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的博客 王海滨新浪博客

九一八,忍不住哭泣

时寒冰

这一天,在上海,竟然如此安静,为了世博会,九一八,政府不再“组织防空警报试鸣”。

这一天,仍有人在结婚、开业庆典,因为九一八,对应的是“就要发”,是个好日子。人们继续开心地谈论收入、房子。

这一天,爱国者只能压抑愤怒,因为,你要宣泄这种愤怒,必须去申请,被批准后,必须严格沿着指定路线到指定地点在相关规定之下表达爱国情感。爱国是一种奢侈。

这一天,被日本绑架并以以“妨碍公务”为由拘留的中国公民詹其雄还未获自由。

报道说:仍被日方扣留的船长詹其雄过世一周的奶奶9月15日出殡,本来当地风俗要由长孙喊灵,因为詹其雄没能回家,只能让他的儿子代为穿上长孙孝服……13岁的儿子穿上了本来该由爸爸穿的长孙孝服,在听说爸爸被扣后,他只上了一天学就不再返校……

忍不住为这个孩子落泪。

也许,詹其雄的儿子永远无法理解,他的爸爸在中国“盛世”的时候怎么会被日本人在中国领土上绑架走并关押起来,但他知道,他的父亲在遭受屈辱,他想念自己的爸爸。

如果不是渔船遭日本绑架事件,许多人依然活在盛世的意淫中。

当年的慈禧太后何以沉浸在大国的荣光中而不自知,甚至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造园子为自己的60岁生日举行盛大庆祝?因为,她的意志凌驾于国家之上。因为,专制不需要尊重民意。或者说,代表一小撮权贵的朝廷利益与代表普通民众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是脱节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才有了装着沙子的炮弹,把纯粹的爱国志士送上悲壮的不归路。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来没有真正走出过屈辱。

所有的强盛都是一种意淫。

因为,在现代文明社会,所有的强盛都只能源于个体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只能源于人人真正平等的法制和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一个民族才能真正凝聚起来,形成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和积极向上的朝气。

反之,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谎言。尽管人们早已对形形色色的假新闻和各种华美的包装司空见惯,但人们依然盲目地对通过这种方式包装出来的带着光环的官僚顶礼膜拜……

几十年后,很多人都已经是合格的愚民。

与许多爱国人士一样,我是一腔热血,但在当下,感觉自己与很多人一样,只是一群被操纵着的猴子或者道具:有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拥有爱国的权利,有人不需要的时候,我们只能紧闭嘴巴,把屈辱吞在肚里,让泪流在心里……因此,无论是日本还是西方国家,它们从来不担心中国的民意,因为,民意只是一些人的意志在民众身上的投射。

因此,中国才会在边境谈判中,丧失掉令人揪心的领土。

西方人从来没有真正读懂过中国的民意。

中国国内的一些人,也一样没有真正读懂过中国的民意。

九一八,我忍不住哭泣!

对于一个爱国者,国家是什么?是只能远观和仰视而不能触摸的高高在上的被权贵操纵的高房价吗?是含有苏丹红、硫酸铜、三聚氰胺等等各色有毒化学品的食品吗?是孩童被宝马反复碾压直至死亡吗?是合法的住房被邪恶的歹徒烧毁或拆掉而得不到任何法律救济吗?是因为送的红包不能令医生满意便被缝上肛门吗?是动辄贪污亿元甚至10亿元以上的贪官污吏也被人视为平常吗?是权贵子女及其他亲属把持着各个重要岗位和数不清的资产挥霍无度,而很多人还没有最起码的保障吗?是水污染空气污染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吗?是脚下没有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因为它被打包给了“国家”,普通人到哪里都只是暂住,都只是自生自灭的没有基本尊严的浮萍)吗?……

最可怕的敌人从来都不是侵略者。

……

阅读全文(5325) | 回复(54) | 引用通告

钓鱼岛危机与突围之路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17 0:49:00

钓鱼岛危机与突围之路

时寒冰

日本侵占我钓鱼岛的图谋由来已久,这次更是铁定了心冲撞我渔船,并以“妨碍公务”为由,拘留被其非法绑架的我国公民詹其雄,试图以法律手段达到合法侵占我钓鱼岛的目的。

自9月7日,中国连续六次召见或约见日本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要求放船放人,但日本政府无动于衷,置若罔闻——他们在幸灾乐祸地等待10天过完。

这次事件宣告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在“9·18”耻辱纪念日到来之际,日本这个曾给也一直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对中国人犯下累累血债的国家,再次给中国再次带来冷酷的羞辱和嘲弄。

钓鱼岛事件何去何从?中国该如何应对?

(一)分清兄弟和敌人

解决钓鱼岛问题,首先必须摆清楚中国的位置。

有人认为,钓鱼岛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是因为台湾问题在那儿拖着,如果不解决好台湾问题,就无法收复钓鱼岛。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战略定位,如果把台湾定位为收复钓鱼岛的障碍,那么,就意味着,中国面临着三方力量的掣肘,或者说,面对三方敌人:日本、美国、台湾地区。

是1:3的关系。如果加上南海问题,那么,中国面临的对手又将增加5个(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从而变成1:8。如果再考虑到印度与中国的领土纠纷,那么,中国的对手还将增加。

显然,如果那样定位,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周围一大堆敌人,根本无从下手。

无论钓鱼岛问题,还是台湾问题,中国最忌讳的实际上是美国。

退一步说,即使中国先用武力统一了台湾,又会怎样?中国面对的将是带着更强烈警惕心和遏制之心的美国的掣肘。而唯一能够让美国出局的,便是与台湾联手,中国大陆在后面支持,由台湾军队抢占钓鱼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日本与台湾同为美国的同盟,美国的影响力将无法施展——最起码的问题是,美国很难确定是应该帮日本还是帮台湾,而中国大陆则可以根据法律出兵帮助台湾。

中国大陆和台湾血脉中流着同样的鲜血,无论是台湾收回钓鱼岛还是中国大陆收回钓鱼岛,都是中国人收回了钓鱼岛,这是必须弄清楚的常识。中华民族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只要两岸都实现了民主,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对话基础,早晚会和平地走到一起。

两岸联手是当下收回钓鱼岛的可行性最高、安全性最高的方案。而美国最担忧的也是这一点。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被日本绑架事件发生后,9月15日,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说:这次事件是一个“对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在争议领土上的警告。”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在南中国海上都存在不同的领土争端。——日本共同社东京9月15日电

美国为什么总的喜欢把台湾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放在一起?这其实是美国最期待的一种局面。只有这种局面,才能形成让中国大陆四面楚歌的被动格局。破解困局的唯一出路是两岸联手。

一种耳熟能详的说法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钓鱼岛危机发生后,台湾民众向日本提出抗议并宣示主权。9月14日,台湾保钓船“感恩99”号在距离钓鱼岛20多海里处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船舰对峙。日本《美日新闻》9月15日的报道中也惊呼“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冲突正变成民族利益争夺战”。台湾《联合报》9月15日对此的解读是:“这次传出两岸联手打压日本,与其说是日媒的看法,不如说是美国的忧虑,如何平衡,考验马政府的智慧。

……

阅读全文(1883) | 回复(34) | 引用通告

强烈谴责通过欺骗方式炒作楼盘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16 17:38:00

有网友打电话到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得到的回答是:昨天编造谣言、罔顾事实出笼的《地产空军领袖购买上海滨江豪宅》一文,是收费软文,作者也不是记者,而是一个广告业务员。这个人收了开发商10万元钱,刊出了这篇文章,并送腾讯、网易、搜房三大网站挂出。强烈要求报社披露真实情况,给读者一个交代。——转自牛刀微博9月16日

