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愛新覺羅 · 弘曆 乾隆帝書法賞析 爱新觉罗弘历是几阿哥

  如何标记批注?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清高宗愛新覺羅 · 弘曆 乾隆帝書法賞析

乾隆(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生于雍亲王府,为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母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在位60年(1735一1795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崩于乾清宫,终年87岁。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陵。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继位后,先后讨平西北、西南,抗击廓尔喀入侵,拒绝英使马戛尔尼的无理要求,鼓励垦荒,颁布禁书令,迭兴文字狱,开四库全书馆,编纂《续三通》、《皇朝三通》等。晚年,自号十全老人。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发现,书学起步仍是康熙时流行的宫廷书法,后在承学各家中选定赵孟頫丰圆肥润的书法。从存世的乾隆书迹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其作品因其特殊性一直得到了收藏家的关注。



清高宗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青年时朝服像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即雍和宫) 封爵:宝亲王 属相:兔 排行:雍正帝第四子 初婚:16岁 原配:富察氏 配偶: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4人、嫔5人、贵人9人、常在7人等等 子女:17子,10女 即位时间: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1735年10月18日) 即位年龄:25岁



儿时乾隆《乾隆雪景行乐图》







晚年的乾隆







乾隆书法



乾隆 题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乾隆: 御题竹垆图诗帖 册页

《行书五言律诗》纸本

2000北京中国千年传世书法珍品展(刊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1期) 乾隆帝《行书凤凰清听轴》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御临颜真卿《朱巨川告身》书法卷

乾隆御临颜真卿《朱巨川告身》书法卷赏析清高宗乾隆在书法方面有着高深造诣,加之宫中收藏有丰富的历代书法名迹,使他可以遍临诸家作品,可以说乾隆有着最好的学习书法条件。从《石渠宝笈》中记载的乾隆作品看,他的确曾大量临摹各家法帖名迹,而且对许多名帖是反复临写,可谓用功之勤。

