有苗因而感化归顺。

[语译]调兵的文书急如流星,

虎符发到州县,催促出兵。

都说边情紧急,到处喧呼;

惊起了树头宿鸟,黑夜飞鸣。

君王的德威象太阳照耀四境,

朝中有能臣,掌理国家大政。

真是全国享太平,四海尽清明!

什么事闹纷纷?道是朝廷大征兵;

要五月渡泸水,赴云南去远征。

胆小的老百姓,不比久历戎行的士兵,

谁也怕去炎热的远方,长途行军。

儿子们哭号着,辞别双亲,

天地愁惨,使日月也象失去了光明!

眼泪已经哭尽,快要流出血来;

悲伤摧折心肝,相对泣不成声。

象困乏的犬羊,面对着猛虎,

又象绝望的海鱼,难逃大鲸的吞并。

一千个出征军人,不见有一个回家,

已经给拉上壮丁,哪能再望活命!

为什么不修王道,敷文教,以德服人?

使夷人归心臣服,边境永保安宁!

[作者介绍]李白,唐朝绵州(今四川绵阳县)人,字太白,号青莲。著名诗人,有“谪仙”之誉。玄宗时,供奉翰林,很受爱重。此后游历四方,结交诗友。安禄山作乱时,参加永王李璘的抗战军,被累获罪,流放夜郎,半途遇赦释回。他对当时朝廷好大喜功的对外黩武政策极为不满,所写诗歌中,有很多是表现反对非正义战争和热爱祖国人民的作品。

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乾源①;

今年战,葱河道②。

洗兵条支海上波③,放马天山雪中草④。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⑤,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⑥,汉家还有烽火然⑦。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含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⑧,圣人不得已而用之⑨!

[题解]取汉朝乐府古题。全诗充满了反战精神,对于唐朝天宝年间的好立边功、征伐无时的非正义战争作了有力的谴责。诗中指出这种残酷的、永远没有完结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最后提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人道主义的看法和主张。

[注释]①桑乾源——桑乾河源出山西省马邑县北洪涛山。唐朝天宝年间曾在这一带地方发动对契丹的征伐。  ②葱河道——即葱岭河,在今新疆西部。天宝年间曾在西域地方对小勃律、吐蕃和大食等国用兵。  ③条支海——古有条支国,唐朝时是大食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今叙利亚、伊朗等国境内,其南有波斯湾。  ④天山——在今新疆境内。  ⑤匈奴——古代的一个北方民族。  ⑥秦家——指秦始皇。  ⑦汉家句——汉家指汉朝,借指中国。烽火,古时候有边警时举烽火为号。然同燃。  ⑧兵者句——《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史记.主父偃传》:“兵者,凶器也”。 ⑨圣人——君王的尊称。

[语译]去年打仗在桑乾河源,

今年用兵在葱岭河上。

在条支国的海中洗涤刀枪,

在天山的雪地上放牧战马,

少壮的战士都已变得衰老。

胡人只懂得杀人,不会耕种,

从来沙场上,但见白骨无人扫。

秦始皇筑长城防胡人的地方,

如今还有烽火的警报。

烽火年年烧不停,

边地上战争永远没个了!

战士在格斗中壮烈死去,

丢下战败的马匹仰天悲叫。

鹰鸟啄破死人的肚皮,

含着肠子飞挂枯树枝稍;

士兵的血污涂满在野草上,

你们——将军们,可又得到了些啥?

都知道兵凶战危不是好事情,

圣天子只在非用不可时才用它!

永王东巡歌(选二首)

(唐)李白

㈠三川北虏乱如麻①, 四海南奔似永嘉②。

但用东山谢安石③,为君谈笑静胡沙。

㈡二帝巡游俱未回④, 五陵松柏使人哀⑤。

诸侯不救河南地⑥,更喜贤王远道来⑦!

[题解]唐朝天宝十四年,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胡人安禄山伙同契丹等北方民族发动叛乱,入侵中国,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受命保卫东南一带。其时作者正隐居庐山,出于爱国心的驱使,他参加了永王的抗战军。这首诗推崇永王而以谈笑却敌的谢安石自许,可见其非凡的抱负。

[注释]①三川——指泾、渭、洛三水,或指泾、渭、?三水,这里泛指河南、陕西一带。当年安禄山叛乱时曾先后攻占洛阳、潼关和长安等地。 ②四海句——四海泛指中国海内各地。永嘉是晋怀帝的年号。永嘉五年,胡人刘曜、石勒攻破洛阳,怀帝被掳,北方汉族大批南逃,史称“永嘉之乱”。 ③东山谢安石——谢安,东晋人,字安石。未做官前隐居会嵇东山。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时,安石为征讨大都督,大破苻坚百万军于淝水,保卫了东晋王朝的生存。这里是作者自比。 ④二帝——指玄宗和肃宗。安禄山作乱后,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北上灵武自立为帝。 ⑤五陵——指唐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五个皇帝的陵墓。 ⑥诸侯句——这里暗指张巡苦守睢阳,虢(guo)王李臣等坐视不救的事实。睢阳地处黄河以南,屏障江淮,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⑦贤王——指永王。

[语译]

㈠泾渭洛水上,胡人兵马纷乱如麻,

又象一次“永嘉之乱”,人民弃家南逃。

但请信用我——东山再起的谢安石,

谈笑间,为你平息胡人搅起的风沙。

㈡两位巡游的君王都未返回京城,

想起五陵松柏,使人暗暗伤心。

侯王坐视不救黄河南岸之地,

喜得有你贤王远道东下巡行。

前出塞(选一首)

(唐)杜甫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①;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②。

君已富土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③!

[题解]原诗九首都是对从军出塞的怨叹。诗的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发动对吐蕃、大食、契丹等国的几次战争。作者对于当时朝廷奉行的“开边”政策极为不满,因为它是非正义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这种战争的师出无名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注释]①悠悠句——悠悠,忧愁貌。交河,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②亡命句——亡命,逃亡。婴,触犯、遭遇。罗,捕鸟的网。  ③吞声——泣不成声。

[语译]悲悲切切离别可爱的家乡,

满怀愁绪开往遥远的边疆。

官府规定路上行军的期限,

谁敢逃亡,就得惹祸遭殃。

皇上的国土已经开辟得够广,

为什么还要不断的扩张?

害得老百姓抛撇父母恩情,

背枪上路,哭啼啼好不悲伤!

[作者介绍]杜甫,唐朝襄阳人,字子美,号少陵,著名诗人,爱好游历。年轻时应进士试落第,长期不得志。安禄山乱后,到处流浪,曾一度被肃宗任为左拾遗等职。后来又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下做过官,严武表荐他做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工部。他所写的诗,很多是反映时事和爱国忧民的作品,有“诗吏”之称,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遣兴 (选一首)

(唐)杜甫

下马古战场①,  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   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   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   今人尚开边②。

汉虏互胜负,   封疆常不全;

安得廉颇将③,  三军同晏眠④。

[题解]作者一贯反对侵略性的“开边”政策,这首诗反映了同样的观点,并认为战争也并非一定能够取胜,不如派一个得力的将官镇守边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倒能够维护国防的安全。

[注释]①古战场——唐朝从太宗到玄宗的一百年间,努力对外扩张疆土,四川、青海、甘肃、新疆一带都是当年用兵之地。  ②开边——指天宝年间发动的几次对外战争。 ③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曾为抵御秦兵的进攻及大败燕军立下战功。他用坚壁自守的战术使得秦兵无法取胜。 ④三军——军队的统称。《论语》:“三军可夺帅也”。

[语译]

下马古战场上,四望是苍茫一片。

凄风送浮云飞走,黄叶吹落在我面前。

战士的枯骨已成蚁窠,上面缠满蔓草。

老年人边走边叹息:“今日还在开边!”

跟夷人打仗胜败无常,难保国土安全。

哪能再有个廉颇出来镇守边疆,

好让战士们从此得到安稳的睡眠!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①,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  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④?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题解]唐朝代宗广德元年,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作者那年在梓州,感于国防空虚,朝中无人,自己虽有壮志,不被重用,因而写了这首诗,抒发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既反对非正义的对外战争,也坚决主张抵抗外来的侵略。

[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

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

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

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

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①,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②。

即从巴峡穿巫峡③, 便下襄阳向洛阳④。

[题解]唐朝肃宗宝应元年,官军收复被胡人安禄山、史思明旧部所占据的东京(洛阳)和黄河以南各地,第二年(代宗广德元年),黄河以北被占州郡也相继收复。那时作者正流亡在梓州,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写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欢畅,他的爱国主义感情是多么丰富。

[注释]①剑外句——剑外指四川省剑阁(即剑门关,在剑阁县北面)以南之地;唐朝的都城长安在剑阁的东北,所以称剑阁以南之地为剑外,这里指梓州一带。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曾被安、史占为叛乱的根据地。 ②青春——明媚的春光。 ③巴峡句——巴峡,指四川省巴县诸峡;巫峡,在重庆市巫山县以东、湖北省巴东县以西。 ④襄阳句——襄阳在湖北省;洛阳是唐朝的东京,据作者自注,“余田园在东京”。

[语译]剑南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喜讯,

听了使我激动得热泪湿透衣襟。

回头看望妻子,满怀的愁绪顿消;

欢喜得几乎发狂,随手卷起书本。

对着晴朗的白昼,忍不住高歌痛饮;

这样的明媚春光,正好伴我归程。

便马上搭船动身,从巴峡穿过巫峡,

顺流直下襄阳,朝着洛阳前进。

守睢阳作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①,  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②,  分守若鱼丽③。

屡屡黄尘起,   时将白羽挥④;

裹创犹出阵,   饮血更登陴⑤。

忠信应难敌,   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   心计欲何施!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抗击安禄山入侵,坚守睢阳城的时候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到当时孤城危急的情景,及将士们奋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万分困难的情况下坚定不移、死守危城的决心。

[注释]①接战句——睢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面)守城战开始于肃宗至德二年正月,先后坚守了十个月。 ②侔(mou)——相同。 ③鱼丽——古代战阵名称。 ④白羽——指挥的意见。见《语林》:“诸葛武侯与晋宣王战于渭滨,著葛巾,捉白羽扇,指挥三军。” ⑤饮血句——饮血是饮泪,饮泣(流泪入口)的意思,但语气较重,《李陵答苏武书》:“战士为陵饮血”;这里应作流血解。陴,是城上的小墙。 ⑥天子——指肃宗,这时候在灵武。

[语译] 入春以来,跟敌人战斗得好苦;

孤城的危险正在一天天加剧。

敌军合围,象环绕月亮的光晕;

我军守城,摆开“鱼丽”的阵形。

黄色的烟尘不时在战场上升起,

主将忙着上前方指挥三军。

负伤的战士包扎好依然上阵,

重伤流血的也还要挣扎登城。

凭着忠勇就能够所向无敌,

坚强的斗志决不会中途变更。

只恨没有人为我给君王捎信,

空有谋略,无非是纸上谈兵!

[作者简介]张巡,唐朝南阳人,进士出身,做过县令。范阳节度使、胡人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起兵抗战,和许远同守睢阳,肃宗封他为御史中丞。城被围,他坚守危城先后达十个月之久,每次上城督战,总是大声喊叫,据说把牙齿都咬碎了。到后来城内粮尽,便掘鼠罗雀为食。城破被俘,叛军要他投降,他骂不绝口,敌人残酷地将刀刺进他的口中,他依然英勇不屈,最后慷慨牺牲。

夜闻笛

(唐)张巡

岧嶤试一临①,  虏骑俯城阴。

不辨风尘色,   安知天地心。

营开星月近②,  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   遥闻横笛吟。

[题解]作者在危城中,存亡莫卜,但依然斗志昂扬,置生死于度外,与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战斗。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闻笛声而兴悲,可以想见其心境之苦了。

[注释]①岧嶤(念tiaoyao)——山高貌。这里指高山。 ②营开句——一作“门开边月近”。

[语译]

试登高山了望,眼见敌骑已兵临城北。

风尘漠漠不辨颜色,哪知道兴亡天意。

营门外星月低垂,鏖战正搅得天昏地黑。

早晚更楼上,听远处横笛声声悲鸣呜咽。

陇头

(唐)张籍

陇头路断人不行①, 胡骑夜入凉州城②。

汉兵处处格斗死,  一朝尽没陇西地③。

驱我边人胡中去,  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  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④, 重取凉州入汉家?

[题解]这首乐府诗反映唐朝德宗贞元年间吐蕃侵陷陇西等地以后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广大国土被异族侵占的痛心,对于沦陷地区的人民表示深深的关切,最后提出了收复失地的热切希望。

[注释]①陇头路——据《通典》:“天水郡有大坂,名陇坻,亦曰陇山”;又《三秦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陇头水也”。这里陇头路指通往陇西一带的路上。  ②胡骑句——胡骑(ji),胡人的骑兵。凉州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③陇西地——今甘肃省东南部。 ④李轻车——汉朝名将李广的堂弟李蔡曾随大将军卫青出征过匈奴,封轻车将军。

[语译]往陇西的路上已经断绝行人,

胡人的骑兵黑夜里冲进凉州城。

处处有我军在英勇格斗中死去,

陇西大片国土一下子丢失干净。

边地的汉人被驱往胡地做奴隶,

却散放牛羊啃食我地里的庄稼。

去年中国养下的儿孙,如今已——

穿着胡人的衣服,学着胡人讲话。

谁能更派个“李轻车”来,

把凉州重新收归祖国的怀抱?

[作者简介]张籍,唐朝苏州吴人,字文昌,中唐时著名诗人,尤其擅长乐府。进士出身,做过小官,后来韩愈荐他做国子博士,又做水部员外郎等官职。家里很穷,他的作品也比较接近人民的立场,写过不少同情劳动人民生活和反对战争的诗作。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①。

更催飞将追骄虏②, 莫遣沙场匹马还!

[题解]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入寇成为唐代的重要外患,曾伺河西走廊驻军内调、边防空虚的时机,大举入侵河陇一带(今甘肃东部)。时作者任剑南节度使。剑南和吐蕃东境接壤,也受到敌侵,作者率军抗战,击溃吐蕃七万余众,攻克当狗城(在今四川阿坝自治州境内),收复盐川城(在甘肃省漳县西北)。这首诗就是在这年写的。杜甫有《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一诗:“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从原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决心,及高度的爱国精神。

[注释]①西山——见杜甫《岁暮》诗注②。 ②飞将——汉朝名将李广有飞将军之称。这里借作勇将的代词。

[语译]

昨夜里,秋风从西北吹入边关。

天空中寒云片片,边地的月光洒满西山。

将士们!快穷追猛打,彻底消灭敌人,

莫让有一兵一骑逃脱罗网生还!

[作者简介]严武,字季鹰。初以御史中丞出为绵州刺史,后迁升东川节度使、剑南节度使等职。他很有将才,而且治军严明,代宗广德二年时曾打退吐蕃入侵,收复若干失地,巩固了边防。

渔家傲(词)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①。

四面边声连角起②。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③。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

羌管悠悠霜满地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⑥。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在镇守陕西边地、防御西夏侵扰的时候所写。词中写出边塞荒凉的景色,反映了久戍军人的辛苦,也流露出作者自己思乡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之间的矛盾心情。

[注释]①塞下句——塞下,边防线上,这里指作者镇守的陕西前线,当时西夏疆土伸展到陕西和甘肃省部分地区,国都设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衡阳在湖南省;雁在秋天南飞,春天北飞,古人传说北雁南飞到衡阳为止。 ②边声——边塞上发出来的各种声音如笳曲、马鸣等等的综合,含有悲凉的气氛。 ③千嶂句——嶂是高险的山,象屏风一样的山峰。长烟,一片雾气。 ④燕然句——燕然,山名,即今蒙古的杭爱山。东汉时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勒是刻石。这里是说敌人还没有被打败和臣服。 ⑤羌管句——羌管,羌地出产的五孔笛子。悠悠,形容声音在空中飘荡。 ⑥将军——作者自称。

[语译]边塞上,秋天的景色和别处全然相异,

大雁毫无留恋地朝着南方飞去。

角声和各种边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万山丛中,一座孤城在夕阳烟霭里紧紧关闭。

想起万里外的家乡,借浊酒一杯聊解愁绪;

敌人还未消灭,怎容得我安然回去?

悠扬的笛声飘荡,雪白的霜花铺满一地;

人们全睡不着觉,将军已满头白发,

战士们在暗暗流泪。

[作者简介]范仲淹,宋朝吴县人,字希文。幼年穷困力学,考上了进士,官做到参知政事,锐意革新政治。宋仁宗朝,西夏赵元昊侵扰西北,他奉命前往陕西镇守,多次统率军队挡住西夏的进犯,确保边境的安宁。他善于写词,风格豪放,有《范文正公诗余》行世。

凯歌(选四首)

(宋)沈括

⑴先取山西十二州①, 别分子将打衙头②。

回看秦塞低如马③, 渐见黄河直北流④。

⑵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⑤, 从教西去作恩波!

⑶马尾胡琴随汉车⑥,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⑦, 归雁如今不寄书。

⑷灵武西凉不用围⑧, 蕃家总待纳王师⑨。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⑩。

[题解]北宋熙宁元丰年间,党项羌族的西夏不断向广大西北内地蚕食骚扰。王安石变法后,在陕甘一带配备兵力,对侵略者展开了大力反击,收复了不少失地。当时作者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抗击西夏侵扰,收复葭芦、米脂、浮图、吴堡、义合等地,屡建战功。在奏凯声中,他曾制作《凯歌》数十曲,令士卒歌之,用来鼓舞士气。这里从留存下来的五首中选录四首,它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和信心。

[注释]①山西十二州——指当时先后收复的失地。山西,太行山以西地。据《宋史.地理志》:“熙宁始务辟土,而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寨。”  ②子将句——子将,指亲兵。唐僖宗光启三年,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其子从训,聚亡命五百余人为亲兵,谓之“子将”。(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衙头,指敌方主帅。陆游诗也有“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之句。③秦塞——指陕西境内的长城。 ④黄河句——黄河流经青铜峡折向北流。 ⑤莫堰句——堰,堵塞。横山,在今陕西北部。横山水流向西,所以称倒流水。 ⑥马尾句——《汉书.西域传》:汉武帝元封年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因远嫁悲伤,乌孙在马上弹奏琵琶为她路上解愁。唐李欣《古从军行》诗:“行人刁计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即咏此事。这里马尾胡琴借指琵琶,用马尾作弦的胡琴,与琵琶同属弦乐器。 ⑦弯弓句——用苏武雁足传书故事,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②。 ⑧灵武西凉——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凉,今甘肃武威县。两地是西夏的主要据点。 ⑨蕃家——西夏羌人的首领李继迁原为宋朝都知蕃落使。宋人称羌人为“蕃”。 ⑩轧吃儿——吃字原注“根勿切”,读作“务”。轧吃,小孩学语时语言蹇涩不流利的样子。

[语译]

㈠先把太行山西面十二州收复了,

再派遣精锐子弟兵,去攻打敌酋。

回头看长城要塞,低平犹如马背,

渐近也望见黄河水,折向直北奔流。

㈡宋朝的天威席卷大地,越过黄河,

边境万里,羌人都唱起中土民歌。

不要再堵塞横山上倒流的水脉,

让它往西流,作为对羌人的恩泽吧!

㈢公主下嫁单于的和亲政策,岂能重演,

琵琶乐曲倾诉幽怨的故事,不容再出现。

如今已没有苏武,要归雁为他雁足传书,

谁也不用再弯弓搭箭,去射云中的飞雁。

㈣灵武和西凉都不须再去围困,

羌人已在等着接待王师的来临。

两地城中的居民,半是关西汉人的子孙,

当年学语的孩子,现在已长大成人。

[作者简介]沈括,宋钱塘(杭州)人,字存中。仁宗嘉佑八年,考中进士,不久到汴京编校昭文馆藏书,此后曾历任司天监、河北西路察访使、三司使,及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等职,对所司务职,多所兴革。王安石为相时,沈括是他变法运动中的骨干人物之一。他在鄜延任内,军事上爱护士卒,训练民兵,储备粮草,整顿军备,扭转了对西夏军事长期被动和失败的局面,先后收复了不少失地,巩固了西北边防。沈括学识渊博,富于革新精神。著作有《梦溪笔谈》等。

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

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

(宋)李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①, 庙堂高枕失堤防②。

关河自昔称天府③, 淮海于今作战场④。

退避固知非得计,  威灵何以镇殊方⑤?

中原夷狄相衰盛,  圣哲从来只自强⑥!

[题解]南宋王朝建立后两年,金人再度南侵淮阳,宋高宗仓皇渡江,直奔杭州,下昭罪己,宣布退位。不久各地将领张浚、韩世忠等又联名发出檄文,拥护他恢复帝位。这时作者被流放在广东边地,目击国家艰难,深深慨叹投降派的误国殃民,因而写了这首诗,希望皇帝振作起来,发愤图强,收复失地。

[注释]①胡骑——见张籍的《陇头》注②。  ②庙堂——朝廷。 ③关河句——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天府,形胜富庶的地方。 ④淮海——淮河流域东边到海的地区。 ⑤威灵句——威灵,声威、威望的意思。殊方,异域、国外。  ⑥圣哲——英主,英明的皇帝。

[语译]胡骑长驱直入,侵犯我国的疆域;

朝廷只顾睡觉,听任藩篱尽失,

向来关河一带,号称天府之国,

如今淮河到海,也变成敌人巢穴。

早知一味退避,不是高明的策略,

更有什么威望,能赢得四方臣服?

华夷兴衰循环,常常是此起彼落;

从来英明之主,都必须自强不息!

[作者简介]李纲,宋朝邵武人,字伯纪,进士出身。钦宗靖康元年,金国发动南侵,他任兵部侍郎,坚决主张抵抗。金兵渡过黄河后,他升任尚书右丞,亲自负起保卫汴京(今开封市)的艰巨任务,抗击金兵的进攻。但终于遭到朝中投降派的排斥,他的抗战主张不能得到贯彻。南宋建立后,他再度被任为宰相,但不久又被排挤,并被流放到广东。著作有《梁溪集》等。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宋)陈东

飞廉强搅朔风起①, 朔雪飘飘洒中土②。

雪花着地不肯消, 亿万苍生受寒苦③。

天公刚被阴云遮, 那知世人冻死乱如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 谁肯采摭传说传达太上家④?

地行贱臣无言责⑤, 私忧过计如杞国⑥。

揭云直欲上天门, 首为苍生讼风伯⑦。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 开阳合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⑧, 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 坐令和气生尘寰⑨。

[题解]诗中把金国的入侵比作风雪肆虐,把当朝权奸的蒙蔽皇帝比作阴云遮天,自己要冲破乌云直叩天庭,希望皇帝能够采纳建议,决心抗战和革新朝政。全诗充满了爱国激情,反映了当年一般爱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注释]①飞廉句——飞廉,风神(亦称风伯)。朔是北方。 ②中土——中国,中原。 ③苍生——百姓。 ④采摭句——采摭,搜集。太上家,上天,皇帝。 ⑤地行句——地行贱臣,下界小臣,作者自称。言责,言官(谏官)的责任。⑥杞国——《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后人把不必要的担忧称为“杞人忧天”。 ⑦风伯——见注①。 ⑧酆都狱——世俗相传的阴间地狱。 ⑨尘寰——尘世,人间。

[语译]

风神强把北风搅起,寒雪片片洒落在中原国土。

雪花落地不肯消散,使得亿万百姓忍寒受苦。

天公的眼睛被阴云遮住,哪知世上有许多人被冻死?

人间一片哀愁叹息,使人耳不忍听、目不忍睹。

可有谁肯把这些消息收起来,传进上天的耳鼓?

我是下界一名小臣,并没有言官的责任,

可是象忧天的杞人一样,偏怀着太多的忧虑。

我要拨云雾上天庭,为受难人民控诉风神的罪过;

上天肯听我言怜悯人民,放晴天收风雪,并非难事。

马上把风神赶进地狱,将飞雪化作潺潺流水;

东升的旭日普照,能使人间重沐阳光的和煦。

[作者简介]陈东,宋朝丹阳人,字少阳,太学生,是个血性男儿。曾经上书皇帝请求诛戮蔡京、童贯等奸臣六人,以谢天下。金兵南下包围汴京,尚书右丞李纲被投降派排挤去职,他联合太学生伏阙上书,请愿挽留,一时跟随他去的军民有几万人,迫使钦宗答应重新起用。南宋时,李纲再度被黜,他又上书高宗请留,终于被投降派陷害杀死。著作有《少阳集》。

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①。

至今思项羽②,  不肯过江东③。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用项羽乌江自刎的史事,借苦讽今,谴责南宋政权的渡江逃跑。诗中对项羽不愿忍辱偷生的英雄行为加以歌颂,正是对当时投降派甘心屈身事敌的可耻行径的有力讽刺。

[注释]①鬼雄——屈原《九歌.国殇》:“子魂魄兮为鬼雄”。 ②项羽——即楚霸王。秦末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被困垓下,不肯渡江,说“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③江东——长江下游地区,旧称江东。

[语译]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

死后也是鬼中的英雄。

今天怀念当年的项羽,

宁死不肯逃跑回江东。

[作者简介]李清照,宋济南人,号易安居士,是有名的女词人。湖州太守赵明诚之妻。南渡后写过不少流露爱国思想感情的作品,著作有《漱玉集》。

乱后杂诗(选一首)

(宋)吕本中

晚逢戎马际,   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   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   径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①,  同盟起义师!

[题解]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攻陷汴京(开封),由于宗泽率部反攻,被迫撤退。作者在金兵退出后回到汴京,目睹兵乱后的残破景象,亲身感受了逃难的痛苦,写下了好些深刻沉痛的诗,这里选录其中的一首。

[注释]①欲逐句——逐,追逐。范仔,据作者自注:“近闻河北布衣范仔起义师”,布衣是没有功名的百姓。

[语译]老来碰上兵荒马乱,

处处都在扎营屯兵。

迟死反受活罪的苦,

折磨要到哪时才停?

忧愁多得睡不着觉,

战乱使我长熬饥馑。

真想跟随范仔他们,

结成同盟起义大军!

[作者简介]吕本中,宋朝寿州人,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官做到中书舍人,因为触怒秦桧而被罢职。他的诗风格轻松灵活,著有《东莱诗集》、《紫微诗话》等书。

汴京纪事 (选二首)

(宋)刘子翚

㈠帝城王气杂妖氛①, 胡虏何知屡易君②?

犹有太平遗老在③, 时时洒泪向南云④。

㈡空嗟覆鼎误前朝⑤, 骨朽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⑥, 春风杨柳太师桥⑦!

[题解]作者《汴京纪事》二十首,写的是对比汴京被金人攻占前后的情景和感慨,是想象并非实录,但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对于当年误国奸臣的痛恨和对于故国的怀念之情。

[注释]①王气——古时的迷信说法,有望气之术,哪里有王者兴起,就能见到有王气升发。

②胡虏句——金人占领汴京后内部发生政变,兀术代起执政;又金主完颜亮也以篡弑夺取帝位。 ③遗老——前朝的旧臣,亦指年老之人。 ④南云——南方的天空,指南宋。 ⑤覆鼎——鼎是古时候传国的重器,覆鼎即意味亡国。 ⑥王傅——指官封太傅楚国公的王黼,他在汴京有一座方圆数里的大宅院。 ⑦太师——指官府太师鲁国公的蔡京,他的宅院在都城陷落后被毁,只剩下一座桥,王、蔡二人都是徽、钦二帝时的权臣。

[语译]

㈠望得见帝城王气中夹杂妖气,

胡人不懂忠孝,一再更换皇帝。

那里还有太平年代的故国臣民,

不时向着南天,挥洒他们的眼泪。

㈡徒然慨叹奸臣误国,毁坏了北宋王朝,

他们的尸骨已经腐烂,至今还受人唾骂。

看当年王蔡两家宅第是何等华美,

如今只是月照池台,桥头杨柳迎风摇摆。

[作者简介]刘子翚,宋崇安人,字彦冲,自号病翁,一生做官不得意,隐居故乡的屏山,开课授徒,人称屏山先生。

在金日作(选二首)

(宋)宇文虚中

㈠满腹诗书漫古今,  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①, 北雁何时到上林②?

开口摧颓空抱朴③, 协肩奔走尚腰金④。

莫邪利剑今何在⑤? 不斩奸邪恨最深⑥!

㈡遥夜沈沈满幕霜,  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⑦, 自许能肥北海羊⑧。

回首两朝俱草莽⑨, 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  裂眥穿胸不汝忘⑩!

[题解]作者出使金国被扣。第一首写他流落北方、不能回国的痛苦心情,并把满腔愤恨集中到那些误国殃民的“奸邪”身上,希望把他们消灭干净。第二首写他热爱祖国的真诚,不管金国怎样厚待他,他也宁愿忍受最大的痛苦,甚至牺牲生命而决不变心。

[注释]①南冠句——《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义,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南冠,这里作囚徒解;军府,将帅的衙门。 ②北雁句——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因为不肯投降,被送去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后来汉朝和匈奴和亲,要求将苏武放回,匈奴推说苏武已死。汉朝的使节骗他们说:天子在上林苑射猎得雁,足系帛书,知道苏武等在某处。匈奴知道不能再隐瞒,将苏武释放回国。 ③开口句——摧颓,毁坏、废弃的意思。抱朴,保持纯洁的本性。 ④胁肩句——胁肩,耸起肩膀,献媚的样子。腰金,腰围金带比喻有权势的人。 ⑤莫邪——传说春秋时,吴国干将和莫邪夫妇造雌雄两剑,就以干将名雄剑,莫邪名雌剑,都是有名的剑。 ⑥奸邪——指当时南宋当权的一批投降派首领黄潜善、汪伯彦、秦桧等人。 ⑦西河馆——春秋时期晋国和鲁国在平丘地方会盟,晋国扣留鲁国的大臣季孙意如,要把他长期安置在西河地方的宾馆里;这里指金国用同样手段对待作者。 ⑧北海羊——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送去北海牧羊,先后十九年,始终不屈,所持汉节的节旄全都脱光了。 ⑨两朝句——两朝,指徽宗和钦宗两帝。草莽,野草,古时称不在朝的臣子为“草莽之臣”。这里指皇帝已被贬黜为老百姓。 ⑩裂眥句——裂眥,愤怒得胀破眼眶。汝,指金国。

[语译]

㈠装满一肚子诗书,博古通今。

连年流落他乡,最易伤情。

囚徒整天关押在帅府里,

哪年才有机会回到宋京?

可叹立身正直动辄得咎,

谄媚奔兢之徒,反据要津。

锋利的莫邪剑啊,你在哪里?

不杀尽这些奸邪,此恨难平!

㈡沉沉的长夜里,帐幕上布满严霜。

有时候,我也做梦回到家乡。

听说金国人要把我长留不放,

我自信能够学苏武北海放羊。

想起两朝君王都遭受贬辱,

遥念祖国原野上已经久绝农桑。

人生一死全不值得重视,

对于你的仇恨,我死也不会遗忘!

[作者简介]宇文虚中,宋朝华阳人,字叔通,进士出身。南宋初出使金国,被扣留下来强迫做官。但他身在北方,心向祖国。金人几次想要对南宋用兵,都被他设法阻止。后来他因谋反的罪名全家被金人烧死。死谥(shi)肃愍,有文集行世。

伤春

(宋)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①, 坐使甘泉照夕烽②。

初怪上都闻战马③, 岂知穷海看飞龙④。

孤臣霜发三千丈,  每岁烟花一万重⑤。

稍喜长沙向延阁⑥,疲兵敢犯犬羊锋⑦。

[题解]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县)即位后不久,金人又再度南侵,高宗从扬州逃往临安(今杭州),又到明州(今宁波)乘船逃往海上。作者对于当时朝廷采取逃跑政策既痛恨又忧虑,而又无可奈何。对着春景不免兴叹,因而写了这首诗。

[注释]①庙堂——朝廷。 ②甘泉句——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宫,在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汉武帝时有所增筑,每年夏季到此避暑。这里借指宋朝皇帝的行宫。夕烽,夜里报警的烽火。 ③上都——指南京(商丘),这时还没有建都临安。 ④穷海句——穷海,偏远的海外。飞龙,指皇帝。 ⑤烟花——春花烂漫。 ⑥向延阁——名子諲,当时做长沙太守。金兵南下时,曾率领军民抵抗,阻止了金兵的攻势。延阁原是宫廷藏书之所。子諲曾做过秘阁直学士,汉朝史官称为延阁,所以借来称呼他。 ⑦犬羊——对金兵的鄙称。

[语译]

朝廷对平定外患束手无方,

竟让夜间烽火照亮行宫的垣墙。

才吃惊京都已听到战马的嘶叫,

哪料想君王又远去穷荒的海疆。

孤独的臣子愁得头发又白又长,

烂漫的春花依旧年年茂盛地开放。

只有长沙向延阁稍稍使人欣喜,

他敢于统率疲兵抵抗兽军的锋芒!

[作者简介]陈与义,宋朝洛阳人,字去非,号简斋,有名诗人。宋徽宗时做过官,高宗南渡后,到处避乱,吃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后来又做过翰林学士等官,有贤臣之称。诗的风格朴素自然,有《简斋集》行世。

频酌淮河水

(宋)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①,  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  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  郁郁中原气②。

莫向北岸汲,  中有英雄泪③!

[题解]这首诗借对淮水的赞美来反衬作者对淮北沦陷地区恋念的感情,最后两句更写出作者对于当时活跃在淮河北岸的抗金军民的深切怀念,抒情细腻而深刻。

[注释]①濠梁——即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②郁郁——浓厚的香气,旺盛的气息。 ③英雄——指当时在淮北继续对金抗战的人民群众。

[语译]

有个来到濠州游历的旅行者,

一次两次舀喝着淮河里的水。

据说江南的水多半带咸味,

不如这里的水来得鲜又美。

春风吹皱绿波,使人感到——

一股中原特有旺盛的气息。

请你别舀取北岸的江水,

那里边藏着多少英雄的眼泪!

