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导论 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是

人与自然关系导论》

1.2 人、自然及其相互作用

1.2.1 自然

1.2.1.1 自然的概念

1.2.1.2 自然的特性

1.2.2 人

1.2.2.1 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

1.2.2.2 人的属性及其行为

1.2.3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1.2.3.1 自然对人的影响

1.2.3.2 人对自然的影响

1·2 人、自然及其相互作用

1.2.1 自然

1.2.1.1 自然的概念

一般来讲,自然,或称自然界、环境〔1〕,是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由地球表层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化。

自然是在不断演化的,从它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演化分为三个阶段〔2〕:第一阶段是宇宙的演化,从最早的物质中产生了星体,在星体内,从基本粒子里产生了化学元素原子;第二阶段是生物进化,从无机的自然中产生了生命,然后出现了有人生活的生物圈;第三阶段是文明进化,人运用自然条件,建立新的与自然统一的人类社会。因此,自然又分为广义自然与狭义自然。所谓狭义的自然,就是指天然自然,它是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自然物质发展的产物,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和功能耦合。广义的自然则包括天然自然(或称自然环境)、人工自然(或称人工环境)以及人类社会(或称社会环境)〔3〕。人工自然是人类利用天然自然,经过劳动过程创造出来的物质系统。人工自然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条件、自然物质的结果,它体现了人对天然自然有目的的改造,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正由于这种有目的的改造,使人工自然具有不同于天然自然的结构和功能,经常表现出比天然自然更高的效率。人工自然包括人工自然物和人工自然界,如材料、工具、建筑、农田、城市等。社会环境则是人类通过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在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总和。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广义的自然概念包括了作为自然界自身进化产物的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即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它可以作为宇宙、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等概念的同义语〔4〕。实际我们在讨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时,所讲自然主要还是指狭义的自然。

应该注意到,我们所说的自然的概念,都是相对于人这个主体而言的,也就是说,当人开始意识到自我,有了明确的主体意识,能够区分主体和客体的时候,自然的概念才产生。随着主客体的运动发展,人的自然概念不断丰富和深化。一方面,自然界本身在发生着缓慢的变化;另一方面,过去不为人知或限于技术水平无法开发的自然物质、自然力和自然条件,由于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1.2.1.2 自然的特性

自然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客观物质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等最基本的特征〔5〕。

整体性是指自然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中,大气、水体、土壤、植被乃至人工生态系统等,有着相对确定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具有特定的结构。通过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网络以及彼此关联的动态变化规律,自然在不同时刻呈现不同状态,当其中某一成分或作用方式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结构。这种整体性使自然构成一个系统,故也称自然系统。

自然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织程度、物质能量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不同特征,形成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如平原与山地、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等等。

自然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或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自然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当人类行为作用所引起的自然结构与状态的改变在一定限度之内时,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使系统的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而当这种改变超过一定限度时,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发生失调,导致系统的退化。

综上所述,自然是由各种要素组成并且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主体与其环境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发展变化的,自然还表现为上述整体性、区域性和变动性的统一。认识和把握自然的这些基本特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之一。

1.2.2 人

1.2.2.1 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

在地球发展史上,人的出现是自然演化的极重大事件。在宇宙空间中出现原始生命的概率是极小的,据估计只有10E-4000的可能性〔6〕。而由这些简单的生命再进化到具有高度智能的人类,其可能性更要小得多,因为它要求一种十分狭窄而又严格的自然要素组合,这种组合在宇宙中并非随处可遇。

近现代科学知识认为,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概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表面只有原始的无机环境。大约在距今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有机分子,然后生成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们具备了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并且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据此,生物学家认为,生命在20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现了。经过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植物和动物的分化,以及生命由海洋发展到陆地,生物物种逐渐丰富起来了。在生物登上陆地之后,特别是出现陆生植物后,土壤也随之产生了。这样地球环境在原有的无机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生物圈,这四个图形成了现代地球生物环境的总体,成为一切生物和人类生存的自然物质基础。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随着地球的演化,生物也通过遗传、变异、选择,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的进化与自然的演化密切相关。大约距今7000万年以前,哺乳类动物分化出了一支灵长目,它们最早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当时全球范围的气候比较温暖,多雨湿润,湿润期后,又有较长的干旱期,使热带雨林收缩,热带疏林草原等生物群落相嵌交错。灵长类中也相应分化出适应这种环境的半地栖古猿,它们开始直立。到第四纪,地球普遍发育冰川,森林大面积消失,很多生物死亡、灭绝。这时,形态结构适合于地面生活的古猿被自然选择了下来,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7〕。最后从古猿中分化出一支向人类进化的腊玛古猿。

