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暮初
宁波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组委会于2011年3月31日正式公布了该届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吉祥物取名叫“宁宁”。由于宁波的简称是“甬”,照理吉祥物的名字应该叫“甬甬”,而“宁宁”用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吉祥物上才符合常理。所以,宁波市的吉祥物命名为“宁宁”总归有一种地域指向错乱的感觉,反映了宁波人微妙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宁波人其实不太喜欢“甬”这个简称。
运动会吉祥物取名“宁宁”,已经相当泛滥,即使如此,宁波人也不愿意用“甬甬”取而代之,反而有一种想混水摸鱼的嫌疑。举几个例子:
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吉祥物“宁宁”是一只雄性小象。
1995年10月,“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吉祥物“宁宁”,是一朵梅花(南京市花)变形创作为一名胸佩金牌呈奔跑状的运动员形体,取名“宁宁。后来2009年将“宁宁”为南京红山动物园的一只大熊猫命名。
2009年西宁市第六届运动会吉祥物“宁宁”是一个活泼可爱、充满自信、微笑着向前奔跑的小牦牛的形象。
2010年7月广西第七届残运会吉祥物形象“宁宁”,以南宁市花“朱槿花”的形象为主要元素设计,活泼可爱,欢乐吉祥。
不单单是名称上,连吉祥物的选择上,宁波也通过抄袭,让人怀疑是否想混淆视听?下图就是一个例子:
2010年广西第七届残运会吉祥物“宁宁”,南宁市花朱槿花
2011年宁波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吉祥物,吉祥物“宁宁”,宁波市花茶花。(似有抄袭之嫌)
宁波人可能会说,别人叫得我为什么不能叫?别人可以抄袭,我为什么不能抄袭。话虽如此,但这就犹如阿Q对小尼姑说,“别人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一样,总归有些强词夺理。而且即使取名“宁宁”也不见得有多少文化内涵,一窝蜂地取同一个名字反而是一种露怯。
从上述两幅图片的比较来看,可以看出抄袭的痕迹。不仅名字抄袭,而图案也抄袭,世上少有。真是斗转星移,三十年河东,图案作者似乎真把宁波人当作没有文化的商人了。
事实上,把这个吉祥物命名为“甬甬”无损于宁波文化底蕴和宁波人的形象。因为,“甬甬”的意思表示一种美好,《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也就是说“甬甬然”是描述草木花结蓓蕾的样子,喻示着一种新生命的孕育。
但是,宁波人似乎历来不太喜欢“甬”这个简称。如宁波与绍兴之间平原叫做“宁绍平原”,望文生义还以为是绍兴与南京之间的平原呢。宁波人从来就不愿意用“甬绍平原”的说法。虽然当地的剧种就称之为“甬剧”,高速公路称之为“杭甬高速”等等似乎一开始也是“被命名”。有意思的是,除官方文件以及相关公共场合以外,很少提及这个“甬”字。似乎没有宁波人自称为“甬人”;有自称“宁波帮”的,但从没有自己称作“甬帮”的。宁波人喜欢别人称作“无宁不成市”,但从没有“无甬不成市”之说。这与宁波人刻意回避“甬”这个简称有较大的关系。更为尴尬的是,宁波有一所宁波大学,假如简称“宁大”,那么始建于1958年的宁夏大学怎么办,按中国的传统礼仪,总不至于让作为前辈的宁夏大学改名吧。假如称“甬大”,宁波人又不愿意。
不管宁波人喜欢不喜欢,宁波的简称还是“甬”,这是历史人文地理的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宁波人只能认命。宁波的简称为“甬”,源自宁波境内有一条甬江。而“甬”的释义也很有意思,《康熙字典》收集了古代众多对于“甬”的释义,除《說文》中的“草木華甬甬然也”之外,还有《徐曰》的“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的释义。从甬江水系发源地来看,《徐曰》的解释较为贴切。
三国时期的韦昭在《国语·吴语》注:“甬,甬江”,就是说“甬”这个地名源于甬江。而甬江又源自甬山。甬山在今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江口镇塔山,此山发源于四明山麓,是雪窦山的余脉。甬有“涌”的意思,以“甬”为山名,喻示山上水源丰富,泉水喷涌。而且水以山名,地以水名,层层传递,由此有了宁波的简称--“甬”。令人郁闷的是,甬江还叫甬江,而甬山已经改名了。(甬山,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因峰峦似覆置大钟,像古文字“甬”字故名甬山。因山上有寿峰塔故又名江口塔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宁波人打心底不喜欢这个“甬”字,而喜欢让“宁”字来代替“甬”字呢?让“塔山”代替“甬山”?让我们来看看,在汉语文字中“甬”字究竟作何解,从《康熙字典》收集的所有解释中可窥一斑:
一是在《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这当然是美好的意思,但小花骨朵好是好,只是太小家子气。
二是在《徐曰》“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这也是好的意思,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写成“涌”字呢,也可以让人发生某种联想,也省得让后代人顿足。
