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代预警机 中国空警 200型预警机

中国第二代预警机曝光 安装新雷达雨中试飞

2013年11月08日 09:52环球网



近日,网上出现一款国产新型预警机图片,军迷们称之为“空警500”。该机以运9运输机作为载机,外形与中国出售给巴基斯坦的ZDK-03型预警机相似,但机载雷达采用的应是新型雷达,外观上能看到雷达中心位置有一处明显凸起。目前,该机不是服役,及其性能还不得而知。



中国出售巴基斯坦的ZDK-03型预警机



中国空军现役空警200预警机



中国空军现役空警2000预警机

近日,美国著名军事论坛网站上出现一款国产新型预警机图片,军迷们称之为“空警500”。该机以运9运输机作为载机,外形与中国出售给巴基斯坦的ZDK-03型预警机相似,但机载雷达采用的应是新型雷达,外观上能看到雷达中心位置有一处明显凸起。

近日,网上接连曝光了以运-9飞机平台为基础研制的ZDK-03出口型预警机和国产二代预警机的图片,一般来说,中国研制的第一代预警机为空警-200和空警-2000预警机,第二代预警机包括出口型ZDK-03预警机和自用的新一代中型预警机。据称,中国空军和海军即将装备的第二代预警机已经在试飞当中,在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的相关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二代预警机的模型如此隐蔽,但经过细心分析,这种新预警机已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王小谟院士的身边摆放着三个预警机模型,他们分别是空警-200,空警-2000和神秘预警机,这架预警机最初被误认为是出口巴基斯坦的ZDK-03,但实际上,细心的人都能发现这架预警机模型涂装是中国空军的,其雷达采用了和空警-2000一样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因为雷达的黑色边缘和空警-2000一样,采用了三面阵的固态相控阵雷达,圆盘状的雷达罩三块黑色边缘恰恰就是雷达发射天线对面的透波材料。

中国国产二代预警机的雷达和空警-2000类似,和空警-200的“平衡木”雷达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巴基斯坦国境狭长,且重要城市如首都伊斯兰堡、最大城市卡拉奇都靠近印巴边境,缺乏战略纵深;加上印巴边境多为山区,地球曲率和地形遮蔽造成地面防空雷达诸多的死角,容易被对方突然袭击。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空军正是利用租借的前苏联图-26预警机指挥攻击巴境内纵深目标,给巴方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进入新世纪,印度空军获得了更先进的A-50EHI型预警机,该机装备有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具备较好的探测与指挥引导能力。布署在印巴边境的A-50EHI预警机可以探测到巴纵深数百公里地区的空情以及作战布署,据此指挥己方战机利用巴防御薄弱之处发起攻击,拉大了印巴两国空军作战能力的差距。在这种下,PAF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空中预警与指挥体系。

2004年,PAF向瑞典采购了6架配备有PS-890相控阵预警雷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衡木”)SAAB-2000预警机,合同价值11亿美元,后来PAF削减了采购数量,金额也降低到9亿美元左右。首架SAAB-2000预警机于2009年12月底交付,该机配备的PS-890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尺寸为8米*0.6米,工作在S波段,有200个T/R模块。

SAAB-2000预警机的巡航高度为7000米,对于大型空中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300公里,小型战斗机为200公里,巡航导弹为100公里,该机还拥有数据链可以直接对作战飞机进行指挥引导,或者将空情信息传递给地面防空指挥中心,具备较好的预警与指挥探测能力,同时价格和使用费用相对也比较低廉。

但是PAF并不满足,他们认为SAAB-2000由于载机较小,内部空间有限,因此飞机搭载的空勤人员和显控台数量不足,指挥引导能力有限,同时飞机的航程及滞空时间也不足,限制一架飞机所能覆盖的范围,这对于处于防御地位的PAF来说,是个不小的缺点。所以PAF需要有一种更大飞机,能够长时间的边境附近执勤,同时尽可能的能够指挥更多的飞机,以抵挡对方的突然袭击。

ZDK-03预警机由中国独立制造,机上装备了电子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2010年12月巴基斯坦电视台宣布巴空军购买的中国首架ZDK-03型预警机已经出厂。与中国空警200不同,该机并未安装'平衡木'相控阵雷达,而是采用了圆盘雷达。

2007年,有海外媒介报道中国ZDK-03型预警机抵达巴基斯坦空军基地进行实地测试,该机以中国运-9运输机为平台,采用了圆盘式天线,经过多次测试和改进,最终获得了PAF的认可,双方签署了采购4架该型预警机的合同。根据海外报道,PAF采购4架ZDK-03的价格还不到3亿美元,即便考虑到ZDK-03采用的是机械扫描雷达,这仍然是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显现双方深厚的友谊关系。

