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药一 常用安神中草药

《常用中草药》(一)



常用理气中草药

凡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消除气滞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中医理论认为气运行于全身,贵在流通疏畅,如果某些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

理气药主要作用有疏畅气机,消除气滞,气逆;理气药以辛味为主,兼见苦味;性多为温,少为寒凉者。主归脾,胃,肺,肝等经。理气药治肺气壅滞;咳嗽气喘;呃逆呕吐;月经不调等。理气药易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者慎用。

理气药,是以辛温香窜的理气药为主要成分,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以治理气证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肝胆、脾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食少,大便失常,或疝气痛,月经不调,痛经,以及胃气上逆、呕吐、呃逆,肺气上逆,咳喘等症。

根据作用不同,理气药可分为补气药、行气药、降气药。理气药多辛温香燥,易伤津耗气。勿使过剂,孕妇慎用。

理气药物大都味多苦辛,性多属温,能人脾、胃、肺、肝经。主要药有陈皮、青皮、木香、檀香、乌药、青木香、荔枝核、佛手、香橼、玫瑰花、娑罗子、薤白、天仙藤、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绿萼梅、枳实、大腹皮、川楝子、枳壳、香附、乌药、降香等。

理气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大腹皮槟榔皮辛,微温脾胃,大小肠行水,下气宽中腹胀,水肿,脚气,疟疾6-9气虚体弱者慎用

八月札木通子甘 寒脾胃舒肝理气,利尿,和胃肝胃气痛,痛经,子宫下垂15-30

天仙藤马兜铃藤苦温肝脾活血止痛,疏肝解郁,行气胃痛,妊娠水肿,乳腺炎5-10气血虚者忌服

木香青木香辛苦温肺肝脾行气止痛,温中和胃肝区闷痛,泄泻,腋臭,呕吐,胃寒痛1.5-9

乌药台乌,白叶柴辛温脾肺肾,膀胱顺气开郁,散寒止痛反胃吐食,霍乱吐滞,尿频,脚气,痛经,胸腹胀痛5-10气虚及内热者忌服

大蒜 辛温脾胃肺行滞气,暧脾胃,杀虫解毒水肿,感冒,食滞,脘腹冷痛5-9肝肾有火及血虚者忌服

山海棠一口血,化血丹根:辛温,酸涩 全草:平,微苦,酸涩脾胃 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胃酸过多,月经不调,妊娠浮肿,带下,小儿吐泻3-9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鸡苏水苏,香苏辛,微温大小肠,胃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感冒,口臭,咽喉炎,血崩,吐血,产后中风9-15体虚者慎用

青皮青柑皮 苦辛,微温肝胆疏肝破气,散结消痰 胃脘疼痛,乳腺炎,肝气不和,小腹痛3-9气虚者慎服

降香降真香,紫藤香 辛温 肝脾 理气止痛,止血,祛瘀心胃气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吐血,咯血,风湿痛2.5-5血热型吐血及便秘者忌服

玳玳花代代花,酸橙花 甘,微苦 肝胃疏肝和胃,理气 胸闷,呕吐,厌食,胃病,脘腹胀满1.5-3

枳壳 辛苦凉 肺脾,大肠 破气消积,祛痰 痰满阻滞,食积,呕逆,脱肛,子宫脱垂,胁胀3-9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积实  苦寒 脾胃 破气消积,祛瘀 胸腹胀满,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水肿,食积,便秘3-6孕妇慎服

荔枝核 甘涩温 肝肾 温中理气,止痛胃脘痛,睾丸肿痛,妇女血气痛,产后腹痛5-10

香附雷公头,苦羌头辛,微苦,甘平 肝,三焦理气解郁,止痛调经肝胃不和,气郁不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5-10阴虚血热者忌服

香橼 辛苦酸温 肺肝脾 理气解郁,祛痰 胃痛胀满,痰满喘咳,呕吐,食少3-6孕妇慎服

素馨花玉芙蓉 平,微温肝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炎,肝硬化,心胃气痛,痢疾腹痛 6-10

苏梗紫苏梗 辛甘,微温 脾胃肺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食滞,胸膈胀闷,脘腹疼痛,胎动不安,水肿,心腹痛5-10

甘松香松甘,温脾胃理气止痛,健脾胃胃痛,脚气,神经衰弱,霍乱转筋,头痛2.5-5气虚血热者忌服

玫瑰花 甘微苦温肝脾行气解郁,散瘀和血吐血咯血,月经不调,带下,痢疾,肿毒6-10

薤白小独蒜,野蒜辛苦温胃肺肝心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冠心病,心绞痛,泻痢,胎动不安,鼻炎,干呕4.5-9气虚者慎服

佛手佛手柑,福寿柑辛苦酸温肝肺脾理气止痛,化痰止咳胃痛,胁胀,呕吐反胃,痰满喘咳,醒酒3-9阴虚火旺者慎服

檀香浴香,真檀辛温脾胃肺理气散寒,开胃,止痛心腹疼痛,呕吐,反胃,胸膈不舒,霍乱3-6阴虚火旺者忌服;服用过量会引起血尿。

沉香沉水香辛苦温肾脾胃降气温中,暖肾纳气呕吐,脘腹胀满,腰膝虚冷,男子精冷1.5-3阴虚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

常用解表中草药

解表药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主治差异,一般将其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药品名称解表药是否处方药处方药主要适用症外感表证

1表证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2主治功效

共有功效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皆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主要治疗外感表证。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脉浮等。其中∶

(1)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适用于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细辛、紫苏、羌活、白芷、生姜等。

(2)发散风热药性味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适用于发热重,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常用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蝉蜕等。

兼有功效

本类药物以其祛风之功,还兼收止痒,通鼻窍之效,又常用于风邪郁闭肌表之皮肤瘙痒,风邪郁阻肺窍之鼻塞不通。部分解表药物还有宣表透疹、止咳平喘、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也可用于风寒湿证。

3药性分类

根据药性及适应证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

①辛温解表药。辛以散风,温可祛寒,故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又称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涕清、喉痒咳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的风寒表证。常用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藁本、白芷、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生姜、葱白、香薷、胡荽、柽柳等。

②辛凉解表药。辛以散风,凉可祛热,故有发散风热的作用。又称发散风热药。主要用于发热恶寒、头痛目赤、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的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常用药有薄荷、牛蒡子、蝉蜕、菊花、桑叶、蔓荆子、淡豆豉、葛根、升麻、柴胡、浮萍、木贼等。此外,某些解表药还可用治表邪外束,麻疹不透;肌肤有湿,复感表邪,风疹瘙痒;肺失宣降,咳嗽气喘;风邪袭表,肺失宣降,风水水肿;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痈疽初起,兼有表证;风热上攻,眩晕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4性能特点

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药性

发散风寒药主治表寒证,发散风热药主治表热证。前者性味多辛温,发汗作用较强;后者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

药味

解表药大多气味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又因能清泄,而多兼苦味。

归经

因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应归太阳病或膀胱经的证侯,现代中药学多言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太阳经或膀胱经

升降沉浮

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其中兼能平喘、止咳或清泄者,在升浮为主的同时又具有沉降之性。

毒性

根据狭义毒性,本章中的细辛、苍耳子为有毒之药。

5配伍应用

表证兼里寒者,配伍温里药;兼里热者,配伍清热药;兼暑邪者,配伍解暑药;兼湿邪者,配伍化湿药或其他祛湿药;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应根据虚证的不同,将解表药分别与补气、养血、助阳、滋阴等补益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6注意事项

1、解表药虽有辛散发汗之共性,但其性质又有温、凉不同,所以用以治疗表证时必须注意辨证准确,分清表寒证或是表热证,以免药石误投,贻误治疗。 薄荷

2、解表药发汗作用有强有弱,须视病症具体表现选择应用。

3、对解表药发汗力较强的药物应控制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而耗伤津液,导致亡阳或亡阴。

4、温暖季节及东南地区用量宜小,寒冷季节及西北地区用量可酌情增大。

5、解表药一般忌用于表虚自汗、阴虚发热、久病体虚及失血等症。

6、解表药多属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份挥发而降低疗效。

7、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久患疮痈,淋病,失血等症,都应慎用。

8、解表药根据自身特点,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秋冬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

7临床应用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

1、 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8常用功效

发散风寒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月香薷,冬月麻黄)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寒湿痹)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发散风热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滑肠通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9现代研究

解表药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作用,对多种致病细菌、流行性感冒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解表药分别对西医诊为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初起、麻疹、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还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及突发性耳聋等病。