[作者简介]戴复古,南宋黄岩人,号石屏。有诗名,曾跟陆游学过做诗,漫游四方,写过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抒发爱国情感的好诗,也能写词。著有《石屏集》。

江阴浮远堂

(宋)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①。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②!

[题解]作者站在长江边上看大江东流,遥望隔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尽已沦陷,不禁心潮澎湃,愁思满怀,转恨江北一片平原,无山遮眼,以至引起他对故国的相思和无限痛苦。这其实不是真情,他内心是十分想望北方遥远的故国河山的。

[注释]①万里愁——广大深远的愁思。 ②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语译]

站在横冈上,俯瞰长江水滚滚东流,

浮远堂前的景色,引起我无限哀愁。

苦的是没有山遮挡住我的视野,

淮南看不到边处,全是我赤县神州!

念奴娇 (词)

登多景楼

(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①。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②!

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③!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④。

[题解]淳熙十五年,作者游览金陵京口(今镇江)一带,察看抗金形势,登上北固山多景楼,写了这首词。在词中,他斥责了以长江为南北天然分界的谬论,主张马上兴师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注释]①一水句——作者曾上书孝宗说:“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意思说形势完全宜于进攻,不应划江退守。 ②因笑句——用新亭对泣的典故。新亭在今南京市;东晋时候,中原沦陷,许多北方南下的大官常到新亭游宴,一次有个叫周颛的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大家听了都掉下眼泪。这里借指南宋当时的一批苟且偷生的朝臣。王谢,指谢安、王导,都是西晋亡后南下的大官,这里借指当朝权贵。 ③中流誓——用“中流击楫”典故。东晋初,祖逖到豫州去做刺史,渡江时敲着船桨发誓:“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后来果然收复了黄河南岸一带地方。这里借指当年宗泽、岳飞等抗金名将。 ④小儿破贼——东晋和前秦淝水之战,晋相谢安派其弟谢石和侄儿谢玄渡河决战,大败苻坚,捷报传来,谢安正与客下围棋,客人问他,他从容回答说:“小儿辈已破贼,“下棋如故。

[语译]

⊙登高楼四望,叹今昔有几人,

懂得我的心情。

竟有人把长江,认作神功鬼斧,

天造的南北边境。

此地一水横陈,三面连岗,

摆出猛虎争雄的气势。

岂可象六朝君臣,偏安一隅,

只顾一己私利要紧。

⊙可笑当朝权贵,登高怀远,

也学着新亭垂泪!

把高山大河当作屏障,

那管它中原大地,一片腥秽。

现在正好长驱北伐,

要学祖逖中流击楫,义无反顾!

象淝水之战,破贼的大势已成,

何必问敌强我脆。

水调歌头 (词)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宋)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①。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②。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③。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④!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⑤,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

旁薄几时通⑥?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⑦。

[题解]宋金二次和议后宋主称金主为叔父,每年要派使臣去金国贺岁,这首词是作者为送章德茂使金而作的。作者当时对朝廷的屈膝求和非常不满,但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打败金国,报仇雪耻。词中勉励章德茂要做一个永远效忠祖国、不辱使命的使臣,不要象过去有些使臣那样变成变节投降之人。

[注释]①不见句——南师,南宋的军队。北群空,传说春秋秦国有一个会相马的人,名叫伯乐,他一走过冀北产马地区,好马都被他挑选一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这里以好马比人才,北群空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才了。 ②当场句——当场只手,独立行事,独当一面的意思。万夫雄,以一当万的英雄,指有大才干的人。 ③自笑句——自笑,自喜,自得。洋洋,水盛大貌。河指黄河。 ④且复句——穹庐,毡毛做的帐幕,指金国的朝廷。藁街,汉朝时候长安城内安置蛮夷(外国人)居住的一条街。这两句有今天我们向他们朝拜,总有一天他们要来朝拜我们或被我们捉来的意思。 ⑤封——封疆,疆土。 ⑥万里句——膻同羶,羊臭。旁薄,广大充塞,转义为雄伟的气概。 ⑦赫日——火一样红的太阳,指宋朝。

[语译]

⊙中原不见大宋军威已久,

可不要错认为中国没有人才。

毕竟我们有力敌万夫的英雄,

敢于单枪匹马,跟敌人樽俎折冲。

你该为当上堂堂使节而自喜,

象黄河之水只向东流,

永远心向宋朝。

今天姑且去向他们朝拜吧,

总会有一天,

他们的头领要来我们的京城朝拜!

⊙唐尧、虞舜、夏禹三代都在中原立国,

这里是我列祖列宗世代相传的疆域。

其中总有些人不甘做敌国的臣民,

如今万里江山已被沾染得腥臭难闻。

千百年来先烈的精神在哪里?

那种雄伟的气概几时才能发扬伸张?

无须怀疑,胡人的寿命不会长久,

大宋的国运正如赤日方中,

辉煌无比。

[作者简介]陈亮,南宋永康人,字同甫,号龙川,是一个没有功名但很有学问的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他主张北伐很坚决,曾经几次上书向朝廷建议迁都建康(南京),励志复仇,但都没有受到重视,一生怀才不遇,直到晚年才考中进士,但不久就死了。著作有《龙川文集》、《龙川词》等。

鹧鸪天 (词)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①。

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②。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③!

[题解]作者青年时代曾参加山东耿京的忠义军,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死,作者联合同志捉住了张安国,并率领上万部众突破金兵重围,南渡淮河,回到南宋。这首词回忆当年对敌人的英勇战斗,也慨叹自己年纪已老,不能再对反抗侵略有所作为。

[注释]①锦襜——襜,古代军人的一种服式,着在衣裳外面两膝前面;锦襜即锦绣的军装。  ②燕兵句——燕兵,燕地的兵,指金兵。娖,谨慎准备。簶,箭筒。金仆姑,箭名。 ③平戎句——平戎策,作者早年曾经写过《御戎十论》和《九议》等文章,向南宋朝廷建议,未被采纳。东家,东邻。

[语译]

⊙年轻时曾经高举义旗,统率上万的兵将,

全付武装突破敌阵,渡过淮河长江。

金兵和我军剑拔弩张,各不相让,

日日夜夜冲锋陷阵,奋战在疆场上。

⊙回想往年事,引起我今朝心里悲伤。

春风能催青,可不能染黑我须发苍苍。

早年的万字平戎策藏着有什么用场,

向东邻换来一本种树书,好助我消遣时光!

破阵子(词)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①,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②。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题解]陈同甫是作者的好朋友。这首词是作者想象(也许是回忆他过去参加对金作战时)在战场上的英勇豪迈气概。由于他的抗战主张得不到南宋朝廷的支持,壮志未酬,而年纪已日渐衰老,胸中一股郁勃之气,就只能借诗词来对老朋友发泄一番。

[注释]①麾下句——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翻,演奏的意思。塞外声,边地的乐曲。

②的卢——刘备乘过的一匹马名叫的卢,曾一跃三丈;这里指烈性的快马。

[语译]

⊙醉里把灯光剔亮,抽出宝剑来细细过目。

一觉睡醒,听得营盘四处吹起响亮的号角。

八百里方圆内,部下官兵都分到大块熟肉,

几十种乐器合奏着边地雄壮的乐曲。

——原来是战地秋季军事大检阅。

⊙马队飞快奔驰,象的卢一样猛烈;

箭矢连射出去,振动弓弦,发声犹如霹雳。

要替君王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事业,

换得生前死后的声名,永垂玉帛。

只可怜我已经满头生白发!

菩萨蛮 (词)

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①!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②。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④。

[题解]造口在江西万安县南面,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宋朝王室南渡时,金兵曾追逐隆佑太后的御舟到造口,沿路杀戮甚惨。这首词是作者在路经造口时有感而作。当时作者在江西做官,正当张浚北伐无功之后不久,自己想上抗战前线而朝廷不给机会,使他异常苦闷;但他仍然认为总有一天能够摆脱一切束缚去实现他杀敌报国的愿望。

[注释]①郁孤台句——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西南。清江即赣江。  ②长安——借指北宋的汴京。  ③青山句——借比自己有冲破一切阻力走上抗战前线的决心。  ④鹧鸪——鹧鸪鸟的鸣声象是说“行不得也哥哥”。

[语译]

⊙郁孤台下面这条清江水,

不知道有过多少流民的眼泪!

我们的皇都汴京在西北那边,

可怜被无数山岭遮住了,望不见。

⊙江水尽管被重重的青山挡住,

毕竟要冲破一切向东流去。

傍晚正当我独自在江头愁闷,

深山里传来鹧鸪“行不得也”的叫声。

水龙吟 (词) 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①。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②。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④。

⊙休说鲈鱼堪鱠,尽西风,季鹰归未⑤?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朗才气⑥。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抆英雄泪⑧!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在山东参加反金战争失败,回到南宋后,在南京所写。作者登高望远,想到广大的国土没有收复,国家风雨飘摇,时间飞快过去,而自己不被南宋重用,报国无门,因而写了这首词,抒发他的苦闷。词中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伸,抑郁悲愤的心情。

[注释]①楚天——古楚国在今长江中下游各省。楚天指南方的天空。  ②遥岑——远处小小的高山。  ③断鸿句——断鸿,离群的孤雁。江南游子,作者自称。  ④吴钩——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形的宝刀。  ⑤鲈鱼句——鱠,把鱼或肉切得很细。季鹰,晋朝张翰字季鹰,吴郡人,在洛阳齐王处做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想到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鱠,就辞职回家。  ⑥求田句——求田问舍,只知道买田置产,没有远大志向的意思。刘郎,指刘备。《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刘备谓许汜曰:‘君有国士之名,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⑦忧愁句——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中。树犹如此,晋朝桓温见早年所种杨柳已经长大到几人合抱,慨叹着人也不能不老。  ⑧红巾句——红巾翠袖,指侍女歌伎或泛指一般美人。抆是拭去。

[语译]

⊙辽阔的南天秋色,一片凄清,

水和天连在一起,无尽的秋光。

原望群山,象玉簪、又象螺髻,

美景收在眼里,无非添我愁肠。

离群的孤雁,在空中曳声悲叫,

有个江南游客,独立在黄昏的楼上。

他看看佩刀,靠遍了四面栏杆,

没有人懂得他登楼的意向。

⊙尽管秋风已起,鲈鱼正当肥美,

我并不象张季鹰那样思念故乡。

只想买田置产,象许汜一般庸俗,

见到有才气的刘备,岂不惭愧?

国家在风雨飘摇中,使人忧虑,

人和树一样会老,时间一去不还。

谁知道英雄有满腹的哀愁,

唤侍女为我拭干净两泪汪汪。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厤城(今济南)人,字幼安,号稼轩。年轻时在山东参加耿京领导的忠义军,反抗金兵,失败后率军投往南宋,数次向朝廷提出对金作战、收复失地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在做湖南安抚使时,他组织军队号称“飞虎军”,布防长江一带,为金人所畏惮。罢官后居住上饶。他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词人,作品感情丰富,气势豪迈。著有《稼轩词》,为后世所传诵。

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①,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②?”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出使金国的路上所写。题目下面原有作者自注:“南望朱雀门,北望宜德楼,皆旧御路也。”诗中表达了沦陷区人民、同时也是作者自己迫切希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

[注释]①州桥句——州桥,即汴京城内的天汉街桥。天街,京城的街道。  ②六军——古代的制度国王有六军,这里指南宋军队。

[语译]州桥南北原来都是御街,

中原父老年年等圣驾归来。

含悲忍泪询问中国使臣:

“什么时候我军真的回来?”

宜春苑

(宋)范成大

狐塚獾蹊满路隅①, 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②, 肠断宜春寸草无③!

[题解]作者在宋孝宗时出使金国,到过沦陷后的汴京(开封),写了好些诗抒发感慨,这是其中的一首,写旧京的残破景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宜春苑原是北宋皇家的东御园,沦陷后被毁。

[注释]①狐塚句——狐塚,狐狸的巢穴。獾,野豕,即猪獾。蹊,小径。  ②连昌句——连昌,指唐朝的连昌宫,在今河南宜阳县西面,安史之乱后被毁。砌是阶石,元稹《连昌宫词》写安史之乱后的连昌宫:“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③肠断——比喻悲哀到极点。

[语译]

路旁布满野狐窝巢和野豕穿行的小道,

来往行人不忘过去依然把御园旧名叫。

连昌宫残存的阶石边倒还有花儿开放,

宜春苑寸草不生怎能不使人心痛如绞!

[作者简介]范成大,南宋吴县人,字致能,号石湖,进士出身。宋孝宗隆兴年间出使金国,力争宋金平等地位。回国后做参知政事,又做过四川制置使。晚年隐居故乡石湖。诗风清丽,有《石湖集》。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①, 十年伊洛路漫漫②。

青墩溪畔龙钟客③, 独立东风看牡丹。

[题解]洛阳是作者的家乡。洛阳牡丹天下闻名。作者晚年身在南方,看到牡丹开放,联想到故园风物,不免兴思念旧国之情;但又感到自己年已衰老,对国事已无能为力,因而诗作的情绪是低沉的。

[注释]①汉关——指中原。 ②伊洛——伊河、洛水,都在河南省境内。洛阳就在洛水北岸。                                      ③青墩溪——在浙江省桐乡县,作者年老退隐之地。

[语译]胡骑闯进中原已经十年,

伊河洛水似乎远在天边。

一个年迈衰翁,独立青墩溪畔,

春风里眼看牡丹心想家园。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宋)岳飞

号令风霆迅①,  天声动北陬②。

长驱渡河洛③,  直捣向燕幽④。

马碟阏氏血⑤,  旗枭可汗头⑥。

归来报明主,  “恢复旧神州”⑦!

[题解]当金兵继续南侵的时候,南宋爱国将领张浚负责统军防守长江,这首诗是作者在张浚出发前线督师时写了为他送行的。诗中热切期望收复中原失地、摧毁敌人的力量,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注释]①霆——迅雷,霹雳。 ②天声句——天声,雷霆的声音,比喻大国的声威,《后汉书.窦宪传》:“振大汉之天声”。陬(念zou),角落。 ③河洛——黄河,洛水。 ④燕幽——古代燕国的领土,在今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和内蒙南部,这一带又是古时的幽州地方。 ⑤马蹀句——蹀,踏。阏(念yan )氏,匈奴单于妻子的称号,这里指金兵。 ⑥旗枭句——枭,枭首,斩首。可汗,古代西域鲜卑、突厥、回纥(念he)、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相当于匈奴的称单于。 ⑦神州——古代称中国为神州。

[语译]号令象风雷一般迅速传遍,

天威震撼了北国的穷乡僻野。

大军长驱渡过黄河洛水,

挥戈直捣敌人的巢穴幽和燕。

马蹄踏着金人血迹奋勇向前,

把敌酋的头颅高高挂上旗杆。

祝你凯旋归来快向君王报捷,

“光复祖国河山,已经胜利实现!”

[作者简介]岳飞,南宋汤阴人,字鹏举。幼年贫苦,在家种田,二十二岁投军。金兵南侵时,他隶属宗泽部下,不久成为著名的抗战统帅。朱仙镇一役,大破金兵,威名远扬,扭转了南宋对金的抗战形势。但那时宋高宗和秦桧投降派坚持和议,将他从前线招回。最后用“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死,死时才三十九岁。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写的诗词都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满江红》一阕更为后世所传诵。

题翠岩寺

(宋)岳飞

秋风江上驻王师,  暂向云山蹑翠微①。

忠义必期清耳水②, 功名直欲镇边圻③。

山林啸聚何劳取④, 沙漠群凶定破机⑤。

行复三关迎二圣⑥, 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解]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一面要抗拒金兵,一面还奉命和当时各地农民起义军作战,但是他所梦寐以求的是要打败金兵,收复失地。从诗中可以看到他决心扫除侵略者的豪迈英雄气概。

[注释]①蹑翠微——蹑,踏。翠微,青绿色的山气。 ②耳水——即洱水,与伊水同源出卢氏县的熊耳山;熊耳山在洛河伊山之间;这里洱水借指洛河一带或中原沦陷地区。 ③边圻(念qi)——边疆。 ④山林啸聚——指当时反对宋朝同时也反对金人的各地起义农民。 ⑤沙漠群凶——指金人。 ⑥三关句——三关泛指边塞上的关隘。二圣指被金人掳去的徽宗、钦宗二帝。

[语译]

大军驻扎在秋风寒冷的江头,

难得踏着苍翠的云径,登山一游。

丈夫定要扫清中原,才是尽忠报国;

一直到镇守边疆,方算功成名就。

收拾山林乌合可不费吹灰之力,

北方凶顽的丑类,决不让施展阴谋。

收复边关迎回二帝,已不须多日,

金人的头目要手到擒来,一个不留!

题骤马岗

(宋)岳飞

立马林岗豁战眸①, 阵云开处一溪流②。

机春水沚犹传晋③, 黍秀宫廷孰悯周④?

南服只今歼小丑⑤, 北辕何日返神州⑥?

誓将七尺酬明圣⑦, 怒指天涯泪不收!

[题解]这首诗和前面的一首《题翠岩寺》一样,作者所念念不忘的是收复被金人侵占的土地,并显示了对于异族入侵者的无比仇恨及誓死报国的赤诚。诗中虽有污蔑起义农民的词句,但不是全诗的主旨。

[注释]①豁战眸—张大眼睛瞭望战地形势。 ②阵云——盛大的阵容。 ③机春句——机春,生机盎然的春天。一说“春”是“舂”字之误,机舂即水碓,亦可通。水沚 ,有水的小渚,这里作山川解。传晋,继承晋代的衣冠,保存旧制旧规的意思。 ④黍秀句——《诗经》、《王风》、《黍离》写一个周朝的大夫在周室东迁(京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后回到旧京,看到以前的宗庙宫室全部种上了黍稷,变成了田地,想到王朝的倾覆,心里非常悲痛,徘徊不忍离去;全句借指汴京的沦陷。 ⑤南服句——南服,南方。小丑,对起义农民的污称。 ⑥北辕句——辕,驾车的辕木。北辕,指北狩的徽、钦二帝的车驾。 ⑦七尺句——七尺,人的身高的代称,古尺短,以七尺为人身的长度。明圣,指皇帝。

[语译]

立马在林木茂盛的山冈上,了望战场;

雄壮的阵形摆开处,一条山溪流淌着。

春天生机活泼的山川还是旧时风物,

旧京宫阙已长满野草,有谁为此悲伤?

在南方今天只须歼灭小小的丑类,

北面被掳二帝的车驾哪时才能回还?

我发誓拼出七尺之躯,为君王效命,

咬牙切齿指着远方仇人,眼泪直淌!

满江红 (词)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①。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②!

靖康耻,犹未雪③;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④。

壮志饥飡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⑤。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⑥!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统率所属北上扫荡金兵的时候所写。全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抱负和最后收复失地的雄心,充满了强烈的爱国英雄主义精神。

[注释]①萧萧——风声,雨声。 ②等闲——轻易,随便。 ③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攻陷汴京,掳去徽、钦二帝的耻辱。 ④长车句——长车,兵车,战车。贺兰山,在宁夏和内蒙之间。 ⑤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借指金人。 ⑥天阙——皇帝的宫殿。

[语译]

满腔怒火直冲,倚栏杆,听雨声渐渐消歇。

抬头望远,仰天长啸,豪情壮志在胸中热烈奔腾。

三十年过去了,功名事业还没有些微成就;

多少个白昼黑夜,都过着万里行军的生活。

万勿让青春虚度,到老来悲叹,已经不及!

靖康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

臣子的仇恨到哪时才能消除?

我要乘兵车冲破贺兰山的关隘。

拿敌人的血肉充饥解渴,壮志凌云,谈笑自若。

待全部收复了旧河山,再上京朝拜宫阙!

小重山  (词)

(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①。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②。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③。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④?

[题解]这首词写得隐晦含蓄,作者似有满肚心事无处倾吐,很可能是对当时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主和派的投降政策有所不满,但又不便明言,于是只可借诗词来发泄胸中的苦闷。词中流露了一些消极隐退思想也是很自然的。

[注释]①寒蛩(念qiong)——蛩,蟋蟀一名吟蛩。②胧——朦胧。 ③旧山——家乡的山。 ④知音句——《列子》:“伯牙鼓琴,唯钟子期知音。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语译]

☉寒冷的秋天蟋蟀在夜里叫个不停,

三更天把我从千里外的梦境中惊醒。

睡不着就起来,独自绕阶而行,

帘子外月色朦胧,静悄悄没一点声音。

☉为了干功名事业,头发已经发白;

故乡山上的松竹都老了,还不能回家安身。

想把满肚子心事托琴声为我传达,

无奈知音少,便拨断了琴弦,还有谁来听?

六州歌头 (词)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①。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暗消凝②。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③。

洙泗上,弦歌地,亦羶腥④。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⑤。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⑥。

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⑦。

时易失,心径壮,岁将零。渺神京⑧。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⑨。

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⑩?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⑾。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⑿。

[题解]宋孝宗时,张浚统兵北伐。由于国力衰微和朝中一些官僚的牵制,战争没有取得胜利,于是又有二次和议。作者对罢战和跟金人议和很不满,因此在一次宴会上写了这首词。当时张浚在座,读了非常感动,为之罢饮而入。

[注释]①长淮——指淮河。淮河是宋、金的东边国界。 ②消凝——出神的意思。 ③当年事——指金人入侵中国的事。 ④洙泗句——洙、泗,二水名,都流经孔子的故乡曲阜,是古代的文化圣地。弦歌,按着琴瑟的节奏咏唱诗句;弦歌地,指古人读书讲学的地方。羶,羊臭。 ⑤隔水句——隔水毡乡,淮河北面金人居住的地方。区(音欧)脱,古代北方民族的边防军事哨所。 ⑥名王——显贵的王公贵族,这里指金兵的主将。 ⑦匣——剑鞘。 ⑧神京——指北宋的汴京(开封)。 ⑨干羽句——干、羽,古代人舞蹈时所执的两种舞具;两字连用作舞蹈解,参看李白《古风》注⑩。怀远,对外怀柔政策。烽燧,古代边境上有敌人进犯时,“夜举烽,昼举燧”,即烧起报警的烟火。 ⑩冠盖句——冠盖使,指出国的使臣,冠是礼帽,盖是车篷。驰鹜,奔走。 ⑾闻道句——遗老,前朝的旧臣或前朝留下的老人,这里指沦陷区的父老。翠葆,翠色羽毛做成的华盖(伞);霓旌,上面绣着云彩的旗子;翠葆、霓旌都是帝王的仪仗。 ⑿使行人句——行人,使臣的通称。填膺,塞满胸腔。

[语译]

☉朝淮河远望,边境上一片茂密的平林。

道路上尘沙暗淡,寒风劲吹,

前方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

想起当年事,暗暗神伤,也许是天意难挽。

连洙泗文化圣地都给沾染得腥臭难闻。

隔条水就是胡人盘踞的地方,

夕阳下牛羊下坡,敌人的岗哨排列纵横。

看敌酋夜间出猎,马队的火把照得满江通明。

听笳鼓悲凉的鸣奏,怎不令人惊心?

☉想着腰上箭、鞘中剑,白白地——

让它们积灰尘、饲蠹鱼,竟然一事无成。

时机容易错过,空怀壮志,又是一年将尽,

故国的京城依然是渺然难寻。

朝廷对敌人怀柔忍让,熄烽烟,更罢兵;

使臣们为求和奔走忙碌,岂不难乎为情?

听说中原父老天天在望着君王回去,

要是见到使臣,还不把一片忠心——

化为满腔愤怒,泪下如倾?

[作者简介]张孝祥,南宋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字安国,号于湖。宋孝帝时,任建康留守,因为赞助张浚北伐,结果因北伐没有成功,受到非议去职。后来又在荆州做过安抚使。所作诗词,爱国思想浓厚,风格豪放。著有《于湖居士文集》。

浣溪沙(词)

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①。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 一尊浊酒戍楼东②。

酒阑挥泪向悲风③。

[题解]这首词作于荆州。荆州一带当时处国防前线,作者在那里做官,和朋友同登城楼,观看边塞景象,感念国土沦丧,心中无限悲痛,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①霜日句——霜日,秋天的太阳。蘸,浸水,沾水的意思。鸣鞘,挥鞭作响;鞘,鞭子。 ②万里句——烽火,指战线。戍楼,边界上驻兵守卫的城楼或岗楼。 ③酒阑——酒兴阑珊,酒快喝完的时候。

[语译]

☉秋日照得天空象浸在水里一样明净。

一支马队过去,鲜红的军旗招展,

传来挥动鞭子的声音。

远方淡淡的烟雾笼罩一片衰草,

模模糊湖看得不甚分明。

☉辽阔的中原国土就在战线北面。

在这东门城楼上,两人举杯共饮。

酒兴阑珊时,忍不住对秋风流泪伤心。

出塞曲 (选一首)

(宋)张琰

腰间插雄剑,  中夜龙虎吼。

平明登前途,  万里不回首。

男儿当野死,  岂为印如斗。

忠诚表壮节,  灿烂千古后。

[题解]张浚北伐时,作者曾随军渡江,与金人作战,此诗是他出征时所作,共有四首,选录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旺盛的战斗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崇高气节。

[语译]

腰间佩带雄剑,夜半发出龙鸣虎吼。

天明开拔上路,万里征途决不回首。

好男儿该战死沙场,岂为了斗大金印。

壮志节烈表我忠诚,灿烂光辉将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张琰,宋广陵人,字汝玉,无功名,能诗。身材魁梧,长髯,为人倜傥慷慨,有气节。南宋孝宗时,张浚北伐,他渡江参军,补州牙兵。作战中被金兵围困,他随制置李庭芝突围南行,追兵赶到,官兵都逃散了,独他坚持战斗,奋战到死。

相见欢(词)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①?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题解]作者登上金陵城楼,遥望北方沦陷的国土,想到哪时才能光复,不禁伤感流泪,因作此词,以遣悲怀。

[注释]①中原句——指金兵侵占中国北方的那一次变乱。簪缨,做官的装束,这里借指当时的朝廷官员。 ②试倩句——悲风,见张孝祥《浣溪沙》注。扬州,当时在敌人窜扰范围之内。

[语译]

☉登临金陵城上的西楼,凭栏望,一片清秋。

夕阳的光辉普照大地,长江在脚下滚滚东流。

☉中原扰乱,朝廷大员逃散,问失地何时能收?

秋风啊!请为我把两行热泪吹去,飞过扬州。

[作者简介]朱敦儒,宋洛阳人,字希真。北宋亡后南渡,在南宋朝做过官,不久后退休,过着闲散生活。著作有《樵歌》(一名《太平樵唱》)。

初入淮河(选三首)

(宋)杨万里

㈠船离洪泽岸头沙①,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②, 中流以北即天涯③。

㈡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④。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㈢中原父老莫空谈,  逢着王人诉不堪⑤。

却是归鸿不能语,  一年一度到江南。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宋光宗绍熙元年奉命往迎金国的“贺正使”、到达淮河时所写。淮河是宋金议和划定的国界线。诗中充满作者对南宋偏安局面的感慨和深深的隐痛。

[注释]①洪泽——洪泽湖,在淮河东段。 ②桑乾——见李白《战城南》注①,古时候把桑乾河北面看作塞北。 ③天涯——天边,比喻遥远,这里指国境线。 ④交涉——接触,相干的意思。 ⑤王人——皇帝派来的人,指使臣。

[语译]

㈠官船离开了洪泽湖边,

人到淮河,心情就好不起来。

何必指定桑乾河才算遥远,

河流的北面就是海角天涯。

㈡两岸的船只各走东西,

连带起的波浪都难互相碰上。

只有鸥鸟和白鹭还能无拘无束,

南来北往,可以任意飞翔。

㈢中原父老见了使臣诉说没个完,

你们不说了吧,说也是徒托空言。

还不如鸿雁虽然不会讲话,

倒能够一年一度,飞回江南。

[作者简介]杨万里,南宋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在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做官,最后做到秘书监。他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因为得罪了大官僚韩侂胄,被免去官职。他是南宋有名的诗人,写过很多诗,风格清新活泼,有《诚斋集》行世。

大风登城

(宋)陆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①,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 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华堂, 两行玉指调笙簧。

锦绣四合如垣墙, 微风不动金猊香②。

我欲登城望大荒③,勇欲为国平河湟④。

才疏志大不自量, 东家西家笑我狂。

[题解]在南宋偏安的局面下,一般士大夫已经忘记了割地求和的耻辱和强敌依然窥伺的危险,只顾享乐不图振作,反而对爱国的北伐主张加以嗤笑。作者有感于此,因而写了这首诗,讥讽这些人没有心肝,同时也叹息自己有志难申。

[注释]①风从北来二句——这两句虽是写风,同时也象征敌人猖狂、国家处于危急的意思。

②金猊——狻猊形状的铜香炉。 ③大荒——极远的地方。 ④河湟——黄河和湟水。湟水源出青海,经甘肃流入黄河;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语译]

北方吹来的凛冽寒风难以抵挡,

刮得街上人马个个冻僵。

西家娇女到日中没有梳妆,

帐底炉火正旺,还嫌冷而不敢下床。

东家爷们宴客在华丽的厅堂,

歌伎十指弄笙,曲调悠扬。

锦绣的帷幕四垂象墙壁一样,

没有些微风去吹动狻猊炉中的烟香。

我要登城眺望祖国遥远的河山,

勇气百倍愿意为国家效命疆场。

我也知道自己志大才疏、太不自量,

东家西家正指指点点笑我疯狂。

金错刀行

(宋)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①, 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  提刀独立顾八荒②。

京华结交尽奇士③, 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策耻无名④, 一片丹心报天子。

迩来从军天汉滨⑤, 南山晓雪玉嶙峋⑥。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川陕从军的时候所写。诗中以金错刀自比,写出自己在抗敌前线跃跃欲试、投军报国的雄心壮志。

[注释]①金错刀——古时候一种贵重的刀的名称。 ②八荒——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③京华——指南宋京城临安(杭州)。 ④史策——史书。 ⑤天汉——本指银河,这里指汉水。  ⑥南山句——南山,终南山。嶙峋,山石层叠高大貌。 ⑦楚虽句——《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对项梁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并引楚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来激励项梁兴兵恢复楚国。这里借用来说中国人一定能够打败金国,收复失地。

[语译]

白玉镶嵌的金错刀,

黑夜从窗子里射出雪亮的光芒。

大丈夫五十岁还未建立功勋,

提着刀独立四顾遥远的边疆。

在京城结交下一批英雄豪杰,

意气相投,愿意同生死、共患难。

不在史册上留名千古是我的耻辱,

定要将一片丹心报答我君主。

近日来从军到汉水边,

早晨的终南山被白雪装扮得象玉屏风一样。

啊!楚虽三户,也能亡秦,

难道堂堂中国就没有人卫国保家!

[作者简介]陆游,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进士出身,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孝宗时做枢密院编修官。张浚北伐时曾经帮助策划,因出师无功被免去了官职。后来到四川参加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边界线上工作了一个时期。又在四川制置使范成大手下做过参议官。五十多岁时回到浙江,又做过几任地方官。此后退居家乡,诗文自娱。他做诗很多,风格清新圆润,自成一家,其中不少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剑南诗稿》和《放翁词》等著作。

长歌行

(宋)陆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①, 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②, 手枭逆贼清旧京③。

金印煌煌未入手,  白发种种来无情④。

成都古寺卧秋晚,  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  哦诗长作寒螿鸣⑤?

兴来买尽市桥酒,  大车磊落堆长瓶⑥。

哀丝豪竹助剧饮⑦, 如钜野受黄河倾⑧。

平时一滴不入口,  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  匣中宝剑夜有声⑨。

何当凯旋宴将士,  三更雪压飞狐城⑩。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有杀敌雄心而无报国机会,不甘心到老做一个闲散诗人,不得不借酒浇愁的悲愤心情。最后还是念念不忘于有一天能够打败金人、收复失地,憧憬着凯旋的欢乐。

[注释]①安期生——传说是秦始皇时候的仙人,住在蓬莱山,汉武帝时还有人见过他。 ②李西平——即唐朝的李晟,曾远征吐蕃,骁勇有“万人敌”之称。德宗时因平定朱訿的叛乱、收复京师有功,封为西平王。 ③手枭句——枭,斩首。逆贼,指朱訿。旧京,指长安。 ④种种——形容头发短。 ⑤寒螀——寒蝉。 ⑥磊落——众多错杂貌。 ⑦哀思豪竹——悲壮的音乐。 ⑧钜野——古时候有大野泽,一名钜野泽,也叫巨泽,在今山东钜野县北面。 ⑨匣中句——匣是剑鞘;古时候传说宝剑不安寂寞,自己会发响声。 ⑩飞狐城——旧县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县北有飞狐口,是太行山上的一个要隘。

[语译]

为人不做喝醉酒骑长鲸遨游东海的安期生,

也当做个手斩贼头扫清旧京的李西平。

辉煌的金印还未拿到手,

无情的白发已经悄悄爬上了两鬓。

秋天傍晚闲躺在成都古寺里,

落日斜照僧房的窗上,一片通明。

难道我这个马上杀贼的能手,

就永远吟吟诗、象寒蝉悲鸣不成?