ZDK-03型预警机采用新型运-9作为载机

从巴方公布的ZDK-03首架飞机照片来看,比原型机状态又有提高,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运-9替代原来的运-8F-400运输机。运-9高新工程三类平台采用了国产涡桨-6C发动机,功率从后者涡桨-6的4000多马力提高5000多马力,同时换装国产六叶复合材料螺旋桨,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了油耗和噪音。发动机功率的提高,提高ZDK-03运输机的飞行、起降及巡航性能,特别是高原地区的作战性能,这对于在克什米尔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作战相当有利。

此外,运-9平台采用了机翼整体油箱,机内载油提高到20吨左右,其航程由运-8F400的3000多公里提高到5000多公里,滞空时间增加到8个小时以上。对于预警机来说,其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滞留以维持对目标区的警戒,因此滞空时间的增加,减少了飞机轮值次数,避免了因飞机轮班造成的空白,提高对目标区空情的掌握能力。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运-9平台加长了机体,由运-8F-400的33米增加到36米,这意味着ZDK-03可以搭载更多的显控台,配备更多的空勤人员,在执行任务中进行轮换,同时还可以为机组人员提供休息的场所,在高度紧张的指挥引导作业中,降低执勤人员的工作强度,这也助于提高飞机的指挥引导能力。

ZDK-03预警机雷达性能与E-2C相当

从公开的照片来看,交付的ZDK-03仍旧采用了圆盘式雷达罩,从上面的横条型图案来看ZDK-03配备的雷达可能还是采用行波阵波导裂缝天线的机械扫描雷达,我们熟悉的美国E-3A预警机配备的APY-1雷达采有的也是行波阵波导裂缝天线,工作方式估计也差不多,方位采用机械扫描,高低采用电子扫描。

目前这种雷达中巴双方都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从原型机与雷达罩之间的对比,可以推测到ZDK-03的雷达罩直径为8.5米,厚度大约为1.5米左右,这些尺寸小于E-3A的雷达罩,后者雷达罩直么超过9米,厚度接近2米,因此ZDK-03雷达的天线尺寸小于APY-1。笔者据此推测该雷达采用的频率较高,这样的话波长就较短,天线相对尺寸(天线实际尺寸和波长之比)就较大,同时天线的增益(天线有效孔径与波长的平方之比)也较高,这样就意味着雷达有较大的探测距离,考虑到大气传输的信号强度降低的问题,那么ZDK-03雷达应该工作在S波段,S波段的远程性能虽然小于L波段,但是其精度较好,是目前对空探测与引导雷达的主选波段。根据有关资料,中国机载预警雷达天线副瓣电平低于-40DB,接近APY-1的水平,后者的副瓣电平低于-50DB;ZDK-03由于载机空间和载重较大,因此可以配大功率的发射机和电源;因此该机在性能虽然不能和E-3A这样的大型预警机相比,但已经能够和一般预警机如E-2C一决高下了。

需要指出的是ZDK-03采用的雷达是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空中预警雷达,(第一代雷达就是配备在图-4预警机上面的雷达),该雷达主要解决第一代下视能力差的缺点,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成功研制出行波阵波导裂缝天线,但在中国预警机雷达的选型,中国空军考虑到未来雷达技术的发展,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直接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这型雷达做为备用雷达继续研制,随着中国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的成熟,这型雷达便被推向国际市场,被PAF所采用。

许多人可能感觉奇怪,中国空军装备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型预警机都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鉴于中巴两国是全天候友谊关系,因此对于PAF来说如果采购空警-200型预警机几乎没有政治或者资金上的障碍,为什么PAF此次采购的ZDK-03型预警机还要用“落后”的机械扫描雷达?

“平衡木”雷达存在探测盲区

首先空警200、SAAB-2000这些预警机为采用平衡木型天线,这是因为电磁波波长越长,在大气传播中信号强度减少越低,因此探测距离相对也更远,但是波长对于增加探测距离有利也有蔽,前面说过波长越长,在天线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天线相对尺寸和增益等指标越低,这意味着雷达辐射能量在主瓣中的比例越低,这反而影响雷达的探测距离,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天线的面积。但增加雷达天线面积会增加预警机系统重量和空气阻力,对于大型预警机来说可能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对于性能较低的中小型预警机来说,其所能承受的天线尺寸和重量都是有限度。