此幅乾隆御临颜真卿《朱巨川告身》书法手卷,是他临摹各家法帖名迹的一例证。乾隆御临颜真卿《朱巨川告身》书法手卷。纸本,纵118cm ,横38 cm。释文:“典掌王言,润色鸿业,必资纯懿之行,以彰课最之绩,久更其职,用得其才。朝议郎行尚书司勋员外郎知制诰朱巨川,学综坟史,文含风雅,贞廉可以励俗,通敏可能成务。自司纶翰,屡变星霜,酌而不竭,时谓无对。今六官是总,百度惟贞,才识兼求,尔其称职。膺一奖拔,是用正名,光我禁垣,实在斯举。可守中书舍人,散官如故(释文着录《全唐文 (卷五十四)〈授朱巨川中书舍人敕〉》)。” 钤印:“干”(朱文)、“隆”(朱文)、“御书”(朱文) 。全部玺印着录于《清代帝后玺印谱》北京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第五册第一卷,页3。所谓“告身”是唐代中央政府颁授官职的委任状。《朱巨川告身》就是唐朝政府颁给原任睦州录事参军的朱巨川,任大理评事并兼任豪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派令。朱巨川字德源,嘉兴人,天宝年间适逢安史之乱,隐居家中,钻研学问,后得到朝廷几位重臣的赏识推荐,出任公职。唐代文官任命时,选择的条例包括体貌、言词、文理、德性、才能,所以派令中说明被任用的朱巨川是“学综坟史,文含风雅”符合任官的资格。通常,唐朝任命官吏的程序是:据《通典》所载,尚书省施行的授官制敕亦即告身之上,盖有尚书省之印,印文为“尚书吏部告身之印”。按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百二《唐六十二 颜鲁公书朱巨川告身》条着录明陆完《跋》文:“此唐德宗建中三年六月给授中书舍人朱巨川告身符,年月、职名之上,用‘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计二十九颗。”复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唐颜真卿传本墨迹选》德宗建中元年八月颜真卿《自书告身》(原件今藏日本书道博物馆),年月、职名之上,亦用“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计二十九方(次)。两件唐代告身所盖之印,可证《通典》所载确切无误。准此可以推知,尚书省所施行的所有制敕之上,按例盖有尚书省之印。制敕一式三份,同等有效。第三份制敕之上所盖的尚书省之印,是制敕经过中书、门下程序后,由尚书省施行的证明。休假制敕之上,亦当盖有尚书省之印,其印文或为“尚书吏部假宁之印”。中书省长官即宰相将词头送交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根据词头起草制敕草案,然后将词头及制敕草案封送中书宰相。(白居易《论左降独孤朗等状》“今日宰相送词头,左降前件官如前,令臣撰词者”,《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偶成十六韵》:“罢草紫泥诏”,“词头封送后”。)此下即进入中书长官署名、然后送门下审查之程序运作。制敕经中书、门下程序成立后,始得由尚书省施行。《大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侍中条原注:“复奏画‘可’讫,留门下省为案;更写一通,侍中注‘制可’,印缝署,送尚书省施行。”按同书同卷《门下省》符宝郎条“小事但降符函封”原注:“函封,上用门下省印。”则“印缝署”当为用门下省之印。《大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凡尚书省施行制敕,案成,则给(程)以钞之。”按 “程”字原缺,据《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二》尚书都省条补。程,日程。《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大唐条:“其择人……攒之为甲,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按:由此可知,第一,制敕经中书、门下程序成立后,制敕原始文本由门下省存档;同时,此制敕由门下省“更写一通,侍中注‘制可’,印缝署,送尚书省施行”。此是同一制敕的第二份文本。门下省送尚书省施行的制敕第二文本,盖有门下省之印。第二,尚书省接到门下省所下制敕后,此制敕第二文本由尚书省存档(“案成”)。同时,尚书省再复写一份(“钞之”),用于施行。此是同一制敕的第三份文本。尚书省用于施行的制敕第三文本,盖有尚书省之印。(根据制敕内容之不同,印文字样当有尚书省所属各部名称及业务名称之不同。)唐朝是崇尚书法的时代,一纸派令往往是由名家书写。徐浩与颜真卿生活在同一时期,徐比颜早生六年,早逝三年,生前曾互敬互重,友善相待。两人在艺术追求上也互有影响。两人各有一篇《朱巨川告身》传世,现徐浩书《朱巨川告身》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颜真卿《朱巨川告身》楷书法卷,绢本墨迹。《石渠宝笈》载:帖高八寸三分,横五尺二寸,计大字一百八十一,小字一百四十一。明代学者陈继儒得到后曾将其书房命名为“宝颜堂”。今墨迹不传。刻本见《三希堂法帖》。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临摹、御批,且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此卷乾隆御临颜真卿《朱巨川告身》,结体承颜帖的秀挺、端庄,章法娴熟,通篇行笔流畅,为乾隆临帖书法中较为传神的一件作品。



款识:庚辰春日御题。 录文:五龙亭久液池,阐福重修种福田。 大氐旧闻增日下,何妨新额揭前。 春风秋月随时会,后乐先忧与物甄。澄到无澄观始得,心期拟似水同然。

印文:隆(朱文)乾隆帝御制诗赏析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是清朝的第四代皇帝,年号乾隆。他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君主,也是我国历史上创作最宏富的诗人,现存总计 43584首。