10药理作用

发汗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一般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有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可见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调,其中以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近有资料证实麻黄碱和麻黄水溶性提取物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

解热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致热动物体温降低,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方式,有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而促使体温下降。此外,葛根等还有降低正常体温的作用。

镇痛作用

柴胡、桂枝、细辛、防风、紫苏等对小鼠尾部机械压迫法或醋酸扭体法等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它们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柴胡、桂枝、紫苏、防风、薄荷、桑叶等对多种细 菌,如金葡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茵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分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黄、桂枝、柴胡、紫苏、菊花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解表药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一枝黄花大叶七星剑辛 苦 凉肝胆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感冒头痛,黄疸,小儿惊风9-15不宜久煎,不宜久服

藁本藁板辛 温膀胱散风邪,止头痛,祛寒湿感冒头痛,疥癣,寒湿腹痛3-12血虚头痛者忌服

谷精草流星草辛 甘 凉肝胃明目退翳,疏散风热目赤肿痛,头痛,雀盲9-12忌用铁器煎服

辛夷花木笔花辛 温肺胃通鼻窍,散风寒鼻炎,臭鼻症,牙痛6-12包煎为宜

木贼无心草甘苦平肺肝胆疏风散热,退目翳,止血脱肛,迎风流泪,咽喉痛,矽肺,血痢,白内障3-10不可久服,久服损肝

飞廉草大力王,雷公菜,飞廉蒿咸苦平 祛风利湿,凉血止血,散结风热感冒,头晕,尿道感染,皮肤痕痒15-30一般不与麻黄同服

两头尖草乌喙,竹节香附辛热,有毒 疏散风寒,祛风湿,消肿风湿痛,风寒感冒,骨节疼痛2-3孕妇忌服

牛蒡子大力子,鼠尖子辛苦凉肺胃疏散风热,透疹,消肿风疹痕痒,咽喉炎,麻疹不透,风热咳嗽,疮毒5-10疮疔已溃烂者不可用

升麻周升麻,鬼脸升麻辛甘,微苦,凉肺脾胃解表,透疹,升阳,清热咽喉炎,崩漏,带下,中气下陷,斑疹不透,子宫脱垂,脱肛2-10麻疹已透者忌服

西河柳柽柳,西湖柳辛咸平心肺胃疏风解表,利尿解毒,透疹麻疹难透,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鼻咽癌30-60麻疹已透者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生姜 辛温肺胃脾解表散寒,止呕,豁痰风寒感冒,呕吐,痰满喘咳,解半夏、天南星毒3-9

白芷杭白芷辛温肺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头痛,齿痛,鼻炎,带下,肠风,痔疮,疥癣3-8阴虚血热者忌服

防风关防风辛甘温膀胱,肺脾解表,祛风,除湿,止痛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骨节酸痛,破伤风,崩漏,自汗5-10

杜衡土细辛,南细辛辛温,小毒心肺肾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风寒感冒,痰多喘咳,水肿,风湿痛,跌打损伤,牙齿痛,毒蛇咬伤,肋间神经痛1.5-4中毒量为15-30克;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苍耳子牛虱子,胡苍子甘温,有毒肺肝散风止痛,祛湿杀虫风寒头痛,鼻炎,鼻息肉,下肢溃疡,腰腿痛,支气管炎,牙痛,风寒湿痹5-10

羌活羌青辛苦温膀胱,肾解表,祛风湿,利关节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骨节酸痛,水肿,扁桃体炎6-15血虚痹痛者忌服

苦丁茶 甘苦,大寒脾肺胃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子宫火热,耳聋3-9

细辛细草,山人参辛温 肺肾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风寒头痛,鼻炎,鼻窦炎,牙痛,风湿痛,耳聋 1-3血虚头痛者忌服

胡荽芫荽,香荽 辛温肺脾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麻疹透发不快,食积,肠风9-15

鲜品30-60

荆芥假苏,姜芥 辛温 肝肺 祛风,解表,理血;炒炭止血 感冒发烧,头痛,咽喉痛,中风,吐血,鼻出血,崩漏,产后血晕,疥癣5-10阴虚头痛者忌服

香薷香茸,蜜蜂草 辛,微温 肺胃 发汗解表,祛暑利湿,调中 中暑,风寒感冒,呕吐腹泻,水肿,脚气,发烧头痛3-10 阴虚火旺及气虚者忌服

桂枝 辛甘温心,膀胱,肺 发汗解肌,温经通络,消炎杀菌风寒感冒,痰满胸痛,经闭,手足冷冻,梦遗,关节痉挛1.5-10 温病、血证者及孕妇忌服

柴胡北柴胡,南柴胡 苦凉肝胆和解表里,疏肝利湿,升阳高烧,胸满肋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肝炎,脱肛,疟疾,头痛3-8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浮萍水萍 辛寒肺 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 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水肿,肾炎,鼻出血,风热感冒 3-6

鲜品15-30

表气虚而自汗者忌服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感冒发烧,头痛,肺热咳嗽,喉炎,牙痛,浮肿,眼睛赤痛,脱肛 5-10

栀子山栀子,枝子 苦寒 心肝肺胃 清热泻心,凉血;炒炭止血 热病烦燥不眠,黄疸,淋病,糖尿病,感冒高烧,鼻炎,尿血,目赤,乳腺炎,吐血 6-12

菊花 甘苦凉 肺肝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头痛眩晕,目赤,肿毒,疔疮,高血压,咽喉痛,冠心病 5-18

野菊花 辛苦,寒 肝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排脓止痛 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肠胃炎,高血压,鼻炎,宫颈炎,泌尿系感染,湿疹,丹毒 6-12

麻黄龙沙,狗骨 辛苦温 肺,膀胱 发汗,定喘,利水 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小便不利,风疹,咳喘,浮肿 1.5-8 体虚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忌服

淡豆豉香豉 苦寒 肺胃 解表,除烦,解毒 风热感冒,寒热往来,头痛,烦躁,感冒鼻塞,断奶乳胀,胸闷 6-12

葛根甘葛,粉葛辛甘平脾胃 升阳解肌,除烦止渴,透疹止泻 感冒,风热头痛颈痛,烦热干渴,高血压,急性肠梗塞,心绞痛,斑疹不透,泄泻,眼底病,早期突发性耳聋,酒醉不醒5-18

葱白 辛温 肺胃 发表通阳,解毒 风寒感冒,风寒头痛,二便不通,脚气,蛲虫病,乳腺炎,消化不良,霍乱转筋 9-15 风寒感冒多汗者忌服

紫苏紫苏叶 辛温 肺脾 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胎动不安,鼻炎,慢性气管炎,解鱼蟹毒6-10

鹅不食草 鸡肠草 辛苦温 入肺经气分 祛风寒,祛湿,退翳,通鼻窍 风寒感昌,哮喘,喉炎,百日咳,疟疾,鼻炎,鼻息肉,白内障,疥癣 5-10

蔓荆子  辛苦凉 肝胃,膀胱 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感冒,正、偏头痛,目昏多泪,胃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秃头,赤眼 6-10 血虚有火之头痛眼痛者慎服

蝉蜕 蝉衣,蝉退 甘咸,微寒 肺肝 散风热,宣肺,解痉 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声音沙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小儿惊风,中耳炎,白内障,疔疮,破伤风3-6孕妇慎服

板蓝根靛青根,蓝靛根苦,寒肝、胃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流行性感冒,流脑,肝炎,肝硬化,乙脑,肺炎,丹毒,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流行性腮腺炎,吐血,鼻出血,暴发性红眼病15-30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慎服

薄荷 辛凉 肺肝 散风热,解毒,辟秽 风热感冒,鼻塞,头痛目赤,咽喉肿痛,中风失音,口疮,骨蒸劳热,食滞腹胀3-6不宜久煎,需后下;阴虚血燥、表虚多汗者忌服

解表类中成药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统称为解表类中成药。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外邪侵袭人体,每先从肌表而入,当“邪”在肌表的时候,便会产生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表现,此时邪气轻浅,应及时使用解表药,以解表散邪,使邪从外解,以防传变,力求早期治愈。 解表中成药除适用于表证外,凡麻疹初起,痈肿疮疡初起,风湿在表等邪在卫表者,均可选用。 由于外感邪气有寒热之异,人体有虚实之别,药性又有温凉之分,或原有其它病症又复感外邪等等。

1辛温类

辛温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解除表寒证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溲清,舌红苔薄白,脉浮紧。代表中成药有川芎茶调散(丸)等。

2辛凉类

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解除表热症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头身痛,有汗,鼻塞,口渴,咽喉肿痛,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等。