有时候兴起就一次买空街上的酒,

大车上纵横堆满了长长的酒瓶。

伴随着悲壮的乐曲开怀痛饮,

好比黄河水流进钜野泽的湖心。

只因为我平时滴酒不沾,

这样的豪情顿使满座震惊。

国仇未报壮志已经老大,

辜负了鞘中宝剑、夜夜空鸣。

会有一天、在大雪的深夜里,

飞狐城摆起盛筵,欢宴凯旋归来的将士!

关于几篇博文名称的调整

原名称

调整为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赏析(2009.5.14)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赏析——(宋)岳飞:《题骤马岗》

2009年5月12日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赏析——(宋)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009年3月13日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赏析——(宋)范仲淹:《渔家傲》

李白:战城南(2008.11.01)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赏析——(唐)李白:《战城南》

日记(2008年10月18日)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赏析——(唐)李白:《古风》选一首

日记(2008年08月20日)

再为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进一言

日记(2008年08月05日)

见“鬼”去吧!

日记(2008年08月01日)

不是故事的故事

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①,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②,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③,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题解]宋金二次和议(隆兴和议)已经十五年过去,而南宋君臣早已把亡国的耻辱忘得一干二净,让战士白白留在边塞,不再作收复失地的打算。作者对此十分痛心。诗中愤怒地责斥了那些当权人物的醉生梦死,也隐含着一股沉重的无可奈何的悲苦心情。

[注释]①和戎句——从宋孝宗与金国二次和议到作者写诗的一年已经有十五个年头。    ②朱门——豪门贵族。  ③戍楼句——戍楼,见张孝祥《浣溪沙》词注②。刁斗,古时候军中平时作炊具、夜里报更时用的一种铜器。

[语译]

宋金议和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

将军按兵不动,白白地守在边疆。

豪门歌舞欢乐,一味醉生梦死;

圈马已肥得要死,弓弩也挂断了弦。

岗楼上更鼓声声,催着月亮西落,

三十岁从军的人,如今头发已白。

谁能从笛声中听出战士的苦闷,

只有沙场明月空照着征人的枯骨。

中原干戈扰攘,古来不是没有,

哪见叛逆的胡人在那里世世传代?

遗民忍死偷生,只望有一天光复,

今夜有多少地方人们在流着眼泪!

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①, 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家乡山阴闲居时所写。这时作者已经六十二岁了。他眼看当时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思振作,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会出师北伐,而自己又已年老、不能再为国家出力,因而感到悲愤而写了这首诗。

[注释]①楼船句——楼船,高大的战船。瓜洲渡,在扬州南面长江边运河口,早年曾被金兵侵占,打算从这里南渡,被宋臣虞允文指挥的军队击退。  ②铁马句——铁马,披甲的战马,形容兵马强悍。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宋金议和,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和攻占瓜洲同一年,金兵也侵占了大散关,被宋将吴璘率部击退。  ③塞上长城——南宋时的大将檀道济曾打退北朝魏的进攻,自比为“万里长城”。  ④《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出兵伐魏前上蜀汉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他在这份疏文中表明他出师北伐的决心。  ⑤伯仲间——伯仲是兄弟的次序,评定人物的等差称“伯仲之间”。

[语译]

年轻时哪懂得世事的艰难,

北望中原失地,气壮如高山。

憧憬瓜洲渡雪夜里兵船鏖战,

也向往大散关秋风中力挫顽敌。

自诩为塞上长城,全成空想;

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集锦 爱国诗歌
镜子里照见自己,已经白发苍苍。

一篇《出世表》真可传名百世,

千年来,谁能比美誓师北伐的诸葛亮?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选一首)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①, 五千仞岳上摩天②。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退休后在家乡山阴所写。黄河和东西岳都已陷入异族之手,对于它们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同时设想陷区遗民日夜盼望王师的迫切心情,也正是作者自己对于收复失地的热烈希望。

[注释]①三万里河——对于黄河的夸张写法。

②五千仞岳——古称七尺为一仞。岳指西岳华山或东岳泰山。

[语译]三万里黄河东流入海,

五千仞华岳直上青天。

遗民巴望王师年复一年,

在胡地的风尘中,眼泪快要流干!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

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宋)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①, 帷幄无人用岳飞②。

遗老不应知此恨,  亦逢汉节解沾衣③。

[题解]范至能即范成大,曾出使金国,写过一篇《揽辔录》,记载在沦陷地区的所见所闻。这首诗是作者读了这篇文章后有所感慨而作。

[注释]①宗泽——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当徽、钦二帝被掳后,曾带兵抗金,屡次获捷。后力主度过黄河北伐、收复失地,但被宋高宗赵构和投降派抑制,不能实现,因此忧愤成疾,郁郁而死。临终时还对部下诸将说:“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并连呼“过河!过河!过河!”而殁。 ②帷幄——军营的帐幕。 ③汉节——中国的使臣。

[语译]朝廷的大臣结党排挤宗泽,

掌握兵权的无人肯用岳飞。

中原父老们岂知有这等恨事,

见到中国使节难忍泪下沾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①。

夜阑卧听风和雨②,铁马冰河入梦来③。

[题解]作者写这首诗时已六十八岁,虽早已退休,但仍无时不以国家为念,雄心勃勃地想到国防前线去杀敌立功,并不因自己年老而感到悲哀。全诗寥寥二十八字,写出了作者的一片爱国至诚。

[注释]①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朝以后都是中国的边疆重地。  ②夜阑——夜将尽,夜深。  ③铁马句——铁马,见陆游《书愤》注③。冰河,北方冰冻的河流。

[语译]

挺卧在孤村里,并不自怜自叹,

我还想为国家去西北,守卫边疆。

深夜在床头听屋外风雨交加,

朦胧中,象有千军万马奔驰在冰河上。

诉衷情 (词)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②。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③。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④!

[题解]作者四十多岁时曾到四川、陕西等地参加过军队,很有一番抱负,以杀敌救国为己任,但未能如愿。到老闲居家乡,仍感万分遗憾。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他晚年的苦闷心情。

[注释]①梁州——在今陕西汉中一带。作者曾在梁州军中工作过。  ②关河——关隘和河防,都是形势险要的地方。  ③鬓先秋——鬓发已象秋霜一样白。  ④天山句——天山,在新疆,这里借指南宋的西北边境。沧州,水边的地方,通常用来称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晚年居住的故乡山阴(绍兴)城外的鉴湖。

[语译]

⊙想到年轻时为功名万里从军,

跨骏马,上梁州,保卫边疆。

旧时的关河在哪里,已如梦境,

穿过的貂裘,也变得暗淡无光。

⊙敌人未消灭,我的头发已白,

想到这,就要哭,但有何用?

谁能料这一生竟这样空过,

我的心在西北,身却要老死湖旁!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①。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题解]作者死的那年八十六岁,这是他写的最后一首诗,也可以看作是他的遗嘱。他临死不能忘怀的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国家命运,甚至希望死后还能够听到收复失地的喜讯,这是何等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注释]①九州同——古时候分中国为九州,这里指中国的领土。九州同就是领土完整。

[语译]

并非不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

只可怜见不到国家完整的领土。

哪一天王军北上收复中原,

千万别忘记,家祭时告诉你老父!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①!

[题解]宋金二次和议之后,南宋暂时获得了偏安之局,腐朽的王朝和官僚统治集团安于逸乐,不思振作,已经把国家的耻辱忘记得一干二净,再不想作收复失地的打算。作者目睹当时一般士大夫天天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心中非常悲愤,因而在京城旅社的墙壁上题下了这首诗,对醉生梦死的人们痛下针砭。

[注释]①直把句——杭州即临安,南宋的京城。汴州(今开封),即汴京,北宋的京城。

[语译]

一叠叠的青山一层层的楼,

日日夜夜的西湖歌舞,哪时才罢休?

暖风熏得游人象喝醉了酒,

简直已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作者简介]林升,籍贯和生平都无从查考。据《宋诗纪事》说,他是宋孝宗淳熙年间的士人(淳熙在隆兴和议后十年)。

题壁

(宋)无名氏

白塔桥边卖地经①, 长亭短驿最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  不较中原有几程②!

[题解]据《宋诗纪事》引《古杭杂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有人题壁:‘云云’。”诗里讽刺南宋王朝早已把中原国土忘怀了,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①地经——地图。 ②较——计算。

[语译]

白塔桥边印卖朝京旅程图,

一站站驿亭记载得清清楚楚。

为何只写上去临安的路?

不计算到中原路程有几多!

[作者简介]原诗不署姓氏,想因害怕文字贾祸。

贺新郎 (词)

送陈真州子华

(宋)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①。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②?

记得太行兵百万,曾入宗爷驾驭③。

今把作,握蛇骑虎④。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⑤”。

谈笑里,定齐鲁⑥。

⊙两河萧瑟惟狐兔⑦。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⑧?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⑨?

算事业,须有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⑩。

空目送,塞鸿去⑾。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为陈子华到真州(今仪征)去做官(兼军职)送行写的。真州在长江北岸,当时是国防前线。作者在词中希望陈子华重视和组织地方武装力量,为收复中原失地作准备,同时也谴责在朝的那些人物已经把北方大片国土置诸脑后了。

[注释]①神州路——古代称中国为赤县神州,简称为神州;这里神州路指中原被金国侵占的地区。 ②平章句——平章,思考筹划。分付,处理、处置。 ③太行句——太行,山名,在今山西、河南、河北三省分界处,金兵南侵时,这里曾经是好几支起义军的抗战根据地。宗爷,指宗泽,太行山的起义军后来都归他指挥。 ④握蛇骑虎——不敢招惹,害怕接触的意思。 ⑤投戈句——投戈,放下武器,投降。“真吾父”,张用在江西组织农民起义军,岳飞写信争取他,张用看到信说:“真吾父也”,遂率部归降。又,唐朝时候回纥入侵,郭子仪亲自去见他们的主帅,回纥的酋长都放下武器下马而拜,说:“果吾父也”,这里是借用。 ⑥齐鲁——今山东省,古时候那里是齐国和鲁国的疆土。 ⑦两河句——两河,黄河南北两岸,指中原。萧瑟,衰败,荒凉。狐兔,形容荒凉,曹植《泰山梁甫行》诗:“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里也同时借比金人。 ⑧祖生——指祖逖,东晋初,祖逖到豫州去做刺史,渡江的时候,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后来果然收复了黄河南岸一带地方。这里借指当年宗泽、岳飞等抗金名将。 ⑨新亭挥泪客——新亭在今南京市;东晋时候中原沦于胡人,许多北方南下的大官常到新亭游宴,一次有个叫周顗的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大家听了都流下了眼泪;这里借指南宋当时的一批苟且偷安的朝臣。 ⑩书生句——书生,作者自指。车中新妇,梁曹景宗做了官,对亲友说,“做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置闭车中,如三日新妇。念此悒悒,令人气尽”;这里借用。 ⑾塞鸿——边地上的大雁,借比陈子华。

[语译]

⊙张眼凝望沦亡的北中国,

想想看,这桩痛心事该怎样收拾?

记得太行山百万义军都归宗泽统率,

如今这些力量都被看成了虎狼蛇蝎。

你去汴京以东,定能使豪杰们悦服,

把你当亲人,投奔你部下,听从驱策。

谈笑间,收复齐鲁,将不费吹灰之力。

⊙黄河南北荒凉得只剩遍地狐兔,

问当年岳飞去后,可再有人来过?

多少南下的贵人们曾经流泪痛哭,

可有谁还在梦中不忘这片国土?

要成事业得有人挑起担子,

该笑我书生胆怯,好比躲在车中的新妇,

只能看着你象鸿雁展翅,

向塞外飞去。

[作者简介]刘克庄,南宋莆田人,字潜夫,号后村,做过官,梗直无私,不避权贵,因而多次受到打击和迫害。是南宋后期杰出的爱国诗人。著有《后村长短句》,《后村诗集》。

祝英台近(词) 登多景楼

(宋)岳珂

⊙甕城高,盘径近,十里筍舆稳①。

欲驾还休,风雨苦无准。

古来多少英雄,平沙遗恨②,

又总被,长江流尽!

⊙倩谁问,因甚衣带中分,吾家自畦畛③?

落日潮头,慢写属镂恨④。

断肠烟树扬州,兴亡休论⑤。

正愁尽,河山双鬓!

[题解]作者到润州(今镇江)上北固山登多景楼,眺望长江及北方沦陷地区,想到山河破碎,感念前辈先烈为国牺牲,内心非常悲痛和忧虑,因而写了这首词。当时南宋国势更加衰弱,作者对国家的前途似乎已经丧失信心,词中“兴亡休论”的话就反映了这种悲观情绪。

[注释]①甕城句——甕城,即铁甕城,是镇江城的子城,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所造,也作为镇江县城的代称。筍舆,竹轿。 ②古来两句——取苏轼《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 ③衣带句——衣带中分,指淮河南北的分界,淮河是宋金两国的国界线,衣带形容水象衣带那么宽。畦畛,田界。 ④落日句——写,倾泻的意思。属镂,剑名,据《左传》,吴王夫差恨伍员(子胥)屡谏,“赐属镂之剑以死”;又《国语.吴语》:伍员死后,吴王“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革囊)而投之于江”,后人传说钱塘江的怒潮就是伍员的忠魂所化。这里借比岳飞遭受和伍员同样的命运。 ⑤断肠句——断肠,见范成大《宜春苑》注③。扬州,长江北岸,已接近当时国防前线,因为常常受到金兵的侵扰,城市衰败不堪。

[语译]

⊙高高的铁甕城,盘曲的山径,

十里路的竹轿,平平稳稳。

一会儿风,一会儿雨,

想回去,又暂停。

古来多少英雄在江头沙滩边留下恨事,

到头来总被长江水冲洗干净!

⊙向谁去问呢?都是我家的土地,

为什么隔条水,界限分明?

夕阳下,江上潮头起落,

请子胥且慢发泄你当年的悲愤。

不说国家兴亡,只看那——

一片烟树的扬州,就够伤透了心。

河山破碎,使我忧愁得白了双鬓!

[作者简介]岳珂,南宋汤阴人,字肃之,号倦翁。岳飞的孙子。很能写文章,自成一家。在宁宗时,当过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做过一些对农民有利的事。因哀痛祖父被秦桧陷害,特作《金陀粹篇》、《吁天辩诬集》和《天定录》三书,为岳飞伸冤。此外又有《桯史》、《愧郯录》等著作。

贺新凉(词)游西湖有感

(宋)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

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①,

更不复,新亭堕泪②。

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

击楫何人是③?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④。

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⑤?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⑥。

便都道,江神堪恃。

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

笑指梅花蕊⑦。天下事,可知矣!

〔题解〕作者生当南宋后期,当时政治腐败,国势衰微,而朝中官僚依然醉生梦死,不但早把北方沦陷的国土忘记了,连偏安一隅的国防也只依靠一条长江天险。作者游览西湖,看到京城人士一派优游享乐的景象,不禁引起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因而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①洛阳句——洛阳花石,宋徽宗爱好奇花异石,每年向全国各地搜求,运送到汴京(开封)去,名为“花石纲”,用这些花石布置了一座万岁山;洛阳是北宋的西京,这里借指汴京。黍离之地,见岳飞《题骤马冈》注④。 ②新亭堕泪——见刘克庄《贺新郎》词注⑨。 ③簇乐句——簇乐,多种乐器一齐吹奏。击楫,见刘克庄《贺新郎》词注⑧。 ④澄清志——澄清天下之志,治理好国家的大志。 ⑤磻(念pan)溪句——磻溪,一名璜河,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相传周朝太公望(即吕尚,世称姜太公)在这里钓鱼遇见文王,文王请他出来帮助治理国家。傅岩,在今山西平陆县东面,殷朝宰相傅说没有出来作官前,隐居在这里。 ⑥衣带一江——指长江,形容长江象一条衣带。 ⑦孤山林处士——北宋诗人林逋隐居在西湖孤山,种梅自养,一生没有做过官,所以称他处士;这里借指当时一些不问国事、脱离政治的自命风雅的人。

[语译]

⊙巴掌大的小小西湖,

南渡百年来,

一直是歌舞沉醉的乐土。

当年京城里的奇花异石,

已经荡然无睹,

豪华的宫殿也只剩下了一片荒芜。

再没有人为国土沦亡而流泪悲诉,

但见画船上载着美人,

吹奏着弦管箫鼓。

还有谁象左逖中流击楫,誓复失土?

到什么时候才能洗雪这深仇大耻?

⊙我生来就有澄清天下的大志,

不知道还有哪些英才至今埋没尘世?

国势这样危急,有谁可以倚恃?

如今只靠着一条狭窄的长江拦阻,

却还有人说:有江神守护,不怕敌人飞渡!

和一些清高的名士们谈起国事,

他们便掉头指着梅花,一笑置之,

国家的气运也就此可想而知!

[作者简介]文及翁,南宋绵州(今绵阳)人,后徙居吴兴,字时学,号本心。他在南宋后期官做到资政殿学士。一生经历南宋几个最危急的时期:早年是金国的威胁,金之后是蒙古的侵略,直到亡国。所写诗词极富爱国思想。宋亡后一心著书。

甲午江行

(宋)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 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①,诸公空负百年忧②。

边寒战马全装铁, 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③,不知消得几分愁?

[题解]甲午是宋理宗端平元年。时蒙古约宋夹攻金国,允诺灭金后将黄河以南地归还于宋,宋为此派兵二万协攻。这首诗是作者在长江行次见南宋军容,憧憬胜利而作。谁知后来蒙古灭金,竟背信食言,不但不把河南地割还于宋,还进一步觊觎南宋的领土,终于成为南宋之大患,这是作者所始料未及的。

[注释]①残垒句——宋金议和后,被迫拆除了边防炮垒。 ②诸公句——诸公指执政朝臣。百年忧,从和议到作者写诗时已将近百年。 ③关洛——指潼关、洛阳,都在黄河南岸。

[语译]

白川汇入长江,气势磅礴,滚滚东流,

却不给人间洗雪旧时的深仇。

由于听命敌国撤除边防,只剩下废垒,

让几代朝臣,白白耽受了百年的忧愁。

如今寒冷的边地,战马全装备了铁甲,

波澜壮阔的江上,战船都起好了层楼。

看河南关洛旧地,将一举全部收复,

那时候,不知道能消我几多哀愁?

[作者简介]毛珝,南宋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字元白,生平事迹不详。

德佑二年岁旦(二首)

(宋)郑思肖

㈠力不胜于胆,  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  万古《下泉》诗①。

日近望尤见②, 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  愿睹汉旌旗。

㈡有怀长不释,  一语一辛酸。

此地暂胡马,  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  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  荒城梅又春③。

[题解]这两首诗写在蒙元兵侵陷苏州的第二年,那时作者住在苏州。德佑是宋恭帝的年号,做诗时恭帝还在临安(同年临安沦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热爱祖国但又无可奈何的悲苦心情。

[注释]①《下泉》诗——《诗经.曹风》的篇名,这首诗是曹国人对晋侯入侵捉去了他们的国君,周室衰微,无力帮助他们制服侵略者,感到悲痛而写的,这里借喻元兵入侵而国内靖难无人。 ②日近——日指皇帝,那时恭帝还在临安,所以说日近。 ③荒城——指经过兵燹后的苏州。

[语译]㈠赤手空拳,难酬报国雄心;

遇见朋友,只能流流眼泪。

日思夜想,一心恢复中国;

弱肉强食,古今不免同慨。

天颜不远,还能盼望得见;

苍苍者天,可能预见未来?

朝朝暮暮向南膜拜祷告,

但愿重见大宋旌旗回来。

㈡有桩心事久久未能忘怀;

一提起来,就要心酸泪零。

胡人虽然暂时占领此地,

我到死了还是宋朝臣民。

读书半世,有甚功名成就?

世乱如此,报国竟无一人!

看到荒城梅花已经开放,

使我惭愧白白又过一春!

[作者简介]郑思肖,南宋兰江人,字忆翁,号所南,原是个太学生,元兵南下时曾伏阙上书,献计抗敌,未被采纳。南宋亡后,隐居苏州。平时坐必南向,常常面向南方痛哭。善画墨兰,亡国后画兰不画土,说土地已被番人夺去了。著有《心史》,明朝末年在苏州承天寺的井中被发现。

二砺 (选一首)

(宋)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①,犹如金玉戛商音②。

十年勾践亡吴计③,  七日包胥哭楚心④。

秋送新鸿哀破国,  昼行饥虎齧空林⑤。

胸中有誓深于海,  肯使神州竟陆沉⑥?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原诗共有二十篇,称一砺、二砺……,这里选录第二篇当中的一首。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注释]①《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②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③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④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⑤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⑥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语译]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

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

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

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

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湖州歌(选六首)

(宋)汪元量

㈠一掬吴山在眼中①, 楼台累累间青红,

锦帆后夜烟江上,  手抱琵琶忆故宫②。

㈡暮雨萧萧酒力微,  江头杨柳正依依,

宫娥抱膝船舱坐,  红泪千行湿绣衣③。

㈢太湖风卷浪头高,  锦柁摇摇坐不牢④,

靠着篷窗垂两目,  船头船尾烂弓刀⑤。

㈣北望燕云不尽头⑥, 大江东去水悠悠⑦,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⑧。

㈤青天淡淡月荒荒⑨, 两岸淮田尽战场,

宫女不眠开眼坐,  更听人唱《哭襄阳》⑩。

㈥日中转柁到河间⑾, 万里羁人强自宽⑿,

此夜此歌如此酒,  长安月色好谁看⒀!

[题解]这些诗是写元兵攻下临安(杭州)后将宋恭帝、谢、全两太后和宫眷、内侍等掳往北方的事。因为元朝丞相伯颜是从湖州派人去临安索取降书和接受投降的,所以把“湖州”作为歌名。原歌有几十首之多,这里选的六首是作者随同北上时在路上所写的见闻和感触,词极沉痛悲凉。

[注释]①吴山——在杭州,又名城隍山。 ②手抱琵琶——作者是宫廷琴师,所以随身带着乐器。 ③红泪——血泪,《拾遗记》:薛灵芸受聘献给魏文帝,别父母时,流下的眼泪用玉唾壶承受,壶就变成红色,后来壶里的泪水凝成象血一样。后人称女人的眼泪为红泪。 ④锦柁——指船。 ⑤烂弓刀——弓刀灿烂发光。 ⑥燕云——燕指燕京(今北京),元朝的京城;燕云,燕京的云山,这里指北地的云山。 ⑦大江——长江。 ⑧四百州——州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四百州,极言疆土的辽阔。 ⑨荒荒——空阔辽远而寒冷的样子。 ⑩《哭襄阳》——歌曲名,襄阳从宋度宗咸淳三年起受元兵围攻,一直到咸淳九年才被攻下,襄阳一破,元兵就长趋南下,民间因此流行了这样一首歌,表示痛惜。 ⑾日中句——日中,春分。河间,今河北河间县。 ⑿羁人——在外乡旅行的人。 ⒀长安——借指南宋的京城临安。

[语译]

㈠小小吴山远远收在眼中,

层层楼台高低红绿参差。

今后夜夜要在烟波江上,

手抱琵琶,忆念离别的故宫。

㈡在黄昏的雨声中喝上一杯薄酒,

江头垂杨袅袅也象难舍难分。

宫女们抱膝坐在船舱里,

两眼流泪,湿透了锦绣衣裙。

㈢太湖的波浪被风卷得高高,

船身动荡,使人坐不安稳。

船头船尾刀枪闪闪发光,

靠着篷窗,闭眼不见不闻。

㈣北地云山一眼望不到边,

长江流水静静向东奔流。

夕阳影里数点寒鸦飞渡,

偌大国土四顾没个尽头。

㈤青天淡淡,月亮发出一片寒光,

淮河两岸田地全成了战场。

宫女到夜还坐着不曾合眼,

更有人在低声歌唱《哭襄阳》。

㈥船到河间,恰逢春分节令;

万里行人强自宽解寻欢。

悲歌苦酒,度过这个夜晚,

临安月色虽好更有谁看!

[作者简介]汪元量,南宋钱塘(杭州)人,字大有,号水云,是南宋供奉内廷的琴师。元兵进临安后,他和宋恭帝(那时还不满六岁)、皇太后等一起被掳往燕京,在那里住了很长时间,后来出家做了道士。他的诗风格朴素,由于亲身体验了亡国之痛,所以写的诗也很沉痛悲凉。著有《云水集》和《湖山类稿》等。

柳梢青 (词)

(宋)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①。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②。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③。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④。

[题解]这首词是作者在元兵占领南宋京城临安后一个元宵灯节的晚上所写,作者看到当时城中的景象,引起了故国之思。全词表达了强烈的深沉的悲痛心情。

[注释]①铁马句——铁马,见陆游《书愤》注②,这里指战马。银花,指灯头;银花洒泪,是说灯火的光芒四射,看起来象在挥洒晶莹的眼泪。 ②笛里番腔——指蒙古曲调。 ③青灯——青莹的灯光,微弱的灯光。 ④辇下句——辇下,京城,这里指临安。山中,指自己隐居的地方。海上,指宋臣陆秀夫等拥立宋恭帝的幼弟赵罡(即端宗)由海道退居泉州和广东海上的事。

[语译]

⊙春天降临愁城,到处是裹着毛毡的马队。

元夜的灯火光芒四射,象在挥洒晶莹的泪珠。

街头在打鼓唱戏,吹奏蒙古番腔的笛子,

听不到一支中国歌曲,怎不使人悲哀?

⊙对着青灯独坐,真令人不堪回首:

可爱的祖国,月下的宫殿,京城风光的优美;

忠臣幼主在海上流亡,自己在山中隐居。

想到这些,怎么能让我心情平静下来?

[作者简介]刘辰翁,南宋庐陵(今吉安)人,字孟会,号须溪。当过濂溪书院山长,因为不满当时的奸相贾似道,不愿出来作官。宋亡以后,家居写作,不问外事。他的诗反映强烈的爱国感情。著有《须溪词》等。

忆秦娥(词)

中斋上元客散,感田赋《忆秦娥》见嘱,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胜悲甚。

(宋)刘辰翁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①;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②!

[题解]邓郯,字中斋,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词是南宋亡国后两人在临安一个元宵节晚上会面时作者的和作。全词对故都临安不胜今昔之感,流露出无限的悲痛和绝望情绪。

[注释]①烧灯节——元宵节。 ②烛泪句——烛泪,取李商隐诗“腊炬成灰泪始干”意,腊炬就是烛。梅发,花白的头发。

[语译]

⊙又到了元宵佳节,

上京城的路上,一片风雪。

风啊!雪啊!江山的面目依旧,

但上京朝拜的人已经绝迹!

⊙百年虽然短促,却已经有兴亡之隔。

今夜和你同看的还是旧时的月色,

可是它正照着我们流泪,

照着我们花白的头发!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①,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题解]元兵攻占临安后,陆秀夫、张世杰等在福州拥立端宗。作者从镇江敌人手里逃脱出来,乘船前往福州。这首诗是作者在路上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决心南下勤王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注释]①北海——指扬子江口以北的海面。

[语译]

几天来在北海上随风漂流,

终于从扬子江口掉转船头。

我的心好比一片磁针石,

不指向南方决不罢休!

[作者简介]文天祥,南宋吉水人,字宋瑞,号文山,进士出身,做过赣州知府。元兵南侵时,他发动和组织当地军民抗战,被任命为丞相。元兵迫近临安,他受命与元军议和,因为不屈被元军扣留,在解往镇江时半路脱逃,乘海船到温州转往福州。这时端宗已在福州即位。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到江西去与元兵作战。兵败,退往潮州,不久又战败被汉奸元将张弘范所俘,解往燕京。住牢三年,元人屡次劝降,都被他坚决拒绝,因被杀害。临刑时态度从容,表现了高度的爱国英雄主义气概,死时年四十七岁。著作有《文文山集》和《文山诗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①, 干戈寥落四周星②。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③, 零丁洋里叹零丁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⑤!

[题解]作者对元军作战,从江西转战到广东,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迫他随船去追击在厓山的张世杰和幼帝赵昺(端宗,赵罡的弟弟,这时赵罡已死),并且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当时他就拿这首诗给张弘范看,表示坚决拒绝。诗的最后两句,显示作者凛然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注释]①起一经——靠读通儒家经书出来作官。 ②周星——周年。 ③惶恐滩——本名黄公滩,赣江十八滩中最险的一滩,在今万安县境内。作者曾在这一带被元军打败,撤往福建。 ④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县南面,亦称伶仃洋。 ⑤汗青——史册。

[语译]

自从读通经书出来作官,

历经过多少艰辛。

四年来兵连祸结,

造成了一片冷落凄清。

祖国的江山支离破碎,

象被风吹散的柳絮;

个人身世动荡不定,

好比遭受雨打的浮萍。

想起当年惶恐滩头撤退时何等狼狈,

如今又在零丁洋上 哀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从古到今,

哪有一个人能活得长生不死,

只希望流传下赤诚的心,

永远照耀史乘!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①, 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②!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③。

饥死真吾志④, 梦中行采薇⑤。

[题解]作者在潮州被元兵俘获后,第二年押解北上。这首诗是在起解途中过大庾岭到达江西南安军(今大庾县,军是宋朝行政区划名称)的时候所写。在路上作者曾绝食八天不死。

[注释]①梅花句——指梅岭即大庾岭,旧传大庾岭是南北气候的分界。 ②归乡句——作者是江西人,所以到江西说是归乡。 ③城郭句——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化鹤归辽东,徘徊空中喝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为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④饥死句——指作者在路上绝食事。 ⑤采薇——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蕨薇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

[语译]

走在梅岭的南北路上,

一路风风雨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

如今回家乡落得这个模样!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

城郭沦于异族,无非是暂时变样。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

梦中也学夷齐,采蕨薇充塞饥肠。

安庆府

(宋)文天祥

风雨宜城路①,  重来白发新。

长江还有险,   中国自无人。

枭獍蕃遗育②,  鱣鲸蛰怒鳞③。

泊船休上岸,   不忍见遗民!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被元兵押解北上到安庆的时候所写。诗中流露对敌人的深刻仇恨和对受苦同胞的深厚感情。

[注释]①宜城——今怀宁县,在安庆西面。 ②枭獍——传说中枭獍是禽兽中会吃自己母亲的,所以用枭獍来比喻不孝或凶恶而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指元人。 ③鱣(念zhan)——海中大鱼,这里指爱国志士。

[语译]

宜城路上连绵风雨不停,

旧地重来,白发又添几茎。

长江天堑不是无险可守,

只恨中国自己卫国无人。

国土尽让凶禽恶兽蕃殖,

爱国志士忍怒蛰伏潜形。

停船江边不要踏上岸去,

不忍见到那里的亡国遗民。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①,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②。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③?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被元兵押解北上路过建康(金陵,今南京)的时候在驿站里写的。诗中哀痛祖国的沦亡,表示自己殉国的决心,满纸凄沧,字字血泪。

[注释]①离宫——行宫。 ②城郭句——见文天祥《南安军》注③。 ③旧家句——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④啼鹃——旧时传说杜鹃鸟啼时嘴里会流出血来。

[语译]

野草长满行宫四围,夕阳正缓缓西落;

象飘荡天际的孤云,哪里是我的归宿?

祖国美丽的河山还跟从前一样,

但是城郭和人民已经半非旧物。

遍地的芦花和我一齐衰老了,

归来的燕子已找不到老家可以依托。

从今我将和可爱的江南永远分别,

待他日化作杜鹃鸟,带血飞回乡国!

念奴娇(词) 驿中别友人

(宋)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①。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②。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③?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④。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⑤。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⑥。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⑦。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⑧。

[题解]作者在潮州战败被俘,解往元都燕京,同行难友邓郯到南京时病了,不能继续上路,作者在驿站写了这首词和他作别。词中充满了对抗战失败的悲愤,同时对难友表示惜别。

[注释]①恨东风句——三国时吴将周瑜联合刘备大战曹操于赤壁,因东风有利火攻,取得了完全胜利,后人于是有孔明借东风的传说。英物,英雄人物。 ②蜀鸟吴花——蜀鸟指杜鹃鸟,鸣声凄厉,能动旅客愁思。吴花,指江南的花。 ③铜雀句——铜雀,台名,曹操所造,旧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赤壁之战如果不是东风帮忙,曹操打了胜仗,就会把大乔、二乔姊妹俩掳往铜雀台了(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这里指南宋亡后,皇后嫔妃都被元兵掳往北方。金人,铜人,传说东汉亡后,魏明帝把长安建章宫前的铜人运往洛阳,在迁运时,铜人眼里流出泪水,这里借比南宋亡国之惨。 ④剑气句——古代传说好的宝剑有剑气直冲斗、牛(星名),观望斗、牛之间的剑气,能够根据方位推测宝剑的所在。奇杰,指宝剑。 ⑤南行句——指作者从元军手中逃脱乘海船去温州和福州的事。属,嘱托。 ⑥鸥盟句——鸥盟,隐居水乡,象和鸥鸟结盟做朋友,这里指战友。涛生云灭,比喻时势的变幻莫测,此起彼伏。 ⑦睨柱句——睨柱吞嬴,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睨是斜视。嬴即秦昭王嬴稷。回旗走懿,指蜀汉诸葛亮死后,姜维等遵照遗嘱,统率部队,以进为退,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回旗,反攻。 ⑧无寐句——无寐,睡不着觉。秦淮,河名,在南京。

[语译]

⊙对着空阔的江天,我恨天公——

不给人世英雄出力帮忙。

夕阳残照里,杜鹃悲啼,闲花寂寞,已够凄凉,

怎忍心再看荒城中一片断壁颓垣?

国家覆亡,后妃被掳,无情的木石也要流泪,

这样的深仇,雪耻图报,还有谁可以倚仗?

