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对联二 对对联

  (接上篇)此事南宋绍兴间湘西提举吴炯在其《五总志》中亦有记载,只“赵公”为“邵公”。“赵公”、“邵公”,均未详。亦有言“邵公”即周初之召公者。郭令,郭子仪。考,即考课,乃古时按一定标准考察官吏的功过善恶、分别等差予以升降赏罚的制度。如果说酒令还不很正统,那么李义山(商隐)同温庭筠的出对,就是地道的对联了,只未书于门柱而已。同条又云: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庭筠乃以“玉条脱”续,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类此。宣宗求对,虽为“赋诗”,但像这样彼此属对的流行,也进一步促使了对仗句从律诗中独立出来,自成体系。“金步摇”与“玉条脱”,“白头翁”与“苍耳子”,就看不出诗句的痕迹,而只是两副三字联。书壁,即将诗句写到壁上。唐代一些诗人和书法家都喜欢如此。开元中,福建长溪人薛令之为东宫侍读。“时宫僚闲谈,以诗自悼,书于壁曰:‘朝日上团团,……’”(《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四)又李白(?)《草书歌行》谓怀素写字时:“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又《新唐书·柳公权传》:“(公权)书法结体劲媚,自成一家,文宗尝召与联句,……命题于殿壁,字径五寸。”中唐时王播在扬州惠昭寺两次(先后相隔20年)书诗寺壁,至今尚以“古诗佳话”流传。将诗句题壁,可能是全诗,也可能只是摘句。有时想到一句好诗,书于壁上或纸上,慢慢求对,对上了即写上去,这就等于做了一副对联。可以认为,对联后来被写到大门上去,除了题桃符的习俗而外,唐人书壁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无锡惠山有唐张祜题壁联“小洞穿斜竹,重街夹细沙”便是一例。除了上述因素而外,还有诗的隔句对的特殊影响。《诗人玉屑》七引《诗苑类格》言:“唐上官仪曰:‘诗有八对,八曰隔句对。’”日本入唐高僧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之“二十九种对”中,亦将隔句对列为第二,宋唐庚《子西语录》仍沿用此名。《续金针诗话》和《渔隐丛话》则称为扇对。这是诗的一种比较特别的对仗方法。其特点是奇句对奇句,偶句对偶句。以第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二句者,冒春荣在《甚馀原诗说》中又叫开门对。隔句对在《诗经》中就有了。《陔馀丛考》卷二十三云:“《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四句,已肇其端。”汉魏间,隔句对亦有所用,曹子建之《鰕鱓篇》即是。不过,只是在唐代律诗中,隔句对才开始多起来,并独成一体,其名称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杜甫《哭台州正司户苏少监》诗、吴筠《览古》诗、白居易《夜闻筝》诗、郑谷《寄裴晤员外》诗等,都是用的隔句对。这种隔句对,如果按对句平行排列,就同现今所谓对联相似。看《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杜诗:待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又郑诗: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如。上述三诗,第一首是“今我来思”对“昔我往矣”,“雨雪霏霏”对“杨柳依依”;第二首是“移官蓬阁后”对“待罪台州去”,“谷贵殁潜夫”对“时危弃硕儒”;第三首是“今日还思锦城事”对“昔日共照松溪影”,“雪消花谢梦何如”对“松折碑荒僧已无”。对联正是这种对法。这说明,对联尤其是多句对联的形成,诗的隔句对也是一个途径。但是,对联同诗的隔句对比较起来,又有不同之处。启功先生在论及律诗条件时说:“(诗为)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都是单句仄声不入韵,双句平声入韵。”(《诗文声律论稿》)这样一来,平行的对仗句句脚,平仄就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同的了。绝句入律者,等于半首律诗,亦不例外。《诗经》无“律”可言,但押韵的情形大体相同。通观上文三例的句脚,例一“依”与“霏”都是平,“矣”为仄,“思”为平,是上古用韵不如律诗严格所致;例二“去”、“后”皆为仄,“儒”、“夫”皆为平;例三“影”、“事”皆为仄,“无”、“如”皆为平,无一例外。对联要求上下联句脚平仄应当相反。若全联四句,则上联句脚为“平仄”,下联句脚为“仄平”,不能随便打破。此外,诗为隔句对者,四句的字数都一样多。对联不然,出联各句的字数可以有多有少。对句的字数,只要求与出句相等就行。对联与诗的隔句对的这种不同,正是对联之所以是对联而非诗的隔句对的本质所在,也是对联在隔句对基础上的一个发展。总之,从上述几个方面已可看出,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均已具备,对联的产生,不管通过何种途径,都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二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对联自孟昶题写以后,便逐步推广开来。如果说用来替代桃符还只是它向社会迈出决定性一步,那么,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

