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意义
第一节 职业的概述
一、职业的含义与特征
(一)职业是社会中人的劳动角色定位
所谓“职业”,就是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
(二)职业特征
社会性——职业的首要特性。
专业性——职业的内在要求。
经济性——职业的基本保障。
技术性——职业的必备条件。
二、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职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节 教师职业的特征与社会意义
一、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二、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三、教师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
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三)教师的劳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节 教师职业现代视野
一、人类面临的挑战
二、新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新世纪教师面临的挑战
第一,树立新的教育观。
第二,树立新的知识观。
第三,树立新的学生观。
第二章 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中道德关系的反映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它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准则或标准。
三、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1)职业道德在原始社会萌芽。
(2)职业道德在奴隶社会形成。
(3)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大发展。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人类历史上职业道德发展的最高成果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师德”是教师道德的简称,主要是指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茔客串 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调节着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教师与自我的相互关系,
二、师德蕴涵着无尽的价值
第一,师德纯化社会风气
第二,师行影响、塑造人的心灵
第三,师德影响人的终身
三、师德是教师心中精神的太阳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一、教师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片和追求。
二、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的职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社会负责。
三、教师职业态度
四、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职业纪律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第六,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五、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刻苦钻研业务。
第二,懂教育规律。
第三,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六、教师职业良心
首先,人民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其次,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七、教师职业作风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八、教师职业荣誉
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敬,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上)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一、规范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保证
规范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1)客观性。
(2)标准性。
二、道德规范是一种特殊的规范
三、师德规范是调节教育关系,完善教师自身的手段
师德规范要真正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和人生的价值追求,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价值意义;
第二,努力把师德规范变为一种内化于心灵的德性;
第三,师德规范是最终要形成一种完善自身的精神力量。
第二节 爱国守法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一、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热爱祖国,使教师获得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热爱祖国要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上;
四、依法执教师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五、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 现实要求;
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第三节 敬业奉献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首要标准;
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教师的一种使命和境界;
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教师敬业奉献的根本体现;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下)
第一节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
一、 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第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爱护每一名学生。
二、平等地对待和尊重、理解学生
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也就没有尊重和理解。
尊重学生要以平等为基础。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第二,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第三,宽容和信任学生。
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严格要求,宽严相济
第一,要严而有理。
第二,要严而有度。
第三,要严而有方。
第四,要严而求恒。
第五,要严中求细。
五、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节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一、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二、严勇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
四、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一、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第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第二,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
第三,坚持“身教重于言教”。
二、廉虚谨慎,团结协作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重要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
(二)与教育管理者交往的道德要求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三、教师语言、仪表、仪态中的道德规范
(一)语言文雅,亲切自然
(二)仪表端庄、格调高雅
第一,教师的仪容。
第二,教师的服饰。
第三,教师的举止。
(三)风度从容,彰显个性
第一,教师要“稳重”
第二,教师要“可亲”
第三,教师要“有识”
四、廉洁从教,洁身自好
第五章 教师个体品质的养成
第一节 个体道德的养成是道德规范由他律到自律的
必然要求
一、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和个体化表现
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两种
个体道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体道德意识。
个体道德具有如下特征:1、自成性。2、潜在性。3、社会制约性。
个体道德是与社会道德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将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品牌的提升,也可能在某个时间和某种条件下导致其原有水平的下降。
二、良好的教师个体道德是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的前提条件
教师个体道德是指以教师个体为主体和载体的道德,是以教师为社会职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辨证统一。
二、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师德修养的关健所在
其显者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职业化,是教师道德的具体化。
第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第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志的凝结。
第四,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行为整体的稳定倾向。
第五,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辨证统一。
第二节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
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
第二,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
第三,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第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
第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第六,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第七,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八,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我国教师优良的个体道德品质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奉献与牺牲精神
二、公正无私,正直诚实
三、立志勤学,自尊自强
四、谦虚礼让,团结和睦
五、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第三节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完善
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
第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第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第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第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第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二、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原则
首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跨世纪的教育观念。
其次,在教育实践中磨炼自己的道德品质。
再次,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三、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方法
第一,重学。重学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和要途径。
第二,内省。内省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最佳途径。
第三,慎独。慎独是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第四,力行。力行是进行自我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第六章 教师个体人格的塑造
