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 存心不善 风水无益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及解读



林则徐在江苏任职与江苏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对其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于1837年离任江苏。1839年就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写下《十无益格言》,充满禅机,也应是林则徐学佛心得的点滴。

一、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二、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善用人者为之下。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流低而众人从,势在必然。成大事遵道是根本,奇谋只是手段。

痴人前不可说梦,达人前不可言命。今古世人怪事,无奇不有。富贵贫贱、寿夭生死、祸福吉凶、灾厄病疾、贤智愚昧:说不尽的来由,断不清的变化。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五行管束难回避,世人不必空牢骚。

一、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点评:人生于世有三种最伟大的“爱”。一为“亲人之爱”,一为“爱人之爱”,一为“朋友之爱”,或者简言之,亲情、爱情、友情。亲情温馨,爱情缠绵,友情z真挚,而如果要辨明三者之间哪一种最为无私,莫过于亲人之爱——父母之爱!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比山高比海还深,父母对于我们的恩,我们三生也报答不了!百行孝当先。一个人无论你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头上戴了多少光环,但是如果对父母不孝,所有的荣誉都将黯然失色。“奉神无益”,如果对父母不孝,无论你对神是多么虔诚,多么的敬仰,一切都是假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父母之圣,神明犹所不及。如要敬神,何必舍近求远!

二、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点评:儒家把“人”等同于“仁”,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为仁。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气,人心仁善,这是亘古不变的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所谓心存不善,无好后果。若因一己之不善,害祖宗声誉,殃及子孙,岂不是罪加一等,十恶不赦?!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点评:兄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包括堂兄弟姐妹在内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许多人(包括我)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于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于内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令人惋惜。如今提倡优生优育,许多人少了兄弟姐妹,若有幸能有一二兄弟或姐妹,岂可不好好珍惜?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点评:孔圣人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意思说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天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人若何?为父母、为市场、为金钱名利、为工作职业,读书成为一种工具,读书沦为达到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现在我们要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己若何?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用现代人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但依然“行止不端”,学识上是大学生,品行上却是小学生,可谓读书无益,枉读诗书了。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点评:“作事乖张”乃谓为人处事不讲情理,偏执、不驯服,处处与众迥异。有句话说,人不怕你聪明绝顶,就怕你不讲道理。如果为人不善,居心不良,“聪明”就会为虎作伥,成为作恶的工具。雄狮百万能伏,国贼一个可畏。难怪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敬,谨慎而亲仁,泛爱众,学友余力,则志于文”,学做人在求智慧之先,圣人一片苦心,可见一斑。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点评: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只为修己身。若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不可一世,以为莫己若者,纵然读尽天下古今之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何益?徒增一恨耳!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点评:这里不是宣扬宿命论,不是奉劝人知足而止、不思进取。有句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时势造英雄,人要成事,不仅仅要知己之所能为,更要知彼之所能为否。时运不济,就是客观条件还不足以成为满足实现主观要求的条件,妄然求取,非但无益,而且有害。{系统屏蔽}不是说过,要实事求是吗?要让主观的愿望同客观现实统一,要把“求”同“时运”结合起来,学会等待时机,切莫大胆妄为。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 存心不善 风水无益
点评:青年{系统屏蔽}再《讲堂录》写到:货色两关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货者,财也。钱财是身外物。仗义疏财,是豪杰的行为;爱财如命,难成大器。{系统屏蔽}一生不爱钱、不拿钱,不碰钱,前辈之风,后人真是难以企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无功不受禄,妄取人财,与谋财害命差之不远。妄取人财,拿来布施,无异于先饱私囊后,借花献佛博取善名,典型的伪君子!然而君不见现实社会中多少所谓企业家、实业家,借造假造劣来赚取巨大利润,后又拿出 “九牛一毛”来做慈善,名利两得,不亦卑鄙乎!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点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惜爱之。外躯内气,养身莫过于养气。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系统屏蔽}又说,不为浮誉所惑,则所以以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惑,则所以制其气者重。如何养气?唯有制欲。色欲、食欲、财欲,人生于世,天下无处不有欲。若纵欲而行,伤身十分,更是有伤元气,虽灵芝妙药,服之无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以养浩然之气,诚哉斯言!