3双解表类

表里双解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表里同治、内外分消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表里俱实的感冒,症见壮热,憎寒,口渴,烦躁,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代表中成药有防风通圣丸等。

4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类中成药具有补气解表、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作用。适用于正气不足,感受外邪的感冒,其特点是感冒反复发作,引起感谢不同,表现各异。代表中成药有参苏丸等。

应用解表类中成药需要注意:首先辩证要准确,并注意兼夹之邪;其次注意发汗程度,应掌握遍身微汗为宜,不彻则表邪难解,太过则易耗伤气筋,严重者可导致亡阴亡羊之变;再次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热病后期津液亏损、大失血患者均不宜使用此类中成药。另外,服药期间应该注意避风、休息、多饮水,不宜使用肥甘厚味之品以免恋邪。

5表实冲剂

【组成】麻黄、紫苏叶、葛根、防风、白芷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候,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6表虚冲剂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等。

【功能】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主治】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候,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服后多饮热开水或稀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不可发大汗,慎防重感。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0g。

7小青龙

【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合剂一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热开水冲服,用时摇匀。冲剂,每次1袋,每日2~3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合剂:瓶装,每瓶100ml。冲剂:每袋13g。口服液:每支10ml。

8九味羌活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9g,每日1~2次,空腹服。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1g,每袋18g。冲剂:每袋5g。

9川芎茶调

【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等。

【功能】疏风解表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注意事项】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等所致的头痛均不适用。孕妇慎服。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饭后清茶冲服。

【剂型及规格】水丸剂:每20粒重1g。散剂:每袋重30g。

10桑菊片

【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苦杏仁等。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多用于流行性感冒和风热感冒初起,病情尚轻之证。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不宜服用。

【用法及用量】片剂:每次4~8片,每日服2~3次。散剂:每次7~5g,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及规格】片剂:每瓶12片,每片0.5g。散剂:每袋15克。

11银翘丸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等。

【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初起,憎寒发热,四肢酸软,头痛咽痛口渴,咳嗽,无汗或有汗不畅,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注意事项

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多形性红斑性药疹,药物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忌食腥荤油腻食物。片剂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有过敏者慎用片剂。本方是辛凉平剂,治在风温初起,若病在营血,则改为清营血之剂治之。

用法用量

口服:1~2丸/次,日服2次。药汁丸剂,6g/次,每日2次,均用温开水送服。片剂:4片/次,每日2~3次。冲剂:一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剂型规格

蜜丸:9g/丸。药汁丸168g/千丸。片剂:0.92~1.92g/片。冲剂:每袋装10g,相当于原药材7~15g。

12麻杏石甘

【组成】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蜜炙)等。

【功能】辛凉宣肺,平喘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身热,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2丸,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蜜丸:每丸9g。

13重感灵片

【功能】解表清热,消炎止痛。

【主治】用于治疗恶寒,高热,四肢酸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等重症感冒,流行性感冒,四时感冒的各种症状。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6片,每日3~4次。

【剂型及规格】糖衣片。

14风热感冲剂

【组成】板蓝根、连翘、薄荷、桑叶、荆芥穗等。

【功能】清瘟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感冒身热,鼻塞,头痛,咳嗽,多痰。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5g。

15秋燥冲剂

【组成】桑叶、北沙参、麦冬、杏仁、贝母等。

【功能】清燥退热,润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病秋燥证候,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厚味。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16暑热冲剂

【功能】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主治】暑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物。

【用法及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0~20g,每日3次。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

清热解毒药物善于清解热毒和火毒。比较适用于痈肿疔疮,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疼,热毒下痢,癌肿,水火烫伤以及时疫热病等。

中医辨证认为人体造成里热证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温热泄气、六淫入礼化热、情志过极化火、阳盛所生内火及饮食失调化火等。温、热、火三者本质不同,只是程度不同。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而火多数内伤,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的结果,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温者清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的治疗原则,对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适用。由于里热证病情复杂,邪在气分、血分、脏腑等不同,所以,清热类药又分为清热泻火类中草药、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清热燥湿类中草药和清热凉血类中草药四类。

清热解毒药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丁癸草苍蝇翼甘 凉肝解毒,祛瘀感冒,高烧,肝炎,目赤10-30

了哥王九信草,山豆了微寒,辛,苦,大毒 消炎,散瘀,下气,破积支气管炎,淋巴结炎,跌打损伤,肝腹水6-15煎药宜4小时以上,孕妇忌服

七叶一枝花蚤休,红重楼辛,微苦,寒,小毒心肝消肿止痛,平喘止咳,解毒腮腺炎,带状疱疹,支气管炎,脱肛,淋巴结核3-10孕妇忌服

生地干地黄甘苦凉心肝肾滋阴养血,温中下气胎动不安,月经不调,崩漏,吐血10-18泄泻者慎服

地不容地芙蓉,地乌龟辛苦寒,小毒 祛痰,止痛,解毒疟疾,胃痛,神经衰弱,肠胃炎,1.5-4血气虚者忌服

大血藤红血藤,五花七苦平肝,大肠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消肿阑尾炎,疳积,跌打损伤,月经不调9-18孕妇不宜多服

大青叶 苦寒心肝肾解毒,凉血止血,祛瘀积风热感冒,肝炎,矽肺,乙脑,口疮,肺炎9-15

大飞扬草对座草辛酸寒 解毒,止痒,通乳肠炎,疳积,皮炎,尿血,菌痢6-9

风栗壳栗毛球甘苦凉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中风,百日咳,丹毒,淋巴结核15-30

万年青根 甘苦寒,小毒肺利尿强心,止血心衰,吐血,蛇咬伤,咽炎,烫伤3-9鲜品30-60克

山芝麻野麻甲辛,微苦,凉 解表,消肿解毒感冒发烧,麻疹,湿疹,痔疮,高血压,肠炎9-18

山豆根苦豆根苦寒心肺,大肠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咽喉炎,宫颈炎,乳腺癌,牙齿肿痛,鼻咽癌9-15

山慈菇冰球子,鬼灯檠甘,微辛,寒肝脾化痰散结,解毒消肿各种癌肿,狂犬病,淋巴结核,咽喉炎3-10

三颗针土黄连,鸡脚刺苦寒 利湿,解毒,泻火,养阴淋病,腮腮炎,牙痛,糖尿病,咽炎9-15

千里光九里明苦寒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杀虫各种急性炎症,丹毒,败血症,扁桃体炎,黄疸肝炎,鼻炎9-18泄泻者忌服

小飞扬草 酸涩,凉 利湿消肿,收敛止痒湿疹,乳腺炎,痢疾,疟疾,肠炎15-30

马兰头阶前菊,田边菊辛凉肺肝解毒凉血,清热利湿吐血,黄疸,腮腺炎,淋浊,哮喘,胃溃疡,结膜炎9-20

马尾连 苦寒心肝胆,大肠清热燥湿,解毒消炎痢疾,感冒,结膜炎,乙肝,麻疹3-10

马齿苋马齿菜酸寒大肠,肝脾清热解毒,散血消肿血淋,阑尾炎,百日咳,钩虫病,糖尿病,带下9-15

天名精天门精辛甘寒肝肺解毒祛瘀,止血,破血,杀虫咽喉炎,肝炎,小儿惊风,血淋,疟疾,乳腺炎9-18

天花粉栝楼根甘苦酸凉肺胃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生津肺热咳嗽,糖尿病,葡萄胎,乳腺炎10-15大便溏泻者慎用

天茄子刺天茄苦寒肝 消炎止痛,祛风邪牙痛,鼻炎,头痛,乳腺癌15-20

木棉花攀枝花甘凉 解毒,利湿,止血血崩,金疮出血,肠胃炎6-12

牛黄犀黄甘苦凉心肝清心火,化痰,镇惊高烧,小儿惊风,口舌生疮,抽搐,丹毒0.15-0.5

六月雪六月霜,广东土牛膝辛苦凉 祛风,消肿,祛瘀白喉,乳腺炎,毒蛇咬伤,血淋,乙肝,咽喉炎9-18孕妇忌服

冬凌草山苏子,回菜花甘苦寒 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消炎感冒发烧,食欲不振,食道癌,闭经,胃炎,乳腺炎10-30

四季青冬青苦涩寒心肺清热解毒,凉血,敛疮湿疹,外伤出血症(外用),下肢溃疡 (内服外敷),烧烫伤(外用)15-30

土大黄野大黄,羊蹄根苦酸寒,小毒心解毒,凉血,杀虫,止痒,通便腮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湿疹,便秘,肝炎,结膜炎,扁桃体炎6-12