雪亮的宝剑锐利无比,确非凡品,

可惜我辜负了它,让它白白地失去光芒。

⊙想不到我饱经风波的残生——

还能靠几条小船万里南航。

正为有同心同德的朋友们,

我还要留下昏花的眼睛细看世局的变幻。

我有不畏强暴、坚决反攻的忠肝义胆,

一股激愤之气永结心头,至死不忘。

从今我便要和你分手,在不眠之夜里——

跟你做伴的,将只有秦淮河上的月亮。

过淮

(宋)文天祥

北征垂半年①,  依依只南土②;

今晨渡淮河③,  始觉非故宇④。

故乡已无家,   三年一羁旅;

龙朔在何方⑤?  乃我妻子所⑥。

昔也无奈何,   忽已置念虑;

今行日云近,   使我泪如雨。

我为纲常谋⑦,  有身不得顾;

妻兮莫望夫,   子兮莫望父。

天长与地久,   此恨极千古;

来生业缘在⑧,  血肉当如故。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被元兵押送燕京途中过淮河时所写。诗中怀念他在燕京的妻子,但是为了正义,他已决心牺牲生命,再不顾到私情了。这种只有国家、没有个人的爱国无私的感情,体现了作者崇高伟大的精神面貌。

[注释]①北征句——作者被押解北上在途已经半年。 ②南土——南宋的国土。 ③辰——与晨通。 ④故宇——故国,祖国。 ⑤龙朔——龙指龙城,汉朝时候匈奴君长祭天的地方;朔指朔方,汉武帝逐匈奴在黄河以南地置朔方郡;龙朔借指燕京。 ⑥乃我句——作者从广东败退福建时只带母亲和次子同行,妻妾和其他子女都做了元军的俘虏,被解往燕京。 ⑦纲常——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这里指的是忠君爱国思想。 ⑧业缘——佛家语,善业为招善果的缘,恶业为招恶果的缘,统叫做业缘。

[语译]

北上已经半年,心中只恋着南宋的土地;

今早渡过淮河,才觉得不再有故国的风味。

故乡早已无家,三年来一直在四方流离;

敌人国都所在,那边关押着我的妻子儿女。

先前是无可奈何,也就一时把想念搁起;

如今越走越近,使我忍不住泪下如雨。

为了尽忠报国,我已顾不得保全自己;

别再想念你丈夫和父亲吧,我的爱妻和孩子!

跟天地一样长久,这桩恨事将永留千年万世。

但愿来生有缘,一家骨肉依然团聚一起。

有感

丁丑岁八月十七日,家人陷,今恰三周,而余在行既十阅月矣,有感而赋。

(宋)文天祥

半生心事付悠悠①, 风雨燕南老楚囚②。

故旧思想空万里,  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③, 赢得子长天下游④。

一死皎然无复恨,  忠魂多少暗荒丘。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被元兵押解北上的路上所写。诗中想念妻子,也想念旧日朋友,又慨叹自己壮志未伸,决心一死报国。可以想见作者当时的悲苦心情。

[注释]①悠悠——空虚杳远。 ②燕南句——燕南,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地方。楚囚,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①,借指囚犯。 ③诸葛句——诸葛亮隐居隆中山(在湖北襄阳县西),刘备三顾茅庐,邀其出山,在山上他立下了帮助刘备复兴汉室的宏愿。 ④子长句——子长是司马迁的字,他爱好游历,到过国内很多地方。

[语译]

半生抱负全已落入虚空,

老年囚徒在燕南路上,沐着苦雨凄风。

想念早年朋友不知远在何处,

妻儿不见,至今也已三年有余。

可怜我空怀一片复国的雄心,

只落得风尘仆仆,到处飘零。

大丈夫死得光明磊落,可告无恨,

多少荒丘下,埋葬着英烈的忠魂。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①, 岁月去堂堂②。

末路惊风雨,  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  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③, 挑灯夜未央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已被元兵押解到燕京(今北京)后囚禁在狱里的一个除夕晚上所写。作者已经下定了为国牺牲的最大决心,所以万念皆空,身世俱忘,一切置之度外。全诗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观失望气氛。

[注释]①空落落——空洞无物。 ②堂堂——跨步行走貌。 ③屠苏——酒名,古人元旦日合家团聚贺岁,饮屠苏酒。 ④夜未央——夜长无底,有“长夜漫漫何时旦”的意思。

[语译]

天地之间仿佛空洞无物,

岁月一天天过去,永不回来。

人到末路,连风雨声都怕听,

还要饱尝边地上霜雪的寒威。

命运和年纪一齐快要完结,

个人和世界一切都可忘怀。

合家欢度节日的美梦不会再做,

一盏孤灯伴我度过这漫漫长夜。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①,   杂然赋流形②,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③, 沛乎寒苍冥④。

皇路当清夷⑤,   含和吐明庭⑥,

时穷节乃现,    一一垂丹青⑦。

在齐太史简⑧,   在晋董狐笔⑨,

在秦张良椎⑩,   在汉苏武节⑾;

为严将军头⑿,   为嵇侍中血⒀,

为张睢阳齿⒁,   为颜常山舌⒂;

或为辽东帽⒃,   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世表》⒄, 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⒅,   慷慨吞胡羯⒆,

或为击贼笏⒇,   逆竖头破裂(21)。

是气所旁薄(22),  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23),  天柱赖以尊(24),

三纲实系命(25),  道义为之根。

嗟余遘阳九(26),  隶也实不力(27)。

楚囚缨其冠(28),  传车送穷北(29)。

鼎镬甘如饴(30),  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31),  春院閟天黑(32)。

牛骥同一皁(33),  鸡栖凤凰食(34)。

一朝蒙雾露,    分作沟中瘠(35)。

如此再寒暑,    百沴自辟易(36)。

哀哉沮洳场(37),  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38),  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39),  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40),  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41),  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    古道照颜色(42)。

[题解]这首歌是作者被元兵解往燕京后在狱中所写。诗歌热烈歌颂支持他顽强斗争的“正气”,认为“正气”是人类最崇高的德性,有了它,承平时期能够在政治上发挥卓越的才能,危难时期能够对敌人坚持斗争,表现宁死不屈的气节。虽然这种“正气”是和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分不开的,但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战斗精神。全诗感情炽烈,充分反映了这位民族英雄的精神面貌。

[注释]①正气——正直的精神。 ②流形——各种不同的形体。 ③浩然——浩然之气,正大刚毅的意志,《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④苍冥——天空,这里指宇宙。 ⑤皇路句——皇路,政治局面。清夷,清平,承平。 ⑥含和句——和,平和、和气;明庭,好朝廷,全句有在朝廷里不卑不亢地发挥才能的意思。 ⑦丹青——图画,画像。 ⑧在齐句——太史,古代的史官,简是史册;春秋齐国大夫崔杼弑庄公,太史写道:“崔杼弑其君”,杼杀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这样写,也都被杀。⑨在晋句——董狐是春秋晋国的史官;灵公欲杀赵盾,盾逃走,后来赵穿弑灵公,盾回来不加追究,于是董狐写道:“赵盾弑其君”,后人称董狐为直笔。⑩在秦句——汉朝张良曾经在秦国灭掉韩国后,雇力士用铁椎狙击秦王于博浪沙中,为韩国报仇。⑾在汉句——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⑧。 ⑿严将军头——三国时严颜在刘璋手下做将军,被张飞捉住,他宁死不肯投降,张飞看重他威武不屈的气概,就释放了他。⒀嵇侍中血——嵇绍,晋朝惠帝时做侍中,河间王反,他随从惠帝作战,用身体卫护惠帝,血染帝衣而死。事后有人要将这件衣服去洗,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浣。”   ⒁张睢阳齿——见张巡《守睢阳作》作者简介。 ⒂颜常山舌——唐朝颜杲卿任常山太守,安禄山反时,城破被俘,他骂不绝口,敌人将他舌头钩断,他还是骂,一直到死。⒃辽东帽——三国时魏的高士管宁,在汉末黄巾起义时期避居辽东,后来回来后仍不愿作官,过着清高的生活。⒄《出师表》——见陆游《书愤》注④。 ⒅渡江楫——见刘克庄《贺新郎》词注⑧。 ⒆胡羯——羯,是匈奴的一个种族,五胡之一,这里指当年石勒等异族侵略者。⒇击贼笏——唐朝德宗时司农卿段秀实,当朱泚谋反时,不肯同流合污,伺机用朝笏痛击朱泚的头,因而被害。 ( 21)逆竖——骂人愚弱无能称为竖子,逆竖有叛逆、反贼的意思。 (22)旁薄——见辛弃疾《水调歌头》词注⑥。这里有充满的意思。 (23)地维——地的四角,古人认为地是方的,所以有这个称谓。 ( 24)天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 25)三纲——中国古代的封建道德有三纲五常,见文天祥《过淮》注⑦。 ( 26)遘阳九——遘,遭遇。阳九,即百六阳九,指不吉利的日子;古时候有所谓九厄的说法,都是不祥的日子。 ( 27)隶——部下。 (28)楚囚句——楚囚,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①。缨,系帽的冠带,这里作动词用。 (29)传车——驿站的车辆。 (30)鼎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烹人。 (31)阴房句——阴房,暗房,指牢狱。阒(qu),寂静。(32)閟——关闭。(33)皁——马槽。(34)鸡栖——鸡窼。(35)瘠——肉腐掉了只剩骨头。(36)百沴(li)——沴,阴阳不和,百沴,百病。辟易,退避、惊避。 (37)沮洳场——卑湿之地。(38)缪巧——智谋,机巧,诀窍。 (39)耿耿——明净的光,这里指心地光明。 (40)悠悠——见杜甫《前出塞》注①。 (41)哲人——圣人、贤人。 (42)古道——古代传下来的美德。

[语译]

天地间有一股正气,赋予万百事物以生命。

在地体现为高山大河。在天体现为日月星辰,

赋予人的是浩然正气,弥漫充塞着宇宙全境。

当国事清平的盛世,能够在朝廷施展才能;

遇到国家危急的关头,

就能表现气节,世代受人崇敬。

有齐国太史和晋国董狐写史的直笔,

有秦国张良狙击秦王的大椎,

和汉朝苏武出使匈奴的旌节;

有宁死不屈的严将军的头,

和冒死卫君的嵇侍中的血;

有骂贼至死的张睢阳的齿和颜常山的舌。

要有管辽东那样的清操,坚如冰雪;

要象《出师表》那样壮烈,足使鬼神感泣。

是渡江击楫,豪气吞胡的祖狄,

是持笏击贼,打破敌头的段秀实。

人们充满了“浩然之气”,

节烈的气概将永垂千年万世。

当这气直冲日月的时候,

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生和死!

地要靠这股气支撑,天要靠这股气维持。

它是三纲人伦的命脉,它是道德和正义的支柱。

可叹我时运不济,部下兵将没有尽到全力;

不幸当了敌人的俘虏,载车送来穷荒的北国。

赴汤蹈火我可以甘之如饴,更是求之不得。

牢房里冷清清闪着阴暗的鬼火,

春光透不进紧闭的深院,只有一片昏黑。

凡牛和骏马牵在一处吃草,

凤凰落到鸡窝窠里同样吃食。

有朝一日受不住风霜雨露,

会变成暴露沟中的枯骨。

岂料被囚禁两个年头,

百病都退避三舍,不敢侵袭。

可怜这样低湿阴暗的地狱,

竟成了我安居的乐国!

阴阳寒热不能伤害我,

难道有什么神奇妙诀?只因我有着一片忠心,

象晴空浮现的云朵一样洁白。

我的心有无限哀愁,

和苍天一样哪有一个极限?

古圣贤人已去我一天比一天遥远,

可是他们依然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风吹的屋檐下展读古人书,

崇高的德性发出灿烂光辉,照耀在我的面前。

西台哭所思

(宋)谢翱

残年哭知己①,  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②,  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③,  后土不怜才④。

未老山中客⑤,  唯应赋《八哀》⑥。

[题解]作者曾和文天祥共过事,非常敬重他的为人;听到文天祥在燕京殉难后,心中万分悲痛。这首诗是作者在严子陵钓鱼台哭奠文天祥时所写。西台就是钓鱼台。

[注释]①残年——本义是衰年,这里作残冬解。按文天祥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冬天被害。 ②吴江——指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上游,严子陵钓鱼台在富春江上。 ③故衣句——故衣,死者的遗衣。碧,碧血,《庄子.外物》篇:“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④后土——皇天后土,指天地,后土是土地神。⑤山中客——作者自称。 ⑥《八哀》——杜甫有《八哀》诗,哀悼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汝阳王璡、李邕、苏源明、郑虔、张九龄等八位唐朝有名的文臣武将。

[语译]

残冬腊月来为我知己哭拜,

太阳正缓缓离开荒芜的西台。

眼泪连串地滴进富春江水中,

随潮水流往大海,又被涨潮推回。

烈士遗衣上血迹还没有消退,

天地神灵不爱怜人间的英才。

我这隐居山林里的中年人,

只能写首诗痛悼我敬爱的先辈。

[作者简介]谢翱,南宋长溪(今福建露浦)人,字皋羽,号晞发子。做过小官,家里很有钱。元兵南侵时,文天祥号召各地起义,他散去家财,招募乡兵,参加文天祥的军队,担任谘议参军之职。南宋亡后,隐居桐庐严子陵钓鱼台。著有《晞发集》、《天地间集》等。

书文山卷后

(宋)谢翱

魂飞万里程,  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  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①, 碧血已先成②。

无处堪挥泪,  吾今变姓名!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题在文天祥的遗著后面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天祥的生死交情和因他的殉国而产生的强烈的悲愤。

[注释]①丹心句——丹心,忠心。浑未化,完全没有变化。  ②碧血——见谢翱《西台哭所思》注③。

[语译]

我的心远远飞往万里外的燕京,

可是幽明路隔,哪里能找到先生?

你死我不能跟你一块儿死,

我活着也等于失去了生命。

先生的一寸丹心永远不会死灭,

可怜你的躯体先已流血牺牲。

我能向谁去流泪发泄悲愤?

不如把自己忘却,从今改姓换名!

过杭州故宫

(宋)谢翱

禾黍何人为守阍①,  落花台殿暗消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②,  不见前头鹦鹉言。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后路过杭州时凭吊故宫之作。诗中对景兴叹,睹物伤情,流露了深沉的亡国之痛。

[注释]①禾黍——见岳飞《题骤马岗》注④;又《史记.微子世家》:“箕子过殷故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都是感叹宫殿化为丘墟的意思。 ②朝元阁——唐朝时候的宫殿名称,这里借指南宋故宫的宫殿。

[语译]

故宫长满了禾草,已经无人看门;

殿台上落花遍地,使人见了伤心。

春天里燕子归来,飞进旧时的殿阁,

不见了能言鹦鹉,在阁前呼唤行人。

重过(选一首)

(宋)谢翱)

复道垂杨草欲交①,  武林无树着凌霄②。

野猿引子移来住③,  覆尽花枝翡翠巢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二次过杭州时所写。诗中把元人比作野猿,占住和糟蹋了故宫宫殿,可以看出他对于异族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内心的悲痛。

[注释]①复道——宫殿里的楼阁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②武林句——武林,山名,在杭州,又是杭州的别名。凌霄,花名,即紫葳,蔓生木本,须依附其他树木生长,可达数丈之高,在树梢开花。  ③野猿——借比元人。  ④翡翠巢——翡翠,一种美丽的珍禽;翡翠巢,借比故宫宫殿。

[语译]

故宫野草长得和复道旁垂柳一般高,

武林城已不见攀附树上开花的凌霄。

野猿们带领儿女族类搬来这里居住,

折尽了美丽花枝,翻掉了翡翠的窠巢。

山窗新糊,有故宫封事稿,阅之有感

(宋)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  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①, 却与山窗障北风!

[题解]腐朽的南宋朝廷一贯不思振作,加强国防,对于一些爱国臣民的防御外侮的建议从来不加重视,终于招致亡国的惨祸。作者因糊窗纸看到前朝时候的一张防边奏稿引起了感慨,写了这首诗。诗中最后两句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于当时因循误国的权臣们的痛恨,同时也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深沉的哀怨之情。

[注释]①防秋疏——古时候在边界上每逢秋收季节,就要加强防御,以防外族入侵,劫夺粮食,防秋疏就是建议防备秋收的奏章;这里指防金或防元的奏疏。

[语译]

偶然借宿岭东,  来和孤云做伴,

四山阴沉欲雪,  地上炉火通红。

是谁写的一篇防御秋收奏疏,

如今却被拿来遮挡山窗北风!

[作者简介]林景熙,南宋平阳人,字德旸,号霁山,太学生出身。做过泉州教授和从政郎等官职。南宋亡后,隐居家乡,著作授徒,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亲身经历亡国的创痛,所以写的诗笔调哀怨,带有浓重的伤感色彩。著作有《霁山集》。

读文山集

(宋)林景熙

黑风夜撼天柱折①, 万里风尘九溟竭②。

谁欲扶之两腕绝,  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③, 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  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节④, 垂尽犹存杲卿舌⑤。

膝不可下头可截,  白日不照吾忠切。

哀鸿上诉天欲裂,  一编千载虹光发⑥。

书生倚剑歌激烈,  万壑松声助幽咽。

世间泪洒儿女别,  大丈夫心一寸铁!

[题解]作者对文天祥的为人极其钦佩,对于他的尽忠报国,置生死于度外,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精神,尤其歌颂备至。这首诗是作者读《文山集》后所作,诗中誉文天祥为大丈夫,是寸心似铁的铁石男儿,他的文集将发出千古不灭的光辉。

[注释]①天柱——见文天祥《正气歌》注②九溟——九州四海的意思。  ③龙庭句——龙指龙城,汉时匈奴祭天之地。龙庭借指燕京元室朝廷。鋋,(念chan),古代器矛的一种。  ④苏武节——见文天祥《正气歌》“在汉句”注。  ⑤杲卿舌——见文天祥《正气歌》“颜常山舌”注。  ⑥虹光——指剑气。郭璞《鲸鱼赞》:“壮士挺剑,气激白虹”。 ⑦书生——作者自称。

[语译]

黑风一夜吹折了顶天石柱,

万里飞风扬尘,四海全都枯竭。

谁想扶持它,把双手都扭断了,

英雄的热泪滚滚,衣襟染满鲜血。

在元室朝廷前,刀枪寒光如雪,

远离君王的孤臣,一死早已自决。

三纲五常如日月经天,万古不灭,

一生短短百年,不啻轻如毛发。

象苏武一般坚贞,苦寒尚扶汉节,

又如颜杲卿,临死还骂贼不绝。

头颅可断,膝盖万不能屈。

白日不鉴照你满腔的忠烈。

遍地哀民向天控诉,上天也为你悲切。

一编遗作,千载发出光彩的颜色。

我一介书生倚剑高歌,悲怀激烈,

千岩万壑的松声,也助我呜咽哀泣。

人世间儿女情长,难免洒泪痛别,

只有大丈夫能割断私情,寸心如铁!

出塞

(明)于谦

健儿马上吹胡笳,  旌旗五色如云霞。

紫髯将军挂金印①, 意气平吞瓦刺家②。

瓦刺穷胡真犬豕,  敢向边疆挠赤子③。

狼贪鼠窃去复来,  不解偷生求速死。

将军出塞整戎行④, 十万戈矛映雪霜。

左将才看收部落,  前军又复缚戎王。

羽书奏捷上神州⑤, 喜动天颜宠数优。

不愿千金万户侯,  凯歌但愿早回头。

[题解]明朝英宗的时候,瓦刺大举南侵,作者受命领导抗战,保卫了京城(北京),击退了敌人,又令边将坚守要塞,敌来即击。这首诗当是作者在边防前线督师时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异族入侵者的切齿仇恨和取得战斗胜利的莫大信心。

[注释]①紫髯将军——三国时孙权仪表威武,长髯紫色,人称他为紫髯将军;这里是作者自比。 ②瓦刺家——瓦刺部落为蒙古族,也先执政时,征服蒙古北部,西掠哈密,东逼朝鲜,成为当时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 ③挠赤子——挠,骚扰,侵扰。赤子,人民。 ④戎行——军队。 ⑤羽书句——羽书,见李白《古风》注①。神州,见刘克庄《贺新郎》词注①,这里指朝廷。

[语译]

战士在马上吹着悲壮的胡笳,

美丽的旌旗招展,有如五色云霞。

庄严威武的将军腰挂金印,

意气风发,要把瓦刺一口吞下。

穷困的瓦刺人只是些无用猪狗,

竟敢侵犯我边疆,骚扰我百姓。

象贪狼和偷食的老鼠去而复来,

真是活够了来讨死,不要性命。

将军出关整顿好作战兵马,

刀枪林立,象霜雪般闪闪发白。

才见左翼军打下敌人的巢穴,

前锋又报道擒住胡人的头目。

给朝廷快快送去胜利的捷报,

一定使君王欢喜,赏赐优厚的荣耀。

金银财帛和官爵我都不要,

只希望早一天唱凯歌,班师回朝。

[作者简介]于谦,明朝钱塘(杭州)人,字廷益,进士出身。从小受祖父于文爱国思想的熏陶,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苏武、诸葛亮、文天祥等非常仰慕,尤其推崇文天祥的“宁正而死,弗苟而全”的高贵气节。他做过御史和兵部左侍郎等官职,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瓦刺部落也先侵略中国,英宗御驾亲征,失利被掳,他被升任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城,指挥作战,终于击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后来英宗复位,听信奸臣谗言,竟将他无辜杀害,死时年六十岁。有《于忠肃集》行世。

塞上即景

(明)于谦

目极烟沙草带霜,  天寒岁暮景苍茫。

炕头炽炭烧黄鼠①, 马上弯弓射白狼②。

上将亲平西突厥③, 前军近斩左贤王④。

边城无事烽尘静⑤, 坐听鸣笳送夕阳。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已经击退了瓦刺的入侵,但一时还不能撤兵回来的时候所写。按瓦刺发动南侵是在秋季,写这首诗时已经是冬天了。

[注释]①炕头句——炕是北方人睡的暖床。黄鼠,产于北方沙漠,穴居,足短善走;这里有双关意,借比瓦刺人。 ②白狼——汉朝西南夷有白狼种,东汉明帝时曾派窦固等远征,以宣德威;这里也借比瓦刺人。 ③西突厥——隋唐时突厥分东西两部,西突厥在玉门关以西;唐高宗时,苏定方率军进击,俘其可汗;这里借指瓦刺部落。 ④左贤王——匈奴在冒顿时最强大,他的贵族有左、右贤王的封号,爵位最高。这里借指瓦刺的主将。 ⑤烽尘——烽火的烟尘;边地有警,举烽火为号。

[语译]

远望无边的荒沙,草上都染着一层白霜。

天寒岁暮,塞外的景色一片空旷迷茫。

炕头炽炭烧得狡猾的黄鼠走投无路,

骑马射猎,追赶凶恶的白狼无处躲藏。

大将军亲自领兵平定瓦刺部落,

前锋深入敌阵,手斩胡人的主将。

从此烽烟熄灭,边境平安无事,

闲坐听胡笳声声,送夕阳缓缓西下。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 匆匆马上又逢春①。

关河底事空留客②?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 漫把金盘簇五辛③。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注释]①马上——指在征途或在军队里。 ②关河——关山河川,这里指边塞上。 ③簇五辛——蔟,攒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种辛味的菜;《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语译]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

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

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

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

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

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入塞

(明)于谦

将军归来气如虎,  十万貔貅争鼓舞①。

凯歌驰入玉门关②, 邑屋参差认乡土。

兄弟亲戚远相迎,  拥道拦街不得行。

喜报成悲还堕泪,  共言此会是更生。

将军令严不得住,  羽书催入京城去③。

朝廷受赏却还家,  父子夫妻保相聚。

人生从军可奈何,  岁岁防边辛苦多。

不须更奏胡笳曲,  请君听我《入塞歌》。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和瓦刺侵略者作战得胜回朝后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对于外来侵略主张坚决抵抗,而且在实际上做到,但是并不好战和好大喜功,从爱护人民出发,他是非常热爱和平的。

[注释]①貔貅(念pi xiu)——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战士。 ②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面,按玉门关外当时也受瓦刺侵扰,但不是作者指挥作战的地区,这里是借用。 ③羽书——见李白《古风》注①。

[语译]

将军得胜归来,气象多么威武,

十万雄师莫不欢欣鼓舞。

战士高唱凯歌,快马开进边关,

在参差的村舍中,找认自己的乡土。

兄弟戚友远道跑来欢迎,

街道挤满了水泄不通的人群。

人人见面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都道这次相会是再世重生。

将军号令森严,不许中途留住,

军书催促队伍赶快开上京师。

待得到朝廷赏赐,再回家去不迟,

好同父母妻子永远一起团聚。

做人定要当兵,也是无可奈何;

战士年年守边,真是多么的辛苦!

喜得边患平定,不再奏军中乐曲,

就请听我高唱一曲《入塞歌》吧!

题苏武忠节图(选一首)

(明)于谦

南北分携别意深①, 相看彼此泪沾巾。

马蹄就道归乡国,  雁足传书到上林②。

耿耿孤忠天地老③, 萧萧衰鬓雪霜侵。

按图讲诵文山句④, 千古英雄共一心。

[题解]原诗六首,这一首写苏武释放回国时和李陵作别。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苏武的伟大爱国精神和崇高气节的仰慕,并连带提到文天祥,表示自己要学习他们的英雄榜样。

[注释]①南北句——指苏武回国时,李陵为他置酒送别。分携,分手,分别。 ②雁足句——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②。 ③耿耿句——耿耿,见文天祥《正气歌》注(39)。天地老,象天地一样无穷无尽,不会老、不会消灭。 ④文山句——指文天祥的《正气歌》。

[语译]

一南一北从此长别,难舍难分,

老朋友彼此相看,热泪沾巾。

幸有上林苑雁足传书的假托,

今天才能够骑马动身回国门。

孤臣的忠诚跟天地一样长久,

风霜把鬓发侵伐得雪白凋零。

对画像讲读文山的《正气歌》,

千古英雄都有颗同样的红心。

过文登营

(明)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①, 晓烟低护野人家②。

谁将春色来残堞③, 独有天风送短笳④。

水落尚存秦代石⑤, 潮来不见汉时楂⑥。

遥和百国微茫外⑦, 未敢忘危负岁华。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御海上倭寇的时候所写。当时作者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所。诗中可以看出这位抗倭英雄的儒将风度,他在欣赏风景之际,仍不忘记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注释]①冉冉句——冉冉,渐渐行进貌。双幡,幡本义旗帜,这里双幡指挂着两片风帆的船只。 ②野人——老百姓、乡下人。③堞——城上女牆,《辞源》里解说为,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 ④短笳——一种军中乐器。 ⑤秦代石——《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⑥汉时楂——楂同槎,水中浮木;这里指汉朝张骞乘槎的故事。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每年八月都见有浮槎来去不失期,便带了粮食乘槎而去,据说此人就是张骞(见《博物志》和《荆楚岁时记》。 ⑦百国——古有百济国在辽东之东,今朝鲜地,这里借指日本。

[语译]

乘着双帆船缓缓地驶过海边,

清晨的雾气低低笼罩着岸上村舍。

破败的城垣已暗暗添上春色,

和风从远处送来阵阵的笳音。

海潮退下去,滩头露出千年的大石,

潮水上涨时,不见有片帆开来。

知道有个海盗国远在烟波之外,

决不敢辜负年华,忘记了安危。

[作者简介]戚继光,明朝登州人,字元敬,父亲是个武官。他爱读兵书,同时博通经史,才兼文武。明世宗时,以参将被派到浙东防御倭寇,在台州、平海卫等处平定了倭患,戚家军的军威,闻名全国。后又到江西、福建等省打击倭寇,战无不胜,被升任为福建总督。此后又到山东负责防御海上倭寇。穆宗时被调到蓟州训练边兵,曾同蒙古侵略者进行过多次战斗,保卫住边境安宁。著有《止止堂集》。

登盘山绝顶

(明)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①,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②,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③,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④?故李将军舞剑台⑤。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蓟州训练边兵的年代游览盘山时所作。盘山在蓟州西北廿五里。诗中写出了他愿意为巩固国防、保卫边境而一辈子留在边疆,为国家建立功勋的爱国壮志。

[注释]①霜角——深秋时悲凉的号角声。 ②朔风句——朔风,北风。虏酒,北方塞外酿造的酒。 ③玄戈——星名,北斗七星之一,古时王旗上绘日月及北斗星以天象,名曰太常;这里有武器和天道的双关意义。 ④勒名峰上——勒,刻石;东汉时窦宪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返,这里借用此意。 ⑤故李将军句——故李将军指汉朝的李广,曾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无不胜,匈奴畏服。一度去官住在家乡,自称“故李将军”。舞剑台,盘山有五高峰,舞剑台在西面高峰上,称为西台。

[语译]

悲凉的号角声吹动深秋的草木,瑟瑟哀鸣。

云头从山脚两边涌起,揭开下面隐藏的石门。

喝着边地的酒,被寒冷的北风一吹,醉意全消。

数不清的暮鸦,成群飞回落叶萧疏的树林。

果然靠军威可以镇服夷狄,从此永息刀兵。

我就不妨在边疆长期驻守,直到白了双鬓。

我要做个象故李将军那样威震匈奴的人,

在峰顶的舞剑台上勒石记功,留下姓名。

赠俞参将

(明)徐渭

孤城一带海东悬①, 盗贼经过几处全!

幕府新营开越骑,  汉家名将号楼船。

经春苦战风云暗,    深夜穷追岛屿连。

见说论功应有待,   寇恂直欲借明年②。

[题解]明朝嘉靖年间,倭寇滋扰我国浙闽一带沿海州县,先后十余年,人民受其荼毒。俞参将,名大猷,是早期抗倭有名将领。初任参将,曾统率福建水师进攻盘踞舟山群岛的倭寇,和在浙东沿海多次打败倭寇,保障了浙东各府州县,深受人民的爱戴。后又升任浙直副总兵。这诗是当俞大猷到绍兴去谒见闽浙巡抚王忬时,作者写来歌颂他的战功的。

[注释]①孤城句——指舟山群岛,包括定海县城。 ②寇恂——汉光武帝刘秀未称帝前经营河北,选择寇恂守河内郡为根据地,派邓禹进取关中,旋又派寇恂攻入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这里是以寇恂比俞大猷。

[语译]

孤城连着岛屿,孤悬东海前线。

几经盗贼骚扰,哪有几处安全!

帅府建立新营,开创浙东骑兵。

祖国赫赫名将,号令水军船舰。

苦战整整一春,风云为之变色。

深夜穷追逃寇,逐岛连续围歼。

听说论功行赏,还须稍稍等待。

朝廷借重大才,成功当在明年。

[作者简介]徐渭,明朝山阴(今绍兴)人,字文长,别号天池山人,青藤道人。二十岁时为诸生,屡次应乡试不中。曾为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客,于抗倭军事,多所策划。后死于狂症。生平所作诗文、杂剧,都有独创的格局,不落前人窠臼。也擅长书画,笔墨淋漓恣肆。著作有《徐文长全集》、《南词叙录》、《四声猿》等

龛山凯歌(五首)

(明)徐渭

⑴县尉卑官禄米微,  教听黄绶着戎衣①。

贼中何事先寒胆?  海上连年未解围。

⑵短衣随枪暮合围,  寒风吹雪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  一片冰红冷铁衣。

⑶红油画戟碧山坳,  金镞无光入土消。

冷雨凄风秋几度,  定谁拾得话今朝。

⑷无首有身只自猜,  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志译传番语②: “看尔来生敢再来”!

⑸旗裹金疮碎朔风, 军中吮卒有吴公。

更教厮养眠营灶,  自向霜糟喂铁骢。

[题解]作者曾随会嵇典史吴成器在龛山(今浙江萧山县北钱塘江边)歼灭进犯的倭寇。此役吴成器统兵进击,遇敌死战,以一当十,大获全胜。吴成器也很爱护士卒。此诗是战斗结束后作者在吴营中所写。

[注释]①黄绶——系印的黄色丝带。 ②志译——通译,译员。

[语译]

⑴县尉官卑职小,禄米微少,

一朝受命挂印,着上军衣。

何故贼中闻知,先就胆寒?

连年海上征战,都未解围。

⑵短衣随身带枪,暮夜合围,

冷风夹着雪片,扑向人面。

来朝喜看骑兵,一路凯旋,

寒光照着铠甲,一片红艳。

⑶敌人彩绘的兵器,丢弃山坳,

箭镞在山中消融,失去金光。

经过几个秋冬的风吹雨打,

有人拾到它们,定会回忆今朝。

⑷敌人身首异处,认不清哪个是自己,

一边鬼魂一边尸骸,对着哭哭啼啼。

让通译用倭语给你们传句话:

“看你来生还敢踏上中国的土地!”

