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三魂七魄 于佛教 神识 道教三魂七魄

道教的终级救世法则:修魂魄不灭

  

道教的终级救世法则:修魂魄不灭

道教:天魂(在三魂七魄中)=佛教:阿赖耶识=基督教:圣灵=更多宗教(略)

修道教《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即是修养完善人类的魂魄!道德品德越高的人,人格越完善,生命频率也越高,道德越完整,魂魄越完整,魂魄越不灭!



道一气化三清

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为什么呢?我们中国人说虚岁,我们算计你的那个年岁,不是说(从)你出生那会儿才开始算的。是受孕的一刹那已经开始算了。《内经》中黄帝问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盾,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就是黄帝想了解一下人刚出生时,以什么气为根本?以什么气为保卫?以什么息息相关?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盾,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就是说以母亲的阴血为基础,以父亲的阳精为保卫,失去神气就会死亡,得到神气就能生存。

这就说明,人刚刚成为有形的那会儿的那个状态,有神了就是有生命了,已经是个人了,那会尽管没有(形),眼不见为虚嘛,在妈妈肚子里,还没出世,那叫虚岁。

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个“血气已和”是指什么呢?就是说,母亲提供的那个阴血和父亲提供的阳气,达到了一个什么啊--“阴阳和”。这个“和”是什么啊?本来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首先是不同的,然后甚至是对立的,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下,“它们”阴和阳产生了一个叫什么啊?“和”的那么个状态,就是说阳气打破了阴血的那个壁垒。

阴的静,阴主“闭藏”属“封固”,这需要一个打破。然后呢,阴经给阳气提供了一个包容和涵养,这叫“和”。举个例子:老婆发火的时候,你忍气吞声,这叫“和”,然后呢,那个老公不高兴地时候,老婆就制造点欢乐气氛,这叫“和”。如果老婆发火,老公也在那摔杯子,这叫不和。所以我们说的“血气已和”,除了有物质上的精子和卵子以外,还要看到什么呀?背后的那个能量。

后面有句话很有意思,叫“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个“神气舍心”啊,是什么意思嘞?首先那个神,“两精相搏谓之神”,估计“气血已和”的时候就有了吧。但是那会儿还不在心里面呆着,开始还没心呢,就呆在细胞里面,所以很多人怀孕头三个月不告诉别人。

成人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叫“神气舍心”!我们经常说心藏神就是以心为舍。白天神气舍心,到了晚上,那个魂就藏到肝里面。叫“肝藏血,血舍魂”。

另外,人在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我们能看到他(她)开始是一个细胞,后来像个小蝌蚪,后来像个鱼,最后还像个猪。这个十月怀胎,其实就是发展到了除了他的肉形、气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呢,关键一点叫“魂魄毕具”。三魂,有胎光,有幽精,有爽灵。魄指的是晚上还能够控制我们身体工作的那一部份。七个魄分别带有不同的功能。

据《云笈七签》卷五四“魂神部”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三魂

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属于天;

二名爽灵,阴气之变,属于五行;

三名幽精,阴气之杂,属于地。

胎光主生命,久居人身则可使入神清气爽,益寿延年;

爽灵主财禄,能使明气制阳,使人机谋万物,劳役百神,生祸若害;

幽精主灾衰,使人好色嗜欲,溺于秽乱之思,耗损精华,神气缺少,肾气不足,脾胃五脉不通,旦夕形若尸卧。

因此,养生修道务在制御幽精,保养阳和之气。如在黎明时分或夜间入睡前,叩齿并呼三魂,反复三次,即可神气常坚,精华不散,疾病不侵,鬼神畏惧。

七魄

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七魄为人身中之浊鬼,每每于月朔、月望、月晦之夕在人身中流荡游走,招邪致恶。修道之人,应制御七魄。如正卧,去枕伸足,搓手;次掩两耳,指端相接,交于头顶中,闭夏七通,存想白气临身,化作天兽,青龙在目,白虎伏鼻,玉女当耳,龟蛇守足,乃咽液七过,叩齿七通,呼七魄名,咒念七魄内闭相守,不得妄动。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医家谓肝属东方木而藏魂,肺属西方金而藏魄,道家乃有三魂七魄之说。魂果有三,魄果有七乎?非也,盖九宫数以三居左;七居右也。白玉蟾三龙四虎之说亦犹是,盖《太玄》以三为木,四为金也。”

魂魄的作用

人要死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

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魂魄在人体内的作用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三魂七魄的详细讲解

命魂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目又为眼睛。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其他魂魄

在人身外部 天魂(即含藏识) 地魂(即含藏识)

人身体内部 天魂属阿赖耶识 命魂属第七识 地魂属第六识

命魂被外在天地二魂主宰的同时也支撑着生自己命魂的天地二魂

当命魂转魂成智时 天地二魂就没有内外

外在的天地二魂才能与人的命魂相通

才能得以在命魂中显现出外在天魂地魂认知的形相。

这就是天眼通的由来

天地命三魂(识阴),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想阴)。透过气力二魄,主行动(受阴)。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色阴)。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行阴)

由想行识三阴,造作业因,而招感色受之果 覆盖了本来之真身

含藏识受无始劫以来熏习变成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见分自缘自己的见相二分 自转变成第七识此时的阿赖耶识不叫阿赖耶识拉叫第七识又名我执识此时第七识的见分又去证自己的见相二分 自转变成第六识既意识

含藏识是个非一非二之体

其性是边满十方一切处 无所不在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故又名如来藏

含藏识之意是含识体 但它还没开发出来 所以叫含藏识 含藏识可以把他简单抽象的理解成是个体或一个海平面

能了义分别作用的 称为识



含藏识受无始熏习变成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开发 就可以理解成从大海击起的浪花

既然是识就能了义分别作用的 有识就有见与所见 分别叫见分和相分

这里暂且可以把它抽象的理解成根与尘

此时阿赖耶识见分又去了义自己的见相二分 此时的阿赖耶识就不叫阿赖耶识了 叫第七识 既我执识

此时第七识的见分又去了义自己的见相二分 自变成第六识既意识

第八识和前五识都是现量境 就像照片

第七六是比量境 就像比量照片里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六七识是觉上生迷 执假为真 将自己转成的根尘所迷 故此禅宗六祖大师说 六七因中转 八五果上圆

修就是要在六七识上下工夫 转识成智 就是把比量境转成现量境 对境不迷 八个识都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可以在任何一个识上一门深入下工夫 如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一心摄耳根 一但耳根被摄外不能进内不能出时其于五根也多一一被摄归一 ­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观想法门亦复如是

命中之日在左而不在右。意即日出东方,明月西沉,早晨之大象。倘若日在月左,虽则能明。右日之明乃为暮晚之象,明不能久,不若早晨之朝日,明能长久。此朝乃万佛所朝,大道所归,也即是大日如来之所在。

地球上的所有人联合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所有人类的天魂和地魂也分别构成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社会。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法则。由每一个人的天魂和地魂,与相应的天社会和地社会,联合构成了能

够影响人类前程的宇宙大运。

古书记载

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说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这种说法来源于道家,如道书《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玄怪录中魂魄的故事

《玄怪录》载三魂七魄故事,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环病中被两黄衫带到阴间判官院受刑。崔环站判官院外,忽听到四声以杖击人声音,旋有阴吏出来对崔环传话:今且宽恕,只将你轻杖四板放归。崔环说:“此身不入,何以受刑?”阴吏说:“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胫合有杖痕?”崔环拉起衣一看,两胫上果然各有四条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举足,只能匍匐而行。

续子不语中魂魄的故事

清袁枚《续子不语》亦载:杭州风俗,新娘子过嫁时须手执宝瓶,内盛五古,入男家门后交换,然后放在米柜中。某日,一梁氏新娘执宝瓶过城门时,因守门人索钱吵闹受惊,随即精神恍惚。后喝一碗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对人说:“我有三魂,一魂失落于城门外,一魂失落于宝瓶中,须向两处招归之。”家人依言施行。新娘子说:“城门外魂已归矣,宝瓶中,魂为米柜所压,沿不能出,奈何?家人又依言施为,新娘病才好。

续金瓶梅中魂魄的故事

而梦笔生《续金瓶梅》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一魂在阳间随身乞食,一魂留在阴间做饿鬼受罪,还有一魂在西门庆坟上守尸。某日清明,沈花子不小心摔死在路边。正遇上替西门庆守坟之魂,便把随身魂叫到西门庆坟内。两魂各诉其苦,甚至打起架来,随身魂怪守尸魂不该把他骗来,误了他清明节的好生意;守尸魂却怪他终日游食在外,让自己干守尸的苦差。直到土地神来把两魂叫去合入前身还阳才算了事。

子不语-随园琐记中魂魄的故事

袁枚《子不语-随园琐记》中曾自述:他某日病重高烧,感觉到有六七人纵横杂卧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们呻吟;他想静卧,但他们却摇醒他。后来高烧退去,床上人也渐少,等到烧退尽,那些人皆不见了。原来,与他同卧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相关信息  【三魂七魄】

结合中国传统魂魄信仰与佛法而产生的魂魄说,即三种魂识与七种魄识,合称三魂七魄。此说出自疑伪经典《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略称《地藏十王经》)。并非正统佛教思想。

中国素有魂魄之说,如《左传》〈昭公七年〉的疏说︰‘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魂为天气,魄为地气;即魂为阳气、精神,魄为阴气、形骸。若人死,则魂升天、魄归地。

《地藏十王经》将魂魄之说与《大乘起信论》的说法相结合,创出三魂七魄之说。经文云(卍续150?769下)︰‘于阿赖耶识开为三魂。’它们分别是︰胎光业魂神识、幽精转魂神识、相灵现魂神识。《十王经》认为这三魂与如来之法、报、应三身不二而二。经文又说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七转识就是七魄,它们是︰雀阴魄神识(即舌识)、天贼魄神识(即耳识)、非毒魄神识(即眼识)、尸垢魄神识(即身识)、臭肺魄神识(即鼻识)、除秽魄神识(即意识)、伏尸魄神识(即末那识)。

三魂: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

对于三魂有多种说法: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称之为“本我、自我、超我”;也有人将三魂解释为“天魂、音魂、色魂”(相应于上述的“天、地、人三魂”):“天魂”是人在天上的原始信息本来面貌,“色魂”则是在肉身上的一部分灵魂信息,而“音魂”则是随着起心动念而飘游于体外的一部分灵魂信息,“音魂”可以有千万亿分身。

七魄: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

与德行挂钩,认为是:“

和魄、代表平衡之力、

义魄、代表生死之义

智魄、代表智慧、

德魄、代表品行、

力魄、代表力量、

气魄、代表正义、

恶魄、代表邪恶。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真的很有意思。

《灵柩》《素问》等历代医书记载,“化生精,精归气,气舍神”简而言之就是“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句话的意思是精气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相合,形成了原始的胚胎,转化为胚胎自身之精(精藏于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精归气,这个“归”字实为“归于”,意即来源的意思。脾升胃降,纳运相得,将饮食化生为水谷精气,靠脾之转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气上输于肺,再由肺通过经脉而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曰:“先天之气在肾,是父母之所赋;后天之气在脾,是水谷所化。先天之气为气之体,体主静,故子在胞中,赖母息以养生气,则神藏而机静。后天之气为气之用,用主动,成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故育形之后,资水谷以奉生身,则神发而运动。新的生命活动——“神”就开始了。中医学将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变化规律、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统称为神。就人的机体与生命功能而言,神则是对人体一切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称谓。“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人的精神是物质之气的产物,气为体,神为用。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赖气的推动。故曰“气乃神之祖”,“神者,正气也”。如果你在研究道家功法,以下可供参考: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元气藏之于肾而化生元精,系于命门而为肾间动气,其变化为用,一分为二而为元阴、元阳,实为性命之本、造化之机。元气虽藏之于下,而其用则布护周身,脏腑之机能全赖此气之运转,故徐灵胎说:“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劳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末亡,皆赖此也”(《医学源流论》)。元气之所行,与任督二脉关系至密。元气根之于肾而行于任督,故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 "(《奇经八脉考》)。元气虽化生于先天父母之精,但必须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与脾胃又密切相关,故李东垣说:“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内外伤辨惑论》)。精为形之基,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察受于先人而充乔十后天,故就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元精”,即揩先天之精而言。元者,始也,元精是生命的捏源物质,并具有调节与主宰生殖、生民发育的作用。《内经》中虽无“元精”一词,但《灵枢?本神》“生之米,谓之精”、《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之“精”,皆是指元精而言。元精与元气的关系非常密切。元气为万物之本原,元精乃元气之“精英”,由“元气之积厚”而生,此即谓“气归精”(《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故有“元气生则元精产”(《青华秘文》)、“先天之气,气化为精”(《类经?摄生类》)之说。人出生后,元精藏之于肾,赖后天之养逐渐充盈而为元气之根,此即谓“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张介宾说:“人身之精,真阴也,为元气之本。” “元精”之名始于丹经,元精之论也详于丹经,元精是内丹家修炼的上药三品之一,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说,“夫金液还丹之精……此乃先天地之精,却为人之至宝……修仙之士,先明此精,既若明了,即可仙矣。”《性命圭旨全书》亦说:“炼精者,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漏。”这不仅明确指出内丹上药三品“精气神”之“精”乃指元精而言,还论述了修炼之术及效应。《类修要诀》亦有“元精足,不思欲”之论。〈武术汇宗》进一步阐发说: “元精发于肾之元气,从虚极静笃生来,则精乃清;从妄念淫事中生来,则精乃浊。清浊之辨,不辨之于其精,而辨之于其神也。”认为神定志闲,所生为先天之精;稍动淫念,则所生为交感之精。故逆修之,后天可以返为先天;顺引之,先天亦可洛入后天,故葆精者,贵在清心寡欲。宋?张伯端《青华秘文?神水华池说》称元精穴为“华池”,“华池者,脐中气穴之下,两肾中间一窍。”逆升而上,则元精化为元气而为内丹之母;顺流而下,则元精化为形质之精而生男育女。并认为元精亦有赖于饮食之充养,故又说:“谷气就此而生精”、“华池之窍,乃生精而降于肾者也。”“元精论”为道家内丹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内丹理论的形成及内丹本的修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神为人身“三宝”之一,虽历代医家皆有论述,但气功古籍所载尤详。丹道书中义将其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神又弥“元神”。元,有本无、根本、原始之义。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的神气,与出生后由外景事物为心所任而逐渐产生的后天识神、欲神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张伯端所说:“失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无神者,乃先天以来"点灵光也;欲神者,乃后人所染气禀之性也”(《青华秘文》)。近人张锡纯也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神本原于先天父母之精。《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意即父母媾精结胎成形之后,神气舍心才产生生命。此神为出生前尚未被后天所染之神,故当指元神而言。正如《性命圭旨全书》所说:“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元神所以在丹道书中论述较详,乃因古代内丹家在炼养实践中体验总结而成。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称“元性”、“真性”,因其不是思虑之神(即意念活动),故表现如婴儿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的状态。气功态下,人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这一状态即乃元神所现。正如《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脉望》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武术汇宗》说:“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其实,〈老子》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动状态。先天元神与后天识神、欲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欲神者,气质之性也;无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质性彰”(《青华秘文》)。人在少、长、壮、老的过程中,质性日彰,元性日微,结果欲神将掩盖元神,此乃“气质之性胜本元之性”;若杂念纷坛则元神即退,摒除杂念则元神即现,此乃“念止神即来,念动神即去”(《养真集》)一般人先天元神为后天识神所蔽,昼思夜梦如云遮月,因而元神隐退,识神常日主事。若能静定归一、无思无念,识神自然隐退,元神真性显现,此即佛、道两家之所谓见性。神本由心,心无为则元神之性现,心有为则欲神之性现,故张伯端说:“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行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青华秘文〉)。元神与元气、元精的关系非常密切。“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青华秘文〉)。内丹修炼尤重元神,故《金丹四百字序》说:“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内丹本的主导思想既为“返本还元”,故要求以先天制后天,从有为返无为,逐步消除气质之性。只要“气质尽而本无始见,本无见而后可以用事”;“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则气力先天之气也”;“先天之气纯熟,日用常行,无非本体矣,此得先天制后天无为之用也”(《青华秘文》)。从这一意义上讲,气功人静的锻炼过程,即为除欲神、炼元神的过程,这也是气功效应的关键所在。有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元神,认为元神是人的一种无意识(潜意识)活动,但其并非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而是与生俱来的带有明显自然属性的“原生无意识”,与出于后天生活经验的潜移默化逐步积累而成的无意识(如心理定势之类)不同,是个体的一种强大而原始的内驱力源,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它所左右,其生理基础是皮层下中枢,与真正的意识(识神)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练动者进入气功态后,意识活动暂停,于是所有监视、压抑原生无意识,使之不能活动的因素不再起作用,这种无意识就得以充分活动起来,它不仅能迅速激发体内之生理潜能,而且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直接进行调节,使之“阴平阳秘”,从而使机体处于最佳功能态中,达到最佳练功效果。这便是元神论在气功学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太上感应篇》——道教修魂魄不灭密法

完善人类道德人格,既是完善人类魂魄,最终使之不灭

凡是能够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是能够一气到底的读去,息念静心,反覆的咀嚼玩味,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并且踏实的奉行照做,就是大福之人啊!若是能够再更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的道理,都在本书之中了!人生在世,若是不能够见到这本书王,则就长劫的沉沦,很难能够出离轮回,这样岂不是太不幸了吗?而且感应篇的注解,是如此的明白,如此的详尽,如此的透彻,如此的恳切,不仅只是耳提面命,不但只是大声疾呼,而悲天悯人的胸怀,可以说是声泪俱下啊!所以有缘读到本书的人,自然应该立刻的回头,又有什么好再犹豫怀疑的呢?

