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ppt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作品名称: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①,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②?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注释译文

其五注释

①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 驭卒,此何处? 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 之句。

②庾信诗:“深红莲子艳。”朱超道诗:“兰心带浅红。”

陆游同志空怀一腔报国志,被秦桧之孙迫害后,只好投靠在四川制置使范成大麾下,这段时间他作了大量的诗,到杜甫草堂拜谒,还曾为杜甫的绝句“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闲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到犀浦考察“黄师塔”的出处。

吴论:此至黄师塔前而作。春时懒倦,故倚风少憩。师亡无主,则 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

【朱注】叠用爱的字,言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意。)。

其六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发出恰恰的啼叫声。

作品赏析

其六赏析

这首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春。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沿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此为组诗的第六首。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

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ppt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 杜甫

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扩展阅读: 1 唐诗鉴赏大词典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55873.htm, 唐诗,杜甫,陆游,黄师塔,黄四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6127.html

更多阅读

《欢天喜地七仙女》第二部开征演员啦 大宅门第二部演员表

《欢天喜地七仙女》第二部马上就要开拍了,作为资深仙迷,怎么能错过第一时间的八卦报道呢?并且这一次《欢天喜地七仙女》剧组准备要公开招选演员啦!不知道谁那么幸运,可以成为美美的仙女O(∩_∩)O,这真是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就从今天开始,让我

黑泽明的“武”与“道”——评《七武士》原创影评 七武士

《七武士》被称为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标准最高的一部作品。影像风格采用黑白效果,画面很朴素,语言很风趣,对武打场面的描写也很简洁。没有什么特效,但是黑泽明一贯的日本文化笔触,还是让这部影片视觉效果很吸引人。黑泽明企图在这部影

《文艺十七年》之1959、1960年篇 崇祯十七年

《新文学史料》继续发表《王林日记·文艺十七年》之1959、1960年篇。编录者按:(1960年)1959年初政策有所缓和,作家们似乎有了一些希望,但没过多久,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已经显露出种种迹象。到了1960年,政治风暴果然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这是两年前的读后感,放在今天,我还会是这样写吗?无限判断的句式,常读常新。唐诗,皆以系辞传为理论依据,诠释的是人性认识,‘字符/音符’之间,形成函数关系,有无限语意,“

古典诗词: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解读与鉴赏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的组诗作品,流传最广、最为著名的是第十四和第十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

声明:《《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ppt》为网友各种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