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鹏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独羊岗中学河北石家庄市050600
摘要:作文教学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
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
式写作。作文教学的方法: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精设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注重阅读以提高学生写作
能力;评价学生作文要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关键词:点拨激发兴趣注重阅读实施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
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
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是人们系统地传达
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又是衡量学生
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重视作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
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
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世上无难事.作文是也是这样。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
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为了诱发兴趣,教师要
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还要运用评价激励
·+ --+一-+ 一+ -+ -+ 一—_卜-—+--+ -—卜
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办手抄
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张贴学生的好文章,
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
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
发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我不断用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
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及时给以
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二、精设文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
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创作灵感才能写出
好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
兴趣,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
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
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
情。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题目
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
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
如何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激发他们的写
应学生的生活范围,使他们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所谓会
写,就是指适合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这
种题目来源于学生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原则,至
今看来仍不失它的现实意义。要把作文题目命得让学生
“爱写”,除了在命题形式、方式、语言上作一些探讨外,根
本还在于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感情、他们
关心的热点。90年代的学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感染,又受
到多种视听媒体的影响,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这一切都远
非既往年代的学生所能比拟的。作文命题应该有利于学生
直抒其对生活的感受,这就会诱发他们的兴趣。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13052t015f3d57bd52d4092b.jpg)
辅导。辅导学生作文,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而又是往
往被忽视的一环。辅导从广义上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
引导学生作观察采集,分析综合,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能
力的练习都是一种辅导,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狭
义的辅导指作文命题以后的辅导。命题后的辅导首先在于
帮助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实质上是
培养学生掌握恰当的思维方法,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审题理
解题目提供的关于作文内部的质的规定性。审题使学生搞
清命题对文章传达对象的规定,即取材范围、文体、立意要
求、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总的使学生对命题的
意图,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评改。作文评改问题上如何才能确有实效而又不致教
师大量花费精力。这一直是影响作文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
58 瞳■■●_
}2009年第8期
进展的大问题。虽然教学大纲中也讲到“评改要采用多种
形式,讲求实效”,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却有许多困
难。这些困难首先来自习惯认识,习惯上大家认为精批细
改是作文批改唯一有效途径;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
导以批改见红的繁简作为检查教学认真与否的依据;学生
家长,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家长常以作文见红的多少评价
教师的工作。所以在我们对百名语文教师的调查中。全部
都是坚持了精批细改的。在同一些教师座谈中,不少教师
也反映这样作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改一次作文耗
费几十个小时,反到影响了整个教学工作,也影响了作文
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又苦干无奈也只得这么去做。看来如
何改革作文评改已成为作文教学的关键。也绝非语文教师
自身可以解决的。
讲评从作文教学过程讲是一次作文的总结。方式上多
用总结式讲评,总的指出这次作文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重点讲评式,挑选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分析;学生互评,讨
论总结等,笔者以为无论形式如何都应该有利于鼓励和激
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作文教学、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
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作文教学自身可以完成,有必要呼
吁各科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领导共同重视,共同努力才
行
作文教学重在激趣
曹j寥平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古月镇中学河北石家庄市050400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写
作的心理,引导他们产生浓厚的写作情趣,使学生在作文
教学中拥有自己的小天地,乐于动笔。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趣激励
写作文是学生极为头疼的事情,学生惧怕写作由来已
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害怕作文的缘
由:众口皆说作文难写带来的消极影响,学生习作时缺乏
自信;“画地为牢”式的命题作文造成学生思路闭塞;生活
素材少,无真情实感,自我感觉空洞,以及胸中无点墨、有
话说不出等苦恼,使学生感觉无内容可写;再加上教师吝
啬、尖刻、套话式的批语,挫伤学生的激情兴趣等等。作为
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树
立习作信心、培养习作兴趣,就成为我们急需探究的问题。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我看
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
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 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
情地释放出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和宽容学
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激活学生的习作欲望,抒写学生个人
独特的经验感受。
一
、读写结合。学文激趣
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最好的范文,学生通过对课文的
学习,从中掌握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写作方法和写法技
作兴趣呢?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
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七年级,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
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八年级,是初中生
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
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九年级,学生的思想日趋成
绩,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
定的思想性、深刻性。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
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与学生心理的成
绩保持同步,有科学性。
三、注重阅读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力。每个人要积累素材不可能样样亲历,必须学会积累间
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
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
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
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
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把阅读获得的信息
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自然,
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
巧,这样,习作时才不致于杂乱无章,不知所云。这就要求
我们平常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
引导学生用方位观察、描写的方法对熟悉的场景进行小练
笔。让学生认识掌握构段形式的规律,使学生习作时做到
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如习作写一处景点,可以引导学生用
描写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顺序叙述,还可以让学
生大胆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从形态、声色等
方面把景物写得形象丰满,富有情趣。
二、积累素材。激发欲望
叶老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
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
泉。问题是学生活在一种较闭塞的环境中,接触面窄,见识
有限。所以作文教学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开
展一些体现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爬山
涉水,沐浴阳光,赏花观月,领学生去参观访问,参加社区
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意观察景物的声、形、色,领略
自然美和人情美。这样一来,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陶冶了
情操,又使学生掌握了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作文内容有
了着落。
三、博览群书。激涌文思
语言材料积累的丰瘠,直接影响到习作表达的优劣。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像采蜜一样广泛阅读名篇佳作,拓展视
-+ -+ -+ -+ 一+ -+ -+ -+ -+ ·
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
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
规律。只有多写了,写起文章才能得心应手。
四、评价学生作文要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新课程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
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
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
改教学实践中要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全体学生参与
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
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
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
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
自己的文章,欣赏他人的文章等等。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
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
处,使写作能力提高。
总之, 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
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今后,我
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
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量童舅 59
2009年第8期I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