⑸北风吹,金疮裂,扯下军旗包扎,

在军中唯吴公肯为士卒吮毒。

让小兵,睡伙房,得到安眠休息,

冒严寒,到槽头,亲自喂养马匹。

送别友人

(明)袁崇焕

五载离家别路悠, 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 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马只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 愧我边尘尚未收。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镇守辽东宁远,防御满州人入侵时为友人送别而作。那时满州建立金国(后金)未久,就发动了侵略辽东的战争,作者在那里坚持抗战。后来明朝政府撤兵入关,他仍死守不退,扼阻和延缓了满人的入侵。从诗中可以看出友人曾劝他考虑安危作出去留之计,但他的回答是要坚决与袍泽同生死、共患难,不问安危,抗战到底,不到扫清边氛,决不回家。

[语译]

远离家乡已经五个年头,

寒天送别宝刀也带上寒流。

要知我真心,但愿意同生共死。

哪问安与危,来决定我的去留。

跃马疆场,只谋求洗雪国耻。

横戈杀敌,岂为了拜将封侯。

故乡的亲友们如果相问,

惭愧我还没有解除边忧。

[作者简介]

袁崇焕,明末东莞人,字元素,万历年进士,有胆略,好谈兵,知边事。万历四十四年,满州人建立金国(后金),不久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数年之间,占领了辽东七十余县城。时崇焕官兵部主事,单骑出山海关,察看形势,回来自请率兵守关,并修筑宁远城为据点防守,三年之内,将辽河以西失地几乎全部收复。但后来昏庸腐朽的明廷竟听信“关外必不可守”的谗言,命令守军放弃辽西地区,撤兵入关。崇焕反对,死守宁远等数城不去。金人以大兵十三万进攻,崇焕刺血誓师,团结军民,坚壁清野,奋勇抗击,大败金兵。崇祯初,敌人以崇焕坚守辽西,不敢进犯,便取道内蒙,偷袭中国内地。时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又率兵兼程入援,阻击金兵。但后来昏愦的明廷竟受了金人反间之计,诬崇焕通敌,将他逮捕杀害。崇焕誓死报国,抗击外族入侵的业绩,为后世所景仰,不愧为民族英雄。

闻警

(明)张居正

初闻铁骑近神州①, 杀气遥传蓟北秋。

间道绝须严斥堠②, 清时那忍见毡裘③。

临戎虚负三关险④, 推毂谁当万里侯⑤?

抱火寝薪非一日⑥, 病夫空切杞人忧⑦!

[题解]明朝嘉靖年间,我国北部的鞑靼贵族俺答率骑兵侵扰中原,进犯蓟州(今三海关至居庸关一带),威胁北京。这首诗是作者听到鞑靼入侵的消息后写的。作者一向主张加强军备,巩固边防,早年曾上书皇帝提出建议,未被采纳。这首诗对于武将无能、国防没有保障,深感忧虑。

[注释]①初闻句——骑(读ji),骑兵。近神州,指迫近北京。 ②间道句——间道,偏僻小道。斥堠,侦察敌情。 ③毡裘——北方民族的被服,借指鞑靼军队。 ④三关——明朝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 ⑤推毂句——毂(读gu) ,车轮推毂,推荐的意思。万里侯,指万里征战,建立功勋,被封为王侯的将领。 ⑥抱火寝薪——比喻危险。贾谊《治安策》:“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⑦病夫句——病夫,作者自称,时正卧病。杞人,古代寓言:“杞人忧天”语出《列子.天瑞》,说杞国有个人忧虑天会坍下来,急得寝食俱废。

[语译]

听说鞑靼的骑兵已经迫近京城,

秋气弥漫蓟北,传来一片杀伐的声音。

荒僻的小道上,定要加强对敌警戒,

承平的时代,怎能容胡人到处横行。

边防守将,临阵放弃了险要的关口,

有谁能封侯挂帅,建立不朽的功勋?

睡在烧着的柴堆上,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这个病夫,只能白白地忧心如焚!

[作者简介]张居正,明朝江陵人,字叔大。穆宗隆庆初年,任内阁大学士,神宗万历初年,任内阁首辅(宰相),主持政务达十六年之久。他在执政期间推行了一些进步的改革措施,如丈量土地,整顿岁收;治理黄、淮,疏浚运河,和奖励农业生产等。在国防方面,积极整饬武备,平息了北方鞑靼异族的侵扰。著作有《张文忠公文集》。

塞下曲

(明)张居正

九月西风塞草残,   胡沙黯黯点征鞍。

一声羌笛吹关柳①, 万卒雕戈拥贺兰②。

都护长缨勤庙略③, 单于远道伏长安④。

漠南坐觉烽烟靖⑤, 天汉嫖姚可易看⑥。

[题解]明代建国以后,北方的鞑靼族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侵扰。隆庆四年,由于作者在边地加强了防务,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措施,鞑靼首领俺答归顺明廷。从此,西北地区安定了二十年。这首诗赞扬了守边将士奉行政策,士气旺盛,终于收到了使异族臣服和边界安堵的效果。字里行间,也表达了作者舒畅欢快的心情。

[注释]①关柳——指《关山月》、《折杨柳》一类歌咏边塞的乐曲。 ②万卒句——雕戈,刻花的兵器。贺兰,山名,在今宁夏和内蒙交界处。 ③都护句——都护,汉唐时官名,负责守卫边远地区的军事总监。长缨,缨,绳的意思,用来做武器上的装饰品。长缨,借指武器,见杜甫《岁暮》注④。庙略,庙堂(朝廷)的方略。 ④单于句——单于,指俺答。长安,借指北京。 ⑤漠南句——漠南,大漠以南,即今内蒙地区。坐觉,顿觉。烽烟,烽火的烟尘。 ⑥天汉句——天汉,天河,指遥远的地方。嫖姚,汉名将霍去病封嫖姚校尉,此处借指守边主将。易看,看轻,轻视。

[语译]

塞外九月,西风里百草凋残。

胡地风沙暗淡,阵阵扑打征人的马鞍。

战士弄羌笛,声声吹奏边塞的曲调。

雄师万千,持戈守卫着贺兰山。

都护出征,正确执行朝廷的策略,

使得单于俺答,远道来京城投降。

大漠以南,从此平静无事,烽烟不起。

守边将领的功绩,岂可低估小看?

六安署病中感怀

(明)史可法

待理犹烦苦抱疴①,公余侧枕奈如何?

民饥由己嗟艰食, 兵悍逢人欲弄戈②。

抚字无能先布德③,催科宁忍复为苛④。

白云交瘁燕山下⑤, 国手谁怜妙剂多⑥?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出巡安徽等省时在六安官署病中所作。那时他正在给明朝皇帝卖力对付农民起义,这是他一生中反动的一面。但从诗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当时国家外患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因此这首诗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民性。

[注释]①抱疴——害病。 ②弄戈——动刀兵,挥舞刀枪。 ③抚字——安抚教育人民。 ④催科句——催科,催征粮税。作者曾奏免受灾地区农民的田租。 ⑤白云句——白云,借指帝都《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交瘁,困顿憔悴的意思。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燕山下指河北一带,当时清兵曾多次越长城入关侵掠,蹂躏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⑥国手——指医国手,《国语.晋语》:“上医医国”。

[语译]

事务纷繁得已经够累,偏又害起病来。

有什么办法?公事一了便向枕边一捱。

老百姓闹饥荒,都因我没有尽到责任;

将骄兵悍,动辄要耍刀兵,对人耀武扬威。

我没有治理百姓的才能,只可广布仁德,

怎忍心逼迫他们完纳岢重的粮税?

如今京城周围正在经历着困顿危难,

那得有个医国手,提出一套救国的良方来?

[作者简介]史可法,明朝祥符人,字宪之,一字道隣。进士出身。官做到右佥都御史,后拜为南京兵部尚书。福王继任后,出镇淮、扬。清兵大举南犯,他力持抗战,清摄政多尔衮致书劝降,被他严词拒绝。最后退守扬州,又亲率士兵,奋勇守城,城破被俘,清将再向他劝降,他宁死不屈,只要求敌人不要伤害人民,结果被敌人杀害,死时才四十二岁。遗著有《史忠正公集》,但留存的诗作极少。

忆母(时督师白洋河)

(明)史可法

母在江之南,  儿在淮之北。

相逢叙梦中,  牵衣喜且哭。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清兵占领宿迁后亲自到白洋河(有名洋河,现在已淤塞,故道从安徽泗县经江苏泗阳、宿迁二县入黄河),布置防务的时候所写。那时作者的家属已经从天津搬到南京居住。作者很爱他的母亲,但因公务羁身,始终没有回去和母亲会过一面。全诗寥寥二十字,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深切依恋。

[语译]母亲住在长江以南,

儿子远在淮河之北。

梦里相逢牵衣共话,

一边欢喜一边啼哭。

燕子矶口占

时奉召剿左兵 (明)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  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  滴滴沉江底。

[题解]正当作者在淮北督师抗御清兵的时候,镇守武昌的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领兵向南京进军,当时的当权派首领马士英不顾北面防务重要,硬把作者从前线调回阻击左军。这首诗是作者回到南京燕子矶江头时所作。作者鉴于内忧外患的严重,心情极为沉重,因而这首诗虽然只写思母而感情却加倍的悲苦沉郁。

[语译]回到家门不见娘的面,

咫尺之地象隔着一千里。

燕子矶头掉下伤心泪,

点点滴滴都沉进了江底。

海月

(明)张煌言

海峤看明月①,  苍茫练影多②。

不知乡国夜,   皓魄复如何③?

[题解]作者在浙东起义抗清,后来退入海岛,作为继续抗战的根据地。这首诗写在一个海岛上,离开开始起义已经三年。诗中写出了流亡者深沉的乡国之思。

[注释]①海峤——峤,险峻的高山;海峤,指海岛。 ②练影——白绸飘动的影光,这里指海浪。 ③皓魄——明亮洁白的月亮。

[语译]

站在海岛上看海上明月,

白茫茫一片,闪耀着无数银光。

不知道今夜的祖国和家乡,

月亮是否也这样明亮?

[作者简介]张煌言,明朝鄞县人,字元著,号苍水,中过举。清兵攻下南京时,他在浙东参加起义,拥护鲁王监国。后与张名振合作,以浙闽沿海岛屿为根据地抗击清兵,鲁王封他为东阁大学士。曾经先后八次出师长江,最后一次与郑成功合作,收复南京附近及安徽部分地区共二十多个州县,不幸终于失败,退归浙东,屯兵天台,后退入海岛坚持。由于清廷施行“迁海”政策,对海上义军实行隔绝,才不得不遣散部下,自己在海岛上隐匿下来。从开始起义,到此共历十九年之久,终于因叛徒告密,被清廷捕获。清朝官吏劝他投降,他坚决拒绝,结果被害,死时年才四十五岁。著作有《张苍水集》。

余自丙戌蹈海,奉违家君定省已四载矣,

兹当待罪军旅,每一念至,为之黯然(二首)

(明)张煌言

⑴猎火年年急羽书①,飘零子舍竟何如②?

不因阃外惊投袂③,那见庭前叹绝裾④?

燕语空梁泥自落, 鹃啼细柳血应枯⑤。

遥知今夜关山月, 独照龙钟人倚阁⑥。

⑵铁衣何事换斑衣⑦?朔雪炎风归来归⑧。

莫慰兕觥娱昼锦⑨,聊凭龙盾报春晖⑩。

停云转悔辞家易⑾,夹日还惭补国微⑿。

记得青箱多旧训⒀,丹心玄发敢相违⒁?

[题解]这两首诗是作者起义抗清离家四年后在海上所作。诗中充分流露了作者对于他父亲的恋念之情,但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宁愿割弃私情,移孝作忠,显示他公而忘私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注释]①猎火句——猎火,打猎时所举的火,这里指战火。羽书,见李白《古风》注①。 ②子舍——分给诸子的房舍,《史记.万石君传》:“石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这里借作儿子们解。 ③阃外句——阃外,郭门以外。投袂,奋发而起貌。 ④绝裾——决绝而去。 ⑤鹃啼句——鹃啼,见文天祥《金陵驿》注④。细柳,汉文帝时,周亚夫在细柳地方设营屯兵,防备匈奴,这里借指边营。 ⑥龙钟——老态,这里指作者的父亲。 ⑦铁衣句——铁衣,战甲,指战袍。斑衣,彩衣,春秋时,有孝子老莱子,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以娱其亲。 ⑧朔雪炎风——冬寒暑热的意思。 ⑨兕觥句——兕(si ),一种象牛的独角兽;觥(gong),爵杯;兕觥,用兕角制的酒器。昼锦,宋朝宰相韩琦家里有昼锦堂,取意于项羽说过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话,有荣归故里的意思。 ⑩龙盾句——画龙的盾牌,这里借指作战的武器。春晖,比喻父母之恩象春天的阳光一样和煦。 ⑾停云——古人怀念亲友用“停云落月”的话来表示。 ⑿夹日——夹是左右扶持,日指君王,夹日就是匡扶王室或保卫国家的意思。 ⒀青箱——《宋书.王淮之传》:“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这里指上代传下来的圣贤之书。 ⒁丹心玄发——丹心,忠心;玄发,黑头发,指青壮年。

[语译]

⑴连年战火,尽忙着调兵遣将。

做儿子的飘零外乡,谁来侍奉晨昏?

要不是为了惊心国难,奋起投军,

何至在屋门前,忍心抛撇亲人?

空房屋梁上燕子呢喃,已在衔泥筑窠,

我在边营,象杜鹃悲啼,血泪都将哭尽。

遥望今夜关山外天上明月,

正照着伶仃孤苦、倚闾望子的老年人。

⑵为什么换上战袍,脱去娱亲的彩衣?

多少个寒暑度过,想回家都没回成。

儿子不能衣锦荣归,承欢和侍奉膝下,

惟有执干戈,卫国尽忠,借此报答亲恩。

想起亲人,就悔恨当年离家时太轻率,

再一想对君国出力少,又觉有愧我心。

许多先贤留下的书籍,我还铭记在心,

忠贞的年轻人怎敢违背他们的教训?

张书绅与范子瞻论余十余年来,戎马

劳苦孤危,以诗见赠,读之怅然(选一首)

(明)张煌言

相业侯封非我望, 伯图王业向谁论①?

可怜节在旄全落②, 独恨交亡剑尚存。

上客摄衣空有铗③ 孤军裹甲已无裈④。

也知朽戈难回日⑤,誓死何妨绝影奔⑥!

[题解]这首诗按原有编年推算,应系写在作者抗清起义以后七年(亦即清兵攻取南京以后七年),题上说十余年,当包括以前的年数在内。当时作者领导抗战,深得爱国军民的拥护和爱戴,但是孤军奋斗,终难敌清兵压倒的优势。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战斗的艰苦和作者不计成败,誓死报国的决心。

[注释]①伯图——伯同霸。 ②节在句——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⑧。 ③上客句——摄,引持、拉扯。铗,剑,这里用孟尝君食客冯驩的故事,《史记.孟尝君传》:“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④衣裈——裤子。 ⑤回日——回天。 ⑥绝影——迷信说法,人死变鬼后就没有影子。

[语译]

拜相封侯并非我所希求,

只恨兴亡大计无人可与筹谋。

可怜我象苏武,节旄都已落尽,

战友们殉国死,只有空剑存留。

同僚除了佩剑,已经什么都没有,

战士衣不蔽体,几乎无裤子遮羞。

明知赤手空拳,实在回天乏术,

也要拼着一死,做鬼跟敌人战斗。

野人饷菊有感(选二首)

(明)张煌言

㈠战罢秋风笑物华①, 野人偏自献黄花②。

已看铁骨经霜老,  莫遣金心带雨斜。

㈡天寒万木尽悲秋,  谁殿群芳斗未休?

寄语黄花应努力,  须知摇落在黄州③。

[题解]这几首诗作者借菊花自比,说自己有傲霜的铁骨,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同时也勉励自己,要继续战斗不息,保持晚节。

[注释]⑴物华——美好的景物。 ②野人——老百姓,乡人。 ③黄州——湖北旧府治,传说天下菊花到枯死都不落瓣,只有黄州菊花是会落瓣的。

[语译]

㈠经过同秋风搏战,对周围景物傲然微笑。

野老有心把这盆菊花送来供我欣赏。

看他历尽霜冻,老干已变成铁骨一般,

千万别让风雨把你的黄金花蕊毁掉。

㈡万种花木都为秋深天寒而悲叹,

是谁当百花零落后还在不断奋战?

请告诉黄花一声应当继续努力啊!

要知道在黄州,菊花已纷纷落瓣。

追往(选二首)

(明)张煌言

㈠长驱胡骑几曾经, 草木江南半带腥。

肝脑总应涂旧阙①,须眉谁复叹新亭②?

椎飞博浪沙先起③,弩注钱塘潮亦停④。

回首河山空血战, 只留风雨响青萍⑤!

㈡曾挂星槎沧海东⑤, 冠裳涕泪捧重瞳⑦。

禹余风物成离黍⑧, 越绝功名类转蓬⑨。

早岁频书惟羽檄⑩ 经年徒读是《檀弓》⑾。

无家况复鹃啼急⑿, 肠绝江花烂漫红⒀。

[题解]原诗八首,写在作者起义参战七年以后。诗中追忆过去对满清作战的失败,并提到奉鲁王飘海到金门的事。两诗都为战事失利而感到无限悲痛,但第一首的情绪是悲壮的,而第二首则带有浓重的悲观失望气氛。

[注释]①旧阙——旧时宫殿,指明朝的京城。

②新亭,见刘克庄《贺新郎》词注⑨。 ③椎飞句——见文天祥《正气歌》注⑩。 ④弩注句——用吴越王钱鏐射潮故事。传说钱塘江潮连年冲决江岸,钱鏐使人张弓射潮,万弩齐发,从此江潮不再为害。 ⑤青萍——宝剑名。 ⑥星槎句——星槎,《拾遗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查,同槎,水中浮木,这里借比海船。沧海,《初学记.海部》:“东海别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这里泛指大海。 ⑦捧重瞳——捧,同奉。重瞳,指帝王,《史记.项羽传赞》:“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⑧禹余句——禹指禹域,古时称中国为禹域,禹余风物指中国传留下来的一切,这里指前朝的宫室,也可引为故国河山的意思。离黍,《诗经.王风.离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见岳飞《题骤马岗》注④。 ⑨越绝句——越绝,越王勾践灭亡后;汉朝袁康撰《越绝书》记越国兴亡,这里借用“越绝”两字。转蓬,蓬草遇风拔根而转,比喻一个人身世飘零。 ⑩羽檄——见李白《古风》注①。 ⑾檀弓——《礼记》有《檀弓》篇,檀弓是战国时鲁人,长于礼,所以用他的名字作为篇名。 ⑿鹃啼——杜鹃鸣声凄厉,能动旅客归思。 ⒀烂漫——光彩分外耀眼貌。

[语译]

㈠几曾见胡人兵马如此长驱直入?

江南半壁山川草木都染上腥血。

大丈夫该为了恢复帝都,肝脑涂地,

男子汉哪能再聚在一堆,徒然流泪叹息?

要效法张良击秦,挥动大椎,飞沙走石,

象钱鏐射潮,万弩齐发,终究把狂澜阻遏。

看河山变色,血战成空,真是不堪回首,

只剩得床头宝剑,在风雨之夜长鸣不息!

㈡曾经在茫茫大海中,挂帆飞航,

穿戴朝冠朝服,流着泪奉侍君王。

旧邦的山川风物已变成一片草野,

国破后功名事业好比风吹蓬蒿。

几年来都为殷勤王事,战书频频,

从小读经书、习礼仪,如今全属徒劳。

没有了老家,偏杜鹃声声催人归去,

对着红艳的江花,真令人痛断肝肠!

师次圌山

(明)张煌言

长江如练绕南垂, 古树平沙天堑奇①。

六代山川愁锁钥②,十年父老见旌旗。

阵寒虎落黄云净③,帆映虹梁赤日移④。

夹道壶浆相笑语⑤,“将母傒后怨王师”⑥。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会同郑成功大举攻入长江,兵到镇江圌山的时候所写。这时离开清兵南下已经十年,诗中充满了对出征胜利和返回故乡、重见父老的喜悦心情。

[注释]①天堑——天险,天然的沟坑。 ②六代——即六朝,六朝建都建康(今南京)。 ③阵寒句——虎落,护城的藩篱。黄云,言尘埃和云相连而黄。谢灵运《拟邺中集》诗:“黄云蔽千里”。王维《陇上行》:“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也写塞外景象。如沈约《古离别》:“云黄知塞近”。 ④虹梁——梁是桥,虹梁即虹霓。 ⑤壶浆——《孟子.梁惠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⑥将母句——傒同奚,《孟子.梁惠王》:“东面而战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语译]

长江象一条白色的宽带,蜿蜒向南伸展,

两岸古树平沙,点缀着这条险要的天堑。

六朝故都的山川,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十年不见的旌旗,父老们今日又得重见。

森严的营地上空明净得没有一丝云烟,

红日缓缓西下,彩虹映照着江上轻帆点点。

老乡们喜笑颜开,箪食壶浆,夹道来迎王师,

都说道“快来解救,不要使我们失望抱怨。”

师次观音门

(明)张煌言

楼船十万石头城①, 钟阜依然拱旧京②。

弓剑秋藏云五色, 旌旗夜度月三更。

中原父老还扶杖, 绝塞山河自寝兵③。

不信封侯皆上将, 前茅独让弃繻生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他和郑成功的军队到达南京的时候所写。全诗意气风发,充满乐观精神,并对自己的领兵抗敌流露出莫大的自豪感。

[注释]①楼船句——楼船,高大的战船。石头城,南京城的别名。 ②钟阜——即钟山,亦称紫金山。 ③寝兵——息兵。 ④前茅句——前茅,行军时先行的旗帜;转义考试名次在前叫做名列前茅。弃繻生,繻(念xu)是一种用丝绸做的出入关口时合以为信的证件;《汉书》:“终军出关,关吏把繻给他,终军说,大丈夫出关不会再回来,弃繻而去,后来做了官再进关时,关吏认识他,说他就是早年的弃繻生,按终军二十多岁时,在汉武帝朝做谏议大夫的官职,被派为使臣到南越国去说服南越王归顺,临行请皇帝给他一条长缨,说要用它把南越王缚到京城来。这里作者以终军自比,意思说文人也有很大的胆识和作为。

[语译]

千万艘兵船开到了石头城,

钟山依旧拱卫着故都南京。

秋天的云彩下闪耀着刀光剑影,

旌旗招展,在三更月夜胜利进军。

中原父老们都扶着拐杖归来,

边远的国土上也将永息刀兵。

不相信立功封侯的都是上将,

名列前茅,还得让终军那样的读书人。

浮踪同含山感赋

(明)张煌言

萧瑟干戈事①, 浮踪已似萍。

半床留破席,  一室欠虚棂②。

霜月窥人白,  渔灯入夜青。

天涯知己在,  犹自叹零丁③。

[题解]作者和郑成功一起进攻长江失败后退回浙东海岛,继续坚持抗战。写这首诗的时候,离开进攻长江那年已经五年,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作者是过着怎样艰难和孤苦的生活。

[注释]①萧瑟——秋风声,象征景象萧条。 ②虚棂——棂是窗格子。虚棂,没有窗子的意思。 ③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诗:“零丁洋里叹零丁。”

[语译]抗战的事业已到日暮途穷,

人象浮萍样到处流离飘荡。

床上只剩下半条破席安身,

房间空荡荡没有一扇门窗。

雪白的月亮冷冷照在人身上,

夜里的渔火发出闪闪青光。

知己朋友们远在天涯海角,

可叹只剩下我一人孤孤单单。

虏廷以余倡义既久,屡复名城,

遂逮及族属,且开告密之门,波累亲朋,

榜掠备至,闻之泫然

(明)张煌言

宗国既飘摇,  家门遂颠覆。

感此多难生,  欲泣不成哭。

我生实奇数①, 乾坤方百六②。

猰貐满中华③, 赤灵社已屋④。

孤臣骨可糜⑤, 岂敢惜孥戮⑥。

所悲诸父行,  斑白撄三木⑦。

女兄与所天⑧, 株连遭拲梏⑨。

幸或作流人⑩, 否则登鬼箓。

稚子竟何辜,  十载尚淹狱。

仳离有寡妻,  墨幪兼缁帼⑾。

国亡家亦亡,  我固甘湛族⑿。

迩闻告密风,  旧游复被录。

白虹惨欲垂⒀, 黄金贫莫赎。

天地岂不宽,  谁念忠之属。

惟应千秋名,  芬芳随玉烛⒁。

泗涕慰亲朋,  安知此非福。

[题解]作者十多年坚持抗战,成为满清政府的心腹大患,劝降既不成,于是便对作者的亲属戚友大肆拘捕杀戮,以事报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满清政府株连无辜的无比愤怒和悲痛。

[注释]①奇数——命运不好。 ②乾坤句——乾坤,天地。百六,见文天祥《正气歌》注(26)。 ③猰貐(念ya yu)——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指满人。 ④赤灵句——赤灵,人民。社,社稷;社已屋,国家已经倾覆。 ⑤糜——煮烂。 ⑥孥戮——孥,妻子;戮,杀死,侮辱;孥戮,杀戮侮辱及于妻子的意思。 ⑦撄三木——撄,接触。三木,古时候加于颈和手足的刑具。 ⑧女兄句——女兄,即阿姊。所天,丈夫。 ⑨拲梏——拲,两手同械,梏,缚住。 ⑩流人——判处流刑的罪犯。 ⑾墨幪句-墨、缁都是黑色,幪是帐子,帼是妇女的发饰或头巾;墨幪、缁帼是为死者举丧或服丧的意思。 ⑿湛族——湛同沉,湛族,灭族的意思。 ⒀白虹——传说战国时荆轲刺秦王,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这里用白虹两字代表忠义之气或忠义之人。 ⒁玉烛——比喻人的品德美好象玉一样,光明象烛一样。古语:“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

[语译]

祖国已经摇摇欲坠,家门随之动荡颠覆;

感叹一生多苦多难,忍不住要流泪悲哭。

我的命运实在不好,碰上国家大乱年头;

吃人野兽横行中华,百姓社稷一旦倾覆。

自己不怕粉身碎骨,岂敢顾惜妻儿受辱;

可怜的是族中长辈,白发苍苍还受刑毒;

连我姊姊和她丈夫,也受株连遭到拘缚。

判处流刑算是有幸,更倒霉的就登鬼录。

小小孩子犯什么罪,关了十年还未出狱;

死别生离留下寡妻,堂前素帏身上丧服。

国家亡了家也倒了,灭我一家我也甘愿;

可恨敌人奖励告密,连累朋友登上黑籍。

忠义之士面临惨祸,没有金钱性命难赎;

天地虽宽谁肯仗义,关顾这些忠良之属?

成仁取义光明磊落,博得美名流传百世;

我流着泪安慰亲朋:能够如此也算是福。

答赵廷臣(选一首)

(明)张煌言

揶揄一息尚图存①, 吞炭吞毡可共论②。

敢望臣靡兴夏祀③, 只凭帝鉴答商孙④。

衣冠犹带云霞色⑤, 旌旗仍悬日月明⑥。

赢得孤臣同硕果⑦, 也留正气在乾坤⑧。

[题解]在作者高举义旗,坚持抗清期间,曾有不少投降满清的汉族官员无耻地写信向他劝降,作者一概责以大义,坚决拒绝。这是答复满清浙江总督赵廷臣的一首诗,全诗充满了作者正气凛然、坚贞不移的英雄气概。

[注释]①揶揄——嘲笑侮弄的意思。 ②吞炭句——吞炭,引用豫让漆身吞炭为智伯复仇的故事。《史记.刺客传》:“豫让又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吞毡,引用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汉书.苏武传》:“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③臣靡——伯靡,夏朝少康中兴的功臣,见《竹书纪年》。 ④帝鉴句——帝鉴,天帝的鉴照,《后汉书.班固传》:“上帝怀而降鉴。”商孙,殷商的子孙,借指明朝皇帝的后代。 ⑤衣冠句——指穿着明朝的服式。 ⑥旌旗句——指打着明朝的旗号。 ⑦硕果——树上仅存的一颗大果。 ⑧正气——浩然正气,正直的精神。

[语译]

尽管嘲笑我只剩下一口气还打算活命,

我的心象豫让吞炭、苏武啮雪一样坚定。

我哪敢希望象古贤臣复兴垂危的王室,

只不过凭天意尽我心报答帝王的恩情。

我们的臣民依旧穿戴大明灿烂的服式,

我们的队伍仍然打着大明光辉的旗旌。

便硕果仅存,只剩我一个孤臣也是胜利,

好教天地间正直之气永远在人世留存。

被执过故里

(明)张煌言

苏卿仗汉节①, 十九岁华迁。

管守客辽东②, 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  归国一身全。

余独生不辰,  家国两荒烟。

飘零近廿载,  仰止愧前贤③。

岂意避秦人④, 翻作楚囚怜⑤。

蒙头来故里,  城郭尚依然。

仿佛丁令威⑥, 魂归华表巅⑦。

有靦此面目,  难为父老言。

知者哀其辱,  愚者笑其颠。

或有贤达士,  谓此胜锦旋⑧。

人生七尺躯,  百岁宁复延。

所贵一寸丹⑨, 可喻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⑩, 抑又何怨焉?

[题解]作者在抗战后期受到满清政府的追击封锁,粮弹俱竭,不得已而遣散部下,自己退隐在普陀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终于因叛徒出卖被捕。这首诗是他被捕后解往杭州路过家乡鄞县时所写。诗中表现了作者决心殉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注释]①苏卿句——苏卿,即苏武。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⑧。 ②管宁句——见文天祥《正气歌》注⒃。 ③仰止——景仰,仰慕。 ④避秦人——晋陶潜《桃花源记》:村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作者借比自己。 ⑤楚囚——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①。 ⑥丁令威——见文天祥《南安军》注③。⑦魂归句——丁令威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见《搜神后记》;华表柱,古时作路标用。 ⑧锦旋——衣锦荣归。 ⑨一寸丹——一寸丹心。 ⑩成仁二句——《论语》:“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焉’”。

[语译]

苏武持着汉节,在匈奴苦度十九载,

管宁避难辽东,先后也经历十九年;

他们一个光荣还朝,一个安然归国,

独我生来命乖,国和家都剩一片荒烟。

飘零将近廿载,仰慕前贤使我惭愧。

谁料避难人,竟成了可怜的囚犯。

掩面回到故乡,旧时城郭还没有变样,

仿佛丁令威化鹤归来,飞翔在华表上。

我有脸见不得人,有话难对父老们讲。

或许有贤达人,说我这样归来,胜过衣锦还乡。

一个人不过七尺高,至多能活上百年,

贵在有一寸丹心,象金石一般贞坚。

能够“求仁而得仁”,死了也决无怨言。

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

(明)张煌言

㈠义帜纵横二十年①,岂知闰位在于阗②。

桐江空系严光钓③,震泽难回范蠡船④。

生比鸿毛犹负国⑤,死留碧血欲支天⑥。

忠贞自是孤臣事, 敢望千秋信史传?

㈡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⑦,乾坤半壁岳家祠⑧。

惭将赤手分三席⑨,拟为丹心借一枝⑩。

他日素车东浙路⑾,怒涛岂必属鸱夷⑿?

[题解]这两首诗是作者在解往杭州离开鄞县以后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的忠心耿耿、至死不渝的意志,和要以岳飞和于谦二人为榜样的决心。

[注释]①义帜句——作者从开始起义到被捕,先后共十九年,这里是取整数。 ②闰位句——闰位,《汉书.王莽传》:“余分闰位,”说王莽不得正王之命,象积累若干年多余的天数而成闰月,不是正规的月份一样,不能当正统的皇帝;这里有王运、天命的意思。于阗,汉朝时候西域国家之一,这里借指满清。 ③桐江句——严光,东汉高士,光武帝要他出来作官,他在富春江(即桐江)隐居不出,以耕田钓鱼为乐,在他隐居处有钓鱼台古迹,钓是钓船。 ④震泽句——范蠡,春秋越国大夫,《越绝书》:“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震泽是太湖的古名,五湖是太湖的别名。 ⑤鸿毛——比喻轻,《汉书.司马迁传》:“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⑥碧血——见谢翱《西台哭所思》注③。 ⑦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辉的意思。于氏,指于谦,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 ⑧乾坤句——乾坤,天地。岳,指岳飞,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⑨赤手——空手。 ⑽借一枝——即借一枝棲,李义府《咏鸟》:“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棲”。 ⑾素车——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 ⑿怒涛句——鸱夷,革囊,《国语》:吴国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谏吴王,吴王不悦,“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后人传说,伍子胥尸体投江之日,天也被激怒了,江潮特别汹涌,也有说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

[语译]

㈠举起义旗,转战江海二十春,

谁想到今日天命在满清。

桐江上已无严光来垂钓,

五湖中范蠡一去不回程。

活着时无力回天,对不起国家,

死也要留下碧血,把天来支撑。

忠贞不移,是我臣子的本分,

岂敢望写进史册,百世扬名。

㈡国破家亡,还有什么地方可去?

西子湖头,那边长眠着我的老师。

有日月双照光辉彪炳的于忠肃幕,

有屏障半壁、气壮山河的岳武穆祠。

自觉非常惭愧空手插身进来,

敢请让区区忠魂分占一席之地。

来日浙东路上,素车白马为我送葬,

宿官亭

(明)张煌言

漫道诗书价未偿, 满身枷锁梦魂香。

可怜今夜官亭月①,无数青光委路旁!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从鄞县起解赴杭过官亭歇夜时所作。作者是诗人,见了月亮不免引动诗情,一面慨叹如此清光无人欣赏,一面又觉得自己诗债尚未还清,就要与世长别,未免遗憾。但是求仁得仁,一身清白,足可自慰,所以即使满身枷锁而梦魂皆香,具见作者的襟怀磊落,不以生死挂心的高风亮节。

[注释]①官亭——今上虞百官。

[语译]莫道吟诗作赋的笔债没有还清,

我虽满身枷锁,仍觉得梦魂皆香。

可惜今夜官亭的月色无人欣赏,

让那无数清光白白地委弃路旁!

