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有力 《埃及阿斯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灾难性的印 尼罗河阿斯旺大坝

2009年03月17日

  壹朝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牟溥

  美国康乃尔大学生态学博士

  现任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助教授

  阿斯旺(Aswan)大坝的设想和兴建

  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十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一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2000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这些挑战,也就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厉的科学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

  阿斯旺(Aswan)大坝的设想和兴建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一些专家建议,埃及可以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高坝,从而调节河水流量,并扩大灌溉面积。五十年代,当时的埃及(阿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由于埃及人口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

  当时的埃及政府和水利专家们认为,修建尼罗河高坝是一箭数雕的高明之举。首先,高坝既可以控制河水泛滥,又能够存储河水、以便在枯水季节用于灌溉及其它用途。埃及的可耕地主要位于尼罗河两岸以及尼罗河三角洲的洪泛区,建成高坝后可以大幅度扩大可灌溉的耕地面积,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人口。其次,大坝建成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工业化提供充裕而廉价的能源。再次,修造大坝所形成的巨大水库及对下游水位的调节,可以发展淡水养殖及内河航运。

  埃及政府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于1959年完成了阿斯旺(Aswan)大坝工程设计,1960年破土动工,五年后大坝合龙,1967年阿斯旺(Aswan)大坝工程正式完工。这个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一百一十二米、长五公里,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内形成了一个长六百五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到1970年,大坝内安装的十二部水电发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转。

  大坝水库的巨大容量不仅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还利用蓄积的水量扩大了灌溉面积,因此,近一百万公顷的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同时,大坝电站每年发电80亿度,解决了埃及的能源短缺问题。可以说,当时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的预期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然而,由于当时人们熟悉上的局限,低估了水库库区淤积的严重性,因而对大坝工程可能的效益过于乐观。兴建大坝时形成的巨大的纳赛尔湖,由于泥沙的自然淤积,水库的有效库容逐渐缩小,因而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大坝工程的设计者未能准确地估计库区泥沙淤积的速度和过程。根据阿斯旺大坝水利工程设计,这个水库百分之二十六的库容是死库容,而每年尼罗河水从上游夹带大约六千万到一亿八千万吨泥沙入库,设计者按照尼罗河水含沙量计算,结论是五百年后泥沙才会淤满死库容,以为淤积问题对水库的效益影响不大。可是大坝建成后的实际情况是,泥沙并非在水库的死库容区均匀地淤积,而是在水库上游的水流缓慢处迅速淤积;结果,水库上游淤积的大量泥沙在水库入口处形成了三角洲。这样,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容就明显下降,水利工程效益大大降低。此外,浩大的水库水面蒸发量很大,每年的蒸发损失就相当于百分之十一的库容水量,这也降低了预计的水利工程效益。

  更为严重的是,埃及政府和工程设计者在建造如此宏伟的大坝时,还忽视了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既没有对此作出认真评估,也未曾慎重考虑生态和环境受破坏后的因应措施。

  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确有一些正面作用。比如,大坝建成前,随着每年乾湿季节的交替,沿河两岸的植被呈周期性的枯荣;水库建成后,水库周围五千三百至七千八百公里的沙漠沿湖带出现了常年繁盛的植被区,这不仅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而且有利于稳固湖岸、保持水土,对这个沙漠环绕的水库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大坝建成后仅二十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于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份。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乾旱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充,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其次,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硷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硷化。

  第三,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尼罗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份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了百分之以上,由每升一百六十毫克上升到每升二百五十毫克。此外,土壤盐硷化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大大增加,既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也提高了尼罗河水的含盐量。这些变化不仅对河水中生物的生存和流域的耕地灌溉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毒化尼罗河下游居民的饮用水。

  第四,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衍。这些水生植物不仅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同时,水生植物还大量蒸腾水份,据埃及灌溉部估计,每年由于水生杂草的蒸腾所损失的水量就达到可灌溉用水的百分之四十。