那么如何在较小的飞机配备较大的天线?飞机的侧面尺寸要远大于正面投影,并且天线侧面的空气阻力也远小于正面的空气阻力,这就是平衡木出现的原因。实际上PS-890雷达也被称为侧视空中预警雷达(SLAR),这种天线布置在一定程度解决在较小的机体上布置较大的天线的问题,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天线不能转动,飞机前、后会有一定的死角。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平面相控阵自身的问题,由于孔径投影区的减少,导致增益的损失以及波束宽度增大等问题,平面相控阵天线扫描角度超过60度其性能就会明显下降,因此要想实现全向空域覆盖,至少需要三个阵面,而平衡木面对目标区的只有一个天线,因此在预警机飞离目标区时,会因为天线扫描角度增加,雷达性能明显下降。相比之下,机械转动雷达可以转过身,始终“注视”目标区,受到的限制就较小。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平衡木预警机更多是做为地面防空指挥引导系统的低空补盲雷达出现的,用于对重点威胁方向预警。而对于PAF来说,它需要一种能够长时间在印巴边境上空滞留,维持对相关空域进行警戒的飞机,并且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直接指挥战机对入侵目标进行反击,从这个角度来说ZDK-03显然要比平衡木更加适合PAF的要求。

ZDK-03对于PAF更加深刻的意义在于;在PAF形成一条独立于西方武器系统的完整的空战体系,这对于巴基斯坦这个受到过多次西方禁运的国家来说,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新五号工程是空军空警-200预警机项目,该机在高新工程中首次采用三类平台,通过采用新型发动机等新技术提高飞机的性能,空警-200是我国目前唯一实现了飞机、机载系统、发动机全部国产化的预警机,这对于维持我国空军作战能力的完整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空警”-200预警机采用了运-8运输机的升级型号——运-9(运-8系列III类平台/高新工程第三类载机)的机体,采用某雷达所研发的平板天线相控阵雷达,又被称为高新5号工程,属于早期空中预警机。该机的平板雷达酷似瑞典爱立信公司研制的“爱立眼”机载相控阵雷达,俗称为“平衡木”。由于平板雷达特有的性能,KJ-200探测海上目标的性能将非常突出。

相关新闻

俄媒称中国正造舰载预警机 外形类似美军装备 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一技术世界领先 美军E-3跟进 中国预警机雷达辐射大空勤人员出现脱发症状 日本拟加快引进新型预警机 强化对中国飞机监视 日预警机半年起飞250次严防中国战机靠近钓鱼岛

空警-500雷达罩为何与空警-2000完全不同?

2013年11月19日 11:00新浪军事



空警-500的水滴形雷达罩



相关新闻

美媒称中国空警500预警机操作系统堪比美军E-3 我军大校称空警500雷达探测能力或优于空警2000 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一技术世界领先 美军E-3跟进 空警2000总师陆军:27岁就当上炮兵雷达总设计师 军报披露空警-200设计师 将独立设计未来预警机

简氏称中国强势发展情报战机 至少有7种不同型号

2014年01月02日 08:21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去年年底日本航空自卫队宣布发现多架中国电子侦察机靠近钓鱼岛空域后,中国这种特殊飞机也引起外界的密切关注。英国《简氏防务周刊》1月1日称,中国正在大力加强空中监视能力,并以俄制图-154客机和运-8运输机为基础研制情报飞机执行“特殊使命”。报道称,目前中国空军操作着至少4种配备情报装置的图-154情报收集机,另外3种图波列夫系列飞机也装有不明用途的电子设备。其中编号B-4015号飞机在2013年11月17日和23日两次遭受日本航空自卫队拦截。按照共同社的说法,中国图-154电子侦察机多次靠近钓鱼岛,最近抵达距钓鱼岛约40公里的空域。

中国在运-8运输机基础上改装的型号还组成“高新”项目,涉及运-8CB、运-8G和运-8JB情报收集机。报道称,在这些机型中,运-8CB外形特征明显,包括一对背面天线罩、前机身下方机腹船型罩、机身周围点缀的泡罩天线等。据称,运-8CB在2000年1月进行首飞,它主要装备中国空军第10师;运-8G的特点是垂直尾翼上有一个圆筒形整流罩、大型半圆整流罩和一个鼓形机腹天线罩。运-8JB以纵向的背面天线罩、鼻架式套管天线罩及机鼻下一个大型机腹整流罩为特点,这种类型飞机同运-8CB拥有一些共同的外部特征。《简氏防务周刊》引用消息源的话称,运-8JB情报飞机主要在中国海军航空兵第1团(基地辽阳)和第7团(基地三亚)服役。

报道还猜测,截至2013年中期,至少7架运-8CB、10架运-8G和5架运-8JB在中国海空军服役。外界最近一次目击是2013年11月23日,一架运-8CB情报飞机在东海上空遭日本航空自卫队拦截。