钱塘江也定将掀起怒潮,汹涌不止。

放歌(武林狱室书壁)

(明)张煌言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沉兮陵谷崩①。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②。

余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③。

方壶圆峤兮,聊驾税以薶名④。

神龙鱼腹兮,罹此豫且之罾⑤。

余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⑥。

维彼文山兮,亦羁絏于燕京⑦,

黄冠故乡兮,非余心之所馨⑧。

欲慷慨而自裁兮,既束缚而严更⑨,

学谢公以绝粒兮,奈群喙之相并⑩。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⑾,

忆唐臣之啮齿兮,视鼎镬其犹冰⑿。

念先人之践土兮,愧忠孝之无成⒀。

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⒁。

已矣夫!荀琼谢玉兮,亦有时而凋零⒂。

余之浩气兮,化为风霆;

余之精魂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⒃。

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⒄。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兮箕子之贞⒅?

若以拟乎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⒆。

[题解]这首歌是作者囚禁在杭州狱中时所写。歌中表示自己要坚决学习文天祥等先烈的榜样,做一个赤胆忠心、杀身殉国的臣子。虽然这种思想主要从忠君主义出发,但是也和反抗异族侵略的爱国主义分不开的,因而所表现的气节也是可贵的。

[注释]①沧海句——沧海,大海。神州,中国的别称。陆沉,国家变成丘墟的意思。陵谷崩,比喻世事的变迁。②呼癸呼庚——庚癸是军粮的隐语;呼庚呼癸,表示乞粮的意思。 ③孑遗句——孑遗,遗民,《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息机,停止谋划。寝兵,休兵,停战。 ④方壶句——方壶,海中仙山名。圆峤,弧形的山岛。驾税,即税驾,休息的意思。薶同埋。 ⑤豫且句——豫是一种多疑的兽类;且是乘且,骏马名,且同驵(zang),误作疽。罾,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⑥寸丹——一寸丹心,忠心。 ⑦文山句——文天祥,字文山,被元兵捕送燕京囚禁。 ⑧黄冠句——黄冠,农民的服装。馨,馨香祷祝。 ⑨自裁句——自裁,自杀。严更,严厉执行夜里打更,李白诗:“严更千户肃”。 ⑩谢公句——谢公,指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谢枋得字叠山,宋亡后,元朝强迫他出来做官,他不肯,绝食而死。 ⑾鸿毛句——鸿毛,比喻轻。委形,舍弃生命。 ⑿唐臣句——唐臣,指张巡,见张巡《守睢阳作》作者简介。鼎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放在鼎镬里煮。 ⒀践土——开辟疆土的意思。 ⒁翳——通殪,杀死。 ⒂荀琼句——荀琼,指荀悦,东汉时人,早慧,好著述。谢玉,指谢朓,南朝齐人,文章清丽,工诗,与谢灵运齐名,两人均不寿。“琼”、“玉”二字喻荀、谢二人的美质。 ⒃纲常——见文天祥《过淮》注⑦。 ⒄国祚——国家的福运。 ⒅箕子——商朝纣王的伯叔辈,纣王无道,箕子进谏不听,于是披发佯狂为奴,周武王灭商后,很敬重他,封他在朝鲜而不以臣礼相待。 ⒆先生——指文天祥。

[语译]

唉,可悲啊!

大海上尘雾弥漫,日月惨淡无光;

国家已是一片丘墟,山川全变了样。

孤军屹立在海岛上,没有衣,没有粮;

只为怜悯这些遗民,才放下了刀枪。

权把小岛作为避难的海外仙山,

谁料神龙竟葬身鱼腹,投入罗网。

我活着是中国人,死了是大明臣民;

贵在有一寸丹心,生命何足重轻。

想起文天祥也曾被囚禁在燕京,

我并不希望能活着回家当顺民。

满身锁链和严密的防范不容我慷慨自尽,

想学谢叠山绝食,无奈又受众人的阻梗。

生命于我如鸿毛,何难在谈笑中随时舍弃,

想到张睢阳的英勇,即便赴汤蹈火也不能使我畏惧。

难忘是先王的创业,自愧有负于忠孝大义;

可痛是在狱中杀死我嗣子,使我宗祧断绝。

一切都完了啊!

象荀悦、谢朓那样的美才也免不了短命,

我死后,要把浩然之气化为风云雷霆,

要把精诚的魂魄变成日月和星辰。

好让纲常永留后世,名节万古长存。

国和家祸福连在一起,还有什么可分。

作歌表明我的意志,岂只为了仰慕古贤的德性。

把这种意志比之于正气,或可无愧于文先生。

满江红(词)

(明)张煌言

⊙萧瑟风云,埋没尽英雄本色①。

最发指,驼酥羊酪,故宫旧阙②。

青山未筑祁连塚,沧海犹啣精卫石③。

又谁知铁马也郎当,琱弓折④。

⊙谁讨贼?颜卿檄⑤;

谁抗虏?苏卿节⑥。

拼三台坠紫,九京藏碧⑦。

燕语呢喃新旧雨,雁声嘹呖兴亡月⑧。

怕他年西台恸哭人,泪成血⑨!

[题解]这首词作者写于杭州狱中,准备赠给同狱的难友罗子木,才写好,就有满清政府的幕僚来通知他说,这天要行刑了。作者听了,毫不惊慌,从容出狱,慷慨就义。从作者前后所写诗词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早就置生死于度外,随时准备殉国的;这首词也一样,而慷慨激昂之情则为各首之冠。

[注释]①萧瑟句——萧瑟,见张煌言《浮踪同含山感赋》注①。 ②驼酥羊酪——都是北方民族习惯饮用的乳品,这里是说满人糟蹋了明朝宫室的意思。 ③祁连句——祁连塚,西汉霍去病征匈奴,深入祁连山。沧海,东海的别称。精卫石,精卫,鸟名,《述异记》:“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每啣西山木石填东海,一名冤禽。” ④铁马句——铁马,披甲的战马。郎当,颓唐貌。琱弓,琱同雕,镂刻精美的弓。 ⑤颜卿檄——见文天祥《正气歌》注⒂。 ⑥苏卿节——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⑧。 ⑦三台句——三台,星名,其中有些是主宗室和天子的星宿。紫,指紫微星,是天子所居的星宿。三台坠紫,指帝王死亡,这里指死在台湾的鲁王。九京,九泉,地下或坟墓的意思。碧,碧血,见谢翱《西台哭所思》注③。 ⑧嘹呖——响亮的鸟鸣声。 ⑨西台句——见谢翱《西台哭所思》题解。

[语译]

⊙风云惨淡,英雄豪情已全然磨灭。

最可恨是腥臭秽气沾污了故宫殿阙。

我没有在边地立功,葬身绝域,

但始终象精卫填海,竭尽我的微力。

谁料到战场上兵马不利,

竟落得刀弓折损,弹尽援绝。

⊙谁讨贼?有颜杲卿的檄文;

谁抗胡?有苏武手持的旌节。

拼却君王死国,忠臣杀绝。

新朋旧友在一起互诉衷曲,

秋雁哀鸣,也象为国家兴亡而悲切。

料今后将有人为我恸哭,流泪成血!

登金山遥祭孝陵

(明)张名振

十年横海一孤臣, 佳气钟山望里真①。

鹑首义旗方出楚②, 燕云羽檄已通闽③。

王师桴鼓心肝噎④, 父老壶浆涕泪亲⑤。

南望孝陵兵缟素⑥, 会看大纛祃龙津⑦!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和张煌言率领数百艘战船直上长江,登金山遥祭明孝陵的时候所写。这次进兵是为了配合桂王军队在西面向清军的进攻,诗中写出了作者对胜利进军的激动和乐观心情。

[注释]①钟山——在南京,即紫金山。 ②鹑首句——鹑首,星宿名,相当的地域在秦,属雍州,今陕甘一带;这里借来指桂王从西面出兵。楚,指长江中游南北各省,那时桂王的军队由瞿式耜、何腾蛟等率领,在湘赣等省活动。 ③燕云句——燕,指北京,这里燕云羽檄指桂王发出来的调兵文书。闽指闽浙一带,当时作者等活动的地区。 ④王师句——王师,指明军。桴,击鼓槌,这里作动词用。心肝噎,激动人心。 ⑤壶浆——见张煌言《师次圌山》注⑥。 ⑥南望句——孝陵,明太祖的陵墓,在南京钟山。缟素,白色的丧服。 ⑦大纛句——大纛指军旗。杩,出师前祝祷胜利。龙津,《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为龙。李义山《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这里借指长江。

[语译]

十年来纵横海上,一个大明孤臣。

钟山美好的景色远远看得分明。

西面高举的义旗才出湘赣之地,

君王调兵的檄文已经到达浙闽。

王军的战鼓紧擂,响声激动人心;

父老们流着眼泪,劳军如见亲人。

南望太祖的陵墓,全军一色缟素,

便要竖起大纛旗,江头祭祷皇陵。

[作者简介]张名振,明朝末年江宁人,字侯服。原任台州石浦游击。福王政权覆灭后就和张煌言等拥戴鲁王,封为富平将军,联合郑成功抗击清军。后奉鲁王从福建金门回到舟山,又与张煌言屡次从海道出兵袭击敌人后方,直达南京江岸,以牵制清军对于广西桂王的进攻。计先后在浙闽沿海抗战十余年,最后不幸病死。

军宴(选一首)

(明)夏完淳

十万艨艟偃翠微①, 风雷黄石问兵机②。

月寒壁垒侵金柝③, 风入旌旗动铁衣④。

自愧青藜陪客座⑤, 幸从细柳识军威⑥。

辕门鼓角寒霄醉⑦, 帐下南塘夜猎归⑧。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投军抗清以后不久所写,他以小辈的身份参加军中筵宴,充满了自豪感和对于军伍生活的喜悦之情。

[注释]①艨艟句——艨艟,战船。翠微,青绿的山气。 ②风雷句——风雷,大风大雷,象征战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的气氛。黄石问兵机,张良游下邳圮(桥)上,一老夫授以太公兵法,自称黄石,见《史记.留侯世家》。 ③金柝——柝(音tuo),即刁斗,见陆游《关山月》注③。④铁衣——铠甲。 ⑤青藜——杖,这里借指老一辈的人。 ⑥细柳——见张煌言《余自丙戍蹈海……》注⑥。 ⑦辕门——指营门。 ⑧帐下——军帐下面,这里指部下战士。

[语译]

苍翠的山色衬托着大队战船,一字排开。

战云密布,人们在讲究兵法,商量作战安排。

月光冷冷地洒遍营垒,连刁斗也带上寒气;

大风唿喇喇拍打军旗,吹动战士的铠甲。

我这后生在前辈中谨陪末座,自觉非常惭愧,

也感到幸运,从前敌兵营里,见识壮盛的军威。

在严寒的夜里酣饮,听到营门外鼓角声声,

原来是军中南塘夜猎的战士胜利归来。

[作者简介]夏完淳,明朝松江华亭(今松江)人,字存古。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曾组织“几社”砥砺名节,指摘朝政,颇有人望。他从小受父亲的熏陶,而且天资过人,八岁能作诗文,十二岁便已博及群书,关心国家大事。当清兵占领南京、继续南侵的时候,他便跟父亲参加抗清运动,那年他才十四岁。但是不幸兵败,他的父亲投水自杀。他又和老师陈子龙、岳父钱枬帮助吴日生在太湖起义,不久又遭失败,日生、子龙先后殉国,他只得暂时隐居。后来他又和浙东的鲁王政权取得联系,被遥授为中书舍人,因事泄被捕,解往南京,和岳父钱枬一同遇害,死时才十七岁。遗有《玉樊堂集》、《南冠草》、《内史集》等著作。

即事(选二首)

(明)夏完淳

㈠复楚情何极①, 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  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②, 戈船决死生③。

胡笳千古恨,  一片月临城。

㈡战苦难酬国,  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④, 满目渺胡沙⑤。

落月翻旗影,  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⑥, 半夜起悲笳。

[题解]这几首诗是作者在第一次起义失败后又参加吴日生的太湖起义军的时候所写。那时他的父亲已死,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国仇家难

的深刻悲痛和誓死报国的坚定决心,也写出了当时抗战军事的艰苦情形。

[注释]①复楚句——见陆游《金错刀歌》注⑦,这里借楚国比明朝,下面一句,借秦国比满清。 ②缟素——白色,丧服的代称。 ③戈船——战船。 ④汉腊——古时候十二月里祭百神称作腊祭,腊祭之日称腊日,十二月称腊月,汉腊,指中国的传统历法,有明朝的正朔或正统的意思。 ⑤胡沙——胡人占领下满目荒凉的土地。 ⑥六军句——六军,天子有六军,见《周礼》,这里泛指军队。浑,完全。

[语译]

㈠复国的愿望多么急切难禁,

消灭敌人的怒火在心头热烈奔腾。

大风送来清脆而雄劲的角声,

夕阳的余辉照在大旗上,红艳鲜明。

我全身缟素,立誓要报国仇家恨,

指挥兵船跟敌人拼个你死我生。

听到胡笳声,激起我满腔无限的悲愤;

抬头见明月已上城头,一片光明。

㈡战斗万分艰苦,报国真是谈何容易。

国仇如此深重,岂敢再顾念妻子儿女?

我终身只承认大明中国的正朔和传统,

但满眼看到的是一片被敌人蹂躏的土地。

西下的月亮照着大旗的影子不断翻飞,

宝剑射出霜雪一样的白光和逼人的寒气。

可叹我们的队伍已全被打散在四处,

半夜里,听到悲凉的笳声从四面响起。

鱼服

(明)夏完淳

投笔新从定远侯①, 登坛誓饮月氏头②。

莲花剑淬胡霜重③, 柳叶衣轻汉月秋④。

励志鸡鸣思击楫⑤, 惊心鱼服愧同舟⑥。

一身湖海茫茫恨,  缟素秦庭矢报仇⑦!

[题解]作者参加抗清战争,屡遭挫折,父亲死难,但他并不气馁,又与他的老师陈子龙等歃血为盟,重整旗鼓,誓报国仇。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诗中表明他着上戎装后的感慨,决心和战友们一起风雨同舟,血战到底,报仇雪恨。

[注释]①定远侯——东汉班超征服西域,封定远侯,这里借指陈子龙。 ②月氏——汉代西域国名。氏读作zhi。 ③莲花句——莲花剑,宝剑名。淬,寒冷。 ④柳叶——喻轻。 ⑤励志句——用晋祖逖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的典故。 ⑥鱼服——鱼皮(或说是海狸皮)制的服装,指戎装。 ⑦秦庭——用楚申包胥哭师秦庭的典故,见郑思肖《二砺》注。按作者们曾向湘贵等地联络友军要求支援。

[语译]

扔掉笔杆,跟随新的主将去战斗,

登坛歃血,誓把敌酋的头拿来装酒。

莲花宝剑蒙上北地层层寒冷的浓霜,

秋空凉月照着柳叶般的轻装精神抖擞。

我立志要做舞剑击楫的祖逖,收复中原。

身披戎装,惟恐有负风雨同舟的战友。

我湖海为家,怀着满腔无边的仇恨,

全身缟素向友军乞援,誓必报此冤仇!

自叹

(明)夏完淳

功名不可成, 忠义敢自废?

烈士贵殉名, 达人任遗世①。

自愧湖海人②,卓犖青云志③,

虽无英雄姿, 自与俦伍异④。

美人来何迟⑤?景光日云逝⑥。

谁不誓捐躯? 杀身良不易。

百年在一旦, 神仙安可冀?

荣名复何为, 寂寞千古事。

[题解]这首诗可能写在作者参加太湖起义失败后隐居家乡的时候。这时作者还没有和浙东鲁王接上关系,所以诗中有“美人何来迟”的话,并且也流露一些失败后的悲观情绪。

[注释]①遗世——忘世,出世。 ②湖海人——浪迹江湖的人。 ③卓荦句——卓荦,不平凡,出类拔萃。青云志,远大的志向。 ④俦伍——朋友辈。 ⑤美人句——美人,指帝王或贤人君子;全句的意思是老的君王已死,新的君王未立。 ⑥景光——好光景。

[语译]

功名事业虽然不能完成,

忠孝大义岂敢放弃勿论。

烈士贵为名节牺牲性命,

哪能学名士,对世事不闻不问。

自己惭愧成了个江湖流浪人。

可是我有飞黄腾达的雄心。

虽然不具备英雄的丰采,

但与同辈相比,毕竟鹤立鸡群。

为什么到如今还不见英主出现?

国家的气运正在一天天消沉。

谁不发誓愿为国家献出生命,

可是杀身成仁,真的能有几人。

祖国百年的命运全看在今天,

想避世求仙哪有方便的门径?

荣华富贵的虚名又有什么意思,

死后千年万世,永远冷冷清清。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①。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②, 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③, 灵旗空际看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家乡(云间,是松江的古名)被满清政府逮捕起解的时候所写。作者从参加抗清起义到被捕解往南京,先后三年,虽然他自知此去必无生理,但仍希望死后魂魄归来,能够看到反清义旗的再举。诗中最后两句充分显示了作者至死不忘祖国的伟大爱国精神。

[注释]①南冠——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①。 ②泉路——地下死路。 ③毅魄——英魂,鬼雄。 ④灵旗——古时候出征外国时所用的旗,这里指反清起义的军旗。

[语译]

三年来到处流浪,不图今天当了囚徒。

流不尽亡国痛泪,哪里有我可走的路?

已知死期不远,要离别故乡反觉依依难舍,

但愿哪一天魂魄归来,看义旗在天空高举。

柬半村先生

(明)夏完淳

乐令竟如此①,  王郎又若斯②。

自羞秦狱鬼③,  犹是羽林儿④。

月白劳人唱⑤,  霜空毅魄归。

英雄生死路,   却似壮游时。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被满清政府逮捕后离开家乡的时候所写。诗中把生死看得很寻常,可以想见其视死如归的英勇豪迈气概。

[注释]①乐令——指乐毅,战国时燕人,燕昭王用为大将军,位比亚卿,善于用兵,立过很多战功;这里作者以乐毅自比。 ②王郎——指王勃,唐朝有名的诗人,早死;这里也是作者自比。 ③秦狱鬼——指靳轲谋刺秦王未成被杀事。 ④羽林儿——汉武帝时设禁军名为羽林军,又将从军战死将士的后代编为禁军,号称羽林孤儿;作者的父亲曾经参加抗清斗争,所以作者以此自称。 ⑤劳人——辛苦劳碌的人。⑥毅魂——英魂,鬼雄。

[语译]

空有乐毅的谋略,竟落得这样结局;

满肚子王勃才情,偏和他一样早死。

自惭报国无功,反而丢掉性命;

但是我死后仍是个堂堂将门之子。

今夜我这苦难人还在月下悲歌,

明天一缕英魂将在寒空中归返乡土。

英雄好汉把生死看作寻常细事,

走在生死路上,就象年轻人远游一个样子。

由丹阳入京

(明)夏完淳

万里河山拱旧京, 楚囚西去泪如倾①。

斜风衰柳丹阳郭, 细雨孤帆白下城②。

残梦忽惊三殿报③,新愁翻觉一身轻。

从军未遂平生志, 遗恨千秋愧请缨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被满清政府逮捕解往南京的路上所写。国破家亡,能不使末路英雄触景生悲?一刻的美梦,又引起他有志未酬的无穷遗恨,作者当时心情之苦可以想见。

[注释]①楚囚——囚犯,见宇文虚中《在金日作》注①。 ②白下城——南京的别名。 ③三殿——天子和太后、皇后一道出行称为三殿。 ④请缨——见杜甫《岁暮》注④。

[语译]

万里河山拱卫着旧时的京城,

囚徒西去,止不住泪如雨倾。

丹阳城外斜风吹着衰败的杨柳,

蒙蒙细雨中,孤舟一叶送我到南京。

梦中忽听有人报皇上驾到,

喜得我忘却了忧愁,浑身一轻。

从军三年,没有达到平生的志愿,

白白请缨一场,此恨将万世无尽。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明)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①,雄师十万气吞吴②。

试看天堑投鞭渡③,不信中原不姓朱④!

[题解]南明桂王永历十三年,作者和张煌言带领水陆军队大举进攻长江两岸城邑,这首诗是作者从瓜州去南京时登焦山祭告天地和明陵的时候所作。当时是“三军缟素,一望皆白”,表示不忘亡国的伤痛。全诗慷慨激昂,动人心魄,充分表明作者立志收复国土的雄心和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注释]①缟素——白色的丧服。 ②吞吴——作者自注:“拟并复吴会州县,”指长江下游南北一带。 ③天堑句——天堑,天然的沟坑,《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投鞭,《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④朱——明朝皇帝的姓,又南明唐王赐郑成功姓朱,以示荣宠,称为“国姓”,这里是指前者。

[语译]

全军缟素,在江边立誓消灭满胡;

十万雄师,声威能吞没整个东吴。

长江天险,再困难我也定要飞渡,

不信中原永远不属朱明的领土。

[作者简介]郑成功,明朝南安人。清兵南侵时,他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敌人,成功极力反对无效,于是退入海岛,集合爱国军民,继续抗战,举起“背父救国”的义旗,连年出击福建、粤东及浙南沿海,曾经收复福建大部地区,清军屡次诱降,都被拒绝。后来又与张名振和张煌言的军队联合,数次从海道攻入长江,直达南京江岸。最后由于战事失利,感到在大陆抗清无望,便渡海驱逐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据有台湾,作为继续抗清的基地。他和满清作战先后达十五年,成为满清政府的心腹大患,又收复了沦陷三十多年的台湾,为祖国立下了莫大的功劳。

复台

(明)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①, 十年始克复先基②。

田横尚有三千客③, 茹苦间关不忍离④。

[题解]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兵二万五千人,战船百艘,跨海东征,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我国领土台湾。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复台湾后所写。诗中指出治理台湾今后还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也表达了他对部下的袍泽深情,并希望他们同甘共苦,克服困难。

[注释]①荆榛——丛生的荆棘。 ②十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③田横句——田横本齐王,汉灭楚后,横和他的部下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招降,横以为耻,自杀身亡,他的部下闻讯,也全体自杀;这里作者自比田横,表示他和同他一道入台的三千部下是同患难、共生死的战友。 ④间关——道路险阻难行。

[语译]

赶走荷兰鬼子,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

要付出十年辛勤,才能恢复祖宗基业。

我们有三千袍泽,象一家人样亲爱团结;

任何艰难跋涉,都不能使我们忍心离别。

狱中诗

(明)瞿式耜

㈠藉草为茵枕块眠①, 长更寂寂夜如年。

苏卿绛节惟思汉②, 信国丹心只告天③。

九死自甘遑恤苦, 千秋公论亦随缘。

残灯一室群魔绕④, 宁识孤臣梦坦然。

㈡已拼薄命付危疆, 生死关头岂待商。

二祖江山人尽掷⑤, 四年精血我偏伤。

羞将颜面寻吾主⑥, 賸取忠魂落异乡。

不存江陵真铁汉⑦, 腐儒谁为剖心肠?

[题解]作者拥立桂王,防守桂林,城陷后与其学生张同敞一同被清兵所俘。此二首诗是两人在狱中唱和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被捕后始终不忘祖国,坚决拒绝敌人的劝诱投降,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注释]①块——土。 ②绛节——红色的旌节。 ③信国——宋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 ④群魔——指清廷派来劝降的人。 ⑤二祖——指已死的即位南京的弘武帝(福王),和即位福州的隆武帝(唐王)。 ⑥吾主——指当时尚在流亡的在肇庆即位的永历帝。 ⑦江陵真铁汉——指张同敞。

[语译]

㈠睡泥地,枕土块,干草充当茵褥。

深更夜,长如年,四周一片沉寂。

苏武身在匈奴,心里想念祖国,

文山一寸丹心,只向上天表白。

我九死都甘愿,还怕什么困厄,

千年是非公论,一让后人评骘。

群魔你去我来,围绕残灯一室,

谁知我心坦然,连做梦也宁贴。

㈡为了阽危的国土,我已豁出微命,

临到生死关头,啥事都不必商量。

二帝的锦绣江山,全被人们丢光,

独我用尽心力,四年来艰苦支撑。

我没有颜面去追寻当今的主上,

就让一缕忠魂流落在异地他乡。

除了你这个真正的铁打的汉子,

腐儒们哪个能懂得我的心肠?

[作者简介]瞿式耜,明朝末年常熟人,字起田,进士出身。福王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福王死,拥立桂王,在西南各省继续抗清。桂王称帝后,任东阁大学士,曾建议调和官军与农民起义军的关系,共同抗清,未被采纳。最后战败,退守桂林。永历四年,桂林城破被俘,敌人多次劝降,他都坚拒不屈。在狱中,与其学生兵部侍郎张同敞以气节互相勉励,

绝命词

(明)瞿式耜

从容待死与城亡, 千古忠臣自主张。

三百年来恩泽久①,头丝犹带满天香②。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桂林被清军攻占,被俘后临刑前所写。和他同死的还有兵部侍郎张同敞。他们被俘后汉奸定南王孔有德一再劝诱投降,均被严词拒绝。诗中虽然充满了忠君思想,但也表现了他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凛然气节。

[注释]①三百年——从明朝立国到南明桂王失败共历294年,这里是取整数。 ②头丝句——头丝,头发丝;汉奸孔有德劝作者投降被拒,又劝作者剃发为僧,又不从,所以这里这样说。

[语译]

从容待死,决心与城共亡;

千古忠奸全凭自己主张。

三百年来久受明朝恩泽,

丝丝银发依然满天飘香。

绝命诗

(明)张同敞

一日悲歌待此时, 成仁取义有谁知?

衣冠不改生前制, 名姓空留死后诗。

破旧山河休葬骨, 颠连君父未舒眉①。

魂兮懒指归乡路, 直往诸陵拜旧碑②。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桂林被俘后临刑前所写。他和瞿式耜一样坚拒敌人诱降,宁死不屈。从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成仁取义、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注释]①君父——指桂王,那时桂王在兵败之余,正辗转于广西一隅,穷蹙不堪。 ②诸陵——指明朝历代皇帝的陵墓。

[语译]

整天悲歌,等待着最后时刻;

有谁知道我在这里杀身殉国?

衣冠不改生前穿着的服式,

死后在诗中留下姓名和事迹。

君王还在颠沛流离,愁眉百结;

别在破碎的国土上埋葬我的骸骨。

我的魂魄将暂不返回乡国,

要直奔先皇陵墓,在碑前朝拜痛哭。

[作者简介]张同敞,明朝末年江陵人,字别山,大学士张居正的孙子。崇祯年间做过中书舍人,南京陷落后,往福建依何腾蛟参加抗清,永历帝(桂王)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后来瞿式耜命以兵部侍郎总督各路军务。为人有胆气,擅诗文,督战勇敢,身先士卒。守桂林,城破被俘,敌将孔有德亲自劝降,不屈,挥拳击孔,敌人斩断了他的手臂,打伤了他的眼睛,他仍骂声不绝,敌又用木塞其口。最后,与瞿式耜同时殉难

肝胆

(明)章旷

肝胆坚移谷,  头颅赠枕戈①;

读书羞宋史②, 到底不言和!

[题解]作者是一位有血性的志士,痛恨满清入侵中国,想尽个人所有力量来杀敌救国。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决心抗战,绝不妥协的坚定意志。原诗失题,这里诗题是编者所加。

[注释]①枕戈——《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②宋史——指南宋对金屈辱求和的史事。

[语译]

英雄的忠肝义胆力能移山填谷,

在战场上,可以把头颅献给祖国。

读书看南宋史事,真正使人羞愧,

我就战斗到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作者简介]章旷,明朝末年华亭(今松江)人,字于野,进士出身。清兵南下后,跟随何腾蛟到长沙,为监军,力抗清军。隆武帝(唐王)委为右佥都御使,巡抚湖北,永历帝也委他为兵部右侍郎。后因战事不利,抑郁病死于军中。

秋日和刘文成秋兴(选一首)

(明)归庄

西江南海竞扬波①, 中土尘沙可奈何②!

无复老人桥上迹③, 徒闻北土陇头歌④。

三更叫月离群雁, 永夜嘶风伏枥騧⑤。

大厦再营梁木朽,  深山柟树正婆娑⑥。

[题解]明亡以后全国各地还到处有反清义军活动,作者感念亡国之痛,而自己又回天乏术,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武装起义,因而写了这些诗,与朋友唱和。

[注释]①西江句——指当时西南各地蜂起的武装反清活动。 ②中土句——中土,指中国或中原,尘沙,指清兵占据的广大荒凉的国土。 ③老人句——借用圯上老人故事,见夏完淳《军宴》注②。④陇头歌——指《陇头水》或《陇头吟》,是汉朝的一种横吹曲名,这种曲原来是古代北方民族在军中马上吹奏的,这里指满人的歌曲。 ⑤伏枥騧——魏武帝(曹操)《乐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枥是马房,骥是千里马。騧,(念gua)是一种黑嘴的黄马。 ⑥柟树句——柟,同楠,楠树树干高大而坚实,可作栋梁。婆娑,舞蹈的姿态,这里指树枝摇摆,有欣欣向荣的意思。

[语译]

四方英雄豪杰到处风起云涌,

无奈中原国土已被敌践踏一空!

不再见有人为复国出谋献策,

只听到北地胡歌声声传来耳中。

我象那离群孤雁,在三更月下哀叫,

也象是伏枥老马,冲寒风长夜悲嘶。

要想再建大厦,但梁木已经腐朽,

喜得有深山楠树,舞姿婆娑欣欣向荣。

[作者简介]归庄,明末昆山人,字允恭。复社社员。清兵南下时,曾和顾炎武等一同在家乡参加起义,未成。后来又共同组织惊隐诗社(又名逃之盟),来掩护抗清活动。一生写过许多著作,在文学上颇负盛名,有《归庄集》行世。

燕赵杂吟

(明)闫尔梅

麻衣桃杖出都门①, 燕赵风光细讨论②。

上谷膏腴环督亢③, 中山意气感壶飧④。

空群骐骥贤人骨⑤, 贯日虹霓刺客魂⑥。

怪说蚩尤能雾战⑦, 尘高涿鹿昼黄昏⑧。

[题解]明亡以后,作者曾经漫游各地,这首诗是他在河北一带流浪的时候所写。诗中追忆古代这些地方出现过的那些忠臣义士,说到今天在满清异族统治下的一片乌烟瘴气,字里行间充满了仇恨和悲愤的感情。

[注释]①麻衣句——麻衣,象征丧服。桃杖是用桃木做的棍子,据说可以打鬼。又四川出一种桃竹,可以做手杖。杜甫有《桃竹杖引》诗。都门,指北京。 ②赵燕——今山西、河北一带地方。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土”。 ③上谷句——上谷,古代有上谷郡,在今河北省中部和西部。督亢,古代地名,在今河北省涿县东南;战国时靳轲谋刺秦王,献督亢(燕国膏腴之地)地图,在地图里藏着匕首。 ④中山句——中山,战国时有中山国,即鲜虞,在今河北省中部偏西,晋文公曾在那里避难十二年。壶飧,熟食、熟饭,壶飧是用壶盛饭;《左传》:“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勿食”,说赵衰跟晋文公出亡,因为不忘君上,路上饿了也不吃随身的干粮。 ⑤空群骐骥——空群,见陈亮《水调歌头》词注①。骐骥,良马,千里马。 ⑥贯日句——指靳轲刺秦王事,传说靳轲刺秦王,“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 ⑦蚩尤——《史记.五帝纪》:“蚩尤作乱,黄帝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又《通鉴外纪》:“轩辕征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为大雾,军士昏迷。”这里将蚩尤比满清。 ⑧涿鹿句——涿鹿,在今河北省。昼黄昏,暗示满清统治昏天黑地。

[语译]

披上麻衣,提起桃杖,走出都城,

好把燕赵北国的风光,仔细品评。

膏腴的上谷地,围着靳轲献图的督亢,

追怀中山古国,令人感念赵衰的忠心。

古今贤人都已变成枯骨,一个不剩,

惟有义士的英灵,保持永不磨灭的精诚。

无怪古书流传,蚩尤打仗会兴云作雾,

看那涿鹿城黄尘蔽日,白昼如同黄昏!

[作者简介]闫尔梅,明末沛县人,字古古,又字用卿,中过举,豪爽任侠。清兵南侵时曾上书史可法建议与山东农民军合作。明亡后,又破家收买勇士,待机起义,事泄被捕,几乎丧命。出狱后流亡国内各地。所写的诗粗豪有奇气,著有《蹈东集》和《白耷山人集》。

登眺伤心处

(明)龚贤

登眺伤心处,   台城与石城①。

雄关迷虎踞②,  破寺入鸡鸣③。

一夕金笳引④,  无边秋草生。

橐驼尔何物⑤,  驱入汉家营⑥!

[题解]作者登高眺望南京这座古城,感念国家亡于满清异族,触目都是伤心之处。诗中最后两句,写出对满清侵略者的无比憎恨。

[注释]①台城句——台城是晋朝时候所筑的禁城,故址在今南京城北玄武湖边。石城即石头城,古时候用以储存军需品,在今南京城西长江边,后人也把石城作为南京的别称。 ②虎踞——比喻形势雄壮,诸葛亮曾说过“钟阜龙蟠,石城虎踞,其帝王之宅”的话。 ③鸡鸣——鸡鸣寺,在南京西北鸡笼山上。 ④金笳引——金笳,指胡笳,引是乐曲的名称,古琴曲有九引。 ⑤橐驼——即骆驼,北方产,这里借比满人。 ⑥汉家营——指中国。

[语译]

上山漫步,跨进破败的鸡鸣寺,

站在高处远望台城与石城。

雄险的关山拥着龙蟠虎踞的气势,

这些地方看了尽使人流泪伤心。

故国河山在一夜的笳声中变色,

如今满城秋草已长得又高又深。

蠢笨的骆驼!你是什么东西?

竟敢大摇大摆闯进汉家的兵营!

