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的思维方式{上} 千万富翁

1第一部分

金钱不是一切,它本身不好也不坏,它是中性的东西。金钱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工具。金钱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破坏。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幸福,在拥有足够金钱的时候会得到改善。而一个千万富翁懂得运用金钱,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

第1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1)Vip!New!

第2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2)Vip!New!

第3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3)Vip!New!

第4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4)Vip!New!

第5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5)Vip!New!

第6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6)Vip!New!

第7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7)Vip!New!

第8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1)Vip!New!

第9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2)Vip!New!

第10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3)Vip!New!

第11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4)Vip!New!

第12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5)Vip!New!

第13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6)Vip!New!

第14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7)Vip!New!

2第二部分

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有好主意。但是,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不轻易扔掉一个主意,直到他对这个主意可能产生的优点都彻底弄清楚为止。

第15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1)Vip!New!

第16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2)Vip!New!

第17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3)Vip!New!

第18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4)Vip!New!

第19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5)Vip!New!

第20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6)Vip!New!

第21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1)Vip!New!

第22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2)Vip!New!

第23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3)Vip!New!

第24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4)Vip!New!

第25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5)Vip!New!

第26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6)Vip!New!

第27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7)Vip!New!

第28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1)Vip!New!

第29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2)Vip!New!

第30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3)Vip!New!

第31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4)Vip!New!

第32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5)Vip!New!

第33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6)Vip!New!

第34节:不同思维方式造就不同生活(7)Vip!New!

3第三部分

当今社会,即使绝顶聪明之人,如果独往独来,也将一事无成。人不是神,金钱再多也有极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你如虎添翼。成功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在给他人提供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他人善意的回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

第35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1)Vip!New!

第36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2)Vip!New!

第37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3)Vip!New!

第38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4)Vip!New!

第39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5)Vip!New!

第40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6)Vip!New!

第41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7)Vip!New!

第42节:雇比自更优证明比他更聪明(8)Vip!New!

第43节:“失败”不意味结束是开始(1)Vip!New!

第44节:“失败”不意味结束是开始(2)Vip!New!

第45节:“失败”不意味结束是开始(3)Vip!New!

第46节:“失败”不意味结束是开始(4)Vip!New!

第47节:“失败”不意味结束是开始(5)Vip!New!

4第四部分

要把不可能化为可能,我们要有人力、财力与物力。就算你全都没有,还是可能一一弄到手的。要是你肯花全部时间精力去开拓人力与财力的资源,那么对你而言,几乎没有事情是办不到的。因此,你不要由于缺乏必须的各种力量,就否定一个可能的观念或构想。

第48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1)Vip!New!

第49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2)Vip!New!

第50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3)Vip!New!

第51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4)Vip!New!

第52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5)Vip!New!

第53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6)Vip!New!

第54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7)Vip!New!

第55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8)Vip!New!

第56节: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机遇(9)Vip!New!

第57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1)Vip!New!

第58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2)Vip!New!

第59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3)Vip!New!

第60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4)Vip!New!

第61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5)Vip!New!

第62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6)Vip!New!

第63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7)Vip!New!

第64节:懂得怎样信念就怎样生活(8)Vip!New!

5第五部分

儿童家具专卖公司创始人格蒂文-格罗斯曼说:“我本该一周在这里待上6天,但我连休息时间也不定期。很有意思。回家是工作,工作就是乐趣。”亨利-福特迷恋汽车,比尔-盖茨钟爱计算机软件。在千万富翁的眼中,每天都有不同的风险,那是乐趣,也是刺激。

第65节:对工作热爱投入并享受乐趣(1)Vip!New!

第66节:对工作热爱投入并享受乐趣(2)Vip!New!

第67节:对工作热爱投入并享受乐趣(3)Vip!New!

第68节:对工作热爱投入并享受乐趣(4)Vip!New!

第69节:对工作热爱投入并享受乐趣(5)Vip!New!

第70节:对工作热爱投入并享受乐趣(6)Vip!New!

第71节:财富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1)Vip!New!

第72节:财富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2)Vip!New!

第73节:财富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3)Vip!New!

第74节:财富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4)Vip!New!

第75节:财富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5)Vip!New!

第76节:财富最终目的是发现自己(6)Vip!New!

第1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1)

第01章 千万富翁们往往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的思考

◆金钱是一种能量,只有流动才会产生力量

培根说过这样的话:“不要爱惜小钱,钱财是有翅膀的,有时它自己会飞去,有时你必须放它出去飞,好招引更多的钱来。”

真正的千万富翁都懂得,越肯为社会谋福利,财富就来得越快。有些吝啬的富翁认为,自己的钱得来不易,应当紧紧拴在自己的荷包里,这种看法实在是泯灭了金钱的本性。

钱具有流动性,它就像山中清澈的泉水一样,源远流长来去自如。一潭静止的水,表面上虽如明镜一般光滑无波,实际上却是污浊的一潭死水。泉水却是涌流不息的活水,永远清洁而令人振奋。守财奴用钱的方式,就像是堵住了泉水的出口一样,旧水出不去,新水当然进不来,将原来澎湃的活泉,变成了一潭死水!

金钱不是一切,它本身不好也不坏,它是中性的东西。金钱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工具。金钱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破坏。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幸福,在拥有足够金钱的时候会得到改善。而一个千万富翁懂得运用金钱,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

在千万富翁的眼中,金钱是包装起来的能源——让它流动吧!金钱就是可以用最适合携带的形式来消化的个人能源。这能源独一无二,你可以将它送到遥远的地方,去协助一个你信赖的计划;同时你可以呆在家里做你最喜欢的事。你可以说,金钱是一种可即刻浓缩的能源……你只要加进一点爱,并将它送到该送的地方。

开始将金钱想作能源——并且让这钱能流过你。有些人担心过多,于是他们将他们的钱储存起来。如此除了阻断流量,还会有什么好处?如此你也无法享用此能源。有人说:“我是在未雨绸缪。”真的!即使你已经可以买得下一个“雨天”,你会去买吗?其他人则假设,如果你已经为了一个“下雨天”准备妥当,你会进一步为你在你的“活电脑”中所规划的漫长雨季而准备!

你可以种一颗种子,看它长大。这个办法可以套用在金钱上。要知道,你每用一次钱,便是在助长钱的流动,它会加倍地再回来。

金钱是个很好的奴隶,却是很糟糕的主人。

——比提-班能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对金钱表现出极端的厌恶。可是,这种厌恶通常是虚伪透顶的,这些人口头上中伤徘谤富有的人,实际上,却在内心深处极端忌妒着他们。

泰得-特纳,也就是今天整个广播王国的最初发明者,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有一种想像,就意味着未来的一幅真实、可实现能图景。”是的,是奇妙的创意掌管着世界,而不是不动脑筋的家伙们。创意所拥有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人们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技术更新的产品、更多的就业机会、美丽精致的艺术品以及富于教育意义的各种工具,等等。工作使我们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东西。而那些对“成功”二字真正理解的千万富翁,会把他们从中得到的好处,再回馈给社会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同样也在文化和科学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金钱给我们较为自由的时间和资源,去追求那些超越人类的最基本需求的高等需求,比如科学和艺术,而不是一家公司;金钱给于我们时间和资源,去创造一些更为重要的东两,比如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不为金钱迷惑的幸存者。

是的,金钱只不过是一种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东西。大多数已经发达致富的人,都在为更多人提供便利的服务,他们也因此而受到大众的尊敬。沃特?迪斯尼点亮了上百万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了他们欢乐的童年,而他给予成人的欢乐也绝不在于此。拥有财富而为人类做出更人贡献的名单,可以无限地开列下去,因为金钱本身就是力量——是为全世界、令人类做出大量的有益贡献的力量。

亨利?福特有一次被别人问到,如果他失去了他的全部巨额财富的话,他将做些什么事情。他连一秒钟都没有犹豫,他说他会想出另一种人类的基本需求,并迎合这种需求,提供出比别人能够提供的更为便宜和更有质量的服务。他说他完全有把握、有信心在五年之内重新成为一个千万富翁。

◆金钱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人生的目的

千万富翁们都禀持这样一种观念:金钱只是一种工具,但不是人生的目的,决不要做金钱的奴隶。喜欢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上有一句话:下棋莫贪。做生意同样也是如此。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业绩,举世瞩目;他的经营哲学尽善尽美。他创立并领导的松下电器公司,总资产逾千兆日元,总销售额近5兆日元,员工总数25万多人。

这正如机器要运转、汽车要跑路,离开润滑油(当然也需要别的条件)是不行的,但润滑油不是人们追求的目的,机器运转,生产产品,汽车到达目的地才是目的。松下说:“为了达到目的地而工作,为了使达到目的的工作更有效率,就必须要有润滑油。所以说,金钱是一种工具,最主

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松下的对金钱是敛财而不守财。他认为:一个人不能当财产的奴隶。他说:“财产这东西是不可靠的!但是,办一项事又必须有钱。在这种意义上说,又必须珍视钱财。但‘珍视’与‘做奴隶’是两回事,应该正确对待,否则,财产就会成为包袱——看起来你好像是有了钱,实际上它却使你受到牵累。这是人类的一种悲剧。”

第2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2)

松下这种思想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他让人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时时想到更远大的一些的目标。他认为:“明天的生活一切都会比今天好。”凡参与生产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人都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也就是金钱)来改善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使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好。”

润滑油的作用在于:机器旋转产生的热量损害机器时,注上一些可以减少磨损;机器旋转过快会对机器造成损害,但只要多注一些润滑油就可以了。金钱也是这样,它可以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弥补和精神上的安慰——多劳多得。

不是这样的话,长时期运转而得不到补充,这种无报酬或少报酬的劳作则难以持久。金钱的作用仅此而已。

没有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会把堆积财富当成首要目标。真正令人陶醉的是赚钱的过程——在商业游戏中取胜的艰巨而刺激的工作,而非金钱本身。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到赚钱的事情:

“即使在今天,让我真正感兴趣的也不是赚钱本身。如果我必须在工作和拥有巨额财富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我会选择工作。领导一支由上千个有聪明才智的人组成的队伍比拥有一个巨额的银行账户更令人激动。我很善于让资产增值,但是我从来不看股票的价格,所以我也不知道增加了多少。”

金钱的诱惑常常似乎与手头拥有的数目直接成正比:你拥有越多你想要的也越多。同时,每1元钱的增量价值,似乎与实际价值成反比例:你拥有越多,你需要越多。正如,亚里士多德对那些富人们所描写的那样:“他们生活的整个想法,是他们应该不断增加他们的金钱,或者无论如何不损失它。”尽管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宽恕那些财富获得者,然而他没有完全谴责他们。“一个美好生活必不可缺的是财富数目,财富数目是没有限制的,”他警告,“但是富有和财富没有限制。一旦你进入物质财富领域,仍然很容易迷失你的方向。”

◆千万富翁并不会迷失在金钱中而成为金钱的奴隶

真正能够拥有金钱并支配金钱的人绝不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暴发户,真正被推崇的千万富翁他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眼光,他们从不做破坏“游戏规则”的巧取豪夺和侵占公私财产的损人利己行为。他们不会迷失在金钱中成为被金钱支配的奴隶。

人体的肌肉是有记忆的。因为,一旦你锻炼出一块肌肉,要再炼出来就比较容易,赚钱也是一样。当一个人一旦锻炼了他的“赚钱肌肉”,他就开始在一种不同层次上有了自我体验。他的思维、眼光、方法都有了全新的改进。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千万富翁的人都拥有正确的金钱观。他们明白在营销时代,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金钱,金钱是所有资源转换的媒介。人生营销中,金钱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在金钱面前是没有清高可言的,若是撇清,反类俗情。不过回过头来说钱的本质是为人所用,如果把钱举得高高的,见了钱便磕头作揖,自降为臣奴,也实不可取。钱物之类,有得用便足矣。但“有的用便足矣”是对普通人而言,对那些想成就大事业和千万富翁的人来说,可就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有得用便足矣”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承认,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又是万万不行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定的财产,而这些都需要用钱去购买。人们的消费是永无止境的,当你拥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东西之后,你会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是交换的手段,金钱就是力量,但金钱既可用于干坏事情,也可以用于干好事情。如,汽车业巨子亨利-福特、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这些人在利用自己的才智的积极心态赚取了巨额财富后,建立了许多基金会,直到今天,这些基金会还有总计10亿美元以上的基金,基金会拨出的钱款专用于慈善、宗教和教育。这些基金会为上述事业捐助的金额每年超过2亿美元。

金钱好吗?许多千万富翁们认为它是好的。崇尚金钱是一种优良品质,但不要过分沉溺其中,既不要贪财,也不要吝啬。

千万富翁们明确财富虽然不是他们最终的人生目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财力却是他们获得感官快乐和社会地位的手段。事实上,人性中一些最优秀的品质是与拥有的财富密切相关的,例如:慷慨、诚实、自我牺牲、节俭的美德;另一方面,它又使贪婪、自私的人产生浪费、铺张挥霍、奢侈等罪恶,所以财力对命运的影响是通过人的主观运用而产生不同作用的。

有句格言说:“一只空袋子是立不起来的。”同样一个没有财力的人也是不可能独立的。要一个债台高筑的人去说真话,恐怕比登天还难。因此,千万富翁们说,谎言是骑在债务背上的幽灵。负债者不得不向债主编造口实以拖延债务偿还时间,这就使得他极尽撒谎之能事。千万富翁们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来逃避第一次债务,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种逃避债务的技巧对于逃避第二次债务往往是巨大的诱惑。不用多久,这位负债者就会在债务中陷得 深不可拔,难以脱身,不管他怎样勤勉努力也无济于事。

第3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3)

不要相信那些表面上蔑视财富的人,他们蔑视财富正是因为对财富的渴望,或者财富多得对他失去了意义。

◆同样金额的金钱,对不同目标有不同价值

被人们看成财富、智慧与新时代象征的比尔-盖茨有时候也想不到自己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他一点也不因为富有而矫揉造作,还是保持着年轻时的本色。他永远是金钱的主人。人们经常可以在机场遇见富有的盖茨,仍然是休闲裤、开领衬衫和运动鞋,甚至都不是名牌。

他也仍然喜欢独来独往,而不是前呼后拥,人们很难发现他有什么显著的变化。见到熟人仍然是那么随意和潇洒:“你好!让我们去吃个热狗,喝杯咖啡如何?”

