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和沈珍珠

。”

唐代宗李豫

(726年11月11日-779年6月10日),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762年-779年在位。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结束,大唐开始走向衰落。当时,东有诸多藩镇割据,北方又有邻国回鹘不断勒索,西面有邻国吐蕃侵扰。763年吐蕃占领首都长安十五日。唐代宗为求安定,大封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朝廷政治经济进一步恶化。779年去世,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三十里的檀山)。

代宗开元十四年十月十三日(726年11月11日)生于东都上阳宫。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安史之乱中,以兵马元帅名义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改封成王,四月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吓而死,李俶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以立帝有功,恃此骄横,竟然对代宗说:“陛下只须深居宫中,外面的政事有老奴来处理。”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统兵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又向回纥借兵十万,攻打再次被叛军占据的东京洛阳,史朝义败走莫州(今天河北任丘北),史朝义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等率部相继向唐军投降。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上吊自杀,自此,唐朝完全平定了延续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但是,经过这次战乱,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北有回纥以马匹高价交换的困难局面。代宗又迷信佛教,怂恿寺院占有许多良田美宅,国家财政经济每况愈下。

由于讨伐安史叛军,西部的军队大部被撤回,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风翔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吓得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纵兵焚掠,长安被洗劫一空。

关键时刻,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番。命令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番兵惊恐,不战而走,全部撤离长安。陷落15日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公元763年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伏地请罪,代宗说道:“朕没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这种地步。”便赐给他铁券(免死牌),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长孙全绪等也被加官进爵。同时削免程元振官爵,放归田里。

自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叛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八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等共30万大军,约期从华阴趋赴蓝田,直取长安。京师震恐,代宗急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此间仆固怀恩暴病于军中。郭子仪单骑亲说回纥,大破吐蕃,使唐王朝又一次转危为安。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初二,宫中传出代宗生病的消息。这一病很是不轻,不到十天,代宗就无法上朝了。五月二十日,下达了令皇太子监国的制书,当天晚上,代宗就在紫宸之内殿驾崩了( 779年6月10日)。

代宗30岁那年,即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结束了平安舒适的生活,乱离相继的日子真的开始了。代宗在父亲被立为皇太子以后,就一直是广平郡王。他和弟弟建宁王倓一起,随父亲跟着祖父玄宗逃离京师避乱,同时参与了马嵬之变。此后,一起北上灵武,成为肃宗重新组织平叛的积极参与者和核心人物之一。

肃宗登基以后,在决定天下兵马元帅人选之初,曾打算任命颇怀才略又有较高威信的建宁王倓。但肃宗当年的布衣之交、自称“山人”的奇士李泌秘密向肃宗陈奏:“建宁王贤能英勇,确是元帅之才,但广平王是长兄,有君人之量,但尚未正位东宫。当今天下大乱,众人所瞩目者,自然是统兵征伐的元帅。若建宁王大功既成,陛下虽然不想立他为储君,追随他立功的人也不肯答应。太宗皇帝和太上皇的事,不就是例子吗?”最终,肃宗任命了广平王为兵马元帅。从此,代宗被推到了平叛的中心。

广平王被委任为兵马元帅,元帅府就设于禁中。李泌不愿意做宰相,不得不以“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名义参加平叛,也于禁中安置。广平王入内参拜肃宗,李泌就在帅府坐镇,李泌有事入对,广平王就在帅府。二人尽心尽力,配合默契。当时军务繁重,四方奏报,从早到晚随时送来。肃宗指示全部战情通报都先送元帅府,由李泌先行开拆过目,军情急切者,重新封固后连夜向宫禁之中通报。若属一般军务,则待天亮后再禀。而禁中宫门的钥匙及符契,肃宗这时也都委托广平王与李泌掌管。

张良娣与李辅国因为在肃宗政变夺权过程中立有大功,权倾一时,气焰熏天。二人倾心结交,互为表里,招致了时为广平王的代宗以及建宁王的警觉与不满。李泌为了大唐中兴,也对张良娣的专权不满,他曾劝阻肃宗立她为皇后。建宁王英毅果敢,常不分场合地向肃宗陈诉张、李二人的专权骄横;张良娣则经常在肃宗耳边吹风,搬弄是非。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了。