外媒曝光中国新型高新10号电子战飞机用运9平台

2013年12月30日 09:48环球网



资料图:中国新型电子战飞机

近日,美国著名军事论坛网站上出现一款国产新型预警机和新型电子战飞机图片,这些被称之为“空警-500”和“高新-10(一些爱好者也称之为高新-X)”的飞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一些观察家认为这是中国新一轮高新作战飞机研制周期的开始,它预示着中国高新系列飞机即将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将会陆续推出多种新型特种作战、特种电子战、反潜和心理战飞机,而这些飞机将全部使用最近投入批量生产的运-9平台。

据外国媒体称,这些新型军用飞机都是以运-9运输机作为载机的,其中空警-500的外形与中国出售给巴基斯坦的ZDK-03型预警机相似,但机载雷达采用的应是新型雷达,外观上能看到雷达中心位置有一处明显凸起。根据外电报道,它就是我国最新型空警-500的批量生产型飞机,它表明我国新一代预警机已经研制成功,即将交付部队。空警-500作为我国新一代预警机,它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等新技术,提高了对了隐身目标探测能力,它的研制成功,对于我国预警机乃至雷达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谓意义深远。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中国以运-9平台已发展出6个特种飞机机型和军用运输型,这其中包括空警-500、用于反潜的高新-6飞机,用于电子干扰的高新-9,用于情报收集的高新-8,用于特种作战的运-9特战型和用于心理战的新高新机,运9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变形金刚”飞机。

目前,这六种飞机中的后四种和运-9军用运输型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而前两种正在进行紧张的试飞工作,预计将在2014年开始装备部队。而以运-9为基础研制的海警巡逻机、机载激光武器试验载台、潜艇中继通讯飞机、电子战压制飞机、地面作战指挥飞机和空中火力支援飞机也在研制当中,这些飞机的研制工作将在未来的5至8年内完成,而位于陕西汉中的中国陕飞公司的产能问题将接受真正的挑战。运-9飞机的系列化谱系将成为未来我国20至30年中型特种飞机的基础平台,围绕运-9飞机的高新特种飞机研制才刚刚开始。

俄称委内瑞拉欲购中国预警机 空警200性能世界第4

2014年03月17日 14:21新浪军事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3月17日报道,2014年3月12日北约向乌克兰边境派出两架E-3A“哨兵”预警机,在波兰和罗马尼亚上空飞行,收集有关克里米亚局势的情报。北约空军在德国盖伦基尔兴总共部署了17架E-3预警机。

目前世界各国空军和海军拥有各种各样的预警机,俄罗斯通常称为“远程雷达搜索和指挥飞机”,西方习惯称为“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AEW&C)或“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通常情况下,预警机主要负责收集空中目标运动信息,不能用于搜索地面目标,主要优势是雷达探测设备功率高,能在敌方防区外获取敌机行动情报,能搜索和跟踪650公里外的上百个空中目标,可以协调空军行动,向部队提供战役情报。一架预警机在9000米的飞行高度上能够监视 3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3架美国E-3C预警机可以保证对整个中欧地区进行不间断的雷达扫描。预警机还能使已方战机对敌隐身,使其乎不需要开启自身机载雷达。

作战效能较高的预警机是敌航空兵优先攻击目标,因此很少在敌防区外,或者在没有战斗机的掩护下行动。预警机通常在大型军用运输机或客机基础上研制而成,机动性不强,可能成为敌歼击机轻易攻击的靶标。另外,预警机是强大的无线电波辐射源,而且尺寸较大,容易被敌防空系统雷达发现。

当今世界共有23个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以色列、中国、巴基斯坦、希腊、法国、泰国等拥有预警机,装备总数量为230多架,其中五种现役型号最为流行。俄罗斯“纽带网”近日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公布的空军和海军预警机积极使用数据,飞行国际MiliCAS和环球安全网站的航空数据库,以及平均数量指标,推出了世界预警机五强排行榜,中国“空警-200”名列第四。

第一名:E-2“鹰眼”

E-2“鹰眼”舰载预警机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1960年首飞,1964年装备美国海军。现在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预警机,在美国、埃及、中国台湾、法国和日本五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共有92架,分别为E-2C/D/K/T型号。其中部分飞机进行了现代化升级,配装新型航空电子设备、改进型雷达和敌我识别系统。最常用的E-2C型号长17.5米,翼展24.6米,高5.6米,最高速度可达598公里/小时,作战半径320公里,持续巡逻时间4小时。配装一部旋转天线脉冲多普勒雷达,位于机身后部整流罩内,能够探测540公里处“飞机”类型或260公里处“巡航导弹”类型的空中目标。

