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 建三峡大坝灵异事件

摘要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中国的青、藏、川、滇、渝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区域,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6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亿,流域内有丰富的资源资源。

目录

1地理位置

2资源

3湖泊

4三大火炉城市

5地形地貌

6气候特点

目录

1地理位置

2资源

3湖泊

4三大火炉城市

5地形地貌

6气候特点

收起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



、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京杭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全长6211.31公里。不过人们习惯性地称为6300公里。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资源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



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1)水运资源

总通航程7万公里,占全国70%以上。长江干支流航道与京杭运河共同组成中国最大的内河水运网。其中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上起四川宜宾,下至长江口(云南维西至宜宾825公里河段尚可分段通航)。支流航道700余条,主要支航50余条,以下游之太湖水系最为发达。干支流水运中心为重庆、武汉、长沙、南昌、芜湖和上海等6大港口。与世界各国比,长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

2)农业资源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高,农作物生长期长,许多地区雨热同季,农业生产的光、热、水、土条件优越。流域有耕地2460多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而农业生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粮食产量也占全国的40%,其中水稻产量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油菜籽、芝麻、蚕丝、麻类、茶叶、烟草、水果等经济作物,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巢湖地区和太湖地区都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以,长江流域不愧为中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长江流域西部虽为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但草场辽阔,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有利于牧草生长,牧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藏马。而长江中下游则农业发达,养殖业兴旺,四川、湖南、江苏是全国生猪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四川、上海、湖南每公顷耕地载有生猪量为全国最高的地区,四川的黄牛、水牛等大家畜拥有量居全国之冠。所以说,长江流域又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3)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

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树、柑桔、竹林等最为著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中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内已建立了约100处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最著名的保护区位于湖北神农架。古老珍稀的孑遗植物如水杉、银杉、珙桐;硕果仅存的珍禽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锷、朱缳等驰名中外,多属长江流域特有。

4)淡水鱼资源

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河川如网,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可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现有水面约1.3亿亩,接近全国淡水总面积的1/2,其中可供养殖的约5000万亩。长江水系淡水鱼已知274种,为全国淡水鱼种的39%,其中鲤形目和鲈形目占半数以上,主要经济鱼类60多种。产区主要在中下游水域,目前渔业以淡水人工养殖为主,天然捕捞量不高。

5)矿产资源

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0%。各类矿产中储量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萤石、芒硝、石棉等;占50%以上的有铜、钨、锑、铋、锰、高岭土、天然气等。全国11个大型锰矿、8大铜矿,长江流域分别占有5处、3处;湖南、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矿,湖北的磷矿,均居全国之首。流域内煤矿储量少,仅占全国的7.7%,主要集中于黔、川、滇三省,其中黔北六盘水煤矿居全国第三位。

6)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景观纷呈,旅游资源富甲全国。昆明、贵阳、成都、重庆、南京、扬州、镇江、苏州、宜昌、武汉、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无锡、丽江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武当山、九华山、黄山、庐山、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资料大体截至2011年8月)

编辑本段湖泊

鄱阳湖

湿地中的小船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

鄱阳湖

公里,湖体面积4125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0.5米时),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千米,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

洞庭湖

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并退居第二。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中国第三大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编辑本段三大火炉城市

南京

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滨临长江,是律浦、沪宁、宁铜等铁路的交点。这里平均每年暑热(32℃以上)日为62.6天,酷热 (37℃以上)日为9.4天。

武汉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京广铁路纵贯全市,武广(武

汉至广州)、合武(合肥至武汉)、武康(武汉经襄阳、十堰至安康)、汉宜(武汉至宜昌)、武九(武汉至九江)六条铁路在此交会。四周湖泊星罗棋布,广阔的水面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温度增大。这里平均每年暑热(32℃以上)日为71.2天,酷热(37℃以上)日为12天。

重庆

重庆市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成渝、川黔、襄渝三大铁路在此交汇。这里平均每年暑热(32℃以上)日为77.2天,酷热140(37℃以上)日为26.4天,是三大“火炉”中暑热天数、酷热天数均最长的城市。

编辑本段地形地貌

主要地形

多级阶梯地形。流经山地、高原、盆地(支流)和平原。

主要地貌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编辑本段气候特点

气温

【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长江流域气温是在太阳辐射能量。东亚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和北太平洋大地形以及各地区不同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形成的。

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江南高于江北,江源地区是全流域气温最低的地区。由于地形的差别,在以上总分布趋势下,形成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金沙江谷地等封闭式的高低温中心区。

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湘、赣南部至南岭以北地区达18℃以上,为全流域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和汉江中下游在16℃附近;汉江上游地区为14℃左右;四川盆地为闭合高温中心区,大部分地区在16~18℃之间;重庆至万县地区达18℃以上;云贵高原地区西部高温中心达20℃左右,东部低温中心在12℃以下,冷暖差别极大;金沙江地区高温中心在巴塘附近,年平均气温达12℃,低温中心在埋塘至稻城之间,平均气温仅4℃左右;江源地区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在-4℃上下,呈北低南高分布。