以微软的业绩而言,盖茨无疑是可以获得全美最高收入,但盖茨的工资仅属于中等偏下。1991年为大约273万美元。即使在微软公司内,也仅能排在第5位。

关于盖茨在花钱上如何保守有不少趣事。一次,他和埃弟?罗仁同车前往谢拉顿饭店开会,由于饭店地处西雅图下区,结果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这时,罗仁建议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

他也仍然“噢,不,这要花12美元,这不是一个好价钱。”盖茨强调道。

“我来付。”罗仁坚持道。

“那可不是好主意。”盖茨答道,“他们超值收费。”

这就是盖茨的过人之处。罗仁在对人讲这件事时强调,这并不是吝啬,更知道,盖茨在请客户吃饭之类的事情上相当大方,他只是厌恶物值不符。

盖茨过着适度的生活,以致无需出售持有的股票,相反,他的股票因为分红派股而越来越多。就这样,一个不在意钱的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此,适度、冷静地面对金钱对你的人生成功将大有裨益。

做老板与做员工的很大不同之处就在于,老板的最大劳动在如何花钱,钱花对了,就肯定能赚钱。因此,不妨这么讲,老板的最大长处是知道怎样花钱,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比如请客吃饭,同是1500元一桌,一般人钱花就花了,未必能有增值的意义。而老板请客户吃饭,则意味着3万或30万的生意。

千万富翁们懂得要挣更多的钱,就必须分得清勤俭节约与吝啬的区别。日本松下电器的老板松下幸之助的个人午餐是普通盒饭,但他一定不会同意他的经理们在便宜的小饭馆里与客户洽谈生意。

同样金额的金钱,对不同目标有不同价值,针对不同的目标,1元钱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千万富翁们知道,每天1元钱就能增长出百万元。所以,他们珍惜他们付出的每1元钱。

千万富翁牢牢控制着自己的每一分钱。兴旺发达的人们在每次花钱的时候会货比三家;他们要求并期望得到折扣;他们仔细检查收据,看看有没有错误;他们将账本平衡到一分不差;他们一回到家或办公室,就会把收据存好……。这些步骤只需要额外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却能在财务方面保证长期的安心。

◆开源节流固然重要,但理财更重要

有人把勤俭作为美德,古有明训:“大富由天,小富由俭”,好像致富的不二法门就是开源节流,中国的储蓄率也因此一直居世界的前几名。然而,在这个竞争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些成为千万富翁的人们却持有这样的观念:开源节流固然重要,但理财更为重要。

设想一下,假如你要挣到1亿元,那么在1亿多的财富之中,究竟有多少钱是由勤俭、开源节流而来的?答案是你一年存1.45万40年共投入56万。56万约占1亿的10.5%,而95%的财富都是由投资理财而来,也就是用钱赚钱的方式而来的,每年20%的报酬率,经过4年利滚利赚来的。由此可见理财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很大程度上一个人一生能累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他赚了多少钱,而是他如何理财。

很多千万富翁在创业初期,基本上没有资本优势,甚至资金还可能非常短缺。但他们后来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如果一位上班族到年老时,发现自己的财富大多是自己一生刻苦耐劳、省吃俭用赚来省来的,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一定不会很有钱。对多数人而言,要改善财务状况的首要任务,不是加强开源节流,而是应加强投资理财的能力。

你可以这样算一笔账:

单靠开源节流不靠理财的话,一年即使储蓄100万元,也必须在100年后才能累积到1亿元。反之,若利用投资理财的话,一年只要储蓄1.4万元,40年后就可成为亿万富翁了。

要理财并非否定开源节流的重要性,相反,富有的人们喜欢通过聪明地花钱而省钱。并且他们至少要存下收入的10%。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不要只顾开源节流而忽略理财,投资理财在累积财富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善于理财者而言,一生的财富主要是靠“以钱赚钱”累积起来的,而不是省来的。

千万富翁们建立一个体系,让钱源源不断地注入你的生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自己的收入有多少,总要留出来一部分余钱。这可能是最难做到的事情,但是对长期的致富计划来说,这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个人戒烟了,她自我炫耀地对罗伯特-伦说 “罗伯特,我上个月省下了50美元。”艾伦说,“是嘛,钱在哪儿呢?在哪儿呢?拿出来给我看看。”她拿不出来。那笔钱已经流入了她的日常开支,从她手里丢掉了,早就没影了。

第4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4)

艾伦认为她应该把这50美元拿出来,从生活开支中拿出来,把它攒下来。这样她就能把这钱抓在手里了。千万富翁的思维是:要把钱攒下来,不光是省下来,还要把它从你的生活开支中拿出来。

千万富翁非常清楚每1元钱的价值,因为每1元钱都是一颗生财的种子。只要你把它种下,给它施肥,除草,松土,那它就会发芽抽枝,长成一棵摇钱树。这棵摇钱树能生出足够的钱,为他今后的生活提供开支。它能自动生财,完全不用你再去操心。

大多数人并不珍惜这1元钱,他们把它扔到了一边。他们破坏了它的价值,没有把它拿出来充分利用,它也就无法生出50万、500万、1000万甚至更多的钱来了。所以你必须认清钱的价值。

《下一位千万富翁》的作者托马斯-斯坦利和威廉姆认为,在很多方面来说,只是简单地给别人钱其实也是一种伤害。第一,给了别人就会减少自己的钱,这样很难保证自己退休后的安逸生活。第二,拿到钱的人他不会拿去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礼物一样的钱会被大把花掉。第三,这样会导致得到钱的人养成一种只会消费的花钱习惯,这不利于他们自己去创造财富。

如果一个人理解了复利的力量,就能凭借一天1美元成为一个千万富翁。如果利息为10%,那么一天1美元,56年以后你就是千万富翁了。问题在于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想等上56年。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每个子女或每个自己深爱的人拿出1美元,那么你的投入以复利计算就会得到很高的回报,最终你就成了千万富翁了。

假设从你一出生就有人一天拿出1美元给你,从你出生的那天算起,直到你退休的时候,也就是65年。不管这个人是谁,只要他每天都拿出1美元,那这笔钱的累计情况就是约25000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把1美元放在床垫下面,一分利息都没有的情况下,65年后你能拿到这么多钱。如果有3%的利息,你就能拿到大约75000美元。同样是一天1美元,5%的利息就能让你手中的钱增加到200000美元。10%的利息能让它累计到2750000美元。而15%的利息就意味着50000000美元。这也是一天1美元啊。如果是20%的利息呢,你就能拿到一个亿。

千万富翁们懂得真正需要去做的是,让自己的钱以致富回报率不断地积累、增长。千万富翁认为投资能让自己的钱带来相当高的回报率。他们让自己的钱以10%或更多的比例递增。如果你的钱不能以10%或更高的比例递增,那你就永远别想发财了。千万富翁懂得必须创造高回报率。但这意味着更多的冒险,也意味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但他们会从那些确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那里寻求指导。

我们大部分人所受的教育是,把自己的钱以零回报,或是3%-6%的低回报率积攒起来。

致富的关键在于,你要意识到自己一生要在两道门当中选择一道。你要么选择那扇写着“自由”的门,要么选择那扇写着“保险”的门。如果你选择了写着“保险”的门,那你最终什么都得不到。而如果你选择了写着“自由”的门,你可能会失去很多,你可能会一路磕磕绊绊,你可能会有金钱上的损失,你也有可能感觉不安,感觉没有保障。但是最终你将得到的不仅仅是自由,还有保险,两个都抓在你的手中。

千万富翁们下定决心,这是他们必须作出一个选择。他们让自己的钱以高回报率不断增长,让它在你生活中的一天24小时内源源不断、滚滚而来。

◆千万富翁懂得不是更多的投入,而是更聪明的投入

千万富翁很节俭。但是许多人认为节俭就是“事事自己动手”。其实不然,当节俭会使家庭的经济效率真正得到提高时,千万富翁是很节俭的。《韦伯斯特英语大辞典》将“节俭”定义为“以资源使用的经济性为特征,或者是反映了资源使用的经济性”。这里的关键词是资源,不只是指首次成本所花费的钱或资产,而是指整个动态周期中的资源耗费。大多数千万富翁都不是事事自己动手的人!他们的做法是:从他们的闲暇中赚取收入,尔后将这些收入用于雇请专职的油漆匠、木匠和安装工,这样会更具有经济效率。

有一次,托马斯-斯坦利博士向一位高收入的漫画家、油画家及插图画家问及这个事事自己动手的问题。当时他在这位画家的家中,那是一幢很大的英国式住宅,俯瞰着休斯河。在他俩谈话之时,斯坦利从窗子里望出去,看到一群房屋油漆工正在房子的四周搭脚手架。于是,他就问这位画家,漆这么大的一幢房子价格如何。其价格听起来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斯坦利情不自禁地问道:“你是一位油画家,你为什么不自己动手漆房子呢?”

这位画家的反应很快而且一针见血。他告诉斯坦利说,干他自己的工作所赚的钱比请一群房屋油漆工来漆房子所付的钱要多得多。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他说:

如果在漆房子时我从梯子上掉下来怎么办?我会死掉或者永远残废……再也不能轻松地赚钱生活了。

漫画家就像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一样——他们不会因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在降低家庭的经营成本提高他们的经济实力方面,千万富翁对整个动态周期的成本很敏感。在一座梯子上摇摇晃晃地给房子油漆,这有可能使他们在自己的职业中赚取几百万收入的未来化为泡影。

第5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5)

千万富翁和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富翁的人对“首次成本”并不敏感,他们只是对“动态周期成本”很敏感。“首次成本”是指如果你自己做一件事而不是请一个专业人士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节省一些钱,但是这个数字是很有欺骗性的。

通过自己做,你是可以节省一些钱。但是,你没有考虑到动态周期的差异。想想看:如果你决定亲自做所花费时间和精力。你本可以将这些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你的专业技术或者研究投资上。

托马斯-斯坦利在撰写《身边的千万富翁》一书花费大约180天时间,或者说43,200分钟,写完这部书稿。在这180天中,他平均每天写4个小时,大约为240分钟。也许这听起来像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斯坦利并不这样认为。这不过是43,200多分钟;这只是由他的手用一支蓝色圆珠笔写成的150万个符号。他看待这项工作的方式与绝大部分高效率的人们看待他们的工作是一样的。他们往往通过比较不同的时问安排来激励他们自己。

斯坦利认为这比他自己在当大学教授13年中在往返校车上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无聊的往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写一本书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多。每天,只有几个小时是脑力处于高峰的时期,对他而言,其最大限度大约是4小时。因而他必须决定下一个50,000分钟是花费在车上还是花在写一本书上。

遗憾的是,成百上千万的人将他们的脑力和体力浪费在一些并没有产出的事情上。因此,每月抽出几分钟的时问来提高你的生产效率。对于你的时间安排,可问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我的一生中,我将在各项工作上花多少时间?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浪费的时间?

——对于我的时间而言,能不能花到更好的地方?

——我能否从事一些会在我的后半生中一直给我带来好处的工作?

◆打折购物并不能“省”钱

说到购物,大多数人的思维都相似。打折扣或大减价的东西可以“省”钱。为了“省”钱,越来越多的购物者追求更便宜的购买、而不是精明的购买,所以,节假日里各大商场疯狂打折,排起长队,或者在网上浏览最新的折扣信息,只是为了买的更便宜点,可以“省”钱。然而,他们只是在对自己开玩笑。无论你支付什么价钱,只要你消费,你就不可能“省”钱,因为金钱在向外流,而不是向内流。

一成不变的思考和想通过打工创造财富,或者通过打折购物坚持“省”钱的人,就好像“刻舟求剑”的人一样。大多数人就是这样,他们在他们看得比较清楚的地方创造财务,就是说,在与过去一样熟悉的地方,在他们的打工环境和购物打折中。

如果你选择通过更努力的工作、或者打折是购物来赚钱,那你就找错地方了!打工没有错,但是这并不能使自己获得财务自由!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打折“省”钱,事实上,打折不是用来让消费者“省”钱、让他们创造财富的,折扣是用来掏消费者口袋的钱,为店铺主人创造财富的。

当然,对消费者来说,折扣当然是件好事,所有的人,包括亿万富翁,都喜欢减价。但不要骗你自己说,打折时购物时在“省”钱。当你消费一件产品的时候,你是在减少你的银行存款,而不是增加存款;你是在花钱,而不是“省”钱。

今天,许多的购买者是冲动型购买者。他们没有携带购物单就出现在一家超级市场中。他们没有计划,在商场中四处闲逛,因而很可能在寻找商品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花费的时间越多,他所花费的钱也就越多。这个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证实。而且,在没有购物单的情况下,人们经常会购买几周以后才会需要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

消费者将世界看成是一个花钱的地方,而不是赚钱的地方。当消费者来到一个折扣店或者网站,他们看到的全都是花钱的产品,但如果他们从店铺的角度来看这些产品,又会怎么样呢?他们开始看到资产,而不是负债。

如果一个人始终像消费者那样思考,买一件东西都想通过折价来“省”钱,最后,他只有将自己的梦想打折!一个人整天想着打折时购物,最后,他的家里就会堆满用六折买回来的东西。两年后,当他决定要清理一下时,就会发现一块钱买回来的东西,能卖一分钱已经很幸运了。短期来说,你或许省了40%,但是长远来说,你的梦想就打了100%的折扣,因为你已经负担不起这些东西了!

还有,购物时如果你没有购物单,没有购物计划,那么你每周将在食品店里多花20分钟、30分钟或者更多的时间,那就是你没有提前做好计划的缘故。如果每周占用30分钟,那么在成年人的一生中,这将会是62,400分钟至78,000分钟,或1,040小时至1,300小时,或65至81天。

绝大部分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会告诉你说,妥善的计划和组织对于解释他们的经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还会告诉你说,他们的父母亲,尤其是他们的母亲,是优秀的计划者和组织者。严格地按照家庭帐单、家庭活动与家务的日程表来行动也会给他们带来好处。

托马斯-斯坦利博士一直在教一门有关市场战略计划的课程,这门课程需要一份计划方案,它占学生等级评分的50%。每个学生都必须给一家特定的公司制定一个计划。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份作业最难的部分是给这个计划的每一部分准备一份日程表。为了做得好一些,他让每个学生购买一本《效率手册》,然后让他们每天用铅笔按照进程开始填写。不能用墨水,因为在进行计划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犯错误。他们必须将每一个行动、工序和任务置于一张3英寸宽5英寸长的卡片上——总共大概是100到200张卡片,每一张卡片上包括一个任务。然后,斯坦利博士要求他们按日期将这些任务综合起来。

第6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6)

结果,斯坦利博士发现大多数学生说不曾做过。虽然这些学生在分析问题上是那么的聪明,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真正的组织管理经验。即使这些学生没有组织技巧,或者说老师们没有教他们进行计划设计,但只要他们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的要求——何时学习、阅读特定的书籍以及参加考试等等——也能获得学士学位。因为有其他人为他们计划,所以他们不必动手。但是,那些成功的千万富翁们都是那些自主地进行计划和组织的人。

绝大多数的千万富翁寄希望于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对一定时期中各种活动的成本和利益进行计算以求得节省。这种行为习惯与财富的积累有高度的相关性,而这只是千万富翁全面节俭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今天,许多年轻人不知道如何为将来作准备,因此,我们又怎能期望他们成为经济上成功的人呢?

◆千万富翁往往拥有多个收入渠道,并很好地运用“沉淀收入”

大多数人对金钱与财富的理解往往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不懂得换一种思考方式。大多数人对建立财富有相同思维的人,都有一份工作,那是建立财富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了,对吗?如果打工者想建立更多的财富,他们会寻求晋升,或者另一份新水更高的工作,或者找第二甚至第三份工作。他们也寻改变了工作,但是他们没有改变思维,正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并没有改变,所以,他们最好也只能过着小康之家的生活,而不能成为千万富翁,千万富翁们往往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的思考。

千万富翁认识到有必要维护多个收入渠道之组合——不是一个或者两个,而是来自完全不同的多种渠道的收入。如果其中某一个渠道“枯竭”了,他们不会因此忧心忡忡。他们有时间进行调整。他们很稳定、很安全。

其实,一个人只要看看自己的经济状况就知道了。如果五年前他没有为自己策划好四五个额外的收入来源,那么他今天很可能只有紧紧抓住仅有的一根稻草。

罗伯特-艾伦认为,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拥有多种收入流,拥有许多不同的收入来源。不能仅仅依靠一种寻常的收入来源,而必须拥有“沉淀收入”。

千万富翁懂得运用金钱的沉淀收入,所谓沉淀收入是指能“再生”的收入,即无论你是否在场都会不断“流入”的收入。比如,银行户头里的资金为储户赚取利息的时候,那种收入就是沉淀收入。它会不断流入户头,而不需要额外付出任何努力。

“沉淀收入”使一个有人在睡觉的时候也能赚钱。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睡觉的时候赚钱,那他就永远富不起来。如果你是靠工资单生活的,那你每工作一个小时只能拿到这一份报酬。他希望自己每工作一个小时能从多种渠道,在生活的多个方面,拿到多份报酬。这就是我对自己生活的规划。

试想,你的收入中有百分之多少是沉淀收入?沉淀收入意味着你只需要努力工作一次,然后它会在数月甚至数年时间里产生稳定的收入。你因为那一次辛苦而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报酬。每一个小时的努力工作都能得到数百倍的回报,岂非美哉?