此诗是乾隆皇帝畅游北海阐福寺之澄观堂由兴而发之作,原标题为《澄观堂》。澄观堂,在今北海太液池北岸,乾隆十一年(1746年)建,建成后各殿内陈设家具、摆件、字画、书籍、拓片等,作为帝、后到阐福寺拈香时更衣和休息的地方。届时阐福寺得到重修,气貌焕然一新,乾隆帝携覂妃子、众臣同览胜景。此刻,万里无云,晴空碧日,乾隆帝得心情也被映得不由心潮澎湃。于是脑海中的诗句伴随着不能自已的心情,尤一股清泉涌了出来。五龙亭久液池,阐福重修种福田。大氐旧闻增日下,何妨新额揭前。 春风秋月随时会,后乐先忧与物甄。澄到无澄观始得,心期拟似水同然。 诗中“五龙亭” ,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代屡有修葺。由五间亭子组成,五亭俱为方形,前后错落布置。玉亭之间由桥与白玉石栏杆相连呈S形,如同巨龙,故称龙亭。诗中“阐福重修”指阐福寺的重修。阐福寺在北海北岸,五龙亭之北。阐福寺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太素殿旧址。清孝庄皇后死后曾在此祭奠,乾隆尊生母之愿,下令改为喇嘛庙,赐名阐福寺,其规制仿河北正定隆兴寺。他的一些纪游诗比较清新流畅,较少八股和郊庙气。很多诗碑题刻至今为人揣摩,产生了诗以人传的效果。某些诗作反映了园林的兴废沿革,颇有助于园林建筑的研究考证。乾隆曾引用“诗以言志,言为心声”的古语来说明作诗的宗旨,诗中更直接反映了作者哲学、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等观点,更多地反映了作者的心理特质、情趣好尚,比起上谕和文告来较少矫饰和虚矜。很多诗反映了他的文学见解。他十分推崇杜甫,由衷地流露了“磬折吾当拜风下”的倾慕之情,但更赞许杜甫“一饭不忘君”的为臣之忠。他心仪苏轼的儒雅风流,文章盖世,但也指出苏诗“每有吟咏托禅意者十之七八,已尖诗之本旨”。他不囿于某些时见,对名噪一时的钱谦益也提出了同样的指摘:“末路逃禅去,愿为孟八郎。”即指出钱诗多涉禅理而未免舛驳,这些见解都是平实允当的。乾隆一生酷爱书法,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乾隆的这幅行书立轴书于1760年,诗文存录于《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4册第27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乾隆书法从学习赵孟钴入手,他的书法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此幅乾隆行书四条屏,用笔遵古法,一丝不苟,结体自成一种疏朗遒媚的气度。由于此书较随意,这样就流露出了自己的个性。起笔果断沉着,下笔一般较敦厚,收笔又回锋快速,不拖泥带水。起笔犹如风卷残云,一气呵成。且看“池”与“”,“田”与“大”,“秋”与“月”,“得”与“心”,收笔与起笔之间,转换之快,可谓潇洒之极,尤以“得”与“心”字之间的连笔,更是书法中的鬼斧神工,由中可以洞察到一个千古帝王含蓄与奔放,内敛与不羁的自由个性。整幅作品从大处着墨,气度弘达舒展,透出他善于把握全局的气围,追求整体意象。整体效果,精于协调局部结构的高超修养。这幅行书,笔墨浑穆,中锋用笔,仪态端稳雄厚,古朴壮实,神沛气足,盎盎生机,一种茁壮的生命蕴含在体内。而且字中的笔画连贯的比较多,所以笔致较圆润,筋骨肉含,风神萧落,个个字结体中宫内收,点画收放有致,流露出一种疏逸的情致,给人的感受却是无所牵拌,信之所至的。在行气布局方面,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间隔得宜,错落有致,行气很是自然。著录: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4册P27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乾隆帝1765年作 行书七言诗

款识:乙酉春,御笔 钤印:八徵耄念之宝(朱文)、自强不息(白文) 录文:诘戎要务政修关,驻骅宣程执戟班。列阵旌旗特亲阅,统军甲胄总躬擐。练方有勇诚斯谓,安不忘危厪此间。那似建隆夸偃武,春风惟是赏湖山。著录:《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5册第5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乾隆帝《哀明陵三十韵诗》

乾隆帝(1711—1799)哀明陵三十韵诗

描龙纹宫笺手卷

创作年代:1785年作

款识:乾隆乙巳年仲夏月御笔。

钤印:古希天子之宝(朱文)、太上皇帝之宝(朱文)、五福五代堂古希天子宝(朱文)、八徵耄念之宝(朱文)、人情在田、天地为师、石渠宝笈所藏、犹日孜孜、日临在兹。

著录:《石渠宝笈》续编













乾隆帝《 御制御笔十全记缂丝》

御制御笔十全记缂丝

缂丝手卷

钤宝: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



清 乾隆 弘历 《行楷书麦庄桥记轴》

纸本行楷书纵144.7厘米横62.4厘米清宫旧藏

轴书《麦庄桥记》,款署“乾隆十有四年岁在已巳夏六月朝之七日御制并书”。麦庄桥位于京西,“为城外适中之地”。时弘历三十九岁。此轴书法圆熟秀劲,规正端丽,是乾隆行楷书的典型面目。然千字一律,略无变化,反映了此时“馆客体”已成熟和定型,并逐渐失去了书法艺术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乾隆帝《花卉》





  