山海螺四叶参,奶参甘辛平肺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肺结核,乳腺炎,带下,蛇咬伤,乳少,肿毒15-45

乌蔹莓老鸭藤,母猪菜苦酸寒,有毒心肝胃消肿解毒,活血化瘀腮腺炎,黄疸,尿血,丹毒,毒蛇咬伤15-30

金荞麦野荞麦涩,微辛,凉肺脾胃清肺祛痰,消肿解毒,祛风化湿咽喉炎,关节炎,痢疾,无名肿痛15-30

水牛角 咸苦寒心肝胃清热凉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高烧,扁桃体炎,吐血,小儿惊风,咽喉肿痛6-12

石膏白虎辛甘寒肺胃清热解毒,除烦止渴高烧,牙痛,口舌生疮,口干咽千,中暑自汗,胃火头痛,发狂乱语10-18

石见穿月下红,石打穿苦寒肺胃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痰喘,乙肝,骨痛,带下,各种癌症15-30

龙胆草 酸苦寒肝胆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乙脑,头痛,黄疸,咽喉炎,目赤痛,阴囊肿痛3-10

龙葵 苦寒,小毒肺胃,膀胱解毒,活血消肿,利尿,散结高血压,毒蛇咬伤,泌尿系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肾炎,宫颈癌,肝癌9-18

白蔹 辛苦甘凉心肝脾解毒,散结,生肌,止痛痔疮,血痢,烫伤,疔疮,痈肿3-10

白薇 苦咸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清虚火血淋,尿道感染,肺结核,水肿,风湿痛,咯血5-10

白头翁 苦寒大肠,肝胃清热凉血,消积滞,解毒细菌性痢疾,结肠炎,风火牙痛,子宫癌,神经性皮炎,崩漏9-15, 鲜品15-30

虚寒泻痢者忌服

白药子山乌龟,白药根苦辛凉脾肺肾清热祛痰,凉血解毒,止痛咽喉炎,吐血,鼻出血,肝硬化腹水,内出血,腮腺炎,神经性皮炎9-15泻泄者慎用

白花蛇舌草蛇舌草,蛇总管苦甘寒心肝脾清热解毒,利湿扁桃体炎,盆腔炎,黄疸,恶性肿瘤,阑尾炎,咽喉炎,附件炎5-18

半枝莲通经草,半面花,再生草辛平肺肝肾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吐血,鼻出血,血淋,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各种癌肿,乙肝,阑尾炎,食道癌15-30 鲜品30-60

血虚者及孕妇慎用

地骨皮枸杞根皮甘寒肺肝肾清热凉血午后潮热,高血压,眩晕,血淋,吐血,健忘,小便不通9-15

西瓜寒瓜甘寒心胃,膀胱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中暑,暑热烦渴,高热津伤,小便不利,口疮若干

竹叶甘竹叶,水竹叶甘淡,微寒心肺胆胃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发烧烦渴,小儿惊风,鼻出血,小便短赤,淋浊,产后大出汗,中暑6-12

决明子 苦甘凉肝肾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风热赤眼,青光眼,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失明,习惯性便秘4.5-9

芦荟罗苇,龙角,油葱,象胆苦寒,小毒心肝,大肠清热泻火,通便,杀虫,美容便秘,经闭,小儿惊风,小儿疳积,萎缩性鼻炎,疥癣,青光眼,痤疮1.5-5孕妇忌服

芦根 甘寒肺肾胃清热生津,除烦,止呕高热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解河豚鱼毒15-30

连翘空壳,大翘子苦凉心肝胆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风热感冒,咽喉炎,丹毒,斑疹,小便痛,肺脓肿,急性肾炎,视网膜出血9-15

卤碱卤咸,寒石,卤盐苦咸寒心肺胃 强心镇静,消炎,助消化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高血压,脑血管病,肝炎,支气管炎,肺癌,宫颈癌,前列腺炎,麻风,胃炎0.9-3 溶化为水后使用

岗梅根山梅根,点秤根苦甘寒心肺清热解毒,生津,活血,抗感染感冒,风热头痛,烦燥,淋病,咳血,咽喉炎,扁桃体炎,解毒菌或砒霜中毒(配合金银花、凤尾草)30-60

丹皮牡丹皮辛苦凉心肝肾清热凉血,散瘀和血吐血,便血,肺结核午后潮热,经闭,高热,高血压,过敏性鼻炎,乙脑5-12月经过多者及孕妇慎服

垂盆草石指甲,铁指甲甘寒肝 清热解毒,消肿,降低转氨酶乙肝,咽喉肿痛,丹毒,蛇咬伤,痢疾,迁延性肝炎,乳腺炎,癌性溃疡9-15 鲜品15-30

忍冬藤金银花藤甘寒心肺清热解毒,通络发烧,血痢,肝炎,疮毒,筋骨疼痛,细菌性痢疾,肠炎,盆腔炎9-30

鸡骨草大黄草,黄头草甘凉肝胆清热解毒,舒肝散瘀黄疸,胃痛,小便刺痛,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乳腺炎9-15

青蒿草蒿 苦,微辛,寒肝胆 清热解暑,除骨蒸劳热 高烧,中暑,骨蒸劳热,疥疮 4.5-9 产后血虚及泄泻者忌服

青黛蓝露 咸寒 肝肺胃 清热解毒,凉血 小儿惊风,斑疹,吐血,咯血,丹毒,高烧1.5-2.5

青天葵独叶莲甘凉肺清热解毒,润肺散瘀 肺结核,痰火咳血,肿毒,高烧,精神病,跌打损伤9-15

苦地胆天芥菜,铁灯柱 苦辛寒肺肝清热凉血,利水,解毒鼻出血,黄疸,淋病,脚气,水肿,蛇虫咬伤,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9-15

鲜品30-60

孕妇慎用

苎麻根 甘寒 肝脾肺 清热解毒,止血散瘀高热癫狂,吐血,下血,带下,丹毒,跌打损伤,哮喘 5-15泄泻者及孕妇忌服

败酱草马草,豆渣草 苦平 肝胃,大肠清热解毒,排脓破瘀肠炎,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疥癣,蛇咬伤,腮腺炎9-15

鲜品60-120

泄泻者忌服

知母连母,水参 苦寒肺胃肾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烦热,糖尿病,骨蒸劳热,肺热咳嗽,便秘,胎动不安,小便不利6-15泄泻者忌服

金果榄九牛胆,青鱼胆 苦寒 脾肾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阑尾炎,声音沙哑,胃痛 3-9

金莲花旱金莲,金芙蓉 苦寒肺 消炎,清热解毒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结膜炎,淋巴管炎,口疮3-6

金银花双花,银花 甘寒 肺胃 清热解毒,散风热 咽喉痛,风热感冒,肠炎,败血症,子宫糜烂(外用),肺炎,乙肝,外伤感染,阑尾炎,角膜炎(外用)9-15

鱼腥草 臭腥草,臭灵丹 辛寒 肝肺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咳 肺炎,支气管炎,水肿,带下,中耳炎,淋病,鼻炎,湿疹,百日咳,宫颈炎(外用),肠炎9-15

鲜品30-60

夜明砂天鼠屎,蝙蝠屎 辛寒肝清热,明目,散瘀积 青光眼,白内障,疳积3-12 孕妇忌服

胡黄连 苦寒 肝胃,大肠 清热凉血,燥湿惊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吐血,鼻出血,火眼,痔疮1.5-5脾胃虚弱者慎服

鸦胆子老鸦胆,苦参子 苦寒,大毒大肠,肝 清热解毒,截疟,杀虫,燥湿痔疮,早期血吸虫病,细菌性阴道炎(外用),痢疾,疟疾,久泻5-15粒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饭后吞服

胖大海胡大海,安南子甘淡凉 肺,大肠 清热开肺气,泄肺热,利咽声音沙哑,干咳无痰,吐血,痔漏,风火牙痛,咽喉痛5-10

穿心莲一见喜 苦寒 心肺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炎 菌痢,风热感冒,肠胃炎,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高血压,扁桃体炎,阑尾炎,脉管炎 9-18

儿茶孩儿茶 苦涩凉 心肺清热,化痰,生肌止痛痰热咳嗽,吐血,尿血,崩漏,消化不良,扁桃体炎,宫颈炎1-3

秦皮蜡树皮 苦寒肝胆清热燥湿,止咳平喘菌痢,带下,肠炎,支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崩漏,小儿惊风发烧5-10