第一节 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之路
一、人格的内涵
1、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2、在法律上,指作为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
3、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被解释为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人格有如下特征:
1、人格的社会历史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倾向性。
二、健康人格与非健康人格
(一)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是指作为个体的人的健全的完善的存在状态。
(二)非健康人格
1、病态人格
2、扭曲人格
3、双重人格
三、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四、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
(1)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2)稳定而持久的职为动力
(3)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4)获取成绩的动机与欲望
(5)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6)良好的性格特质
(7)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第二节 教师人格是构成教师道德
内在本质的精神力量
一、教师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首先,教师的人格感化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教育。
其次,教师职业这种以人格感化人格的特点,促使教师自身人格的提高。
再次,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促使教师威信的确立。
二、教师人格的构成分析
(一)教师的品格
(二)教师的性格
(三)教师的体格
(四)教师的资格
三、教师人格的现代要求
(一)对教师人格具有开放性要求
(二)对教师人格具有务实性要求
(三)对教师人格具有竞争必要求
(四)对教师人格具有民主性要求
第三节 教师崇高的人格塑造是教师
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一、教师人格塑造是师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首先,教师的劳动特点规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
其次,教师肩负的责任决定了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再次,教师人格反映了广大教师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
二、教师人格塑造的途径和方法
采用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强化教师意识,发掘塑造动力
首先,要强化“我是人民教师”的意识。
其次,要意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再次,教师要掌握自己的个性特点,自觉培养自制能力。
(二)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塑造方向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次,学习现代教师人格理论。
再次,向优秀教师学习。
(三)投身教育实践,积累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人格塑造不能脱离教育实践。
其次,教育实践是检验教师人格塑造的标准。
(四)不断自我激励,加大塑造力度
一是目标激励。
二是成果激励。
三是反思激励。
四是对比激励。
第七章 教师个体心理的调适
第一节 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基础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是人脑的高级机能。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二)悦纳教师职业
(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四)健全的教育意志
(五)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六)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一位好的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外,还应有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的教师是能够快乐工作的教师。
心理健康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
心理健康的教师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
第二节 教师心理问题透析
一、教师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焦虑
(二)自卑
(三)多疑
(四)抑郁
二、教师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
第二,教师承受着多重角色带来的心理冲突。
第三,工作繁重且心理压力大。
第四,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安全感不足。
第五,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
第六,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与心理问题排角、疏导渠道的缺乏。
第三节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展示生活的七彩阳光
一、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一)尊重教师的权利,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为教师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三)维护稳定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增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净化教师的精神生活环境
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热爱学生,激情投入工作
(四)学会自我训练,保护劳逸结合
教师要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
1、自我放松法
2、注意力转移法
3、积极活动法
4、心理暗示法
三、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手段,积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需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二)努力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三)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焦虑维持在合理的程度与范围之内
(四)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
第八章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第一节 教师道德行为及其选择
一、道德行为是自觉自愿地进行选择的行为
1、道德行为是自知的行为。
2、道德行为是自愿的行为。
3、道德行为是自择的行为。
总之,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行为者基于对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利益的自觉认识而自愿进行选择的行为。
二、道德选择是道德行为的前提
道德选择在人们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是:
一是定向的作用,
二是动力作用。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取向
四、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完全自觉进行的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首先来自于认识的选择性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依赖于情感
第二节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实现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过程是动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过程
第一,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及达到一定目的的重要因素。
第二,目的是人们通过行为所需要达到的结果。
第三,目的必须通过手段来实现。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标准的特征
第一,道德行为选择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第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统一。
三、教师道德选择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首先,主体性原则。
其次,代价原则。
再次,责任原则。
第三节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及其培养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是道德选择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以一定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
其实,个体能力在选择中是很重要的,能力不强,势必影响选择的正确性。
二、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作为主体对选择客体作用和选择的能力,主要由比较力、分解力、鉴别力、取舍力和自组织力等要素构成。
如何培养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吗?
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加强对道德必然性的认识,这是提高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力的前提。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再次,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三、努力求得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一)树立动机与效果的辨证统一观
(二)动机与效果的矛盾
(三)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更多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笔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笔记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
我的教师职业道德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做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教师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就是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是关系到众多学生的健康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 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现状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是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是挖掘教师潜能的不竭源泉。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具备高尚的道德
学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
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现在的工作不敢说是我最爱的,但既然坚持了这么久,我就要有恒心继续坚持下去,而怎样才能做一名成功的幼儿教师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通过《中小学幼
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颁布以来,我深深地反思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引路人。这句话把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说得淋漓尽致,毕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