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杂病 柴胡龙骨牡蛎汤

1、耳聋耳鸣

朱进忠医案:郭某某,女,成年人。耳鸣耳聋五年,某院诊为“耳硬化症,久治不效。头晕头胀,时轻时重,严重时天旋地转,不敢睁眼,甚至恶心呕吐,失眠心烦,胸胁苦满,大便秘结,小便时清时黄,脉弦滑。综合脉证,诊为痰火郁结,肝胆阳明俱病。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甘草,10剂诸证好转,30剂后头晕耳聋消失,但仍时有耳鸣。

按语:观本案脉证,显为肝气郁结,痰火阻滞,肝胆阳明俱见之侯,以本方加减而有良效。

2、震颤麻痹

朱东奇医案:姜某某,男,42岁,1982年11月2日初诊。半年前在田间劳动,突闻其子车祸,遂抱往医院抢救。途中适逢下雨,加之衣着单薄,心情急愤,浑身汗出。翌日即感肌体违和,周身困重,时而寒热,语言迟缓,腹胀纳少。继而筋惕肉颤,手不能做细活,走路慌张,全身痿软无力,肢体麻冷。曾经某地医院检查为“巴金森氏病”,予服安坦、左旋多巴等药治疗,上述症状一度缓解,后又复发。近半月诸症加剧,卧床不起,转请中医治疗。诊其脉弦滑,舌红苔黄厚根腻,口粘发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患者平素禀性沉默,寡言少语,今既失之惊恐内伤,又复加风雨外袭,以致内外相客引而为病。且久病失调,忧虑日增,致肝气郁结,横犯脾土。治以疏肝理脾,解郁安神,清热镇惊。处方:

柴胡12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桂枝6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党参12克,大黄6克,丹参15克,百合12克,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

服药5剂,症状大减,自觉浑身松动,肌肉震颤偶发。宗原方去大黄、茯苓,加焦三仙各10克、莱菔子10克,继服5剂。后以逍遥丸调理月余,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已能参加正常劳动。

按语:本案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肝主筋、藏魂,卒受惊吓,肝气逆乱,不能主筋和藏魂,则见筋肉颤动,痿软无力,神情恍惚等症。用本方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清热镇惊。方证相符,故获良效。

3、手足妄动

朱进忠医案:张某某,女,12岁。手足乱动,行走不稳,挤眉弄眼等五个多月。某院诊为“舞蹈病”。烦躁易怒,时时叹气,脉弦而细。综合脉证,诊为邪入少阳,痰湿内郁,风邪外客。故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解少阳,化痰湿,疏风定痉。

柴胡3克,桂枝6克,白芍6克,黄芩6克,半夏6克,党参6克,茯苓6克,生龙骨6克,生牡蛎6克,甘草6克,生姜2片,大枣2枚。

服药3剂诸证好转,继服30剂而愈。

按语:据报道,本方用于肝胆俱病,痰火挟胃热所致小儿舞蹈病,有一定效果。

孤云独闲:芍药柔肝止痉。

4、心悸紧张,胸闷气短

黄某,女,41岁,1997年5月4日初诊。患者平时情绪易紧张、激动,病前有劳累及轻度感冒史,后感乏力、心悸、胸闷不适,在外院疑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建议住院。患者听说患心脏病后,极为紧张,夜眠不安。虽经多方治疗,却诸症加重。入院时患者体形偏瘦,惊恐不安,时心悸欲脱,胸闷气短,深吸气后方舒。胸前区隐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腻。检查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先予心理疏导。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柴胡15g,黄芩、白芍、川芎、桂枝、茯苓、全瓜蒌、白术、姜半夏、枳壳各10g,川连3g,生大黄4g,煅龙牡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10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去川连,加珍珠母20g再进,配合柏子养心丸口服,症状逐渐消失。

按:本例心悸、胸痹,多由素体虚弱,情志不畅、劳逸失调所致。临床运用时,若心肝火旺者,酌加黄连、赤芍等;心脾不足,合归脾汤;肝肾阳虚者配以天王补心丹加减。

5、慢性腹泻

赵某,男,38岁,1997年3月9日初诊。腹泻近6年,日2~3次,多处更医治疗未愈。症见溏泻,每遇生气或精神紧张时腹泻加重,甚则日大便6次,有泡沫,肠鸣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药用:

柴胡15g,桂枝、焦白术、半夏、党参、木香、防风、补骨脂各10g,生白芍、煅龙牡各30g,茯苓20g,黄芩6g。每日1剂,水煎服。

服7剂后,大便日1次,稍溏,腹痛减轻。继服7剂,大便正常,腹痛消失。后以参苓白术丸、逍遥丸口服,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肝木郁滞,横克脾土,则腹泻腹痛。以该方加减,较用痛泻要方、参苓白术丸效果明显。笔者体会,方中煅龙牡安神定志,固涩止泻,配合大剂量的柴胡疗效很好。补骨脂对慢性腹泻,无论何种证型用之均可增强疗效。

笔者还常用该方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亦很好。患者临证一般有胃脘畏寒、隐痛喜按、舌淡等中阳不足症状。若出现口苦、苔黄等胃热症状常提示亦有急慢性胃炎。此病患者以寒热夹杂证多见。主证中还常伴出现嗳气、吞酸、腹胀等肝气不疏症状。笔者一般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桂枝5~10g,大黄用量3g左右(小剂量可消炎,增进食欲助消化。若有腹泻宜去),生姜易为炮姜,并常加白及、仙鹤草、乌贼骨等药;疼痛明显者合白芍、甘草、失笑散等;腹胀明显加广木香、乌药。其中煅龙骨、牡蛎不可去,药理亦提示此碱性药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神、制酸护膜作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杂病 柴胡龙骨牡蛎汤
6、阳瘘

孙某,男,29岁,1997年10月20日初诊。半年前和爱人同房时发现窗户开着,且觉有一阴影晃动一下。受此惊吓,后同房时或者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刚刚勃起不到几秒钟即完全萎软。外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曾按肾阳亏损治疗,前后服补肾壮阳汤剂及成药等始终无效,反增口干,浑身燥热感。观其形体偏瘦,情绪不宁,心烦易醒,腰不痛不酸,体力尚可,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辨证为肝郁痰扰。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调三焦,理筋脉,疏肝木。药用:

柴胡15g,黄芩、半夏、茯神、五味子、柏子仁、合欢皮、青皮、陈皮各10g,潼白蒺藜各20g,生大黄6g,煅龙蛎各30g,黄连3g,桂枝6g。每日l剂,水煎服。

配合心理疏导,嘱其爱人改变性交姿势,逐渐增强其信心。服药14剂后,阳事时举,但仍举而不坚。又服7剂,阳事举而稍坚。再服7剂,举而能坚,康复出院。

按:该患者有明显的情志诱因,由于素体胆气不足,受此惊吓,肝失疏泄,肾气失助,难充其力,故临时不兴,痿弱不举。柴胡、青陈皮、潼白蒺藜疏肝解郁;茯神、五味子、合欢皮、龙骨、牡蛎安神定志;柏子仁润肠;黄芩、黄连、大黄、半夏清肝泄火,化痰除湿。笔者临证对出现阴虚火旺者常合二地鳖甲煎加减,肝经湿热者(常出现于前列腺炎患者)合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胆郁痰扰者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7、阳痿

朱进忠医案:陈某某,男,41岁。频繁遗精七八年,针刺治疗后,非但遗精不减,且发现阳萎,前后服龟灵集、三肾丸及温肾壮阳之品达三百多剂无效。近来年,亦感头晕心悸,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沉弦而缓。综其脉证,诊为三焦气滞,寒湿不化,心肾不交,命火失养之疾,乃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理三焦,化寒湿,交心肾。

柴胡6克,黄芩9克,半夏9克,川军3克,甘草6克,党参9克,桂枝12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生龙骨15克,牡蛎15克。

服药3剂阳痿好转,继进20剂诸症均愈。

按语:阳痿多责之于命门火衰,温补下元乃医者常用之法。然本案病情复杂,为三焦气滞,寒热夹杂,心肾不交。用本方在于疏通三焦,寒热并治,心肾并调。所以治疗本病必须详审病因以论治。