马蹄荸荠 甘寒 肺胃清热化痰,消积 热病烦渴,黄疸,崩漏,咽喉肿痛 60-120

鬼臼八卦莲,金星八角 辛苦平,有毒肺肝解毒消肿,止血和血,祛痰散结 风湿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宫颈癌,支气管炎,咳喘,牙痛2-5孕妇忌服

黄藤土黄连甘苦寒心肝 清热解毒,利尿止痛饮食中毒,传染性肝炎,赤眼,咽喉肿痛,烫伤,淋巴结核,生殖系统炎症,中耳炎6-12

夏枯草 辛苦寒 肝胆 清肝,散结 头目眩晕,口眼歪斜,肺结核,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扁桃体炎,高血压,带下,乳腺癌6-15

平地木紫金牛 苦寒 肺肾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活血,利湿 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吐血,脱肛,膀胱炎,习惯性流产,高血压,肾炎,肝炎,鼻炎,少乳 9-18

射干剪刀草,夜干 苦寒, 小毒 肺肝解毒降火,化痰,化瘀血咽喉炎,鼻炎,鼻咽癌,经闭,乳腺炎,腮腺炎,痰阻塞3-10 泄泻者、孕妇忌服

绿豆 甘寒 心胃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暑热烦渴,水肿,丹毒,小便不通,腮腺炎,解农药中毒,解乌头毒、铅中毒15-30

拳参紫参 甘凉, 小毒 肺肝,大肠 清热,镇惊,消肿止血,利湿 高热惊搐,破伤风,慢性支气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银屑病,肠癌,肺结核 3-12

通光散 苦,微甘,微寒 肝肺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滋阴降糖 支气管炎,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眼底疾病,胃病,骨折,黄疸,糖尿病,各种癌症9-20

治疗癌症用30-45

黄芩元芩 苦寒 心肺胆,大肠 解毒泻火,止血安胎 高热烦渴,肺热咳嗽,吐血,高血压,风热感冒,胎动不安,黄疸,肾炎,猩红热 3-10  血虚型胎动不安者忌用

黄连川连 苦寒 心肝胃,大肠 解毒泻火,燥湿,消炎 口疮,高热心烦,咽喉炎,百日咳,湿疹,猩红热,白喉,蛔虫病,流脑,萎缩性鼻炎,肺结核 3-8

常用中草药(一) 常用安神中草药
黄柏 苦寒 肾,膀胱 解毒泻火,清热燥湿,消炎 热痢,糖尿病,黄疸,梦遗,淋浊,便血,中耳炎,肝炎肝硬化,目赤肿痛,骨蒸劳热 5-9

黄药子黄药根苦,微寒 肝肾 解毒降火,凉血 百日咳,喉炎,吐血,鼻出血,腹泻,甲状腺肿瘤,胃癌,食道癌 5-10

落地生根 酸寒 肺肾 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生肌吐血,刀伤出血,胃痛,中耳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咽喉肿痛,关节炎 根3-8

鲜叶30-60

蛇莓 甘苦寒,小毒肝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惊风,吐血,热咳嗽,经闭,烫火伤,白喉,阑尾炎,哮喘,黄疸,肝、肺、胃癌(辅助治疗) 9-15

鲜品30-60

银柴胡土参 甘苦寒 肝胃 清热凉血,除疳热 血热吐血,斑疹,小儿疳热消瘦,五脏虚损,久疟,血热便血,肺结核骨蒸劳热

3-10

风寒感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猪胆汁 苦寒 肝胆肺,大肠 清热解毒,润燥 高热烦渴,便秘,支气管炎,痢疾,哮喘,喉炎,黄疸,砂眼(外用),中耳炎(外用)3-6

冰糖草通花草,野甘草 甘平凉 心肾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血糖 肺热咳嗽,暑热泄泻,丹毒,乙肝,糖尿病,喉炎,小儿麻疹,脚气 10-30

鲜品60-90

淡竹叶 竹叶麦冬,山鸡米 甘淡寒 心肾 清心除烦,利小便 高热口渴,心烦,小便赤痛,小儿惊风,尿血,鼻血,吐血,牙痛,口疮,淋浊 9-15

密蒙花小锦花,鸡骨头花 甘凉,微寒, 小毒 肝 凉血,明日,祛风,润肺 角膜炎,多泪羞明,青光眼,白内障,目赤肿痛 3-10

紫草红石根 苦寒 心包,肝 凉血,清热解毒,活血 热病斑疹,黄疸,吐血,尿血,淋浊,肝炎,小儿胎毒,宫颈炎,玫瑰糠疹,银屑病,扁平疣,阴道炎,外阴湿疹,乳癌(辅助治疗) 3-10大便溏泄者慎服

景天火丹草 酸苦平 心肝 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生津 咯血,吐血,风疹,目赤涩痛,外伤出血,疔疮,烦热惊狂,丹毒15-30脾胃虚寒者忌服

番杏 微辛,甘平 心肝 清热解毒 肠炎,风热目痛,胃癌,食道癌,宫颈癌,败血症,疔疮 45-90

寒水石冰石 辛咸,大寒 心胃肾 清热降火,通窍,消肿 水肿,尿闭,牙出血,丹毒,鼻塞,高烧不退,烫伤(外用),解巴豆毒 9-15 脾胃虚寒者忌服

犀角香犀角 酸咸寒 心肝 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烦燥不安,丹毒,吐血,鼻血,斑疹,高烧不退、惊狂、胡言乱语 0.9-1.8研末

蒲公英婆婆丁 甘苦寒 肝胃 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消炎  淋巴腺炎,疔疮,结膜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骨髓炎,副鼻窦炎,先天性血管瘤,附件炎,肝炎,胆囊炎,子宫内膜炎,支气管炎15-30

大剂量60

清热类中成药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内热、火毒、湿热、瘟疫等多种里热证的中成药,统称为清热类中成药。

1清热类中成药

清热类中成药又分为清热泻火类中成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和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四类。

2清热解毒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等。

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尤其对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流感病毒的功效,是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热毒诸症、急性胃肠炎最理想的天然药物。

“清热消炎宁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九节茶,其提纯成分含香豆酮、延胡索酸、黄酮甙、内酯、酚类挥发油等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等作用较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Ⅰ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因此在临床上,九节茶多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对多种急慢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肺炎等。

为了解决九节茶药材由野生变为规范化种植及管理问题,白云山敬修堂开展了九节茶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探索并制定了九节茶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实现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运用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畅销数十年,产销量近50亿粒,是消费者信赖的清热解毒品牌药。

3清热泻火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三焦、脏腑、五官,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类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等。

4清热燥湿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湿邪化热所致诸症。如湿热蕴结大肠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代表中成药有葛根芩连片等。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爽,尿道刺痛,痛引小腹,或尿血,甚或癃闭不通。代表中成药有金沙五淋丸等。肝胆湿热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代表中成药有利胆排石片等。

5清热凉血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具有轻盈头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入营血所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所致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等。

使用清热类中成药需要注意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或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如邪热在表,当先解表,否则会因邪入里;如里热已实,则应采用攻下中成药;表邪未解,里热已实,则宜表里双解。另外,辨别热症的叙事、真假、在脏在腑也很重要。此类中成药多用苦寒之品,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不能长久服。

常用攻下中草药

攻下药只是泻下药的一种类型。泻下药可适用于大便秘结、肠道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等里实证。根据其作用与适应证的不同,泻下药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攻下药主要适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坚结、大便秘结,作为较为猛,它是泻下药的一种方法。

泻下药是指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的统称。攻下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具有较强清热泻火作用的攻下药,又可用于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用本类药物,以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此外,对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因。对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的排出。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攻下药口诀

攻下之药三类分,

攻峻润下当记心,

攻下番泻硝黄荟,

润下火麻郁李仁,

峻下甘遂芫花戟,

巴豆牵牛陆千金。

攻下药:番泻叶,芒硝,大黄,芦荟。

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峻下药:甘遂,芫花,大戟,巴豆,牵牛,商陆,千金子。

大黄用来治疗热结便秘,巴豆则用来治疗冷积便秘,巴豆和牵牛不能同用。老年人便秘适合用火麻仁,润肠通便。年轻人多为热结便秘,大黄较常用。巴豆性烈最为上!!!!!