汇编中所记载得到恶报的人,他们就像野鸭一般的趋向死亡,甚至到了死的时候,都不能够觉悟;这都是因为他们一生当中,没有机缘能够读到感应篇啊!所以感应篇对人生的裨益,岂只是转祸为福的唯一捷径,而且为超凡入圣的不二法门啊!愿大家慎读之。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

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辜,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感应篇注讲证案汇编白话节本卷一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解释】

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本来就没有一定的门路,全都是自己招来的啊!’

【分析】

太上、是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号伯阳,也就是周朝的圣人老子;得道成仙以后,称天立教,为道教的始祖,是上天至尊之圣。感应篇、是太上教化世人改恶行善的书;感是感召,应是报应,告诉人们如果以善恶感召之因,必定会得到天降祸福报应的果;所谓有感必有应,随感而随应,用以彰显天道好还的道理,而启发世人的敬畏之心;知道作恶必定会得到灾祸病夭的恶报,因此心有所畏惧而不敢去做;知道行善必定会得到福寿天仙的善报,因此心有所求而勇敢的去做,所以才以感应作为本篇的篇名。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四句话是此一篇的总纲领,也是太上垂示训诲的宗旨所在。讲到圣贤之心,不是为了要祈求福报,避免灾祸而后才去断恶行善;说到造化的道理,只要是积善,必定会福荫子孙;而若是积恶,则必定会祸延子孙;也就是易经所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而且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差错啊!

自召,就是自己招来的意思,所谓自作还是自受啊!要知道天地是没有私心的,而吉凶祸福也全都是人心自己招来的啊!然而人在没起念头的时候,这颗心是湛然清净,就如同虚空一样,那里有什么善恶呢!只是因为这个念头才动,所向著的是好事,就是善,所向著的是坏事,就是恶;其最初不过是起了一个念头,做了一件事情而已;但是到了后来,经过了日积月累,于是就有了善人和恶人的区别了;所以一个人得祸或是得福,全都决定在当初起了善恶念头的时候啊!所以太上开口便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就是在提醒警惕世人,注意小心自己的起心动念啊!其中若是有了丝毫的差错,那么祸福的果报就会天差地别了。

故事一:

宋朝的灵源禅师向伊川先生说道:‘祸能够生福,而福也能够生祸啊!祸能生福的原因,就是当一个人处在危险或灾难的时刻,很认真的想求平安,并且能够深入的体会求得平安的道理;尤其是他能够心存畏惧恭敬,谨慎自己的言行;而福能生祸的原因,就是当人在居安的时候,不能够思危;而且还放纵自己奢侈逸乐的念头,言行举止骄傲懈怠,尤其多有处事轻率,态度傲慢,甚至欺侮别人的情形发生。’

故事二:

宋朝的张子(张横渠先生)说:‘正心的开始,应当是以自己的心为严师。凡是有所作为,就会知道谨慎小心警惕自己;这样练习了一、二年,只要能够认真努力守得紧,自然而然心就正了。’

故事三:

从前真空寺的老和尚曾说:‘凡夫的妄想是不一定的,或是回想著自己几十年前的荣辱恩仇、悲欢离合,和种种的闲情,这是过去的妄想。或是事情到了眼前,可以去做,心中却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决,这是现在的妄想。或是期望著日后能够荣华富贵、子孙发达,和一切不见得一定成功、一定得到的事情,这是未来的妄想。’这三种的妄想,或是生起了,或是灭掉了,我们就叫它做妄心。只要能够照见它是妄心,随著妄念起来的时候,当下就把它斩断,这就叫做觉心。所以说:‘不怕妄念起来,只怕觉察太迟。’这个心若是湛然清净如同虚空一样,那么烦恼就没有立足的地方了啊!

故事四:

宋朝的赵康靖先生,曾经用瓶子和黑豆白豆来练习心地功夫;他若是起了一个善的念头,就把一颗白豆投入瓶子里面;若是起了一个恶的念头,就把一颗黑豆投入瓶子里面。开始练习的时候,投入瓶子的黑豆很多,后来就渐渐的减少了。久而久之,连善恶这两种的念头都忘了,而进入了‘不思善、不思恶’心无杂念的境界,最后连瓶子和豆子,也丢弃不用了。

故事五:

宋朝的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做官,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引到阴间。阴间的主审判官,吩咐手下的书办,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两种册子送上来。等册子送到一看,他的恶事册子,多得竟摊满了一院子;而善事的册子,只不过像一根筷子那样的小。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称称看,那摊满院子的恶册子倒反而轻,像筷子那样小卷的善册子反而重。卫仲达问道:‘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那会犯这样多的过失罪恶呢?’主审官道:‘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恶,不必等到你去犯。’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头,即是犯过。因此卫仲达就问这善册子里记的是什么?主审官道:‘皇帝有一次曾想要兴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皇帝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卫仲达说:‘我虽说过,但皇帝不听,还是兴工,对那件事情的进行,并没有发生作用,这份疏表怎么还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呢?’主审官道:‘皇帝虽然没听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用的很真诚,目的在使千万的百姓免去劳役;倘若皇帝听你的,那么你的功德就更大了啊!如果你肯用这个心来度化世人,也并不难啊!可惜的是你的恶念太多,所以善的力量,因此减少了一半,而你的官位也就没有指望升到宰相了。’后来卫仲达做官,果然只做到了吏部尚书,而没有做到宰相。

【再析】

可惜啊!仲达的恶,只是空有恶念而已,并没有去做,尚且折损了他现世的福报;而仲达的善,只是空有其言而并未被皇帝所采行;但是他这个善的力量竟然却胜过了堆满整个庭院恶册子的力量!看到这个例子,就知道如果真的去做了善事或恶事,那么善或恶的力量就更大了啊!可见得念头的起动处,也就是祸福之门啊!

【嘉言】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所以祸福都在不知不觉中移动增减,没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觉察的啊!

唐朝的六祖慧能大师说道:‘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佛经也讲:‘吉凶祸福,皆由心造。’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善恶的报应,就如同影子跟著身体一样;人到那里,影子也就跟随到那里,永远都不分离啊!

【分析】

善恶是就人心来说的,而报应则是就天理来讲的。要知道身体端正,影子也就端正;身体斜了,影子也就斜了,绝对是丝毫不爽的。而造了善因,就必定会得到乐的果报;造了恶因,就必定会得到苦的果报,这些道理,圣人说得很详细,可惜一般没有智慧的人,不相信这种道理,于是就背善向恶了;因为他看到现在做善事的人,有的命运却非常的坎坷;而做恶事的人,有的不但长寿,而且还富贵的很;而今生所遭受到的种种果报,也都不一样啊!于是就说:‘善恶不见得会有报应啊!因果也似乎不足以采信啊!’这是因为没有智慧的愚人,他们不知道:这个世间没有活到几百岁的人,而上天也有没有立刻就结的案子,这个世间纯善纯恶的人既然是很少,那么可以为善可以为恶的机会也就最多了。因为念头会有转移,果报就应该要加以斟酌了。或是报在自己的身上,或是报在子孙的身上,或是报在现世,或是报在后世,或大或小、或快或慢,其中虽然会有变化迁移,但是丝毫都不会有错误的啊!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所以不要只看眼前,应该要看究竟!因为善恶的果报,必定是如影随形!

【再析】

按照佛经的说法,因果报应是要论三世的:第一种是现报,就是这一生就受到果报。第二种是生报,就是第二生才受到果报。第三种是后报,就是第三生,以及十生百生千生万生才受到果报。所以今生做善事而却得到灾祸的人,这是因为他前生所造的恶业,现在成熟了啊!今生做恶事而却得到福报的人,这是因为他前生所造的善业,现在成熟了啊!所以福中有祸、祸中有福,就是因为不是纯善或是纯恶的关系。开始的时候有福报,而最后却有灾祸,这是因为他的善心退步了啊!开始的时候有灾祸,而最后却有福报,这是因为他的恶心忏悔了啊!若是所造善恶苦乐的果报没有变化,这是在显示说明了直接的报应;若是灾祸和吉祥互相的出现,这是显示了果报的隐约和巧妙啊!更有人所看不到的阴德和阴恶,那就不是人们的耳朵和眼睛,所能听的到看的见的善恶果报了。

要知道我们这个世间的法律,尚有遗漏不周延的地方,然而天道对于善恶的报应,则是绝对没有疏失之虞的啊!所以说:‘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莫道造恶不报,直待恶贯满盈。莫道修善无应,直待善果圆成。’佛经也讲:‘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由此可知,我们在三界中所受到的苦乐,在六道轮回里,上升三善道,或是沉入三恶道,都是我们自心召感而来的。要知道天网难逃,就是要想逃避,就如同行路的途中,遇到了大雨,四下望去,全都是湿淋淋的,根本就没有可以躲雨的地方;但是世人多不觉悟,无法洞察因缘果报的真相;果报若是在远的,当然也就看不到了;就是看的见的果报,也多将它当作平常的顺境逆境,而不加以重视。平时就是如此的轻忽,不能够觉察,至于碰到了大吉大凶的事实可以相信的,却又拿出一些不都灵验的事情,来加以否定;如此的自己迷惑自己、怀疑自己;纵然是人生阅历很久的人,忽然觉悟了些道理;但是人却已经老了,而且习性也已经养成,难以改变了。而年轻人的豪气正是旺盛,就更加的难以相信了。这就是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迷失了自己,而走入歧途的原因,真是悲哀啊!

故事一:

清朝崇明地方,有位叫黄永爵的人,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岁;后来南洋有一条船遇到了大风,船快要翻了,黄永爵就急忙的拿出十两黄金,买渔船前往搭救,总共救活十三条的人命。后来又遇到那位相士,这时相士看到黄永爵非常惊讶的说:‘黄先生,你满脸的阴骘纹,一定是积了大德,做了大好事,你不但会有儿子,而且你的儿子还会考上功名,你也会活到高寿啊!’后来黄永爵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叫黄振凤,考中了康熙己未年会试的榜首,黄永爵也活到九十几岁,而且得到善终。由此可知,天道是如此的真实可信,人为什么不肯去恶为善呢?

故事二:

秀水地方有位叫屠潘奇的人,平日做恶多端,教人斗争打官司,强拿别人的财务,奸淫他人的妻女;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指天骂地,诅咒神明。有一天,屠潘奇忽然就暴毙了,经过一个晚上,才又醒了过来;并且叫他的妻子集合众人讲话,他说:‘阎王爷说:死人在阴间所受到的报应痛苦,阳世的活人并不知道啊!而受到报应,才感受到痛苦,已经是来不及了;可悲痛的是,阳间有许多人不知道厉害,还在拼命的做坏事啊!今天屠潘奇可说是罪大恶极,所以借著你来警告世人。’说完了屠潘奇就拿著刀子,自己割掉下体说:‘这表示邪淫的果报。’自己再挖掉眼睛说:‘这是怒视仙佛父母和众生的报应。’自己砍掉手说:‘这是屠宰生灵的报应!’再切腹挖心说:‘这是阴险残忍的报应。’割断舌头说:‘这是欺骗妄语恶口的报应。’附近的邻居都跑来看,莫不感到警惕可怕,屠潘奇就这样的拖延了六天,体无完肤的死去。这就是自作自受,而且报应是如此的快啊!

【结语】

东岳庙有幅对联讲道:‘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人为什么要明知故犯,造下了无穷的痛苦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解释】

因为人的一生,无论是白天夜晚,时时刻刻,上下四旁,都有主管人间过恶的神明在鉴察著;依照各人所犯过恶的轻重,来夺除人的寿算。(人活一百天叫一算,犯轻的就少夺,犯重的就多夺。)

【分析】

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诸司;地有五岳四渎和城隍里社;另外又有举意司,专门记录人的起心动念的善恶,凡是这些,都是所谓的司过之神。而上天的心是慈悲仁爱的,想要世人在自己心中独知的地方,为善去恶;因而才有了司过之神,鉴察人们所犯的恶事,并且量度恶事的轻重,而除减人的寿命百日。所以说:‘人间的窃窃私语,在天听起来,就跟打雷一样的响啊!人若是在暗室中做了亏心的事情,是绝对逃不过神明如雷电般锐利的眼睛啊!’诗经书经中也讲到:‘上帝日日夜夜都在鉴察著,世间每一个人身体语言心理所造作的行为啊!’这就是所谓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神之听之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则我们心中独知的地方,自然就有鬼神,比自然界天地鬼神的鉴察还要严格,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道理啊!严经说:‘每个人出生之后,就有二位天人跟随著,一位名叫同生,另一位名叫同名;这两位天人能够时常见到被跟随著的人的言行;而被天人跟随的人,却是见不到天人。’两位天人,也就是所谓的善恶二部童子,他们每天廿四小时都在记录著人的善恶言行,包括心理行为;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起心动念、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要常常想到这两位天人随时随地都在鉴察记录,不要使自己的恶念持续不断啊!若是偶然中起了一个恶念,也要立刻的警觉到,把它调转过来。所以克己,必须先要从难克制的地方去克制,一直穷究到念头的起灭处;如果能够这样的用功,那么我们无边的业障,就能够在一时之间,清净湛然如同虚空一样了。能够这样的话,那么吉凶祸福寿命长短的与夺之权,就可以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天地鬼神也就无可奈何了啊!更何况是司过之神的夺算呢?