颇知用权的张良娣并没有坐视不顾。她很策略地劝肃宗把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立为太子,再改任建宁王为兵马元帅。张良娣企图在广平王和建宁王之间制造嫌隙以分化他们,而且把事端牵扯到李泌身上。因为,此事若付诸实施,肃宗一定会同元帅府行军长史李泌商议。果然,有一天,肃宗向李泌提及此事:“广平王担任元帅负责平叛已有些日子了,现在朕打算要建宁王全面负责征伐,又担心引起不良后果。若立广平王为太子,既确定他的储君地位,又能让建宁王发挥作用,先生以为如何?”李泌一下就明白这是张良娣的阴谋,立即直言不讳地劝阻肃宗,使这一隐患暂难萌生。

张良娣与李辅国见一计不成,更加紧了阴谋策划。建宁王年轻气盛,无所顾忌,见二人互相勾结,也数番向肃宗陈诉张良娣自恣专权,谋害广平王。张良娣与李辅国趁机对建宁王大加谮陷,双方较量激烈起来。有一天,张良娣对肃宗奏道:“建宁王恨不得为元帅,想谋害广平王。”李辅国也添油加醋,在一旁随声附和。矛盾一下暴露出来,肃宗见双方都事涉广平王,眼睛盯着皇嗣,担心会酿成大祸,心中大怒。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将建宁王赐死了。

建宁之祸,在参与平叛的众人心中留下了阴影,尤其使广平王与李泌感到惊惧。

代宗登临大宝后,仍“深思建宁之冤”,他先是追赠建宁王一等亲王爵——齐王,到大历三年(768)五月,代宗还颁诏追谥他为承天皇帝,改葬顺陵,对建宁王尽极哀荣。看来,建宁王之死在代宗心中留下了难以挥去的印记。

至德二载(757)盛夏过后,肃宗加紧了对安史叛军总攻的准备与部署。这年闰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赏三军,总攻长安、收复京师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九月十七日,唐朝大军正副元帅广平王、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回纥兵马由叶护率领作为机动队伍,在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位于今陕西长安南)以北横亘30里,与叛军10万人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战斗一开始,敌人骁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前队进逼相应,遭到敌人突然反扑,军中大乱。正当危机关头,壮勇绝伦的李嗣业奋臂高呼:“今日若不拚死一战,必将一败涂地。”说着,竟卸下铠甲,光着膀子,抡起长刀,冲向敌阵。敌军被其英勇所震慑,唐军也士气大振,阵脚方才稳住。李嗣业乘势率领前队军卒各执长刀,列阵而进,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军阵似铜墙铁壁压向敌人。刹时之间,疆场上战马嘶鸣,刀枪撞击声、士兵呐喊声,响成一片。这场血战一直从午时打到酉时,直到夜幕降临,敌军溃逃而去。战场上留下6万多具尸体。叛军退入长安后,连夜逃跑了。

唐军得到战报,代宗立即下令入城。京师长安沦陷15个月后终于收复了,这是进入战略决战以来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当身为元帅的代宗率军进入长安时,城内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迎,他们呜咽着、欢呼着,为从此结束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而庆幸,为摆脱叛军野蛮铁蹄的蹂躏而欢庆。长安城的百姓也许并不知道,刚刚赶走了叛军,一场背后的交易几乎让他们遭到灭顶之灾。

回纥兵马在攻克长安之后,叶护提出要唐朝履行肃宗皇帝当初的许诺,即索掠城中的金帛、子女。代宗劝阻叶护:“今刚刚收复西京,若马上大举俘掠,则东都之人就会皆为贼固守,收复东都就不容易了。愿到了东都再履行约定。”叶护听从劝告,与仆固怀恩各领兵由城南绕行,到浐水以东安营扎寨。