攻下药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藜芦芦莲辛苦寒,有毒

胃肺吐痰,杀虫,散结风痰阻塞,鼻息肉,恶疮0.4-0.7孕妇及气虚者忌服

大黄川军大苦大寒胃,大肠,肝泻热排毒,调血脉,破积滞便秘,急性肝炎,高热发狂3-12脾胃虚寒,胎前、产后者慎服

大戟下马仙辛苦寒,大毒肺脾肾泻水饮,利二便水肿,痰阻塞,晚期血吸虫病1.5-3孕妇忌服

千金子续随子辛温,小毒肺胃膀胱逐水消肿,祛瘀杀虫水肿,肝腹水,经闭,痰阻塞,白血病1.5-3孕妇忌服

火麻仁 甘平脾胃,大肠润燥,滑肠,通淋,补中益气便秘,热淋,疥疮,月经不调9-15不宜多食久食

巴豆巴豆霜辛热,剧毒胃,大肠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胸腹胀满,水肿,冷积凝滞,痰满闭塞0.15-0.3(必须服用巴豆霜)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甘遂 苦甘寒,有毒脾肺肾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水肿胀满,癫狂,积聚1.5-3气虚,阴伤,脾胃弱者及孕妇忌服

玄明粉 辛咸寒胃,大肠泻热润燥,软坚便秘,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血,积滞4.5-9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芒硝 辛苦咸寒胃,大肠泻热润燥,软坚便秘,白内障,乳腺炎,大骨节病,丹毒4.5-9孕妇忌服

芫花 辛苦温,有毒肺脾逐水,涤痰痰积聚,喘咳,水肿,胸肋痛,食物中毒1.5-3体虚及孕妇禁用

郁李仁 郁子 辛苦甘平 脾,大小肠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大肠气滞,便秘,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病3-9孕妇慎服

牵牛子二丑,黑丑,白丑辛苦寒,小毒肺肾,大小肠泻水下气,杀虫水肿,痰满喘咳,便秘,脚气,虫积,食积4.5-9孕妇及气虚脾虚者忌服

商陆 水萝卜,当陆 苦寒,有毒 脾,膀胱泻水通便,散结 水肿,脚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炎,血吸虫性肝腹水痛 4.5-9 脾虚水肿及孕妇忌服

番泻叶 甘苦寒 大肠 泻热导滞,通大便 热结便秘,积滞腹胀 3-6 后下

也可以研末服1.5-3

蜣螂黑牛儿,铁甲将军 咸寒,有毒 肝,大肠通便,攻毒,定惊,祛瘀 反胃,腹胀便秘,惊风,淋病,鼻息肉,小儿疳积,痔漏,疔疮,尿道结石,肠梗阻0.9-2.5 孕妇忌服

常用消导中草药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

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

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证,证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或泄泻,或下痢等。同时,也适用于痰食气血积聚或痞块症瘕等证。

本法对虚证应慎用或禁用。如脾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食滞,应配以健脾和胃药同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使用。

消导药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谷芽稻芽甘 微温脾胃健脾开胃,消食和中泄泻,不思饮食,腹胀10-18

山楂 甘酸微温胃 消食,驱虫,散瘀血痰饮症,胃酸过多,产后恶露不下6-15

麦芽 甘微温脾胃消食和中,下气消化不良,厌食,呕吐泄泻,妇女乳胀不消9-15不可多食;孕妇忌服

鸡内金 甘平脾胃消积滞,健脾胃呕吐反胃,泻泄,疳积,糖尿病,遗尿,肠结核,骨结核3-10

布渣叶破布叶 酸平 脾胃消食积,清热解毒消化不良,腹胀,黄疸,小儿盗汗,感冒 30-60

神曲六神曲 甘辛温脾胃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呕吐,反胃,霍乱,暴泻,食积,产后瘀血腹痛6-12

莱菔子 辛甘平 肺肝胃 下气定喘,消食化痰,解郁食积气滞,胸闷腹胀,痢疾,偏头痛,乙肝(作为干扰素),牙痛5-10气虚者慎服

消导剂介绍

以消导中草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消食导滞、消痞除满、开胃进食的作用。主治食积内停等证。

积滞郁结之症,多由气、血、痰、湿、食壅滞郁结所致,应用消导剂治疗.以消导药为主组成的具有消食导滞、化积消导作用,用于治疗食积痞块的制剂,统称为消导剂.   根据配伍组成及适应证的不同消导剂可分为:

1、消食导滞剂。主要适用于饮食失节,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嗳腐吞酸,食欲不振,恶食呕吐,泄泻或便秘, 舌苔厚腻者;

2.、消补兼施剂。主要适用于食积内停,脾胃气虚,兼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大便溏泄者;

3、消积杀虫疗疳剂。主要适用于食积内停,兼染虫积,消化不良 所致的小儿疳积,形体消瘦,肚腹膨胀,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或睡眠不宁,嗜食异物,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者。 1消导剂的功效 消导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是根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而立法,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之功,适用于脾失健运、胃失通降或饮食失节而致的伤食症,或变生痞满、下痢等疾病. 2消导剂的分类 本类成药可分为消食导滞剂和消痞化积剂两大类. 2.1消食导滞剂: 适用于伤食停积、消化不良.因暴饮暴食,或小儿乳食不知自节,可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失调,造成食停胃脘,蓄积不化,症见不思饮食、胸脘痞闷、嗳气吞酸、腹痛腹泻等.常用消食药是以山楂、神曲、莱菔子为主组成的成药,如神曲茶、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等.因食滞日久,兼有脾虚、苔腻微黄或脉象虚弱,治疗时宜消补兼施,健脾养胃,佐以导滞,如应用香砂养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平胃颗粒等. 2.2消痞化积剂: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机壅阻所致的痞满等症.饮食不节,积滞内停,阻塞胃肠气机,则生湿热,大肠传导不利,寒热痰食与气血相结,症见胸脘痞闷,两肋胀痛,腹中结块,体倦食少等.本类药有木香顺气丸、养胃舒胶囊、六味安消散(胶囊)等.

使用注意

使用消导剂需根据病情适当配伍。如食积气阻,脘腹胀痛加剧者可配行气宽中药同用;若食积兼见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者,当配芳香化湿药同用;若食积化热,便秘 尿赤者,可配清热泻火通便药同用。消导剂虽有渐消缓散之性,但究属克伐之剂,若见脾胃虚弱积滞日久,正气受戕者,当选用消补兼施剂,或用消食导滞剂配健脾 和胃药同用,使消积而不伤正气,以求标本兼顾。服药期间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常用止咳化痰中草药

中药中凡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痰为津液所化。津液是人体正常生理性体液,痰是有形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风寒湿热之盛,内伤七情饮食之郁,以致气逆液浊而成多量稀粘之汁。痰与饮常常互称,在临床上又有鉴别:粘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痰色黄者属于热证,色白者属于寒证。舌苔腻者多属湿痰,舌红口干者多为燥痰。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

(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

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

(2)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止咳化痰药

名称别名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用量注意事项

十大功劳叶功劳叶苦 凉肺清热补虚,止咳化痰,退虚热肺痨咳血,骨蒸潮热,风火牙痛6-10

八角莲八角金盘辛苦平,小毒肺祛瘀消肿,化痰散结,燥湿泻火疔疮,跌打损伤,脱肛,劳伤吐血6-15

千日红百日红甘平肺止咳定喘,化瘀散结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惊风,目赤痛,痢疾全草2-5,花 3-10

川贝 甘苦凉肺止咳化痰,润肺散结肺结核,乳腺炎,百日咳,淋巴癌3-10

马勃马粪包辛平肺清肺利咽,止血咽炎,肺结核咯血,上呼吸道感染,外伤出血3-6

白僵蚕僵虫辛咸平肝肺胃化痰散结,祛风解痉中风失音,糖尿病,乳腺炎,百日咳,头风,淋巴结核5-10

天冬天门冬甘苦大寒肺肾滋阴润肺,降火肺结核,乳腺癌,糖尿病,扁桃体炎,咽喉炎6-12风寒咳嗽及泄泻者忌服

天南星蛇六谷,刀剪草辛苦温,有毒肺肝脾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半身不遂,宫颈癌,腮腺炎,惊风,中风,破伤风3-9孕妇忌服

咸竹蜂竹筒蜂甘酸寒胃,大肠化痰祛风,消肿,行气,泻火,利咽开音声音沙哑,水肿,咽喉痛,小儿惊风,气喘咳2-4只

木蝴蝶云故纸、千层纸苦寒肺肝润肺,和胃,生肌,舒肝百日咳,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声音沙哑6-9

瓦楞子蚶壳甘咸平肝脾软坚散结,化痰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淋巴结核9-15应久煎

毛大丁草兔耳风,贴地风辛苦平肝肾肺止咳,行气,活血,利水经闭,腰痛,偏头痛,小儿疳积,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哮喘6-15