  第五,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腐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骤减,水中固态悬浮物由1600ppm降至50ppm,混浊度由每升三十至三百毫克降为十五至四十毫克。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腐蚀。大坝建成后的十二年中,从阿斯旺到开罗,河床每年平均被腐蚀掉2厘米。预计尼罗河道还会继续变化,大概要再经过一个多世纪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河道。河水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再加上地中海环流把河口沉积的泥沙冲走,导致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不断后退。一位原埃及士兵说,他曾站过岗的灯塔现在已陷入海中,距离目前的海岸竟然有一到二公里之遥。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

  在六十年代阿斯旺大坝兴建时,人们对大坝的熟悉还是片面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陆续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当中,有些是设计时预料到、但无法避免或无力解决的;有些则是有所预料、但对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还有些问题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要精确地预测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在兴建大坝前,要判定大坝工程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目前很多国家的公众舆论和学者专家们往往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持反对或谨慎的态度。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并非易事。首先,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很难用资金这个单一标准来综合衡量和测算。其次,目前人类还只是在观测大坝的近期后果,而对大坝的远期影响还很难预测判断,由于有些影响在大坝建成后的几十年内可能还不明显或尚未显露。第三,如何准确可靠地观测生态和环境的变化还是一个难题,例如,河水含沙量、水库鱼产量、水量蒸发率等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采集,但是还有很多数据的观测分析还有待探讨研究。第四,究竟以哪些数据信息来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效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如何权衡判断利与弊,到底利多大、弊多深,利能否抵消弊,这些问题尚需深入探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的超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还没有一处建立起一个完整综合的生态和环境监测系统,上述的困难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例如,从如何评价阿斯旺大坝对流行病发病率的影响这一问题中,就可以看出,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虽然非常必要,却是十分困难的。当年有的专家曾经提出,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将会导致血吸虫病患大量增加,主要的理由是寄生钉螺在缓慢的流水中会繁殖迅速。但是,大坝建成后的统计数字却表明,大坝建成前后血吸虫流行指数的差别并不明显,而肠血吸虫则在大坝建成后有增加,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明了,但似与大坝无关。

  然而,流行病发病率不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居住迁移以及医疗卫生水平变化的影响。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分析大坝建成前后血吸虫流行指数的差别,就显得更复杂了。也许还需要在埃及找到一个经济、社会、医疗水平还停留在三十到五十年代状态的地区,这样才能观察到,在没有明显社会经济进步的情况下、建坝对血吸虫流行指数有什么影响。

  考虑这个问题对中国有直接意义,长江中下游地区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后来该流行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是否会产生新的钉螺滋生地、使血吸虫病发病率上升,是值得留意的。

  实际上,仅仅讨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不够的,因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会转变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损害。例如,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两岸土地肥力的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这大大提高了农业本钱,降低了农业收益。1982年有一位土壤学家估计,由于土壤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农业净收入下降了10%。结果,虽然因为水利灌溉条件的改善,使农作物由一年一季变为一年两季,单位土地面积的年产量增加了,但投入本钱却增加得更快,导致农民净收入下降。

  又如,尼罗河携带下来的泥沙不仅是土壤肥力、土壤水份的来源,而且还曾经是尼罗河下游一带蓬勃发达的制砖业的基本原料。可是设计、修建大坝时,水利专家们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大坝建成后,泥沙骤减,使当地的制砖业逐渐凋零。

  如果一个大坝已经建成多年,人类该如何面对它带来的种种正面、负面的影响呢?目前,世界各国民众主要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部份环境保护人士主张废掉水库大坝及发电设施,他们认为,大坝所带来的各种效益与其产生的负面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另一部份人则认为,应该对大坝加以改造,既然大坝已经建成了,只好逐步治理相关的种种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人类应该注视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积极采取措施、想法减缓这些负面影响,"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但是,也要看到,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持久性的、难以治理的。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大坝的直接经济收益时,万万不可无视大坝的负面后果。

  灾难性的印度大坝

  陈刚起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研究员

  美国佛罗里达州亚特兰大大学访问教授

  伍业钢

  美国怀俄明大学植物生态学博士

  现任美国南佛罗里达州水资源管理局环境科学高级研究员

  一、兴办水利工程事与愿违

  二、Rajghat大坝的教训

  三、昂贵而又危险的德里大坝

  四、政府在为谁建坝?