至德二载十月十八日,唐朝大军进入东都洛阳。至此,两京均已收复,平叛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洛阳百姓却再次遭受不尽的苦难。城中百姓欢迎唐军的人群还没有散去,回纥兵已按捺不住无限的贪欲,直冲向库府收取财帛,在洛阳市井及村坊之中大索三日,城中父老出于无奈,自动收集锦罗绸绢万匹奉送给回纥,回纥兵才算收敛。代宗此番也无法阻止其剽掠,还同城中百姓一道送给回纥金银财宝,叶护在洛阳城内理直气壮,毫无顾忌。

长安、洛阳两京的相继收复,代宗以天下兵马元帅身份立下了卓越战功。肃宗返回京城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十五日,将他进封为楚王。乾元元年(758)三月改封成王,五月十九日,立为皇太子,十月五日,举行了册礼,确立了他的皇位继承人地位。

随着平叛战争的节节胜利,尤其是肃宗病重以后,朝廷上下都普遍感到潜在的政治危机。

肃宗病重期间,朝廷官员几乎难与皇上相见。奉命前往河中地区镇抚平叛兵马的老将郭子仪行前,坚决请求皇上召见,说明即使像郭子仪这样的老臣对朝廷政治态势的发展也心中没底。不停涌动着的政治斗争的暗流,随着肃宗的病危已渐成波涛汹涌之势,只是一时还未有突然爆发的机会。

把皇太子掌握在手中,李辅国、程元振已是胜券在握,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当天夜里,二人勒兵入宫,会于三殿前,将越王系、段恒俊、朱光辉与其他同谋者百余人一网打尽。然后,又打着太子的旗号,派人前往肃宗所在长生殿。毫无顾忌地把正在肃宗皇帝病榻之旁的张皇后强行拉走,然后幽禁于别殿,同时被幽禁的侍者还有十几人。

这一幕确实惊心动魄,大内之中一派混乱,事变折腾了一夜,直到天亮时才稍稍平息下来。肃宗遭此变故,更受惊吓不小,事隔一天,就撒手而去了。

李辅国、程元振等见完全控制了内外局势,遂放心地将代宗迎接到九仙门与群臣相见,行监国之礼。就这样,代宗李豫在李辅国等人的簇拥下,一身素服,开始了帝王一生的奔波。

代宗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因宦官的拥立而登基的皇帝。

唐代宗李豫,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一说十月)十三日,生于东都上阳宫之别殿。这一天,在他登基以后被立为天兴节。初名李俶,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758)十月册为皇太子后,改名豫。他的母亲吴氏,后被追尊为章敬皇后。

唐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代宗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宗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底消除的祸患。不过,安史之乱最终是在代宗时平定的,这是代宗最为得意的事。经历了八年动荡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再无法达到开元天宝时期的太平治世,代宗的重要任务就是医治战乱的创伤,但动荡和磨难不仅抵消了他建设国家的热情,也使他开拓进取的锐气严重缺失。越是到后来,他越是颓废,甚至怀疑人的力量,平日里遇到紧急情况时,经常是口诵佛经,《仁王经》成为他消灾赐福的力量源泉。

代宗从父祖手中接过烂摊子之初,盛世的繁华还留在人们的回忆中,十几年后,他却把一个更加烂的摊子传给了他的子孙。从此,大唐帝国往日的盛景已是明日黄花,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再现的记忆了。代宗能否如欧阳修所说算得上“中材之主”尚可斟酌,《旧唐书》中把他比为古代的“贤君”,无疑是溢美之辞了。

宝应元年(762)四月二十日,代宗柩前即位。经过一番周折,代宗开始亲政。他亲政以后,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委任奉节郡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所谓“国之大事,戎马为先”,这一天是宝应元年(762)四月二十五日。

看得出,代宗即位后,确实把平叛当成了重要工作。在他部署平叛的过程中,也对朝廷上下、宫廷内外的人事关系进行了调整。五月于丹凤楼颁布的大赦制书已透出这一意图。其中可注意的内容是:玄宗时被废黜为庶人的王皇后、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等均恢复了封号,因擅兵被废为庶人的永王璘等也予以昭雪。代宗的良苦用心似乎是通过对皇室成员的平反昭雪来梳理玄宗、肃宗时期淤结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寻求开拓进取的途径。假如代宗能够沿着这一思路顺利地进行下去,再利用肃宗平叛时期图谋中兴的余荫,未尝不能获得一个有所突破、有所振作、全面中兴的良机。但是,由于内政头绪繁杂,兼以外患交困,特别是宦官势力过于膨胀,致使代宗的努力在刚刚闪现出一丝希望之光后即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是大唐帝国的悲剧。