目前正在研制的改进型E-2D预警机将配装APY-9新型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一体化卫星通信系统和玻璃座舱。部分小批量生产的E- 2D预警机已经交付美国军方进行评估测试,其空中目标探测距离明显增加。预计E-2D将在2015年装备美国海军,暂时计划采购75架该型预警机。

第二名:E-3“哨兵”

E-3“哨兵”预警机由美国波音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波音707-320货运飞机基础上研制而成,1976年首飞,1977年装备美国空军。在流行程度上仅次于E-2“鹰眼”,现在英国、美国、沙特阿拉伯、法国4国,以及北约空军服役。目前共有64架,主要是E-3A/C/D/F型号,在英国空军的代号为AEW.1。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E-767预警机也可以划入E-3家族,它在波音B767客机基础上制造,使用“哨兵”雷达设备。日本空中自卫队目前使用4架该型预警机执行飞行巡逻任务。

E-767预警机长46.6米,高12.6米,翼展44.4米,最高时速855公里,作战半径1600公里,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巡逻6小时,对“飞机”类型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650公里。配备脉冲多普勒环视雷达,旋转天线安装在机身后部整流罩内。E-3C型预警机还配装一部辅助性下半球探测雷达,用于搜索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

第三名:A-50

A-50预警机由塔甘罗格市别里耶夫航空科学技术综合体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在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基础上制造,1978年首飞,1989年开始在苏联空军服役。现在共有29架A-50/U/EI型预警机,分别在俄罗斯和印度服役。印度版A-50以配备PS-90A-76发动机的伊尔-76MD 改进型军用运输机为载机,配装以色列埃尔塔系统公司生产的EL/M-2075型脉冲多普勒雷达。俄罗斯也曾经为中国研制A-50I型预警机,但是相关项目未能完成。没有配装设备的伊尔-76载机交付给了中国,后来用作了中国国产“空警-2000”的系统平台。

A-50长48.3米,翼展50.5米,高14.8米,最大时速800公里,持续飞行时间大约9小时。配装“熊蜂”无线电技术系统和脉冲多普勒雷达,对 “轰炸机”类型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650公里,对“歼击机”类型的目标探测距离为300公里,对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为215公里。它还能用来搜索250 公里内的地面目标。最新升级型号A-50U现在正交付俄罗斯空军使用。基础型A-50预警机能够同时跟踪多达300个目标,指挥30架歼击机。升级型A- 50U的目标跟踪数量明显增加,另外一个区别是设置了飞行人员休息室和配备日用家电的小餐厅。

第四名:空警-200

有关中国“空警-200”预警机的公开消息不多。据推测,该机从21世纪初开始研制,2009年装备中国空军,目前共有15架,以作为苏联安-12军用运输机改进型仿制品的运-8为载机。巴基斯坦空军也从中国得到了两架以运-8为基础的预警机,配备ZDK-03无线电技术系统,是采用圆盘形整流罩的“空警 -2000”的出口版。不久前委内瑞拉也对购买“空警-200”的可行性产生了兴趣,但是暂时尚未签署飞机供应合同。

“空警-200”最高时速可达650公里,航程5600公里。据推测,它配装的整流罩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外形上与瑞典爱立信公司的“爱立眼”系统相似。瑞典系统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安装在“萨伯340”或“萨伯2000”飞机上。中国“空警-200”的纵向雷达天线罩安装在机身上方的中部。还有推测称, “空警-200”配装美国PW150B涡桨发动机和霍尼韦尔公司的无线电电子设备。

第五名:B737

B737预警机项目从2000年开始研发,当年澳大利亚国防部向美国波音公司订购了一架预警机。2004年B737首飞,2009年装备澳大利亚空军。现在该型预警机共有11架,分别在澳大利亚、土耳其和韩国服役,代号分别为“楔尾”、“和平鹰”、“和平眼”。

B737预警机以波音B737-700IGW客机为基础,最初被称为E-3“哨兵”的简化版。长33.6米,高12.5米,翼展35.8米,最高时速 850公里,航程6500公里。配装MESA电子扫描雷达,能够同时探测空中和海上目标并指挥歼击机。对“轰炸机”类型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600公里,对“歼击机”类型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370公里,对“护卫舰”类型的海上目标探测距离为240公里。能够同时追踪180个目标,指挥24架歼击机。还配备有无线电电子侦察设备,能从9000米的高空探测850公里外的无线电波辐射源。

日媒称中国研空警3000预警机 加强监视东海识别区

2014年11月26日 09:21新华网

外媒称,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周年,不断展示中国空军实力,并开始为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铺路。