罗伯特-艾伦在1980年写的书至今还卖得很疯狂。《零首付》是有史以来房地产类书籍当中最畅销的一本。而他现在一直能够拿到这笔沉淀收入的原因是,他曾经工作过一次,非常努力地付出过,那是在21年前,而从那以后,这分付出就给他的生活注入了一股绵绵不绝的稳定的收入流。如今你在北美的每个书店里都能看到这本书。他不必亲自去那里售书,也不必为它的营销再去奔波。所有这些工作都由遍布北美的大小书店来打理。

所以,真正的秘诀就是你要找到这样一种收入来源,让它为你制造出一种隐性的收入流。

在这方面典型的成功者就是设计制作电池检测器的那个人。金霸王电池上的小电池测试器发明人曾经将自己的想法提供给了大型电池公司。大多数制造商否决了他的想法,但是金霸王看到了其中的妙处,同意只为他的发明支付每组电池几美分的报酬。

这个人还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情绪戒指的人。这个技术被称为热基因学。后来,他决定把他的这个创意带到电池检测公司,他真把技术转让给了电池检测公司,同时,他说,“我不想让你们给我一次性的报酬。我只希望你们每卖出一个电池检测器能给我抽出几分钱的佣金。” 如今,他已经挣了数百万美元,因为那些沉淀收入在几美分几美分地不断增加。而这里面最漂亮的一点是——他并不需要到场!钱会自动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账户他已经坐拥几百万的家产,这都要归功于那个电池检测器给他带来的这股小小的收入流。他曾一度努力地工作过,并以此为今后的生活开辟了一股稳定的收入流。这就是沉淀。

不管是房地产、股市,还是手头的银行存款利息,采取哪种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选定一个自己真正热衷的领域,把精力集中在这一点,在一个人平常的固定工作时间以外着手于该领域内的工作。

◆千万富翁将每次购物都视为生产消费

“生产消费者”这个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词合并而来的。生产者赚钱,消费者花钱,生产消费者是在花钱的同时赚钱。

生产消费者是一个以被证实的、存在多年的概念。越来越多明白这个道理、并把他叫交给别人的人,正在赚取财富。

第7节: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思考(7)

如果你拥有自己的房子,你就是一个生产消费者。

拥有你自己的房子是一个经典的生产消费范例。当你买房子的时候,你在买一件产品,就如同买一辆车或一张床。然而,与车和床不同的是,保养良好、地理位置优越的房子的价值会随着时间而升值。另外,房子的主人每个月在偿还抵押贷款时,都是在他们的房子里建立资产。

价值的上升和房子里的资产相结合(暂且不提房子的主人可以用抵押贷款的利息来抵扣税款),增加了房子拥有者的净资产。所以,房子是大部分北美人单一的最大财富来源。政府统计数字显示,普通美国人67%的净资产与他们的房子紧密相连,由此证明有自己的房子是一项很棒的投资!

拥有房子是生产消费力量的经典范例!

假如你买了一所房子,那么你在花钱的同时赚钱。长远看来,你在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买房子被认为是一项投资,而不是花费。

我们用来买房子的钱增加了我们的净资产,而不是另他减少。这是多么神奇的概念,对于每个参与的人来说都是很划算的生意!当每个月房子拥有者抵押款的时候,他们都在创造更多的财富,抵押贷款公司则靠赚取贷款的利息来创造财富。正如我说的,拥有房子是生产消费行为的一个经典范例——房子的主人在消费的同时生产财富。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生产消费并不局限在买房子。为房子拥有创造财富的生产消费原则——资产、增值、还有税收益处等等——同样可以在你每次购买其他产品和服务时,为你和你的家人创造财富。关键在于,要像一个房子拥有者那样做长远的考虑,而不是像一个租客一样只做短期的考虑。长远来说,每个月多花100元来支付分期付款和建立资产,比每个月“省”100元,然后什么也没有建立要好。简单来说,生产消费的关键,就是要更精明地购物、而不是单单追求更便宜;做长远的考虑,而不是短期考虑;以拥有者的思维模式来思考,而不是顾客的模式。

事实上,任何明白生产消费的基本原则的人,都可以学会创造财富,只要他们愿意改变日常购物的习惯就可以了。你不需要是一个经济博士也能明白这些原则,这些都是些简单、很基本的,连在街上买柠檬水的小孩子,也能在几分钟内学会这些原则。

当有人拒绝承认生产消费的力量时,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数都用自己的房子,而且从来不会做租客。他们会说,“如果你能有能力买,为什么将钱花在租房子上面呢?”就好像购买房产,就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这些头脑闭塞的人不能接受这一点,那时他们的损失。

千万富翁明白金钱增长和花费(金钱减少)的差别。他们购买能增值的资产,比如优质股票,而不是购买随着时间过去而贬值的负债,比如昂贵的家具。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意,或者是他们所在公司的资产合伙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房产,延迟短期的享受,而追求长期的财务保障。简单来说,千万富翁在他们花钱的时候寻找赚钱的机会。

一句话,千万富翁是生产消费者!

亿万富翁保罗-盖蒂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变得富有,只要找到一个赚很多钱的人,然后按照他做事情的方式去做。”富人是生产消费者,他们拥有更多,因为他们以店铺的方式思考,他们以店主、而不是顾客的思考模式,然后按照这种模式去做。因此,如果你想拥有亿万富翁所做的事情。亿万富翁生产消费,而不是消费,就是那么简单。

如果,你一直都是以消费者、而不是生产消费者的模式思考,而在财务上走错了方向,现在掉头还不迟。如果你在财务自由的道路上走错了方向,很可能是因为你并不知道有更好的方向!你只是在随大流!与大多数的人一样,你走进了错误的模式——消费模式。

从消费者转向生产消费者,第一步就是要打开你的思维,却接受一些新的观念。正如一位智者所说的:“你的大脑就像一个降落伞,只有在敞开时他才有用。”你必须打开头脑,这样,新的生产消费者思维才能代替旧的消费者思维。只要你这样做,你就开始向一个完全不同的财务方向进发,和其他千万富翁是同一方向的。

第8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1)

第02章 千万富翁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

◆在真正千万富翁的观念中,付出是最好的回报

有个很奇怪的矛盾现象,千万富翁们一方面在谈论着1元钱的力量,以及这1元钱能如何生出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钱来。所以你会发现,有钱人把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都呵护地非常非常仔细。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在捐献时一出手就是上百万、上千万。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千万富翁们认为必须非常善于控制流入生活中的钱财,因为最终这笔钱将使自己财源滚滚,将成为自己日后捐赠社会的一大笔财富。如果他在这方面不认真去做,那他最终就没有什么可以付出的,也就没有任何途径去造福后人。

当水冷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结成冰,这就是人们对钱的态度,他们对钱非常冷静,抓得非常牢固。但是如果你开始把钱送出去,它就开始松动了。它就变成了液体,铺开的面更大了。如果你送出去的钱再增加的话,它就变成了蒸汽。它是不断扩大的。你给出去的越多,你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圣经》里有一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朝着什么东西走过去,这个东西同时也会朝你走过来。经文里还提到,上帝说,“如果你向我迈近一步,我也会向你迈近一步。”

同样,如果你朝着受教育的方向努力,那么接受教育的机会似乎也正向你迎面而来。

如果你朝着健康的方向努力,那么如何促进健康的各种信息就会朝着你接踵而至。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只要一个人开始朝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努力,那么他会发现生活中千真万确地存在这种神奇的现象,他会发现生活总是乐于回报那些执著的追求者。

如果你开始关爱生活中的某些事情,那么作为回报,生活会为你创造更加美好的东西。

如果你是个爱花的人,你会发现朵朵鲜花似乎是专门为你而开的。

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这样的愿望,都希望能够报答为自己倾心付出的人。

它可能是一座花园,你曾为这个花园投入很多时间,修整、除草、防虫,它是在你的照料下欣欣向荣的。如今这份欣欣向荣正和你的付出相互辉映,因为是你为它付出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为它付出劳动乃至生命中的一段时光。

吉姆-罗恩给自己的孩子做了个公式,叫做70—10—10一10。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你每赚来1美元,花出去的永远不要超过70美分。

在那留下的30美分中,10分用做流动资本,10分用做闲置资本,另有10分用去捐献。

你可以把它捐给教堂或者某个慈善组织,你可以授权别人来管理这一部分资金,也可以亲自把它捐献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

吉姆-罗恩这样解释到,“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慷慨解囊。我一直对人说,在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从10美分做起。这样,当你一点点富起来的时候,当你一点点有了钱以后,这部分捐款也会一点点随着增加。

“不过,一定要从最初的10美分做起。如果你学会了慷慨解囊,那我向你保证,你的孩子们也会以你为榜样,从他们赚到的每一块钱当中拿出一毛钱来帮助那些一时之间无法自助的人。

“这种付出可以改变人的精神境界。只要你肯慷慨解囊,就会得到回报,这种回报就是获得更强烈的成就感。”

千万富翁懂得得要学会通过付出以把这个世界装扮得更加美好。不仅仅要付出个人收入的10%,还要付出一部分时间。这样的付出绝对是笔明智的投资。它可以让人马上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超出最初的想像。它会让一个人在个性方面,在声誉和思想境界方面得到超乎寻常的回报。这种付出绝对是物有所值的!

有人也许会说,“可是,如果我把钱捐献给某个组织,可这个组织滥用了我的捐款怎么办?”其实对你来说,他们是否滥用捐款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曾经付出过,对工作负责是他们的事情。

对于那些真正成功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而言,付出财物是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接下来的一步是付出自己的思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念。

富翁们常常让自己的想法被大家知晓。并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别人。并且随着千万富翁们的行动与思维日渐积极,他就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信心日增,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他所吸引,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积极态度。

◆千万富翁们懂得环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投资成功的首要的秘诀是“环境”。古有“孟母三迁”。比尔。盖茨如果出生在非洲,连电脑都没有见过,就算他有230的智商,也不可能成为电脑王国的领袖,不可能成为世界首富。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投资水平是他平时经常接触5位朋友或者投资者的平均数。

千万富翁和千万富翁一起;千万富翁和千万富翁一起;亿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一起。那么自然是:盈利的人和盈利人一起,亏损的人和亏损的人一起,因为他们都是相同的思维方式。乞丐们一起讨论的是如何用手就摸出别人给的是1元纸币还是2元的纸币。亏损的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的是市场多么的不好,庄家是多么的坏,庄家在信息、分析工具上多么有优势,但是从来没有研究对手的投资手法后,自己如何去赢钱。

日本首富系山英太郎能够成功,他自己有一套“利益至上交友法”。在2001年秋天和2002年春天,两度在全日本经营者举办研习会上,开宗明义地表示:“别和穷人交往。”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负债”型的朋友。

穷人有两种。一种是字面上所指的“没有钱的穷人”,跟这种人交往,只会陷入老是自掏腰包的境地。如果想要存钱,就必须节省这种不必要的花费。想找人一起吃饭、喝酒,找比自己有钱的人作伴当然更为明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喜欢身边围绕着没钱的人,享受他们的阿谀奉承。但是穷人只是向钱低头而已,不论你曾经给过他们多少好处,当你没钱时,这些人就会忘记你曾经施与的恩惠,两脚开溜而去。

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施与受的关系,如果只有施当然只有损失。而另一种穷人不只是没钱,也缺乏有益于人的资讯和娱乐别人的才能,毫无利他的价值。虽然他说“别和穷人交往”,但如果哪个没钱的人有值得请客的价值,那么即使他再穷,也乐意和他交往。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拥有许多他不知道的资讯,花钱在他们身上绝对不会浪费。他从与他们交游闲聊中得到的资讯,往往成为生意上的灵感。这些朋友属于“资产”型朋友。由此看来,为他们花钱其实是很便宜的投资。也就是说,他与别人交往时,经常在瞬间计算着投资效果。

第9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2)

1999年美国NBA芝加哥公牛队的教练杰克逊、天才球员乔丹都退役。这时湖人队有三个顶级的球员,但是他们老是想比较谁是第一,结果球队成绩一直不理想。

湖人队的老板认识到了教练的重要性,用NBA的最高年薪600万美元(当年在公牛队的年薪400万美元)聘请教练杰克逊出山。湖人队在2000年当年就获得了NBA总冠军,2001、2002年也连续获得了NBA总冠军。教练杰克逊的年薪也递增到800万美元。杰克逊也成为了两次以球员身份、9次以教练身份取得NBA总冠军的第一人。

看看,这里是同一样的球员,这些顶尖的球员由于没有顶级的教练,一直都不能成功。但是当聘请高水平的教练,获得过6次NBA总冠军的教练就可以很快就带出冠军的队伍。所以除了自己有能力之外,好的教练的作用必不可少。有一个好的教练,好的方法,就能加快成功的步伐,善于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世界上99%的成功者都有教练、老师。美国著名短线操盘手马丁-舒华兹在他经过10年的分析师生活,下决心一定要突破时,他和太太做了一份成功的目标和计划,其中就包括要找一位老师。

在一次交易中,舒华兹头脑发昏,不断地在迎头作空了250手SP500指数期货,一直到涨停,浮动亏损100万美元,这是他操盘历史以来最大的亏损。当晚他打电话给他的老师鲍伯,请教他如何处理,老师鲍伯说:“舒华兹,马上止损,只有你回到没有持仓的中立状态,你才会把事情看得清楚。你不可能比市场更精明,接受现实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舒华兹经过一整晚的煎熬,接受了老师的意见,果断止损,重新操作,并在当月弥补了亏损。

著名华人网球明星张德培青年时代和桑普拉斯、阿加西、科威尔都是同一网球教练——尼克,尼克曾经带出了桑普拉斯、阿加西、威廉姆斯姐妹和库尔尼科娃等世界知名球星。张德培依靠他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打败他的几位师兄获得了世界网球青年冠军。成年后桑普拉斯、阿加西、科威尔都先后多次获得了世界网球排名第一。但是张德培最高的排名也是世界第二,原因在什么地方?桑普拉斯、阿加西、科威尔后来都聘请了最顶尖教练,像桑普拉斯聘请了著名的发球教练,他的发球得分率也是最高的。而张德培却是聘请了没有职业网球经验的哥哥和父亲做教练,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素质但是不同的教练、老师产生了不同效果。

致富过程中你要明白,在我们的人际关系网中,并不是单指某一位是你的致富指导,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指导,只要对致富有利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致富指导。然而大多数人却很少从身边的人学习致富的经验,而忽略这些资源的富有性,导致你不能致富。

◆阔绰来自于改善他人的处境;索取的主要原因是拥有更多可给予的

有人说:“有了富裕的源泉,就产生了给予。”千万富翁采取一切必须的“行动”来尽可能多地为世界增添价值。千万富翁能体会到为世界增添价值的做法所带来的平和安详、感激和拥有财富的感觉。这正是人间最大的快乐之一。

因此,要想成为千万富翁,首先你必须给予。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不合逻辑。但你想一下,朋友最多的人是不是他首先就是别人值得依赖的朋友?获得爱最多的人是不是最具有爱心的人?这就是开明的千万富翁的信念——给予就是获取。

“给予就是获取”为我们打开了创建财富的精神世界。请付出你的时间、你的赞同、你的微笑、你的忠告、你的智慧、你的敬意、你的幽默感、你的才能、你的关注、你的鼓励、你的爱。所有这一切都会大量地流回到你的身边。精神境界能够扩大、增加一切所给予的东西的价值。“给予就是获取”让我们、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结果成倍放大。

投资商坦伯顿基金的创始人约翰-马克斯-坦伯顿说:“捐款永远能为你的投资带来最大的回报。”探询一下大多数大财团的幕后情形,你会发现一种共同的模式——他们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给予能够让财富增值。有人把金钱想象为三种形态:固态(物质)、液态(头脑)和精神状态。当你从感激和富绰的高度付出金钱的时候,它就把你从物质形态推到了精神境界。

正如水经过加热会膨胀一样,金钱通过给予而膨胀。给予能够实质上让金钱放大、增值、翻番。相反,你把自己的钱攥得越紧,它就变得越紧缩。

捐献是一种金钱放大器,而不是减少金钱。无论你做什么,它都会使之膨胀、加倍、增值。当你开始按照这一法则生活时,你就会获得30倍、60倍或者100倍的增值回报。

当你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的时候,大自然会确保明年在你摘取苹果的地方长出两个苹果。一粒苹果种子能够长出一棵苹果树;一季苹果的种子能够造就一片苹果林。

派往非洲的医生及传教士阿尔伯特-施惠泽说:“人生的目的是服务别人,是表现出助人的激情与意愿。”他意识到,一个积极思维者所能作的最大贡献是给予别人。

前任通用面粉公司董事长哈里-布利斯曾给属下的推销员这样的忠告:“忘掉你的推销任务,一心想着你能给别人什么服务。”他发现人们一旦思想集中于服务别人,就马上变得更有冲劲,更有力量,更加无法拒绝。说到底,谁能抗拒一个尽心尽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呢?

第10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3)

◆千万富翁们把服务看作是一种投资,是产生金钱的种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

住在一家美国旅馆里的一位旅客从楼上急匆匆地下来,到了大厅里的收款台前结帐,离乘火车的时间只剩下15分钟了。突然,他想起还有一些东西忘记在房间里了。

“喂,招待!”他对旅馆招待员说,“跑上去看一下我是不是把一包东西忘在那里的桌子上了?快点!”