  印度曾经耗费巨资,修筑了一系列水库大坝用于发电灌溉,这些工程多是大规模的水利电力工程,一度被视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杠杆。前印度总理尼赫鲁就说过,"大坝是现代印度的圣堂"。诚然,政府和民间都期望这些工程造福于社会,然而这些工程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却证实,事与愿违,不少工程成了印度挥之不去、无法摆脱的灾难。

  本文通过份析印度大型水电工程的历史教训,说明建坝修库可能带来的现实问题和对将来构成威胁的隐患。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当其冲的是生态和环境恶化,包括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野生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峡谷内滑坡的危险性上升、泥沙淤积日趋严重、水库库容持续减少、水库寿命缩短、制洪能力受损等。其次,还要看到灌溉工程会影响地下水位,导致土壤盐硷化,致使当地的农业产量下降。第三,政府及工程当局为追求水力发电的收益,在水库中蓄水过量、洪峰来临时又仓促泄洪,使下游居民无故地遭受生命财产损失。最后,近来有关专家提出惊人的发现,印度的德里大坝有引发八级以上大地震的隐患。政府当初就决策草率,不顾科学家的一再警告;现在为了外交上的需要和已经投入的数十亿英镑,不愿做任何反省,仍然固执己见,甚至编造数据、企图欺骗舆论。
[强有力]《埃及阿斯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灾难性的印 尼罗河阿斯旺大坝

  笔者在讨论中试图说明,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之前,应当作深入周密的研究,详尽全面地对生态和环境进行评估,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人类必须遵循与大自然协调共存的原则,切不可图一时之名利,委曲仓促地兴办水利工程,否则不仅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而且可能毁坏子孙万代之生存环境。

  一、兴办水利工程事与愿违

  印度筑坝修库、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结果不但当初工程的设计目标未能实现,反而引起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严重问题,还造成了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

  1. 水利灌溉工程造成土壤盐硷化

  兴建水利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灌溉农田。但是在印度,许多灌溉工程造成了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硷化,结果粮食单产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印度共投资七百十五亿卢比(合五十七亿美元)用于灌溉工程,相当于每公顷投资一万五千卢比。当初的设想是,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后可使每公顷粮食单产提高到四至五吨,但是在利用了这些灌溉工程之后却发现,实际上每公顷单产仅一点七吨,投资迟迟不能收回。

  一方面,水库库区周围的地下水位因水库蓄水而普遍上升;另一方面,在灌区内长期连续灌溉也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上升、土地过涝,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从离地表二十多米上升到地表附近。库区周围和灌区地下水位的上升不但妨害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进一步导致了土壤盐硷化。现在,印度已经盐硷化了的耕地达到六百万公顷,而且,土地盐硷化还在继续蔓延。根据印度水利管理研究院的统计资料,整个印度已经有近一千万公顷的灌区耕地过涝,两千五百万公顷的土地将遭受盐硷化的威胁。

  另外,灌溉系统内的农药残毒、化肥残留物会污染水体,产生水传染病(WaterborneDiseases),这些传染病源通过灌溉系统又四处扩散,传播着病毒及毒素等有害物质。这些现象都是当初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没有预见到的。