吴越广顺初(951),龙华寺僧人契盈一日陪吴越王钱俶游碧波亭,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钱俶对契盈说:“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称可谓: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时人称为佳对,便题到了碧波亭上。这是游览题联,题到亭上之后,便为胜迹联。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韦,熟牛皮。质柔软,古时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朱熹之父尝自谓“卞急(即性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意,号“韦斋”。考,父。朱熹之师刘屏山,为朱熹取字曰“元晦’,谓“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晦木,即指刘屏山对朱熹说的这两句话。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中收有近千副对句,如题绍兴知府“由禹得名,至勾践遂为强国;自秦置郡,逮绍兴始号陪都”之类,刘福铸认为,这已是今天“‘市联’的鼻祖”。

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者,曰: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题联。

寿联和挽联在宋时亦已出现。

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也在宋代。宋代话本小说,就常在“却似”、“正是”这样的词语下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志诚张主管》中的“闹钟始觉山藏寺,傍岸方知水隔村”,等等,每篇内都有几副。这些对联都是结合内容而做的结语,后来逐渐移至篇末。元末明初起,又发展到章回小说标题也用对联,《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都是如此,只是对仗平仄在要求上没有一般对联那么严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是录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此指皇宫正门。衣冠,本指世族、士绅,此指各国使节。冕旒,皇冠,此指元帝。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这一副倒比较清新。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

《簪云楼杂说》载,朱元璋建都金陵(今南京)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命令执行情况,

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走到一条偏僻小巷,发现有一家门上还是个空白,便问这家何敢违抗圣旨。当得知这一家是阉猪的,

外出才回,还未请到人写时,不但赦了这家的罪,还亲笔给题了这样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地;

一刀割断是非根。

怎样对对联(二) 对对联
这副对联,朱元璋以阉猪为题,抒发了自己打天下建明朝的惬意之情,写得很不错。过了几天,朱元璋又到这家门首,

初见对联还未挂出,很是生气;后听说这家认为系太祖御笔,已将其悬挂中堂,烧香礼拜,这才转怒为喜,并赐这家30两纹银。

朱元璋还写了一些对联赠送给大臣们。《金陵琐事》说,他曾以如下一副送给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濠上,即濠州,治所在安徽钟离(今凤阳东)。元末郭子兴与朱元璋起义于此。下联也是朱元璋送给徐达的: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

《列朝诗集》说,朱元璋又以如下一副送翰林学士陶安: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这样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

由于春联的推广,从此对联便蓬勃发展起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550.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对IE浏览器的缓存进行忧化设置 如何清理ie浏览器缓存

怎样对IE浏览器的缓存进行忧化设置——简介 IE缓存是什么,IE缓存就是在上网时,临时保存在电脑中的临时文件,这些文件一般放在C盘的Internet缓存文件夹中,由于缓存的文件会非常多,有时可以达到几百M,甚至上G,占据C盘大量空间,也使C盘的运行速

怎样对一个文件夹加密 如何加密电脑文件夹

怎样对一个文件夹加密——简介电脑如今越来越普及,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提供了方便。但有时候出于隐私的关系,我们的文件并不想让他人看到,就需要给文件隐身加密,那么怎样对一个文件夹加密呢?请跟我一起来看一看我平时所用的三种方法

怎样对QQ好友设置上线提醒 qq好友上线提醒声音

QQ有个上线提醒功能,我们可以设置想要提醒的好友,比如你特别想关注的人哦~,下面教大家如何设置。怎样对QQ好友设置上线提醒——工具/原料QQ软件及账号密码电脑一台怎样对QQ好友设置上线提醒——步骤/

怎样对pdf文件进行编辑 精 如何编辑pdf文件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只是打开过PDF文档来进行阅读,有时候想要修改这个PDF文档,发觉是修改不了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编辑自己想要的PDF文档吗?方法是有的,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怎样对PDF文档进行编辑吧!怎样对pdf文件进行编辑 精——工具/原

声明:《怎样对对联二 对对联》为网友奋斗的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