强烈谴责通过欺骗方式炒作楼盘

时寒冰

9月15日,上海某报刊登了题为《内地地产“空军领袖”被曝购上海滨江豪宅》的新闻,称:有内地地产业“一号空军”之称的某地产专家在上海买了豪宅(已有网友考证该报道是根据2008年12月的一则旧闻改编而成),文中故意隐去该专家名字以造成各种猜忌,这篇报道多次浓墨重彩对该楼盘进行鼓吹,用“价值远远高于价格”;“是被上海地产业界公认的价格被低估的楼盘之一”;“(该楼盘)所在的徐汇滨江,还获得了整个滨江沿线区域最多的政府投资”;“其他临江板块所没有的优势,但售价又远远低于上述板块”;“区域内品质最高的楼盘”等等语言为开发商大做广告……这是迄今为止新闻媒体配合开发商所做的最具“创意”也最彻底的广告——通过恶意诋毁楼市中持不同观点者而达到炒作、推销楼盘的目的。

同时,该文还明目张胆地帮助开发商打压看空言论。文章写道:“地产评论领域也可以出台类似全球金融分析师——CFA的伦理资格准入制度,规定发布看空言论的空军领袖,必须及时公布自己拥有的房屋和最新的买房动向,以避免极个别的空军专家,出于自己的利益发布看空言论,而使大众利益受损。”也就是说,只有帮开发商唱多才是唯一合法并受鼓励的。媒体记者如此露骨和彻底地充当开发商打手和楼盘代言人的做法,即使放在个别媒体人职业道德沦丧的今天来看,仍属罕见,不能不令人深感震惊和遗憾!呼吁该报社领导彻查这种出卖新闻人良知和道德底线,不遗余力地为开发商鼓吹的行为,维护报纸的信誉,做有责任感的媒体!

这件事情也充分说明,在楼市中的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常年对民众敲骨吸髓的今天,高房价已经彻底丧失了购买力这一重要基础,在惶恐不安之下,楼市中的一小撮既得利益者只能收买媒体从业人员通过下三滥手段变相造势,以忽悠不明事实真相的公众上当受骗。这暴露出他们的胆怯和恐慌的心理。

对于这种通过编造新闻恶意炒作具体楼盘的做法表示愤慨和强烈谴责!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这种丧失职业操守,甘当开发商帮凶的堕落行为,本人予以强烈谴责!另外,正告楼市中的既得利益者,本人在上海坚持租房,拒当被宰割的房奴,别指望拿一堆破砖烂瓦从本人身上榨取一分钱!

于2010年9月15日

……

阅读全文(2059) | 回复(11) | 引用通告

钓鱼岛:日本的大阴谋与生死博弈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13 19:48:00

说明:如果此文被屏蔽,本人将放弃最后一线希望,再不谈论此事。

钓鱼岛:日本的大阴谋与生死博弈

时寒冰

相信每一个人对钓鱼岛事件都非常熟悉: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冲撞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当日10时15分许,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渔船。下午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中方船长詹其雄被日方逮捕。——摘自媒体报道。

钓鱼岛事件绝小一个小事,它如同当年的甲午海战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决定中国国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日本人正在耍弄的阴谋,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一)致命的十天

9月7日,中方船长詹其雄被日方逮捕。9月10日,日本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批准拘留中国船长10天时间。

这是非常致命的10天。

日本的计划是:如果中国默认了日本法院的判决,等10天拘留时间过完,便释放詹其雄,这意味着,日本在法律上证明了其拥有钓鱼岛的合法性。道理非常简单:只有对拥有主权的领土上的违法行为,才有资格作出这样的判决。日本在耍以小见大的手腕,实现侵占我钓鱼岛的大阴谋。同时,在“九一八”纪念日到来之际,给中国人以羞辱,委实欺人太甚!

如果中国在10天之前,不能让詹其雄平安回国,则意味着一场空前的大危机,甚至是劫难!

我注意到,外交部依然在一如既往地抗议抗议再抗议,这种鹦鹉就能做的工作,交给那么庞大的官僚机构去做,真的太浪费了!

日本绝对不怕中国的抗议,那么,它没有软肋吗?

有,但吃特供食品的官僚们是看不见的。

日本人行事,从来都有多种方案。

比如,在甲午海战以前,日本天皇和日本最高统帅部,就制定了三种方案:一、如果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中获胜,则陆军主力立即登陆中国,展开全面进攻计划;二、如果双方战平,日军不能确保胜利,那么,日本海军就退出中国沿海,只是以陆军主力完成对朝鲜的占领;三、如果日本海军败于北洋海军,则日军全部撤回本土设防,以抵御中国军队可能对日本的进攻。

日本每走一步,必有计划。

日本人深知,他们拘捕(确切地说,应该是非法侵入我主权领土绑架中国公民,应该是“绑架”而不是什么狗屁“非法扣留”)中国船长是一场大赌博:一旦中国真的因此来硬的,他们将懊丧不已。日本人赌的是,中国一软到底,继续奉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绥靖政策(实质就是自宫政策,领土如同老婆,要么是你的,要么是别人的,不存在共同拥有的问题),以经济稳定发展为大局,而不敢动硬。

那么,在当下,日本的软肋是什么?日本最怕什么?

日本人最怕中国以保护渔民的名义,采取如下方案:A方案,直接派军登陆钓鱼岛,宣布钓鱼岛为中国神圣不可侵犯之领土,部署军队,攻击任何侵入我领海之敌。B方案,直接派海军,为我渔船护航。

……

阅读全文(6511) | 回复(122) | 引用通告

漠视房屋质量与故意杀人何异?!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9 12:26:00

漠视房屋质量与故意杀人何异?!

——2010年9月9日 上海证券报头版

时寒冰

奇迹从来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9月4日,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两人重伤、部分建筑物和道路损坏,迄今没有传出人员死亡的消息。当国内媒体以“奇迹”表达感慨的时候,新西兰官方却显得极为淡定。

这种胸有成竹般的气定神闲,源自哪里?原来,新西兰特别重视建筑质量,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严格监督,认真把关,稍有疏忽便严厉追究责任。而且,新西兰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规定非常严格。比如,其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优秀的质量与巧妙的防震技术运用,是零死亡奇迹的根源。

此前,创下奇迹的还有智利。今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智利地震的破坏性百倍于海地地震,而死亡人数却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死亡700多人,其中,许多人是因地震后引发的海啸死亡,而海地地震却造成约30万人死亡。

原因在哪里?自1985年地震发生后,智利政府就要求所有建筑都按照抗击9级地震的标准来设计。在整个房屋建造过程中,设计师事务所的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会一次次地在工地现场查看、监督,确保任何一个哪怕细微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处理,否则,将来他们自己也将被严厉追究责任。

新西兰、智利创下奇迹的背后,既是政府切实为民,认真履行为纳税人服务承诺的结果,也是建筑设计、施工、监管等各方认真敬业的结果。

质量决定着建筑的寿命,也决定着人的生命。面对“楼脆脆”、“楼歪歪”等事件,人们读出来的是对建筑质量的轻慢和对生命安全的漠视,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现象正在娱乐化般地接连涌现出来。

今年8月30日下午,有记者实地走访了安徽合肥多家建筑工地,发现一些建筑工地把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一个模板,再把削好的细竹签一个个塞进去。“用手一掰,没用多大劲儿,咔嘣一声,混凝土块裂成两半。”这种用竹签替代钢筋的事情,早在2006年,就已在杭州“人和家园”被揭出,一度引起全国的热议。此后,类似事件又出现多起。