招待员跑上楼去了。5分钟过去了,这位旅客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样子很生气。最后那个招待员空手来了。

“是的,先生,”他回答那个旅客,“你把你的包裹留在那里了,它确实在你房间里的桌子上。”

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这位招待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但可以想象,他会挨一通臭骂,也许还会饱尝老拳,甚至会因旅客的投诉而卷铺盖回家。可怜的是:他其实并没做错什么事,仅仅是缺少了那么一点服务的主动精神。

欲显示你的价值,非把你服务的精神加倍,供给世人不可。

——亨利-福特

每一个成为千万富翁的人都懂得,出来做事,要有服务的精神,尽量能够做多一点,做好一点,主动一点。这表他们的工作不是专为酬报,而是一种责任感和贡献感在促使他们这样做。

要做多一点,做妥当一点,多过别人所希望或要求的,渐渐地会使别人留意,甚至感激你的工作态度,给你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带来发挥你才能与服务精神的机会。

艾米面包公司创始人艾米?舍贝尔曾经这样说过:“人们都盯着这门生意,以为效益可观,因为你卖的是面粉和水。但他们并不把热情、细致定位和对职员的要求算进去——这些才是巨大的。而这些并不像看起来那样迷人。这是非常令人难堪的。”

想挣钱和发财是每个人的本能愿望。可是许多人的挣钱方法太落后了,“金钱第一”的人因被钱迷住,而忘了这样的道理:不播种生长钱的种子,钱是不会自动来的。

一个千万富翁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仅仅为了钱而去做一些事情,真正的千万富翁们懂得建立品质恒久的项目,并使相关人都觉得自豪。

千万富翁们把服务看作是金钱的种子。也就是说“服务第一”的态度可以创造财富,把服务放在首位,金钱自会滚滚而来。

热心提供优良服务的服务员不必担心他们的小费;而一个对顾客的空杯子视而不见的服务员(干吗给他再加咖啡呢,他们看上去不像是给小费的人。)结果真是得不到任何小费。

总是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的秘书,将来她的薪水一定不错。而另一个秘书则在想:“这些信件稍微乱一点有什么关系,我一周的薪水才60元,他们还指望得到什么呀?”这样的秘书只会停留在每周60元的阶层上。

经常给别人提供比他们预料的更多的服务。这一点点额外的小事就是对金钱的投资,这种投资会得到意外的收获。自愿早上班,晚下班,帮助公司分担一些繁重的工作,这也是投资;给顾客提供正常范围以外的服务也是投资,因为它会使顾客再来。提出一种提高效率的新想法也是一种投资。投资,无疑会带来利润;提供服务,也同样收获金钱。

千万富翁们往往认为:在我们为人类做出服务的同时,世界用财富来作为与我们交换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奖赏。如果我们拿出最好的服务,那么我们可以期待一个与之相称的奖赏。

千万富翁们往往从为大众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开始着想,而不是从追求利益的角度开始着想。只要自己的公司有了优质的产品或者优秀的服务,钱也就自然源源不断地滚到他们的钱袋里来了。只要对服务质量备加关心,钱也就自然会随之而来。

◆一个人的收入永远跟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品质、服务的价值成正比

一个人的收入跟这个人付出的价值成正比,而价值不是由个人来认定的,而是顾客认定的。很多人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可是顾客不接受,那么很抱歉,它在经济上就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你看世界首富们,付出了多少的价值:他们提供了多少的就业机会,多少人靠他生活;他们提供了多少产品,给多少的顾客。

一个人的收入永远跟服务的人数、服务的品质、服务的价值成正比。

思考一下,为什么有的艺术家赚钱,有的艺术家却穷困潦倒?因为顾客决定作品的价钱。你定价500万元可是在市场上乏人问津,等于没有500万的价值,有人愿意付2000万买毕加索的画,它就值2000万,因为有人愿意付这个价钱。价钱不是你认定的,是顾客认定的。

常常有人问,他这么卖力工作,为什么收入没有增加?其实是因为他只服务于他的老板,他服务的人数不够多,薪水当然也不多。

为什么很多业务员有二三万、四五万,甚至数十万的年收入,因为他服务的人数比较多,他是直接服务顾客,增加公司业绩的人,而拿固定薪水的,可能只是做间接服务。

一个企业家对市场上所赋予的经济价值是非常大的,一个政治家对国家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赚钱跟贡献没有直接关系,可是赚钱跟顾客所认定的价值,跟有多少人愿意购买你的产品,绝对是成正比的。

劳斯莱斯是最好的汽车,可是它服务的人数不够多,所以它并不是最赚钱的汽车公司。反观丰田汽车和三阳汽车、福特汽车,他们都是非常赚钱的汽车企业,他们并不是制造全世界最棒的车子,可是在那一阶层的顾客群心中,他们已经做到最高品质,而且他们的价位是合理的,因此他们的车很普及。

第11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4)

和这些企业相关的汽车厂商都成了巨富,因为他们服务的人数比较多,因为每一个人都认为,那样的车子对他们是很有价值的。要赚钱就要提升服务的价值,以及服务的范围。

成功的贡献建立在一种态度之上,一种尽可能在自己事业上做得最好的态度,为在自己领域中成为最棒的而去努力工作。许多千万富翁都主动地付诸于行动,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应该把事情做得好的需要,和应该完成对别人有帮助的需要。而赢利却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但他们通常赚得了比那些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工作的人,更多更多的回报,即使在利润上也是如此。斯蒂芬-乔布斯——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我们做苹果电脑,是因为我们真的在乎更高质量的计算机,作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因为我们想赚美元。”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件真实事件。

比琪?梅克娜是在一次偶然机会中进入商业界,这转机就是她小孩转校时。

这所学校共有700名学生,他们的父母亲各拥有特殊的才能与技能,但学校并未善加运用这份难得的资产。

于是,她会见许多位家长,并听取他们意见,决定在学校的图书馆中设置人才银行。从此她举办许多活动,包括演讲、协助教师的教学及其他放学后的活动,邀请家长们参加。这些活动使家长们更有参与感,比过去公式化的活动要生动。

因这构想的成功,她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在社区成立互协组织。如此一来,在同一社区的人能互相利用时间与技能,如从商者可以迅速地找到秘书,画家找模特儿,上班族找育婴的保姆等。

有此经验后,梅克娜对自己的中介能力很有自信,于是决定在自家创设互助服务公司,主要业务为收集资讯与调查的工作,处于卖方与买方的中介地位。需顾问人才者,她就为其联系适合的人员;想租借摄影器材的人,则为其介绍理想的租借公司。

这种中介业必须拥有很多的顾客,否则很难维持下去。为此,梅克娜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尽量满足顾客的需要。经7年之久,她克服了各种困难与窘境,终于使公司营运稳定。而在这段期间,与其说她致力于扩大公司的规模,不如说她更重视使公司的服务更具特色。

国际知名的广告公司傅康贝的创始人之一康恩曾经说过:“如果你们忘了我今天说些什么也无妨,但只要记得下面这段话,就有机会在广告界出人头地:‘超级市场里的那个女人不是个白痴’,她是你太太!她还是世界上最精明的消费者。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多达3 000种,但任何一种上涨一分钱,都逃不过她的法眼。所以,当你们写广告时,别把她当白痴,请给她应得的尊重!”

真正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往往对消费者都是尊重的,因为他们懂得越尊重消费者,消费者买得越多。试想,我们平日看到的广告有多少违背此原则的,别以为你在电视或印刷品上看到的广告都是成功的,其实失败的远比成功的多。判断广告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应该只有一项,那就是销售量。换句话说,成功的广告会使看过或听过该广告的人,因此选择该家公司而非别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布利斯说:“我告诉我们的推销员,如果他们每天早晨开始干活时这样想:‘我今天要帮助尽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我今天要推销尽量多的货’,他们就能找到一个跟买家打交道的更容易、更开放的方法,推销的成绩就会更好。谁尽力帮助其他人活得更愉快更潇洒,谁就实践了推销术的最高境界

创造财富只是副产品,它不该成为惟一的目标。真正的目标应该是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以替他人创造利益。

——盖瑞-布莱尔

◆富翁知道竞争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分享与双赢才是成功的关键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零和游戏。所谓“零和游戏”是这样一种概念:游戏者有输有赢,游戏参与各方得失总和为零。有许多体育比赛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当你看到两个打乒乓球的人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他们最终总会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球为失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但整个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是博弈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习惯于按零和游戏的模式考虑问题,就会认为对方的“赢”就是自己的“输”。

自古以来,人们便视赚钱为一个“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一种肮脏生意,恶毒的人拼命占便宜以搜刮钱财。在但在千万富翁的眼中,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不靠肮脏手段而致富,你不用去抢别人的蛋糕来加大自己的蛋糕。他们选择一种“双赢”的策略——追求“你活我也活”——讲求彼此的和谐与互助合作。

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不可否认,许多大家都“看得出”的机会,也就是大多数人既看得到,也能参与的机会,往往不一定是最好的机会。当许多人都看得出某一种生意或某一项投资有赚钱的机会时,大家便会自然纷纷投入,造成激烈的竞争,也自然难以得到这种投资的收益。所以,真正致富的良机往往在于“人弃我取”。人弃我取,或者应当说一般人会忽略的机会,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在等候着有本领的人去发掘它。

第12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5)

千万富翁更懂得让赢得比赛者分享胜利的果实。一般人通常只想到自己要成功,甚至不惜因此牺牲同事。不管这种行为是出于太过专注于自己的努力,还是因为感受来自同事的竞争威胁,结果都会伤害到部门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不论就短期或长期而言,都对公司不利。

分享成果的另一个好处是,大家因此明白,公司不赚钱时,可分享的利润就减少,奖金也减少。结果是,因为大家的利益一致,所以方向一致,因此相互鼓励。于是,“渴望获得”及“害怕失去”这两大激励因素,从合伙人到新进员工身上,都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分享可以达到双重目的:第一,人们将会尽力去开展业务;第二,人们将乐意彼此扶持,因为一人成功,大家都成功,一人失败,大家都失败。

没有任何诱因比经营自己的事业更有效。真正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赚了几百万,而在于你造就了几个千万富翁。

以这项标准而言,斯科特的公司可谓极成功,这完全得益于被斯科特称为“最乐意追随的人”的马什,马什也是斯科特的合伙人之一。他不仅所有合伙人都赚得百万美元以上,连为推广发明者或作者的人,也收到百万美元以上的发明者奖金。共有四十多人,因我们的努力成为千万富翁,或拿到百万美元以上收入。除了拍广告的名人外,这些发明人、作者和发现者,在与他们合作前都没有什么财富可言。

有人怀疑,把蛋糕分割成这么多块,会使销售增加但利润下降。其实不然,他们利润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比全国前10大零售商还高出一倍多,也比任何邮购公司及家庭购物网高出一倍以上。

“分享财富”的原则只要运用得当,且用在正确的人身上,没有比这个方式更管用的。虽然蛋糕,越分块越多,但同时它的体积也变得越来越大。结果,庞然大蛋糕里的一小块,还是远大于小蛋糕中的一大块。换句话说,你要百分之百拥有一块金块,还是要拥有一座金矿的1%?

◆千万富翁们懂得有效整合资源

初创业时(当然对以后同样适用),谨记一条原则:现有的一切资源,一定要充分、充分、再充分地利用。这个资源包括你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才是最有效率的。

洛克菲勒家族的发迹史实际上也是美国社会两百年历史的缩影。美国金元帝国和洛克菲勒的利益是一致的,洛克菲勒王国是美国“金元列车”的不可缺少的火车。洛克菲勒王朝的创始人约翰?戴维来。洛克菲勒在他出生的小镇上生活了3年,便跟随父母搬家到了纽约西部的摩拉维亚镇旁的一座小村庄。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洛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个叫摩拉维亚的小镇上度过的。每当黑夜降低,约翰常常和父亲点燃蜡烛,相对而坐,一边煮着咖啡,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话题又总是少不了怎样做生意赚钱。约翰-洛克菲勒从小就满脑子装满了父亲传授给他的生意经。

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约翰在树林中玩耍时,发现了一个火鸡窝。于是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想火鸡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肉食品,如果他把小火鸡养大后卖出去,一定能赚不少钱。于是,洛克菲勒此后每天都早早来到树林中,耐心地等到火鸡孵出小火鸡,暂时离开窝巢的间隙,飞快地抱走了小火鸡,把它们养在自己的房间里,细心照顾。到了感恩节,小火鸡已经长大了,他便把它们卖给了附近的农户。于是洛克菲勒的存钱罐里镍币和银币逐渐增多,变成了一张张绿色的钞票。不仅如此,洛克菲勒还想出一个让钱生更多钱的妙计。他把这些钱放给耕作的佃农们,等他们收获之后就可以连本带利地收回。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竟能想出卖火鸡赚大钱的主意,不能不令人惊叹!

父亲和母亲对于长子的行为反应截然相反。笃信宗教,心地善良的母亲对此又气又恼,狠狠把他揍了一顿,可是颇有眼光的父亲却说:“唉呀,爱丽莎,你这又何必呢!这个国家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钱、钱、钱!”他对儿子的行为反而大加赞赏,满心欢喜。约翰?洛克菲勒就是由这样一个相信圣经上所写的一言一语、敬畏上帝的基督教徒的母亲抚养大,由一位不虔诚的花花公子的父亲的实际处世之道教育成的。

在力学中,我们懂得,当力矩一定的时候,力臂越长,所需的力越小;反过来,力臂越短,所需的力就越大。诚如阿基米德的那句著名的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推动整个地球。”千万富翁们往往都是懂得如何运用“杠杆”的人,每一次财富的积累都意味着他们会到合适的支点,使自己很小的力产生很大的效果。“杠杆作用”的力量在于四两拨千斤,也就是更好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结果最大化。这些有效的资源包括:

资源之一:别人的钱。

很多生意人都错误地认为,手头上有大把现金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中了六合彩,那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事实不是这样。

你一定已经听过很多次这句话,“你需要用钱去赚钱。”毫无疑问,手里有钱,干什么事情都会容易一点。但是我的解释是:“如果你没有钱就赚不到钱,那么你有钱也赚不到钱。”

一位千万富翁就曾说过过样的话:“你不必等到有钱了再去挣钱,只要你拥有人们想要的,你就能拿这些东西去付账。如果你出预付折扣,就能用现金得到你所需。很快,它刚好成为变戏法的现金。”

第13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6)

千万富翁的思维方式{上} 千万富翁
很多人放弃做老板的梦想,多数是因为缺乏资金。所有做会计的都会给你做一个生意计划,预测你2-5年努力之后才能收回成本。你呢,跟着就相信,要启动一个生意一定要有多少多少的投资才行。这样,又一个企业家的梦想破灭了。然而,很多千万富翁级的人马根本不去理会那样的逻辑。他们往往开始创业的时候几乎是身无分文的,但不久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没有钱创业是很痛苦的。但是有很多现金创业可能是有害的,钱多反而会阻碍生意发展。因为有点钱,就大量地浪费在购买设备、租赁办公室、请秘书、雇佣销售人员和扩大信用额上面。在这个时候,你往往对工作就没有那么投入。

我们最有价值的商品不是黄金,不是珍珠,也不是金钱。是信息!将会有很多人愿意花钱买信息。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如果有了知识,金钱就不会成为问题。如果他知道如何将失败的生意变成成功的生意,就有人愿意付给他高价。

资源之二:别人的经验。

如果每一件事都需要自己学习,那么可能你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千万富翁们更懂得要从别人那里借用或者学习知识。

资源之三:借用别人的主意。

当马克希望成为一个职业演说家的时候,他参加了l 9 7 4年的美国全国演说家协会会议。在一次听了协会的联合创始人卡弗特?罗伯特讲述了如何创作多作者图书后,马克就在一个月内应用了这个主意。他与基思?德格林一起创作了《站起来,说出来,战胜对手》。他们聘用了14位联合经销商,每人投资2 000美元获得1 000册书。这是马克的第一次零现金投资。他利用了别人的主意,当年自己就赚取了20万美元。

资源之四:别人的时间。

大多数人都会以相对较便宜的价格出售自己的时间、才能、关系、资源和技能。千万富翁们此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好才华出众的人士来为自己节省时间。

资源之五:别人的工作。

大多数人希望有工作。他们想要的是保险,而不是机会。因此千万富翁们就懂得聘用他人来从事你自己不想做或者没有能力做的工作,通过这些人来提升自己并成长壮大。

?……

?其实,生活中的资源远不止这几样,关键在于能否去发现并有效利用,而千万富翁们都是有效整合这些资源的专家。

有一句电视广告语:智者当借力而行。 这话说得非常的好。你有没有想过:为了实现目标,你可以直接运用的资源有哪些?金钱、物资等,都是很明显的。人也是资源,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你也可以把他们当作你的榜样来做。假如你知道某人曾经达到某种目标,你可以请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你也可以视历史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或电影电视中的虚构人物为模仿对象,只要他们曾有与你类似的目标,并完成它就可以了。

个人的素质与技能也是资源。比如说,坚忍不拔、交际圈广及具有亲和力,皆是很有用的。假如某项特质你没有,但很想拥有,想一想你要怎样才能拥有呢?可以通过训练、模仿或自我取用及发展这些素质。

事实上,金钱、人际关系以及你的个人素质都是成功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实现目标的最有利资源。

(贴士)列出一份你的资源表

你可以列出一份你的资源表。或许你不会随时都需要那么多,但是,拥有的选择余地越多,就越容易达到设定的目标,何况常常看着一份可以帮你忙的资源,也是令人兴奋的。

1.你拥有怎样的资源?