乾隆帝 行书七言联



乾隆帝 1772年作 书法

款识:开泰说、壬辰新正月上浣,御笔。钤印:三(朱文)、乾隆宸翰(朱文)

附记:

清高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实际上是六十三年),当了太上皇国家的最高权力还是在他手中.,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像乾隆这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死后的庙号为高宗纯皇帝,史书上称为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弘历在位60年,做的事情太多,光记载他言行的《清高宗实录》就达1500卷,据统计,共有13580136字,还未计标点符号。

乾隆皇帝所做出的主要事件归纳起来,有八件大事:

第一件是编修文化典籍

第二件是兴建、维护皇家园林。

第三件是贡献诗文才华(这就是典型的小题大作,后人都不承认他在这方面有贡献。最多是滥竽充数)。

第四件是蠲免天下钱粮。

第五件是统一整个新疆。

第六件是完善治理西藏。

第七件是修砌浙江海塘。

第八件是中华各族一统。

清朝已经历“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乾隆则是集大成者。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疆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清乾隆时的人口达3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乞丐)。清朝“三祖三宗”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维护了中国的边疆版图,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禅位

乾隆皇帝能将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有生之年做出了“禅位”的决定。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内禅。他说: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这道谕旨的意思是说,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如果能在位60年,就当传位给太子。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岁的乾隆皇帝,御圆明园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礼,授玺。颙琰即皇帝位,尊弘历为太上皇帝,训政。由礼部鸿胪寺官诣天安门城楼上,恭宣嘉庆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这里解释一下“金凤颁诏”是皇帝从太和殿颁发的诏书,抬上黄舆,鼓乐高奏,礼仪隆重,由礼部官员,送上天安门。天安门城楼上有一只“金凤”,口衔诏书,从城楼上徐徐降下;城楼下的礼部官员跪接诏书,分送各地,公布天下。

乾隆内禅皇位后,又训政三年零三天。后人多讥评乾隆名为退位,实禅而不退。其实不然,纵观中国自秦始皇以下两千年的皇朝历史,由内禅归政者,前君罕见,后君亦无。宋仁宗储位既定,郁闷不乐;宋英宗立太子后,泫然泪下。

乾隆在位既长,享年又高。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享年80岁以上的皇帝只有五人。除乾隆而外的四位皇帝是:

(1)梁武帝萧衍,享年86岁,在位48年。但他局处一隅,三次舍身入寺,长于文学,精通音律;侯景之乱后,饥病而惨死。

(2)大周女皇武则天,享年82岁,在位15年。是中国唯一女皇帝。

(3)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在位36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半壁山河。

(4)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岁,在位35年。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候,比乾隆时期的中国版图大了差不多二倍。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的“十全武功”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况不同,性质各异:有镇压民变,有平息叛乱,有扬兵耀武,有小题大做,有得不偿失,有多管闲事,有维护正义,有反击侵略。如新疆用兵三次,廓尔喀用《平定台湾战图册》乾隆《平定金川战图册·收复小金川》兵两次,这五次用兵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也有的用兵是小题大做,穷兵黩武。如大小金川之役就是这样的。

大金川、小金川在大渡河上游,居民主要是藏族,高山环绕,道路崎岖,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人口不过3万,周围不过二三百里。当地土司内部纷争,乾隆发兵攻打,前后两次:第一次打了两年,杀大员讷亲、张广泗,耗银2000万两。第二次,清军分路进攻,每座山峰、乾隆《平定金川战图册·紫光阁赐宴》

每座官寨、每座石卡、每座碉房,反复厮杀,寸步难进。是役“费五年之功,十万之师,七千余万之帑”,才将两金川平定。这件事可谓小题大做,得不偿失,但为北京留下文物胜迹——香山演武厅。

乾隆帝执政时间过长,虽然自励“持盈保泰”,但是月盈则亏,泰极否来。乾隆中晚年,志骄意满,思想僵化,喜谀恶谏,懒于进取,老人御政,宵小环绕,做了许多错误事情,积累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而吏治腐败,人口膨胀,财政紧缺,两极分化加剧,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