日本《读卖新闻》11月24日发表题为《中国炫耀防空识别区取得的“成绩”》的文章称,23日是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周年。中国军队作出与自卫队飞机异常接近等反复挑衅行为,强调划设防空识别区的成果,并在增强空军实力的基础上开始为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铺路。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闭幕的11日,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距香港不远的广东省珠海市开幕。最新隐形战斗机歼-31和搭载高性能雷达的预警机空警-2000等相继出现在外国媒体面前,珠海航展成为向国内外展示已创建65周年的中国空军“实力”的舞台。空警-2000被认为是中国军队将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部署的机型,这次公开非常罕见。与“异常接近”等挑衅行为一样,其目的也是向日本和美国炫耀中国空军的力量。

据说,中国还在研发空警-2000的后续机型,即主要担任防空识别区警戒监视任务的空警-3000。熟悉中国军队情况的有关人士分析称,“中国将来还会部署无人机,与气球和海洋监视卫星配合起来加强监视力量”。

中国军方研究机构的专家普遍认为,现阶段还不具备足以监视整个南海区域的雷达和巡逻机。中国正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上填埋岛礁,打算修建飞机场等军事设施。

日方认为,中国军方为炫耀防空识别区,今后在东海上空还可能继续出现与自卫队飞机异常接近等挑衅行为,因此担心出现偶发性冲突。正因为中国的防空识别区设在与钓鱼岛周边日本防空识别区有重叠的东海空域,此举牵制日本的意图很明显。

关于中国空军的行动,前航空自卫队司令官永岩俊道指出:“在国际海域上空,拥有飞行自由是国际规范。但中国主张在单方面设定的防空识别区内拥有跟领空内一样的管辖权。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令人担心引发不测事态。”

本月早些时候,双方同意尽早启动海上联络机制,以便日中防卫部门负责人能在紧急时刻通过热线进行交流。日方为落实事务层面的最后工作,已要求尽早开始磋商。

美国《纽约时报》11月24日发表题为《据说中国正在有争议水域建飞机跑道区域》的报道称,分析人士称,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永暑礁进行的大规模填海造陆项目将使其有能力在那里起降军用飞机,这样中国就将力量扩展到了有争议的南中国海。

今年中国一直在南沙群岛扩大势力范围,向礁石和浅滩运送砂土,并建造了至少三个新岛屿,这些岛屿可以作为中国的监视基地以及海军舰船的补给站。在永暑礁修建飞机跑道的计划最有可能是为了起降军用飞机,从而监视中国将来可能在该地区设立的防空识别区,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亚洲问题专家邦妮·格拉泽如是说。

“我认为中国这是为了建立防空识别区,”格拉泽说,“要设立防空识别区,他们就必须有能力监视空域。为了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不止一条跑道。”

西方官员也在讨论中国是不是很快就会宣布在南中国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不会很快宣布。但他们说,中国正在做准备——比如将小礁石扩建成能承载大型建筑和监视设备的岛屿——以便使中国海军和空军有能力在远离大陆的地方执行防空识别区任务。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副教授泰勒·弗拉维尔说,新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其扩建岛屿上的飞机跑道将能比菲律宾占领的南沙岛屿上的跑道起降更先进的飞机。菲律宾的那条跑道只能起降螺旋桨飞机。

相关新闻

日本将购美4架新型预警机 部署冲绳监视中国战机 日媒:日本在那霸部署预警机 监视中国军机活动 空警500批量生产服役 中国未来将研无人预警机 日本拟为F-2战机配反雷达导弹 猎杀中国预警机 中国海军预警机设“政工战位” 政委随机跟飞

浅谈中国空警500预警机 指挥我军突破第一岛链

2015年01月20日 11:24新浪军事



中国第二代预警机 中国空警 200型预警机
资料图:空警-500低调交付,据网络消息称是第3架了。

预警机的发展与迈入三代机时代

战后的预警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技术发展阶段。第一代就是初步将雷达装机升空。开山的代表就是40年代中期时的美国海军将S波段AN/APS-20雷达装在格鲁曼“复仇者”TBM-3W型鱼雷机上,诞生了世界上首型投入实战部署的预警机。虽说TBM-3W只有一名雷达操作员,只能以早期类似电报电文方式向己方传送目标信号和数据。但在其身上已经体现了预警机最基本的几个要素:载机平台、大功率搜索雷达和雷达情报通信链(尽管它非常原始)。

随后陆续出现了WV-1“星座”、WF-2/E-1B“跟踪者”、WV-2E/EC-121L,苏联里-2改(未定型装备),英国“塘鹅”和我国的空警-1号(未定型装备)等。最终是以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的美制E-2“鹰眼”和苏联图-126“苔藓”的出现为终结。这一代预警机的技术上的特征是脉冲多普勒体制应用逐步完善,情报数据下传和话音指挥控制方式初步成形。以及杂波滤除技术的采用,预警机在复杂地表和恶劣海况下的低空目标探测能力初步具备。