宦官势力的膨胀,在代宗刚刚亲政之初就引发了一些敏感问题。李辅国恃功自傲,曾对代宗讲:“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代宗因此很不痛快,但不得不表面仍加尊崇,暗中却利用程元振来对付他,以至于后来将李辅国暗杀于家中。

宝应二年(763)正月,安史叛军的最后一个元凶史朝义走上末路穷途,自缢而死。很快,降将李怀仙就将他的首级送到京师。元凶授首,大功告成,唐朝诸道兵马皆凯旋班师。
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和沈珍珠

史朝义的死,标志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总算平定了。八年之中,不仅玄宗、肃宗各赴黄泉,唐朝皇帝换了祖孙三代,叛军元凶也变了两姓(安、史)父子四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代宗完成了肃宗未竟之事,总算可以告慰祖宗,松口气了。举国上下的黎民百姓似乎一夜之间忘却了兵灾战火的苦痛,也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听到这一喜讯后所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百姓的欢呼雀跃,使人暂时淡忘了为平叛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别的不说,仅仅在史朝义退出洛阳后,收复洛阳的回纥兵就大肆掳掠,杀人万计,城中大火十几天不灭。朔方兵、神策军也以洛阳等地久陷敌手,推波助澜,纵兵抢掠达三个月才停止。平叛大军所过之处,邑落为墟,比屋荡尽。时正值隆冬,百姓饥寒交加,有的竟以纸为衣,聊御风寒,令人为之心酸动容。

代宗时期的帝国,百事待举、人口流失、土地荒芜,人吃人时有发生。天灾人祸,饥荒瘟疫,肆虐着已经萧条的城市和乡村。郭子仪曾向代宗描述过河南都畿一带满目疮痍、人烟断绝的凄凉惨状。两京失守后,为了平定叛乱,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地边兵不得不相继东调,导致西北边防削弱,吐蕃、党项等乘机屡屡内扰。昔日四夷宾服、八方来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河、陇地区的沦陷、东北平卢镇的南迁,使天宝以来形成的边疆全面防御圈逐渐压缩,由此而改变的边疆民族形势,给唐朝的国防及内政都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平叛战争还没有结束,浙东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就爆发了袁晁起义,江南一带大大小小的地方动乱无疑加重了代宗时期朝廷的压力;平叛胜利之后,朝廷大军还没有凯旋回朝,吐蕃军队就攻入关中,渡过渭水,直入长安,代宗仓皇出逃陕州。这一事件,更使代宗朝困难重重、雪上加霜。此外,河北降将的不驯,平叛将领仆固怀恩等人的挟私以致走上反叛之路,更让唐王朝狼狈不堪。

代宗皇帝在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即位。宝应元年七月群臣上尊号“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崩于长安宫中紫宸之内殿。年五十四岁。在帝位十八年,当年十月葬于元陵,在京兆富平县。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在位期间年号有三,一为广德,二为永泰,三为大历。

代宗皇帝的一生,不仅在政治舞台上角逐得胜,在动乱中平判御边,搏击疆场有功,削除专权跋扈的宦官,剪除专擅朝政的权臣,巩固帝位,乱后求治,罪已安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多所改革,颇见成效,而且在生活上多情,颇具有几分浪漫色彩,并以多情的天子著称于唐代诸帝,他的多情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唐代宗素以宽厚仁孝著称于世,对于有养育之恩的祖父,父亲,舅父等,生前尽孝道,死后永怀念,可谓亲情笃厚。