2.你现拥有的资金为多少?

3.你能用于这个目标的资金为多少?

4.你所拥有的人际关系怎样?

5.你有哪些需要拓展的人际关系?

6.你所拥有的个人技能有哪些?

7.你需要加强的技能有哪些?

8.你具备怎样的素质?

9.你的个人素质有哪些需要弥补?

10.其他方面:

◆必须接触不同类型的人才会有不同的刺激,带来不同的创意

畅销书《没有风险的财富》的作者查尔斯?吉文斯曾经说过:“如果你想知道金钱的秘诀,就向有一大堆钱的人学。”,成功的千万富翁很少单靠个人的能力,通常都得力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这种人际关系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和财富。

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一个人不能独自生活,自己虽然可以过得不错;人也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可是人是群居的动物,需要有朋友。人之所以会成功,也是因为有朋友帮助,人之所以会成长,是因为他吸收了别人的成功经验。

而那些成为千万富翁的人更懂得,与成功的人在一起,跟持肯定人生观的人在一起,这样会增强自己对生活的肯定态度。

千万富翁在营建自己的关系网时,他们懂得争取高起点的专业关系是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高起点的专业关系,从很大程度上奠定着一个人在行业中的地位。与高明的专业人士相处,耳濡目染,再差也有七成。在这一级专业关系中,信任度高,专业水准高,不仅将来创业可能丰收,而且风险低。

今日的经营者以及商界人士,往往具备时时求新求变的心态。并且,要能和各阶层、各种类的人交往,时时为扩展人际关系而努力。在与人交往时,这些人往往抱持游戏般喜乐的心情,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并且多关怀体谅他人。

第14节:富从大局思考穷却自我设限(7)

认识的人愈多,机会就愈多。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真理。若要创造更多机会,创造机会时更方便,便需要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网。

人际关系是一项重要资源。但并非什么人都认识一些,便算弄好人际关系。

怎样才算适当的人际关系网?首先,要和与工作直接有关的人,维持和谐的工作关系。例如和上司、同事、下属、客户保持良好关系,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其次,要分清楚关系的性质。有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伙伴关系等,不要把这些不同关系混淆,否则容易公私不分。在公司里,当然以工作关系为首要,但也应针对不同对象,另外建立适当的朋友或伙伴关系。

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世界。想工作顺利,你需要取得别人的配合。和老板、同事、下属、客户等保持良好关系,别人就乐意和你合作。

良好的人际关系,令你更容易得到助力。没有人不会碰到困难,有些困难单靠自己解决不了,必须借助别人的力量,才可完满解决。和别人保持良好关系,在有需要请求别人帮忙你时,不会感到不好意思,而别人也比较乐意帮助你。

若有地位的人士肯扶你一把,你成功的机会相应增加。怎样令有地位的人士愿意扶持你?个中原因颇多,而和他们维持和谐关系,是基本的条件。

一个成功的千万富翁必须培养自己商业的和社会的关系网。没有人可以在真空中取得成功。千万富翁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关系网,包括银行家、律师、顾问、会计师、分析师、投资人、政客、记者,以及最重要的——顾客。信誉永远是最重要的,它用钱买不到,必须靠努力赢得。建立并发展关系网就像种树一样——如果成功,分枝会不断延伸,而且枝枝交错相连。这是千万富翁们成功的基本要素。

而我们生活中往往接触是同一群人,这样的成长是有限的;千万富翁们懂得必须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因为不同类型的人会带给你不同的刺激,不同的刺激会带给你不同的创意,不同的创意可以让你想出新的点子,能够在你的市场上占更大的优势,这样的话,你成功的机会就大幅度地提升。一个人能够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他的层次也就会大幅度提升。

设想这样一个团队,每个队友都至少认识100个有价值的关系,因此,一支6个人的队伍就认识600个人。如果这些关系中每个人另外认识100个有价值的关系,那么你就能接触到6万个有价值的关系。但是,这些数字是具有欺骗性的。人们经过计算发现,网络价值是网络中人数的平方。如果你直接认识的网络人数为600人,那么你最终能够接触到的是600×600=36万个有价值的关系。显然,一人小组是不够的。你需要一个网络的力量。在这个网络中,有几个重点关系——也就是控制巨大人际网络关系的那些人。一个重点关系具有“成事”的力量。这个重点关系说一句话,事情就能办成。大型网络的价值在于增大了找到重点关系的可能性。要记住,需要的只是一个重点关系。

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尔1974年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找到一份工作》,其中他采访了几百名职业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记录了他们的就业经历。发现有5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个人关系介绍找到工作的,其他20%是通过自己申请求职找到工作的,约18.8%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猎头公司等渠道找到工作的。

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丝毫不让人意外,而意外的是这些人利用的个人关系大多数都是非常疏远的“微弱关系”,真正依靠父母、最好的朋友等“强关系”找到工作的人比例很少。

最常见的情况是,新近失业的A在路上遇到了一年难得一见的熟人B,两人聊起最近生活情况,A对B说自己正想找一个软件程序员的工作。B突然想起了大学同学C上周在一次聚会上提到他们公司正在招聘,于是将C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告诉了A。最后,A通过C应聘到了他们公司。

这就是所谓“弱链接的威力”。可不要小看了那些一年只有一两面之交的“半生不熟”的人,他们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威力无比。

弱链接威力为何会比牢固的亲友关系威力更大?格兰诺维特尔这样解释: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

(贴士)试着改变自己的环境

今天的你,你的个性、走向,你所处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生存环境决定的。将来的你,10年、20年以后的你几乎完全取决于你未来的环境。

以后的年年月月你都会变化。但如何变化则取决于你将来的环境,即你供给自己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看看如何才能使我们未来的环境给我们幸福和繁荣。

做到下面几点,可以使你保持有一个优良的环境。

1.结交新朋友,参加新组织,扩大社交范围。各种各样的人,就像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还可以扩大我们的社交领域。所以,人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2.结交不同观点的人。在今天的社会,思想狭窄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重要的职务和崇高的责任只有那些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人才能胜任。结交和自己意见不一的人。我们必须相信,他们都是有潜力的人!

3.和那些有进取心的人结交朋友。那些问:“你的房间有多大啦,有什么家具啦”,而从不与你交流思想的人是狭隘的人,小心不要受其影响。选择那些积极上进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希望看到你成功,会给你的计划提出积极建议。如果你没有这样做,恰恰结交了那些低级趣味的小市民,渐渐地你自己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第15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1)

第03章 千万富翁认为自己大于问题,而穷人认为问题大于自己

◆千万富翁是积极的思维者,他们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千万富翁们往往是积极的思维者,他们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这些积极思维者的成功潜力。正如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没有任何东西的威力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

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有好主意。但是,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不轻易扔掉一个主意,直到他对这个主意可能产生的优点都彻底弄清楚为止。据说,世界最伟大发明家之一托玛斯?爱迪生的一些杰出的发明,是在思考一个失败的发明,想给这个失败的发明找一个额外用途的情况下诞生的。

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经历经济大萧条,叶耀东所在公司裁员人数超过2/3的时候,老板仍然给他涨工资;80年代他在香港股市中投入十多万,4年后,以炒股得到的100万开始创业,1995年上市后套现得2个多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很自豪地说,从一个勤奋的打工仔,到股市中收获第一桶金,到投身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钟表业,一路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ODM厂商,所有的财富都是凭自己的才智赚回来。

所有人都是从年轻到成熟,从无到有,叶耀东也不是生来就是一个大老板。最初在一个美资企业打工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最让日后的自己引以为豪的就是“我永远都是走在老板的要求之前的。”

那时的叶耀东从来不需要老板告诉他要他做什么,这个喜欢思考的年轻人总是主动地解决问题,技术的、人员的,份内的,份外的。有一年,叶耀东所在的半导体公司有一个电镀部门,被新调到这个部门当高级主管的叶耀东发现部门在生产二极管的时候,引线的镀锡检验,第一次总是100%不合格,每次都要返工。尽管叶耀东当时并不负责技术,本身对化学也毫无研究,但是他却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对这个明显有问题的问题无动于衷呢?下班后他直奔书店买来了相关的书籍研究起来,晚上,他拿掉领带,卷起衬衫袖子,和工人一起工作,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开始几天,甚至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罢手,这时候已经坐不到公车回家了。为了不想第二天下属看到自己在办公室睡觉,清早叶耀东跑到附近公园长椅上睡了2个小时,又回到公司上班。

在叶耀东的心里,坚持自己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坚持自己就是表现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好像坚持不在办公室睡觉,坚持上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叶耀东身上,无疑有着很贴切的表现。就这样,3个月,叶耀东把原来120%的不合格率变成了100%的合格率。何来那120%呢?原来是初次检验100%不合格加上了第二次检验20%不合格。

很多人会有一个想法,觉得在上班的时间多做事情就是便宜了老板,可是叶耀东却不是那样认为的。在他看来,上班就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多做就可以多获得一份经验。混日子浪费的不是老板的时间,而是自己的时间。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以后就可以解决十个问题;但是如果一个问题不去解决,那么永远有一个障碍摆在你面前。“所以,别人做十年,不如我做三个月。”叶耀东对此颇为自负。

◆千万富翁接纳新思想,并期待经常性的变化

变化,在今天比过去来得更大、更快速。因此,不断地收集有关的资讯,使自己对环境发展的趋势、事业发展的方向、新的工作机会等有更充分的了解。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越有能力及早应变。

大多数千万富翁是相当灵活的人。他们接纳新思想,并期待经常性的变化——他们必须如此。过去的日子将一去不返,所以不可能与明天隔离开。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未来的机会,保持警惕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优秀的千万富翁总是寻找做事的新方法,并相信,一旦它开始奏效,很快又会过时。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让我们来听听比尔-盖茨的话:

在微软仍然盛行千万富翁精神,因为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不断自我更新——我们必须确保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将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

如何最好地应对变化,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正如亨利-福特在很久之前就注意到的:习惯往往导致一定程度的迟钝。

商人的生意下跌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墨守成规,以至于无法适应变化。概括起来,他们是那种不知道昨天已经过去的人,早晨起来满脑子里还都是昨天的想法。这几乎可以写成一个公式,即当一个人觉得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的时候,他最好开始彻底的自我反省,看看自己的一部分脑子是不是已经睡着了。当某人认为他已经被生活“固定住”了的时候,他就相当危险了,因为这暗示着,随着车轮的前进,下一次颠簸就会把他摔下来。

第15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1)

第03章 千万富翁认为自己大于问题,而穷人认为问题大于自己

◆千万富翁是积极的思维者,他们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千万富翁们往往是积极的思维者,他们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这些积极思维者的成功潜力。正如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没有任何东西的威力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

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有好主意。但是,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不轻易扔掉一个主意,直到他对这个主意可能产生的优点都彻底弄清楚为止。据说,世界最伟大发明家之一托玛斯?爱迪生的一些杰出的发明,是在思考一个失败的发明,想给这个失败的发明找一个额外用途的情况下诞生的。

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经历经济大萧条,叶耀东所在公司裁员人数超过2/3的时候,老板仍然给他涨工资;80年代他在香港股市中投入十多万,4年后,以炒股得到的100万开始创业,1995年上市后套现得2个多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很自豪地说,从一个勤奋的打工仔,到股市中收获第一桶金,到投身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钟表业,一路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ODM厂商,所有的财富都是凭自己的才智赚回来。

所有人都是从年轻到成熟,从无到有,叶耀东也不是生来就是一个大老板。最初在一个美资企业打工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最让日后的自己引以为豪的就是“我永远都是走在老板的要求之前的。”

那时的叶耀东从来不需要老板告诉他要他做什么,这个喜欢思考的年轻人总是主动地解决问题,技术的、人员的,份内的,份外的。有一年,叶耀东所在的半导体公司有一个电镀部门,被新调到这个部门当高级主管的叶耀东发现部门在生产二极管的时候,引线的镀锡检验,第一次总是100%不合格,每次都要返工。尽管叶耀东当时并不负责技术,本身对化学也毫无研究,但是他却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对这个明显有问题的问题无动于衷呢?下班后他直奔书店买来了相关的书籍研究起来,晚上,他拿掉领带,卷起衬衫袖子,和工人一起工作,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开始几天,甚至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罢手,这时候已经坐不到公车回家了。为了不想第二天下属看到自己在办公室睡觉,清早叶耀东跑到附近公园长椅上睡了2个小时,又回到公司上班。

在叶耀东的心里,坚持自己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坚持自己就是表现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好像坚持不在办公室睡觉,坚持上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叶耀东身上,无疑有着很贴切的表现。就这样,3个月,叶耀东把原来120%的不合格率变成了100%的合格率。何来那120%呢?原来是初次检验100%不合格加上了第二次检验20%不合格。

很多人会有一个想法,觉得在上班的时间多做事情就是便宜了老板,可是叶耀东却不是那样认为的。在他看来,上班就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多做就可以多获得一份经验。混日子浪费的不是老板的时间,而是自己的时间。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以后就可以解决十个问题;但是如果一个问题不去解决,那么永远有一个障碍摆在你面前。“所以,别人做十年,不如我做三个月。”叶耀东对此颇为自负。

◆千万富翁接纳新思想,并期待经常性的变化

变化,在今天比过去来得更大、更快速。因此,不断地收集有关的资讯,使自己对环境发展的趋势、事业发展的方向、新的工作机会等有更充分的了解。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越有能力及早应变。

大多数千万富翁是相当灵活的人。他们接纳新思想,并期待经常性的变化——他们必须如此。过去的日子将一去不返,所以不可能与明天隔离开。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未来的机会,保持警惕是一笔巨大的资产。优秀的千万富翁总是寻找做事的新方法,并相信,一旦它开始奏效,很快又会过时。变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让我们来听听比尔-盖茨的话:

在微软仍然盛行千万富翁精神,因为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不断自我更新——我们必须确保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将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

如何最好地应对变化,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正如亨利-福特在很久之前就注意到的:习惯往往导致一定程度的迟钝。

商人的生意下跌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墨守成规,以至于无法适应变化。概括起来,他们是那种不知道昨天已经过去的人,早晨起来满脑子里还都是昨天的想法。这几乎可以写成一个公式,即当一个人觉得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的时候,他最好开始彻底的自我反省,看看自己的一部分脑子是不是已经睡着了。当某人认为他已经被生活“固定住”了的时候,他就相当危险了,因为这暗示着,随着车轮的前进,下一次颠簸就会把他摔下来。

第17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3)

在工作以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她在她的厨房里发明了最早的不掉色唇膏。后来,她的品牌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她的创造性才能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她如果成了一位皮肤病专家,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位千万富翁。高水平的皮肤病专家可以有很多,但不掉色唇膏的发明者只有一个。

托马斯-斯坦利博士的数据完全来自被调查的千万富翁们,他们的创业史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会提出独一无二的创业思想,然而,这些有创造性能力的人往往不被他们的老师和教授所喜欢。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成功的创业者,他们从一开始就得到鼓励,进行与众不同的思考。

当新加坡的教育部长到达美国时,人们问他:“你在这里想看些什么?你们的学生在所有国际标准化考试中名列榜首。”他说:“我们的学生只会考试。”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容易成为获胜者的职业和目标呢?人们更容易喜欢上为生计而干的工作,这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得成功。大多数千万富翁在初涉世事之时学会了什么呢?他们学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

◆千万富翁懂得,问题的大小决定了答案的大小

如果你问自己:“我怎么才能挣到100万美元?”你的脑子就会开始工作,去寻找答案。你的脑子会被迫不停地工作,直至找到满意的答案。而大多数人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工作、获得一份薪水?”错误的问题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问题决定了答案。你的问题的大小决定了你的答案的大小。

保险推销员本-费尔德曼说:每年挣10万美元和每年挣100万美元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一个零。一个拿佣金的推销员,如果每年要挣10万美元,那么就要工作250天,每天挣400美元。要想每年挣100万美元,那每天400美元的数字就必须上升到4000美元,两者之差是一个零。使之成为现实的“指令”是:“如果你钟爱的人们的生命取决于这个收入,你能不能做到?”