资料图:将AN/APS-20搬上鱼雷机后的TBM-3W

第二代预警机的发展首先是沿着完善脉冲多普勒和杂波滤除技术,解决了海上陆地低空目标的探测这一实际问题。随后是预警雷达的高主副瓣功率比、高纯频也即高频率稳定性的发射机、高性能信号处理器“三高”技术的突破,使得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同时随着有源探测、无源探测、敌我识别等探测手段的日趋丰富,电子对抗能力逐步增强,通信数据链和指挥控制技术的极大发展,从而得以形成了以预警机为基础的比较完备的空中C3I系统。

进入本世纪后,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发展并得到应用,从而大幅提高了预警系统的探测性能,结合Link-4A、Link-11、Link-16等数据链的发展完善,为后续预警机网络化、多元化、一体化技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使得预警机从早期的单一搜索预警功能升级为初步集成了预警、通信、指挥引导、控制和一定程度的电子支援能力的空中预警及指挥控制系统(AWACS)。

大部分军迷所熟知的预警机机型即属于这一代。早期采用机械扫描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或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的美国E -2C(包括台湾的E-2K)、E-3“望楼”的A/B/C型,俄罗斯A-50。后期的就是E-2C-2000、E-737“楔尾”、以色列“费尔康”、瑞典“爱立眼”,我国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以及售巴的ZDK-03等。后期机型的后发优势下,均陆续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和更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在性能较早期型号有着很大提升。



资料图:以色列的G550 CAEW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天线与机体的共形

随着战场“网络化”、“信息化”的深入,预警机这一信息化作战平台也将成为网络中心战的核心枢纽。同时,预警机的探测、感知手段和多功能将大幅扩展,在以机载雷达感知器件的基础上,通过有源、无源探测,定位、识别和电子侦察/情报收集,实现雷达、敌我识别、电子支援、光电和地面联网探测系统信号的综合采集。在预警机的技术上,将进一步“一体化”、“轻型化”。未来预警机的同一个天线可兼顾雷达、通信、侦察等多种任务,外形设计上与机体表面一致,减少气动影响和空间要求,同时具备性能强大的全新核心处理机来综合各路信息。轻型化则是指雷达和各类电子系统的轻量化、小型化,集成度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对载机平台大小和人员数量等的要求降低,从而实现“小平台大预警”。

目前来看具备上述大部特征的机型只有近年来全新设计的美国E-2D“先进鹰眼”、以色列的G550 CAEW和我国的空警-500。另外的一些旧机型在升级改进中也具备了这些诸多技术特征。比如美国E-3C在经过Block30/35和Block40/45改进后称为E-3G,其网络化、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雷达性能、信号处理能力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已经具备了三代预警机的一部分特征。只不过限于老旧设备和体制的兼容,其对数字化、一体化和小型化有限,只是属于准三代预警机。同样对A-50的现代化改装后的A-50U也是如此,在情报侦察收集和多元化功能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但限于俄罗斯在数字电路集成水平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上的发展滞后,与E-3G差距较大,仍属于二代预警机的升级改进。



资料图:空警-200和空警-2000,凭借后发优势,在性能上在二代预警机中占据优势

我国预警机的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再看近年来我国预警机的发展,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问世在09年国庆阅兵上的惊艳亮相,曾经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美国智库詹姆斯基金会就曾在2010年撰文称:“解放军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采用了有源相控阵技术,比美国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了一代。”这个评价虽初听有夸大渲染赚疑,但就雷达技术体制对系统探测能力的提升作用、数字化水平和信号处理能力等方面来说看,晚了数十年设计的空警-2000与空警-200新机型在系统架构、软硬件起步水平上占有后发优势是很正常的,技术水准方面在当时毫无疑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只不过结合美军在网络化协同作战的建设、数据链的广泛、电子情报收集的深厚积累和大量实战运用经验等“预警机”这一本体之外的因素,以及E-3C的后续升级计划后的性能提升,在作战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衡量预警机对作战效能的释放和提升作用,空警-2000与之相比无疑仍存在不少差距。

随着近年来我国在相控阵、数字阵列、网络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全军网络体系、数据链和信息化建设也大大加快,研制第三代预警机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空警-500应运而生,并且已经在2014年低调交付空军3架。从初步曝光的一些信息来看,空警-500已经具备了第三代预警机的大部分先进特征。至此,我国预警机的研制在经历了60多年的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结合的不断挫折和不懈努力,以及90年代和本世纪初10年的不断技术跨越后,在发展进度与技术水平上已稳居该领域的世界前沿。