上元末年,宦官李辅国与张皇后合谋迁太上皇玄宗于西内,太上皇大为气恼,不久病重。当时,肃宗虽泫然泣下,对父皇深表同情,但无可奈何,自己亦因怏怏不乐而身染重病,当时身为太子的代宗,其太子之位面临着严重威胁,自己的前途末卜,但他不顾张皇后,李辅国的淫威,不分黑夜,白天往来奔跑于两宫,侍奉于祖父。父亲病床之侧,躬身药膳,衣不解带者久之。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太上皇崩于神龙殿,肃宗因父皇突然去世,哀慕至极,病情突然加剧,肃宗在病塌之上,命太子承监国,他悲凄流涕从之,张皇后如召其入宫,想图谋联手铲除李辅国。他以父皇病危,经不起震惊,哭泣着婉言拒绝。张皇后便与越王李系密谋于玄武门设伏兵,搞政变,张皇后假以肃宗之命急如太子入宫,予以加害。代宗虽然已得李辅国的密报,深知自己面临的险境,但仍坚持前往宫内应诏,以尽孝道,并说;“主上疾召我,我岂可畏死而不赴乎?!”代宗即位后,对张皇后与李辅国耿耿于怀,因为李辅国和程元振手握禁军,代宗表面尊礼,而内心实欲除之,以报祖父,父亲报害之仇。宝应元年,十月,代宗利用李辅国,程元振两大宦官争权的矛盾,夜间派一名有忠义之勇的武士,窃杀李辅国之首级和一臂而去。代宗将李辅国的另一臂送至泰陵,祭奠祖父,以慰亡灵。

代宗于宝应元年,五月十九日追尊生母吴氏为皇太后,广德元年,正月,代宗接受郭子仪等上表,追谥吴太后这章敬皇后,合葬于肃宗建陵。

大历二年,七月,鱼朝恩投代宗怀念生母所好,在长安通公门外,大兴土木,费逾万亿,兴修章敬寺,主持剃度僧尼千人,以示心诚。七月,代宗从禁内出盂兰赐章敬寺,以求超度亡母,脱离倒悬之苦。

宝应二年,代宗追赠外祖父吴令桂为太尉,任命吴令桂母北,宣城令吴令瑶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家令,封濮阳郡公,吴令桂另一母弟,中郎将吴令瑜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谕德,济阳郡公,封元舅,盛王府录事参军吴溆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濮阳郡公,后迁鸿胪少卿,金吾将军。代宗另一舅父吴溱与吴溆同日开府,授太子詹事,俱封濮阳郡公。吴溱以兄弟三品,乞授卑官,代宗仍以吴溱为检校太子宾客,兼太子家令,充十王宅使,累转至金吾大将军,因吴溱小心谨慎,智识周敏,特承顾问,殊见委信,经常衔命抚慰方镇骄兵强将,元载舞权弄智,代宗欲绳之以法,恐左右泄露,唯与吴溱密谋图之。

代宗自幼丧母,就养于玄宗设置的百孙院。论其成长过程与外祖父关系不太大,但登帝位之后,怀念生母恩重,故对外祖父家封赐如此之厚,委以重任,信任不疑,当然也与其舅父们忠心耿耿,尽力于唐廷大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代宗对曾经教育过他的师,傅,也十分尊重,代宗在做太子时,国子博士张涉为东宫侍读,他即帝们当天晚上第一件事,是召这位老师入禁中,事无大小皆咨询请教,次日,即将张涉安置在翰林院为学士,亲重无比,不久,又拜其为右散骑常侍,仍兼任学士。

肃宗皇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代宗为长子,越王李系为次子,建宁王李谈居三,三人皆是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而且均有一定的竞争实力,越王李第因为直接参预张皇后发动的政变,加害于代宗,被李辅国和程元振率领的禁军当场捕杀,另当别论。

建宁王李谈曾经因肃宗欲立其为元帅而对代宗的皇储地位形成过威胁,但是,在肃宗偏信张皇后,李辅国谗言,怒易李死之后,代宗对他深表同情。

时隔一年之后,李泌与代宗谈及李谈被谗言所诬害的冤死之情,代宗流涕不已,足见他们兄弟关系笃睦无暇。

代宗即位后,立即下诏,追赠李谈为齐王,大历三年五月,李泌又与代宗谈李谈被诬杀之冤。代宗欲厚加褒赠,李泌请仿玄宗朝追赠岐王李范这惠文太子的前列,代宗却哭泣说:“吾弟首建灵武之议,成中兴之业,歧岂有此功,竭诚忠孝,为奸人所害,向使沿存,朕必以为太弟,今当崇以帝号,成吾夙志,遂追谥李谈为承天皇帝,归葬顺陵,并专下了一道诏令,称颂李谈生前的功德和才能,寄托哀思怀念之深情。