化橘红化州橘红辛苦温肝肺化痰理气,健胃消食百日咳,呕吐呃逆,饮食积滞,酒精中毒3-8气虚者不宜服

绿萼梅绿梅花,红梅花酸涩,微寒胃肝肺舒肝和胃,化痰,安神定惊痘疹,口疮,头眼痛,胃炎3-8

绞股蓝七叶胆,小苦药苦寒胃肝肺清热解毒,降血脂,利尿通便,平喘止咳糖尿病,咽喉炎,高血脂,支气管炎2-6泄泻者慎服

山梗菜水苋菜,节节花辛平,小毒肺祛痰止咳,利尿消肿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胃癌,肝癌,脚气6-12

白果银杏仁,灵眼甘苦涩平,小毒肺肾敛肺气,定喘咳,止泻哮喘,痰咳,遗精,带下,支气管炎,肺结核,美尼尔氏综合症5-10有实邪者忌服

白前 辛甘,微温肺泻肺降气,下痰止嗽咳嗽,多痰,咯痰不爽,胃脘疼痛,哮喘5-9

白芥子 辛温肺胃化痰行气,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痰满喘咳,反胃呕吐,肢体痹痛麻木,慢性支气管炎,脚气3-9阴虚火旺及肺虚咳嗽者忌服

白屈茶雄黄草,地黄连,山黄连苦辛,微温,有毒肺脾胃止咳镇痛,解毒利尿,平喘胃肠痛,肝硬化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百日咳,胃溃疡,支气管炎,扁平疣,肠炎,皮肤结核2-6

半夏法夏辛温; 生半夏大毒脾胃化痰燥湿,降逆止呕,散结痰多,呕吐,反胃,矽肺,胸膈胀满,疟疾,中耳炎(外用)4.5-9血证、津伤口渴者及孕妇忌服

百部 甘苦,微温肺降肺气,止咳,杀虫风寒咳嗽,肺结核,老年咳嗽,疥癣,支气管炎,蛔虫病3-9阴虚火旺者忌服

百合花 甘微苦,微寒肺润肺,清火,安神,平肝咳嗽,眩晕,失眠,疔疮6-12肺有风邪者忌服

夹竹桃白羊桃,水甘草苦寒,大毒心祛痰定喘,强心利尿,镇痛祛瘀心力衰竭,哮喘,癫狂,跌打损伤肿痛,经闭,斑秃0.3-0.9不可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竹茹青竹茹,竹二青甘凉胃胆清热凉血,化痰止呕呕吐,崩漏,胎动不安,热疮,呃逆,热痰阻塞4.5-9胃虚寒呕吐者忌服

天竺黄竹黄甘寒心肝胆清热豁痰,凉心定惊高烧神志不清,中风,小儿惊风抽搐,癫狂3-9

白附子关白附辛甘热,有毒肝胃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中风失音,痰满,口眼歪斜,头痛,破伤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小儿吐逆不安1.5-6阴虚或热盛者忌服

杏仁苦杏仁,北杏苦温肺大肠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习惯性便秘,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支气管炎4.5-10阴虚咳嗽及泄泻者忌服

礞石 咸平肝肺胃坠痰,消食,下气,平肝痰满阻寒,癫狂,惊风,咳喘9-15脾胃虚弱者及孕妇忌服

昆布海昆布 咸寒脾胃 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甲状腺肿大,脚气,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梦遗,各种肿瘤5-12

罗汉果 甘凉 肺脾 清肺润肠,利咽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咽喉痛 6-15

或者1只

砒霜 辛酸热,剧毒脾肺肝截疟祛痰,杀虫,蚀恶肉寒痰哮喘,疟疾,梅毒,痔疮,疥癣0.003-0.015 入丸、散;体虚者及孕妇忌服

胆南星 苦辛凉 肝胆 清火化痰,定惊 中风痰塞,惊风,癫狂,痰火喘嗽,头风眩晕3-6

洋金花曼陀罗花 辛温,大毒 肺心脾 祛风,定喘,麻醉止痛哮喘,惊风,脚气,肺心病,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出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支气管炎,精神分裂症,作为麻醉剂0.3-0.5代谢不全、高烧病人、高血压及肝肾亏损者忌服

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 辛苦凉肺脾 宣散风热,祛痰,下气风热头痛,痰热咳喘,消化不良,胎动不安,小儿夜啼5-10

桔梗苦梗 辛苦平 肺胃宣肺化痰,排脓消肿感冒咳嗽,咽喉痛,肺炎,肺结核,痢疾腹痛,鼻炎3-9阴虚内伤、咳血者忌服

全瓜蒌大肚瓜 苦甘寒肺胃、大肠 润肺化痰,散结开胸 痰热咳嗽,肺结核咯血,糖尿病,便秘,冠心病,胸痛,肝癌、肺癌、胃癌(辅助治疗) 全瓜蒌10-25;壳6-12;仁10-15

白毛夏枯草 苦甘寒肝 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气管炎,吐血,淋病,咽喉肿痛,疔疮,呼吸道感染,跌打损伤。9-15

狼毒川狼毒 苦辛平,大毒 肺,心经气分 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水肿,银屑病,肺结核,虫积,骨结核,淋巴结核,支气管炎,疥癣;胃癌、肝癌、肺癌的辅助治疗(用量3克) 1-2体虚者及孕妇忌服

海胆 咸平 肺 化痰消肿,软坚散结痰满阻塞,淋巴结核,支气管炎,喉炎 3-6

海藻海带花,乌菜 苦咸寒 肺脾肾 软坚消痰,利水泄热 水肿,脚气,睾丸肿痛,慢性支气管炎,痰满阻塞 5-10 反甘草

海浮石海石 咸寒 肺肾 清肺火,化痰,软坚,通淋 痰热咳嗽,痰满阻塞,淋病,疔疮10-18

海蛤壳蛤壳咸平 小肠,膀胱,大肠,胃 软坚化痰,利水 痰热咳嗽,水肿,淋病,血痢,崩漏,带下,淋巴结核,痔疮6-15气虚者忌服

桑白皮 甘寒 肺脾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肺热咳嗽,吐血,水肿,小便不利,崩漏,糖尿病,肝炎 6-15 风寒咳嗽者忌服

野癫茄假茄子辛苦温,有毒 肺止咳平喘,祛瘀消肿,消炎哮喘,支气管炎,胃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牙痛,肝硬化腹水,慢性骨髓炎,淋巴结核,冻疮,疥癣 3-6

曼陀罗子醉葡萄,天茄子,闹羊花子 辛苦温,剧毒 肝脾平喘,祛风,止痛,消肿 喘咳,惊风,支气管炎,蛇咬伤,类风湿关节炎,胃脘痛,痛经,跌打损伤,医学临床用来散瞳孔 0.15-0.3体虚者及孕妇忌服

旋覆花金钱花,六月菊 咸温甘 肺肝胃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痰满阻塞,咳喘,水肿,风火牙痛,惊风,乳腺炎5-10 体虚者慎服

余甘子庵摩勒,牛甘子,望果 苦甘寒 脾胃 止咳化痰,生津,抗衰老 感冒发烧,白喉,烦燥口干,哮喘,体虚无力,解豚鱼毒,痰热咳嗽 6-15

椒目 川椒目 辛苦,微温,小毒 脾,膀胱 定喘,利尿,行水燥湿水肿胀满,痰满喘咳,耳鸣耳聋,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炎,带下 3-6

款冬花冬花辛温心肺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除烦百日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2-10阴虚劳咳者忌服

葶苈子丁历辛苦寒肺,膀胱下气行水,破坚逐邪痰满咳嗽,水肿胀满,经闭,肺心病引致心力衰竭,肺积水5-10

紫菀苦温肺温肺下气,止咳化痰风寒咳嗽,虚劳咳嗽吐脓血,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2-10

紫苏子苏子辛温肺,大肠化痰,润肺,下气风寒咳嗽,咳喘,气滞,便秘5-10气虚久咳、脾虚泄泻者忌服

鼠曲草鼠耳,毛毛头,一面青甘平肺化痰止咳,祛风寒咳嗽痰多,气喘,支气管炎,带下,蚕豆病,筋骨疼痛,风寒感冒6-15不宜久服多服,否则伤目

罂粟壳酸平肝肾,大肠敛肺止咳,止痛,涩肠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痛,风湿痹痛,滑精,尿频尿急,带下2.5-6痢疾初起者忌服,肺热咳嗽及有外感者忌服