[作者简介]龚贤,明末昆山人,字半千,号野遗,没有功名,善画山水,也会做诗。明亡后,隐居在南京清凉山。

绝句

(明)杨禹甸

男儿识得忠义字, 惜死偷生良足悲。

怀抱丹心投碧水, 免教尘污好须眉!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明朝末年辗转逃难到粤东后,感到国家大势已去,更无余路可走,决心自杀殉国前所作。全诗体现了作者宁死不做亡国奴的崇高气节。

[语译]

男子汉识得忠义两个字,

贪生怕死才是最大的悲哀。

抱着一片丹心投进碧绿的水,

不让肮脏尘土玷污我大好须眉!

[作者简介]杨禹甸,明朝末年溧阳人,字甸三,生平不可考。平素以忠义自许。清兵南下时,他一路避难,备尝艰苦。最后到了广东,写了好些感叹国愁家难的诗。清兵不久也到了广东,他就投水自杀明志。其诗见清人卓亦堪选辑的《明遗民诗》。

传闻 (选一首)

(清)张际亮

轻敌徒矜战斗才①,孤城仓卒亦堪哀。

翁山士马伤亡尽②,支海夷獠笑舞来③。

地险将军仍卧甲, 天高使相但啣杯④。

可怜碧血沉汭后⑤,重见朱颜去不回⑥。

[题解]这首诗是写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初期英国侵略者首次攻陷舟山定海的事。诗题是“传闻”,但内容是写实。作者在诗中对作战阵亡者表示哀悼,对异族侵略者表示憎恨,也对怯懦媚敌的满清官僚作了尖锐的讽刺。

[注释]①轻敌句——当时镇守定海的总兵张朝发,过去立过战功,这次对英军来攻有轻敌思想,疏于戒备,在战斗中,他被英军的炮弹击中毙命。 ②翁山——在定海县东南三十里,靠海。 ③支海夷獠——支海,见李白《战城南》注③,这里借指西洋。夷獠,对英国侵略者的鄙称。 ④天高句——使相是唐宋时位兼将相的官职名称,这里疑指当时两江总督伊里布,因定海失陷后,他曾派人赴洋船馈牛酒,并在镇海设宴款待英侵略军军官。 ⑤碧血句——碧血,指忠臣义士的血。汭(念rui),水的迂曲处。定海失陷时,知县姚怀祥投水自杀。 ⑥朱颜——年轻女子的代称,这里指被英军掳去的妇女。

[语译]

虽说因恃才轻敌,终于招致失败,

可是孤城无援,仓促应战,也很可悲。

扼守翁山的我军全部壮烈牺牲,

眼看那西洋鬼子嘻笑跳舞而来。

将军扼守险地,连睡眠也不除铠甲。

朝廷大臣却和敌人在杯酒言欢。

可怜烈士的鲜血白白沉进水底,

年轻的姑娘被掳掠去,永不回来。

[作者简介]张际亮,清朝道光年间建宁人,字亨甫,出身贫苦,没有做过官,过着流浪生活,致力于诗歌创作。鸦片战争的年代,他在浙江亲身经历战争和流亡的痛苦,对外国侵略者深恶痛绝。著有《张亨甫全集》。

三元里

(清)张维屏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家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 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 “黑旗死仗难生还”。①

夷兵所恃惟枪炮, 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 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持火器无所施, 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滕苦踯躅, 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 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椿长狄喉②,十日犹悬郅支首③。

纷然欲遁无双翅, 歼厥渠魁真易事④,

不解何由巨网开⑤,枯鱼竟得悠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⑥,风人慷慨赋同仇⑦,

如何全盛金瓯日⑧,却类金缯岁币谋⑨!

[题解]这首诗写鸦片战争初期广州人民组织平英团在三元里围攻英国侵略军的实况。诗中并对当时怯敌媚外的满清官员提出了愤怒的谴责。

[注释]①黑旗句——作者自注:“夷打死仗则用黑旗;适有执神庙七星旗者,夷惊曰:‘打死仗者至矣’”。 ②一戈句——桩撞击、戳进的意思。长狄同长翟,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这里借指英国人。 ③郅支——汉朝匈奴的一个单于,汉元帝时被都护甘延寿所杀,这里也是借称。 ④渠魁——盗贼的首领。 ⑤巨网开——指清将奕山为义律解危事,见魏源《寰海十章》题解。 ⑥魏绛句——春秋晋悼公时,山戎无终子请和,大夫魏绛言有五利,因此和诸戎订盟,保证了边境的安谧。 ⑦风人——诗人。 ⑧金瓯——巩固的意思,《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又宋耿诗:“国家全盛似金瓯”。 ⑨金缯岁币——古时候战败国对战胜国要岁贡金银财帛,这里有指责满清官员以战败国自居的意思。

[语译]

三元里前面闹哄哄响声如雷,

成千上万的群众同时蜂拥而来。

正义激起愤怒,愤怒又化成勇敢,

众志成城,能把侵略者的力量摧毁。

家家都要保卫自家的庐舍田地,

不待鸣锣击鼓,人民已自动奋起。

妇女们齐心合力,不让须眉男子,

犁耙锄头,件件都是锐利的兵器。

近村远乡各自打着灿烂的旗号,

十队百队沿着溪山开来,浩浩荡荡。

鬼子望见黑旗骇得面孔变色,

都说“要打死仗,生还没有希望”。

鬼子打仗全靠枪炮的力量,

万众一心,感动天公也出来帮忙。

忽然晴天给下了一场大雨,

使得鬼子兵没法施展凶残的伎俩。

不但枪炮不能发挥它的火力,

鬼子不惯行走在泞滑的泥地上,

在下面苦于田滕高低不平行路难,

站在高岗上又怕挤倒和跌伤。

其中有个鬼子头目容貌更丑陋,

用橡皮做铠甲,把全身裹得厚厚。

一枪刺去正戳着鬼子的喉咙,

斩首示众,十天还高挂在树头。

鬼子乱纷纷只恨不能插翅飞遁,

要歼灭他们的头子真是容易得很,

不懂为什么竟有人打开巨网,

让枯干的鱼群得以死里逃生。

古时候魏绛跟山戎讲和,解除了边患,

诗人们尚且要同仇敌忾,慷慨悲吟,

如今国家强固得好比金瓯无缺,

为什么象个战败国,对外纳币称臣!

[作者简介]张维屏,清朝道光年间番禺人,字南山,做过府县地方官,有诗名。鸦片战争开始时,他已退休,住在广州近郊花埭,目击平英团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著有《松人诗抄》等。

寰海十章(选一首)

(清)魏源

揭竿俄报郅支围①, 呼市同仇数万师。

几获雄狐来庆郑②, 谁开兕柙祸周遗③!

七擒七纵谈何易④, 三复三翻局愈奇⑤。

愁绝钓鼇沧海客⑥, 墨池冻卧黑蛟螭⑦。

[题解]鸦片战争初起时,英国侵略军侵入广州,被人民武装的平英团围攻于三元里,英领事义律往救,亦被围困,经满清官吏奕山派人前往劝解,保护义律出围。作者对于当时满清政府的惧外媚敌行径极为不满,并对外国的入侵和清廷的颟顸无能怀着深切的忧虑,诗中充分流露出这种愤懑和忧国的感情。

[注释]①揭竿句——揭竿,古时候人民起义的手段:“斩木为兵(武器),揭(竖立)竿为旗”。(《汉书.陈胜项籍传賛》)。郅支,见张维屏《三元里》注③。 ②几获句——春秋时,秦晋交战,秦穆公使卜官占卜,卦辞有“获其雄狐”之语,被认为是“必获晋君”之兆;这里雄狐是指义律,因为他是当时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同一故事,后来两国战于韩原,晋惠公戎马陷于泥泞之中,求救于大夫庆郑,这里以庆郑比奕山,因为他给义律解了围。 ③兕柙句——兕(念si),一种象牛的野兽。柙(念xia),兽笼。周遗,《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周遗即周之遗民,这里指中国人民。  ④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征西南部落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收服了他。 ⑤三复三翻——指当时满清政府对英忽战忽和,举棋不定。 ⑥钓鼇句——《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鼇”,又《樜遗》:李白自称海上钓鼇客,谒宰相,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为钓线?”后来诗家就常用钓鼇客来比喻豪迈有为的人。 ⑦墨池句——墨池,晋朝王羲之做永嘉太守时,常临池学书,池水皆黑,称为墨池。蛟螭(念chi),都是龙一类的神物;龙处池中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意思,《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这里蛟螭是作者自比。

[语译]

忽报鬼子被奋起义民层层围困,

人人同仇敌忾,顷刻间号召数万人大军。

敌酋眼看就擒,忽然斜刺里来了救兵,

是谁开笼放虎,让它们祸害人民!

难道鬼子也懂仁义,可以七擒七纵?

怪的是忽战忽和,反复举棋不定。

这样荒唐事,真使有心人愁闷欲死;

我象黑蛟龙冻卧在墨池中,有志难伸。

[作者简介]魏源,清朝道光年间邵阳人,字默深,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县官,鸦片战争年代里,曾在浙江参加过短期的军幕生活,爱国热情很高。著作有《古徽堂诗集》、《清夜斋诗稿》等。

读史有感(选二首)

(清)张仪祖

㈠血洗舟山浪作堆, 羽书又报海南来①。

英雄效死偏无地, 上将筹边别有才②!

竟尔和戎曾割地③,是谁揖盗又门开④?

从今敢笑陈涛败⑤, 房琯犹曾战一回⑥。

㈡虞机斗发地雷鸣⑦, 竟有潜师夜砍营⑧。

挺戟行间来孝子⑨, 拔刀岭上出残兵。

白衣杀贼尤罕闻⑩, 青简论功忌尚生⑾。

议战议和纷不定, 岳韩忠勇竟何成⑿!

[题解]诗题虽曰“读史”,实詠当年时事。两首都写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军进攻浙江时我守卫国防前线爱国将士英勇抗战的事迹,同时对当时一味退让、屈膝求和的满清统治者作了愤怒的谴责。第一首写舟山定海第二次和英军作战。在这一战役中,守将郑国鸿和葛云飞等力战殉国。第二首写慈溪之战,金华副将李贵奋勇战死,他的两个儿子昭南和暐南继续指挥作战,也都壮烈牺牲。

[注释]①羽书句——羽书,见李白《古风》注①,这里作战报解。海南,东海之南,指浙东舟山。 ②上将句——据作者自注,指奕经颟顸误国,按当时奕经被任为扬威将军。 ③和戎句——指以后的割让香港和开辟各地商埠。 ④是谁句——据作者自注,指当时总督两江的牛鑑临阵先逃。 ⑤陈涛——指陈涛斜(涛一作陶),地名。 ⑥房琯——唐朝肃宗时宰相,好为空谈,自请带兵征讨安禄山,结果在陈涛斜一战被杀得大败而回。 ⑦虞机斗发——虞机是诱捕野兽的机关。斗同陡,陡发就是猝发。 ⑧潜师——秘密出兵。 ⑨行间——行伍之间。 ⑩白衣——没有功名和作官的人称白衣。又白衣是素服,这里有双重意义。 ⑾青简句——青简,古时候用竹简写字,后人因而把图籍簿册称作青简,这里借作史册解。忌是敬的意思。尚生,活着的人,后死的人。 ⑿岳韩——岳飞、韩世忠,都是北宋抗金名将。

[语译]

㈠东海南面又有战报传来,

舟山奋战,勇士血浪成堆。

英雄誓死报国,偏不给你机会,

大将筹谋边防,可是别有专才!

你竟为了求和,不惜断送国土;

是谁敞开门户,听任强盗进来?

从今哪有颜面可以嗤笑房琯,

他在陈涛斜毕竟还和强敌战过一回。

㈡敌人夜里偷偷地来劫营寨,

轰然巨响,触发了埋藏的地雷。

将军战死,儿子便提枪上阵,

指挥残兵,在岭上白刃拼战。

缟素杀敌,的确是世上少见,

论功题名,应为后死者所敬佩。

主战主和, 朝臣们还在议论不定,

岳韩忠勇竟白白付与流水!

[作者简介]张仪祖,清朝道光年间吴县人,生平不详。著有《传砚堂诗录》。

吴淞江口吊陈忠愍公化成(选一首)

(清)许棫

将军铁骨裹忠肝, 照海星沉沪渎寒①。

勇气直吞千鬼黑②, 劫灰都炼寸心丹。

生能得士从军乐③, 死欲悬头杀贼看④。

坏却长城齐一哭⑤, 飓风犹作阵云团⑥。

[题解]陈化成是清朝道光年间的江南提督,守吴淞口,鸦片战争时英军入侵,他亲自上阵,坚守不退,击沉敌船多艘,不幸中弹殉国。他治军严明,爱护士兵,为了决心抗战,他事先把家属遣回福建原籍,自己跟士兵同吃同住,一年如一日,因此深得部下的爱戴。这首诗是英军退走后作者在吴淞口凭吊战地时所作。诗中热烈歌颂陈化成忠勇卫国的精神,并对他的战死致以沉痛的哀悼。

[注释]①沪渎——水名,吴淞江的下游,也作上海的代称。 ②千鬼黑——指鬼子兵,英军;英军中有黑人,当时称为黑夷或黑洋人。 ③生能句——作者自注:“亲军从死”。 ④死欲句——用伍子胥故事,《国语.吴语》:伍子胥谏吴王不听,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 ⑤坏却长城——南朝宋将檀道济伐秦伐魏有功,因威望过重,被朝廷疑惧,捕杀,死前说:“乃坏汝万里长城!”以长城比自己;这里把陈化成比作海上长城。 ⑥团——聚合。

[语译]

将军一身铁骨,包藏着忠肝义胆;

海上将星沉落,吴淞江一片愁惨。

英勇的气概要把成千鬼子一口吞下,

劫火烧尽一切,炼得寸心又红又坚。

你活着时能够官兵一气,团结友爱,

死后还想眼看着把敌人奋勇杀退。

万众同声哭泣倒坏了海上长城,

大风正卷起乌云,一阵阵聚堆成块。

[作者简介]许棫,清朝道光年间阳湖(今武进)人,字太眉,又字梦西,自号三柜翁,工诗,精研小学(文字学),没有进过学和做过官,曾主讲道南书院,有爱国思想。著有《东夫山堂诗集》。

圌山失守

(清)越伊优亚生

圌山关阻大江东,   何事夷船顷刻通?

我士尽嗟鸟兽散,   群羶直逞马牛风①。

布帆层迭连天白②,  烽火纵横彻夜红③。

惜命莫如“避兵道”④,短衣逃至日方中。

[题解]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的兵舰开入长江,骚扰沿海城市,占领圌山要塞(在镇江东北)。当时防守圌(念chui)山的是常镇兵备道周顼(念xu),英兵未至已闻风先逃。作者痛恨英军的侵略,并对贪生怕死的满清官员非常气愤;这首诗对那些怯弱无能的边防大员作了有力的抨击和讽刺。

[注释]①群羶句——羶,见张孝祥《六州歌头》词注④,这里指英军。马牛风,牛马在春情发动期雌雄相诱,这里借比英军进攻时的疯狂和兽性。 ②布帆句——作者自注说,英船有白帆数层。 ③烽火——这里作炮火解。 ④“避兵道”——作者自注说:周顼中午逃到江都(扬州),当地人把他的“兵备道”的官名改为“避兵道”。

[语译]

圌山是长江下游险要的门户,

怎能让洋船直溯而上,一路无阻?

可叹我们的将士全然一哄而散,

听任鬼子兵肆意逞狂,飞扬跋扈。

敌船上布帆层迭,一白无际;

天空彻夜通红,交织着耀眼的炮火。

没有比“避兵道”更加怕死的人了,

穿着件短衣,日中逃命到江都。

[作者简介]越伊优亚生,是作者为避文网而用的笔名,真实姓名无从查考。鸦片战争时,作者在扬州,耳闻目睹英军在沿江许多城市所作的暴行,写下了《夷寇纪事》七律三十首,篇前有小序说:“诗名纪事,以抒愤也”。这里选录了其中的两首。

万民含愤

(清)越伊优亚生

百三十万聚奇男,  义启遥传江以南。

气愤椎牛雄赳赳①, 视同猛虎志眈眈②。

议和无奈攻心蠹③, 丧耻偏容食叶蚕④。

我听蒹葭秋水外⑤, 恨声常与浪声涵⑥。

[题解]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进攻长江,有江南义民义启云组织起一百三十万民兵,上书满清政府,要求抗击洋人,没有被官府批准。作者非常赞美这种爱国的旺盛的民气,而对清政府的违反民意、一味求和的无耻卖国行为深恶痛绝;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当时广大爱国民众的一致的感情。

[注释]①椎牛——椎是朴实粗鲁的意思,椎牛,这里指一般纯朴的农民和老百姓。 ②眈眈——威严地注视貌,《易经.颐》:“虎视眈眈”。  ③议和句——议和,指满清政府对英国的丧权辱国的和议。攻心蠹,是说把人心蛀坏了,心已死了的意思。 ④食叶蚕——指英国侵略者对中国得寸进尺的无餍的领土要求,象蚕吃桑叶一般。 ⑤蒹葭秋水——蒹葭(念jian jia )蒹是没长穗的芦苇,葭是初生的芦苇,长在河边水中;这里蒹葭秋水指江南一带水乡。 ⑥涵——包容,沉浸。

[语译]

听说江南有位志士,名叫义启云,

振臂一呼,集合起一百三十万好民兵。

人人象野牛,雄赳赳,气昂昂,怒气填膺,

个个象猛虎,威风凛凛,誓灭洋人。

可恨朝中大臣死心要求和息兵,

让敌人得寸进尺,真是廉耻丧尽。

我听得广大江南水乡的波涛声,

其中包含着一片人民的怨恨。

古风

(清)洪秀全

萑苻满地纷披猖①,  民如蝼蚁官如狼;

携幼扶老属道路,  相逢但说今流亡。

君王宫里犹欢宴,  贰臣俯首趋金殿②;

回望同伴水火中,  闻如不闻见不见。

哀此大陆昏沉二百秋③,不作人民作马牛。

英雄一恸气将绝,  何时创及匈奴血④!

[题解]这首诗疑系作者青年时代的早期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满清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年、奴役汉人和不顾人民生活的极端痛恨,早已立下了向满人讨还血债的决心。

[注释]①萑苻(念huan fu)——芦苇丛生的湖泽,转义为盗薮、盗贼。 ②贰臣——投降异姓王朝作官的臣子,这里指满清王朝的汉人官僚。 ③二百秋——从明朝灭亡到写诗的时候,满清已统治中国将近二百年。 ④匈奴——借指满人。

[语译]

遍地的盗贼到处猖狂,

百姓如蚂蚁,官吏似虎狼。

满路的百姓扶老携幼,

都说活不下去,出外去逃荒。

皇帝宫殿里正在欢宴,

汉奸大官僚低首登殿堂。

坐视我同胞水深火热中,

不闻也不见,全无心肠。

可怜我中国昏睡二百年,

人民过的是牛马生涯。

英雄一号恸,几乎气绝,

何时杀满胡,血债要偿还!

[作者简介]洪秀全,清朝道光年间花县人。早年在桂平组上帝会,后来在金田村起义,领导太平军揭起反抗满清的民族革命旗帜,提出反满口号,号召天下“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福”。占领永安州(今蒙山县)后,建立了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定都金陵后,对政治颇多兴革。可惜后来因内部不团结,力量削弱,建国十三年,被满清政府所灭,秀全本人自杀。他在年轻时喜欢做诗,后来也做过些诗,但是多半带有帝王和迷信思想,这里选录了较好的两首。

吟剑

(清)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①, 四海为家共饮和②。

擒尽妖邪归地网③, 收残奸宄落天罗④。

东南西北效皇极⑤, 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⑥, 太平一统乐如何!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开始太平天国革命以前所作,诗中写出作者决心灭亡满清异族统治的巨大抱负,和对革命成功后全国升平景象的美好憧憬,但也浸透着一股浓厚的封建帝王思想,这是时代给他的局限。

[注释]①三尺——指剑。 ②饮和——食德饮和,受道德的涵养教化。 ③妖邪——指满人,太平军称满人为妖胡或妖魔。 ④奸宄(念gui )——指帮助满人的汉奸官僚。 ⑤皇极——以帝王为中心,施政教于四方。 ⑥虎啸龙吟——比喻帝王的发号施令,声威远播。

[语译]

手拿宝剑,平定万里江山;

四海一家,共享道德的涵养。

捉尽妖魔,全给打进地狱;

汉奸逆贼,也不让一个漏网。

四方中外,都来接受教化,

日月星辰,一齐为胜利歌唱。

天王号令,光明普照世界;

太平一统,人民的幸福无量!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清)石达开

千颗明珠一甕收①, 君王到此也低头②。

五岳抱住擎天柱③, 吸尽黄河水倒流④。

[题解]原诗是苗族人民口头传下来的,没有诗题,这个题目是罗尔纲所加。据说当年作者带兵过贵州大定,当地苗民为了表示欢迎和爱戴,把多年陈酒拿出来款待他,作者感其心意破了酒戒,并吟了这首诗。诗句虽然说的是饮酒,但是寓意很深,他把美酒比作革命人民,满清皇帝一定要在革命人民的面前低头,写得声势雄壮,显示了革命的巨大威力。

[注释]①千颗句——据说苗家用黄豆、毛稗、高粱、小米、包谷、谷子等混合在一只罈子里酿酒,酒成,用通心杆子插入罈内,手扶着杆子低头吸饮。千颗明珠,指各种制酒的原料,也借比收在革命队伍里的人民战士。 ②君王句——君王,指满清皇帝,低头是饮酒的姿态,也借比对革命人民低头屈服。 ③五岳句——五岳,指人的一手五指;擎天柱,指通心杆子,都是夸张的写法,比喻革命力量的强大。 ④黄河水——指酒。

[语译]

千颗明珠收在一只罈子里,

当朝皇帝到此也要把头低。

一手握住顶天立地的柱子,

把黄河之水一口吸进肚皮里。

[作者简介]石达开,清朝道光年间广西贵县人,曾中过举,和洪秀全一道参加反对满清的民族革命起义,立下了不少战功。太平天国建立后,封为翼王。后来因与天王不和,领兵退往西南内地,继续抗清,最后被清军在安顺场俘获被害。他既有军事才能,也能做诗,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扬鞭

(清)石达开

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愦愦①, 莫凭赤手拯元元②。

三年揽辔悲羸马, 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 东南到处有啼痕!

[题解]此诗原题亡失,题目是编者所加。后人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记载石达开七律六首,这里选录其中的一首。这是作者在参加革命三年后行军途中所作。诗中备述作者的革命抱负和行军艰苦的情形,并表明革命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恩仇而是为了拯救人民。

[注释]①愦愦——昏乱糊涂貌。 ②元元——百姓,人民。

[语译]

为革命慷慨跃马,进军中原。

非计较个人恩仇,图报私怨。

只觉得老天爷昏愦不明,

难倚仗赤手空拳,拯救天下。

三年来人不离鞍,累瘦了战马,

弟兄们攀山跃岭,似病猿一般。

可叹我苦头吃尽,壮志未酬。

眼看着东南到处,人民在流着眼泪!

入川题壁

(清)石达开

大盗亦有道①, 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②。

人头作酒杯,  饮尽仇雠血!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迫退往西南,最后进入四川的时候所写。这时作者的处境十分困难,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的豪迈的英雄气概,依然不减当年,他所念念不忘的争取目标仍是消灭满清民族敌人。(根据罗尔纲考证,说这诗和前面的一首《扬鞭》都是后人的伪作,特此注明存疑。)

[注释]①大盗句——《庄子.胠箧》:盗跖对他的门徒说,盗有五道:“忘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盗跖是春秋时鲁国柳下惠之弟,著名大盗。 ②弯弓句——把月亮当作胡(满人),假想敌来射击,既表示敌忾,也显示豪迈。

[语译]

当大盗也有道德,读诗书我所不屑。

将黄金看成粪土,有肝胆硬如钢铁。

策骏马飞渡悬崖,挽强弓直射胡月。

把敌头当作酒杯,要吸尽仇人的血!

二月下瀚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选一首)

(清)洪仁玕

鞑秽腥闻北斗昏①,谁新天地转乾坤?

丈夫不下英雄泪, 壮士无忘漂母飡②。

志顶江山心欲奋, 胸罗宇宙气潜吞。

弔民伐罪归来日③,草木咸歌雨露恩④。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奉令出京调兵,路经浙江遂安的时候所写。原诗有两首,都写对满清腐朽统治的憎恨和自己参加反清革命的雄心壮志。这里选录一首。

[注释]①鞑秽句——鞑指鞑靼,古时候一种北方种族,这里指满人。北斗,星宿名。 ②壮士句——《史记.淮阴侯传》:韩信贫贱时,吃过漂母几十天的饭,终身不忘,后封楚王,赐漂母千金,报答一饭之恩;这里指作者在遭满清政府迫害流亡时,也曾受过人家的帮助。 ③弔民伐罪——讨伐有罪过的君王为人民解除痛苦。 ④草木——借指受惠人民。

[语译]

满胡的腥臭秽气熏蒸得天昏地暗。

谁能翻天覆地,缔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大丈夫在困难面前不掉英雄的眼泪,

也从来不忘记帮助过我的人的恩德。

我有拯救祖国的雄心,热情难以压抑,

胸中包罗全局,蕴蓄着巨大的潜力。

哪一天为民除害胜利归来的时候,

人民将感谢恩泽,向我们歌功颂德。

[作者简介]洪仁玕,清朝道光年间花县人,是洪秀全的族弟。自幼读书,习经史、天文、历数。金田起义时,他在花县教书,后来到香港交了许多外国朋友,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太平天国建立后六年,他到南京参加了革命政权封为干王,对实行新政多所建议。革命失败,南京被清军攻陷时,他保护幼天王转战到江西石城,被俘,在南昌遇害。

感事诗(二首)

(清)李秀成

㈠举觞对客且挥毫, 逐鹿中原亦自豪①。

湖上月明青箬笠, 帐中霜冷赫连刀②。

英雄自古披肝胆③,志士何尝惜羽毛④。

我欲乘风归去也, 卿云横亘斗牛高⑤。

㈡鼙鼓声声动未休⑥, 关心楚尾与吴头⑦。

岂知剑气升腾后⑧, 犹是胡尘扰攘秋。

万里江山多筑垒, 百年身世独登楼。

匹夫自有兴亡责, 肯把功名付水流?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驻军苏州的时候所写。据说作者在占领苏州后,喜欢和文人接近,常在月明之夜坐船去虎丘游赏做诗。那时候天京(南京)受到清军围攻的威胁,作者身系国家安危,心头是沉重的,第一首诗着重写自己的胸怀,第二首就表达了这种心情,也流露了一些身世之感。

[注释]①逐鹿——争夺天下。 ②赫连刀——晋时夏主匈奴人赫连勃勃残暴好杀,刀因人而得名。 ③披肝胆——披肝沥胆,表示赤心效忠。 ④惜羽毛——爱惜躯体的意思。 ⑤卿云句——卿云,瑞气、瑞云。斗牛,星名。 ⑥鼙鼓——战鼓。 ⑦楚尾吴头——古称豫章之地(今江西省)为吴头楚尾,这里指长江中下游各省太平军正和清军作战的地方。 ⑧剑气——古代传说好的宝剑有剑气直冲斗、牛(星名),观望斗、牛之间的剑气,能够根据方位推测宝剑的所在。

[语译]

㈠一边喝酒,一边对客挥毫;

和敌人角逐中原,也颇感觉自豪。

湖上明月照在青色的斗笠上,

营帐中宝刀发出雪亮的寒光。

披肝沥胆从来是英雄的本色,

爱国志士也不顾惜自己的羽毛。

我要趁着好风回到宿营地去了,

白云横在天上,星斗已升得高高。

㈡各地战鼓声声敲个不停,

东南前线的战事使人担忧。

谁料金田起义至今十多年,

胡人的兵马依旧扰攘不休。

万里江山处处筑起了堡垒,

慨叹短暂的身世,独自登上层楼。

国家兴亡,从来匹夫有责,

岂肯让功名事业白白付诸东流?

[作者简介]李秀成,清朝咸同年间梧州人,出身贫农。在太平军中从普通一兵升为军帅、监军、指挥等职,最后擢升地官丞相,封为忠王,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物。他不但是个军事家,作战勇敢,而且非常爱护人民,因此深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可惜他在最后天京防御战中战败被俘后不能坚持革命气节,对满清政府屈膝投降,成为民族罪人,而结果仍不免被清政府所杀害。

绝命词

(清)萧触

万里秋风送马蹄, 抛戈回首白云低。

未为豫让先亡赵①,欲学田单独下齐②。

怪石有形龙已去③,落花无语鸟空啼。

而今天雨英雄泪, 林咽泉声着百溪。

[题解]这首诗诗题一作《白云庵题壁》,是作者在跟随石达开入川,兵败后流落川南,为清兵追捕不脱自尽前所写。全诗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哀情调,也写出了当年誓死击敌和复国的初愿。

[注释]①豫让句——豫让,战国时晋人,智伯待以国士之礼,后智伯为赵襄子所灭,豫让漆身吞炭,自毁形体,欲刺襄子为智伯报仇,结果未成,被捕自杀;参看张煌言《答赵廷臣》注②,赵指满清。 ②田单句——田单,战国时齐人,燕侵齐,攻陷七十余城,只余即墨等二城未下,田单守即墨,燕军悉力围攻,田单以火牛出阵,大败燕军,杀其主将,并收复全部失地。 ③怪石句——象龙形的石头叫做石龙,又龙是帝王的象征,这句是写景,同时又有感念翼王石达开之死的意思。

[语译]

万里秋风送着我马上奔驰,

抛却武器,回头看天际白云低迷。

象豫让一样没有能把赵国灭掉,

又曾想学田单独力恢复齐国的失地。

怪石蜿蜒如龙,但是我王已死;

落花默默无言,山鸟在枝上空啼。

天下着雨,也象在为英雄落泪;

林泉汩汩,带着哭声流入百溪。

[作者简介]萧触,清朝道光年间云南人。以书生仗剑跟随翼王石达开入川,兵败后,流落川南,投四川农民起义领袖李短搭,不被重用。后来被清兵追捕,无法逃脱,自杀。

海南军次秋兴(二首)

(清)彭玉麟

㈠誓把妖氛扫佛郎①,伏波老去鬓添霜②。

平洲潮落苍烟迥③,合浦珠沉碧月凉④。

匣剑长鸣充酒胆⑤,枕戈高卧扩诗肠⑥。

何时得奏金铙曲⑦?一箭天山殪白狼⑧!

㈡星斗光寒剑气横⑨,零丁洋面待烧兵⑽。

匈奴未灭家何用⑾?法寇披猖穴应倾。

军报羽驰凭电速⑿,炮声山裂拟雷鸣。

营棚一夜潇潇雨, 湿透征袍着未成。

[题解]这诗是作者在甲申中法战争时期,督师广东,巡防海南岛的时候所写。那时法国侵略者谋夺越南,同时窥视我国滇粤边境,企图进攻琼州。两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抗战决心和必胜信心,全诗充满了坚定豪迈的气概。

[注释]①佛郎——即法兰西。 ②伏波——东汉时马援曾平交趾,威震南洋拜伏波将军,这里作者自比。 ③平洲句——平洲,海边平坦的沙洲。迥,远。 ④合浦——广东县名,古时候以产珠出名。 ⑤匣剑长鸣——匣是剑鞘;古时候传说宝剑不安寂寞,自己会发响声。 ⑥枕戈——《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⑦全铙曲——古代铙歌的曲调,常在作战凯旋时吹奏。 ⑧天山句——这里指边塞上;白狼,指法国侵略军。 ⑨星斗句——见文天祥《念奴娇》词注④;又《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乃邀雷焕仰观,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 ⑩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县南面,亦作伶仃洋。 ⑾匈奴句—东汉时霍去病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里匈奴指法国侵略者。 ⑿军报句——古时候征调兵员的文书,或其他紧要军书,上面插羽毛,取迅速之意,这里指电报。

[语译]

㈠发誓要把法兰西妖魔扫除干净。

老将军丝丝银发已经添上两鬓。

沙洲上潮水退落,远看去苍茫一片;

冷月倒影入海,象明珠般晶莹圆润。

宝剑在鞘中长鸣,助我饮酒的豪兴;

枕着刀枪高卧,开扩我做诗的才情。

哪时候才能够高奏胜利的凯歌?

待我们一举歼灭了凶恶的夷人!

㈡在星斗的寒光里横着一条剑气,

零丁洋面上准备好大歼夷兵。

匈奴还没有消灭,要田园庐舍何用?

鬼子猖狂进犯,该把他巢穴拆毁填平。

军情报告凭电线迅速传送;

大炮轰击得山崩地裂,声如雷霆。

营棚里昨天下了一夜的大雨,

淋得我全身湿透,战袍着不上身。

[作者简介]彭玉麟,清朝咸同年间衡阳人,字雪琴。性刚直,能诗善画,曾参加过对太平天国的镇压,是他反动的一面。中法战争时期,他任兵部尚书,曾到广东督师,反对屈辱求和,表现了一定的爱国思想。著有《彭刚直诗稿》。

羊城军中有感(选一首)

(清)彭玉麟

日南荒徼阵云开①,喜有将军破敌来②。

正荡妖氛摧败叶, 已寒敌胆夺屯梅③。

岩廊忽用和戎惯④,绝域旋教罢战回⑤。

不许黄龙成痛饮⑥,古今一辙使人哀!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中法战役中督师广东时在广州(羊城)军中所写。诗中对镇南关外打的一次大胜仗感到鼓舞,并对当时满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一味执行投降政策感到痛心。

[注释]①日南荒徼——汉武帝平南越,置日南郡,在今越南顺化一带,这里指镇南关外。徼(念jiao),边界。 ②喜有句——指退伍老将冯子材率领将士开赴西南边境,与越南人民配合,在镇南关大破法国侵略军的一次战事。 ③屯梅——冯子材收复谅山后,继续乘胜收复了谷松、屯梅、贵门关等许多地方。 ④岩廊——宫殿里的高廊,借指朝廷。 ⑤绝域句——绝域,极远的地方,人迹不到的地方。全句指正当战事节节胜利的时候,满清中央忽令停战撤兵议和事,当时前方将士都不肯退兵,作者也屡电力争,未被采纳。 ⑥黄龙句——岳飞抗金,朱仙镇一役,大败金兵,岳飞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由于南宋政权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岳飞的壮志未能实现。(黄龙府是金人老巢,在今吉林农安。)

[语译]

镇南关外揭开一片战云,

喜讯传来,将军旗开得胜。

扫荡妖魔,好比风卷败叶,

夺回屯梅,敌人胆战心惊。

奈何朝廷忽唱求和惯调,

突然命令前线罢战撤兵。

不许乘胜直捣黄龙痛饮,

古今同病,一样使人伤心!