代宗的第一位皇后沈氏,为吴兴人,出身江南太湖流域名门大族,祖辈世代为官,父亲沈易直曾任秘书监,沈氏于玄宗开元末年,以良家女入选东宫,被当时的太子李亨赐于广平王府。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离京城南逃,除自己的妃嫔,皇子皇孙及公主之外,其余之人皆被丢弃长安,沈氏被安碌山乱兵拘捕,送往东宫洛阳掖庭,后来李豫任天下兵马元帅,收复洛阳,在皇宫之内重遇沈氏,然后将其暂时安置在洛阳宫中,不久,史思明再陷洛阳,代宗第二次收复洛阳时,沈氏却不知去向,生死不明。

代宗即帝位,即遗使天下,到处寻访沈氏,一直没有找到。

永泰元年,七月,寿州崇尼姑广澄诈称自己为太子生母沈氏,经过审查核实,故太子所居大明宫少阳院的郛母,因此将其鞭杀,后来,代宗又派人继续寻访,仍无任何消息,遂以为沈氏可能已被乱兵所杀伤。

德宗即位,仍执意寻找生母沈氏。

大历三年二月,代宗封后宫独孤氏为贵妃。独孤贵妃的父亲独狐颖任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氏以姿色绝美而被选入宫中。不久,独孤氏就专宠后宫,被代宗册封为贵妃。

独孤氏生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聪明过人,说话做事因其父皇的喜憎而变,所以代宗对她特别钟爱。

大历九年,华阳公主不幸得病夭亡,代宗悲痛至极。

大历十年,十月,贵妃独孤氏也因病而逝,代宗几乎承受不了这连续发生的不幸而受到沉重的打击。代宗追封独孤氏为皇后,赠谥号贞懿皇后。代宗因悼念不已,故把独孤氏的遗体一直殡于内殿,以便天天探视。直到大历十三年,十月。才安葬于庄陵。

代宗对奶妈在他儿时的哺育之恩,也永不忘怀,为此专下《赠奶婆元氏颖川郡太夫人敕》敕令如下:古者缘情立礼,著慈母之制,盖圣人示德,无不报之以礼,故奶婆元氏,朕在襁褓,受其抚育,推干就湿,慈爱特深,可谓仁人厚惠茂德者矣,可憎颖川郡太夫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5008.html

更多阅读

李厂长和王厂长谁当总经理更合适呢? 王厂长 洗脚水没烧

谁当经理更合适 n某电子电器工业公司是一个由10家小厂组成的专业公司。公司行政领导班子由1正3副4个成员组成。总经理由于年事已高即将退休,需要物色一个合适的新总经理。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考察,认为现在3位副

从李银河和刑质斌被骂想到的 你好哇李银河

“只知道不要什么,不知道该要什么”——从李银河和刑质斌被骂想到的谢轶群有两位女士近来挨了公众不少骂,一个是社会学家李银河,一个是中央电视台资深播音员刑质斌。

李雷和韩梅梅 李雷与韩梅梅零食

李雷和韩梅梅(Li Lei and Han Meimei)人物出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1993)李雷和韩梅梅最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的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人物。刘道义女士,是这套初中英语教材的中方主编。当年,她和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格兰特

李渊和表兄杨广争皇位之战 李渊的兄弟

:隋唐演义:李渊和杨广表兄弟间皇权争夺 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宫殿中,上演的权力的争斗不可胜数。唐朝人的智慧和阴谋,所影响的人数,也不可胜数。他们之间的斗争依旧是残忍,而且无情的。为了皇位,表兄弟之间打仗,甚至于兄弟相残。为了获得权力,母

声明:《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和沈珍珠》为网友浮光之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