故事一:

明朝沂洲(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有位叫王用予的人,为人厚道稳重;他平日事奉文昌帝君非常的谨慎恭敬。并且与几位好友在里中结了一个社团。每年的元旦,大家就轮流负责建醮坛,在云中山顶上的文昌帝君行宫祈福。社中有位叫俞麟的人,为人以孝顺谨慎著称;远近都有许多人来向他求学,拜他为老师。又有位叫郁从周的,相貌非凡,气宇轩昂、才高八斗,口才文笔更是一流,大家都非常的推崇佩服这两位才子。

正统辛酉年的元旦这天,王用予提早先到了文帝行宫,并且住在里面。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文昌帝君正在升殿,天下的城隍都齐集在殿上,向帝君汇报乡试录取的名单。有位戴著朝冠穿著红袍的神,手中抱著一本很大的册子,呈送到帝君面前,请帝君签名批准。王用予就偷偷的问抱册子的神说:‘山西省的录取榜单中,有没有王用予、俞麟、郁从周这三个人的名字?’抱册神说:‘没有。’过了一会,诸位城隍都退下来在旁等候,那位穿红袍的神就抱著册子上殿,跪著将册子呈送给帝君看,帝君一一的批阅,在每位录取者的名字下面画了一个押。有时候帝君也犹豫了很久都不画押。红袍神就宣布帝君的指示说:‘仍然交付各省的城隍,尽速的查明积阴德的家中仁厚的儿子,将他们的名字陈报上来,以替换榜册中未经帝君批准的名额。’这时候王用予隐藏在殿旁的柱子下面,忽然听到殿内传来,王用予入殿晋见帝君的呼唤声;王用予匍匐在殿阶下,被召唤到帝君的座前,进谒帝君。

帝君说:‘功名的事情,是天庭秘密的记录,不可以轻忽的泄密;因为你十余年来如一日,事奉我十分的至诚恳切,所以把你召来为你分析;你的祖父非常的朴实严谨,自食其力,从来没有欺负过人,早就已经注记你为乡科的前榜,以彰显你祖父忠厚传家的果报。又因为你平生遇到神佛就都稽首,但是都是默求你自己的功名能够如意,和你妻子杨氏的病能够痊愈,夫妻能够白头偕老;而你那年老的母亲仍然在堂,你却从来没有替她祈求神佛保佑;因为这个缘故,把你的功名降了二级,所以你中在下榜的五十三名;你应该要改变这种自私的心态和行为,不要再触犯天心了啊!’王用予听了帝君的分析,一直向帝君叩头谢罪。帝君又讲:‘跟你同社的周吉,是今科本省的解元。’当时社中的成员,惟有周吉为人最为恂懦,而且学问文章也比别人差,王用予听了之后,感到相当的惊奇愕然;因此就向帝君叩问周吉考中今科解元的原因。

帝君说:‘周吉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从来没有一字入公门涉讼,也从来没有犯邪淫,周家祖孙三代以来,都未曾说过一次别人的短处,暴露过别人的一件恶事;而且周吉的曾祖父,曾经作过百忍说这篇文章,来劝化世人,也因此而感化了不少人。所以周家的父子祖孙,以简单朴实静默在培植福报,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是最上的阴德,别人都不知道;上帝因而特别的嘉许,已经注记昌盛周家的三代,现在周吉中了本省的解元,这只是周家福泽的开始而已啊!’王用予再向帝君叩头问道:‘跟我同社的俞麟、郁从周,不知道他们两位考中了没有?’帝君就检视查阅太原读书人的名册,脸上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说道:‘俞麟本来应该可以考中一科,但是因为他侍奉双亲,犯了腹诽的过失,又经常刻薄的批评他人,不近情理;更妄言自命为君子,所以才除去他的科名,使他终身穷途潦倒!’

王用予再请问帝君说:‘什么叫做事亲腹诽?’帝君说道:‘俞麟对他的父母,虽然在言语举动上,露出服从孝顺的样子;但是在他的内心,则是不以为然,只是勉强的不露声色而已;外表上好像事事都顺从父母,而他的真性却是一天一天的远离了,这种自欺欺人伪装出来的孝顺,简直就是把双亲视同路人一样啊!要知道以欺骗虚伪的言行来欺世盗名,最是触怒神明了,所以才惩罚他。至于郁从周,本是天纵的英才,二十六岁就该中进士,三十岁出头,应该做到中丞的官位,四十五岁晋升为大司空,而且还兼领司农司寇的职务;五十四岁在少保的职位上退休,活到六十九岁,并且得到善终;但是因为他从十七岁入学以后,就恃才傲物,言语间经常的讽刺讥弹,语带双关的戏谑调侃他人;阴间记录他轻薄的口过,已经满了二千四百七十余条了。上帝因而震怒,已经将他记注在阴恶的黑籍中,除去他命中所有的功名;倘若他仍然不知道悔改,到满了三千条过失,就要夺掉他的寿命了。并且还要处罚他的子孙沦落为乞丐啊!因为这些轻薄的口过,会伤了天地间的和气,也触犯了神明的忌讳,所以这种口业的罪过,与杀生和邪淫的罪过相等,你们可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啊!’

过了很久,帝君又再指示说道:‘邪淫、杀生、口过的恶业,就是犯了丝毫一些,也会有果报的,这就不需要再说了!但是邪淫、杀生这两种的恶业,自爱的人,就会知道禁戒不犯,至于口头上的讪笑,随意的讥弹讽刺,这种笑里藏刀隐匿贼害他人之心,养成习惯之后,就会很难自己觉察了;最后竟然连言语容貌和心胸,全部变成轻薄了。而这些口恶,也全都被鬼神记录下来,所以凶煞恶事,也就跟随而来了。本来命中该享有极大福报,一下子就转变成贫穷下贱的命了,实在是太可惜,也太可怕了啊!你应当广劝世人,要以此为戒,不要再烦我在签榜的时候,大费周章,犹豫不决啊!’

王用予向帝君再拜而退。这时候文帝行宫的大钟已经响起,王用予因而惊醒,外面的鸡,也已经叫过三次了。王用予于是就到行宫叩谢了文昌帝君,就拿起笔来,记下了这个梦境。等到秋天开榜时,周吉果然考中了山西省的第一名。王用予因而就将这个梦境的记录公诸于世,用来警惕世人。

故事二:

宋朝的光孝安禅师,在入定的当中,看见了两位僧人在讲话;最初的时候,有天神在旁拥护,并且还倾听他们的谈话;久而久之,天人就散去了。过了没多久,就有恶鬼在旁边吐口水骂他们,而且还用扫帚去扫他们两人走过的足迹;这是因为两位僧人开始的时候,在谈论佛法;接著就闲话家常,最后则是谈论名闻利养。须知出家人谈论世间的事情,尚且被鬼神讨厌、责怪;况且现在,世人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更有不止如此的啊!那么他们被鬼神的责备,又是当如何呢?想起来真是令人畏惧啊!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解释】

人的寿命,既然已经因为犯过而被减少,而且还要被惩罚生活贫苦,家庭破碎;又经常的遭逢到忧愁灾难啊!

【分析】

这一句,到算尽则死,都是在讲减除寿算的事。因为不善之人,他们欺骗掩饰的行为,为神明所察见,以至于减少了他们的寿算,所以贫穷家破,忧患也就跟著接踵而来。福善祸淫,这是造化必然的道理。人若是想要趋吉避凶,必定要改过迁善,那么它的关键,应该在于先治心;检点自己身、口、意三业的行为,不可以放逸随便,而堕入了邪恶的业网。并且应该要彼此互相的规劝;例如心和口要互相的训诲,心告诉口说:‘口啊!口啊!你应当要说好事,说好话,千万不要说不应该讲的话啊!’心再告诉身体说:‘身体啊!身体啊!你应该要精进的修行,不要懈怠懒惰啊!’纵然是一日一时、一刻一念,乃至于一个刹那,都要如此的简默,自己要克制住自己的心,自己要谨慎自己的口,自己要治理好自己身体;这样久久都不间断,自然就会不受到外面境界的影响而动心了;此时的心,就到了湛然清净没有欲望的境界,全体都是善了啊!这样怎么会被神明减去寿算,弄到了贫苦家破忧患的地步呢?

故事:

奉符县的县令钱若愚,为人阴险狡诈;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补了官位,也多是不能做完任期,就因故去职了。到了晚年,他的生活更是困窘,儿子女儿都相继的死亡,自己则是沦落到衣食不继的地步,因此他就向神明祈求;他梦到神明告诉他说:‘钱若愚,你因为作了太多的恶业,到今天,你的寿命在减算后,已经被神明夺尽了,你却还以生活贫穷、家破人亡为苦来求我,真是愚痴到了极点啊!’

人皆恶之。

【解释】

人人都讨厌造作恶事的人啊!

【分析】

玉枢经上说道:‘人若是不修善业,上天必定会斩他的神,摄他的魄,使他神魂颠倒,被人所厌恶,为人所嫌弃!’今天恨别人欺负我的人,怎么会知道,这是上天斩摄了他的神魂,使他处处碰壁而为人们所厌恶啊!今天有幸知道了这个事实,就应当洗心革面,改恶向善;那么天心是仁慈宽恕的,是不责罚忏悔改过之人的;所以从前所犯的罪过,是可以救赎的,从此改过迁善,那么前途仍然是一片光明。所以无论是生而知之,或是困而知之,只要是改过迁善,他的成功则是一样的,希望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啊!

而做恶事的人,为什么会令大家讨厌呢?这是因为公道自在人心,也是因为良心本善,良知是人本来就具有的啊!但是盼望大家推此一念,见到了善,就如同怕落到别人的后面一样;见到了不善,就如同用手去探热汤一样的可怕;如此就可以自我勉励,修到了有善无恶的境界。若只是徒然的讨厌别人的恶,而却不除去自己的恶,这样又怎么能够免除自己被别人所厌恶呢!

臣,做侍御史的时候,贪赃枉法,被他冤死了人,不知道有多少;后来他竟然被朝廷判了谋反的罪名,并且在市集上公开执行死刑。来俊臣在被砍头之后,许多恨他的人,就争先恐后的蜂踊而上,吃他的肉,挖他的眼睛,夺取他的心脏,不到一会儿,他的尸体就被人吃光了啊!

故事二:

宋朝的大臣丁谓和寇莱公,两人都是同在朝廷做官。当时天下的百姓,提到了寇莱公,必定称他是忠臣;讲到了丁谓,必定称他是奸臣;听到了一件善事,必定将这件善事归功于寇莱公;其实未必都是寇莱公做的啊!而听到了一件恶事,必定将这件恶事归罪于丁谓,其实也未必都是丁谓做的啊!

故事三:

宋朝的宰相秦桧,欺君误国,残害忠良;千百年来,世人莫不厌恶秦桧的奸诈;而岳飞的精忠报国,后世的人,也无不景仰岳飞的风范。在杭州西湖岳王祠的前面,就有铁铸的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的像,跪在岳王的坟前,旁边还挂了一个木头做的手掌。无论远近,只要是来到岳王墓前拜谒的人,都是钦佩岳王的精忠报国;在拜完岳王之后,就都拿起了木掌,批打秦桧夫妇的铁像。

【结语】

从以上的三个例子合起来看,百姓并没有私好和私恶的心,然而大家相同喜好、相同厌恶的原因,这就是人心对于善恶的回应啊!刑祸随之。

【解释】

刑罚和灾祸,也就跟随而来。

【分析】

太虚真人说:‘别人若是将灾祸转嫁给我,那么我就以福德来回报他;如果能够这样做,则福德之气,始终都是从我这里出来;而害气重殃,自然就从恶人那里生出来。’这里说到刑罚灾祸跟定了恶人,就是因为害气重殃常在恶人的身上,所以刑罚灾祸才跟定他啊!

华严经说:‘南阎浮提世界的众生,是处在五浊的恶世之中啊!这个世界的众生,不肯修十善业,而且专门在造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不孝顺父母、不恭敬三宝,更相的忿怒争斗,互相的毁谤污辱,任情的起见,非法的谋求,由于这些的因缘,而感召到了刀兵、饥荒、疾病、死丧、天灾、人祸种种的报应。’由此可见,总是自作自受,自食恶果,全部是自己招来的,并不是由于他人造作的啊!然而趋吉避凶,决定在当前的这一念心,而天堂地狱也就会现在眼前了。若是果然有人真实的在修十善业,而却得到了恶报,决定没有这种的道理啊!

故事:

汉朝的梁统,向朝廷乞请增重法律的刑罚,然而朝廷却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后来梁统作了一个梦,梦到神明对他说:‘梁统啊!虽然有幸朝廷没有听从你的意见,但是阴曹地府已经记录了你的罪过。你今天想要以刑罚来毒害世人,居心实在是太狠毒了,那么你的子孙,怎么能够免除刑罚的灾祸呢?你这种行为已经得罪了上天,纵然你再祈祷,也是没用了啊!’后来梁统的儿子,都是死于非命;到了梁冀的罪恶,积的就更深了,最后竟然被皇帝下诏灭族,满门抄斩。

吉庆避之。

【解释】

吉祥和喜庆,都远远的避他而去。

【分析】

要知道‘天道无亲,惟亲善人’,人若是能够去恶为善,恭慎自己,顺应天理,自然在静的时候,心就会与天道相合;在动的时候,行为就会与吉祥喜庆相遇了。如果有人的心行与此相反;那么我们看得到的,就是他难逃世间的刑罚,看不到的,则是他被鬼神的责罚。所以恶人被鬼神减除寿算,短命而死;吉祥和喜庆,也都远远的避他而去,而横祸和刑罚,就都跟随而来,这是必然免不了的啊!

故事:

从前有位读书人叫王生,他的心阴险而狡诈;所做的事情,也都违背了天理。有一次他参加秋试,文章作的很好,当时的主考官房师,想要将他名列前茅;但是等到填榜的时候,忽然王生的考卷不见了,等到填榜完毕,王生的卷子,才从房师的袖子里面掉了出来;房师因而感到十分的后悔,就秘密的和王生见面;并且答应王生,遇有机会,再以其他的缺额来补偿他。这件事情过后没多久,房师就转到诠叙单位任职。王生也就因为输粟入了成均。等到王生再度赴考,房师正好就在考选司任职;房师见到王生,大为欢喜;就密密的交待,挑选一个美缺,借著恩例与选的机会留给王生。可是到了恩例与选的期间,房师却因为父亲过世,而必须暂时的离职返乡守孝。

这样过了三年,房师守孝完毕,又再被朝廷起用,仍然是补了选司职位的官;而王生这个时候,也因为年资已深,而应当被选中派官任用;万两黄金的薪资,也是指日可以得到的啊!但是没几天,王生却以母亲过世,必须请丧假在家守孝。经过这么许多的波折,房师可怜王生实在是命穷,就把王生推荐给巡抚大人当家庭老师,三年之中,也可以领到千两黄金的薪资。但是此事还没有满一个月,巡抚大人竟然因为旧事而丢官了。王生的一生,屡次都有奇遇,但是却都成了画饼。王生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平,因而生了一场大病,躺在病床上三年;有一天王生突然的觉悟,他说:‘这都是因为我平日积恶的关系,所造成的恶果啊!’后来王生的病,因为忏悔改过而逐渐的痊愈了,因此王生就终生的行善。

【嘉言】

薛西原先生曾说:‘天地间的福禄,若不是存些忧勤惕励的心,福禄是聚他不来的;若是不做些济人利物的事,福禄是无法相配的。’这句话真是有道理啊!