而在西安,则曝出钢筋拉细的潜规则:一吨10个毫米的钢筋,国家的标准是1600米至1620米,经过冷拉之后,延长到了2092米。经过拉细处理的钢筋,性能等质量遭到了彻底破坏,一旦用在建筑物上,后果是不难想象的。

因蔑视房屋质量可能造成的伤亡和破坏,比一般的故意杀人案更凶险更可怕。

在羡慕“零死亡”奇迹的同时,我们真的应该深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对建筑质量的态度。房屋建了拆、拆了建,道路修了毁、毁了修的背后,是对社会财富的巨大损耗,而许多官员乐此不彼,无非是可以通过暗箱操作把金钱收入囊中。

如果不能及时堵住制度漏洞,任由毛竹替代钢筋或钢筋拉细这样的卑劣做法发生,而不能让相关责任人承担足够严厉的成本,那么,未来等待我们的将不是奇迹,而是巨大的悲剧。(原题:竹签与奇迹无缘,发表时有删节)

……

阅读全文(3566) | 回复(12) | 引用通告

大道至简之七:透过现象看本质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8 0:28:00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趋势)总结之七

时寒冰

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作用,决定着它在资本市场,往往起着助涨助跌的作用,尤其在金融衍生品推出之初(无论欧美还是日本),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制度建立者的初衷或许并非如此。

因此,相关国家对金融衍生品的推出一般比较慎重。比如,日本,早在1951年就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但直到1988年才正式推出股指期货。日本当年股指期货的交易量数倍于现货交易量,就连所谓套期保值者,也忍不住做起了投机,使得整个股指期货为投机者所主导。这加剧了泡沫的凝聚。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创下39815点的历史最高点,而后掉头向下,截至今天也才9200多点,跌幅之惨烈,跌势持续时间之久,史无前例。当然,日本资本市场的沉浮与其在货币战争中的完败相关,金融衍生品只是起到了助涨助跌的作用。

有关股指期货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我与郎咸平教授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揭秘股指期货”一期节目(2010年4月25日首播)中有专题对话,虽不完整,但基本可知悉大概。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区别有很多,最大的区别在于几点: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制度,投资者可以“以小搏大”,是带杠杆的,虚亏到一定程度,必须追加保证金,但可能由于在涨、跌停板位置爆仓而无法斩仓出局的情况,可谓“求死不能求生不得”,而股票是全额交易制度,即使亏损,也仅限于账面资金;股指期货是“T+0”交易,随时可以开仓、平仓,而股票是“T+1”交易,头一个交易日买的股票,只能在下个交易日或以后卖出;股指期货在交割日要交割,而股票则可以长久持有;股票市场只能先买后卖,而股指期货市场可以先开空仓,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

在中国推出商品期货至今(尤其在期货市场建立之初),曾发生多起“逼空”(居多)或“逼多”行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非得逼死对方不可的现象呢?

我们知道,期货是可以先开空仓,也可以先开多仓的,当平仓了结的时候,必须做相反的交易。比如,假设空单持有者要平仓,必须挂买单,这就意味着,做空的一方要平仓,反而要助推价格向着有利于多头的方向发展(在跌停板位置上获利了结等情况除外)。空头为了安全地抽身而退,同时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会拼命向下砸盘,当多头资金跟不上时,就有爆仓可能,多头可能选择卖出止损,多头被动斩仓(卖出)的结果是,推动趋势更快、更深地下行,空头可以完胜。

这显然是空头最乐意看到的情形。

反之亦然。

因此,期货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行情的结束以另一方的完败作为结束点,才能彻底地一了百了。

当时,与郎教授一起做节目的时候,我谈及的400点观点,就是基于保证金被打爆的逻辑得出的。节目播出后,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比例就提高了,而且,期货经纪公司实际调整的比例更高,原来所谈及的400点的幅度也随之进行了调整。

股指期货是4月16日正式登场,起跑线是3399点。

3399 X 15% = 509.85点,但在实际交易中,不少期货公司给的保证金比例是20%,如果以20%计算,则为3399 X 20% = 679.8点。

也就是说,当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这个点位的时候,持有当期交割合约的多方如果满仓操作,基本彻底爆仓。

对照一下:

IF1005合约在4月16日的最高点位是3450,到5月21日交割日的收盘是2749.8点,3450-2749.8=700.2

与679.8点的测算竟然如此惊人的吻合!

这个吻合的背后,是多方在此轮被洗劫一空。

我此前多次强调,股指期货推出后,是股指期货影响股市而不是股市影响股指期货,等到今年11月前后,两者则是互相影响的关系,而不再是单向的。

……

阅读全文(14428) | 回复(17) | 引用通告

质问有关部门:还有什么能吃?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7 0:18:00

质问有关部门:还有什么能吃?

时寒冰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朴素的话语,是国人从古至今总结出来的最浅显的道理。

环顾四周,当下还有多少东西能吃?!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早晨起床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  期的碘超标还被三聚氰胺污染了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盘敌敌畏喷过的白菜,喝上两杯甲醇白酒,再整两瓶甲醛啤酒漱口,下午的班没上成,一觉醒来饿的慌,赶紧来份苏丹红鸡翅……

这样的描述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悲凉和无奈!当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被摧毁,当金钱、房子成为新的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利益便成为人们唯一追求的目标,于是,无论采取怎样卑劣的手段,无论这种手段将给他人带来怎样的残害,无论他距离地狱多么近,只要能够获利,便是这个社会界定的所谓成功人士。

以房地产为核心构筑起来的新的价值观,是整个民族沉沦与堕落、冷漠与凶残的根源。利益至上,自私自利观点的盛行,使得我们这个民族生存的环境变得日益凶险。整个民族仿佛囚徒一般,拼命地攫取,公心丧失殆尽。民以官为范。纵观整个世界,有哪个国家的官员,敢于像中国的腐败分子那样漠视民生、自私自利、渎职、贪婪、嚣张和飞扬跋扈?还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赤裸裸地自戕?

这个社会已无任何道德底线可言。人性的扭曲、灵魂的扭曲,已经无以复加,使得这个时代成为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堕落和肮脏的时代。

心恶则灾必多。生存环境恶化如此,让人怎不扼腕叹息!