  2. 为了筑坝修库而大量砍伐森林

  从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出,印度每年损失一百三十万公顷森林。仅仅根据1975年的统计,印度因筑坝修水库就破坏了五十万公顷森林,这几乎占每年森林损失量的百分之四十。例如,在修NarmadaSagar水库时就沉没了四万多公顷森林;又如,为了这个水库的库区移民,开辟新房民区时又砍伐了一万五千公顷森林。也就是说,就这个水电站而言,建坝修库、利用水力发电的代价是,每增加十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就要牺牲掉五十公顷森林。事实上,从生物能量的角度考虑,只需要二十五至三十公顷的生物量就可以产生同等的能量。

  大量砍伐森林,既损失了宝贵的木材资源,又破坏了生态和环境,并使许多野生生物濒临灭绝,还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小气候发生异常变化等。无论从生态、还是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3. 水库严重淤积

  由于印度当局单纯从水力发电和水利工程的角度组织安排水利工程的施工,缺乏从生态和环境角度出发考虑的流域性整体协调和管理,施工期间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无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致使该流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库的泥沙淤积量大大超出了设计水库工程时的预计值。那些大量流失到水库库底的泥沙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许多大坝的实际寿命比预期寿命缩短了百分之三十。从表1可以看出印度部份水库的泥沙年淤积量的预期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距悬殊。

  表1. 部份水库的泥沙年沉积率(单位:万立方米)

  水库名称

  预测值

  观测值

  Bhakra

  2,838.0

  4,131.0

  Maithon

  84.4

  737.9

  Panchet

  244.6

  1,176.0

  Ramganza

  134.4

  538.8

  Tungabhadra

  1,209.0

  5,067.0

  Mavurakshi

  66.4

  246.8

  Ukai

  919.1

  2,685.0

  Nizamsagar

  65.4

  1,077.0

  4. 建坝也未能有效防洪

  这些大型水利工程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防洪,实际上,由于库底泥沙淤积,缩小了有效库容,使水库调节洪水的能力减弱,达不到设计的防洪标准,结果水库下游仍然受到洪水危害。更有甚者,一些水电站管理部门为了追求利润、平时维持高水位发电,汛前不腾空库容,一旦洪水来临时,为了保全大坝就开闸泄洪,使下游地区承受不应有的人为的洪水灾害。根据Bandyopadhyay的资料,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印度因洪水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为九点三亿卢比,而到了七十年代末,这个损失达到十一点二亿卢比。可以说,总体上来看,印度建坝防洪的工程似乎是得不偿失的。

  二、Rajghat大坝的教训

  Rajghat大坝是在Betwa河上,继Pstivhhs、Dhukwan和Matatila三座大坝之后的第四座大坝,位于北纬24度45'45",东经78度14'。大坝于1982年竣工,长十一点二公里。这条河流域地处丘陵地带,年总降水量九百至一千一百毫米,季节分布不均。大坝建造之前,在雨季这个地区经常爆发洪水,河水急、流量大,而在非汛期却严重缺水。建造Rajghat大坝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调节这个地区一年四季的河水流量和水利条件。

  1. 大坝工程非常昂贵、消耗巨额投资

  整个工程投资庞大,本钱昂贵,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为了修造水库共沉没和损失了近三万七千公顷土地,有七十五个村庄全部或部份被淹,一万九千多人被迫搬迁,需要大笔对库区原居民的搬迁和补偿费用。虽然这个水库建成后能够灌溉大面积的耕地,但是和建库所损失的土地相比,这项水利工程的代价就是,每灌溉六点五公顷土地就要损失一公顷土地。

  其次,为了保持水土需要大量持续的投资。该地区水土保持的代价很高,在同一条河上先于Rajghat大坝修建的Matatila水库曾出现严重淤积,以至于随后多年不得不追加水土保持投资。Matatila水库建造前,预计年淤积量为每平方公里一百三十二立方米,可是建成后的实际淤积量却达到了每平方公里四百四十立方米,是预计的三倍多。结果仅在Matatila库区周围一千五百多公顷的土地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就耗资九十万卢比。据此估计,如果在Rajghat大坝上游,对需要保持水土的地域面积的一半实施水土保护政策,就得花费四千八百多万卢比;而要真正有效地全部控制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总投资就将高达一点四亿卢比,占Rajghat大坝总投资的近百分之十二。