三是《史記·秦始皇紀》有“築甬道”之说。《註》應劭曰:謂馳道外築牆,天子於中,外人不見也。《項羽紀註》應劭曰:恐敵鈔輺重,故築牆垣如街。《淮南子·本經訓》修爲牆垣甬。道相連。《註》甬道,飛閣複道也。如《韓愈詩》雲韶凝禁甬。《註》宮禁巷道也。这个“甬”与宁波简称“甬”的来历不同,似有某种闭塞、防范之意了。
四是《註》“此二名者,鍾柄”。这个解释更加小家子气了。虽然甬江之源的甬山有点象一口鍾的样子,并以此命名为“甬山”,但形象上毕竟也不是太大气。钟者,终也。
五是《揚子·方言》“自關而東,魏宋楚之閒,保庸謂之甬”。这个解释不仅小家子气,而且有些狭窄的感觉。
六是地名。《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甬東,越地,會稽句章縣,東海中洲也”。这倒好,把“甬”与囚居流放犯人之所直接挂钩起来,更加不祥,与城市形象的宣传需要十分相悖。司马迁在《史记·吴世家》中也提到“甬”这个地方,“越灭吴。勾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后夫差自尽”。从中也可以看出,勾践对吴王夫差还是不错的,只是流放而非奴役,给予百家的范围(约一个村庄)来谋生。但吴王夫差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去甬地偷生。可想而知,吴王夫差对于甬地的恐惧和绝望吧。吴王为什么宁愿选择死也不愿意去甬地?有一点是肯定的,吴国曾经吞并了越国,因此对越国的人文地理相当了解。也肯定知道在当时,甬地是一个濒海的绝地。结合当时和现代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来分析,甬地每年几场台风要人命,总有庄稼颗粒无收之虞(这也是后来宁波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凡是农业生产发达的地方,商业往往不发达。所以,宁波人历代有二个选择,按“仕农工商”的序列,宁波优先选择“仕”和“商”而不选择“农”和“工”,所以才有后来的宁波帮。但与之相邻的“绍兴”,则优先选择“农”和“工”,甚至宁肯选择做“师爷”也不选择“商”,也是出于当地的人文地理的原因),交通闭塞,语言不通(与越国都城绍兴的方言完全不相通,与苏州方言更是如隔天涯。更加诡异的是,在南宋以后,行政上也干脆不承认甬地之人为越人了,而仅把越人限于“八越”之内居住的人)。因此,吴王肯定认为这勾践为人阴损,表面上宽宏大量,却将自己流放到生不如死的地方,干脆还是选择死吧。从古到今,天下的读书人都读过这段历史,并从这段历史对“甬”留下了一段深刻的印象。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宁波人提起“甬”字较为忌讳。
七是古量器之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註》“甬,今斛也”。这种解释有一种斤斤計較的局促感觉,直接影射寧波的商人形象。
也许正是由于“甬”的解释五花八门,而且都是一些小家子气或者局限性较大的含义,才使得宁波人不太喜欢把自己称作“甬”。也许宁波人背靠大海,喜欢“上海”之类的名称。虽然历史上也用过所谓的“甬上”的名称,这毕竟是自欺欺人吧。宁波也真是值得同情,有时候一条江河名称的不吉利,也连累了城市的对外形象。要知道原先的宁波叫“明州”,可比“宁波”俩字更加响亮。在城市形象宣传上,“明州”似乎更有历史的胆气又多少沾有唐代的脂粉气,而且说到唐代又能生出许多的联想。“宁波”是明朝朱元璋手中的诞生的名称,要知道朱元璋可并没有什么文化,又是小和尚出身。(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称宁波府)。
问题是即使把“宁波”改回“明州”,它的简称还得是“甬,毕竟这是历朝历代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再怎么郁闷也得把“甬”这个字继承下去,传给后代。
当然,真从文化的传承上论,目前的宁波所处之地从秦代就有简称“鄮”(字从贸从邑,贸亦声。“贸”指“商品等价交换”。“贸”与“邑”联合起来表示“以贸易立国的城邑”,其本义是“贸易型城邑、港口城市”)。正好符合现代宁波的城市特征识别,且名副其实。但是,毕竟宁波是明代之后才有的名称,估计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吧。
事实上,既然不喜欢“甬”字,就干脆丢弃,而且并无需对丢弃这个“甬”字有什么负担。在城市地域简称命名上并没有规定非得要源自境内的河江才行。事实上凡是以境内河流、景物等地理特征命名的城市都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俗气,所以才有了诸如“石家庄”改名的提议,襄樊改名襄阳的实施。而象北京、上海、南京、南宁、西安等名称叫起来十分大气,其简称也挺有文化意义(西安除外,至今还没有简称),不愧是历史文化荟集之地。
因此,宁波的城市形象要得到整体提升,就要从内到外进行文化上的反思和策划,否则说起宁波,在宣传上老是局限于“宁波帮”,让人联想到斤斤计较的商人形象,恐怕会辱没宁波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无数文人和文化创新上的无数成就。问题是,解决一个简称还不够,在宣传“宁波帮”时,却总是无法回避镜头中经常出现的古越国余姚人的身影,也让宁波人骨鲠在喉。因此,宁波人在文化心理上的纠结和无助确实令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