今年2月,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在石家庄举行的公民德行教育论坛中,一位曾长期种植反季菜、从事禽肉生产的农民自曝一些反季菜、肉类产品生产中存在的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反季菜是经过长期喷农药种植出来的、给小猪喂饲料四个月就催大到200斤、刚孵出的小鸡35天后就可以卖。

这位良心发现的农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份触目惊心的报告:

(1)吃这种菜就是吃毒药:

“(反季节的)白菜快要成熟时,特别爱从心里往外烂,并且传染,几天不及时打药,周边的菜越烂越多,这样就得一个礼拜打两次药。从种到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最少一个星期打一次药,两个月下来最少也得打十几次农药。”

“打的药有的非常毒,按说明书打药时得戴上手套、口罩,早、晚时间打才能保证打药人的安全。有一回,我媳妇打药就中毒了,幸亏发现得早。

……

阅读全文(9877) | 回复(72) | 引用通告

《喋血孤城》:英雄当永远铭记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2 21:25:00

《喋血孤城》:英雄当永远铭记

时寒冰



《喋血孤城》是一部令人震撼和动容的电影:国军第74军57师8529名将士(战至最后仅剩83人)与日军3万多精锐的生死对决,在孤城常德,谱写了一曲最凄怆的悲歌。这是继《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关》(影片1994年拍摄,遭禁十年,抗日老兵写信给中央,2005年经胡总书记亲自过问,解禁,片名改为《铁血》,但大都援用原名《铁血昆仑关》)后,又一部反映抗日战争主战场题材的影片。

对历史的正视,是中华民族回归理性、重铸价值观和民族魂的一个重要前提。其中透露出来的积极信息令人欣慰。

《喋血孤城》是一部真实还原历史的作品!从将军到士兵到伙夫,所有的人都是真名实姓。

“战死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我所在的营就只剩下了3人,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不止电影里这些,起码要残酷10倍以上!”曾经亲历常德保卫战惨烈战斗的常德市德山乾明寺88岁的释来空法师(俗名吴淞),在观看了这部电影后,如是说。

“常德大捷”世界瞩目,常德守军的勇敢与牺牲精神,惊天地、泣鬼神。“罗斯福曾向蒋介石仔细询问了常德守卫部队的番号和主将姓名,并在自己的备忘录上作了记录。”

尽管此前了解这段历史,但当目睹那些悲壮的场面,仍忍不住热泪盈眶。我不能不送上我深深的敬意——向曾经血洒疆场,誓死保卫这片土地的英雄。

遗憾的是,这部书写历史的影片,却已在很多地方由于票房惨淡而遭下线(这部影片2010年8月19日起在全国各大影院同时上映,周末四天的票房仅为120万,大部分影院不到4天就将其撤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中国的男人,应该抽空去看一看这部影片!铭记那些被遗忘了多年的民族英雄——他们曾经以无畏的牺牲谱写出中国军人的气节,并铸就民族之魂!铮铮铁骨,令人感怀。同时特别推荐大型抗战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远征军》等。

1939年武汉被日军攻陷,而后,日军南下,进攻常德。南下日军十几万人,主力是第11军,下辖5个师团:第3师团、第13师团、第39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共计28个联队,还有飞行第44战队及伪军等。

常德是湘西重镇,川贵的门户,武汉失守后,成为重庆大后方的物资唯一补给线。日军一旦打下常德,即可断绝大后方的物资补给,解中国入缅远征军之忧,也可以占据洞庭湖粮仓,从而,动摇国军的抗战决心,以战逼降。

对于常德的重要性,蒋介石再清楚不过。因此,常德会战,国民党调遣兵力达到21余万人,多位声名显赫的抗日名将位居其中,仅以国民党第74军为例,军长王耀武中将、第57师余程万少将、第58师张灵甫少将,都是在血战中拼杀出来的令日军敬畏的名将。

《喋血孤城》展现的,是常德会战的局部,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血战。

进攻常德城的部队是日军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包括毒瓦斯部队),共计4万余人。

……

阅读全文(2716) | 回复(22) | 引用通告

读书心得3:去功利化&推荐两本书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9-1 23:31:00

读书心得3:去功利化&推荐两本书

时寒冰

常有朋友写信,让推荐书籍。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所处行业不一样,需求差异也很大。

读书最忌太功利化——需要什么就去读什么书,唯恐读了与自己的利益或追求关系不大的书而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金钱。很多人吃顿饭大方到一掷千金,买本书却再三掂量。时间的因素、金钱的因素,导致现在的国人读书越来越少。媒体披露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中国人用于书报消费的纸张人均10公斤,美国是146公斤;中国人均购书开支4美元,美国为120美元;中国人均消费图书0.7本,日本则是30本……

其实,读书范围尽可以宽泛一些。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非专业内的书籍,往往更能突然触发你的灵感,让你尽情享受视野开阔后的愉悦和欣喜。

小时候,由于贫穷,对于读书是没有任何选择的,我基本上是遇到什么就读什么,这种没有漫无目的的阅读,为我打开了一个绚烂的外部世界。说不清是哪本书影响了我的追求和命运,唯有感恩,感恩于那个时候读到的每一本书。

现在的孩子,常为语文而头痛,其实,学语文并不难,阅读的积累本身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欣赏水平和文字驾驭能力。如果不去阅读,而像学英语那样去学语文,其结果只能是会说而不会写,因为只有阅读才能真正影响到语感,提升文字的表达、布局能力,除此,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很多孩子的语文成绩远不及英语,这是何等悲哀的事情。

语言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阅读、写作能力,在小学培养是事半功倍的,因为,这个时候的语感最强,更容易受到书中语言的影响,流畅、严谨的叙述方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出来。由于阅读对分数的提高远没有背英语单词、做数学题那样直接,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读书方面花费时间。即使读书,也往往限定在与考试有关的范围内,这是一种可怕的抑制、扼杀孩子能力的做法。

靠组词、造句来提高语文能力是一种舍近求远的可笑做法,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替代阅读。

让孩子跟随着兴趣去读书吧。

成年人读书面临着同样功利化的问题。做企业的一进书店就往管理、营销方面钻,搞文学创作的则往往站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前流连忘返……有趣的是,我们所缺的,往往是专业以外的知识!这一点被很多人忽略。专业以外的知识与自己专业内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所成,而且,专业外的知识往往成为更好的引燃个人灵感的导火索,迸射出最激动人心的火花,引领人开悟。

做企业的读点历史、人文、哲学、养生等等方面的书,或许更能帮助自己搞好管理和经营。管理、经营的细节只是“术”,或说雕虫小技,而真正的大管理家掌握的是“策”,他们早已摆脱了“术”的局限而走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遗憾的是,世俗的人看不到这一点,只是在细节上绕弯弯,以为那些大家的成功取决于“术”,却忽略了大道。

“术”可效法,而“策”则必须靠感悟、领悟。形成“策”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顿悟,而超然于物外。

投资如此,治国亦如此。放到一国范围内来看一个民族的成长和发展历史,同样令人感慨!

德国为什么成为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看看其国内出现的大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学家、经济学家等等就知道了:莱布尼茨、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叔本华、尼采、费希特、克劳塞维茨、李斯特、费尔巴哈、胡塞尔、韦伯、海德格尔、弗洛姆等等,是一个民族智慧开启的灯塔。哲学家、思想家,引领着一个民族前行的方向。当今强国美国、英国等等,无不如此。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知识分子被阉割的民族能够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的。

前几年,曾有华人专门捐款给国内一所著名大学,希望改变中国的哲学等学科落后的局面,结果却被挪用给了物理系研究之用。这种功利化的定位,束缚了一个民族前行的脚步。如果金钱、房产、汽车等等可以量化的东西,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前行的推动力,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是存在于地球之外。当腐化堕落的官员与开发商一起,取代哲学家、思想家的位置,而成为一个民族的旗手,我们就进入了一个空前堕落的时期。

……

阅读全文(9283) | 回复(16) | 引用通告

大道至简之六:透过现象看本质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8-31 16:50:00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趋势)总结之六

时寒冰

“两个礼物,你要哪一个?”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儿童会毫不犹豫地说:“我都要!”