  再次,为了灌溉库区周围二十四万公顷的土地,Rajghat大坝工程不得不修建了一条长四百八十米、高四十四点五米的输水渠道,这套灌溉渠道系统本身又耗资四点八五亿卢比。这样,如果考虑到大坝的总投资以及灌溉系统的投资,农业灌溉本钱高得惊人。

  2. 大坝工程严重破坏生态和环境

  除了大坝工程耗费了巨额投资、本钱昂贵之外,它还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Bajghat大坝流域原来蕴躲着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其中有丰富的鸟类和各种野生动物。例如有印度黑羊(AntelloppeCervicapra)、印度虎(Panthera Tigris)、印度大鸨(Choriotis nigriceps)、孔雀(Pavocristatus)、长吻鳄(Crocodilus palustries)、短吻鳄(Graialisgangeticus)等。这个地区有鸟类93种,其中百分之十五属季节性迁移鸟,即从其他地区飞来过冬的候鸟。

  在大坝建筑过程中,各种施工活动,特别是爆破活动,杀伤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工程爆破使用的炸药达四百六十五吨之多,破坏了山林的宁静,给野生生物以致命打击,鸟类都"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很多大型蹄类野生动物被杀伤或捕猎。这一地域里原有大约一千公顷的森林,多为旱季落叶林和硬木林,有六十一个树种,还有一百零八种其他植物。水库工程完工后,约一百多万株树木和六千四百公顷农田被沉没水底。

  上述后果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建坝以前应当对整个流域作综合规划,特别是应充份地评估水库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作出相应的安排。否则,不但建库工程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得不偿失、使大量资金付之东流。

  三、昂贵而又危险的德里大坝 1. "胡子"工程成了消耗资金的"无底洞"

  德里大坝工程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不足、仓促上马,结果水库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早在1949年,印度地质部就提出可以在巴基拉蒂(Bhagirathi)U型大峡谷里建造德里大坝,1969年地质部提出了正式调查报告,到1972年印度政府正式批准了这份报告。但是由于工程所在的乌塔柏拉得斯州无法筹足资金,建坝工程上马以后,进展极为缓慢。直到十几年后,1986年前苏联的国家元首戈尔巴乔夫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出于政治需要,匆忙达成该项目的合作协议。此后苏联开出了援建大坝的空头支票,印度政府则立即宣布德里大坝正式上马,由国家接管工程建设和管理。

  在施工期间,项目资金一直不足。工程完工后不但未达到预想的发电能力,反而加剧了该地区的供电紧张。为了调节这个地区的供电,有关管理部门规定,德里大坝发电厂的电只供下游、不管上游。结果,不仅上游农田灌溉得不到足够电力,其他行业的用电也十分紧张。

  大坝工程长期拖延未完,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也造成很大干扰。例如,城镇排污系统是否要维修,当地医院、大学、商店是否应当建设,都因为大坝工程拖拖拉拉而变成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当地居民对大坝建设越来越反感。

  1990年9月,印度政府又拨款四千五百万英镑,用作研究和坝区河床工程经费以及坝区居民搬迁补贴。但是这笔投资一方面被官员们大量贪污挪用,另一方面又满足不了居民们日益增长的建房需求。因为当地居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房屋损失补贴,建造了许许多多简易房屋,使得简易房屋顿时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各地,这样,政府发放的房屋损失补贴越多,新盖的简易房屋也越多,房屋损失补贴成了填不满的"无底洞"。

  印度政府此时已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方面是建坝带来的生活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是过去二十多年间已投入巨额资金,工程项目已经是"骑虎难下"。原来政府预计移民补贴费一千万英镑,实际已经花费了两千万英镑。1986年时建坝预算是五亿英镑,到了1992年时预算已超过二十亿英镑,可是工程的完工还是遥遥无期,没有人能说得清终极建成这个水库和电站还要花费多少天文数字的巨额资金。