中成药

1、温化寒(湿)痰中成药

(1)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2、清化热(燥)痰药

(1)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桔梗具有祛痰、镇咳和抗炎的作用;桑白皮具有明显抗菌消炎作用;土根酊为强力祛痰剂。

3、止咳祛痰平喘药

(1)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消热解毒,宣肺化痰。儿童感冒、发烧、反复咳嗽,用子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症。有清肺热,止咳,祛痰,抗病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其中麻黄与杏仁、甘草配伍使用,可增强止咳祛痰平喘功效。

食物

1、枇杷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 《滇南本草》云: “枇杷治咳嗽吐痰。 ”适宜热咳吐黄 脓痰之人食用。

2、无花果能清热、化痰、理气,适宜风热型咳嗽多痰胸闷者食用。 《福建中草药》还记载了 当地民间方法,治肺热咳嗽,声音嘶哑,用无花果15 克,水煎调冰糖服。

3、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 克,洗净削去皮,用 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 次,连吃3~5 天。

4、冬瓜性凉,能消痰、清热。 《滇南本草》中说: “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 ”凡风热咳嗽 或肺热咳嗽者,均宜选用冬瓜煨汤食用。

5、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民间常将梨子削皮后,将梨核掏出,放人川贝粉1~3 克,隔水炖食,每日2 次,每次1 只。或选用已故名医蒲辅周的方法,用中药麻 黄3~5 克,捣碎或捶碎后放人梨心内蒸熟食用。

6、白萝卜性味:甘辛、平、无毒。归经:入肺、脾。功效:下气消食,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主治:煮食可治肺萎肺热吐血,气胀食滞,饭食不消化,痰多,口干舌渴,小便不畅,酒毒;生捣汁服食则可止消渴,治吐血、衄血,声嘶咽干,胸膈饱闷,大小便不畅。

禁忌:

1、脾胃虚寒病者应戒食。

2、服人参及滋补药品期间忌食。

说明:

医学界发现白萝卜有抗癌作用:由于白萝卜含有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从而吞噬癌细胞。而且还含有一种酶能分解致癌的亚硝胺,所以有抗癌作用。另外,白萝卜是人体补充钙的最佳来源之一,这种钙在萝卜皮中含量最多。萝卜中还含有一种特殊化合物——异硫氰酸笨脂,能杀虫,人体无损害。所以,用萝卜汁来治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高达90%以上。萝卜汁还有降血压作用,苏联民间用萝卜捣汁加少许蜂蜜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萝卜和萝卜子对百日咳,咳嗽和急、慢性等呼吸道疾患疗效也很好。长期以来,人们对萝卜的治病作用较为重视,民间有民谚云:“秋天收萝卜,大夫袖了手”,这些话固然有夸张之处,但是可说明萝卜的药用价值颇大。另外,白萝卜能化气消滞,具有解除宿食不化之功;但也有解滋补药品(如人参、鹿茸)之副作用。

验方

1、白萝卜生捣汁,涂患处,治烫、火伤。

2、白萝卜生捣汁,调醋擦患处,治热疖。

3、白萝卜生捣汁,喝下一杯,治食积及小儿食豆或食面积滞饱胀。

4、白萝卜捣汁,每次饭后饮一杯,治胃痛,高血压。

5、白萝卜生捣汁250克,加白糖30克,或加生姜汁一二滴,服下,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嘶,支气管炎。

6、白萝卜、马蹄生捣汁各60克,炖热服,治热咳,咯黄稠痰。

7、白萝卜生捣汁,加麦芽糖蒸熟服食,治百日咳。

8、白萝卜生切片,烘热涂擦患处,每日睡前擦一次,擦至患处皮肤发红为止,连续数日,治冻疮。

9、白萝卜煮浓汁,热洗,治脚气。

10、白萝卜500克,生捣汁,每次服60克,一日两次,治食物中毒,煤气中毒。

11、白萝卜、红糖水煎服,治蕈类中毒。

12、经霜白萝卜适量,水煎代茶饮,治咳嗽,哮喘。

13、萝卜幼苗60克(或陈萝卜苗15克),煎浓汁服食,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痢疾初起,亦可预防白喉。

14、萝卜叶晾干,用水煎浓汁服食,治胸腹饱闷,痢疾。

15、萝卜叶捣烂取汁,用开水送服或加红糖水冲服,治呕吐。

16、白萝卜切片晒干,夏天作汤食,可消暑解渴。

17、白萝卜、青橄榄各适量,煎水代茶饮。可预防治疗流行性感冒、白喉。18、白萝卜捣烂取汁,鲜藕捣烂取汁各一杯,调匀,每日两次,连续服用。治胃出血。

19、蜂蜜萝卜汁:白皮大萝卜1个,洗净,中心挖空,将蜂蜜100克盛装于内,放入碗内,置锅中隔水饮用。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用,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久咳,痰中带血,肺结核咽干。

20、萝卜粥:鲜萝卜250克左右,洗净切成小块(或捣成萝卜汁),与粳米100克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粥,煮熟后可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最好不放油)。有止咳化痰,消食利膈,止消渴,消膨胀作用。可治咳喘痰多,胸膈满闷,食积饱胀,老年人或体弱者慢性气管炎、糖尿病。

21、萝卜酸梅汤、鲜萝卜250克左右,切薄片;酸梅二粒。加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取汁加少许食盐调味饮用。有宽中行气,化积滞,下气生津,清热化痰作用。适用于饮食积滞或进食过饱引起的胸闷,烧心,腹胀,胁痛,烦躁,气逆等症。

22、天门冬萝卜汤:天门冬15-30克,切薄片,水煎去渣取汁,用此水再加适量清水(最好鸡汤),加入火腿肉或咸肉(切长条薄片)150克,煮沸后,将切好的萝卜丝300克放入同煮。煮熟后加入适量食盐,少量香葱末、胡椒末调味食用。可分作几次作点心或佐餐食用。有美容,止咳,消除疲劳,增强体力之作用。长期食用能使粗糙皮肤变得细腻光滑。

23、萝卜蜜膏:红皮白心萝卜洗净切丝绞汁用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粘时加明矾10克(先用水溶化)。调匀后再加蜂蜜100克,煮沸即可。每次服一汤匙,每日三次,空腹饮用。可治肺结核咯血。

24、蜜饯萝卜:鲜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中煮沸后捞出滤干水份,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调匀即可,饭后食用。有宽中消食,理气化痰作用。适用于饮食不消,腹胀,翻胃,呕吐等症。

[ 附 ]萝卜子(莱菔子):萝卜子甘、平、无毒,入肺、脾,化痰消食,下气定喘,能吐风痰,消膨胀、止气痛,治大小便不通,小腹胀满、气积胃痛。但脾胃虚寒病者或恶心呕吐患者勿食;服人参、鹿茸及滋补病品期间忌食。萝卜子与萝卜性质相似,作用基本相同,化气消食之力胜于萝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335.html

更多阅读

治疗便秘的九种中草药 开塞露用后多久会排便

治疗便秘的九种中草药——简介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患者都喜欢自己吃药解决。根据中医的理论,便秘应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辨证分型论治,在这里为您推荐九种用中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治疗便秘的九种中草药——九种中草药治疗

两面针——一种神奇的中草药 神奇的退烧中草药

本品为两广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商品主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历史]  两面针以入地金牛之名见载于《本草求原》。又以金牛公和两边针之名见于《岭南采药录》。近年来因发现有镇痛和抗癌作用,渐被广泛应用。但同属多种植物也常

近一年常用的10款香水。_sasa sasa香水

我有过的香水,尽管不能和发烧友媲美,但数量算下来也不少了。一直想要把喜欢常用的几枚集中写写,一直拖沓到现在。我是个每天都需要喷香水的人,但自我觉得,每个人对香水的理解有所不同,而写香评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为比较主观,形容上也较抽

常用中草药图谱 常用中草药图谱9

蛇床子----阳不起:白带因寒湿者:妇人阴寒、阴痒、子脏挺出:产后阴下脱:滴虫性阴道炎:男子阴肿胀痛、阴囊湿疹:小儿癣、 恶疮、唇口边肥疮:手足癣: 冬月喉痹:2009-06-16 21:03:24蛇床子【别名】 野胡萝卜子、野茴香、蛇米、蛇栗。【采制】 7~8

几种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及作用 常用中草药药性表

1.淡竹叶【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2. 侧柏叶【性味】苦涩,寒。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②《本草图经》:"性寒。"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归

声明:《常用中草药一 常用安神中草药》为网友指尖凝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