而很多成人则会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然后选择一个,尽管你并没有给他限定“只能选一个”的条件,但他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了那个条件。

大道至简的思维,归根结底,就是重视常识,把复杂事物简单化的思维。对趋势的判断亦然——当然,一些复杂的判断仅靠这一点是不行的。比如,我2008年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对2010年欧元大决战的推断,及今年3月对“欧元大决战具体时间——5月、决战过程——不会持续很久、决战目的——废欧元影响力而非致其于死地”等等的系列判断,及2008年对美元与黄金同步性特征的论断,需要借助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尽管如此,这些复杂的判断仍然离不开常识性思维。

常识性思维得出的判断,对于投资来说,足够用了。

2010年5月16日,我在《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总结之四》中写道: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资源为王,不包括钢铁、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粮食同样是我眼里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它的资源特性比实物特性更醒目。黄色的金子指的是两种:黄金和粮食。黄色的金子是贯穿周期间的主线。而这些都没有黑色的金子走得更强更远!让时间证明一切吧!随着距离事实原来越近,人们会越来越清晰的懂得我的这种判断的价值。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当成简单的商品,他们也将越来越显现出货币特性——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懂得我所表达的内容。”

回过头来,我所谈及的板块所对应的个股,如今超过60%的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贵金属黄金,在滥发货币成为世界性选择的时候,必然走强。诚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有关黄金的未来趋势,以后觉得有必要时会专门论述。

我为什么强调“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呢?诸如稀土、钽等等品种,一般与煤炭一起,被归为黑色金子之列。在国际金价走强的情况下,强势传导必然在次贵金属品种全线展开,原因是,这些次贵金属,比贵金属的黄金具有更大的一个优势:工业用途。

我们知道,每年世界黄金供应量的80%用在了首饰业上,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连10%都不到。而次贵金属很多都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品种,随便查询一下诸如稀土、钽这样的金属用途,你都会忍不住大吃一惊。因此,强势力量一旦传导到这个领域,工业价值+货币价值,其力度一定空前。

粮食同样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更宝贵的资源。我将其与黄金一起,归到黄色的金子当中,原因即在此。

2008年10月,在次贷危机恶化的过程中,我开始强力看好黄金,并在博客中明确写了出来。但从2009年8月起,我以黄金为核心的投资组合,变成以农业等资源为核心的搭配。

……

阅读全文(14164) | 回复(9) | 引用通告

[评论]以史为鉴,谈通货膨胀危害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8-25 22:51:00

以史为鉴,谈通货膨胀危害

时寒冰

保罗·A·萨缪尔森和威廉·D·诺德豪斯合写的《经济学》(第12版),在第十二章《通货膨胀:定义与成本》的开头,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据说列宁公开说过,摧毁资本主义的最好办法是使货币贬值。通过一种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能够秘密地和不被察觉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量财富——J·M·凯恩斯。”凯恩斯显然非常认同列宁的这一观点,因为他本人就认为:再没有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

那么,列宁的说法在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呢?

列宁在其著作中有了这样的表述:“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尖锐到什么程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只要指出物价高涨和卡特尔的压迫就够了。这种矛盾的尖锐化,是从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开始的这一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的动力。”

列宁认为,通货膨胀是对劳动人民的掠夺。只要资产阶级当权者拼命印发钞票,掠夺民众,民众就会与无产阶级一道,推翻腐朽、堕落、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

其实,通货膨胀的掠夺性,并不因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什么大的区别。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对民众悄悄加税,将民众用血汗换取的财富悄悄转移走。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解释通常有两种:

其一:政府通过向银行透支而增发纸币,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使公众用同额货币收入所能购得的商品和劳务比以前减少。对于央行不独立的国家,这种做法变得更加简单,直接命令印钞就行了。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分化,使穷人更穷,因为富人拥有的资产价格升值可以帮其规避部分通货膨胀风险。比如,自1970年以来,美国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收入增长了60%,而其他人群的收入却下降了10%以上。

其二,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收取决于他们的货币收入,而他们适用税率的等级是按货币收入水平确定的。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

正因为这一原因。在明确通货膨胀对税率的影响这一问题上,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达成了一项持续了30年共识,即:对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的那部分人征税是不公平的,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对税收指数的影响,并写入条款。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在征税时,都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以免加重民众的负担(当然,美国政府及美联储,也都会想法抑制通货膨胀。比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严重通货膨胀持续时,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注解1】实施激进的抑制政策制止住了通胀)。

但是,2009年,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保健法案中包含有一个规定部分撤消通货膨胀对税收指数影响的条款,这意味着,即使人们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仍需支付更高水平的税收。《华尔街日报》当年11月6日发表的专栏文章,愤怒地写道:“……这其中包含着政治家在没有经过法律允许增加税收的情况下,每年从普通劳动者处获取更多利益采取的卑劣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为政府带来了税收的横财。”

值得一提的是,南希-佩洛西保健法案中包含的,只是一个规定部分撤消通货膨胀对税收指数影响的条款,尽管如此,依然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对比之下,美国人其实还是很幸运的。

毕竟,西方发达国家政务公开、信息透明,政客们不敢隐瞒真相,经济学家不敢乱忽悠,媒体讲真话,民众能够迅速知道真相并影响自己的议员,通过议员修正政府的错误决策。而另外一些国家的民众,则没有那么幸运,数字可以造假,政客们可以把谎话说得让自己感动得掉泪,经济学家与媒体携手忽悠,骗子与无赖、流氓齐飞,真假与黑白、善恶一色。弄到最后,连真相是什么都不清楚了。

但是,真相往往是通过常识可以感知的。比如,去菜市场买菜的大妈,她们知道菜价比去年涨了多少,比上个月涨了多少,她们能够感知到货币是升值了是贬值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感受,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要靠谱得多。

……

阅读全文(8375) | 回复(19) | 引用通告

大道至简之五: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文严禁转载)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8-18 21:31:00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文严禁转载)

——投资(趋势)总结之五

时寒冰

影响趋势的因素有很多种(繁),但其中,最终能够决定趋势的关键性力量,往往源自一个最核心的因素(简)。

所谓的化繁为简,其实就是一个主导性因素的寻找过程——在主导性因素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如果这个主导性因素是隐含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推导过程。

现在,研究趋势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根据过去的数据或者趋势形态,以其惯性的延续性,推导未来。这种趋势把握准确率非常低,因为它很容易受到质变因素的影响。但它是绝大多数趋势研究者采用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参考过去数据但并不将其作为主导,而是综合过去数据、现在数据和信息,特别考虑信息的延伸和变化,考虑大环境的变化等等,推导未来趋势。第三个层次,是先找出影响未来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再找出这种决定性因素的变化过程(找出其必然延展性,因为只有必然性对趋势把握才有实际意义),从而,使趋势的预测前移,准确率也更高。

这样说起来好像比较复杂,但如果放在具体的投资中运用,就变得非常简单。比如,从2009年底到今年8月初,我所有的趋势演讲中,都会重点提到农业,尤其强调种子的重要价值所在。其逻辑就是:种子是农业板块之母,是一个最核心的因素。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种子类个股都创了新高,有的连续创历史新高。板块中核心因素的存在,在我过去演讲中提及的诸如新能源这样的版块中,也得到了最明确的验证。它的最核心个股也一再创历史新高,涨幅近三倍。

当然,这是趋势把握思维在投资中的运用,而非趋势把握的本质。

当下的中国,影响趋势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是:货币发行量。

以房价为例:

房价的持续上涨看起来一直像个谜,但如果从货币的角度来剖析,会更为清晰。

我过去,主要是从政策的变化角度来研究房价。房价为什么持续上涨,从政策的角度来看是:1998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简称23号文),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按照23号文制定的住房供应体系,城市80%以上的家庭是由政府向他们供应经济适用房,而不是开发商建造的商品房。开发商建造的商品房只占大约10%。也因此,当时的房价波动很小。但是,2003年8月12日,由原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把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悄悄换成了“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同时,把房地产业定性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是从18号文起,住房的公共产品特性被削弱,房价开始飞速上涨。为什么?关键在于,18号文改变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在23号文中,需要商品房的人群只占10%,而在18号文篡改经济适用房的定位之后,将有高达90%的人群需要通过商品房来解决居住问题!把如此庞大的人群推向市场、推向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的市场,房价焉能不涨?!