【逐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长江流域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4月和10月是冷暖变化的中间月份。

【1月】中下游地区大部分为 4~6℃,湘、赣南部为 6~7℃,江北地区在4℃以下。四川盆地在6℃以上。云贵高原西部暖中心普遍在6℃以上,中心最高达15℃左右,东部在4℃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0℃左右,东部地区为-4℃左右。江源地区气温极低,北部气温平均在-16℃以下。

【4月】中下游大部地区在16~18℃:之间,江北及长江三角洲为14~15℃,南岭北部达18℃以上。四川盆地在18℃以上。云贵高原西部暖中心高达25℃左右,而其东部低温中心为12℃。金沙江西部地区在10℃以上,东部则在4℃以下。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北部达-4℃左右。

【7月】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8℃以上。四川盆地在26~28℃之间。云贵高原西部气温中心在24~26℃之间,而东部地区在20℃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18℃,东部为12℃左右。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为8℃上下。

【10月】中下游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江北和长江三角洲为17℃左右。上游四川盆地在18℃上下。云贵高原西部暖区为16~18℃,中心地区高达21℃,东部冷区在12℃以下。金沙江地区西部为12℃,东部在6℃以下。江源地区北部达-4℃以下,南部为-2℃左右。

【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年平均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20~24℃之间,比其年平均气温高4~5℃。四川盆地为20℃左右,仅比其年平均气温高2~3℃,是全流域气温年际变化最小的地区。云贵高原、金沙江和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较大,一般比年平均气温高6~8℃。年平均最低气温: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2~14℃,四川盆地与中下游地区相当,云贵高原的冷暖中心区分别为8℃和12~16℃,金沙江地区东西部的冷暖区分别为-2℃和8℃左右,江源地区在-10℃上下。

【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布特点】极端最高气温:中下游地区普遍在40℃以上,最大值出现在江西修水站,达44.9℃。长江三角洲和洞庭湖区、江汉平原一般在40℃以下。四川盆地大部地区在40~42℃之间。云贵高原和金沙江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仍然存在东西并列的高低值中心区,其差值达10℃以上。江源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在22~24℃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四川盆地一般在-2~-6℃之间,中下游大部地区为-10~-16℃之间。川西和金沙江地区极端最低气温的地区分布梯度最大,等温线密集。江源地区普遍在-30℃以下。

降水

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067mm,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十分典型,年降水量和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1)年降水量、降水日分布

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干旱带;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在800~1600mm,属湿润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的特别湿润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东部边缘、江西和湖南、湖北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的半湿润带,主要位于川西高原、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及汉江中游北部。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的多雨区都分布在山区,范围较小,其中四川荣经的金山站年降水量达2590mm,为全流域之冠。

区名组成

金沙江 岷沱江 嘉陵江 乌江 上游干流区间 长江上游 洞庭湖 汉江 鄱阳湖 中游干流区间 长江中游 太湖 下游干流区间 长江下游 全流域

降水(%) 18.0 9.3 7.9 5.2 6.1 46.5 19.2 7.0 13.4 6.3 45.9 2.1 5.5 7.6 100.0

面积(%) 26.0 9.1 8.8 4.8 6.7 55.4 14.5 8.6 9.0 5.3 37.4 2.1 5.1 7.2 100.0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冬季(12~1月)降水量为全年最少。春季(3~5月)降水量逐月增加。6~7月,长江中下游月降水量达200余mm。8月,主要雨区已推移至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部月雨量超过200mm,长江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8月的雨量比4月还少。秋季(9~11月),各地降水量逐月减少,大部分地区10月雨量比7月减少100mm左右。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百分率,在下游地区为50%~ 60%,出现时间鄱阳湖区为3~6月,干流区间上段为4~7月,下段为6~9月;在中游地区,为60%左右,出现时间湘江流域为3~6月,干流区间为 4~7月,汉江下游为 5~8月;上游地区为60%~80%,出现时间大多在6~9月。月最大降水量上游多出现在七八月份,七八两月降水量占全年40%左右;中下游南岸大多为五六月份,两月降水量占全年35%左右;中、下游北岸大多出现在六七月,两月降水量占全年30%左右。在雅砻江下游、渠江、乌江东部及汉江上游,9月雨量大于8月。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以上游较大,中下游南岸较小。

【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通常以各站最大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和变差系数Cv值来反映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极值比和Cv值大,表示年际变化大,反之则小。长江流域降水年际变化极值比为1.5~5,大多在3.5以下。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图,长江流域只有0.15、0.20和0.25三种等值线。Cv值小于0.15的地区有5处,大于0.25的地区有2处。

【年降水日数】是全年日降水量≥0.1mm天数的多年平均值。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日数在140天以上。俗称“天漏”的四川雅安、峨眉山一带年降水日数最多,分别为218天和264天。年降水日数次多的地区是贵州,年降水日数大多超过180天。年降水日数最少地区是江源地区,金沙江得荣、攀枝花地区年降水日数不足100天。