恶星灾之。

【解释】

恶煞凶星,也同时降下了灾殃给做恶的人。

【分析】

恶星,是天上掌管人间一切灾祸厄难的神。要知道人生在这个世间,每一天乃至于每一个节气,都是属于星光在主摄著。造恶的人,因为心常昏暗,身上的黑气上冲,自然就会以恶召恶,所以恶煞凶星降临到他的头上,灾祸也就跟随著而来。若是行善的人,因为心地光明,则恶的气氛渐渐的退散,恶煞凶星避他都来不及了,怎么会降给他灾祸呢?唉!实在是人自己造的孽,恶煞凶星才会降给他灾祸啊!实在来讲,灾祸并不是恶煞凶星降给他的,而是他自己招来的啊!并不是恶煞凶星不好,而是自己不好啊!知道了这个事实以后,人怎么可以不畏惧,修正反省自己的过失,以挽回天心呢! 故事:

在山东省莒城这个地方,有位叫马长史的人,凭著自己聪明有能力,就到处横行,无恶不作。有一天,有颗小慧星从天而降,落在他家中的院子里,变成了一块大石头。从此以后,马长史的家中就官司不断,疾病缠身,口舌是非接踵而来;这样过了一年多,马长史就死了,家人也都离散了。马家的房子,也就空荡的没人住了。而这颗大石头的周围数尺,都呈现出微微的紫色,而且还现出了如同字一般的纹形,到今天还存在呢!

算尽则死。

【解释】

使恶人的寿算减尽之后,恶人也就死了!

【分析】

这句是太上苦口婆心垂诫世人的话。众生作恶的习气,实在是难以拔除,尽是在做些不善的恶业啊!而自己茫茫的业识,就像是膏火相煎一样,生命中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一直到了自己的寿算被夺除尽了,也就是死期到了;而且是死有余辜啊!还得要随著生前所造的恶业而受苦报啊!因而神识就堕入了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中受苦,此时所受到的痛苦,也就无穷无尽了啊!谁说一死就百了呢?就没事了呢?简直是死了以后,就不得了了啊!就没完没了了啊!讲到这里,就不禁要大声疾呼,痛哭流涕啊!要知道‘人身易失,定业难逃’,惟有希望仁人志士,对这个道理一定要深信不疑啊!趁著自己一息尚存,仍然可以忏除弥天的罪恶;如果仍然是因循茍且的度日;则百年光阴,就如同箭一般快速的逝去;等到自己临命终,地水火风四大分离的时候,再懊恼悔恨,也就来不及了啊!

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人,死后见到了阎王,就责怪阎王不提早写信通知他。阎王说:‘你的眼睛花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啊!你的耳朵聋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二封信啊!你的牙齿坏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啊!你的身体日益的衰弱,我不知道已经写了多少封信通知你,怎么还说我没有写信通知你呢?’又有一位少年死了以后,见到了阎王,也责怪阎王说:‘我的眼睛明亮,耳朵聪敏,牙齿锐利,身体强壮的很,阎王你招我来,为何不事先写封信通知我呢?’阎王回答说:‘我也有写信通知你啊!你没有看见你家东边的邻居,有卅、四十岁就死的,西边的邻居有一、二十岁就死的;而且更有周岁的婴儿,或是小孩就死的;这些都是我写给你的信啊!’所以说人命无常啊!就像是早晨的露水一样,只要是一口气上不来,这个身体就成了躯壳了!四十二章经里面讲道:佛问他的弟子:‘人命在多久之间呢?’有位弟子回答说:‘人命在数日之间。’佛说:‘你还不知“道”啊!’佛再问另一位弟子,弟子回答道:‘在饭食之间。’佛说:‘你也不知“道”啊!’佛又再问一位弟子,这位弟子回答道:‘人命在呼吸之间啊!’佛说:‘善哉!善哉!你知“道”啦!’

【嘉言】

元朝姑苏师子林的天如禅师曾说:‘佛祖出现在这个世间,单单只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各各自己脚跟下的一段生死大事啊!也就是所谓的‘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往那里去’这个大事啊!如果是这样的生,这样的死,尽大地都会被他笼罩了啊!而从古以来,没有一个人,不是被生死的大海给吞却了;且莫说从古以来,就只说从你有生以来,回想十年二十年前,你的亲戚朋友,已经死去了多少。先别说他人,只说你自己吧!现前假借地水火风这个四大色身,虚妄的认为,这个色身就是我;从早到晚,用种种的方法爱护他,用种种的东西资养他;而他却是念念不停的迁谢,渐渐的消殒了啊!

不知不觉,腊月三十临命终的日子就到来了;这个时候,只觉得手忙脚乱,与落汤的螃蟹一样的痛苦啊!平日英雄的豪情壮志,如今都到那里去了?而且死了以后,身体颜色开始变坏,又臭又脏,直教人受不了,虽然有至亲骨肉,这个时候,也不肯正眼的看你啊!平生所谓的恩爱情义,现在又到那里去了呢?因为这种缘故,所以祖师说道:人若是一息不来,便如同灰尘土壤一样了啊!前路是一片的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只这么的死了烧了,实在是可怜!更何况是死了以后,还要随著自己所造作的业而受报,这才是要紧的事啊!那么什么叫做随业受报呢?就是你平生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业啊!只要有业,便会有果报啊!要知道果报是随著业力而来,就如同影子跟随著形体一样。这个身体既然已经死了,然而这个识神,则或是堕入了地狱,或是堕了饿鬼,或是堕入了畜生当中,辗转的轮回去了,因此而受到了无量无边的痛苦啊,这个是受报的境界,那个是生死的业根;而所谓的业根,就是在你现前的一念心啊!你从无始以来,因为贪嗔痴,无明烦恼,妄想狂心,接触到外境,遇到了外缘,就随著声尘,追逐著色尘,使得你七颠八倒,无业不造;这便是你生死轮回的根本啊!所以想到生死的大事,就是铁汉也会感到灰心啊!因为这个缘故,佛祖就广运慈悲,大发哀悯,教你学佛修行,参禅学道,令你扫除妄想狂心;认取自己的主人翁,识取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所以要趁著眼光脚健,赶紧做个清净解脱的人啊!这样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会得到大受用;也就是所谓的生死自在,毫无障碍,来去自由了啊!这个就叫做了生脱死,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解释】

这是说人的一身,行住坐卧,都有星神在鉴察著。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的头上盘旋,记录各人所犯的罪恶,并且依照他所犯过恶的轻重,来夺除他的寿命。

【分析】

人的寿命,十二年为一纪,一百天叫一算。三台星神,掌管人的寿夭。北斗星君,掌管人的善恶。又业报因缘经说:‘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的头上,距离头顶三寸的地方;若是为善的人,则头顶现出的光是明亮的;若是做恶的人,则头顶现出的光是黑暗的。如果做了大善的人,头顶的光就更加显得明亮;做了大恶的人,头顶的光就灭掉没有了;而这种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但鬼神则是看得一清二楚啊!’

故事:

唐朝的大臣娄师德,在唐高宗时,受到高宗皇帝的宠信,对朝廷也有很大的贡献。有一天早上,娄师德起床的时候,忽然看见星官告诉他说:‘你曾经误杀了两条人命,这个罪过应当减除你十二年的寿命,你头顶上的星光将快要灭尽了啊!’这一天,娄师德随即感到神识有些昏沉,因而就告诉身旁的人说:‘我一生向来行事谨慎,只是因为误杀了两条人命,今天遂要我早死十二年啊!’没多久,娄师德就过世了。

【结语】

拱辰先生说:‘娄师德先生一生的为人,以英明宽厚著称,为唐朝重要的大臣,尚且不免于犯错而被夺除寿命十二年;更何况一般的常人,不知道造了多少的恶业,看到娄先生的例子,能够不谨慎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又有三尸神,住在人的身体里面,凡是人的心、口、意、语,总是瞒不过三尸神的;每到了庚申日,也就是天神决断人善恶的这一天,三尸神就上到天帝的衙门,据实的报告人的罪过。

【分析】

这是说人的一心,几微萌动,都有神明在鉴察著。上尸神青姑,名叫彭踞,居住在人的头部,祂会令人多思考、多欲望,使得人的眼睛昏花,头发掉落。中尸神白姑,名叫彭踬,居住在人的肠子里;祂会令人喜欢饮食多忘事,而且喜欢作恶事。下尸神血姑,名叫彭蹻,居住在人的脚里面,祂会令人好色喜欢杀生,使得人的手脚四肢和五脏六腑扰动不安。三尸神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在使人快些死亡,这样祂们好出去作鬼,享受血食的祭拜;所以在庚申日的这天,就乘著人熟睡的时候,与身体中的七魄,共同上到天帝的衙门,诉说人的罪过。所谓人的心、口、意、语,所发出的音声,在鬼神之中,三尸神听得最清楚了。现在的人,不知道自我检讨,克制自己,清心寡欲;而徒然想依靠著道家的守庚去申的方法,以为这样,就可以断绝了三尸神上到天帝衙门去告状的这条路;这种作法,只是徒然的自己欺骗自己而已。要知道只要自己心地光明正大,鬼神自然就退避了;三尸神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宋朝程子所做的霄诗也讲道:‘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帝天已自知行止,任尔三彭说是非。’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解释】

到了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灶神也是一样啊!

【分析】

这是讲人的一家,动静居处,都有鬼神在鉴察著。灶神掌管一家人的命,所以叫做司命。凡是一家的男女老少,所犯的大小罪过,灶神都能够无微不察;每到了月终,就直接向阴阳二景,也就是日月二神上奏,并且将罪恶记录在黑册子里。世人的行事,但只知道贪图一时的痛快,那里会问家里有没有灶神在记录他所犯的罪过呢?

故事:

准郡地方,有位读书人,有一次在酒醉之后,调戏了家中的一位婢女;而这位婢女颇知羞耻,就坚拒了主人的调戏;因而得以乘机逃脱主人的纠缠。那时候,正是阴历月底的最后一天,这位读书人睡到四更天的时候,他的妻子忽然把他叫醒说:‘我刚才见了一位星神,头上戴著方巾帽,身上穿著黑袍子,骑著一匹快马在奔行;随身还带著簿册;并且用手向我指划一下,就飞奔离去了。我听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向我说些什么,只觉得他神威赫赫;我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惊醒了。’这位读书人听他太太这么一说,顿时全身感到毛骨悚然,但也只是回答说:‘你梦境中的神明,一定是灶神了!’后来读书人就将这位婢女许配给人家,因而才向妻子说明:‘你从前梦到灶神向你有所指示,是因为我以前曾经调戏过这位婢女;她因为坚决的抵抗而得以幸免。没想到就在当天的夜里,灶神就示警了。我想这件事,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心中已经有了恶念,所以才被灶神记录下来,上奏天曹,以前我不敢向你说明,是因为恐怕你会怀疑,怕你会为难这位婢女。今天向你说明这件事,一则是表彰这位婢女的节操,一则是彰显我所犯下的过失,向你发露忏悔啊!

【附注】

明朝江西人罗祯,写了一本‘愈净意公遇灶神记’,净空法师曾经加以演述,内容十分的精彩详细,引人入胜,此处就从略了。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解释】

凡是人犯了罪过,都难逃神明的鉴察;罪过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过失小的,就被减去寿命一百天,这是决定不会错的。

【分析】

这一句是总结上文的意思。说明了凡是人的一生一身,一心一家,处处都有神明在鉴察著,目的就是教人要慎独。凡是人投胎受生之后,寿命的长短,增加或减少,在天上都有记录。太上命令诸位神明:‘你们考察人间的善恶,要三日一言,十日一奏,百日一结;若是修善立功,这个人便可以延长寿命,万一造了罪过,立刻就将他的寿命减算,或是夺纪。’所以罪过有大有小,而夺纪夺算,也就有了悬殊的差别了啊!

故事一:

明朝天台王璧如大师,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考取了万历丙午年的乡荐,被吏部派任为新淦县的县令。他从小就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四条戒;后来因为他做了官而废除了持戒。戊午年,他进京城去觐见皇上,途中他乘的船,停泊在芜湖的时候;他的魂魄就被鬼卒引到了阴间。见到一位冥王坐在大殿上,旁边则有两位判官坐在冥王的左右两侧。冥王叫他的名字,并且斥责他说道:‘王璧如,你的寿命应该只能活到丙辰年的八月,所以还能够延到今天,都是因为你斋戒功德的力量所致。你为何要放弃斋戒呢?’冥王说完了,就命令手下拿簿册过来给王璧如看。王璧如看见他的名字下面的年月时间都有记录,但是到了丙辰年的八月就空白了。他看完之后,就向冥王叩头说:‘我在官场上,持斋戒有些不太方便,所以也就放弃了斋戒,这实在也是不得已的啊!’冥王说:‘你说的固然有些道理,奈何你的阳寿已经尽了啊!’说完了,就下令驱他入地狱,这时候就有许多面目狰狞的恶鬼过来,露出一副要绑他捉他的样子。此时坐在冥王左侧的判官就向冥王请示说:‘不妨取王璧如破戒以后的事来查考一下。’

没多久,狱卒就抬来了两大箱的档案,都是王璧如担任新凎县县令任内的案卷。凡是他写过的一封信、一纸公文、和平日随手写下的小纸条统统都在;而且都有气腾上来,有青色、黑色、赤色、白色,都不一样。冥王就命令狱卒把它们分类,相同的捡在一处;先检黑色和青色的放在一起,其次再检白色的聚在一处,再检赤色的聚在一起。这时候聚成青色的就隐没不见了,黑色的则缩小成筷子一样,而赤色的那些则独独地赫然显明;王璧如在旁边看见赤色明显的那堆资料,原来是他所刻的金刚经、好生篇,都在那里。狱卒检聚完毕,冥王的声音口气就稍微的缓和下来,并向左边的判官说道:‘嗯!他还知道积德,还有活的理由;那么就损坏他的五官,保全他的身驱,让他活命吧!’说罢就命令狱卒挖掉他的双眼,放置在大殿的柱子上,目光还是炯炯的照耀四方。此时王璧如想到:‘我的眼睛已经被挖掉了,怎样还能够再看东西呢?’就在这转念之间,忽然就昏暗了,宫殿判官狱卒,也全都不见了。后来觉得有人拍著他的背说:‘王璧如快走啊!快走啊!’没一会儿,他就摔了一跤惊醒了;第二天,双眼就瞎了,于是他就弃家修道去了。后来修行开悟,双眼因而复明;于是王璧如就遍游云栖博山之门,真参实证,兼行大悲忏法,又再活了十二年。

【再析】

看了王璧如的经历,要知道人除了是圣贤之外,每天没有不犯过失的;而能够挽回造化,所依靠的就是在能改过啊!否则前因既然已是太差,后来造的恶业又不断的增加;纵然是多福报多儿子,到了那一息不来的时候,万般都带不去啊!惟有自己所造的业跟随自己;此时只见到阎王查算的辛苦,家产可能带得去吗?儿女可能替得了你吗?大家要仔细的想想啊!

故事二:

宋朝的符仲信,家中富有而又喜欢布施,但是他到了三十五岁的那年,忽然生了病,病情还突然的转危;而且自己还说出了曾经到过阴间,遇到了几位老友向他问道:‘恩公!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啊?’老友们就为他礼拜求教一位冥官,冥官说:‘符仲信这个人本来是饥寒的命,因为他的心喜好布施救济别人,所以能够白手起家;寿命本来可以活到五十九岁,但是因为他不烧香,早晨晚起床的缘故,福报寿命到今天已经削尽了。’老友们说:‘这两件事只不过是小的过失而已,怎么会如此的严重呢?’冥官说:‘不烧香,就有不恭敬天地的心;晚起床,就有多淫的念头,怎么可以说是小过失呢?’大家听了,颇为惊奇的看著符仲信说道:‘厚德像符公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这两件事而削减了寿命,那么一般人又怎么可以随随便便的放纵自己呢?’没多久,符仲信就死了。

【结语】

要知道人生最难得的就是寿命,而冥冥之中被夺除的也是寿命;所以太上才谆谆的教诲这些道理,就是要警惕世人,要注意小心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有一念的错误,这样才能够享受五福中最前面的一福长寿啊!太上对于世人实在是太慈悲了啊!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解释】

这些大的小的罪过恶业的事情,有几百种之多,凡是想求长生的人,必须先要避免这些罪过恶业啊!