在趋势研究过程中,我深感自己金融知识的不足,遂上了一个在职金融学博士,不为一纸文凭,只为补充自己的知识短板。

当从金融角度研究房地产的时候,我确信,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推动中国房价恶性上涨的根源:

2003年8月,由原建设部起草的18号文,悄悄篡改了经济适用房的定位,而在这个节点上,还有一个更大更核心的力量在左右房价大趋势:

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到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即“老国八条”。而2005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6.5万亿元。房地产调控声中,房价为何持续上涨呢?下面的数据给出了答案: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

阅读全文(16796) | 回复(26) | 引用通告

珍爱生命,珍爱生态!(兼谈“保8”本质)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8-16 0:03:00

珍爱生命,珍爱生态!

——兼谈“保8”

时寒冰

每一次生命的陨落,都让我们忍不住悲泣。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成为我们记忆中又一次巨大的疼痛。

生命是渺小的。

生命更是脆弱的。

当我们再次洒泪为逝者哀悼的时候,又不能不反思:

媒体的报道,告诉我们一些真相:

舟曲境内过去一直森林茂密,林木采伐始于明清时期,但真正造成破坏是近50年的事。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掠夺性破坏。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记者同时了解到,当地农民大规模的开垦坡地使舟曲的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40年间,全县总播种面积从10.63万亩增加到了21.53万亩,平均每年增加2725亩,据了解,县内各乡40度以下的坡地如今已被大部分开垦。有关领导感叹道,开垦坡地不仅严重破坏了植被,而且破坏了地质环境,开垦出的土地不仅未给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

一切经济活动,都应该有长远的规划,都应该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恶化了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乃是一种自戕后的欠账。这种欠账必然要加倍偿还的。以GDP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和以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正加速我们这个国家腐败的蔓延、私欲的膨胀、价值观的迷失和道德感、伦理观的沦丧。

今年4月,当我去旱区援建水窖并自费调查的时候,目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的惨状,心里难过得不能自抑,也就明白了干旱之后几乎没有停顿就直接过渡到水灾的因果联系。

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必然得到什么样的果。

人定胜天注定是狂人的呓语。事实上,从古自今,没有一个强大的王朝和民族不深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乃是文明世界的本能。

当金钱、房子等取代传统的一切信仰而成为核心信仰根植于这个民族,它还能好好静下心来反省吗?

如果不能,那么,我们只能在一次次悲剧中,捂着胸口看着一些人悲惨地逝去,或者,是另一些人看着我们在一次次悲剧中无助地消失……

每一次悲剧,遇到不幸的往往是穷苦的人,因为,他们是生态被破坏后首先面临危险的人,而另一些人早已踏着光环走向“新升”。这实际上意味着逆向激励机制的确立。当以GDP为核心评判一切的时候,破坏性必然随之而来,遗憾的是,尽管一次次悲剧不断敲响警钟,但对生态的保护,在很多地方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扪心自问:以牺牲健康、污染环境、消耗资源、恶化民生为代价累积起来的光环,真的值得炫耀吗?当那些一掷千金的向世界展示大国风采的形象工程以不可思议的豪华面目展示出来,还有什么理由因为本该承担的责任无能为力而要求层层的募捐?

GDP不代表经济的发展,也不代表社会的进步。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弟弟),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有过一段精彩发言:“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确实惊人,数字接近8000亿。但是,我们能够以此为根据评判整个国家的状况吗?仅有此项业绩就够了吗?况且这个国民生产总值还应算进去空气污染、烟草广告以及战地救护车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穿梭的费用。还应该记入我们房门上多装数把大锁的费用,以及把砸烂那些锁具的行窃者关进监狱的费用。还要计入惠特曼步枪、斯比克刀具以及泛滥的影视剧目的费用——因为它们炫耀暴力,以求把更多的仿真玩具倾销给我们的孩子。

……

阅读全文(3134) | 回复(44) | 引用通告

青蛙有那么蠢吗?——另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8-10 23:30:00

青蛙有那么蠢吗?

——另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时寒冰

“温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过。大意是这样的: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水中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

青蛙真的有那么蠢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一位女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正好在这个班):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一个不拉地全部跳出来了。

女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那位朋友告诉我说:“那次实验改变了他一生,让他懂得理性思考是何等的重要。”

女生物老师证明了青蛙没有那么蠢,她却忽略了,人却可以蠢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学校对她组织的“温水煮青蛙”实验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因为,这种实验并非教学中安排的内容,与学生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老师据理力争,反而埋下更大隐患,后来学校找借口把她辞退了。

那位朋友说,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敬的老师,他曾经去打听过,也没有结果。

这是我听到的与众不同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没有去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那位朋友讲起此事的眼神,让我相信,他曾经被这个实验震撼,并被老师的话打动。

如果中国的教育环境,赞赏并鼓励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带出来的孩子,将来该是何等的优秀?孩子们那么喜欢和认同她的教学方式,却不能改变她被逐出校园的命运。

后来,我无意中与一位外国朋友谈起此事,问他对“温水煮青蛙”怎么看?他耸耸肩,抱歉说从未听说过这个原理,但说会请教做过实验的专家。哦,原来,在我们这里几乎人尽皆知的“温水煮青蛙”故事,并非全球流行。

“温水煮青蛙”的不难做,但所有的人宁肯直接引用“温水煮青蛙”典故去论证从量变到质变的顺理成章,也不愿意去做任何一点质疑,也包括我自己,至少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我和人们一起认为,青蛙就是那么蠢。

“温水煮青蛙”的后续故事让我思索了很久。

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端呢?谎言重复一千遍,所有的人都认为谎言是真理,而与谎言不一样的说法就是荒谬绝伦。

……

阅读全文(12635) | 回复(35) | 引用通告

中国是美国经济的大救星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7-28 0:52:00

中国是美国经济的大救星

时寒冰

从5月欧元狙击战,到6月7日美元指数的逆转,再到随后资源品的启动,当我此前推导的这些经济现象,与现实一一吻合(包括周期转换节点和轮动的顺序。建议有关周期的几篇分析文章连着看,都是心血之作)。我没有丝毫欣喜,而是越来越为未来的中国经济走势担忧。我此前流露出来的这种态度,很多人慢慢会明白。

几个月前,当许多人认定中国经济将步入通货紧缩时代时,我断言,通货膨胀之火将再次燃烧,并与产能过剩同步而行,这种最致命的经济形态将日趋清晰。这种观点在6月之前受到无情嘲讽,但现在即使此前的嘲笑者,也不得不为货币购买力的缩水而忧心忡忡。通胀之火再次点燃,所谓“只有通胀预期而没有通胀”的御用尿不湿观点,已经无法遮掩真实——世上没有不透风的裤子。

在这个复杂的周期内,缺乏战略思维是无法洞悉本质和未来趋势的。

新周期的诡异不仅限于此。

奥巴马在很多方面,与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政策有较大差异,但在新能源方面,他比布什走得更远更坚定,即使对小布什的生物燃油计划遭到国际社会最强烈最尖锐批评的情形历历在目,奥巴马的新能源计划都没有发生丝毫动摇。奥巴马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对新能源做出了史无前例地倾斜,包括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等等。新能源项目是奥巴马新经济政策的重点,而新能源的重点则是技术研发,掌握最核心技术。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中国的5万亿规划始于2011年),对于一个创新领跑世界的国家而言,这个时间段足以让美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跑在最前面。美国的技术亟需要对应一个市场,注意,所有的技术都必须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美国的超额利润。

诡谲的事情出现了。

7月20日,在2010年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透露,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正按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了5万亿投资计划,该规划拟在2011至2020年十年间,以开放市场吸引内外资的方式,累计增加直接投资5万亿,发展内地新兴能源产业,每年将可增加产值1.5万亿。

中国的新能源计划与美国存在着两年的时间差!中国在房地产领域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起点,回到了美国2009年1月的那个起点。

但这个时间差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美国的先进新能源技术,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实现了完美无瑕的对接,美国可以坐享这种对接带来的暴利,并因此增加就业。中国再次成为美国经济的大救星!而中国将冒低端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的风险,还要冒通胀风险——5万亿从哪里来?!