这个例子的意义在于,问错问题的人们,生活水平低于他们的真实潜能。他们的能力和才华大于正在投入使用的才能。这种情形几乎无人例外。我们请你重新考虑自己能做什么,并且现在就开始行动!

随着你向自己和他人提出更好的问题,你的结果会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你的服务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会改善,你能起到的作用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表明,每个千万富翁都能创造10个新的就业机会,而每个亿万富翁能创造1万个新就业机会。

然而,许多人不愿意迎接并解决问题,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令人厌烦。而千万富翁则把复杂问题当成转机,我们都应该欢迎生活中的问题,借着解决问题得到更多满足的机会。

你如何看待日复一日的问题,是不是总认为这些大而且复杂的问题非常讨厌?但最重要的是:问题愈大,挑战也愈大,解决问题时所能得到的满足就愈大。

千万富翁接受问题,就像欢迎一个带来更大满足的良机。下次你碰到一个大问题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反应。如果有自信,就会感觉很好,因为你又有一个机会来测验自己的创造力;如果觉得不安,切记,你和其他人一样,都能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大好机会。

你也许梦想着一种没有问题的生活,然而,那种生活可能不值得活下去。如果有一台万能的机器为你处理一切的事,你所有的问题就都没有了,但是这个替代的方案不会吸引你放弃本来就有些问题的人生。下次你再梦想没有问题的人生时,请记住这个比喻。

如果你想要摆脱问题,你只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问题。假定你有问题:“不知今天下午要做什么事”,当你正在沉思这个问题时,一头巨大、凶狠、垂涎欲滴的熊开始来追你,原本不知下午该做什么的小问题就被这只可怕的熊这个更大的问题盖过了。下次你有问题的时候,就制造一个更大的问题,然后原先的小问题就不见了。

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生出更多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的问题也许是没有结婚,一旦我们结婚,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解决婚姻中的许多问题了。另一个问题也许是衣服不够多,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衣橱空间就不够了,而且也不知道该穿什么了;钱不够多也是一个问题,一旦我们中彩券发了横财,钱的问题得以解决,却造成了更多的问题,例如朋友和我们就失去了从前的关系。

痛苦的事故或个人重大的挫折,经常是成长与改善的机会。许多人表示,经历生活的打击,对他们如同当头棒喝,结果他们就觉醒了。

◆训练自己看到真空地带或者是市场上的缺口,然后填补空白

传统的想法则是创造性成功计划的头号敌人。传统的想法会冻结一个人的心灵,阻碍人们的进步,干扰你进一步发展你真正需要的创造性能力。那些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善于打破禁锢。他们乐于接受各种创意,摒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

“作为冒险家与作为企业家是很像的,”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说,“那就是愿意去多数人不敢去的地方。这不是挣20亿或者30亿美元的问题。这是不浪费你的生命。”

第18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4)

安妮塔-罗迪创立了销售化妆品的美体小铺特许专营店,并获得巨大成功。她曾说,如果什么事情让你生气,那么你就发现了一个市场缺口。如果对一种产品或者服务有需求,就会有人跳进来迎合这种需求。为什么那个人不是你呢?如果你第一个提供给公众某种他们需要但从别人那里无法得到的产品,或者你成功地预见了一种未来的需求,你就有机会发财。在竞争对手意识到这个机会之前,你都将独占这个市场。

沃尔伍兹是美国一家五金行的职员,他当时只想当一名称职的员工而已。但是当他的老板对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过时货品产生抱怨时,沃尔伍兹的心中遂产生一个新的念头。

“我可以卖掉这些东西”,他说。在他的老板同意之下,他在店内摆了一张台子,并且把那些卖不出去的东西都拿出来,然后在每样东西上都标明10美分的售价,这些东西马上销售一空,他的老板也尽可能地找一些能放在这张台子上卖的东西,而这张台子上的东西,也就成为这家店销售最好的商品。

沃尔伍兹有信心将他的新点子,应用在店内的所有商品上,但是他的老板却没有这个信心,沃尔伍兹很快地就在全国建立起销售连锁店,并且为自己赚进了大笔财富。他的老板曾经说过:“我拒绝他的建议时,所说的每一个字,使我失去赚到大约100万的机会。”

沃尔伍兹当时致力成为一位有价值员工的平凡目标,而他的想象力已随时准备可行的点子,作为他的后盾。他当然为他的老板多付出一点点,但是由于他的老板不具备和他一样的洞察力,致使其他投资者和沃尔伍兹结成智囊团,并从他的点子中获利。

想一想,如果公司的经理们总想:“今年我们的产品产量已达极限,进一步改进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工程技术的实验以及设计活动都将永久性地停止。”以这种态度进行管理,即便是强大的公司也会很快衰败下去。

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就像成功的企业一样,他也总是带着问题而生存的。“我怎么才能改进我的表现呢?我如何做得更好?”做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余地,成功者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总在探索一条更好的道路。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企业家通过迎合或者预见对新产品的需求而获得成功的例子。艾萨克-梅里特-辛格生产了适合家用的胜家缝纫机;亨利-福特用流水线去生产普通人可以买得起的汽车;乔治-伊斯门则看到了人们对小型便携式照相机的需求。还有一些人预见了大众的消费趋势。比如,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看到了邮购销售市场的潜力;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威廉-佩利预见到商业电视将成为家庭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广泛流行;而麦当劳的雷-克罗克则看到了快餐特许经营的巨大潜力。

成功也属于那些有远见的人,他们或者知道如何提升现有产品和服务,或者拥有可以吸引市场关注的诀窍。史蒂文-乔布斯重新设计了计算机,使它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德威特-华莱士和莱拉-华莱士将以前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再次整理,浓缩成《读者文摘》。

克兰是专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闷异常,因为巧克力变软,甚至融化,销售量急剧下降。他苦思冥想,制造了一种专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块状、片状型,而压制成小小的薄环。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产这种命名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颇受欢迎,至今畅销不衰。

戈德曼是目前超级市场人人必需的购物推车的发明者。1937年他在俄克拉荷马城超级市场,观察到顾客个个挎着、背着装满物品的筐和口袋,排着队等待着结帐。他灵机一动,于是试制了一辆四轮小型推车,结果深受消费者和超级市场老板的欢迎,获得了重大发明专利。

1973年,15岁的格林伍德收到了别人送给他的圣诞节礼物——一双冰鞋。他兴奋异常,马上就到屋外结冰的小河去遛冰,结果不到几分钟便跑了回来,因为外面太冷,耳朵受不了,戴上皮帽子,一玩起来又满头大汗。他终于琢磨出一个办法,请妈妈照他的意思缝了一副棉耳罩,两耳各套一个,十分方便实用。不久很多人都来找格林伍德要。小格林伍德和妈妈一商量,索性把祖母请来,一起做耳罩,公开出售。后来格林伍德为耳罩取了名字叫“绿林好汉式耳套”,并申请了专利。他成了世界耳套生产厂家的总首领,并成了千万富翁。

哈姆威原是出生在大马士革的糕点小贩,1904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期间,他被允许在会场外面出售甜脆薄饼。他的旁边是一位卖冰淇淋的小贩。夏日炎炎,冰淇淋卖得很快,不一会儿盛冰淇淋的小碟便不够用了。忙乱之际,哈姆威把自己的热煎薄饼卷成锥形,来作小碟用。结果冷的冰淇淋和热的煎饼巧妙结合在一起,受到了出乎意外的欢迎,被誉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就是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富翁总是能够看到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就开始去做

在致富的过程中确实要敢想敢做,这里说的敢想敢做当然不是盲目地去做,而是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但切忌过于多思。只要经过周密地思考后,想好了就不要犹豫,立即行动。

通常消极的人很容易一开始便打退堂鼓,认为自己做不到、自我否定,即使有新的构想也不敢说出来,同时也怕说出来后会遭到别人的反对。

第19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5)

创立“世界的本田”的本田宗一郎曾说:“不要担心失败,真正该担心的是你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的心态。”

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每一个人都很容易自我否定,将难得的构想在一开始便否定它的价值。尤其是消极的人最容易用这种消极法,认为自己很没用或构想不佳,使得原本即缺乏的自信心与积极力更加缩小,任何事都不去做、不去想,只等着别人帮忙。

因为只有行动会产生结果,要成功就要知道成功的人都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有非常多的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还是不可能成功。你必须研究成功者每一天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到底做了哪些跟你不一样的行为,假如你可以如法炮制他们的行动,那么,你一定会成功。

一个业务员要成功,必须拜访非常多的客户,如果他不知道,最顶尖的业务员一天拜访多少个客户,那么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他无法付出顶尖业务员所做的行动,他就无法提高成绩。

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他们找寻一下位顾客;当顾客拒绝他的时候,他再问他们:“你到底要不要买?”当顾客不买的时候,他问:“你为什么不买?”

他们总是在找寻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买的原因,他们永远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希望知道人们为什么跟他买,为什么不跟他买的原因,他们总是希望更有活力,产生更大的行动力。

相形之下,很多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做运动,不学习,不成长,每天在抱怨一些负面的事情,他们哪来的行动力?

记住!永远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了多少。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因为行动才有力量。

米开朗基罗说过:“如果人们知道我是如何努力才有这一技艺的,他们就不会觉得这么美妙了。”

因此,在面对新的工作挑战时,先不要想自己能不能做,后果如何,而要先考虑如何动手去做,自己先做好心理建设,养成接受后果的坚强心态,任何希望都不可以放弃,只要有一点点可行性即着手去做。当然啦!也许一开始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顺利,但你可以经由失败的尝试中获得修正、产生新观念,内部的消极心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而产生信心与积极力。

◆头脑经常使用才会敏锐,挣扎努力才能产生力量

《思考致富》的作者拿破仑-希尔很喜欢说一个有关他祖父的故事。他的祖父过去是北卡罗来纳州的马车制造师傅。这位老人在清理作为耕种的土地时,总会在田野的中央留下几株橡树,他们不像森林中其他的树一样有良好的庇荫及养分。而他的祖父就用这些树制造马车的车轮。正因为这些田中的橡树要百般挣扎才能对抗自然的阻碍,成长茁壮,所以他们才足以承受最沉重的负荷。

千万富翁们懂得,当一个人穷思竭虑要找出富有创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最好的机会也将随之而来。他将会因为不断地自我锻炼以度过许多难关,而且将来面临更大的挑战时,也能完全自控。就如同老橡树一般,只有被迫去挣扎奋斗之后,才能更加强壮。

由一双未受训练的眼睛看来,水晶矿石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在地质学者的眼中,却能看出在矿石的内部有着美丽的水晶。那些因为闭塞的心理而拒绝做新的尝试的人,将错失生命中的最好的机会,因为它们就如同晶矿一般,通常是藏在不起眼的外表之下。

那些成为千万富翁的人懂得不让自己成为习惯的产物,等待着生命来推动自己。一个人的思想无疑是他最有价值的财产,而头脑经常使用才会敏锐,挣扎努力才能产生力量。而唯一能够限制思想的力量的,是一个人自己施加给自己的枷锁。

千万富翁有了某些想法时,不会轻易排除它们:因为或许这些在当时显得非常疯狂的构想,过些时日将会被人发现是极有远见的构想。颓丧的心灵永远无法拥有快乐及事业上的成功,但失败及忧郁会很快地随之而来。

创造力所要求的,是激发你的想象力,以便为明确目标作出贡献,并且使想象出来的结果能发挥作用。它的目标在于: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史坦堡是美国杂货业的一位成功的管理人员,在经营以康乃狄格州为基地的连锁事业时,他开了许多家提供大量货品的大型超市,以提供顾客选择性高,而且价格低廉的服务。

这些连锁店经营得非常成功,使史坦堡在杂货这一行建立起相当好的声誉。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他想到杂货店的经营概念,是否可应用到其他方面。

他想要以现代化的经销方法,在较大的市场上开一家大型办公室用品供应店,并提供给顾客一些有价值的商品,他和凯恩(一位创办大型杂货店的先驱)成立了智囊团,并在1986年时成立了第一家大型办公室用品供应店:Staples。

史坦堡的想法立刻激发了他的竞争者,并对这一行造成重大的变革,虽然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但是Staples的业绩却超过史坦堡想象的程度,第七年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0亿美元。

发明超级市场的构想,并不是史坦堡发明的,但是他却能把超市的经营方式,应用到一个数十年来的普通市场,他制定了达到此一目的的明确计划;他和最了解此一构想的人——凯恩组成智囊团;他以坚定的信心将此计划,化为具体行动;他以提供顾客在别处得不到的更多更好的服务,向前更迈进了一步。

第20节:富认自大问而穷认问大自(6)

◆千万富翁从不害怕做决定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常常会遇到,因为没有妥善处置的小决定,最后转变成为超过自己能力所及的重要决定。我们也常常因为过去犯了严重的错误——选错工作、挑错学校、在错误的时刻行动、做了错误的生意时,而感到惋惜。“如果我知道得更多”,“如果我有更多时间决定,每件事就会有很不一样的结果。”但我们没有方法可以知道每件事。

许多人都害怕做决定,因为每个决定对他们而言,都是未知的冒险,而且最使他们困惑的是,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重要。因为不知道这点,他们毫无头绪地浪费力气,担忧无数的问题,最后什么都没处理好。

做决定似乎就像在你不知道你真的想要何物时,随机扔硬币一样。目前的焦虑感会逼迫、强制你就目前所以为的事实行动。

当重大决定出现在千万富翁的面前要他定夺时,千万富翁们往往懂得试图逃避就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千万富翁们懂得很少抉择会让人完全舒服,想想你一生中所做的重大决定,它们都有退缩的时候。买房子会用掉可能投资在生意上的钱;投资在生意上的钱又可能使一场假期或某个嗜好泡汤。这样为了后来比较大的收获的决定,延后了此刻的享乐。买房子可能是个投资的好办法,而生意可能让你能拥有更多的假期。有时候放弃现在的享乐和做某些牺牲是享受长期快乐的唯一法门。有时候做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比起另一个选择差的决定,是你能进行达成目标的下一个步骤仅有的方法。

美国香烟连锁店大王约翰-杜克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也不会写字,却有一套敏锐而理性的思考方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不浪费时间争辨琐碎或不重要的事情。他根据事实,迅速地作出决策。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朋友,那位朋友听说杜克准备开2000家香烟连锁店,感到非常惊讶。“我的合伙人和我”,那个朋友说:“只要开两家店就忙不过来了,你还想开2000家!那是一个错误,杜克。”

“错误!”杜克说:“我的一生都在犯错。但是,如果我犯了错,绝对不会停下来讨论,我会继续下去,犯更多的错。”

杜克继续他的计划,开了零售香烟连锁店,后来每个星期的营业额高达数百万美元。他成功的秘诀是: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决策——有些决策做对了。

经济学家艾伯特-哈伯对于管理者所下的定义是:一个经常要做决策的人,而且这些决策大部分是对的。

千万富翁们一旦已经做了决定,就赶快采取行动。致富就如同“骑着一辆自行车,不是维持前进,就是翻覆在地”,所以行动第一,任何事都不要拖延,工作时绝不对不能把“踩车”的脚松下来、停下来。千万富翁们可以在工作上训练自己养成严格的执行的习惯和限时观念,以防止自己松懈。

积极思考的力量和扎实的行业知识是在任何领域致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光有想法和知识是不能形成力量的,只有经过积极的行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才会有所成效。研究那些千万富翁们的创业历程,我们发现,他们对行动情有独钟。

“失败并非仅会威胁自己的生活,而是严格锻炼自己的教训。”若能以这种态度看待失败,就可以把它视为进入高风险计划的准备。但很多人面临选择,总是害怕危险性太高。这大概与我们身边报章杂志上的广告词有关,它们经常标榜:“无风险,否则退还保证金。”这种以“战争的风险”等危机形态,来威胁大众,就像告诉你在高速公路上不系安全带,就有“生命的危险”。再加上目前新兴企业的倒闭率非常高,自立就成为人们心目中风险很大的作法。

冒险有时是必要的,除非老鼠走进厨房,否则它永远吃不到牛肉。当然,没有必要的危险就不必去招惹,即使如老鹰也知道,不可攻击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或在饥饿的敌人面前慢条斯理地进食。

同样地,成功的千万富翁也不会冒没有把握的风险,他们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以时间、技巧及自己,为未来的梦想下赌注。严格说来,这是经“精心计算”的冒险。因此,对成功的企业家而言,风险不仅是得到报酬的机会,也是使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

无谋的企图的确会威胁经济生活,但经计算的风险,却能为自己带来改变与改善的机会。即使有风险,也绝对具有尝试的价值。

尝试实行自己的构想,就必须担负风险;而如果想达成自己的期望,就必须先了解该如何做,这是非常合理的方法。

如果没有风险,就等于没有拼命工作的理由,因此冒险,所以收获也很多。但我们见多了那些选择退缩的人,他们让别人去创造利润,开创事业,提供就业机会。似乎在他们看来,自己按点工作,让别人去承担责任能让自己更轻松一些。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回到家里,尽可能地随遇而安。

在千万富翁的眼中这是在逃避一个人应该对世界所负的责任,逃避上天所赋予自己的天赋。他们完全可以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该怎样去把握自己的生活?我是否可以胜任一项更好的工作?我是否有可能自己创业,开始做点事情,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如果一个人只是退避三舍,拒绝承担责任,那么他就会丧失主动。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一套计划去充实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很可能只好拿自己的人生去适应别人的计划了。这样就成为别人计划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制定并实施自己的人生计划。

第21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1)

第04章 千万富翁懂得只有行动才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沟壑

◆千万富翁认为没有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失败的计划

如果一个人不再是拥有整整二十几年的时间,而是只有二十几次机会了。那你打算如何利用剩下的这二十几次机会,让它们变得更有价值呢?