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点评:此句言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阴鸷,即积阴德之意。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若有骄奢淫恶之恶行而虽有善行亦无益于己,无济于事。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言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善地:指选择恰当的地方,即应处的地方位;仁:友善的意思,孔子的“仁”是“爱人”,但爱憎分明。老子的“仁”是亲而不爱,远而不恨。两者是有区别的。整段话用现今的话来说是“安心处于应处于的地位,心象深渊一样平静与清静,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要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政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强求结果,才没有真正的忧虑(有的人把尤作怨恨解,我认为是通忧解)哦”。

什么是“居善地”呢?说白一点,就是呆在自己该呆的地方。那哪里是自己应该呆的地方呢?这很难一概而论的,关键是要看自己的才能,个性等等,才决定你合适不合适你在某个地方的,如果你没清醒认识到自我,站错了地方,说不准地位不保,而且还有危险。比如唐朝张易之与张昌宗两兄弟,因为长得帅,备受武则天的宠爱,旬日之间,名震天下。这两人一开始倒有自知之明,曾向狄仁杰请教“自安之术”。

后来他们名气越来越大,巴结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忘掉自己是谁了,最终双双被杀。这两人其实也有些才能的,如果出任州县一级的官员,位置就站对了,就不至于招杀身之祸。站位是否恰当的问题,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姜子牙的才能足以胜任宰相,在商纣王手下却连一个小官也当不好,只好溜之大吉也。而有些人才能平平,贪赃枉法,却能在很高的位置上如鱼得水,这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是否相容的问题,是我们在选择人生站位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一个才能平平的贪官如能如鱼得水般占据高位的话,这个政府离倒台大概已经不远了。

什么是“心善渊”呢?也就是心要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与影响。在物质社会的今天,要如何避免受到不良习气的污染,受到社会的惊扰呢?这就需要你通过学习,或感悟,或自我修炼,要把自己的心像磐石一样稳固,不易受外界情况所影响。

什么是“与善仁”呢?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与嘉许。许多人对强者能保持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心有轻视;或者对弱者表示亲近,对强者却心存排斥。这不是真正的“仁”。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你对强者,对弱者都能待之以仁,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的。

什么是“言善信”呢?就是说话要讲信用。这个道理很简单的,大家都了解,说得也比较多,我想不必要多的解释了。

什么是“正善治”呢?就是忠于职守,用业绩说话。古今中外,无论什么事物都有可能过时,无论什么理念都有可能被更新,就是用业绩说话这一条永远不会过时。如果用业绩说话都不灵了,不按自然法则去处理事务,不要说这家公司或这个团体该倒闭了,就是政府而言,也该到了垂危的地步的。所以这一点上,我们不必存任何侥幸心理的。

什么是“事善能”呢?也就是说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它理解为有办事才能也未尝不可。但才能有大小,是相对事情难易程度而言的。苏东坡曾说:“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确实力有不逮,也没办法。但有些事情我们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弃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则。

什么是“动善时”呢?也就是合理把握时机。这是一个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什么时机做起来才合适?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在适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有的人却让事情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我们的眼光与阅历不够,如何做到“动善时”呢?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是一个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抱着与人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错不了。如果你做的事情对他人有利的,总是合宜的。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 “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6537.html

更多阅读

雾岛神宫、樱岛一日游 樱岛火山

雾岛神宫、樱岛一日游九州新干线开通后我没乘过。在福冈时有元旦和2日花一万或二万日元随便搭乘新干线的经历,因此今年早早地让他购买好元旦的票,1万日元/人。元旦,出发时路灯还亮着,大路上车很少,但一路上信号老是红色的,加上找规定的

大阪城、丰臣秀吉神社、天守阁 丰臣秀吉 大阪城

大阪城是大阪的著名地标,公元1583年丰臣秀吉花费了两年七个月的时间和四万民夫所建造而成,大阪城分为本丸、二之丸和城郭外的三之丸,四周有护城河。与中国的城堡不同的特点是:大块的石头筑成高达数丈的基础,护城河深宽,易守难攻。2011年7

2015SDCC版变形金刚大力神开箱、把玩 开箱晒物 gt大力神

提到“变形金刚-大力神”,应该是绝大多数80后男生童年的玩具梦想。当然这款玩具也复刻再版过很多次,随着玩具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可玩性和设计巧妙程度也越来越高。今年孩之宝官方再次出品全新设计的大力神,为了圆童年时的“大力神”梦,

声明:《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 存心不善 风水无益》为网友花甲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