【分析】

这是太上教人先从避免犯过做起,这里所讲的几百件,就是篇中所列举的,从‘非义而动’,到‘死亦及之’的所有过恶。前面说的夺寿,是教人知道有所警惕;现在又说长生,是教人知道有所欣慕,勇于改过行善;虽然是小小的过失,也不敢犯,就必定会得到长生的善报了。

尤其是学道的人,都是以积善、培养自己的道德为根本的行持。在儒家来讲,称为四端百行;在佛门,则称为六度万行;在道家来说,就是三千功、八百行。这些都是积善避恶的说法。然而想要积善改过,则莫先于体会至高的妙道;若是想要体会至高无上的妙道,则莫若明夫本心;因为心是道的本体,而道则是心的作用。人若是能够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然现前;无为之用,自然成就;不须假藉任何的功夫,就能够顿超彼岸。这若不是修到了心镜朗然,神珠廓彻的功夫,怎么能够使得诸想顿离,纤毫都不被染著;而心源自在,决定无生呢?所以明心体道的修行人,不会以身体而牵累其本性,不会因为外面的境界而乱了自己的真心,能够在随机应物的当中,自然就会存有不生不灭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无上至真的妙道啊!而现在求长生的人,只是徒然依恃著藏精伏气、炼药烧丹的方法,便说是真仙可遇,他们不知这些都是外道,心外求法啊!故事:

有位名叫杨正见的女仙人,她修持的功夫,再没多久就可以登真了。但是上帝责怪她小时候,她的父母正在准备钱缴税,杨正见看到了,就私下选了税钱中特别圆特别好的二文钱藏了起来,这就叫作隐藏官物啊!所以上帝就下令,贬谪杨正见再留在人间一年。紫虚元君与茅君,共同在清虚宫里校对勘定天下真仙得失的事情;一下子被刷下来的真仙就有四十七人之多;刷下来之后,又再次的重审,仅有两人得以通过而重新上榜啊!这是因为他们怀著淫欲的心来修持上真的事,这就不能不没有过失了啊!私藏二文钱是很小的过失,而仙人的修持,又在功过互相较量后,尚且被如此严厉的谴责,更何况是那些任意随便不知道避免犯过的人呢!

【附注】

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庭四训中,有详细的论述改过的方法,相当的精辟;若想更进一步了解效法了凡的人,请参阅研读净空法师演述的了凡四训讲记,又名修福积德造命法,此处则从略不录。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解释】

凡是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合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前进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

【分析】

这一节,一直到当立三百善,则是太上列举行善招福的大纲,先教人众善奉行,即可以招来福报。道就好像是大路一样,顺天理,合人心,坦平正直,即是道;而逆天理,拂人心,荆刺险阻,即非道。本篇中从‘不履邪径’,一直到‘与人不追悔’,都是道,也就是行善。从‘非义而动’,到‘杀龟打蛇’,都是非道,也就是作恶。而‘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这两个‘则’字,最是吃紧著力;因为是非只在当念的分辨,而进退则必须要即时的决定;在这个紧要的关键处,一定要下斩钉截铁的手段,不能够有一丝毫犹豫不决的心念啊!如果念头一转,就会再堕入了魔关;所以必须要时时的省察,事事都得要谨慎小心;例如家人不顺自己的意思,会生烦恼吗?过著安居饱暖的生活,会生淫欲心吗?家中的收入不多,会想法子去赚钱吗?一同修行的伴侣离开了,会生昏沉退惰吗?诸如此类都是,都足以退失道心,而入于非理,所以不可以轻忽啊!

而此处所谓的‘道’,也就是中庸上面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道’。在我们的日用生活中,或是说话、或是沉默、或动、或静,都无处不是道啊!只要真正的深入的了解其中的道理,行起来就会十分的勇猛精进了。古德说:‘大道不离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内观经说:‘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槃无上道。’因为道的本体,人人本来就具足了;虽然是沉溺在万种的物欲之中,若是肯一念回光反照,那么其中的真是真非,自然就丝毫的也瞒昧不住啊!这就是所谓的‘天理不息的本体’;如果能够扩大而使它充满,那么纵然经过了一万劫、一千生,也不会堕落了;所以人若是能够知行合一,就是超凡入圣,也是不难啊!这是真话!

故事一:

前有位农夫曾经被老虎咬伤过,有人谈起老虎伤人的事情,大家听了都感到非常的震惊;惟独这位农夫的脸色大变,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老虎会伤人,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听到了老虎伤人,所以只是一惊而已。而这位农夫亲身受到了被老虎咬伤过的痛苦,所以才会脸色大变心有余悸啊!

【再析】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就是人对于逆天理、拂人心、荆棘险巇,所谓非道的事情还会去做,就是他不曾真正的知道体验过啊!若是他真正的知道体验过,就决定不会去做‘非道’的事情了。

故事二:

后汉的大儒管宁,曾与华歆一齐锄地耕种,管宁有次锄到了一块黄金,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而华歆却拿起黄金,把它丢到一边去。当时正逢乱世,管宁就避乱到辽东居住;辽东的公孙度对管宁非常的礼遇;管宁没有接受,就住到山上;当时有很多人跟著管宁上山。有一次邻居的牛,踏坏了管宁的田;管宁就把牛牵到了荒野看牧,牛的主人知道了这件事,感到非常的惭愧,并向管宁道歉。渐渐的管宁住的地方,人愈来愈多;于是管宁就开始讲学,教化当地的人明礼义知廉耻;如果不是来求学的人,管宁就不跟他见面。管宁的教化,不久就风行了整个辽东,老百姓也都受到了管宁崇高道德的影响而移风易俗。管宁每次和公孙度见面,只是谈有关道德方面的事,绝口不谈世间的俗事。公孙度觉得管宁十分的贤能,就一直待在辽东卅七年。后来奉到朝廷的命令,乘船过海返回京城;这时候海上的风浪突然大作,船快翻了,船夫都呼天忏罪,希望老天救命!管宁这时正襟危坐说道:‘我管宁一生当中,曾经有过一次早晨没戴帽子,三次太晚起床,一次上厕所没戴帽子,我一生所犯的过失,必定就只是这些了!’与管宁同行的其他船只都沉没了,只有管宁坐的船没沈;到了京师,朝廷要授给管宁大中大夫的官职,管宁没有接受;华歆则要把自己太尉的官位让给管宁做,管宁却也是向华歆恳辞。

管宁活到了八十四岁才去世,他生前所坐的木榻,与膝盖接触的地方,都已经穿了;因为管宁有五十年未曾箕股而坐啊!

有的亲戚邻居们,因为穷困而家中缺米,管宁则必定会分自己的米去救济他们。管宁遇到了为人子女的,必定跟他说孝的道理;遇到了为人弟子的,必定跟他说悌的道理;遇到为人臣子的,必定跟他说忠的道理。管宁的容貌,不但恭敬,而且言语柔顺,能够因著事情而导人向善,所以能够感化无数的人啊!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教的终级关怀:死而不亡

张柽(台湾)

从人类的原始社会到今天,宗教在人文建设中,都有重大的影响,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宗教扮演了最为重要的主导角色。宗教在生死的说法上,直接给民众提供了认同的方向,给生命的价值,下了明确的标准,为人类精神社会,做了最具体的贡献。

宗教都告诉世人:“人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但是每一个宗教对终极的关怀,都依据各宗教的生命观,而有其不同的说法。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固有宗教,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的宗教思想和现象,是长久以来中国人的主要宗教信仰,因此道教与我国很多的民情风俗、道德伦理、生活文化和宗教行为,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基本上,道教结合了道家思想及阴阳的学术和神仙家的方法,溶汇贯通而形成了制度化的宗教。据司马迁在《汉书?艺文志》说:“道家出自史官”,史官就是周代建制中的祝史,是主持宗教事务的公务员,因此在道家的思想中,含有浓烈的宗教观。在道教诸多的特性中,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坚持生命的不死,是最为尊重生命价值的宗教之一。

人生的大事,莫过于生与死,我国古代宗教中的魂魄观,是道教生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生命观中,确认一个生命体是由“精”、“气”“神”、所组成的,所谓精,就广义的生命观而言,它是属于物质体的躯壳,是由父母的精血所结成而赋予我们的;气、神则是自北斗本命星座的阳气,和来自地下的阴气,化生三魄合而为命,而寄居于人的躯壳之内。当一个生命体开始孕育之时,第一个月之日胞,第二个月才称之曰胎,到了第三个月,北斗本命星座下降一股阳气,化生三魄投注于胞胎之内,这三魂也中做魂神或阳神,喜静厌动,人若纵欲、劳累、过虑,三魂都会惊扰不安,使人体不得身神主持而致病丧命,反之如欲望不兴,清静自守,都能健康寿考。在怀孕到第四个月的时候,来自地下的阴气,化生七魄也投注于胞胎,与神魂相合为命,并促使胞胎逐渐形成,因此七魄也叫做形魄或阴神。当人的胞胎与魂魄结合之后,在母体之中继于第十月降世成为一个生命体。三魂七魄是道教所强调的身中神。他既分属阴阳二气,而气在本质上是无形体的,而且聚则为神,散仍为气,因此练气保命就成为道教共同努力的目标,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其为既如前述,得这不易,而且只有一次活命的机会,是以主张贵命重生,长生久视,并且重神现有世界,不允许世人放弃生命寻求解脱,希望每个人都能透进存思、存神、内观、守一、导引、吐纳来练气练丹,而达到荣卫体能、神形俱妙的境界,再配合济世利物的功果,进而登仙得道而保存永久的生命,但是致果成道谈何容易,能够享天年考终结的时候,道教认为,生命体的结束,首先断气,继而整体的活动机能完全停止运作,但此时生命并未结束,因为属于阴阳二气的魂魄还未散离,道教是要世人练气保命的宗教,虽然在世未能以自力方法达到目的,但是身后依然可以通过他力的支助而凝气留命,人在断气之后,每逢七日要散去一魄,魄散则魂魄分离而保留无形的生命,因此道教有完善的做七仪式,做七叫做七忌,在七个七中,分别为亡者沐浴,以去身心尘垢;梳头穿衣,以正威仪;悔罪,以明昨非;请教,乞宥前愆;解冤,以致祥和;还债,以去心累等等的过程。道教是多神宗教,因此在处理亡者的宗教仪式程序中,所涉及的神明也多,除了要向三清道祖暨玉皇上帝祈盟外,最主要的天尊是青玄上帝,青玄上帝即是太乙救苦天尊,其次还有朱陵度命天尊、黄华荡形天尊、玉眸炼质天尊、解冤释结天尊、广度沉沦天尊、三官大帝、东岳大帝、管办城隍、都大帝等等,都是属于亡灵的各类管辖之神。到了终七,也就是死后第四十九日的七七,其时应该是七魄散尽,魂魄分离生命结束的时候,但是因为有了七忌日的法事过程而七魄敞尚在,此日最重要的道教科仪就是水火炼度原是修者生前以自力维持的方法,此时就需要借助道士的他力以求得生命的永在了,水火灌炼的目的是使魂魄纯净、固强,透过陶魂铸魄的方法为亡灵聚形合命,而保留亡者的真正生命,这时还要为他说戒,记这个永存的生命有所懔遵,然后给他一道功德文凭,才送他到南昌朱陵府做一个自在无碍,没有牵挂的快活神仙。在民间常有做功德的说法,做功德就在道士为亡者敷演前述内容道教科仪的程序中,同时兼顾到那些无祀的孤魂,因此在七忌中,还有施罐济度的仪式。在仪式中广召三十六类含灵,不但对顽强者要说经感化,并且对有病带伤者,还要祈请天医予以治病疗伤,斛食赠衣,超拔天界,而将这种功德轩嫁给七忌中的亡人,因此要颁一道上帝勅赐的天府文凭、地府文凭、水府文凭、阳府文凭、随身公据、随身旱程、没途水程、籙功缴联、通真札付、随身勘合,以及九玉去冠、鱼鬟仙衣、追风宝带、步去仙鞋、珍珠凉伞、上天云梯、千里云马、升仙宝桥、云梦仙床、上帝宽恩宥恤十刑、东岳纪勋阴阳查考、玉帝御制旌功勅书和无上三天籙功缴呈等等文书,像这一类众多的文书凭证,大部分都在生前即已备妥,到了最后,还要为亡灵交一个神主牌,由道士点主让亡灵依凭附着,由子孙安在家中早晚香火供养,与其家人常相左右,有虽死犹生的精神意涵,这也就老子道德经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死者,物质性之躯体也,死后归土;不亡者,阴阳二气所化之魂魄合其内容和程序,十分细腻而复杂,但却非常人性化,并且对不同的特殊亡人,有分别处理的方法,如对水淹而死的魂而言,即用水罐来拔高,火焚而死者则用火罐来超荐,而毁体流血而死的殇魂,则用血罐来济炼,因为道教有“生有九流,死归十类”的说法,所以在身后的安排就不尽相同了。在道教体制内,因为尊重生命,有很多的养生学和修炼法,在躯体死后,使生命升华的整个繁复宗教仪式,统称“升增道场”,意谓透过这些过程,天上又增加一位仙灵也。因此,凡属知“道”的人,并不畏惧死亡,何况人生在世,生、壮、老、死,是极其自然的现象,如果让人了解了身后的行方,去除了心中的疑虑,就不会坚持乐生恶死了。也因此,道教在监终关怀方向,对当事人除了须有适切的生活照顾外,最重要的就在于心理和精神的辅导建设,唯有心理的强固,精神力量才会稳固,才能达到坚固生命意志力的目的,才能制造战胜病魔的契机,因为生命力的枢钮实系之心。

至于道教对世人的终极关怀,也深植在华人生活宗教中,道教认为魂魄合而为命,附体则人生,离体则人亡,人亡以后每七日做法事第一次,称曰虞祭,盖以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气者聚则为神,散仍维气,故以法事而凝其神。《坚瓠集》云:“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一腊而一魄成,故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一忌而一魄散,故七七四十九日而魄散,曰:人生四十九日而魄生,亦四十九日而魄散,曰:何以遇七辄魄散也?曰:假如人以甲子日死,则数至庚午为一七,甲木也,庚金也,金能也,金能克木,午又冲子,谓之天克地冲,故遇七日而散,至七七而散尽也。”因此逢七做法事者,仰仗大道之力,使魂静魄凝,受炼更生而升天界,道祖曰“死而不亡者寿”。死者躯体也,不亡者生命也,依规做七可使生命永在,否则魂飞魄散化为乌有。道教以人生有九流,死归十类:精忠报国者曰忠魂,志慕清虚者曰素魂,饥寒冻馁者曰苦魂,里社不敢者曰孤魂,允囚牢狱者曰死魂,损身坏体曰伤魂,怆忙奔走曰惊魂,非命枉死者曰精魂,随波逐流曰沉魂,分娩不下曰产魂,因而在法事中亦因类而异,但摄召,请赦,耀道,塡库,疗治,解冤,破迷,说戒,炼度,过桥等科仪及程序,都在七中,次第敷演,并在七中施罐斛食济度无祀孤魂,以此功德转归亡人,故民间多曰做功德。各七除法事科仪遵循一定程序操作外,开育经忏不相同,首七虔诵太上无量度人妙经,旨在铸魄,扫除苦趣,超凌各界使备道品,二七持诵三官应感妙经,拜礼三无锡福宝忏,旨在祈施慈济拯拔亡灵出离冥途,三七虔诵玉虚九天生神玉章,拜礼九天生神法忏,使魂魄受炼,受化更生,不致涣散,四七虔诵孚佑帝君醒心真经,拜礼玉宸紫府破迷法忏,旨在烛照物性,破除染着,得悟玄机,庶能上升。五七虔诵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朝礼文昌玉局酬恩心忏,旨在求道保元,度厄化幽。六七跪诵玉皇五品真经,朝礼玉皇宥罪宝忏,旨在藉无涯之法力,证具足之神通,助亡魂灵爽开清,备们人班。终七则演黄籙大斋,虔诵诸品妙经,朝礼玉轴朝天大忏,旨在救济拔赎,济生度死,消解冤结,忏谢罪愆,并为还债疗治聚形合命。道教七七虞祭,系宗教上至为完美安排,亦为道教尊重生命之表征,以故道教超拔法事,其受度者之姓名,生庚、出生之地、死亡之所,均需叙明。在过去的传统家庭中,其中堂必有供桌,中设神像挂轴,称做家神,右设祖先牌位,牌位后亦置挂轴一幅,上面仅书一大型“寿”字,即系“死而不亡者寿”的普遍象征!