你是去听音乐会,还是和家人坐在一起,还是去度假,什么安排都可以。反正时间只有这么多。

当然,不作计划,只把需要做的一件件琐事做到最好,可能更轻松一些。许多人做事都没有计划,要知道没有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失败的计划——你正在计划着自己的失败。没有人愿意失败,但却在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向失败之路。

千万富翁并不能保证做对每一件事情,但是他永远有办法去做对最重要的事情,计划就是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办法。千万富翁都善于规划他们自己的人生,他们知道自己要实现哪些目标,并且拟订一个详细计划——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下来,并按照优先顺序排列,依照优先顺序来做。当然,有的时候没有办法100%按照计划进行。但是,有了计划,便给一个人提供了做事的优先顺序,让他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做的事情。

马克-吐温说过:“行动的秘诀,是在于把那些庞杂或棘手的任务,分割成一个个简单的小任务,然后从第一个开始下手。”

计划是为了提供一个按部就班的行动指南,从确立可行的目标,拟定计划并订出执行行动,最后确认出你达成目标之后所能得到的回报。富翁总是在未做好第一件事之前,从不考虑去做第二件事,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几率会大幅度提升。

吉姆-罗恩这样说过,“不要轻易开始一天的活动,除非你在头脑里已经将它们一一落实”。千万富翁看重每一天的计划,因为做好一天的计划,就能发挥自己的最佳能力,让自己制造惊奇。

生命图案就是由每一天拼凑而成的,千万富翁们往往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每一天的生活,在它来临之际,或是在前一天晚上,把自己如何度过这一天的情形在头脑中过一遍。然后再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有了一天的计划就能将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现在”。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在”,那么未来的大目标就会更加清晰,因为未来是被“现在”创造出来的。接受“现在”并打算未来,未来就是在目标的指导下最终创造出来的东西。

这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有人问你,“你准备什么时候动工,开始盖一栋你想要的房子?”当你在头脑中已经勾勒出整个工程的时候,你就可以立即开始破土动工了。如果你还没有完成对它的规划和勾勒就草率行事,这会是非常愚蠢的举动。

假设你刚刚开始码砖,有人走上前来说,“你在盖什么呢?”你回答说,“我还没想好。我先把砖铺起来,看看最后能盖出个什么来。”人家会把你这个人看成傻瓜。

千万富翁们往往在行动之前将其落实,他们有可能在一个月还未开始之前就已经作好了这个月的一切安排。一个人只要作出一天的计划、一个月的计划,并坚持原则按计划行事,那么在时间利用上,他已经开始占据了自己都无法想像的优势。

千万富翁们认为,如果今天没有为明天做任何事情作计划,那么明天将无法拥有任何成果!

生命格外短暂。每一天每一刻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无限地拥有它们。关键是要尽你所能去利用它们,不要让它们白白地溜走。抓住它们,就像抓住四季一样。人生中只有有限的时光。

在90年间你会拥有90次春天。所以,如果有人说:“我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你要对他说:“不,你只不过还有二十几次机会而已。”

如果你每年去钓一次鱼,你也只能再去钓二十几次鱼了。

——吉姆-罗恩

◆千万富翁往往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并迅速行动起来

有太多的人总是抱着某种想法停滞不前,因为他们总要在心里翻来覆去地琢磨、考虑,没完没了。他们想确保自己的想法能经得起推敲。在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之前,他们希望这个想法得到周围每一个人的认可。结果,他们就只能发现自己永远都是停留在想的阶段。

千万富翁往往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从某个地方做起,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

威利-阿莫斯讲起自己是怎样开始自己的事业:

我记得一天晚上,我想到,其实卖巧克力饼干是个不错的主意。那天晚上我和一个朋友在一起,我们当时就决定要开个店,专门卖巧克力饼干。

然而下一步该怎么做呢?在那以前我从来没开过零售店。于是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对一个有关负责人说,‘你打电话给卫生部门,问一下开一家巧克力饼干专卖店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因为我知道,既然是食品就应该归卫生部门管。也就是说,你必须采取行动。你不能只坐在那里,抱着个想法不动弹。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想到哪里就从哪里做起好了。

千万富翁不去担心别人会作出什么反应,而是去想想自己要怎样行动。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达到了那个境界时,他就几乎注意不到身边的人是怎么想的了。因为他们懂得无论自己怎么做,大多数的人还是会说不好。事实上,当自己成功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找更恶毒的话来说。大多数的人对别人总是贬多褒少,不管你成不成功,都会被批评。既然如此,失败有什么了不得的吗?勇往直前,就有机会去除厌烦,使生活有重大的转变。

第22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2)

就如同一个很好的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他不会去理会看台上几万观众的反应。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这个地方。

杰克-坎菲尔德曾经通过一个现场演示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他拿出一张面额100的美钞。然后我说,”如果这里有100美元,谁想得到它?”

屋子里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但杰克只坐在那儿,手里一直举着这100美元,最后我又问了一句,“有谁真的想得到这100美元吗?”

过了一两分钟,有人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上前来,等着杰克把这100美元递到他手上。

可杰克还是没有动。

最后终于有人跳过来,从他手里把这100美元拿走。杰克对观众说,“他刚才的所作所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吗?答案就是,他离开了座位,采取了行动。”

许多人都知道如何对自己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何确定目标,如何展开联想。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可是,任何一个出色的计划,一旦没有行动,就是一纸空谈。

即便计划很糟糕,只要你采取了行动,你也还是能够向前迈进一步。当然,面对你眼前发生的一切,你需要主动地给予回应。尽管你采取应对措施时依据的行动计划很糟糕,你也能再进一步。而不采取行动,再完美的计划也无济于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光想不干,一无所获。所以,千万富翁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总是要去干点什么。而很多情况下,人们想得太多,准备得太多。

大部分人没能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还不够行,自己不够聪明,自己不够老练,自己消息不够灵通,自己穿得不够讲究,自己资金也不够充足,等等。

只要一个认为自己这个不够行,那个不够行,那他就永远无法采取必要的行动。因为他会觉得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条件去采取行动。一个人要是想让自己变得够行,就必须行动起来,然后从个人的经历中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吉姆-罗恩说过,“你要确立一些足够高的目标。这样在你为这些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你就会变成一个有资格达到这些目标的人。”做个千万富翁也是同样的道理。

◆千万富翁认为成功是结果而不是意图,是行动而不是幻想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我要在一年内赚100万元。”这是一种误导。如果一个有好的想法,他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证明他能实现它。很多人仅关注赚钱这方面,而没有考虑最终的结果。

成功的乐趣始于梦想,以及一种改善生活本身的欲望。对于许多千万富翁而言,他们的梦想起初只是一种模糊的渴望,慢慢地,梦想凝聚成推动我们上进的力量,更充实而成为具体的目标。要知道,成功指的是结果而不是意图,是行动而不是幻想。许多人由于混淆了这一点,而使得梦想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目标,也就谈不上实现了。

亨利-梭罗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很有自信地站在梦想的前端,并且努力实现所渴望的生涯,那么,你的成功将会是一般人难以预测的。”

在电视片《幸存者》成为全球的收视热点时,有许多人都对节目感兴趣。常常有人对制片人伯耐特说,他们会在《幸存者》中采用怎样的策略,会表现得多么多么好,可很少有人真的填写申请书或递交测试录像带。不错,他们梦想在《幸存者》中取胜,但在梦想和最终成功兑取100万美元之间,它们却什么也没有做。

能够填平梦想与现实之间沟壑的只有行动。

当代最伟大的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说过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可是,有85%以上的人都是被动的,如果一个人能采取主动,他就能掌握整个局面。所有的战略都不断告诉大家:“要不断地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躲在家里不出门的话,你的机会一定会减少。

美国一位寿险业的销售冠军,在被问到如何销售保险的时候,他说在大学的时候,全校几乎所有的美女都跟他约会过,问的人很纳闷:“这跟保险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说:“很有关系,因为这些所谓的校园美女,大部分的男士都不敢追求她们,她们都是被动的,都怕被拒绝。”

但是他知道,这些美女都是很寂寞的,他不断地主动出击,因此每次都奏效。

正因为他跟学校所有的美女都约会过,所以当他从事保险业的时候,他想,这些成功的人士,大家一定都不敢去拜访,或者认为他们已经买了保单。

然而,他不断地主动出击,不断地拜访他们,在说服了这些董事长购买保单之后,董事长的朋友也都是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不断地介绍朋友给他,因此他成为保险业的佼佼者。

从这小小的故事当中,我们是否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呢?如果有的话,请先设想一下:“你希望和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交往?你希望跟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主动积极地拜访他们,因为他们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来访。

◆千万富翁决不相信仅仅凭借运气就会成功

一位魔术大师在苏丹面前表演魔术,他的精彩表演使得苏丹大为赞赏。苏丹惊叹道:“真主啊,这是多么神奇,多么伟大的天赋啊。”

可是一位大臣打断他的话,说:“陛下,大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位魔术师的技艺,是他勤奋练习的结果。”

第23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3)

苏丹听了皱了皱眉头。他的臣子对他的反驳,大大扫了他刚才看魔术的兴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竟敢说那种技艺是魔术师练出来的?这就正像我说过的:或者你有天才,或者你没有。”苏丹轻蔑地望着他的大臣喊道,“你没有任何天才,你到城堡的牢房里去吧!到了那儿你会好好考虑我的话的。为了不让你感到寂寞,送给你一只小牛犊作伴。”

从在城堡牢房中的第一天起,这位大臣就练习抱着小牛犊,从下面一阶一阶一直走到城堡的塔楼。他每天都坚持这样锻炼。几个月后,小牛犊长成了一头很结实的小公牛,大臣的力气也大增。

一天,苏丹突然想起他的大臣还被关在城堡里,于是就去看他。当苏丹看到这位大臣时,他非常惊讶。“真主啊,这多么神奇,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啊!”

这位大臣,用他的双手捧着一头大牛,对苏丹说了从前说过的同样的话:“陛下,大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由于您的仁慈,给了我这只动物作伴。我的力量就是我用它勤奋练习的结果。”

没有经过一番历练,不可能有任何收获;想获得某种东西,必先付出相应的代价。

许多人常对别人的成功,妄下这样的评论——“那小子运气真好!”或“真是个天才!”这种说法,仿佛别人的成功是理所当然,不值一提的。事实上,凭借运气而成功的机会太少了。

外人看到的只是他们成功时的欢欣雀跃,殊不知他们是经过如何的一番挣扎与艰苦的奋斗。其实,天下没有不需付出代价的成功,因为成功不应只是形式上的成果,它也包括内心微妙的感受。任何事情,不管你付出多少,都能在内心深处产生相对的感受。

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会把别人的成功归之于运气;而自己也梦想同样的运气,终于使自己的一辈子在期待中度过,也放弃了成功的权利。

千万富翁们都懂得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他们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失败,直至成功。

我们经常会遇见过那种喜欢说“假若……我已经……”的人吗?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什么云山雾雨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什么渺渺茫茫的事业。

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总是因故拖延,总是顺利不起来。

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办成什么事情”的人,不是进取者,也不是成功者,而只是空谈家。那些成为千万富翁的“实干家”是这么说的:假如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么,这一夜乃是无比漫长的历程。

千万富翁从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等不到而觉得恼火和委曲,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去争取胜利。对于他们而言,勤奋工作就是好运气的同义词。只要专心一致去做好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会”就会来到。怨天尤人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会耽误他的光阴,使他没有时间去取得成功。

抓重点

◆千万富翁们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因为小事使他们偏离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

我们一般人很容易有手头上的事先解决的心理。其实,即使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也并非一定最重要。我们若能站在高处重新审视全部的工作,不但能清楚地找出工作的主要目标,以往许多耗时的工作安排,也能重新有一个不同的评判。

人往往灌注全部精力去做自己感觉有趣的事物,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项。若预先做好工作清单,必有助于矫正这种不易察觉的倾向。

千万富翁们不把时间精力花在小事情上,因为小事使他们偏离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作出反应--小题大做的反应--这种偏离就产生了。

瑞典于1654年与波兰开战,原因是瑞典国王发现在一份官方文书中他的名字后面只有两个附加的头衔。

大约900年前,一场蹂躏了整个欧洲的战争竟然是因为摩德纳与波洛尼亚这两个意大利城市之间关于一个打水桶的争吵而爆发的。

有人不小心把一个玻璃杯的水溅在托莱侯爵的头上,就导致一场英法大战。

一个小男孩向格鲁伊斯公爵扔鹅卵石,导致瓦西大屠杀和30年战争。

有时,我们觉得手头的工作杂乱无比,没有头绪。这就需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熟练洞悉事物本质。人与人之间的贤愚差异并不是在头脑,而是在是否具有洞悉事情轻重缓急重要性的能力。

你也许听过“20/80法则”。这法则是说,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所付出的20%。如此说来,对所有实际的目标,“20 80法则”极为有用,它能抓住我们工作与生活的重点。“20 80法则”要我们找到真正重要的少数事物,忽略那些不重要的。

在处理解决问题时,多想些重要的事。不要为一些表象、肤浅的事情所淹没,集中精力于大事上。对于目标的实现而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应该做的事”,无疑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成功之路。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可让重要的事被细枝末节所左右。做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的第一步,就是找出20%。这需要你能判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这项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便为第一次序判断力必要条件。

第24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4)

如果能将自己目标的内容明确清晰地写出来,你就能了解到目标的全貌,以及手头要做的事的相互比重差异。一般公司将从事的工作内容明确地写在纸上称之为“工作报表”。你也可以借鉴过来,只要是自己该做的事,如果事先都能写出一份与工作报表相类似的“清单”,这对于你实现目标将产生各种预想不到的好处。

依据这个“清单”,你可以清楚地了解该给自己安排什么,或者你要求的是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等。在许多场合中,你每天到底该做些什么事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但就怕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徒然浪费时间而不重要的事。

因此,选择第一件该处理事情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然后,从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中,拟订优先顺序努力实行。如果能经常把第一优先处理的工作视为当务之急,那么我们便不会为毫无效率或停滞不前而感到困顿了,也不会再为那些毫无结果的努力徒然消耗宝贵的时间和体力。

你要记住一点,手边的事情并不一定就具有第一优先处理的重要性。离预期完成时间越近的工作,也许是很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但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因此,培养适当而正确的判断及实际上能使作业顺利展开的习惯,定可将你的行动效率立刻增加数倍。

事先做好工作清单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帮助你认清必须完成的工作,也可用以检查必须完成的工作是否有拖延现象。更重要的是,工作清单是一个判断哪项工作是重点、应该首先完成的有力工具。即便是一般的日常生活,也可利用相同的方法。

如果不善加利用这个技巧,将会失去全盘事物的重点,从而造成核心问题的模糊不明或被忽略遗漏。要知道当我们醉心于某些小事物的层面时,便成为我们忽视主要问题的借口。在这种情形下,工作清单可告示我们所忽略的主要事物。

由新的观点重新衡量你现在的工作,可能会发现在你目前背负的几项责任中,别人也应该可以分担部分的责任。那时,你便会明白你应该全神贯注于必须你自己进行,否则将无法达成的事情上。

(贴士)如何区分重要的事?