一般认为,距今约l 4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是由动物进化到人的过渡形态,它通过用后肢直立行走和使用天然工具,形成了手和意识,逐渐发展到适应地上生活。手、脑的解放和手脑并用,给予了智力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在经历了大约2000万年的进化,猿逐渐过渡到人。从此,地球的历史开始进入了人类的历史。

1.2.2.2 人的属性及其行为

经过自然的演化,人脱离了动物界。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物质演化的高级形态;人既与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则在于其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主要是人为了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从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物特性,包括繁殖、获取食物等自然本性(动物本能),这种属性没有摆脱物质运动的生物形式,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因而使人受制于自然。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具有生理特点,还具有心理特性,即可以通过思想、智慧和自主行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并以各种社会形式予以表现,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求。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两重性的统一则体现了人既属于自然,又与自然相对分离的特殊关系。这是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基础。

在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中,社会属性无疑是主导性的。影响人类社会属性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技术类型等。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主要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下面我们简单地讨论一下人的行为及其特性。

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差别是人有高度发达的智能,智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有的才能。人的行为是一个在内部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下,由需要、动机、决策、行动、效果和反馈等环节组成的连续过程。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和紧张状态,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动机;有了动机,就要寻找目标,在目标确定之后,还要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然后进行满足需要的行动。从动机到行动的过程,一般称为决策。行为的结果,将对上述各环节有反馈作用,不同的行为结果将会产生不同的也许是新的需求,激起新的动机、决策,引起新的行动。如此连续不断,伴随人的发展。应该强调的是,这里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反馈强度和方向对行为的变化和调控起着关键作用。

影响人的行为过程的各种内外因素,包括生理、心理、文化、自然与社会因素,主要可分为主客观两大类因素,即个人主观内在个体特征因素,以及个体所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行为模式的一般系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B=f (P,E)

式中B代表行为;P是个性因素;E为环境因素。这个模式反映了人的行为的最一般规律。
人与自然关系导论 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是

人的行为来源于需要,而自我意识又是产生各种需求和动机的基础,是人类行为调控的基本要素。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在生活和实践中所需事物(物质的或精神的)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行为的外部效果,可能是利已的,也可是利他或互惠的;可能对自然有利,也可能损害自然。但从本质上说,其动机都是出于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需要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 层次差异。这些需要层次或优先次序与人的主客观因素有直接关系,这些因素的改变也会影响需要的改变,因而为人类行为的主动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值得指出的是,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需求和动机,这些动机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对于决策和行为来说,它们的作用和地位是有差异的,其中最迫切的需求将导致最强烈的动机,并对决策和行动起支配作用,即这种优势动机是激起人的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人的个体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分析人类行为的基础,由个体行为组成的群体行为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着更大的影响。所谓群体是指以某种方式相关或以共同利益相联系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群体有组织化的,也有无序的。在群体中,个体利益的得失或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该个体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中其他个体的策略选择和行为的综合结果。群体行为与群体的规模、行为规范、信息交流、人际关系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群体行为的表现比个体行为更为复杂,但由于现代社会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以了解群体行为的规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更有实际意义。

人类认识自我,不仅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也是认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之一。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摆脱自身及自身行为的盲目性和被动状态,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人类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才能不断超越自我,通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1,2.3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演化一直是自然过程。在人产生并且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中加入了人为因素,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主的实体;既受控于自然,也在改造着自然。

1.2.3.1 自然对人的影响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如前文所述,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环境适宜与否,是人类祖先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正是自然界在数千万年前的变迁,给古猿向人的进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考古资料也表明,人类起源地与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例如北京猿人所生活的环境相当于现在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环境。森林环境中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之一的天然食物是比较丰富的,森林也有利于其栖息,有利于避开可能威胁其生存的各种自然灾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地壳中所含元素的丰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自然通过化学元素与生命发生直接的联系,并影响生物进化的选择性。不仅如此,人类在漫长的栖息、进化过程中,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性,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逐渐形成了不同区域内人在肤色、面貌、形态等方面的显著特征,并随之产生了红、白、黄、黑的不同人种。当然,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人类能生存发展到今天,并创造了许多超越自然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并不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类决不应该因此而忽视自然的作用,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发展将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并且对自然有相当的依赖性。人离不开自然,人类社会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自然影响着人,人也在适应与改造自然。