酉春有感

(清)陈玉树

鸡陵关外雨萧萧①,猘犬狂奔去未遥②。

瘴海珠江驰露布③,金戈铁马逐天骄④。

旌旗日影军容壮, 草木风声贼胆摇⑤。

一纸中枢催罢战, 也应羞见霍嫖姚⑥!

[题解]乙酉是镇南关战役后一年,也就是中法签订和约的一年。这首诗和前面的一首一样,表达了对满清政府不顾前线大捷、命令撤兵的悲愤情绪,这种情绪足以代表当时在朝在野的一般爱国人士的共同感情。

[注释]①鸡陵关——即镇南关,今改称友谊关。 ②猘犬——狂犬,指法军,当年冯子材大败法军,法军向南溃退,冯子材出关追击。 ③瘴海句——瘴海,指靠近广西和越南的海面,珠江在广东。露布,军中报捷的文书。 ④金戈句——金戈铁马,指战争。天骄,汉朝时候北方的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后人把和汉族对抗的强盛的外族称为“天骄”,这里指法军。 ⑤草木风声——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是形容敌人畏惧之甚。 ⑥霍嫖姚——即汉朝的霍去病,《汉书.霍去病传》:“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票亦作嫖,嫖姚,劲疾之貌。这里借指冯子材等抗战将领。

[语译]

鸡陵关外雨萧萧下个不停,

败阵的兽兵在前面狂奔逃命。

报捷的文书很快传遍粤海,

激烈的战斗把鬼子赶出国门。

阳光下旌旗飘扬,军容壮盛,

敌人吓破了胆,几乎草木皆兵。

可恨朝廷竟下令催促罢战,

怎有脸见前方忠勇的将士们!

[作者简介]陈玉树,又名玉澍,清朝咸同年间盐城人,字惕庵,没有做过官,是一个守旧文人,但很有爱国思想,对英法等国对中国实行侵略异常愤慨,写了不少慷慨激昂的诗篇,著有《后乐堂集》。

梦中

(清)刘光苐

梦中失叫惊妻子, 横海楼船战广州①。

五色花旗犹照眼, 一灯红穗正垂头②。

宗臣有说持边衅③,寒女何心泣国仇④?

自笑书生最迂阔, 壮心飞到海南陬⑤。

[题解]中法战争期间,冯子材在镇南关击退法国侵略军,取得大捷,广州湾方面也在彭玉麟等指挥下进行海战,而颟顸的满清政府却迫不及待地和法国讲和,承认原是中国藩属的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作者对满清政府的主和极为不满,而对当时还在进行的抗战则非常向往,连做梦也在参加海上作战。这首诗写出作者梦中情景和梦醒后空虚失望的感情。

[注释]①楼船——高大的战船。 ②红穗——指灯花。 ③宗臣句——宗臣,德高望重的大臣,这里暗指李鸿章。有说,有理。持边衅,处理边境战事。 ④寒女句——指春秋时鲁国漆室邑女子的故事。《烈女传》:女过时没有出嫁倚柱而叹,邻妇问她是不是想嫁人,她说她是在忧虑“鲁君老,太子幼“,因为如果鲁国一旦遇到患难,君臣父子都受了辱,一个女人岂能单独免祸;邻妇听了说:这是卿大夫的忧虑呢。这里作者自比寒女,意思说国家大事,小百姓也要关心。 ⑤陬(念zou)——角落,边境。

[语译]

恍惚在广州海面兵船上跟敌人对战正紧,

梦中猛一声高叫,把妻子从酣睡中惊醒。

眼前还摇晃着兵船上五色缤纷的旗影,

但见床头边孤灯,正灯花低垂一火荧荧。

大臣处理边衅总有他一番动听的词令,

难道小百姓能不为国家的荣辱而忧心?

可笑我自己是一个最迂阔无用的书生,

竟还有一颗飞往边疆、远征南海的雄心。

[作者简介]刘光苐,清朝同光年间四川富顺人,字裴村,青年时代就很关心国事,痛心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和满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光绪年间和谭嗣同等人入军机处,参与新政活动,戊戍政变失败后,和谭嗣同等六人一同被杀,称六君子。著有《介白堂诗集》。

哀旅顺

(清)黄遵宪

海水一泓烟九点①,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②,红衣大将威望俨③。

下有深池列巨舰, 晴天雷轰夜闪电。

最高峰头纵远览, 龙旗百丈迎风飐④。

长城万里此为堑⑤,鲸鹏相摩图一噉⑥。

昂头侧睨视眈眈, 伸手欲攫终不敢。

渭水可填山易撼, 万鬼聚谋无此胆⑦。

一朝瓦解成劫灰, 闻道敌军蹈背来!

[题解]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经营了十六年之久的旅顺军港被日本侵略军抄陆路进兵占领。作者在这首诗里极力描写海港天险,虽然敌人眼红,也不敢下手,然而终于轻易失守,隐示满清政府的庸弱无能。诗中最后两句,集中反映了作者心中的悲愤。

[注释]①海水句——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一泓,一汪深水。烟九点,烟,烟尘,这里指岛屿,也有用“青烟”形容海中岛屿的。九点,几处的意思,不作实数解。 ②阚(音han)——老虎发怒的样子,《诗.大雅.常武》:“阚如虓虎”。 ③红衣大将——指红衣炮,或作红夷炮,一种葡萄牙造的大炮。 ④龙旗——满清国旗。 ⑤堑——天然的沟坑。 ⑥鲸鹏句——鲸、鹏,指外国侵略者。鲸是鲸鲵,一种大鱼。相摩,迫近。噉(啖,念dan)吃的意思。 ⑦万鬼——指列强,外国侵略者。

[语译]

深水的海港上岛屿点点,

气势多雄伟啊!此地真是天险。

炮台象怒虎一般,屹立在海边,

一尊尊红夷大炮,多么威武庄严。

下面深海里排列着巨大的战舰,

白天炮声如雷,黑夜闪光如电。

踏上最高峰,放眼望远,

百丈龙旗到处迎风招展。

这里是万里长城,不能飞渡的天堑,

大鹏和鲸鲵近前,意图一口吞嚥。

它们昂着头,斜着眼,虎视眈眈,

伸出魔爪,心想攫取,终于不敢。

虽说江河可以填平,大山可以推动,

鬼子们商量下手,可没有这个胆量。

这样的天险,一下子瓦解,化为劫灰一片,

据说是,敌人把军港的后方,变成了前线!

[作者简介]黄遵宪,清朝同光年间梅县人,字公度,中过举,官做到湖南按察使,出使过日本、英、美诸国,有爱国思想,对中法、中日之战反对屈辱外交。著有《人境庐诗草》。

书愤(选一首)

(清)黄遵宪

一自珠崖弃①,  纷纷各效尤②;

瓜分惟客听③,  薪尽向予求④。

秦楚纵横日⑤,  幽燕十六州⑥;

未闻南北海,   处处扼咽喉!

[题解]中日战争后的若干年间,列强在中国展开了获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竞争,先有德国强租胶州湾,接着俄、英、法诸国相继租借旅大、威海卫、广州湾等港口。这首诗对各国侵略中国表示了强烈的愤怒,也对国土受列强控制表示了深切的忧虑。

[注释]①珠崖——作者自注:“胶州,古时候有珠崖郡,以产珠得名”,在今海南岛琼山县,这里借指胶州湾,把胶州比作产珠宝的好地方。 ②纷纷句——作者自注:“旅顺大连湾威海卫广南湾”,见题解说明。 ③瓜分句——指列强阴谋瓜分中国。 ④薪尽——点火在薪上,前面的薪烧尽,火又传上后面的薪,叫做“传薪”或“薪传”,有继续不断的意思。 ⑤秦楚句——指战国时代。 ⑥幽燕句——幽燕,古代燕国的领土,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地区,这一带又是古时候幽州的地方。十六州,古时候把中国划分为九州、十二州、十六州。

[语译]

自从胶州被轻易割弃,

列强便群起纷纷效尤。

要怎样瓜分全凭他们喜欢,

一个接一个只管予取予求。

回顾从古到今几千年来,

中国的领土遍及一十六州,

没听说过南北海口的咽喉,

竟处处扼制在外人之手!

过虎门

(清)康有为

粤海重关二虎尊①, 万龙轰斗事何存②。

至今遗垒余残石③, 白浪如山过虎门。

[题解]虎门是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等坚决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要塞门户,作者乘船过虎门,看到炮垒已经拆除,回想当年满清政府实行卖国投降政策,断送国家主权,未免有感于衷,全诗用字不多,也不用激昂的字眼,而一股深恨隐痛则跃然于字里行间。

[注释]①二虎——指大小虎山,二山相对如门,合称虎门,地在广东东莞县西南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海防的重镇。 ②万龙轰斗——指当年中英双方的海上炮战。 ③遗垒——虎门从明朝起就设有炮位,林则徐防守粤海时又增设很多,由于满清政府的投降,撤除了要塞设备,炮位多被英人轰坏或拆毁。

[语译]

大小虎山雄伟地守卫着广州海港的门户,

当年与英人海上炮战事迹转眼已成过去。

如今堡垒的遗址上只剩下了残存的基石,

我心潮起伏,船从白浪滔天的虎门下开过。

[作者简介]康有为,清朝同光年间广东南海人,字广夏,号长素,中过举,是清朝末年有名的政治活动家,曾在光绪年间向皇帝建议改革政治。甲午中日战后更上书变法自强,成为当时维新运动的领袖。戊戍政变失败后逃往国外。他对于列强侵略中国主张抵抗,反对投降。中日战争时期曾经组织大规模的请愿,要求满清政府撤办主张屈辱求和的卖国贼。在学术研究上,他也有一定成就,富于创造力,有《大同书》等著作。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上书,次日美使田贝索稿,

为人传抄,刻遍天下,题曰公车上书记,

是时主和者为军机大臣孙毓汶,

众怒甚,孙畏不朝,遂辞位。

(清)康有为

海东龙泣舰沉波①, 上将輶轩出议和②。

辽台膴膴割山河③, 抗章伏阙公车多④。

连名三千毂相摩⑤, 联轸五里塞巷过⑥。

台人号泣秦桧歌⑦, 九城谣谍遍网罗⑧。

杠棺摩拳⑨,击鼓三挝⑩,

桧避不朝,辞位畏诃⑾,

美使田贝惊士气则那⑿。

索稿传抄天下墨争磨。

呜呼椎秦不成奈若何⒀!

[题解]中日战争失败,清朝政府派李鸿章和日本签定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当时军机大臣孙毓汶主和最力,引起了极大的民愤。作者其时正在北京,于是联合各省举人上书表示反对和约,并提出一套变法维新的建议,称为“公车上书”。这首诗就是在那个时候写的。

[注释]①舰沉波——中日战争中,满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②上将句——上将,指李鸿章,当时是主持和议的钦差大臣。輶轩,轻便马车,古时候天子的使臣所乘,后世就称使臣为輶轩使。 ③膴膴——(膴,念hu),土地肥美,《诗经.大雅.緜》:“周原膴膴。 ④抗章句——抗章,即抗疏,上疏直陈。公车,汉朝用公家的车子接送应征的贤良方正到京,后世因此把入京会试的举人称为公车。 ⑤毂(念gu)——车子的通称。 ⑥轸——也是车子的通称。 ⑦秦桧——借指孙毓汶等投降派。 ⑧九城句——九城,北京的内城旧有九门,这里作北京城的代称。谣谍,谣言和间谍活动。 ⑨杠棺——杠,木杆,亦作举起解,杠棺,有决死的意思。 ⑩击鼓句——挝(念zhua)打,敲打。三国时弥衡击鼓骂曹(操),《后汉书.弥衡传》:"衡方为渔阳掺挝”,渔阳掺挝是一种鼓调;这里借作斥骂奸臣。 ⑾诃——同呵,怒骂。 ⑿田贝句——田贝,当时美国驻华公使,曾劝李鸿章对日本让步。则那,语助词,那是奈何两字的缩音。 ⒀椎秦——汉朝张良曾经在秦国灭掉韩国后,雇力士用铁椎狙击秦王于博浪沙中,为韩国报仇。

[语译]

舰队全遭击沉,东海龙王看了也伤心泪零。

朝廷派出使臣,向敌人倭寇乞求和平。

神圣国土,富饶的辽东台湾,被轻易割让,

激怒了各省举子,到皇宫请愿抗议卖国罪行。

三千人联名上书,车马拥挤得互相撞击,

一辆接一辆,首尾五里沿着街道前进。

辽台人民在痛哭,卖国奸贼在得意歌唱;

扬言要捉人,风声鹤唳,密探遍布京城。

抬着棺材,摩拳擦掌,敲响骂贼的鼓声,

吓坏了卖国贼不敢上朝,辞官躲在家里。

高涨的士气,使得美使田贝也感到震惊,

索取上书稿,人人争抄,瞬息传遍全民。

可叹国贼不除,怎能挽救国家危亡的命运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①, 往事惊心泪欲潸②。

四百万人同一哭③, 去年今日割台湾!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一周年,也就是马关条约签定一周年纪念日所写。作者是台湾人,并参加过保卫台湾的战争。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亡乡破家的深刻悲痛,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廿三(阳历四月十七日),所以诗题“春愁”。

[注释]①强——木强、强直地。 ②往事句——指抗战失败和退出台湾之事。潸,流涕貌。 ③四百万人——当时台湾的人口约数。

[语译]

满肚子愁闷难解,两眼直视对面的春山。

想起刻骨铭心的往事,忍不住流泪悲伤。

四百万同胞都在同一天齐声恸哭,

正是去年今日,夺取我们亲爱的台湾!

[作者简介]丘逢甲,清朝同光年间台湾人,进士出身。中日战争失败,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出后,他异常愤慨,打电报给满清政府提出抗议,并倡议台湾自主,得到广大台湾人民的拥护。于是组织军队,成立台湾民主国,拥当时的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自任大将军,对日军进行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离台内渡,但仍然念念不忘台湾,作收复的打算。回到大陆后,写过不少怀念故乡的爱国诗篇,著有《岭云海日楼诗抄》等。

送颂臣之台湾(选二首)

(清)丘逢甲

㈠残垒过南嵌①, 孤城枕北江②。

鬼雄多死别③, 人士半生降。

战气花间堞,  夷歌柳外艭④。

伤痍犹满目,  愁煞倚篷窗!

㈡亲友如相问,  吾庐榜“念台”。

全输非定局,  已溺有燃灰⑤。

弃地原非策,  呼天倘见哀。

百年如未死,  卷土定重来!

[题解]这些诗是作者在台湾抗日失败内渡后写来送给返回台湾去的人的。诗中想象故乡沦亡后的惨象,勾起满腹愁思,同时也表达了他的不忘光复故乡的坚定意志。

[注释]①、②南嵌、北江——南嵌是作者当年与日本侵略军打过仗的地方,城枕北江。 ③鬼雄——《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鬼中英雄的意思。 ④艭——船。 ⑤燃灰——死灰复燃。

[语译]

㈠船过南嵌残破的堡垒,

一座孤城横卧在北江上。

死难的英雄都永别了,

剩下的活人已半数投降。

野花开遍的城头还留着战斗气氛,

柳荫外船上传来夷人的歌唱。

战争的创伤依然到处可见,

你身倚篷窗,定然愁思满腔。

㈡如果亲友问起我的消息,

告诉他,在我的住所榜着“念台”字样。

要知道打败仗并非最后定局,

已经淹死的人也还有重生希望。

割地求和原不是上策,

向天呼吁也许得上帝的怜念。

老天如让我活到一百岁,

我定要卷土重来,打回亲爱的故乡!

元夕无月(选二首)

(清)丘逢甲

㈠满城灯市荡春烟, 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①,神山沦没已三年②!

㈡三年此夕月无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 五更飞梦渡鲲洋③。

[题解]这些诗是作者在故乡台湾被割让后三年的一个元宵节晚上所写。因望月而引起乡思,又不能回去,只可向梦中寻求,其心情的悲苦可知。

[注释]①六鳌句——鳌同鼇,《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又《摭遗》:“李白自称海上钓鳌客,谒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为钩线?”后来诗家就常用钓鳌客来比喻豪迈有为的人。这里借指鳌山,是把灯彩迭成山的形状;仙是作者自比,因看鳌山灯彩联想到后句的神山沦没而伤心流泪。 ②神山——《史记.秦始皇纪》:“海中有三神仙: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这里指台湾岛。 ③鲲洋——台湾南部有海口名七鲲身,鲲洋,指台湾海峡。

[语译]

㈠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

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

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㈡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

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

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 高台同听不胜悲。

五年乡泪愁中制, 半夜军声梦里驰。

铁弩何时开越国①?素车终古走灵胥②。

如闻鹿耳鲲身畔③,毅魄三更哭义旗④!

[题解]这首诗写在台湾割让五年以后一个夏夜作者和友人夏同和(字季平)同游海滨萧氏台的时候,听着涛声引起了作者的乡思和对于抗击日本牺牲的战友的怀念。全诗浸透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悲痛。

[注释]①开越国——借勾践开拓越国的故事,隐含报仇雪耻的意思。 ②素车句——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灵胥,伍子胥的英灵。传说伍子胥死后,尸体投入钱塘江,从此江潮汹涌,还有人见子胥素车白马立在潮头上。这里借来说死难烈士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或者他们的英雄形象将会永留人心。 ③鹿耳、鲲身——鹿耳门和七鲲身,是台湾南部的两个海口,以海涛著名。鲲身即沙堤,荷兰人占领时所建,从一鲲身到七鲲身上面都设有炮垒。郑成功复台战役中,曾利用台湾海峡的大雾进行突击,又利用鹿耳门的高潮,顺流而入,一举攻下赤嵌、安平。 ④毅魄句——毅魄,英魂、鬼雄。义旗,当年作者起义时用一种蓝地黄虎旗,这里作为台湾国土的象征。

[语译]

大海中惊涛骇浪,跟从前没有两样,

上高台同听涛声,引起我无限悲伤。

五年来忧愁中,强忍住思乡之泪,

半夜里还做梦,和敌人厮杀疆场。

哪一天再提刀枪,收失地,报仇雪恨?

先烈的英雄形象将永留人们心上。

静听那怒涛奔腾,仿佛有无数英魂,

夜半在鹿耳鲲身痛哭国土的沦丧!

露布传来,夜不能寐,因作小诗

以志狂喜

(清)曹润堂

一雪乾坤耻①,  人心处处欢。

孤身撑日月,   只手挽波澜。

气共山河壮,   威加虎豹寒。

偏隅终保障②,  功业胜彭韩③。

[题解]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刘永福镇守台南,

对日和议后,他仍联合当地义军对日抗战,直到最后弹尽援绝,才被迫回大陆。这首诗是为歌颂刘永福在台湾坚持战斗和欢呼他在某一次战役中获得大捷而写的。当时国人对于刘永福怀着崇高的敬意,诗中对胜利的欢欣鼓舞代表着一般爱国人民的共同感情。

[注释]①乾坤耻——耻辱象天高地厚,天大的耻辱。 ②偏隅——指台南一角或台湾孤岛。 ③彭韩——彭越和韩信,两人都是帮助汉高祖平定天下的功臣。

[语译]

天大的耻辱一朝得到洗雪,

人心振奋,处处欢呼雀跃。

全仗一个人能把高天顶住,

依靠独只手挽狂澜于既倒。

忠勇的气概可比高山大川,

雄壮的声威虎豹也闻风胆怯。

偏远的孤岛终将得到保障,

辉煌的功绩胜过韩信彭越。

[作者简介]曹润堂,清朝同光年间人,生平不详。著有《木石庵诗抄》。

简大狮

(清)钱振鍠

痛绝英雄洒泪时, 海潮山涌泣蛟螭①。

他年国史传忠义, 莫忘台湾简大狮!

[题解]这首诗原来有序文说:“光绪乙未,我割台湾予倭,台民简大狮与日本战年余,至厦门,为当事所获。简大狮供:‘倭淫虐妻妹,皆死焉,予之战不敌,故至此……’。当事竟缚大狮献于倭,置极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这位抗战英雄被无耻媚敌的满清政府送给敌人去处死是怀着何等深刻的悲痛和巨大的愤慨。

[注释]①蛟螭——螭(念chi),蛟螭都是龙一类的神物。

[语译]

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真使人悲痛欲绝!

大海中波涛汹涌,连蛟龙也悲愤哭泣。

他年写国史,传忠义,表彰先烈的事迹,

千万别忘记台湾人简大狮英勇殉节!

[作者简介]钱振鍠,清朝同光年间人,生平不详。著有《名山续集》。

輓刘道一

(清)孙文

半壁东南三楚雄①, 刘郎死去霸图空②。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③, 神州落日泛哀鸿④。

几时痛饮黄龙酒⑤, 横揽江流一奠公⑥。

[题解]刘道一是同盟会会员,光绪三十二年接受任务到湖南去联络哥老会,共同反清策划革命,又在长沙负责与设在日本的同盟会总部联系。当时浏阳、醴陵和萍乡三县交界处有六千多煤矿工人举行起义,他们是不久前加入同盟会的,刘道一也是领导人之一,不幸在这次起义中被满清政府逮捕杀害。这首诗是作者对他为革命牺牲的悼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革命阵营中失去了一员主将是如何的痛惜,也写出他自己迫切要求革命的心情和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信心。

[注释]①三楚——古时候有西楚、东楚、南楚之称,约包括今长江中游南北各省,这里指当年发动革命起义的湖南、湖北等省。 ②刘郎句——刘郎指刘道一,当时因刘道一的活动,在浏阳、醴陵等处都曾经爆发革命起义,结果失败。 ③塞上句——比喻作者自己迫切要求革命战斗的情绪。 ④神州句——神州,中国。哀鸿,指受灾难的人民。 ⑤黄龙酒——岳飞抗金,朱仙镇一役大败金兵,岳飞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由于南宋政权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岳飞的壮志未能实现。(黄龙府是金人老巢,在今吉林农安)。 ⑥横揽江流——江指长江,横揽江流是夸张形容奠酒的手势;旧俗祭祀完毕把杯里的酒洒在地上叫做奠酒。

[语译]

中国东南半壁数湘鄂最称雄险,

你牺牲后,革命宏图也随之告吹。

留下来未完事业,任务还十分艰巨,

有谁能象你这样慷慨,视死如归?

塞上的战马在秋风中悲声嘶叫,

祖国遍地灾民,在黄昏里哀哀悲号,

哪一天最后胜利,痛饮黄龙之酒,

要为你在长江边,举行盛大的祭悼。

[作者简介]孙文,字逸仙,号中山,清朝末年广东香山(今中山)人,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早年在日本创立同盟会,终身从事革命,为推翻满清,建立民国而进行不懈的斗争。民国成立后,担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他的思想能追随时代的潮流前进,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不仅包括最早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也包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他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平生他很少做诗,这里选的一首,可能是唯一能够找到的一首。

狱中赠邹容①

(清)章炳麟

邹容吾小弟, 被发下瀛州②。

快剪刀除辫③,干牛肉作餱④。

英雄一入狱, 天地亦悲秋⑤。

临命须掺手⑥,乾坤只两头⑦!

[题解]清朝光绪廿九年,作者和邹容一道在上海被捕。邹容写了一本《革命军》,作者为他作序,另外还在报纸上写了骂满清皇帝的文章。作者以为他们这次入狱怕不能活着出来了,因而写了这首诗送给邹容,表示和他同患难,共生死。

[注释]①邹容——清朝末年四川巴县人,字蔚旦,日本留学生,富于民族思想,力主革命排满,著有《革命军》一书,脍炙人口。回国后继续著文攻击清朝政府,与章炳麟一起被捕,后在狱中病死,死时年才二十一岁。 ②被发句——被,同披,披发,说尚未束发成童,形容年纪小。瀛州,这里指日本。 ③快剪句——满清统治中国后,强迫汉人都要和满人一样梳辫子,当时汉人称之为“豚尾”;剪除辫子是表示献身反清革命的决心,邹容不但自己剪辫,还曾勇敢地剪去清政府派驻日本的留学生监督的发辫。 ④餱——干粮。 ⑤悲秋——感秋气而悲伤,屈原《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⑥掺手——掺(念shan),执手。 ⑦乾坤句——说两颗头颅,好比天地一样大,含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意思。

[语译]

邹容我的小兄弟,小小年纪走东洋。

快刀剪去猪尾巴,随身牛肉当干粮。

英雄打进牢狱门,天地也为你悲伤。

临死还要搀着手,生的伟大死荣光!

[作者简介]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清朝末年余杭人,富于民族思想,在光绪年间先后创办《时务》、《昌言》等报,积极反满,受到满清政府注意,为了避祸,逃往日本,不久回国,又继续鼓吹革命排满,因而被捕。在狱中三年,释放后再往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著有《章氏丛书》,但是诗作不多。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

(清)章炳麟

不见沈生久, 江湖知隐沦①。

萧萧悲壮士②,今在易京门③。

魑魅羞争焰④,文章总断魂。

中阴当待我⑤,南北几新坟!

[题解]沈禹希,名荩,清末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去日本留学,后回国参加自立会,在湖北组织自立军。事败,潜往北京,秘密进行反清活动。嗣又著文揭露《中俄密约》,抨击帝俄侵略和清廷卖国,因此被捕处死。当时作者正在狱中,听到沈荩遇害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了这首诗,诗中歌颂了沈荩的斗争精神,也表达了自己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注释]①隐沦——隐藏。 ②萧萧句——暗用靳轲刺秦故事中《易水歌》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 ③易京门——易城,古城名,这里借指北京。 ④魑魅句——《语林》载:“嵇康在灯下弹琴,在面前出现了一个鬼怪,嵇凝视片刻,把灯吹灭,说:“耻与魑魅争光”。 ⑤中阴——阴魂,佛教术语。

[语译]

好久不见沈生的面,知他在隐姓埋名干革命,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怜他今天被害在北京。

他不屑与鬼魅争光,写的文章,读了令人伤心。

你在阴间等着我吧,一南一北又添几座新坟!

狱中答西狩

(清)邹容

我见章枚叔, 忧国心如焚。

并世无知己, 吾生苦不文。

一朝沦地狱, 何时扫妖氛①?

昨日梦和尔, 同兴革命军。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回答章炳麟前面一首诗的,西狩是章炳麟写文章时用的笔名。作者身在狱中,仍时刻不忘反清革命事业。

[注释]①妖氛——指满清的黑暗统治。

[语译]

我的老哥章枚叔呀,忧念国事心中如焚。

世间更无知己如你,偏我生来粗野不文。

一朝落到牢狱里面,哪天才能扫除妖氛?

昨天做梦和你一起,共同发动革命大军。

[作者简介]见《狱中赠邹容》注①。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清)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①,只身东海挟春雷②。

忍看图画移颜色③,肯使江山付劫灰④?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题解]清朝光绪三十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的权利而开战,以我国的领土为战场,腐朽的满清政府竟无耻宣告中立。俄国战败后,把它在我东北所取得的权利包括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等都让归日本。这首诗是作者在去日本途中船上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外国侵略和国势危急的无限忧虑,以及自己献身救国的巨大决心。

[注释]①万里句——作者曾先后两次去日本,这是第二次。 ②春雷——《礼记.月令》:“仲春雷乃发声”。这里借比一种爆发力量或奋发之气。 ③忍看句——图画,地图;移颜色,指国土被外国侵占。 ④肯使句——日俄战争以中国为战场,战区人民遭受涂炭。

[语译]

乘长风破万里浪,归去又重来,

只身在东海上,激情充满胸怀。

怎忍心眼看地图变换颜色,

岂肯让祖国江山沦为一片劫灰?

浊酒一杯销不尽忧国的眼泪,

拯救危亡,全仗有出众的奇才。

哪怕拼掉十万颗头颅的鲜血,

也要把乾坤竭力倒转过来!

[作者简介]秋瑾,清朝末年绍兴人,字璿卿,又字竞雄,号鉴湖女侠,富有民族爱国思想,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清)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 梦魂三岛月玲珑①。

铜驼已陷悲回首②,汗马终惭未有功③。

如许伤心家国恨, 那堪客里度春风!

[题解]这首诗是作者在日本时所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革命抱负和忧国的心情。

[注释]①三岛——指日本。 ②铜驼句——《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这里借指国家,意思是说国家已亡给了满人。 ③汗马句——汗马,作战有功叫做汗马功劳,作者为革命奔走,自谦还没有立下功劳。

[语译]

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

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

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

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

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

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

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

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

感时

(清)秋瑾

莽莽神州叹陆沉①,救时无计愧偷生。

搏沙有愿兴亡楚②,博浪无椎击暴秦③。

国破方知人种贱, 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 把剑悲歌涕泪横!

[题解]这首诗也是作者在日本时所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民族民主革命事业的抱负,和对革命未能很快取得胜利的内心焦灼和不安。全诗充满爱国主义感情。不久她就回国积极从事秘密反清革命运动。

[注释]①莽莽——草深广貌。 ②搏沙句——搏沙,沙无粘性,不能团结。苏轼诗:“亲友如搏沙,放手还复散”。这里作团结解。亡兴楚,《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对项梁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并引楚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来激励项梁兴兵恢复楚国。这里借来说中国人一定能够打败外来侵略者,颠覆满清王朝。 ③博浪句——汉朝张良曾经在秦国灭掉韩国后,雇力士用铁椎狙击秦王于博浪沙中,为韩国报仇。

[语译]

可叹祖国大地,无边草原正在往下沉沦。

看着国势阽危,挽救乏术,自愧有负此生。

我有团结志士,复兴邦国宏大的志愿,

所恨手无寸铁,用来打击残暴的敌人。

国家亡了,方体会民族地位的微贱,

正义高举,哪怕在客地流浪的贫困。

自恨奔走革命,一事无成,无以报答同志,

徒然手持宝剑仰天悲歌,眼泪洒满衣襟!

附录: 义和团歌谣选

红灯照,义和团,亲兄妹,闹得欢,一个心,杀洋官。大闹红灯照,不怕枪和炮,单刀刚拿起,洋头随刀掉。

十八好汉站街头,红灯照,烧洋楼,算小事,不赶走鬼子不罢休!女的红灯照,男的义和拳,赶也赶不散,捉也捉不完。

别看女兵女将,专杀东洋西洋,杀得东洋满天飞,杀得西洋投了降,有的吓得直叩头,有的吓得叫亲娘。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义和团是穷人团,穷人个个不简单,穷人打仗为穷人,穷人才能保江山。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红灯照,照红灯,杀了毛子灭大清。

《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网上发表结束语

前辈长者的辛勤劳作上了互联网,这是他生前可能连梦里都不会想到的事情。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能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人不多,尤其对古文之类要费点脑筋读的书,愿意花时间去读的人更少。但可喜的是,已有三万多网友光顾了我的网页,阅读了并欣赏了这些爱国诗词,这会令长者感到欣慰的。

编译完成这部作品,长者当时付出的辛劳是十分巨大的。一次次到上海图书馆去采集理想的诗篇,查找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用手工抄写,凭记忆整理,不断修改和润色,使之尽可能的完善。他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前人没有做过的”一件事,“如果能够出版,对整理文学遗产也是一个贡献”。(引号内摘自长者的自传《浮生漫记》。下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本不是个“百花齐放”的理想时代,而长者这样的“戴罪”之人的生存环境更是可想而知的恶劣。“政历累人成罪案,诤言获咎是愚忠”, “阿Q不许干革命,‘余孽’安能作主翁!”但长者自信“立身处事坦荡荡,心无愧怍即安宁”,任凭窗外风雨如磐,仍心静如水做学问,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从长者编译的这部《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中,我们看到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拳拳之心。爱国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这是一个人的大节和核心品质。不论你有何种宗教信仰,不论你参加哪个党派团体,爱国主义的大旗要在每个人心中永远高高树起。希望有更多热心的读者来阅读《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从中得到力量、知识和高尚的情操。

2011-4-30于上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89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百部 中国古代禁毁小说

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百部 第一类:狭邪类名妓忧怜风月无边,无愧品花宝鉴  浪子狎客奇技淫巧,堪称嫖客指南《品花宝鉴》《青楼梦》《九尾龟》《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十尾龟》《花月痕》《比目鱼》第二类:艳情类帝王将相,淫风最盛,禁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 中国计量大学校歌歌词

赣西之子(曾 锋) 的 中国名校的校歌歌词集锦1复旦大学校歌 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科学网—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问题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我们这个国家从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史来看,只要没有内忧外患,只要没有战争,用30年就会变得非常繁荣,用50年就会成为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但往往在国家强大了以后,国家主义又要统治这个国家,然后民间经济就会被

声明:《中国历代爱国诗词赏析集锦 爱国诗歌》为网友捃孑梘儛翩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