把你做的事情划分为五种类别,你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A类:重要且紧急

这些是必须立刻要做好的工作。例如,老板要你在明天早上10点钟以前提出一份报告。因为它紧急而又重要,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优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紧急的原因,则现在已经不能再拖延了。

B类:重要但不紧急

对这一类工作的注意,可分辨出一个人办事有没有效率。我们生活之中,大多数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紧急的,我们可以现在或稍后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我们确实这样拖延着。这些是我们“永远没有着手”的事情。

例如:

你要参加提高能力的学习班;

你想找出时间先初步汇集事实资料之后,再提出的新计划;

你一直想写的两篇文章;

你一直想阅读、仔细钻研的某本书;

你想开始的健身计划……

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点:尽管它们具有重要性,可以影响到你的健康、财务和家庭福利,但是你自己如果不采取初步行动,它们就可以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如果这些事情没有涉及别人的优先工作,或规定期限而使它们成为“紧急”,你就可能永远不会把它们列入你自己优先要办的工作。

C类:紧急但不重要

这一类是表面上看起来极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事情,但是如果客观地检视,我们就会把它们列入次优先里面去。

例如,有一位朋友约你去吃饭,都是些好长时间未见面的好朋友。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次优先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站在你面前,等着你回答,你就会接受了他的请求。因为你想不出一个婉言谢绝的办法。然后因为这些事情本身有期限,必须马上去做,于是B类的优先事情就只好向后移了。

D类:繁忙

很多工作只有一点价值,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而我们常常在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先做它们,因为它们会分你的心——它们给你一种有事做和有成就的感觉,也使我们有借口把更有益处的第二类工作向后拖延。

例如,一位经理在一个星期六早晨到他的办公室去,要做某一件他一直拖延没有做的事情。他决定先把他桌上的东西整理一下,整理好了以后,他想,既然整理了桌子上的东西,也整理一下抽屉好了。他把一个早上的时间用在重新整理抽屉和档案上面。但他并没有做自己原来要完成的事情。

E类:浪费时间

是不是浪费时间,当然是属于个人的主观认定。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给“不道德”下的定义是:“事后觉得不好的任何事情。”

例如,如果我们看完电视之后觉得很愉快,那么看电视的时间就用得不错。但是如果事后我们觉得用来看电视的时间不如看一本好书,那么看电视的时间就可归在“浪费”一类。

不能认真控制时间的人,常常把他们的低效率归罪在这一类事情有什么问题上。不过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把太多的时间用在C和D类而不是用在B类事情上。

知道了上面的分类方法,那么你每天早上非做不可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日的工作计划写在笔记簿上,然后按上面的方式分类。

第25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5)

如果你所列出的全部工作,无法按照重要程度优先次序,盲目胡乱地去做,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将所有的工作,按所分类的结果,重新安排先后次序。

比如说,假设你是销售部的一员,除了销售性工作,还会有参加业务会议、向上司提交全部的访问记录、市场调查等复杂的工作,这些不同性质的工作都应毫不保留完全列出。

想从杂乱的目标中找出重点,你可以借助“脑图”来完成,由于脑图的方便与灵活让我们很容易找出工作的重点与次要,逐项去做。如果全放在脑里,常会担心这件事或那件事没做,反而不能专心。

如果列出的工作,你只能完成一项时,又应该先从哪一项着手呢?这时,便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排列优先顺序,先做A类最重要的事,一次把一件事做到完成或需要休息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为止。如此逐一过滤列表上的工作项目。最后,你便完成了一份依重要性而排列先后次序的工作清单了。

长期的计划不包括未来的决定,而是包括现阶段你对未来所下的决心。    ——彼得-杜克

◆千万富翁常常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及时改进生活品质

有太多的人就是因为从来不去反省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功之途。马克-艾伦在他的《梦想的商务:企业家成功指南》一书中这样总结道:

定期花一些时间去反省自己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在某些情况中,可能会显得尤其必要。进行这项反省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头等大事就是回顾过去——要尽可能清晰而诚实地回顾过去——去发现那些对我们的生活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正是这些事情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促使我们采取了现在这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其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它们形成了我们的生活……在所有这些“形成性事件”当中,有的事件使我们形成了一些正确的观念,而这样的事件就应该被铭记在心,同时,这些正确的观念也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举个例子来说,在我们的漫漫人生路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至少是一个人)曾经发现过我们身上的某种潜能,进而支持我们在这条或那条道路上走下去。童年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都曾展现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才华,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又遭遇到了多少来自不同人的怀疑和嘲讽,甚至连自己都几乎丧失了信心——正是这样的东西磨灭了我们的天赋和才华。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不知改进。千万富翁的成功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常常会反省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错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错误,找到问题的根源,改善目前的生活品质,而且大大提升成功的机率。

很多人只能集中精神一天、两天,或者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两年,但成功千万富翁们却能一辈子集中焦点,全力以赴。这即是千万富翁们跟一般人的差别,他的注意力集中,专注于一件事的态度跟别人不一样,对目标的信心、决心、毅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别人不一样。他们都有这样一个特质——他们都不断地分析自己做对的事情,以及做错的事情,并且不断地改善。

我们的确需要不时反省这些事情。同时,存反省中同样也不能放过那些,对我们构成了消极影响的“形成性事件”,不能放过它们在我们心中形成的那些消极观念。一旦你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就请把它们扔到汪洋大海中去吧。因为它们并不是什么真理——只不过是由于我们曾经那么相信它们,它们才好像披上了一层真理的外衣。正是这种认真的、反省才为成功鸣响了序曲——由此我们可能开始意识到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推动我们进步的力量,而我们又应该如何驱策这些力量,怎样增强自己的运数,也就是说,我们怎样才能最终得到一辈子都渴求实现的目标。

◆千万富翁们懂得目标要少而精,这样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想想一个人拥有的能量,却把它付之于自己的小情小趣之时,有多少时间就会像流水一样悄悄溜走。当一个人沉湎于个人无用的爱好,他生命的能量,便如此轻而易举地,白白地流走而又带不来任何效益。

一个人想要实现的目标是这样的多,但他们都是重要而有效的吗?如果一个人把这些都作为他现在要做的事,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正所谓“追两兔而一兔不可得”。对于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有重点,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主次地将精力平摊给每一件事。

选取最重要的目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巴菲特,这位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投资家,也是美国惟一靠股票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的人。

在他11岁时,曾劝姐姐以每股38美元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不久股票下跌到27美元。姐姐担心自己的全部投资将化为乌有,每天责怪巴菲特不该让她上当。后来股票慢慢回升到40美元,巴菲特赶快卖掉姐姐的股票,去掉手续费后净赚了5美元。但是这家公司的股票紧接着就上涨到每股200美元。从这件事上,巴菲特获得了他终身遵守的两条准则:

第一,设立目标必须通过严谨的思考和精密的测算;

第二,目标设立后,绝不轻易放弃和改变,尤其是核心目标。

巴菲特在投资上奉行“目标少而精”的原则。他认为投资的公司一多,投资者对每家企业的了解就相对减少。所以他不主张投资过于分散。他认为,投资多元化说穿了是投资者对所投对象了解不足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在他40年的投资生涯里,只有12个投资目标,12个目标?试想一下任何一个小股民投资的目标都可能超过的这个数字,却使他拥有了现在的地位。

第26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6)

目标少而精,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它,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巴菲特在做新的目标确认前,将达到目标的可能性都做非常精确的估计,有了绝对获胜的把握,他才会实施。1993年,巴菲特购买了一家在内布拉斯加深受顾客欢迎的家具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是一位俄国移民,从未受过正式教育。巴菲特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90岁高龄,但每天仍精力充沛地上班,坐在打高尔夫球用的三轮车上在家和公司之间来回奔波。

有一天,巴菲特到她店里问她愿不愿意把家具公司卖给他,她当即开价6000万美元。巴菲特没有还价,径直回到办公室开了一张6000万美元的支票给她。这位老太太问他怎么没有请律师和会计师,巴菲特说他相信她。

在清点存货时,她才发现家具公司值8560万美元。不过一言既出,她不愿毁约,只是非常吃惊,因为巴菲特当时似乎想都没有多想一下。事实上巴菲特早已摸清这家家具公司值多少钱了。

许多有巨大潜力的人们为一些次要、渺小、非主流的东西阻挡了前进之路,有些人甚至因为斤斤计较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应该做到:

1。把着眼点放在较大目标上。因小失大的人就像是一个没有做成生意的售货员一样,他向经理报告说:“是的,买卖没做成,但我肯定使那位客人知错了。”在销售中,重要的是做成生意,而不是分辩谁对谁错。

婚姻中,重要的目标是幸福、平静,而不是谁在争吵中取胜。

在与员工一起工作中,重要的是发挥他的潜力,而不是就他们犯的小错误大做文章。

在与邻居相处时,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与友好相处,而不是总盯着他们是否在说别人的闲话。

如果用部队里的术语来说,我们宁愿失去一场战斗,而赢得一场战争;也不愿因赢得一场战斗而失去一场战争。

2。问:“这是否真的很重要?”在每次消极的激动之前,问问自己:“这事值得我那样大动干戈吗?”没有比这一提问更好的、治疗为麻烦事而烦恼、激动的药方了。如果我们碰到麻烦事时,问自己一声:“这事是否真的重要?”则最少90%的争吵与不和将不会发生。

3。不要掉进琐事的圈套中。在演讲、解决问题、与同事交谈时,多想那些重要的事。不要为一些表象、肤浅的事情所淹没,集中精力于大事上。

◆仅有想法并不够,还要有进取心、耐心以及毅力

每个人都有过灵光一现的时候,但有的人就把握住了,将其转化为财富,而有的人却毫无所得。依靠创意而成为千万富翁的人往往懂得获得卓越创意仍然不够,因为获得创意只占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10%,其余90%则是对创意的善后工作,还要有创意者的态度及他们能把创意发挥至何种程度。这里,我们来讲一个故事。

二次大战前,罗杰是一名推销经理,其妻桃乐丝是一名时装模特儿。二次大战时,罗杰应征入伍服役,在战役中受伤,入海军医院疗养了一阵子。在疗养期间,他从事皮革加工以打发时间。罗杰和桃乐丝,无论是哪一个,做梦都没想到这件事竟然决定了他们往后的一生。

二次大战结束后,罗杰返乡恢复平民生活的某一天晚上,桃乐丝的一位朋友到他们家做客(此时他们住在纽约)。茶余饭后,大家闲谈了一阵子之后,这位女士得意地向他们展示她新买的手提包说道:“这玩意花了我80美金。”罗杰听完之后,便把那只皮包拿过来,翻来复去看了一遍之后说:“太贵了!这种货色我用15美金就可以帮你做出来。”第二天,为证明自己不是吹牛,罗杰马上出门去买了一套工具和上等牛皮。一回到家,便立刻开始剪裁、缝制,没多久,手提包就完成了。其手工之精致,令桃乐丝看到之后爱不释手!

罗杰看太太高兴,自己也很高兴。在高兴之余,他脑中突然电光一闪,想到既然自己具备技术方面的知识,又有推销经验,桃乐丝在时装界又有许多熟人,自己何不朝皮革制造业发展呢!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与桃乐丝商量,桃乐丝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因此二人联手决心展开行动。

刚开始时,他们在只有三个房间自己的公寓中制造样品(为拿去给买主看的),由桃乐丝设计,罗杰负责制作,二人一同工作得不亦乐乎!但他们都知道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尚未解决——那就是该如何获得订单,若无订单,创意再好也是枉然。

罗杰将样品夹在腋下,不辞劳苦地一间一间走纺纽约的大商店,但由于他们年纪太轻,名气又不大,所以不断遭到拒绝。但罗杰并不气馁,他总是替自己打气,鼓励自己继续试别的机会。终于,他遇见纽约第5街著名商店Socks的供应商。这位供应商一看到罗杰带来的样品便十分欣赏,他表示罗杰能做多少,他都愿意购买。

从此以后罗杰他们小小的公寓房间里每晚都大放光明。他们夫妻俩为了应付订单,日以继夜不断地工作着,皮革与工具散放满地都是,两名孩童穿梭其间玩耍,此时,家庭已变成了工厂。那段日子他们的确过得十分艰辛,夫妇俩不但要维持家计,还要照顾两名幼子,异常劳累。直至今日,在他们当时居住寓所的地板上,仍然留着他们辛勤工作的痕迹。

不久,两三个月转眼就过去了,他们所收到的订单不断。罗杰租下车库上的阁楼,然后和太太二人继续在那儿努力工作。但尽管他们已如此努力,距离摆脱赤字仍很遥远。于是,为了补助家计,第二年,桃乐丝又重返模特儿公司工作。

第27节:行动才填平梦与现之间沟壑(7)

后来,由于某种创意使他们一跃成为同业之间的翘楚。原来桃乐丝设计出一种小孩用的沙袋型手提袋,她的创意被送到《Look》这个全国性杂志的编辑部。某位编辑对她的创意非常感兴趣,并且还以此为主题写了一篇专题报道,也附带介绍了一下罗杰与桃乐丝的奋斗史。就是因为这篇刊登在全国性杂志上的文章,使他们一夜之间声名大噪,产品在极短的时间便卖出了100万个。此后,他们便踏上了平坦大道,Van.S所制的皮件从此闻名全国。

今天,Van.S已成长为大企业,所制产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产品畅销,罗杰与桃乐丝首次获得100万美金营利,那一年,他们才30岁出头。

就这样,在海军医院疗养期间所获得的某种创意终于发展成一桩大事业,而他们二人的积极、智慧及高度耐力还会继续使事业蓬勃发展下去。

◆千万富翁不会因为过去的牵绊而了限定自己的表现

在美国,许多高中毕业纪念册中,都列有“明日之星”英雄榜,也就是选出准毕业生中最有可能能成为精英之类的人物。在一所高中,1966年毕业的纪念册上,斯蒂文-斯科特的名字并不见于多项“明日之星”的候选人中,而且,他自己认为就算是在上面,恐怕也没人会投他一票。在今天,也许那些老毕业生们都想不起这个人是谁?

不出众的容貌和缺乏运动细胞,使他无法成为校园中的风云人物,而平均为“B”的成绩,也不足以让我跻身优等生之林。

同校的另一位史蒂文的境遇也与他颇为相似。他的长相和运动才能一样平凡无奇:成绩和斯科特一样普通,好在他是位吹竖笛的好手,是学校乐队的一员。不过在高中橄榄球比赛中,乐队的风头总被风光的运动员们所掩盖。这两位平凡的史蒂芬甚至彼此谁也没有注意过谁。以至于若干年后他们惊讶于彼此曾经是高中同学。

斯蒂文-斯科特的名字对于我们中国人恐怕知之甚少,他是美国电视广播公司(ATC)的合伙人之一,美国电视广播公司被称为美国最具生产力的公司。

而另一个史蒂文,当我们写出他的另一半名字的时候,读者一定咂舌的,他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没错,电影《ET》《辛德勒名单》以及最近上映的《世界之战》的导演。

以“校园标准”来说,两位史蒂文都是毫无成就可言的人。没有会人认为他们将来会有出息。但他们今天的成就却是有目共睹的。

大多数的人都受制于这样狭隘的标准:因为在学校里不是风云人物,就认定自己一辈子不会出人头地。甚至根本从不尝试取得任何的成就。

有一个被许多励志书用烂的故事就象征性地说明了这一点:据说,小象一出生,训练师就将绳子套在它的脖子上,绳子另一端则绑在木桩上。小象很快就领悟到,只要颈上有绳索,就不能自由行动。结果,一直到长大后,它依然受制于一根小木桩。其实,已变成大象的它,可以轻易地将木桩拔起,但因受到过去记忆的束缚而不去尝试,依然让绳索限制自己的自由。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因为在年轻时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表现,就认定自己平庸,不指望将来会有所成就。而那些能够成为千万富翁的人都会了解到,那些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和自己并没有什么两样,差别仅在于他们知道绑住自己的绳索只是一根细线。

那些成为千万富翁的人更懂得:世界上没有微不足道的成就,所有点点滴滴的成就都重要,而且可能就是你未来功成名就的踏脚石。千万富翁们从来不会把过去的失败当作现在或未来缺乏成就的借口,而因此限定了自己的表现。因为他们懂得这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关联。

“别把过去的失败或毫无建树,当做现在或未来缺乏成就的借口,或因此限定了自我的表现。两者并无绝对的关联。”——斯蒂文-斯科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235.html

更多阅读

《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内容简介

书名:创新力:成就卓越的思维方式作者:王淑莉、朱舒书号:978-7-111-31457-8定价:28.00元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以及如何从创新中获取收益的具体行动方案。创新不再停留于宣传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成为一个团队和

声明:《千万富翁的思维方式{上} 千万富翁》为网友洗去一脸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