在乾隆执政的60年间,西方世界却发生了历史性的、跨时代的巨大变化,在短短的15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被西方给赶超了。 而在明朝时期都是领先西方,这也说明清朝盛世是在退步。马嘎尼的中国行记里面有详细的记述。香妃即容妃,她家世居南疆叶尔羌(今莎车),兄长因不满霍集占虐政,举家搬到伊犁。其兄在反对霍集占之乱中,心向清朝,立下功劳。他们受召,到了京师,后来长住在北京。香妃入宫,受到皇太后的喜爱和乾隆帝的宠幸,生活过得很幸福。香妃死后,乾隆闻讯,悲痛不已,恩准将香妃尸骨运回新疆喀什入葬。

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曾先后六次下江南,遍游名城,笔墨留于大江南北。乾隆还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但是因编纂此书而禁毁的古书达十万册之多。但乾隆所兴起的文学狱,在清朝历代中为数最多。如有个文人胡中藻写了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认为这是诽谤清朝,将胡中藻灭族乾隆好大喜功,为人重奢靡,铺张浪费,并自称为“十全老人”。他在位后期任用和坤二十年。和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风,政治腐败,各地农民起义频繁。清王朝开始从强盛走向衰败。乾隆骄淫奢侈,不顾国库空虚,六下江南,导致江南民众无以为生。妄想以征战各国超越其祖父,发动了十次战争,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乾隆也是清朝皇帝中制造文字狱最多的皇帝,达160多起,多则万人,少则百人,使全国百姓噤若寒蝉,思想禁锢,文化科学无法正常发展乾隆六十年(1795年)底,乾隆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他下诏说:“我25岁时继位,当时曾经对天起誓,如果能够在位60年,就一定 自行传位给皇太子,不敢与皇祖(指康熙)的在位年数一样。现在我在位已经满60年,不敢食言,决定禅位与皇十五子颙琰。他如一时难以处理朝政,由我训政。”和坤等大臣极力劝阻,乾隆不听,于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在太极殿举行禅位大典,自称太上皇,但仍掌握着朝廷实权。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得病,虽经过不少名医医治,都不见起色,初三死于养心殿。

对于中国来说,满清那时是北方自称满洲的外族,他们将其入主中原的王朝命名为“清”,意为清白无瑕,尽管这个王朝所做所为与这个词毫不相干。满族人是由蒙古人,朝鲜人,回族人和Jurchen部族混合而成。他们的文化继承自那些已并入中东,印度,西藏 和欧洲文明的游牧征服者们。那幅官方冕礼上的乾隆---这次展出就是突现这厮的---的画像,是由一个意大利耶稣教士所画的。

乾隆是一个有趣的帝王,一个真正的唯我独尊的皇帝,谈到他就要涉及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从1736至1795,他统治了当时一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近3亿人口。他智商不低,写出了超过44000多首所谓“诗”和数千散文。他还是一个音乐家(展出中有他使用过的琴或铮),一个水平出众的书法家,也是一个热心的三流的画家。作为统治者他事必躬亲,对行政事务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亲自签署其政权所颁发的每一条法令,并在中国进行了超过150次长时期民间巡游,会见,探访和核查以保证地方官员对他言听必从。他对历史文化兴趣极浓,同时也很实 用主义。他清楚由于满清在政治上不受信任,不得已保持与中国的传统紧密联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以修书为名将过去所有幸存下来的 汉语著作收集起来。这项工作耗费了300名犬儒和3600名抄写者10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近420万页文字,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价值无可估量。与此同时,这也让这个皇帝得以审查中国的文字史并加以大肆篡改。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发动了十次战争,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把“盛世”的家底耗尽,1、1747年:平大小金川;2、1755年:平准部;3、1757年:再平准部;4、1759年:平回部;5、1769年:平缅甸;6、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7、1788年:平台湾;8、1789年:平越南;9、1791年:平尼泊尔;10、1792年:再平尼泊尔。

乾隆皇帝和七世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杨广有一个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喜好去繁华似锦的江南游玩。

