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南麓的武夷源风景区,在武夷山主景区的外围,距离游客集中地带大约40分钟的车程,属于半开发,半自然的状态,有便利交通,却无游人扰攘。
本月4-7日,受三特索道公司邀请参加“三特好空气”主题的武夷源之旅,算是偷得浮生数日闲,第一次来到大名鼎鼎的武夷山做数日消夏之旅。在全国都热爆了的时间里,在武夷山湿润的茶园,浸润洗肺三日,经历难忘且超出期望值。难忘的是武夷山满山茶园满城茶店的壮观,超出期望值的,则是邂逅大爱之地,四新林场。
具体行程结合图片介绍。
01武夷源景区内,除了风景,主要的游客体验项目有两个,一个是漂流,一种拿生命娱乐自己的运动;另一个就是玩命程度跟漂流差不多的索道速降。
02武夷山的茶好,当地人归功于水土,漂流水道的水,干净的可以直饮。
03索道速降,如果不是为了拍照,我是不会坐的。
04 景区门口的花海。妹子是武汉的,已婚,都别惦记了。
05这个妹子是福建的,未婚,欢迎留言索取联系方式。
06 花海。
07武夷源风景区,最让我欣喜的,就是这个四新林场。三天内,我们来了两次,第一次是同当地一个茶专家座谈。我偷懒趁雨中,逛了一番,林场小镇清新可人,当时就有流连忘返的感觉。第二天,则是专程再来拍了一次,但雨过天晴,虽然幽静依然,但却没了雨中的那份清新。不过据同行的一行人中几个看过电影《归来》的,都说小镇处处的场景,都有《归来》的影子。
08 开在路边的绣球花。
09林场的卫生院,还在使用中。
10买上台阶的这个人姓伊,你能看出他有79岁了吗?
11四新林场建于1961年,大部分林场职工都是从山东调来的,当年总计调入山东职工1050人,第二年就跑回去了一大半,原因是太艰苦了。据图中的安老爷子讲,过节的时候,一人才发二两海带。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们来自山东的青岛一带,条件还算可以,不至于饿死人的程度,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回乡,一部分留下来了。留下来的,似乎是个不坏的选择,因为在熬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后,接下来享受的,就该是武夷山地区,宜人的气候环境了。安老爷子,今年83岁。
12张老爷子78岁,我跟他们俩说,您二位要是在东北,说自己是58和63,不会有人怀疑。看来,武夷山的水土产上等茶叶,也养长寿老人呐。他们都长寿,或许都跟长期喝茶也有关系。
![[原]归来-武夷源·四新林场 某林场原木材](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12542t01a50a621bbc60be80.jpg)
13林场很多地方,都自然,或者刻意的保留着当初的一些样貌。这个塑像在沈阳有个说法:毛主席手指南站,那啥两篇半。
14 房间小景。
15 小卖部里的称。
16这次到武夷山,长知识的一点是,知道了杀青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茶叶进厂后,第一道工序是萎凋,就是脱一部分水,第二道称为做青,就是发酵。红茶和乌龙茶都得有这个过程。终止茶叶的发酵,叫杀青。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由制茶师傅根据经验和个人感受把握,是一项非常敏感和精细的工作,茶叶的品质,直接受杀青时机的影响。当年不知道是谁最先把这个词用到片场的,真特么天才!因为制茶和制片的相通之处,真的很多。后来有网友说,可能有一个制茶师傅改行拍电影去了也说不定,哈。
17从武夷山市区到达林场的方法是,在市内坐车到星村,然后在从星村坐班车到达林场。林场内有住宿,但条件相当简陋,房间没有独立卫生间,不过可以选择住在附近的几家茶厂,一般茶厂都是有住宿的。住在星村也可以,从星村到林场只需20分钟,一路穿行茶园,风景如画。小镇的规模也很小,慢慢逛,一两个小时也够了。
18 变色龙。
19 蝴蝶。
20 小溪。
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公共账号:tarzan9280,你就不会错过任何精彩的游记啦。无尽的旅程,永不停息的(与网易博客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