(2)暴雨的地区分布

长江流域的暴雨以日降水量≥50mm为标准,日降水量100~200mm为大暴雨,≥200mm为特大暴雨。通常以一年中出现暴雨的天数来反映一个地区暴雨的频繁程度。

年暴雨日数分布的总趋势是:在中、下游地区,年暴雨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在上游,年暴雨日数自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向盆地腹部及西部高原递减;山区暴雨多于河谷及平原。全流域有5个地区多暴雨,其多年平均年暴雨日数均在5天以上,按范围大小依次是:(1)江西暴雨区,主要分布在江西北部和安徽一小部分,有两个暴雨中心,一个位于江西甘坊,一个位于安徽黄山,黄山气象站平均年暴雨日数为8.9天,是全流域暴雨最多之地;(2)川西暴雨区,有两个暴雨中心,一个位于峨眉山,另一个位于岷江汉王场,两地年暴雨日数均为6.9天;(3)湘西北、鄂西南暴雨区,有两个暴雨中心,一个位于清江流域建始,另一个位于澧水流域大坪,大坪站年暴雨日数为8.7天;(4)大巴山暴雨区,暴雨中心分别位于四川万源和巫溪县内,年暴雨日数分别为5.8天和7.7天;(5)大别山暴雨区,暴雨中心为湖北英山田桥站,暴雨日数为6.6天。

上述5处多暴雨区也是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其中有两处在长江上游北岸,是长江三峡地区雨洪的主要来源,而且上游的暴雨大多自西向东或自西北向东南移动,恰与川江洪水传播方向一致,易形成三峡地区峰高量大的洪水。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地区分布与暴雨的分布趋势相似,但频次明显减少。

(3)暴雨的时间分布

【暴雨开始月及结束月】流域东南部2~3月就开始有暴雨发生。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乌江流域4月才开始出现暴雨。金沙江5月才有暴雨。长江上游和中游北岸暴雨大多在9~10月结束,而中下游南岸暴雨大多在11月结束,个别地区在12月结束。流域大部分地区暴雨发生在4~10月。

【暴雨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暴雨出现最多月,在长江中下游南岸、金沙江巧家至永兴一带和乌江流域为6月,6月暴雨日约占全年暴雨日的30%。长江中下游北岸、汉江石泉、澧水大坪、嘉陵江昭化、峨眉山等地以7月暴雨最多,占全年的30%~50%。沱江李家湾、岷江汉王场及云南昆明一带8月暴雨最多,其次是7月,七八两月暴雨占全年的80%左右。长江上游雅砻江的冕宁、渠江的铁溪、三峡地区的巫溪及长江三角洲一带以9月暴雨最多,占全年的25%~30%。

暴雨的年际变化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得多,如大别山多暴雨区的田桥平均年暴雨日数为6.6天,1969年暴雨日多达17天,而1965年却只有1天;年暴雨日较少的雅砻江冕宁平均年暴雨日为2.5天,1975年暴雨日多达10天,而1969、1973、1974三年却没有暴雨。

暴雨的落区和强度直接影响到长江干支流悬移质输沙量的多寡。长江上游烈度产沙区(输沙模数≥2000 t/km'2·年)的平均年暴雨日数为1天左右,年降水量600~1000mm,当强产沙区暴雨日数及强度比正常偏多偏强时,长江上游干流的年输沙量就偏多,成为大沙年份,相反则为小沙年份。

【最大24小时点雨量地区分布】最大24小时点雨量自江源地区的30余mm向南递增至金沙江中下游的200余mm。流域其他广大地区最大24小时点雨量,大多在250~400mm。

【最大24小时点雨量时间分布】经对所选467个站最大24小时点雨量出现时间的统计,最大24小时点雨量出现在4~10月,更集中在6~8月,出现在6~8月的有381站,占总数的81.6%,其中以7月最多,占38.1%。量级以8月的最大,600mm以上的24小时点雨量均出现在8月。出现在9~10月的最大24小时点降水站点数占总数的11.6%,主要分布在华西秋雨区和长江三角洲,量级在200~400mm间。

最大24小时点雨量500mm以上的部分地区

地 区 站 名 雨量(mm) 时 间 主要天气系统

川西暴雨区 睢水关 577.3 1972.7 低涡、切变

千佛岩 565.0 1938.7

鄂西山地 都镇湾 630.4 1975.8 台风

胡家渡 581.4 1982.7 低涡、切变

北河 501.0 1982.7 低涡、切变

江西 庐山植物园 900.0 1953.8 台风

樟树岭 500.0 1975.8 台风

麻源 500.0 1967.6 静止锋

长江下游 江苏潮桥 822.0 1960.8 台风

安徽杨郢 653.0 1975.8 台风

上海塘桥 581.3 1977.8 东风扰动

蒸发、干旱指数、湿度

长江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超过一半被蒸发,因此,蒸发量是长江流域水量平衡的重要要素之一。流域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922mm,流域平均年陆面蒸发量为541mm,占平均年降水量1067mm的51%,平均干旱指数为0.86。