乾隆的南巡集团声势浩大,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巨大的浩劫。江苏学政(教育厅长)尹会一曾上奏章说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大为光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被乾隆封为“满清第一才子”的皇家教师纪晓岚曾趁便透露江南人民的财产已经枯竭,乾隆怒不可遏:“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做,其实不过当作娼妓豢养罢了,你怎么敢议论国家大事?”看看今天的影视剧《铁龄铜牙纪晓岚》,和真实的历史相差究竟有多大?乾隆南巡的花费超过康熙百倍以上。如今天的影视剧津津乐道乾隆下江南时“微服私访”的“美政”,何其可笑,将观众们愚弄于股掌之间。乾隆从不“微服私访”,即使有也是出于“猎奇”和“瓢妓”的用心,绝不是因为了解民生疾苦。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就因为“微服出巡”,去秦淮河上瓢妓彻夜不归,皇后在伤透了心的情况下把万缕青丝一刀剪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截发皇后。

乾隆除了下江南游荡猎奇外,还花费巨资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作为皇帝家常的供玩。从前秦二世胡亥筑阿房宫,陈后主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隋炀帝营显仁宫芳华苑,华丽也不过如此,所不同的是前两位是著名的亡国君王。

乾隆的挥金如土,使康熙、雍正辛苦搜刮的的“家当”很快被消耗殆尽。

总之,以乾隆中期为界,清王朝开始走向它的衰弱。而到了乾隆末期,所谓歌舞升平,“十全武功”的“盛世”已经宣告结束。在60年漫长的“盛世”之后,是成倍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及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彻底腐败。如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的:“ 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蘘却已尽上来了。”清王朝已经像即将倾颓的大厦势难支撑,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却正在隆隆地驶近,中国的历史,即将翻开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页

后妃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乾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

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二年,封娴妃,乾隆十年,晋贵妃。孝贤皇后崩后,晋皇贵妃,主后宫事,乾隆十五年为皇后。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丧葬仪式等同于皇贵妃。生有二子,永璂、永璟,一女,夭折。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之女。生四子,永璐夭折,嘉庆皇帝、永璘,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夭折,二女,分别下嫁拉旺多尔济、

札兰泰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当乾隆还是太子时,是侧室福晋。乾隆初封为皇贵妃,薨,谥为慧贤皇贵妃。

纯慧皇贵妃,苏佳氏,乾隆为太子时,就已在服侍乾隆。乾隆皇帝即位后,封纯嫔,累进纯皇贵妃。薨,谥纯慧皇贵妃。生一子,永瑢。

一女,下嫁福隆安。

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晋庆贵妃。薨。嘉庆皇帝曾经被她抚育过,被嘉庆帝追尊为庆恭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雍正十三年,薨,被乾隆追封为哲妃,晋皇贵妃。一子,永璜,为高宗的长子,一女,殇。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为皇子时,就已嫁给他,乾隆初,封嘉妃,晋嘉贵妃。四子,永珹、永璇、永瑆,还有一个未曾命名已殇。

婉贵妃,陈氏,乾隆为皇子时已嫁给他,乾隆间,自贵人累晋婉妃。嘉庆间,尊为婉贵太妃。薨,年九十二。

颖贵妃,巴林氏,自贵人累晋颖贵妃,尊为太妃,薨,年七十。

贵人,西林觉罗氏,柏氏,皆从常在尊为贵人。

晋太妃,富察氏,初为贵人,待到道光帝时,仍未逝世,被道光帝尊为皇祖晋太妃。

容妃,和卓氏,回族人,初入宫,封贵人,累进为妃,薨。

忻贵妃,戴佳氏,总督那苏图之女,生二女,皆殇。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一子,永琪。

舒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殇。

惇妃,汪氏,生一女,下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子女

乾隆生有17子10女。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旦有两个儿四皇子永珹与六皇子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

皇长子,永璜,定安亲王。雍正六年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藩邸格格。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十五日申时薨,年二十三。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永琏,端慧太子。雍正八年庚戌六月二十六日申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藩邸嫡福晋。雍正帝赐名。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乾隆三年戊午十月十二日巳刻卒,年九岁。追封皇太子,谥曰端慧。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三子,永璋,循郡王。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生。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藩邸格格。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七月十六日辰刻卒,年二十六。 追封循郡王。子一,殇。过继永瑆次子绵懿为嗣,生母为永瑆嫡福晋富察氏。

皇四子,永珹,履端亲王。乾隆四年己未正月十四日卯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嫔。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嗣履懿亲王允裪孙。子六。
清高宗愛新覺羅 · 弘曆 乾隆帝書法賞析 爱新觉罗弘历是几阿哥