人之所以畏死,主要是抛不开尘世的风花雪月和人伦感情,以及畏惧终极的赏罚。《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职影随形。”《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道教的众多神明之中,有很多是记录功过的“司过神”,司过神中也含有巡察之神和审判之神,这在民众的印象中是明晰而强烈的,在现实的世界上,没有人会自诩毫无罪愆,因此徘徊在现实生命末途的人,心理上最大的纠结之一,可以说于畏罪,而这正是宗教临终关怀最佳的着力点,运用宗教的生命观、因果论、赎罪法去为那些病患做必要的服务,让得救的重燃生命之火,这个生命必然纯静而无害;让无望的安祥而去,在另一个世界快乐逍遥。道教珍惜生命,重视生命,希望蓼人在现有的世界,要潇潇洒洒,不忮不求;在未来的世界,逍逍遥遥,无畦无碍。懂得爱已的人,他爱的不是功名利禄的享受,他爱的是无损其生命的品格和生命的永在。

陈文洁:从“载营魄抱一”看逍遥境界与成仙信仰

作者:陈文洁 转贴自:中山大学哲学系



从“载营魄抱一”看逍遥境界与成仙信仰

陈文洁

中国古代道家(教)常常或隐或显地体现出对肉体的肯定甚至眷恋。本文从中国古代的魂魄二元灵魂观入手考察其身体观及对灵肉关系的看法。文章后半部分选取《庄子》逍遥境界与道教的成仙信仰这两种迥异于西方的超越样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展露其“肉体关怀”的真正根源所在,毕竟,溯清源本,才能认识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自身。

一、“载营魄抱一”:灵肉关系及肉体的意义

《老子》云: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第十章)

其中,“营魄”一词的含义历来多解,(如,从朱谦之说,素问:“取血于营”,故“营魄”实际上是指阴魄,而“一者,气也,魂也。”2也有学者认为,“营魄”即是魂魄,如柳存仁3、饶宗颐4说。)但“载营魄抱一”的意思基本上还是清楚的:以阴魄守阳魂,使魂魄相安如鸡之抱卵,魄与魂合,抱神以静,故《老子》曰“能无离乎”。总之,这里提示的是魂与魄的不可分离,其中蕴含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灵魂的一种基本看法,这种魂魄二元的灵魂观,说到底也就是一种生命观念――魂魄与西方的“灵魂”概念,其实是甚有差别的,互通的基础只在于,它们都可视作生命的根本,至于两者的不同,下面将会谈到。

魄属阴,魂属阳,(《说文》:“魄,阴神也”。子产云:“魂,阳神气也。”)5最初认为是两种“气”,楚帛书所说的熏气与百气就分别是《老子》中的“营”、“魄”。6这一点从《老子》的宇宙生成观也可看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7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之“一”即是“气”,此一“气”所生之“二”即阴气与阳气,阴气与阳气流行变化而生天地万物。8“气”是万物的本源,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普遍的观念,《无能子?圣过》开篇即云:“天地未分,混沌一炁,”9此“炁”即是“气”;《淮南子》更是直接指出宇宙初始即是“元气”;10《庄子?知北游》也说“通天下一气耳。”11这样看来,既然阴与阳都是“气”,而天地万物皆由阴气与阳气和合而生,从根本上说只是一“气”,那么,也可以说属阴的魄与属阳的魂是两种“气”。其实,如果人也是气化而生,人的魂魄自然也本来属“气”了。

魂、魄虽同属“气”,却是不同的“气”,分别是阳气和阴气,对于人的生命存在来讲也有不同意义。孔颖达疏《左传》曰:

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附形之灵,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呼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为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12

可以看到,所谓的魂、魄均属神灵,就它们都能赋予人以生命灵气而言,可以称之为灵魂,这是二元结构的灵魂样式,魂、魄分别构成其中的一部分,虽然它们都是人的精神灵气,但它们的分工还是明确的:“魄”主“耳目心识手足运动”,“魂”主“精神性识”,这里不妨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作一个牵强的类比,“魄”或相当于非理性的灵魂,是生长的及嗜欲的部分,如果说关于魄的类比在功能上还基本吻合的话,那么,将“魂”看作理性的灵魂就确实牵强了,毕竟中国古代所谓的“精神性识”与西方的“理性”概念相去甚远,且“魂”与身体的关系远比“理性的灵魂”要紧密,但这里仍有一个联结点,即无论是“精神性识”还是“理性”都是人所独有的,从而使人异于草木禽兽。这个类比虽然蹩脚,但仍有其益处:非理性的灵魂可以说是身体的“形式”,也即是说,“它使身体成为一个有机之整体,并且作为一个统一体而有其目的。”13这正好可借以说明“魄”与肉体的关系,(我们不能说仅“魄”即能使身体成为一个“统一体”,在这一点上,魂魄是不可分离的。)显然“魄”并不完全相当于“形式”,而肉体(是否有独立的肉体存在,实际上是很成问题的)也不能比作“质料”,(重要的一点,魄与肉体都不是先在的。)但正如一物的“形式”与“质料”在一物上是同时呈现一样,作为“附形之灵”的魄与肉体也是同时生成的,(所以,子产云:“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14)不仅如此,魄也是身体(活的肉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如此的基础(人死则肉化魄散),是肉体的本能欲望(植物灵魂的生长与动物灵魂的嗜欲)的源泉。中国古代的身体观念,其实是很特别的,身体并不完全属于我们现在所谓的物质范畴。

这样,我们看到,就魂魄二元的生命观念而言,人的身体好似一个居住着“神灵”的微观世界,这些“神灵”简言之也就是魂魄,而魂与魄是不可须臾离的,一旦魂魄离散,各自都会因失去存在的依托而消于无形,并没有某个“魂”或“魄”能够独立存在。上面已经指出,魂与魄不过是二“气”而已,人死之后,它们又复归于天地,《礼记》云:

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15

魂与魄都是寄寓于肉体之中的“神灵”,生则二者抱一,死则相互离散,反之亦然。一旦相互离散,这些“神灵”都不可能长久存在,魂散为阳气归于天,形魄散为阴气归于地。魂魄既散,则贵贱贤愚死后都同归于一“气”,并没有表征个体的所谓“灵魂”存在。(葛兆光曾引《汉书》中广川王刘去的故事说明,即便是鬼魂也必须有尸体作为附着物,不能单独存在。)16因此,在魂魄二元的灵魂观念中,不存在永恒不灭的个体灵魂。这个观念极其重要,它完全不同于西方宗教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系沿袭下来的灵魂观。比照魂魄二元的灵魂观,古希腊的这种灵魂观显示了两个殊异之处:首先,个体灵魂(此“灵魂”只相当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魂”,不过中国古代对“魂”与柏拉图对灵魂的看法还是有所不同,关键在柏拉图所称的灵魂有神圣性、超越性。至于“魄”,就其功能而言,比照柏拉图的观点,应归于肉体一系,它产生肉体的本能、欲望)不但能独立存在,且永恒不灭,“处于死的状态就是肉体离开了灵魂而独自存在,灵魂离开了肉体而独自存在。”“灵魂不朽也不可消灭,已经充分肯定了,我们的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生存。”17上面已经提到,在古代中国,无论“魂”还是“魄”,既不可独立存在,也不能永恒。其次,柏拉图认为肉体是灵魂的障碍,二者不可能和谐一致,“灵魂有肉体陪伴,肉体就扰乱了灵魂,阻碍灵魂去寻求真实的智慧了。”18因此,“假如灵魂干净利索地洒脱了肉体,就不再有任何肉体的牵挂了,因为它依附着肉体活在人世的时候,从不甘愿和肉体混在一起,它老在躲开肉体,自己守住自己。”19而在魂魄二元观中,“魂”只有与“魄”一同寄居在肉体之中,才能抱一而不散,这样看来,魂与肉体及其本能欲望(魄)是相依共存的,“魂”不但不能躲开它们,还要努力地与它们合在一起。总起来说,二元灵魂观并不将肉体视作超越的障碍,恰恰相反,由于肉体是个体灵魂存在的条件,它其实是个体生命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气化论的二元灵魂观似也完全可以不以肉体存毁为意。人死之后,魂、魄分别散为阳气与阴气,个体灵魂虽不能存在,但其所化的“气”仍在天地之中,并不归于“无”(虚空之“无”),《庄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齐物”的:“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20个体通过最终融入整体而获得某种永生,固然是一种超越境界,但这种超越只是哲学上的,哲学总是善于用普遍性来说服个体,让个体甘于普遍性的保护,但有一点却是无法回避的:消融于普遍之中的个体是否还算是个体?人是怎样意识到自我存在的?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证明表明,灵魂不可能设想自我的不存在,2如果个体灵魂归于消灭,个体还有可以意识到自我存在的可能吗?在此情形下,“我”――个体――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主体,就没有自我意识。不再意识到自我存在,这是任何“普遍性”都不能消除的恐惧。因此,从宗教的角度看,通过化为普遍的“气”而保证永存,对个体并没有终极的安慰。永生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事情,现实生活中的豁达态度(“齐万物”、“齐生死”)不能消弭个体对死亡的恐惧,也不能代替个体对“永恒”的终极追求――是每个个体具体的“永恒”而非泯然于“气”本源的抽象“永恒”,才构成人们对于“死”后世界或来世的想象。归根到底,真正的关怀还是要将“永恒”落实到每一具体的个体之上的(这也是宗教的意义所在)。一旦魂魄分离,各自散为阳气与阴气,归于天地,个体也就消失了,即便天长地久、气化流行不已,也与曾经存在的、具体的个体没有实质的关系。因此,“周代以来的祭祀制度有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士庶人祭不过其祖之类的规定,其背后的假定便是祖先的灵魂日久即化为‘气’,不能再享受子孙的祭祀了。”22所以,对个体而言,唯有魂魄在肉体中抱一不散,才能保证灵魂不灭,也才有具体个我的存在,这一观念可导出两点:首先,魂魄须是抱一的,因此,虽有“魄者至贱,魂者至贵”的说法,但魂魄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也就是说,身体欲望并不排斥精神,精神也并非一定要否弃欲望才可得以升华。其次,灵魂与肉体总是合一的,灵魂不能离开肉体独立存在。

这种魂魄二元的灵魂观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在佛教轮回学说的影响下,灵魂不灭的观念渐渐将二元灵魂观的真义掩盖了,(这从另一侧面似乎说明,渴望永生是人之共性。)但本文所引的以上材料表明,在古代中国,确实存有这样一种生命观念,它不但不鄙视身体欲求,也相信灵魂离开肉体不能永存。如前所述,中国古代的魂魄二元灵魂观与柏拉图灵魂观的殊异之处正在于此,作为生命信念,它们对各自的文化(尤其是其文化所呈现的超越精神)都有影响,柏拉图灵肉二分的灵魂观与基督教的关系已是众所周知,实际上,魂魄二元观所提示的生命观念(承认身体要求;灵魂离开肉体不能独存)在中国古代的精英知识与民间信仰中都有所反映,比较典型的如《庄子》的逍遥境界和道教的成仙信仰。

二、逍遥境界与成仙信仰

古代中国人从来没有所谓“救赎”的观念,人只是有限而并没有“罪”,因此,人也不需要被拯救,自我超越是古代中国人趋向无限的主要方式,对人的有限性的超越在道家即体现为对逍遥境界的追求。上面已经提到,魂魄须抱一方可不灭,故身体要求(魄)与精神追求(魂)之间非但不冲突,且相依共存,这一观念体现在逍遥境界上,就意味着身体自由与精神自由是合一而不互相排斥的。这在早期道家典籍,尤其是《庄子》中有所反映。《庄子•逍遥游》谈到了逍遥的层次: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百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也。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其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3

这里,逍遥的几个层次是很明显的。宋荣子虽能栖身物外、不以荣辱为意,但“犹然笑之”,从郭象注:“未能齐,故笑。”24所以说,宋荣子“犹有未树也”,其身、心都未能无待。列子御风而行,轻妙无比,且“彼其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并无分别之心,何以尚言其“犹有所待”呢?对此,郭象的注仍可以说清楚(虽然似有弦外之音):“犹不能以无风而行,故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25也就是说,列子虽超越了诸多物事,仍未能达到于外物无所依持的境界,需有风方可“泠然善也”,无风则不能,其所待在于风。这就涉及到《庄子》中“有待”与“无待”的观念,郭象是从人的内心来讲“无待”的:物各适其性,自足自然能够无待。但是,列子“御风而行”不可不谓自适于性,他既然“未数数然于致福者”,就应该是“无待”,又怎能称其“犹有所待”呢?显然,仅仅自足于性并不是《庄子》意义上的“无待”。能自足于性、自足于自己的“场”,固是一种高妙的境界,然而,这个“场”并非是与外界绝缘的,而是时时受到外界的影响,换言之,自足于性,也是需要条件的,内心虽然“无待”,但身体仍然被限制着,并不能总生活于自己的“场”内,而不得不偶尔越界,譬如,以读书为乐的人,自足书桌前而无他求,然读书的前提是他必须生存着,这就使他不得不时常离开书桌、混迹于人群之中营营役役。因此,这种“自足”只能是相对的“无待”。难怪支道林说:“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26而所谓“至足”,在这里即体现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是能驾御一切变化而不受任何外物限制的“无待”,在庄子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逍遥。所以,逍遥是绝对的“无待”,不仅没有分别之心而等齐万物,并且不依凭、不受制于任何外物,前者是精神上的,是属“魂”的,后者是身体上的,是属“魄”的,如列子之未能“逍遥”,就在于其身受制于风而未能自由,唯有精神与身体都自由无待,才算是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这种逍遥境界才具有个体超越的终极意义,相形之下,“自足”更似无奈于现实而不得不选择的一种生活态度,难以观照个人的整体生命――这里无意对二者作高下之分,因为各具有不同的观看角度:相对的无待是哲学的,绝对的无待则带有宗教色彩。只要心中转念,当下就可以“自足”;而要达到“逍遥”,却要求身心的绝对自由无待,这就不只是运用理性便可达成的,不免带有神秘的意味,如《庄子•逍遥游》中的“神人”即如是: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7

这里的“神人”,有形有貌,不但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能驾御自然的变化,仅以“神凝”,即可“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就已经极似后来道教信仰中的神仙了。

如果说《庄子》的逍遥境界婉转地表达了精神与身体和谐的观念,那么道教的成仙信仰可以说直接建立在灵肉相依共存的观念上,剔除此观念,对成仙的追求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种宗教信仰,至多不过是贪恋世俗生活的托词。魂魄二元的灵魂观相信,灵魂离开肉体不能永存,灵肉一旦分离,个体就消失了,这种观念落实到宗教层面,个人的永生必然同时包含灵魂永恒与肉体永恒,渴望肉体永恒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追求。因此,不同于基督教,道教成仙信仰并不否弃肉体,相反,肉体不死、长生不老是仙人的首要特征,“使人寿若西王母,比若四时周反始。”28其次,仙人神通广大,无所不至,身心完全超越了自然和世俗的束缚。葛洪《神仙传•彭祖》云:

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太阶;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则不可识;或隐其身草野之间,面生异骨,体有奇毛,恋好深僻,不交流俗。然有此等,虽有不亡之寿,皆去人情、离荣乐,……29

可以看到,成仙信仰对肉身是极为重视的,这无疑与古代中国人的生命观念密切相关。魂魄、身心合一才具有个体的意义,而修道成仙正是每个个体的终极追求,因此,成仙也就意味着肉体永恒、身心自由无待。从《神仙传?彭祖》来看,仙人的自由自在多表现在其身体行为方面,但身体上的自由是不可能不带来精神上的自由感的(反之倒不然),况且,仙人随心所欲的态度也很难说没有精神因素。《云笈七籤》卷五十六引《元气论》云:“身得道,神亦得道;身得仙,神亦得仙。”30由此可见,仙人是在身、心两方面都得以超越有限的生命个体。

对肉体永存的渴望,难免使道教的成仙信仰带有浓厚的世俗色彩,但就其努力摆脱世俗生活对人身心的限制而言,却不能说它没有超越精神。苏格拉底从容赴死,因为他相信“这纯洁的、看不见的灵魂离开了人世,就到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去了。……,像得道者说的那样,永远和天神们住在一起了。”31道教徒追求肉体永恒,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携带着肉体,才能到达永福的天国。区别其实只在于灵魂观念的不同,然而在资本主义大获全胜的今天,这两者之高下似乎已不言而喻,(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功利主义的评判标准,那么,在确立新的标准之前,断言孰优孰劣还为时尚早――或者,我们根本不需要做出这种选择。

注:

1 王弼、郭象注,陆德明音义《老子?庄子》,上海古籍,“老子”部分,第5页。

2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第39页。

3 柳存仁讲演《道教史探源》,北大,第210页。

4 饶宗颐讲演《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大,第49页。

5 同上,第45页。

6 同上。

7王弼、郭象注,陆德明音义《老子?庄子》,上海古籍,“老子”部分,第25页。

8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第174页。《河上公章句》也认为“道生二”之“二”即指阴与阳。

9 王明校注《无能子》,中华书局,第1页。

10 参见《淮南子?天文训》。

11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第733页。

12 《辞海》(缩印本),一九九九年版,上海辞书,第2447页。

13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第222、223页。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的叙述也见本书相关部分。

14饶宗颐讲演《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北大,第45页。

15 同上,第46页。

16 葛兆光《宇宙、身体、气与“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载《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

17 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出版社,第13、85页。

18 同上,第16页。

19 同上,第43-44页。

20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第733页。

21参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2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第43页。

23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第16-17页。

24王弼、郭象注,陆德明音义《老子?庄子》,上海古籍,“庄子”部分,第8页。

25 同上,第9页。

26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第1页。

27 同上,第28页。

28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62页。

29 邱鹤亭注译《列仙传今译?神仙传今译》,中国社科,第217-218页。

30 《汤用彤学术论文集》,第413页。

31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出版社,第44页。

道教魂魄鬼神论



婴儿在五个月(150天)左右各脏腑产生了气机,就产生魄。魄是气之灵性,所以魄从气生。五脏五气,六腑一气,三焦一气共七气。七气之灵性化为七魄,肺主“气”,司呼吸,所以有“七魄藏于肺”之说。肺的主要功能是摄气,为气增加推动力。



魂晚生于魄大约一周左右。魂为血之精华,所以说魂从血来。心肝脾各生一魂(心生血,肝藏血,脾纯血),所以有“三魂”之说。肝藏血,主疏泻,因此魂藏于肝,主要功能为纯血。

魂由血生,血由心生,为君;魄由气生,气由肺主,为臣。魂魄有君臣关系,它们共同统摄气血,滋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所以,魂魄是人身的生命线,脱离了灵魂人身就不能存在。



鬼分戾鬼、冤魂、鬼、幽灵。

所谓戾鬼,人在青壮年时期,气血方刚,偶然凶死,诸如摔死或斗殴、车祸突然致死。这类死亡,三魂七魄紧紧相抱,有时显灵害人或摔打器皿,或发出奇怪的声音等,道家称“戾鬼作崇”。冤鬼是指被人暗害死亡,属于不正当的死亡,魂灵不散伺机报仇或洗冤,诸如武大郎显灵。所谓鬼,是指人死后魂飞魄散,就是魂之精气与魄之灵性合二为一,道家称之为“鬼”。鬼性奸诈,多做坏事,不做好事,不受人们喜爱。

鬼通过一定的时间,精气灵性消毫到一定的程度,二者不能合一,由一分为二,道家便称之为“幽灵”。



凡是做好事的灵性都是神,不过它分别为上神、神仙、鬼神等。

上神为上天之神,诸如玉皇大帝、西王母、太白金星、托塔天王等等。

神仙为上乘修炼之人,道家居多,诸如陈抟老祖、太上老君、中八仙吕洞宾等等。他们修成正果,魂魄出窍,脱离凡胎,聚而显灵,有股氲氤之气,使人可亲可敬;散能隐形,立时无影无踪,令人生畏。

鬼神为名人名将,生时一身正气,上为国家下为百姓,死后灵魂不散,处处显灵,计程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利泉山显圣,五丈原孔明显圣。南宋时,牛头山岳飞显圣等等,皆因他们未脱凡胎,道家亦称之为“鬼神”。

人之精灵叫鬼,山之精灵称妖,水之精灵呼怪,山风瘴气唤魔。世上存在妖魔鬼怪,时常出来作崇,大者危害社会,小者危害人身,所以几千年来道家非常注重降妖伏魔之法。

六淫之气所生之病,中医们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妖魔鬼怪所作之崇,道医们用降妖除魔祛邪法治之,这些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前人高道张天师(张道陵),根据这些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灵作崇习惯,定制了一套克制办法。即“掐诀念咒驱鬼怪,画道灵符降妖魔”。

所以道家为人治病,除了用中医的方法治病外,还要用符咒的方法进行驱邪。这就是道医与中医的不同之处。

道教的魂魄观

前言

宗教最重要的意义之ㄧ,便是解释人的生命从何而来?人死亡之后又将何去何从?因此,灵魂的观念存在于许多的宗教思想中,所谓的灵魂系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它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人有着主宰的作用,灵魂亦可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与民族来说,各自有其对于灵魂不同的解释。有其宗教上对于生与死去向的解释之后,人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道教也基于魂魄学说,发展出许多派别的修炼方式,以及养生方式。

思想的发生

上古中国应是以「鬼」的信仰为万物有灵信仰的核心。鬼是人死后与尸体同归于土的灵魂,此时期乃属于鬼的一元论灵魂观。而据余英时的推论,公元前六世纪时期,魂是中国南方的观念,魄则是华北的观念,之后这两种灵魂汇合为二元的灵魂观。而《礼记》郊特性「魂归于天,行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重义」(1990:131-132)。由《礼记》可见,人死后的灵魂有魂、魄两种,魂是人之构成中的「阳」、「气」部分,魄是人之构成中的「阴」、「形」部分。

至春秋战国之际,《左传》郑子产的灵魂观乃开始讨论人生前的构成的问题。郑子产说:「人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概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从这段话看起来,魂魄似乎是人死后的两种东西,阳称魂,阴称魄。郑子产认为:魂魄乃是人生前的灵魂,魂指的是精神觉识;魄则指人的形体、非指觉识,较着重其体魄之义。他注重的是人生前的精神觉识,不认为人生前的精神觉识可以离体而存在,也不相信人死后尚有灵魂,人生前的精神觉识才是魂魄的本义。这种「人死神灭」或「形神不离」的论点,乃古代中国本土思想之论;至于「形神可离」、「人死神不灭」等观念则要到佛教于魏晋之际传到中国以后,才有此说。换言之,佛教入华之前,死亡才是魂魄离开身体的唯一机会或管道;但在佛教轮回转世信仰的影响之下,魂魄可自外于身(肉)体而存在,可出入往返于身(肉)体内外才有可能。甚至于魂魄与身(肉)体二分,魂魄不只可出入于本人身体,而且可出入于他人或其它动物的身体,所谓六道轮回转世之说,皆复杂化了古代中国人的灵魂观,甚至宇宙观。

道教的魂魄思想

一般汉人信仰的「魂魄」之说,出自《礼记》郊特性「魂归于天,行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重义」。形成人死后的灵魂有魂、魄两种的思想,魂是人之构成中的「阳」、「气」部分,魄是人之构成中的「阴」、「形」部分。有关魂魄与形神二分的说法,在《太乙金华宗旨》有一段这样的论述:
道教 三魂七魄 于佛教 神识 道教三魂七魄

一灵真性,既落干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矣,轻清之气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体,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矣,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

道教逐渐形成形神与魂魄二元论,以魂气(元气)属天属阳,而魄形(形体)属地属阴的论述,在道教的经籍之中屡见不鲜,例如《道德真经新注》中曾写道:人之生也必载魂,魂是阳神,阳神欲人生。魄是阴鬼,阴鬼欲人死」。或谓:魂者,正神,神贵明信。魄者,邪鬼,鬼尚狂悖」。

道家「气」生万物的说法,与「魂魄」概念结合后,形成的观念是:「魂魄是气,气分阴阳,阳气为魂,阴气为魄」。例如在《易》中写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左三魂,右七魄,各按其位,自然凝定,其气和畅于四肢也。魂为阳神,魄为阴鬼」。以及《天隐子?安处》:「人之魂阳而魄阴,明多则伤魄,暗多则伤魂。伤于明暗则疲疾生焉」。而后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所谓:「形分则自见身中三魂七魄」,以及公元十世<?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纪张君房编的《云笈七签》一书,在《云笈七签?魂神部》更提出三魂七魄的说法:

人身有三魂七魄,魂欲得人清静,欲与生人延益寿算,绝秽乱之想,久居人身中,则生道备矣。魄常欲得魂不归,魂若不归,魄即与鬼通连。魂欲人生,魄欲人死,魂悲魄笑」。

有关道教魂魄的演变,在近代道教学者陈撄宁的《黄庭经讲义》就曾说到:「自来言魂魄者,理论至赜,不可华陈,挈其大纲,约有十说:以阴阳论魂魄者」,在陈氏《礼记》注中亦写道:「魂者,阳之灵而气之英﹔魄者,阴之灵而体之精」。

这种说法到了汉代,又和阴阳家的五行观念结合,进一步以大自然现象来说明人体内部运行的情况,将「天」的运行和「人体」的运行,合而为一,出现了以「人」配「天」的特色。《朱子全书》中写道:「魂属木,魄属金」。所以说,三魂七魄是金木之数也。

东汉时期的道教,将魂魄观念进一步扩大,认为人体内部气血之运行,就如同「宇宙自然」一般,所以,人体的养生,必须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作调整。

汉代学者开始将人体的「五脏」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搭配,在《内经》中提到:「心藏神,肝藏魂,肾藏精,肺藏魄」。又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者谓之魄」。此言神与魂为一家,魄与精为一家。正合丹道东三南二,木火为侣,西四北一,金水同宫之说。这种以五行搭配万物的说法,主要跟汉代的社会风气有关,因西汉一代,神仙道家之说流行,虽然政治上提倡儒术,但宗教上早已为阴阳家、道家和神仙思想所把持。到了东汉时代,阴阳谶纬之说流行,将阴阳五行的说法套用在各种事务上,几乎成为一种风潮,于是,汉人便把阴阳五行的观念和人的魂魄及身体相结合,形成了道教独特的生命思想和天人关系。

道教的生命思想与天人关系

道教认识人自身的基本思路,是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为基点,模拟宇宙学而建立生命学。认为人身与天地,同一本原,同一生成程序,同一运转规律,同一构造,人体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在各方面有对应、协同关系。就生命形成程序而言,如同道或元气造化天地万物,人之生,也是由道(虚无)生神,神生精(父母交媾),精生形;或无极而太极→阴阳→五行。就构造而言,人身亦同天地,具阴阳、五行、四气、八卦,而且其形相亦像天地,如《太上洞神天公消摩魔护国经》所说:“夫人者,皆禀妙道天地之气而生,故头圆象天,足方象地,肉象土,骨象石,气象风,血象水,眼象日月,发象草木,听象原洞,言象雷叫,寤象昼,寐象夜,行象云,坐象山,喜象睛,怒象雨,五藏象五行,四肢象四气,九窍象洞穴”。人身中气液的运行法度,也与天地日月一致,一日十二时当一年十二月,身中三百六十脉当一年三百六十日,心肾相距八寸四分为天地定位之比,一昼间气液在身中的运转,与一年间天地之气的运转同度。“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钟吕传道集》)总之,人“法天象地”,为天地之缩影,而天地,也可看作人身之放大,所谓“天法象我,我法象天”(《真气还元铭》)。天地有神明主宰,人身中各部位也皆有神居住职掌。这种天人合一论,可谓一种独具特色的生命全息论。

道教对形神关系颇有研讨,一般认为形神相互依存,而神为主宰,功用殊胜。《太平经》曰:“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强调精神为生命的主要因素。形神从另一角度或深一层次,称为魂魄。《太清真人络命诀》承华夏传统的魂为神、魄为形之说,谓“人死魂去,魄独在,形魄归土中,魂上天去。”魂为阳精,魄为阴精,如天上的日月,“在天为日月,在人为魂魄”。魂的居处是肝,魄的居处是肺。魂魄,当是一种能产生精神与形体生命活动的本原、实体,分为三魂七魄。《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在胎中时,“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三魂七魄还被说成是一种具外在性、有如鬼神的东西。《云笈七签》卷五四载张陵言:人身三魂,一名胎光,为太清阳和之气,属之于天,令人心清静,绝秽乱之想,为人延寿添算,主命;二名爽灵,乃阴气之变,属于五行,使人机谋思虑,多生祸福灾衰刑害之事,主财禄;三名幽精,阴气之杂,属于地,使人好色嗜欲,秽乱贪睡,主灾衰。三魂又称三命,胎光常居本属宫宿,爽灵居地府五岳,幽精居水府。三魂中,爽灵、幽精二魂孳生机心与贪欲,令人劳神耗气,精气枯竭,“名生黑簿,鬼录罪着,死将至矣。”七魄则为身中阴气、浊鬼,其名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主生理功能。三魂七说是对人精神、心理、生理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分析体系,其旨归在说明清静寡欲乃养生延寿之要。

与三魂七魄相关的修练方式

1、呼三魂

道教谓人身有三种气质。修道者应摄守,使之不散。炼功时呼三魂名,有集神作用。在《抱朴子》中有记载:「欲得通神,宜水火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三魂七魄」。《云笈七签》卷五十四:「夫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也;一名爽灵,阴气之变也;一名幽精,阴气之杂也」。《黄庭内景经》:「三魂自宁帝命书」。注:「修道者有摄魂之法,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太清中黄真经?胎息真仙章第十一》:「当见三丹田中,元气如白云,光照洞达,子当谨呼三魂名,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谓人身有左三魂右七魄,存思时,左三魂在吾肝中。《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诸藏思之术,吾身左三魂在吾肝中,右七魄在吾肺中。百二十形影,承二千精光,从吾口中天桥入,上升昆仓之山,范阳之郡,无为之乡」。犹元神。《洞真高上玉帝雌一玉检五老宝经》:「三魂者,三人也。形如兆状,长一尺八寸,黄素元君正坐鼻额中向外」。由言三尸。[1]

