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 贝多芬小步舞曲钢琴谱

贝多芬

[作品简介]

小步舞曲原为法国民间舞曲, 十七世纪中叶起在欧洲各国宫廷中流行.最初是一种单二部曲式结构的乐曲, 后来, 法国十七世纪著名作曲家吕利, 将两首小步舞曲联在一起, 在最后重复再现第一首, 其第二首以三重奏形式演奏, 形成`中间部', 并因此被称为`三声中部'.这种三拍子的舞曲因受宫廷的影响, 音乐风格崇尚典雅、庄重, 速度不太快.

贝多芬创作的《G大调小步舞曲》具备上述特点, 除作为钢琴曲外, 还被改编为多种器乐独奏和管弦乐曲.

[欣赏提示]

乐曲为G大调、3/4拍子、小快板, 复三部曲式.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 每一部分皆由两个乐段构成, 每个乐段又各由四小节的两个乐句构成, 因此全曲的乐句、乐段排列规整, 呈典型的方整性结构.这正是属於典雅舞曲所应具备的特征之一.现将全曲主旋律附录於下:

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 贝多芬小步舞曲钢琴谱


乐曲的前十六小节为第一部分, 由两个乐段共四个乐句构成, 它们具有`起、承、转、合'的逻辑关系.第一、二、四乐句的开始均用了相同的连续附点音符的节奏, 而且第二乐句开始部分 (见上例□①) , 就是第一乐句开始部分旋律下方三度叠置的副旋律 (见上例□②) , 第四乐句 (见上例□⑤) 开始再现了第二乐句, 然后变化结束, 实际它就是第一乐句的副旋律 (比较上例□②与⑤) , 而将原主旋律移低八度变成了副旋律 (比较上例□④与□③) .作者运用素材的手法, 达到了高超的地步.第三乐句处於`转'的位置, 因此音乐节奏开始变得平稳, 但又出现全曲的最高音, 然后急转直下, 达到了变化的要求, 与前后乐句形成对比, 并结束於上主音, 即属音的属音, 推动了音乐进行的动力, 直到第四乐句结束於主音, 使音乐完满终止.

中间部的两个乐段, 每个乐段的两个乐句一气呵成, 紧密连结, 而且运用八分音符的连音和跳音相结合的奏法, 曲调显得活泼, 具有轻松愉快的情趣, 与前后部分的典雅庄重形成鲜明对比.四个乐句的伴奏织体中, 第一、二、四句基本相同, 第三句为突出其`转'的情趣, 运用了复调卡农手法处理, 起到了变化对比的效果.

小步舞曲的第三部分虽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但演奏时每一乐段不再反复, 当熟悉的音调一贯到底重新出现时, 听起来使人更觉得亲切悦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0437.html

更多阅读

《D大调卡农》背后的故事 d大调卡农钢琴谱

一直很熟悉又喜欢的一首曲子,却从未想过她背后的故事。今天找到了,发上来与大家一起品读那份凄美的忧伤……《D大调卡农》在问世之后,被创作出无数个版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演奏或吟唱,它曾让无数人为之着迷,无论

解读罗大佑:《罗大佑自选辑》文案(1995)

2003年补记:1995年我刚退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干嘛,零星接了一两个案子做,多半的时间还是混来混去。有一天,魔岩张培仁打了一通电话来。他说罗大佑打算出自选辑,希望能有比较详尽的作品解说。张培仁觉得,应该让年轻世代来执笔写这篇长文,展

从G大调延伸开去-浅说乐理 乐理大调小调

虽然钢琴也学了两年多了,拜厄后面大的调号练习一直也没完整地弹过。最近喜欢张靓颖的《G大调的悲伤》,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些基础乐理,算是补补课。音名与音程一、音名以英文字母来表示音高,称为音名:C D E F G A B二、音程音程的重要性在

声明:《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 贝多芬小步舞曲钢琴谱》为网友不如笑着放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