皇五子,永琪,荣纯亲王。乾隆六年辛酉二月初七日丑时生。生母为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时为海贵人。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三月初八日午时薨,年二十六。谥曰纯。 子五,四皆殇;绵亿。

皇六子,永瑢,质庄亲王,乾隆八年癸亥十二月十四日酉时生。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纯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奉旨嗣慎靖郡王允禧孙,降袭贝勒。五十四年十一月晋质亲王,五十五年庚戌五月初一日午刻卒,年四十七。谥曰庄。号九思主人,又号西园主人,著有九思堂诗钞。子六。

皇七子,永琮,悼敏皇子、哲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八子,永璇,仪慎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七月十五日午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妃。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封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仪亲王。道光十二年壬辰八月初七日巳时薨,年八十七。谥曰慎。子二。

皇九子,未命名,幼殇,未封。乾隆十三年戊辰七月初九日亥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乾隆十四年己巳四月二十七日未时殇,年二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子,未命名,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乾隆十六年辛未五月十九日巳时生。生母为舒妃叶赫那拉氏。乾隆十八年癸酉六月初七日子时殇,年三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一子,永瑆,成哲亲王。乾隆十七年壬申二月初七日辰时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时为嘉贵妃。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道光三年癸未三月三十日午时薨,年七十二。谥曰哲。嫡福晋富察氏为傅恒之女。清代皇室书法家。

皇十二子,永璂,贝勒。乾隆十七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寅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正月二十八日丑时薨,年二十五岁。嘉庆四年三月追封贝勒。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生母为永瑆侧福晋李佳氏。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乾隆二十年乙亥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二十四日子时殇,年三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四子,永璐,幼殇,未封。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十七日午时生。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八日酉时殇,年四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即位后,改名颙琰。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十月初六日丑时生于圆明园之天地一家春。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三十八年十一月冬至节乾隆帝密建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五十四年十一月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立为皇太子居毓庆宫。第二年丙辰纪元嘉庆,正月朔月受高宗内禅位,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时年二十七,乾隆帝为太上皇,训政。四年正月初三日亲政。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殇,未封。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三十日丑时生。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乾隆三十年乙酉三月十七日戌时殇,年四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皇十七子,永璘,庆僖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十一日子时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皇贵妃魏氏。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封贝勒;嘉庆四年正月晋庆郡王;二十五年二月晋庆亲王。嘉庆二十五年庚辰三月十三日卯时薨,年五十五。谥曰僖。 子六。

皇长女(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生,雍正七年十二月殇。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二女(1731),雍正九年四月生,当年十二月殇。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乾隆十年十二月初二生,母纯贵妃苏佳氏。

皇五女(1753~1755),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生,乾隆二十年四月二十二殇。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皇六女(1755~1758),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殇。母忻嫔戴佳氏。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八女(1757~1767),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生,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殇, 葬于端慧皇太子园寝。母忻嫔戴佳氏。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乾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生,母惇妃汪氏。

养女和硕和婉公主(1734~1760),雍正十二年(1734)六月二十四日生,父为和亲王弘昼,母为福晋乌札库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470.html

更多阅读

荒唐王爷爱新觉罗·弘昼 荒唐王爷

爱新觉罗·弘昼(1712年-1765年),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廿七出生,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母纯悫皇贵妃耿氏,子永璧,弘昼为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但亦有历史学家指他其实是为免卷入弘时和弘历对皇位的争夺而以“荒唐”为名

爱新觉罗•弘历与“君不可一日无茶”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与“君不可一日无茶”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1799年),即清高宗纯皇帝,年号乾隆,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终年88岁。他对品茶鉴水尤为嗜好,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得有机会饱尝各地名茶、美泉,并写下了不少咏茶诗篇,如《观采茶

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光绪帝即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之第二子,母为孝钦显皇后之胞妹叶赫那拉氏。在位34年(1875-1908年)。光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爱新觉罗.弘历

序唐宋诗醇 [清]爱新觉罗弘历    序  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宋之文足可以匹唐。而诗则实不足以匹唐也。既不足以匹。而必为是选者。则以唐宋文醇之例。有文醇不可无诗醇。且以见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风雅之正则

声明:《清高宗愛新覺羅 · 弘曆 乾隆帝書法賞析 爱新觉罗弘历是几阿哥》为网友蹦丅卡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