水面蒸发

其数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气温、地温、饱和差和风速、气压、辐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图中以E~601;蒸发器的观测值作图,其他类型蒸发器观测值已通过折算系数换算为相应E~601蒸发值。

长江流域水面蒸发量无较明显的地区分布规律。总的来说,流域西部的金沙江及流域东部的汉江唐白河、赣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大于其他地区,水面蒸发量在1000mm以上;在云南元谋地区有一个小范围大于2000mm的高值区,是长江流域水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全流域小于700mm的地区不多,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湘西、鄂西南地区、乌江中部及资水上游,如乌江金佛山为465mm,峨眉山为564mm。长江流域其他地区水面蒸发量在700~1000mm。

长江流域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分配由于各地高程、地理位置及所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完全相同,一般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上游地区春季大于秋季,中游地区秋季大于春季,下游地区春、秋季相差不大。

陆面蒸发

是地表水体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等的总和。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41mm,其地区分布趋势是中下游大于上游,平原和盆地大于山区,南岸大于北岸。按水系,鄱阳湖、太湖、洞庭湖流域及中、下游干流区陆面蒸发量较大;乌江、嘉陵江、岷江和汉江上游陆面蒸发量较小;金沙江陆面蒸发量最小。从年陆面蒸发量等值线分布趋势看,以500mm等值线贯穿地区最广,此线的西部和北部,多处在300~400mm之间,在长江江源北部不足200mm,为全流域最低值区;此线以东、以南,大多为600~700mm,个别地区达800余mm;四川盆地、金沙江下游、乌江及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大都在500~600mm之间;在洞庭湖区至江汉平原,达700~800mm,并有一个800mm的闭合圈;在鄱阳湖区,也有一个大于800mm的高值区,其中赣江流域的吉安,陆面蒸发量超过1000mm,是长江流域最大值;长江中下游干流区间陆面蒸发量也达700~800mm。长江流域各地陆面蒸发有随高程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即高程越高,陆面蒸发量越小;高程越低,陆面蒸发量越大。

干旱指数

为蒸发能力与降水量之比值,蒸发能力用E~601水面蒸发量表示。干旱指数划分地带性标准,长江流域采用全国标准值,如下表所示。长江流域平均于旱指数为0.86,属于湿润地带。就地区而言,除金沙江和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上游及汉江中游局部属于半湿润带以外,其余各地区均为湿润带,仅程度有所不同。南岸湿润程度一般比北岸高。金沙江上游得列楚卡站干旱指数接近于5,为长江流域最高值,峨眉山站干旱指数只有0.3,为长江流域最低值。

气候分带 十分湿润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干旱指数 <0.5 0.5~1 1~3 3~7(或10) >7(或10)

相对湿度

为大气中实际水汽压和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它表示空气的干燥和潮湿程度。相对湿度的高低主要受气温高低和下垫面潮湿程度的影响。长江流域虽然雨、旱季节明显,但因河渠纵横,蒸发水源充足,因此除金沙江流域外,年平均相对湿度都较大。

相对湿度分布趋势与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为洞庭湖水系大部、江西中部、湘西、鄂西山地、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其年平均相对湿度略大于80%。

下游干流南北两岸相对湿度接近80%。长江中游北岸、嘉陵江、岷江中上游大多在80%以下,并继续向北递减至嘉陵江上游的65%左右。金沙江横断山脉地区相对湿度等值线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在巴塘至得荣地区,相对湿度不到50%,是长江流域相对湿度最小的地区。

年最大相对湿度及最小相对湿度出现的季节各地不一,四川盆地大部、三峡地区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秋冬二季,最小相对湿度发生在春季。川西及横断山脉地区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夏季。云贵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夏季相对湿度最大,冬季及早春相对湿度最小。

大风、霜冻、雷暴、雾日

年大风日数

长江流域有3个大风日数多的地区:一是金沙江渡口以上地区,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达100余天,其中沱沱河站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为125天,该大风区延伸到雅砻江的下游,大风日数从100余天下减到40余天。二是湘江大风区,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达10~25天。三是长江下游南京以上至鄱阳湖区的长江通道地区,多年平均年大风日数为10~25天。长江流域大风较少的地区:一是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东部,多年平均大风日数只有1~5天;恩施地区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不足1天;赣江、修水一带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3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其他地区则多出现在春季。

年霜日数

长江流域年霜日数最多的地区位于雅砻江中上游、大渡河上游的川西高原上,达150天以上,其中四川色达站多年平均年霜日数达228.3大,是全流域霜日最多的地区。通天河地区为100~200天,金沙江巴塘至德荣地区,昆明、会理、盐源一带为70~100天。汉江的安康至襄樊段、丹江及唐白河流域、长江下游苏皖地区为50~70天。多年平均年霜日数较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洞庭四水、赣江中上游,多年平均年霜日数在25天以下,其中位于云南的元谋站年霜日数仅2天,四川的沪州为2.5天,这两个地区是全流域霜日最少的地区。流域西部高原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出现霜,其他地区只在10月至次年4月才出现霜。