空警-500是我军网络中心战的关键枢纽

三代预警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技术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无论是轻型化、一体化,还是在功能上的不断拓展都与其相关或是必要的关系。凭借此前我国在空警-2000和空警-200上的有源相控阵技术的积淀,针对四大机特征的高速隐身、高机动的多目标的早期预警、干扰对抗与稳定跟踪能力的提升必将是重点。这方面于本文的空警-500而言这暂且不作为行文重点展开。



资料图:空警-500早期设计验证中曾出现过的水滴形天线罩

空警-500与空警-2000、空警-200就外观上的明显区别而言,除了早期技术验证机阶段中曾经一度出现过的水滴形天线罩外,就是机身后部两侧、头尾还集成了几个宽频组合电子侦察系统天线。同类天线也出现在高新-8电子侦察机的头尾和两侧,其中侧面有前后两对ESM电子侦测天线,前部的天线尺寸较小,推测主要用于Ku、X波段的宽频侦听、无源定位,后部天线针对X-UHF波段频率。

机体后部两侧、机头的电子侦测天线,在表明着空警-500的三代预警机特征之一,“一专多能”

这种对空中和地面警戒、火控雷达常用频段的宽频组合电子侦测系统,可雷达辐射源、电子对抗干扰源的精确定位信息,可以大为增强预警系统的实际探测距离和隐蔽性。这种将雷达、通信频段的电子情报收集、定位和对抗功能融合一体的设计思路正是三代预警机的“多元化”、“一体化”的技术特点。只不过相对于专用电子侦察机,限于空警-500机内剩余空间和功率,只是挑选了与预警环境和任务相适应的频段为主进行“一体化”融合。所以随着机内信号和情报处理能力提升,设备体积和功耗的降低,系统的进一步集成化,空警-500在多元化功能的融合和系统整体性能仍有进步提升的空间。

所以三代机预警机的空警-500,对比空警-2000,除了雷达本身的探测威力略低外,空警-500在电子侦察情报、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干扰对抗能力方面是进步明显的,也会强于同为三代预警机的G550 CAEW和E-2D。所以透过空警-500的机身两侧的“电子侦察天线”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到空警-500在承担预警和指挥任务的同时,还可兼顾一部分电子侦察和情报收集职能。这样在多数任务环境下也降低对专用电子侦察机的部署和使用要求,减少机种、人员数量和维护保障的复杂性,对于提高战场生存力和作战效能、降低成本和作战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图:空警-500的卫星通信天线整流罩的碗碟设计在美海军E-2C系列上就曾出现过,只不过从E-2C到E-2D,卫星通信天线整流罩的设计,经过了圆锥台、碗碟形以及最后的共型一体化。

如果说“电子侦察天线”是空警-500在功能多元化、一体化上的体现,那么在“网络化”中的体现之一就是空警-500雷达罩上“卫星通信天线整流罩”这一的明显的突起。此前的空警-2000和空军-200中,只有空警-2000上配备有卫星通信系统。而没有喷被卫星通信系统的空警-200只能依靠通信距离一般是在数百公里的微波数据链与地面指挥所、水面舰艇和作战飞机进行通信。但随着随着现代战场日益广阔,武器打击的远程多样化,指挥引导系统的作用范围也在大幅拓展。特别是随着我军的作战范围不断外推,向着第一岛链突破,目前我军的作战范围下在向第一岛链外侧突破,更加需要扩展指挥引导系统的作用范围,而卫星数据链是扩展我军作战范围、缩短指挥环节、提供全疆域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一。那么,空警-500配备卫星通信系统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发挥网络中心战中重要的核心枢纽作用,与更高层次的指挥控制系统相联接,在更大的范围内为整个作战网络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更好的融合各类平台(天基、空基、陆基、海基)的各种探测、侦察和状态数据,形成战场综合态势并指挥引导我方的作战行动、快速打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1215.html

更多阅读

空警2000和空警200 中国空警200预警机

空警-2000(北约代号:主环,Mainring)是中国的空中预警机,基于伊尔-76飞行平台,采用基于有源电子扫描阵列的雷达技术,类似于以色列为印度研制的费尔康系统。类型 预警机生产公司 中国陕西飞机制造公司首次飞行 2003年服役 2007年使用状态 现

美国惊呼:中国空天航母意外被曝光

美国惊呼:中国空天航母无意被曝光  美国空军进行第三次X-37B空天飞机轨道试验飞行,这让美国舆论想到了“中国版”的空天飞机——“神龙”。美国媒体11日发文称,中国是除美国和俄罗斯之外,第三个独立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除了

声明:《中国第二代预警机 中国空警 200型预警机》为网友玩玩你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