8、遗精

朱进忠医案:郭某某,男,40岁。遗精五年,频用固精止遗之剂不效,近两年来更加严重。一般二三天遗精一次,有时几天连续遗精。头晕头胀,失眠心悸,烦躁易怒,胸满串痛,少腹拘急而冷,口苦咽干,指趾厥冷,舌苔黄白而润,脉沉弦。证脉相参,诊为肝郁气结,疏泄失职,肾关失固。为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6克,黄芩9克,半夏9克,花粉9克,党参9克,桂枝9克,茯苓9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5枚,川军3克。

服药4剂遗精好转,继服80剂而愈。

按语:遗精一证,虽然肾气不固为多,但其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亦可致此,当分其心、肝、肾而求之。本案少用固精之品而取效,在于调治肝木也。

孤云独闲按:大黄、半夏,常用来治急,一般不作久服,恐损伤正气。但此例服药80余剂,只要症状渐愈,不拘限制。

9、胃肠寒冷 腹泻 手足心发热

陆某,男48岁。2002年8月8日初诊。胃肠寒冷伴腹泻反复发作十余年。虽曾多方诊治,久服大量桂附温热之品,则属徒劳。顷刻自觉胃肠发冷,夜甚于昼,用掌心捂之略减,常于夜半因胃肠发冷而醒。另有手足心发热,虽严寒之冬夜,亦必露手足于衾被之外,其痛苦无以言状。伴大便日行四次,不成形,无粘冻及脓血,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弦。予药:

柴胡10,黄芩各10,川连3,郁金12,煅龙骨30,煅牡蛎30,酸枣仁18,远志6,石菖蒲12,合欢皮花10,茯苓30,白术30,扁豆15,车前子(包煎)30,芡实15,石榴皮15,诃子6,莲肉15,仙鹤草30,知母15,黄柏12,肉桂5,鸡内金15。

7剂后,胃肠畏冷感十去其七,怪症向好,大觉宽松,大便一日二行,已基本成形。循原法治疗2周,诸症悉除。至今未发。

按蒋师认为,本案患有肝硬变,肝郁失却条达,情绪长期欠舒畅,遂生怪症,并非一般寒热失调之疾。而前医皆投大剂桂附温补之品,久治不愈,情志愈加不畅,新旧之邪相合,乃为虚实夹杂之证。此刻再纯予峻补,实犯虚虚实实之弊。蒋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直取少阳,意在调和、解郁、安神,肝脾同治,温清并用。十年痼疾,竟一举治愈。

孤云独闲按:本方三大主症:胃肠寒冷,手足心发热,腹泻。前医皆投大剂桂附温补之品,为什么不效?因为忽视了本病的根本病因是“肝硬变”,病位在肝。另外,手足心发热,虽严寒之冬夜,亦必露手足于衾被之外,这是胆热所致。所以本证,应该是胃寒胆热。但从所用药来看,本例确是见识不同。本方用药可以归纳为四组:一是清肝胆之热,柴、芩、连、知、柏;二是安神开窍,龙、牡、枣、远、菖、合;三是健脾涩肠止泻,苓、术、扁、车、芡、榴、诃、莲;四是少佐之品,仙鹤草凉血止血,郁金舒肝行气,肉桂温肾,鸡内金助消化。综观本方,只一味肉桂,并无温阳暖胃,而药后胃肠寒冷十去之七,证明此胃肠寒冷不是真正的胃阳虚,而是阴邪偏盛。如果是真正的脾肾寒冷,不该有四肢冬夜伸出衾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4044.html

更多阅读

我是如何发现桔梗治疗痛风病的 澳门发现痛风千年秘方

原文网址---http://www.shuojiankang.com/thread-96237-1-1.html品清我是如何发现桔梗治疗痛风病的1983年我第一次痛风病发作,左脚母趾红肿、烫手,并引起整个左脚水肿,疼痛难忍。当时诊断为丹毒,住济南军区总医院中医科治疗,吃中药、静

犬的癫痫检查诊断与治疗 犬病鉴别诊断与防治

犬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4岁以内患病率60%左右。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

声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杂病 柴胡龙骨牡蛎汤》为网友查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