中国的新能源其实就是新能源的低端行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科技界浮躁的风气已经很难真正踏踏实实地钻研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也使得科技研发者面临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都扼杀了中国科技研发的动力。人所共知的是,低端领域的竞争最容易展开。而所谓的新能源体系,依托的仍然是高耗能的污染环境的传统制造业,而这个角色的扮演者仍是中国。因此,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刚一展开,某些产品就已经存在严重过剩。去年,有关部门直至总理都对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的产能过剩情况表示了警惕的态度。

……

阅读全文(9954) | 回复(39) | 引用通告

神奇的三峡大坝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7-27 23:03:00

神奇的三峡大坝

——转载国内媒体公开报道:三峡大坝到底可防几年一遇洪水?(图)



2010-07-22 01:59:00 来源: 新文化报(吉林) 跟贴 625 条

核心提示:21日,三峡大坝有关负责人针对三峡防洪能力的质疑作出了回应。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表示,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从来就没有变更过。大坝的“设计标准”是“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大坝的“校核标准”是“可防万年一遇的洪水,再加固10%”。

新文化报7月22日报道 2003年,“三峡大坝能防万年一遇的洪水”,2007年,“大坝能防千年一遇的洪水”,2008年,“大坝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2010年,“大坝蓄洪能力有限,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大坝上”,以上四种说法都来自于权威媒体。从“万”到“千”到“百”到“有限”,三峡把“牛皮吹破了吗”?昨日,三峡大坝方面对此作出澄清:“大坝的防洪能力从来就没有变过,是媒体在不同时期截取了不同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四种说法都对。”

三峡“牛皮吹破了”?

2003年6月1日,新华社发出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的稿件。

2007年5月8日,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10月21日,新华网稿件《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央视网发稿称,“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敏感的网友们迅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将四篇文章的标题逐一罗列,讳莫如深地表示:“什么都不说了,看图,留意日期,你懂的!”

从标题上看,随着时间的推后,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在逐年减弱?从“防万年一遇洪水”,变成“防千年一遇洪水”,再变成“防百年一遇洪水”,最后变成“能力有限”。大坝的防洪能力到底有多大?这4条来自新华社和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到底哪一条是对的?

“万年一遇洪水”:大坝不会垮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昨日表示,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从来就没有变更过。大坝的“设计标准”是“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大坝的“校核标准”是“可防万年一遇的洪水,再加固10%”。

什么是“设计标准”?什么是“校核标准”?不是忽悠老百姓偷换概念吧?

赵云发解释称,“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大坝这个工程本身的标准。这意味着,当遭遇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大坝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但其它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

……

阅读全文(5179) | 回复(12) | 引用通告

[评论]二套房贷松动,房价走向何方?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7-21 1:03:00

二套房贷松动,房价走向何方?

时寒冰

(一)

最近楼市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各色人次第上演,表演看多了,对于这种连妆都懒得化的演员们已经没有多少兴趣了。但有一点大家都看得明白:许多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都在上涨,一线城市只是成交量萎缩而价格并未明显下跌。

尽管如此,有个别官员已经开始如打了鸡血的青蛙一般,亢奋地宣称:楼市调控取得了初步效果。

对于房地产调控,地产商们有的是办法。他们是这个庞大经济体的真正大佬。看看地产商任某的话吧:“赶紧降,否则会出更多乱七八糟的政策,大家还是需要给政府一个面子”。

“需要给政府一个面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大度、宽度、高度、坡度、亮度和风度!

仅仅“需要给政府一个面子”的结果,是不难想象的。比如,原来计划卖2万的楼盘,定价2.5万,再打八折,仍然是2万,看起来降了20%,地产商给了政府面子,自己的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失。当然,政府的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失,反正前期高价把地都甩卖出去了。而且,地方政府趁着房价调控这个空挡,低价从老百姓手中征地,储备起来,如同抱窝母鸡一般安静而甜蜜地等待着升值的日子到来。

实际上,从调控之初,有关部门就开始为自己留后路。最典型的就是不允许高价楼盘上市交易。北京、上海的媒体同时披露了调查的结果,当然,有关部门随后就辟谣了(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对谣言的确认)。在数字上做低房价,又有什么真实意义呢?

再看看银行。6月底,二套房贷松动的报道开始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银行也会干,并且,干得更巧妙。在楼市调控声中,银行“趁火打劫”,严格实行动态、差别化管理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发放第N套房贷。

二套房贷在事实上的松动,实际上发出了一个调控夭折的清晰信号。

紧接着,楼市调控可能无疾而终的报道出现。三个有关部门手拉手,用像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唱童谣时的态度,扭扭捏捏地告诉公众:传闻都是假的,调控仍将继续。

可惜,从那些枯萎的面容上找不出半点童真。

然后,开始造舆论,而且,登场的都是些有影响的人物。这样的报道随处可见。如:7月13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表演艺术家成思危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价不可能下降超过25%”;“房价下跌幅度不能超过25%,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中间,地产商们又开始一哄而上抢地了。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地产商们是一群真正意义上的鸭子,当然,他们不用把身体埋在水里辛苦地感受水温,吃里扒外的腐败分子充当了他们的鸭子。

当开发商们重新撅着屁股抢地的时候,他们像一群饥饿的母狼重新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至少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民间的态度也在分化——股民最早剥离出来。这是地产商们的大胜利。

房地产行业,在政策的羽翼下,经过多年来的经营和发展,已经滋生出强大的集团势力。你们不是要求调控房价吗?好,那就把股市打压下去,把股民们从支持调控楼市的阵营中剥离出来。

既得利益集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

……

阅读全文(15577) | 回复(59) | 引用通告

大幅增持日本国债是往枪口上撞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7-11 10:56:00

大幅增持日本国债是往枪口上撞

时寒冰



奥巴马谈国债(不只是搞笑)(点击上图中间的三角形即自动播放)

总有一些蹊跷的事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对日本国债的热忱,正在一个个新高中呈现。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新买入日本国债再创新高:7352亿日元,该数字超过今年1—4月的总和(5410亿日元),而前4月中国对日本国债购买量(5410亿日元)却是比2005年全年多了一倍以上……尤其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最严峻的5月加快了购买日本国债的步伐,使得今年前5月增持日本国债总额超过1.27万亿日元。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追捧,使得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一路走低,截至本周四晚间(7月8日)该收益率持稳在1.10%……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并非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全部。因为日本公布的数据只考虑交易发起国。英国《金融时报》举例说明这一点:假如一家中国投资者通过伦敦的某家经纪商购买日本国债,那么这笔交易将记在英国名下。由于英国通过中国渠道购买日本国债的可能性较小,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数额可能还要大。

日本国债的风险,要远远超过美国、欧元国的国债!可以说,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风险最大的!