年雷暴日数

雷暴的单位是天,不管是打一声雷或打一天雷,都记一个雷暴日。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的分布特点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雷暴最多的地区在流域西部、金沙江丽江至元谋区间及雅砻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为70~90天,其中,四川的盐源站达90.6天,是全流域雷暴最多的地区,赣江上游、南岭山地为70~80天。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最少的地区是秦岭南部陕西汉中地区及南阳盆地,雷暴日数不足30天。

云南、贵州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各月均可出现雷暴,其他地区有8~10个月可出现雷暴,但流域各地雷暴主要发生在七八两个月,七八月雷暴日数可占全年的50%~60%。

年雾日数

长江流域是中国多雾的地区之一。黄山年雾日数为256.4天,峨眉山年雾日数多达320余天。多年平均年雾日数达50天以上的多雾地区有6处:①四川盆地,其中遂宁站为99.9天,重庆为69.3天。②湘西、鄂西南地区,其中,湖北恩施站为53天,湖南桑植站为56.6天。③南岭西部的湘、黔交界处,贵州的铜仁站为54天。④湖南平江至江西修水上游一带,平江站为63元。⑤金沙江下游屏山至雷波一带,雷波站为107天。③乌江上游咸宁地区,咸宁站为76天。此外,长江三角洲年雾日数可达30~40天,上海站多年平均年雾日数为43.1天。长江干流航道多年平均年雾日数,除重庆外,并不算多。长江流域年雾日数少的地区位于流域西部西昌至攀枝花地区及位于川西高原的平武、小金、甘孜一带,多年平均年雾日数不足五天。长江流域的雾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

参考资料:

http://www.lib.whu.edu.cn/~calis/yrrd/txk/cjly.htm

开放分类:

地貌、水域、地区、中国、地理、解释、河流、世界历史

相关词条:

华北平原 幼发拉底河

长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是介绍中国第一长河。关于“长江”的其他意思,详见“长江 (消歧义)”。

长江

河流



长江流经瞿塘峡

国家中国

省/州/邦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支流

-左侧支流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

-右侧支流乌江,沅江,资水,湘江,赣江,黄浦江

城市宜宾泸州重庆宜昌

宜都荆州石首岳阳洪湖武汉鄂州

黄石武穴九江安庆

铜陵芜湖南京镇江

无锡常州南通苏州上海

源头各拉丹冬峰

-位置唐古拉山,青海

-海拔5,042m(16,542ft)

-坐标  33°25′44″N91°10′57″E

河口东海

-位置上海,江苏

-海拔0m(0ft)

-坐标  31°23′37″N121°58′59″E

全长6,300km(3,915mi)[1]

流域面积1,808,500km2(698,266mi2)[2]

流量

-平均流量30,166m3/s(1,065,302ft3/s)[3]

-最大流量70,800m3/s(2,500,278ft3/s)[4]

-最小流量2,000m3/s(70,629ft3/s)



长江流域图

长江

中文名称

繁体中文長江

简体中文长江

显示▼音标

其他中文名称

繁体中文揚子江

简体中文扬子江

显示▼音标

藏语名称

藏语????????

显示▼音标

长江(古称江、大江等)位于中国境内,全长6,380公里(参见:长江长度计算)[5],可能有4500万年历史[6]。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7],是中国、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长江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5]占全中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

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

目录

[隐藏]

1名称

2流经地

3水文特征3.1长江流域地貌分区

3.2长江流域地貌特征

4干流河段4.1江源

4.2金沙江

4.3上游河段

4.4中游河段

4.5下游河段

5流域水系

6地理意义6.1长江三角洲

6.2江南

7自然灾害

8人类活动8.1破坏与保护

8.2长江航运

8.3沿岸中心城市

8.4水利工程

8.5桥梁

8.6隧道

8.7文化与旅游

9参见

10曾在长江拍摄纪录片

11歌曲

12参考资料

13外部链接

[编辑]名称

古代单用“江”字称长江,用“河”称黄河。一些学者考据认为“江”一名(上古汉语拟音为*kroong)与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语言同源,因为在这些语言当中,“河流”一词的发音和汉语“江”字的上古音相近,例:孟文:krung,越南语:song,泰语:klong。[8]

藏语则将长江称作vbri-chu(????????),义为“母牦牛的河流”。一些欧洲语言以长江下游的扬子江称呼整条长江,作Yangtze(英语)、Yangzi或Jangzi等。

[编辑]流经地



长江流经的省份

长江主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计11个省级行政区,支流流经贵州省、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8个省级行政区部分地区,流域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