2、制七魄

有关七魂的说法在《上清修身要事经》提到:月朔月望月晦夕是,此时也七魄流荡,游走秽浊……其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此皆魄之阴名也,身中之浊鬼也。

在《皇天上清<?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亦提到七魂的名称:

第一魄名尸,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蜚毒,第六魄名曰除秽,第七魄名臭肺。此皆七魄之阴名也。

另外,《太清玉册》卷八:「人身中有七魄。即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上述三段文字说明七魂在道经之中,是指存在于人身上的浊鬼,而修道就必须将七魂制服,有关七魂的制服方法出现在《云笈七签》卷五十四制七魄法:

谓七魄之名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人身中

之浊鬼,常于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流荡游走秽浊,或交通血食,往鬼来魅或与死尸相入,或淫赤子聚奸伐宅,或言人之罪,诣三官河伯,或变为魍魉,使人魅,或将鬼入呼邪杀质诸残病生人,皆魄之罪﹔乐人之死,皆魄之性﹔欲人之败,魄疾通。」

有关道教制魄之法在《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解胞十二结节图诀》也有记载:

人有七,害人之命。七魄朝在人左目下,暮在鼻人中下。学道者欲卧,先 以右手爪按左目,及人中各三七过,甚佳。此制七魄之道也。

七魄也指人身中的七种浊气。因此在《抱朴子内篇?地真》有说到:

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之三魂七魄。〞月朔月望月晦之夕,是七魄作祟之时,须制七魄法除之,当正卧,去枕伸足,搓手掌心、掩两耳、存想、咽津、叩齿等。

即月朔月望月晦之夕,人体生理会有一些变化,通过上述作法,可增强人体调节功能。

结论

以道教的魂魄观进入伦理学的探讨,探讨道教魂魄观的终极伦理关怀,并明确指出道教的不死观,事实上即是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道教本身就有「不死」的信念。道教面对人生死问题时,把重点摆在「长生」与「不死」的两项主题上,即不处理「死」的问题,反到扩充「生」的存在现象,并重视「养生」的观念。道教生死观可以说是「不死」的「养生」观。「不死」是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养生」则为现实性的操作技术。而道教就建立在这「不死」的神仙崇拜与「养生」的修炼工夫上。三魂七魄之说是道教对于人精神、心理、生理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分析体系,其旨亦归在说明清静寡欲乃养生延寿之要。



浅议《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的养生思想

道教是以生命为本,注重养生,乐生、贵生的宗教,道教以慈悲为怀,关爱珍惜世间每一种生命,包括人类的自身,《老子想尔注》说道:“生者,道之别体也。”《灵宝度人无量上品妙经》更是开篇就说:“仙道贵生”。所以道教注重关爱一切生命的态度,是道教养生观的基础。

道教养生由来已久,轩辕黄帝问道崆峒山于广成子开道教修炼养生之始。源远流长‘博大深邃的道教文化形成多种养生法门,诸多道教经典中都体现出道教关爱生命,养生护命的哲学理念。道教养生经典琳琅满目,如:《道德经》、《南华经》、《黄庭内景经》、《黄帝内经》等等。这些经典中的养生思想主要包含炼养,行气、养性等多种方式。养生狭义概念是指对人的身心健康做到合理的保养,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所收录的《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阐述灵宝斋戒之旨但其所蕴含的养生思想,融斋戒,守静,存思等法门为一体。经文中提到西汉严遵,南北朝时期斋醮之法盛行,所以此经应大约产生于南北朝隋时期。《重刊道藏辑要—房集》亦有收录。本文从养生哲学的角度对《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中蕴含的养生思想加以分析及探讨。

一:崇尚“神气”为生命之本

道教关爱一切众生生命,认为“大道”创造生育一切,养育众生。天与人、与万物都是有机和谐,依道而生的整体。道教认为“人身难得”,所以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之说。《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曰:“万物人为贵,人以生为宝。生之所赖,唯神与气。”[注1]这句说明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而人又是以生命最为宝贵的。人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与万物一样都应遵循天地自然的法则,不应过分破坏自然资源,应善待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要追求万物生命的和谐长久之道。而生命根本是神与气的相互融合。

《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具有超出其他动物的智慧,能掌握自然规律,所以人要学会养生,与天地万物共生。人是天地自然所生,故也具有天地的共性,以神气为本。人体虽然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肉血经络组成,但其内也蕴含着无形的成分,这就是精气神。道教修炼有三宝之说,人身三宝则为精气神,《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炁精。”这里说的精炁神为人体的元精、元神、元炁。元精为人体生命精华物质。元炁为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元神为生命的主宰,是人之本初。元精足不外露则元气充盈,元气充盈则元神安定。气聚则生精,精足则生炁,炁足则生神。聚津成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阐明精气神三物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只有人体的精炁神相互融合才能达到“长生久视”之道。《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下简称《法烛经》)曰:“神气之在人身,为四体之命,人不可须臾无气,不可俯仰失神。失神则五脏溃坏,失气则颠蹙而亡。气之与神,常相随而行,神之与气,常相宗为强。神去则气亡,气绝则身丧。一切皆知畏死而乐生,不知生活之功,在於神气,而数凶其心,而犯其气,屡淫其神,而彫其命,不爱其静,存守其真,故致於枉残也。人何可不惜精守气,以要久延之视,和爱育物为枝叶之福。”[注2]在这里《法烛经》认为:神与气相互依存,相互运行,人不能失去神气的正常运作,否则就会导致五脏生病,一切生命怕死而喜欢求生,却不知道生命的活动能力都是神气的运作,神气如失真,则气绝身丧。又曰:“神因气而立,气因神而行,形因神而存,神因形而藏。神逝则气散,气散则形亡。故圣人先於养神,次於养气,次於养形,三者和而相得,乃能长生。”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欲念的侵扰,导致心神散乱,神疲气虚,最后失去生命的健康。俗语云:“心平气和”,心平是指公平心,平常心,平凡心。如心中没有贪婪,不计较,不嗔恨,对人报以坦诚之心,内心平静,没有过多的欲望贪念才会使神气相依,才会使三宝具足,才会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形神共养,可以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方可证得“形神具妙”。

《法烛经》曰:“凡人之生有四大之累。饥则忧食,寒则忧衣,衣食既足,忧当积蓄。贫者愿富,贱者愿贵。於是荣味声色,眾慾互生。未得忧不得,既得又忧失,志无须臾之定,乃终身忧勤矣。动作求竞,事务扰积,是非得失,哀乐喜怒,思虑烦冤,形劳神苦,致道气远己,魂魄离人,身如空城,凶邪日臻,婴痾遇疾,夭命丧身,罹謫三涂,殃流后世。是以圣人立斋清浄,屏遣尘劳,具录魂魄,休息精神,当至诚恭肃,绝语止谊,不得戏笑,有所呵谴,及杂想乱念,目不视色,不见是非耳。不听音,不闻凶祥,以淡泊为心,虚无为意,中和为主,少食为本,念道存神,则天人相感,灾除福降,性命得矣。故曰:清浄为天下正。”[注3]

经中认为人生多追求衣食积蓄,富贵声色之中,如此是非得失则会产生喜怒哀乐,纠缠在欲望之中导致道气远离自身,身体犹如一座空城,一旦邪气侵入就会失去健康的生命。并且经中指出应休养精神,抛除杂念,不看繁华之物,不听杂乱之声。《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经云:“神依形生,精依气盈”。所以神形脱不了与精气的相守。只有扫除妄念,淡泊身心,以“中和”的思想处事,每餐少食,日常生活中心中念存正道,则自然会得到天地正气的感应而延年益寿,消灾降福。

当今社会上很多年轻的企业家,在中年时期,事业已达到一个高峰,创造出让人们瞩目的成绩与财富。但是多数因在忙碌运筹生意中,争名夺利导致妄念贪心丛生,轻者陷入神气背离,心神不安的亚健康状态,重者则疾病缠身。只有顺天而行,符合大道的规律,静养神气才会,完善道德修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恢复身心的健康。

二:斋戒身心,修道立德

《法烛经》是一卷阐述斋戒要旨的经书,它认为斋戒之法不是在于外表的繁华,而是内心的清净与正直。指出:“而末世学者贵华贱实,福在於静而动以求之,命在於我而捨己就物。”[注4]“念浄神静,斋之义也。”[注5]。“斋”原出于《庄子?人间世》,斋:齐也,整洁身心之意。作为一卷指导斋戒的经书《法烛经》认为:“斋者,可谓整百行,建万善者也。要当能忍辱,能柔弱,能慈爱,能仁施,能阴德,能忠孝,能至诚,能谨信,能戒慎,能肃敬。备此十能,然后乃可修斋静思,反听内视,还念形中,口不妄言,身不妄动。故无色之色为之见,无声之声为之闻,无味之味为之甘,不言之言为之应。神明为之降,福气为之臻,则得心化意圣,好梦善景,能覩未然之徵,无愿不获,以此为效。若外不奉威仪,内不守戒律,行无可记,功无可著,精诚不至,怀疑犹豫,内外不相应,口心不相副,情急性戾,多态两舌,阴诅嫉妬,志思不正於身,精神消於淫慾,贪财好色,不能自制身心。如此虽修斋直,终身无福。夫何故然?以意思不存於内,魂魄劳役於外,和气去,故不能有所感动也。故曰:无欲以静,天下自正。”[注6]

斋戒是道教修持的一种形式,修道者通过斋期的修行,秉持戒律,达到感通神明,清净身心的目的。《法烛经》提出斋戒的“十能”,即:“能忍辱,能柔弱,能慈爱,能仁施,能阴德,能忠孝,能至诚,能谨信,能戒慎,能肃敬。”从这里可看出《法烛经》所阐述的斋戒要旨是修心养性为本。所提出的“十能”倡导了老子《道德经》及儒家的宗旨。继承了老子“慈爱”、“柔弱”,孔子的“仁”,“忠孝”等思想。

《法烛经》中更是把老子的“德”的思想加以衍伸。经曰:“道者,至理之目。德者,顺理而行。经者,由通之径也。道犹道路也,德谓善德也,经犹径度也,行犹行步也,法犹法式也。夫人学道,要当依法寻经,行善成德,以至於道。若不作功德,但守一不移,终不成道。譬如人坐於家中而不行步,岂得道里耶。夫道三合而成德,德不满三,诸事不成。三者,谓道、德、人也。人,一也。行功德,二也。德足成道,三也。三事合,乃得道也。若人但作功德,而不晓道,亦不得道。若但晓道而无功德,亦不得道。若有道法而无人,则至理翳没,归於无有。譬如种穀,投种土中,而无水润,何能生乎。有君有臣而无民,何宰牧乎。有天有地而无人物,何成养乎。故曰:三生万物。”[注7]

这里认为“道”、“德”、“人”三者具备才可生成万物,经中将“道”视为“至理之目”,而“德”为“功德”,要想修道,三者缺一不可。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而德蓄之”,道主生,德主成。真正善养生者都是具备高尚道德之士,古往今来很多长寿的老人都是心怀仁慈,身具大德,不谋私利,不贪一时之富贵,造福人民百姓,心内坦荡,恬静安宁,所以能获得长寿。人本身为“大道”所生化,因此修“德”,以“德”养生,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净化自己的身心才会得道。

三:静定存思,守心养气的修道养生的法门

《法烛经》虽然是讲斋戒之法,但其中也讲述了一些静坐守心的修炼养生的法门。指出:“守道静思,先当正坐,闭门耳目,还神光明於絳宫,绝去诸念,不得强有所视,思想仿彿,久久喘息稍微,从是以往,自然不復自觉喘息。不觉喘息,便不復自知有身也。至能忘身,则是得定,向道门者也。当尔之时,神在天上虚空之中,左顾右视,无所一见,以此为证。故曰:塞其兑,闭其门,用其光,復归其明。”[注8]绛宫即为心神所安之处,。此段意思是说:修道静思应先正坐,闭上眼睛,不闻不说,将元神收归于心神之处,扫除一切杂念,往无所有,把意念集中收回于自己的意识之中,做到无视无听,忘却自己身心,不染一物,入于定中,使心灵保持绝对的清虚宁静。

除了传授静坐斋戒之法,《法烛经》还论述了存思五脏之法,认为:“人稟五臟,资於五行,外为形体,内为性情。骨属木,血属水,肉属土,牙齿属金,气煖属火。肝仁,肺义,心礼,肾信,脾智。木性强直,火性猛烈,土性仁和,金性严毳,水性谦退。又稟气之始,各有清浊刚柔。稟气清者,聪明圣达。气之柔者,则优和慈仁,质朴淳篤。气之刚者,则高严壮烈。气之浊者,则愚痴凶虐。各随其所属所稟,以定情性。”“内存五臟,分别色状。存心即益精,存肝即益明,存肺即身光,存脾即体轻,存肾即气长,神气内守,病安所从.。[注9]”存思之法源自上清派《黄庭经》中的炼养之术。认为积精累气静心瞑目存思三丹五脏之神,真气调和,则可疾病消除。

另外《法烛经》还对人体魂魄意识作了论述,认为:“人身中有三一者,神、魂、魄也。中央之一,神也,中和之精也,其气正。左方之一,魂也,纯阳之精,其气清。右方之一,魄也,纯阴之精,其气浊。中央之一,即我神也,道之子也。左右各一,辅相我神,其气清浊,则其行有善恶。左方之一,日日闻告我为善,其功德日盛,我得成正道。右方之一,日日教告我恶事,牵我入恶中,我恶日深,沦没邪城。为道者若欲明此三一,觉悟善恶,分别邪正,唯当闲身静意,熟读诸经,还自思惟,则智慧自生,挫遣五慾,荡涤六情,行修善积,则功德成就。则右方之一,邪魔羣鬼,悉皆慑伏,不能干我也。思念专正,立致感通。若不晓邪正,又无善功,强闭耳目,思神行道,此则眾邪便共干人,造作邪念。前念适灭,后念復起,更相因袭,无有解也。已如此乱惑,万劫不定,故曰:载营抱一,涤除玄览。”[注10]

魂魄之说是道家修炼及及中医学术上的基本概念。《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内,膻中两侧有神封、灵墟、神藏三穴,颅顶有本神、百会(百神之会)两穴;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道家细分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七魄的具体名称是:尸狗、伏矢、雀阴、蚕贼,非毒、除秽、臭肺。道家认为:三魂为善,七魄主恶。人的善念是由三魂所主,而恶念则是七魄生起,牵扯作恶。老子《道德经》云:“载营魂魄一,能无离乎?”《河上公注》云:“魂定魄静故生也”,“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故魂魄安定则能长寿,如何能让魂魄安定?《法烛经》认为可以通过闲身静意诵读经典的方法来扫除欲望杂念,如果强行断除妄念,强闭眼目静坐,思想偏离,反而对身体心灵都有害无益。

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是源于老子《道德经》思想并继承老子及先秦道家养生的宗旨,以神气相合,修斋奉戒为途径,吸取了上清派存思炼养之法,侧重形神合一,修养道德的一卷灵宝派斋戒之经书。其内容虽简约但理论严谨,是体现道教养生智慧一卷精华之作。

辛海滨(河南商丘天齐宫道观)

注:

[注1][注2]:《中华道藏》第4册415页

[注3][注4][注5][注6]:《中华道藏》第4册416页

[注7]:《中华道藏》第4册415页

[注8]:《中华道藏》第4册417页

[注9]:《中华道藏》第4册417页

[注10:]《中华道藏》第4册418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8282.html

更多阅读

详解佛教八识 佛教中的八识

(一)心与身的关系  善男子,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

梁衡:李清照 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阅读答案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

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 金刚经什么人不能念

金刚经说什么超越宗教的大智慧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苏轼黄州寒食诗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高清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

声明:《道教 三魂七魄 于佛教 神识 道教三魂七魄》为网友近水楼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