日本债务危机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它比欧元国更为严重!现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的安全临界点是60%以下。而根据IMF、标准普尔及渣打银行的数据,当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214.3%,远超过希腊的12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两倍多!

标准普尔在今年1月已经调低日本的国债级别。

日本债务危机随时可以引爆。只是,华尔街的投机大鳄们在等到引爆它的时机而已。

中国兴致勃勃地往枪口上撞,无疑将对猎人产生更大的诱惑力。

2010年6月21日,我在《两房退市:一个醒目的标志》一文中写道:如果中国继续以某种条件换取人民币不升值,日元接下来将遭狙击,人民币对日元将间接升值……再接下来是东南亚。于是,有关部门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犹如剧本,从开始起,结局就定了。

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有三种说法:

其一,出口原因。

……

阅读全文(17141) | 回复(65) | 引用通告

读书心得2:如何最快地汲取营养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7-3 22:09:00

读书心得2:如何最快地汲取营养

时寒冰

在写了《读书心得:思考·后半本》一文后,我陆续收到一些朋友的来信,希望多写一些读书方面的感受,以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另外,暑假到了,很多家长也希望辅导孩子读书,但不知道如何让孩子的读书效率更高。我在这篇文章中,分别谈一点感受,如果能有一点点用处,也就非常欣慰了。

(一)高效率的读书方式

读书是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自我的捷径。

我从小读书深受表哥的影响,以古今文学名著为主。那个时候差不多能够读到的书,也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的(文学是那个时候的主流,作家最吃香,连人找对象都强调自己“爱好文学”)。由于借的书往往催得紧,书读得也快,我读书快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倒逼机制”所致。如果不能按时还书,失去信誉,以后借书就会面临很大困难。所以,必须高效率地吸收书中的知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时间显得很宝贵,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读书,尤为重要。

现在,我基本上保持每周两本书的阅读量。乘坐飞机的之前,我喜欢就近买本书,上机后阅读,等飞机降落基本也就看完了。

怎么读书呢?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也有所区别,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还是比较接近的。

我读书是这样的:

拿到书的时候,根据题目,先想想:这本书如果我写,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然后,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反之,就买下来阅读。如果作者观点新颖,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统和完善之处,也买下来,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

所以,我读书的时候,一般都会先看目录。目录是提纲挈领,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

带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甚至,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这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也帮你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这样,你读一本书,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

由于此前已经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关注的,也就知道了哪些应该粗读、哪些应该细读(当然,我现在基本上不分那么清楚了,因为读书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选择已经不需要了,在阅读中就可以自动做这种筛选),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因为,看别人观点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注意,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你不自然地会有一些感悟,把它记录下来非常非常重要。当你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思维会更加活跃。

……

阅读全文(3010) | 回复(15) | 引用通告

大宗商品与美元同步惊魂一跳背后的利益大转移

时寒冰 发表于 2010-7-2 2:09:00

大宗商品与美元同步惊魂一跳背后的利益大转移

时寒冰

一切趋势必为利益所主导。

美元作为新周期最核心的主导力量之一,在与大宗商品的同步性对接完成后,蕴含着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在展开。7月1日,美元与诸多品种的完美趋同性下跌,上演惊魂一幕,让即使国外的专业投资者也困惑不已,而这正是我所谓新周期的特征。“被强势”的美元,在新周期中渐渐归位。



我此前多次强调,也曾在演讲中详细剖析过,趋势同步性将从黄金到石油、有色等扩大,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华尔街利益与美国政府利益的重叠。(比如:6月24日博文《新周期:思维与趋势转换》:“此前,人们目睹了黄金与美元的同步,以后的同步性会扩大到其他领域。何时同步何时分离,都有规律可循,可提前推导出这种规律性。”;6月8日《值得重视的周期转换》:“纸币的泛滥引发的对财富缩水的恐惧,正在使黄金的价值被重新衡量,并且使黄金所涵盖的范围扩大,并且,使相关资源渐渐显露出货币性的特征。这需要一个传导的过程……”

7月1日,人们目睹了同步性的扩展——不过,因为很多人对这种同步性的困惑不得其解而感到恐惧和不安。

5月6日,我在《五月决战,无硝烟的残杀(含投资)》中判断:“失去欧元制衡的美元,将变得肆无忌惮——决战结束之时,也是美元强势终结之时,也是资源类周期开始之时。”只不过,资源类周期的开始之日,滞后于美元的强势终结之时。我当时断言,五月的搏杀不会持续太久:“对西班牙的围杀,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它不可能再像希腊那样,延续数日。5月,注定是一个密集搏杀时段。”

5月,真的就在过去8天后向新周期过渡了。而大部分品种的新周期从6月7日、8日、9日开始正式展开(详见《新周期:思维与趋势转换》)。

华尔街的人精,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开始使用更含而不露的高超手法,实现财富的洗劫和转移。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还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谓登峰造极。

如果只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新周期(即使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也不要以短线客的角度去看,否则,新周期将被严重曲解而令人啼笑皆非)还不足以令人忧虑,真正令人忧虑的,是非投资周期的转变——只能点到为止了……

新周期不可抗拒。美元作为新周期的核心,它必将成就一些品种的阶段性辉煌——这种集体性的同步性不会持久。尽管时间上可能发生一点位移。

中国的情况相对复杂,但这种复杂性不是源于趋势本身,而是源于腐败。比如,外资因素对趋势的主导。

6月24日,我在博文《新周期:思维与趋势转换》中特别强调:“国外由于市场机制健康,周期性特征比中国更明显。中国股市、房价的趋势,过去完全由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决定,以后必须重点考虑外资因素。这也意味着,主导中国股市与房价的趋势性力量,随之发生微妙变化。近期围绕中国发生的种种诡谲的事件,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切记!”

对于重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必须用新的思维去分析。

……

阅读全文(18981) | 回复(11) | 引用通告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尾页页次:1/24页 20篇日志/页转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30384.html

更多阅读

王海滨离开的赠言 临安王海滨照片曝光

原文地址:离开的赠言作者:王海滨-橡谷智库我嗅到了空气中的危险,所以我离去了。这次和过去不一样,不是率性而为的归去回来,而是要去想明白何去何从。我还有二件事要完成,写完《全球化掠夺》-

时寒冰:2015年新年感慨和展望

时寒冰:2015年新年感慨和展望2015-01-04时寒冰2015年新年感慨和展望时寒冰不知不觉中,2014年过去,2015年到来。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怀着感恩之心,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和2015年的第一天,美元指数如期突破91,原

时寒冰的微博 搜狐微博 时寒冰凤凰微博

QE3再次将潘多拉魔盒打开,中国随后必然跟进!时寒冰 伯南克2006年被时任总统小布什任命为美联储主席。2010年,伯南克的四年任期届满时,又被总统奥巴马延长任期。他目前的任期将到2014年结束。8月23日,美国共和党准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曾明确

时寒冰:“新国五条”调控细则的影响分析

时寒冰:“新国五条”调控细则的影响分析  “新国五条”调控细则的影响分析时寒冰房地产方面出台的重要政策,国人都非常关注。从实体经济看,自2003年起,房地产被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硬被活生生地弄成了中国经济的核心与灵魂。

声明:《时寒冰的博客 王海滨新浪博客》为网友疯的很理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