[编辑]水文特征

[编辑]长江流域地貌分区

长江流域处于中国中部;横贯东西,地跨中国地貌的三大阶梯,面积180万平方公里,高度从江源的海拔5400米处降至吴淞口海平面。 流域内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复杂,地面高差悬殊,包括: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与平原等各种形态。按形态成因类型与逐级区划原则,流域内地貌可划分为西部高原高山区(第一大地貌阶梯)、中部中山低山区(第二大地貌阶梯)与东部丘陵平原区(第三大地貌阶梯)。广元一雅安以西的高原高山区,又可再划分为江源高原浅丘区与金沙江高山-峡谷区2个二级地貌区,前者高原面海拔4500-5000米.后者山顶一般3000-4500米.少数是达到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区,被冰川所覆盖。襄樊-宜昌-凯里以西的中部中山低山区,可再划分为北侧的秦巴山地区、南侧的鄂黔山地区与处于此二者之间的四川盆地3个二级地貌区。前二者高程均在200米左右,后者在1000米以下。东部丘陵平原区,可再划分为北侧的淮阳低山丘陵区、南侧的江南低山丘陵区与二者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另外,还可依次划分出若干三级地貌区和四级地貌区,如江汉平原区、洞庭湖平原区、鄱阳湖平原区、巢湖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汉中盆地区、南阳盆地区、长江三峡高山峡谷区等等。

[编辑]长江流域地貌特征

全流域周边多山地围绕,西有芒康山,北有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秦岭与大别山,南有五岭、武夷山与天目山、在流域内有山地、丘陵、平原等众多的地貌类型,其中山地和丘陵占84.7%,平原占11%。流域地势呈阶梯状向东降低,大致以广元一雅安以东和襄樊-宜昌-凯里一线为界。分为西、中、东三大地貌区。 西部为高原高山区,面积60.19万平方公里,总地势向东南降低,又可分为南北两区:北部为高原浅谷区,高原面高程在4500-5000米。原面上河谷在近期仍有强烈活动。沿江大的活动断裂带常有地震发生。

[编辑]干流河段

长江源流沱沱河以下依次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2884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80公里,为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在通称长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称。



长江水系地图

[编辑]江源

主条目:长江源



青海唐古拉山长江源头的冰川

长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部,源流主要有沱沱河、当曲和楚玛尔河三支,其中沱沱河为长江正源。沱沱河全长358公里,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穿过雪山与谷地,出唐古拉山区后北流,切开祖尔肯乌拉山较低的山岗,至葫芦湖附近再往东流,于囊极巴陇附近接纳右岸支流当曲后,之后便是通天河。通天河自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813公里。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禹贡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汉书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水经注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江源考

《禹贡》中提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后人自此以为岷山为长江源头。自汉代一直到唐宋乃至明代,人们普遍认为岷江为长江源头。《汉书·地理志》曾对金沙江描述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其是长江一条支流。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长江上游的许多河流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金沙江。此后的著作中对金沙江上游不断推远。明代徐霞客对金沙江和岷江实地考察后写下著名的《江源考》,在文中对岷江源头说提出了明确质疑。最后他自己做出判断:“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清代康熙年间绘制的《康熙内府舆图》绘出了通天河和木鲁乌苏河,并指出木鲁乌苏河为通天河最远的一源。乾隆年间齐召南的《水道提纲》中进一步指出通天河即为金沙江上源。同时文中较为全面的描述了尕尔曲、沱沱河、当曲、冬曲和楚玛尔河。长江最上源河流情况基本清楚,但没有进一步指明到底哪一条为主源。

民国年间,有人对江源进行考察,其结果见于1946年版的《中国地理概论》,书中写道:“上游青海境内有南北两源,南源曰木鲁乌苏,北源曰楚玛尔。”1976年夏中国江源考察队得出了:“长江三源说:沱沱河虽与当曲长度相当,但沱沱河流向顺直,位置居中,为正源,当曲水流量和流域面积均远大于沱沱河,可称南源,楚玛尔河横贯江源地区北部,流域面积较大,可称北源。”1986年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对江源进行了一次考察,主张当曲应为正源。经过几次考察,长江出现了“一源”、“两源”、“三源”诸说。

[编辑]金沙江



金沙江云南省虎跳峡段



石鼓镇的“长江第一弯”

金沙江古称绳水、丽水,位于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长2308公里。金沙江跨越中国地形两个阶梯。其流域的曲麻莱和宜宾之间正好是第一、第二阶梯的过渡带,金沙江在横断山脉深谷中蜿蜒向前。横断山脉北高南低,金沙江在其中650千米的距离中下降了1400米之多,平均每千米下降2米。在2308千米流程中,河流下切形成的峡谷河道达2000千米,江面与两岸群山高差在1000米到1500米之间。同时与怒江、澜沧江构成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到达云南丽江石鼓镇时金沙江迅速拐弯,由东南折向东北,至三江口再转向南,然后折向东。这个长达370km的弯曲被一些地理学研究者和长江爱好者称为长江第一弯。