第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自然资源和活动空间,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受到自然的影响。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适合各种动植物生存的场所,如果离开了这个场所,人类就无法生存。地表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空气、水、食物、温度等,还为人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土地、草原、地下矿藏以及风力、水力、地热、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人类通过劳动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建设道路、房屋、城市和乡村,为自己创造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条件是不均衡的,促使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均衡性。地表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生产条件的差别及区位,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它能加速或延续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自然环境制约了人口的分布,并影响人口的迁移。地球表面提供给人类的空间并非都适合于居住,占地球表面70%以上的海洋、极地以及干旱的沙漠地带目前都不宜人类定居。人口则大部分分布在平原、丘陵、盆地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城市、集镇及乡村聚集点通常总是相对集中在河流两岸地带、河口附近,这里一般水源条件好,对农业生产有利,交通方便,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因此这些地区人口相对比较稠密。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西亚的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及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成为古代文明的摇篮,显然与当时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球环境的变迁同样也是包括玛雅文明在内的古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变化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在两干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口重心从北方逐渐向南方迁移,南方良好的水热条件就对这种变迁起到了吸引作用;而进入现代社会,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城市化现象,更是世界范围的潮流,所以人工环境的变化也对人口变动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形成了生产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的分工,同时也造成了地区发展的差距。自然条件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欠,如气候的好坏、土壤的肥沃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在生产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然条件好,则同样的投入可获得较多的产出。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人类社会早期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又造就了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带来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发展就快些,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必然慢些。在现阶段,特别是在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各区域间的生产条件差别,反映到物质生活上的差别,往往是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别有着一定的联系。另外,由于各区域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区位的条件以及其他生产条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对生产的类型和布局、栽培作物的品种和产量;生产工具和运作方式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也形成了区域的分工与互补,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发展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特色。这种特色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如形成所谓“治水社会”等〔8〕。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9〕。

第三,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发展变化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又因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而改变,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人类也在不断改变对自然的依赖方式。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这时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无条件的,人只能处于被动状态,主要依靠自然界可供采集的食物和捕猎的动物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进入农业教会,人类对环境的依赖主要是土地、气候和水利条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有意义上人对自然的依赖被相对削弱了,而人对自然的依赖则主要建立在自然或生态的持续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在这种长尺度的时空范围内,自然只决定作为生命物种的人类的诞生、成熟与消亡的周期,但并不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在一个中尺度的时空条件下,如地理、气候等条件对人类社会的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资源禀赋与分布、内陆或沿海、平原或山地、热带或寒带将影响社会经济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然的制约,但大规模的资源调配、消除戈壁、沙漠等自然阻隔和抵御剧烈的自然灾害皆非易事。何况从宇宙演变的尺度看,人类只是万物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短暂插曲,终究无法摆脱自然规律的安排。

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1.2.3.2 人对自然的影响

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受制于自然,同时又给自然以影响。尽管人的影响是有限的,受一定的时空条件制约,但在小尺度的时空范围内(对应于人类的文明时代),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相对于人的生命周期或社会变动周期来讲,相当于不变的外生变量),人仍可以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影响空间。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对自然施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类的需求,它决定人类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二是人类具备的手段,其中主要是技术手段和组织手段。技术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工具的使用使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们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结构和发展方式。而人类需求与手段的变化又都来源于人类社会的规模、结构、组织、观念、文化等复杂背景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基本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施加积极的建设性影响,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并创造新的更适合人类生活的人工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是对自然产生消极的破坏性影响,使原有的“自然平衡”失调。例如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资源匮乏等生态破坏,以及由于大量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P·埃利希等用如下公式表述人对自然的影响〔10〕。

E=P×C×T

式中:E表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P为人口数量;C为人均资源消耗量,与发展阶段有关;了为单位资源消耗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生产技术相关;P×C就是自然资源的消耗量。B·康芒纳等人也有类似的表述,只是把资源消耗量换为产出,环境影响则用污染物替代〔11〕。上述公式表明,人对自然的影响与人口规模、人均消耗水平和生产技术有关,反映了人对自然作用的规模、强度和方式。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的机制。

从自然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角度来分析,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种形式:

1.对地球表面结构的改变 人类通过大规模的水土改良、开垦梯田、砍伐森林、城市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水库的修建等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人类大面积地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但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片的人工植被(以农作物为主)代替了原有的森林植被,这种影响从1万年前开始的农业革命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不断加剧。乡村和城市的出现,代之以住房和基础设施等的大量建造,公路、铁路延伸到人迹可至的任何一个角落,如此规模的人工自然景观正逐渐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形成新的地貌结构。

2.改变生物圈的成分,影响自然系统的物质流动 这意味着人类通过开采矿产、开挖河道、向大气和水体中排放各种物质,改变了生物圈所含物质的平衡和循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带来的物质的移动和改变成倍增长。目前,全世界每年的矿床采矿总量约1000亿t,人类活动每年迁移的物质总量达1万km3〔1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物质变化与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变化已同样强烈;另外,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种物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球化学循环和迁移转化规律,而且人类所合成的成千上万种新的化合物,因这些物质以前在自然中并不存在,在其进入地球物质循环后,很多难以被自然所降解;再者,人类对于水的控制,通过水利工程和人工灌溉,改变了地表水文状况,影响到水分的循环与平衡。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也改变了水体的化学成分,产生新的化学变化,从而影响水的质量;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废气排放,大气中的物质平衡也被打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加剧“温室效应”,而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不仅改变了大气成分,形成大气污染,还导致酸沉降的出现,并进一步对土壤、作物、建筑物等造成影响。

3.对区域及全球的能量流动和平衡的影响 人不可能根本上改变整个区域系统所输入的能量,因为除核能和地热能外,无论自然的还是人为的能源,绝大多数都来自太阳。但是,人类活动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内部状态,或控制系统内某个关键要素,改变能量流的方向和速率;同时,还可通过改变地表状态,例如砍伐森林、开垦农田、植树种草、修建水库、建设城市等,将现存的地表下垫面加以改造,于是反射率就会相应地变化,从而改变区域的能量收支平衡,产生如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现象。此外,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各种化学成分,尤其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可以吸收长波辐射,造成显著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4.作为触发因素加快或减慢自然过程的速率〔13〕以下估计的数字,很能说明人对自然过程的触发作用。在土壤侵蚀中,由于人的作用,全球每年每平方公里上所损失的土壤约为l500一85000m3,而天然侵蚀的背景值却只有12—500m3,前者为后者的125一170倍。这个估算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过程的速率。另外,人类作用也能缩短生物生长周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但更多的方面是产生负作用。当今社会,人类的活动日益扩大,诸如森林砍伐、草场过牧、农作耕种、工业采矿、道路建筑和城市建设都在加剧着土壤侵蚀,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使地表结构的变化越来越迅速。

我们所说的人与自然关系,即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自然,自然也在不同方面受到人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组成因素与自然的组成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统一的系统,我们称之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简称人与自然系统(图1—1)。人与自然系统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系统发展的标志。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复杂的,各因素是相互关联 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人与粮食、人与灾害、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等多种形式,并集中反映在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上。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控应把调整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与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满意的调控效果。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然改变自然界原有的平衡,问题是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其活动对自然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供适应自然规律的、有科学预见的、可调控的人类行为,使其所产生的后果,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使自然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9421.html

更多阅读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市场是供给决定需求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在本章中你将——知道什么是竞争市场考察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什么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考察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什么决定一种物品的供给了解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销售量考虑市场经济中价格在

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是

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从冰岛的做法说起邓伟志编者按:邓伟志教授在《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一文中纵横驰骋,提出了若干同现在流行的看法相左的观点。对这些观点我们有的赞成,有的也不太同意。只因为邓教授这种敢于向流行挑战的

UML类图中类与类的四种关系图解 uml类图关系

UML类图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类与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1)泛化(Generalization)(2)关联(Association)(3)依赖(Dependency)(4)聚合(Aggregation)1.泛化(Generalization)UML类图中泛化表示类与类之间的继承关系,接口与接口之间的继

水型人可能衍生的五种病态人 五行的衍生属性风雷冰

水型人可能衍生的五种病态人:水型人如果水太大了,造成阳气严重不足,就会得寒痹,造成与风寒相关的多种疾病。水为至阴,为生命之源,万物之祖。肾水为坎卦,一阳爻含于两阴爻之间,两真水藏着一个真火,因阴水较多,阳气耗损较少,所以,寿命比较长。如果

声明:《人与自然关系导论 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是》为网友慕雨遙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