在横断山区,金沙江主要被海拔5000米的沙里鲁山脉和海拔4500米的宁静山夹峙。四川得荣至云南奔子栏一带金沙江段被称为“干热河谷”,植被稀少。

[编辑]上游河段

自源头各拉丹东雪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主河道,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这一段长江并没有从四川盆地中间穿过,而是沿四川盆地边缘群山中流过,但其支流岷江和青衣江水系则灌溉了整个富饶的成都平原。蜿蜒曲折,称为“川江”。川江下游有数个大城市,包括宜宾、泸州等,其中最大的城市重庆是整个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此段河流长4504公里。

[编辑]中游河段

“长江中游干流”河段自湖北省宜昌市至江西省九江市湖口之间的长江主河道。其中湖北省宜都市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其中位于中游的武汉是整个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工业、金融、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中心。

[编辑]下游河段

“长江下游干流”河段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至上海市长江口之间的长江主河道。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附近及以下长江主河道,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扬子江原本只是指长江较下游的部份,但由于这是外国人最先听到的名字,“扬子江”在外语中就代表了整个“长江”。下游城市中有中国大陆和整个长江流域最大的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市,长江流域第四大区域中心城市南京市两座中心城市。

[编辑]流域水系

主条目:长江流域

长江水系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5][9]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嘉陵江、汉水,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赣江、资水和沱江;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梁子湖、巢湖和洪湖等。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缔造地。中华曙猿4500万年前生活在长江下游流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长江上游流域的三星堆古蜀国文明水平不亚于作为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同时代的古文明。自从东晋始,江东便取代中原成为中华经济的重心地带。

显示▼查·论·编

中国江河水系>长江水系> 干流水系及主要支流

[编辑]地理意义

[编辑]长江三角洲

主条目: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扬州,东到海边,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只有少数小山丘像孤岛一样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海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潮间带浅滩。

[编辑]江南

主条目:江南

[编辑]自然灾害

主条目:长江防洪

[编辑]人类活动

[编辑]破坏与保护

2003年“追寻通江湖泊”活动的调查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面积呈急剧萎缩趋势,原有的100多个通江湖泊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石臼湖3个,导致江湖生态系统遭到重创,防洪蓄洪能力明显降低。

横跨长江的三峡水电站完工后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但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受到部分环保主义者的反对和质疑,也使很多住民被迫迁移。

2010年8月,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表了《“毒”隐于江—长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调查》。该报告称,在取自重庆、武汉、南京以及马鞍山四市的野生鲤鱼和鲶鱼体内,均测出了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和辛基酚,这两种物质可导致雌性性早熟等性发育和生殖系统问题。[10]

[编辑]长江航运

长江是贯通中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长江流域共有通航河道3600条,1990年通航里程5.7万公里,占中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2.6%[11]。

长江是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量最大的河流。但是整个长江的运输量大量集中在长江下游江苏省、江西省一段区域,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在枯水期水位最深处仅2.9米,载重量仅1500吨的货轮都无法满载通过荆江河道这一段区域,丰水期,海轮可从上海航行到武汉,三峡工程完工后,可以直达重庆。[12]

[编辑]沿岸中心城市

参见:Category:长江沿岸城市

长江沿岸有数十个中心城市,特别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多个人口超百万的大型城市。

显示▼查·论·编

长江沿岸主要城市

排列顺序是由西向东,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

攀枝花

宜宾

泸州

重庆

涪陵

万州

宜昌

枝江

荆州

岳阳

石首

武汉

黄冈

鄂州

黄石

武穴

九江

安庆

池州

铜陵

芜湖

马鞍山

南京

扬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南通

苏州

上海

[编辑]水利工程

参见:长江水利史

长江流域装机容量25万k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103座,其中建于干流上的有:

溪洛渡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

三峡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

其他水利工程有:

都江堰

南水北调工程

荆江分洪工程

荆江大堤

邗沟

淠史杭灌区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编辑]桥梁

参见:长江大桥

四川宜宾长江大桥:四川省,2008年建成通车。

泸州长江一桥(泸州长江大桥):四川省,1982年建成通车。

泸州长江二桥(属于国道321线隆昌至纳溪高速公路):四川省,2000年建成通车。

泸州长江三桥(泸州铁路长江大桥):(铁路)四川省,2004年建成通车。

泸州长江四桥(泸州泰安长江大桥):四川省,2008年建成通车。

泸州长江五桥(泸州国窖长江大桥)(泸州茜草长江大桥)9:四川省,(截至与2010年2月,目前还在修建中)

石板坡长江大桥:重庆,1980年

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重庆

江津长江大桥:重庆

白沙沱长江大桥(铁路):重庆,1959年

地维长江大桥:重庆

马桑溪长江大桥:重庆

鱼洞长江大桥:重庆

李家沱长江大桥:重庆

鹅公岩长江大桥:重庆

菜园坝长江大桥:重庆

朝天门长江大桥:重庆

大佛寺长江大桥:重庆

寸滩长江大桥:重庆

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铁路):重庆

长寿长江大桥:重庆

李渡长江大桥:重庆

涪陵长江大桥:重庆

石板沟长江大桥:重庆

丰都长江大桥:重庆

忠县长江大桥:重庆

石忠高速忠县长江大桥:重庆

万州长江大桥:重庆

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铁路):重庆

万州长江二桥:重庆

云阳长江大桥:重庆

奉节长江大桥:重庆

巫山长江大桥:重庆

枝城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湖北省,1971年

武汉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湖北省武汉市,1957年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二桥:湖北省武汉市,1995年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三桥(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市

武汉长江四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武汉市

武汉长江五桥(阳逻长江大桥):武汉市

武汉长江六桥(军山长江大桥):武汉市

武汉长江七桥(二七长江大桥):武汉市

黄石长江大桥:湖北省黄石市。

鄂黄长江大桥:湖北省黄冈市、鄂州市2002年建成通车。

黄冈公铁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湖北省黄冈市、鄂州市,(截至与2010年2月,目前还在修建中)。

九江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湖北省黄梅县、江西省九江市,于1973年12月动工修建,1993年1月公路桥全部建成,1994年7月铁路桥开通。

安庆长江大桥:安徽省安庆市。

铜陵长江大桥:安徽省铜陵市。

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安徽省芜湖市,2000年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江苏省南京市,1968年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二桥:江苏省南京市,2001年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三桥:江苏省南京市,2005年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四桥:江苏省南京市,在建,预计2013年建成通车。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江苏省南京市,2010年建成通车。

润扬长江大桥:江苏省镇江市、扬州市。

江阴长江大桥:江苏省江阴市、靖江市,1999年建成通车。

苏通长江大桥: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

上海长江大桥:上海市崇明县。

[编辑]隧道

武汉青岛路长江隧道:湖北省武汉市。2008年底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隧道:江苏省南京市。

上海长江隧道:上海市浦东新区、崇明县。

[编辑]文化与旅游

参见:长江文明及长江文化

长江三峡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彭头山遗址

庐山

屈家岭文化

城背溪遗址

城陵矶

北固山

北阴阳营遗址

反山墓地

瑶山遗址

白帝城

明玉珍墓

白鹤梁

良渚文化

大溪文化

薛家岗遗址

嵩泽文化

石家河文化

岳阳楼

石宝寨

黄鹤楼

张飞庙

阅江楼

[编辑]参见

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淮河

珠江

[编辑]曾在长江拍摄纪录片

以下所有纪录片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

1983年《话说长江》

2006年《再说长江》

长江 建三峡大坝灵异事件
[编辑]歌曲

《长江之歌》

[编辑]参考资料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Yangtze River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110538/Yangtze-River

^Zhang, Zengxin; Tao, Hui; Zhang, Qiang; Zhang, Jinchi; Forher, Nicola; H?rmann, Georg. Moisture budget vari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s with large-scale circulation.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24(5): 579–589[2010-07-27].

^Main Rivers.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a.org.cn[2010-07-27].

^Three Gorges Says Yangtze River Flow Surpasses 1998.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10-07-20[2010-07-27].

^5.05.15.2《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第一章《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1-6、主要河流基本情况

^长江有4500万年历史

^再说长江第二集《再上江源》

^参考罗杰瑞和梅祖麟的文章《古代江南的南亚民族http://www.people.cornell.edu/pages/tm17/paper459.htm》

^《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第一章《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1-7、河流流域面积

^长江毒鱼事件2010年8月25日。

^三峡工程与长江开发及保护. 科技导报. 2005,23(10): 4-7.

^荆州400公里浅滩“梗阻”大船满载难抵保税港,于2009年6月3日查阅

[编辑]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长江

(简体中文)长江水利网-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网站

显示▼查·论·编

中国江河水系>长江水系> 干流水系及主要支流

显示▼查·论·编

四渎

显示▼查·论·编

中国江河水系

12个分类:中国河流

长江水系

四川水路运输

重庆水路运输

贵州水路运输

陕西水路运输

湖北水路运输

湖南水路运输

江西水路运输

安徽水路运输

江苏水路运输

上海水路运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320.html

更多阅读

真正的南海观音在哪? 南海观音开光灵异事件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信仰在中华民族可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慈悲的,主要在西方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接度往生,在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推行教化。一、普陀山南海观音   普陀山

长安街有多长 故宫灵异事件

长安街有多长 田玉川 长安街,是绝对的天下第一街。从昔日的十里长街到今日的百里长街,无论是它的宽阔与广博,还是包容和尊贵,都是无与伦比的。它东西走向,横贯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点,不仅连接着北京和中国的心脏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以及故宫,

中国能建 建三峡大坝灵异事件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一般指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 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

世界被禁播的十大灵异恐怖歌曲! 中国十大恐怖灵异事件

世界被禁播的十大灵异歌曲,尤以前三首最闻名于世。这是十首被诅咒的曲子。听过这十首曲子的人都纷纷经受不了那曲子中忧伤的旋律,接受了上帝的邀请。一、《跳房子》这首歌带着深深的怨恨!深深的诅咒!对着个世界的不公!!对世界的怨恨!对世界

声明:《长江 建三峡大坝灵异事件》为网友愿做听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