  2. 关于德里大坝抗震能力的争论

  修建大型水库必须充份考虑到水库大坝的抗地震能力问题。印度的德里大坝地区就有潜伏的地震威胁,印度的地震学家一再警告政府,坝区存在着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因为德里坝址距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接带仅十五公里,这条交接带地质运动相当活跃。有人认为,相关的一条延伸达七百公里的马尔(Mahr)地震断裂带也许正从德里大坝底下穿过,这更增加强了坝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地震学家们留意到,沿克什米尔-喜玛拉雅山走向的地震断裂带在1925年就发生过八点六级的大地震,十九年后处于这条断裂带上的毕哈尔又发生了八点四级大地震。科学家们还证实,建坝修库所产生的压力极有可能诱发地震。

  在印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担心在德里大坝地区发生大地震,一旦发生地震,极可能出现垮坝,垮坝之后下游地区将遭灭顶之灾,二十万人口及其一切财产将荡然无存。所以,地震是德里大坝"上空的乌云",是大坝工程师们的一块心病。

  1990年10月,印度政府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关于德里大坝受地震威胁的报告。报告指出,现有大坝的设计只能抵御七点二级地震,而德里大坝区确实有可能出现八级以上的地震,八级地震的强度十倍于七级地震。尽管该委员会十分清楚,大坝现行设计经不起八级以上地震的冲击,但是,又不愿意修改工程设计、增加大坝的抗震强度。因为,如果修改设计使之满足防震要求,就会进一步增加工程耗资,而政府已无法负担追加的巨额投资。

  为了不再修改计划,该委员会就提出一系列新的计算方法和证明材料,说明在大坝坝址处发生地震所产生的最大可能加速度是0.446g(g是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单位),而现行大坝设计可以满足0.5g。运用这个新的说法,这个委员会试图证明,大坝完全能承受八级地震的冲击。

  这些数据发表后,引起了地震学家们的强烈反响。持批评立场的专家们甚至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是极不负责任的伪科学家。专家委员会则申辩说,这个数据是根据美国地震学家Brune的公式计算出来的。Brune也为此作出了反应,他说,他的公式是用于计算美国加州地区较为柔软岩层的地震加速度的,但德里大坝区岩层非常坚硬,大地震所产生的加速度应在1g以上。1990年Brune在德里大坝所作的考察更加印证了他的说法。前苏联的地震专家也认为,像德里大坝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苏联,苏联政府是不会批准建坝的。德里大坝面临如此重大的地震威胁,至今尚无抵御地震的有效措施,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和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全实际上是个重大威胁。

  另外,德里坝区内的滑坡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地质勘探已经查明,德里大坝地层以断裂页岩为主,坝址以北八万米处的峡谷,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滑坡。建坝成库后,水库沉没区和顶托回水区范围内的峡谷坡面,受水位频繁涨落的影响,加之森林被毁,更易发生滑坡。滑坡产生的大量泥沙、砾石不仅会阻塞航道,沉积库内,减小库容,缩短水库寿命,而且滑坡所产生的洪水波还会冲击大坝,威胁下游。

  四、政府在为谁建坝?

  大坝所产生的生态和环境后效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坝水库的寿命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们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祸福安危。印度在设计修建德里大坝时,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大坝对各种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反馈。在不完善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大坝建设,这本来就是一种危险;而印苏外交的政治需要又把这一危险推上了不可回头的地步。而更糟糕的是,印度政府还在"将错就错",由于数十亿英镑已经填进去了,印度政府不肯因为科学家的警告和反对而把工程停下来。到了这一步,印度政府已经不是在为了社会的需要和民众的幸福修建德里大坝,大坝成了政府信誉的标志,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和地位,在大坝建设上一意孤行,建坝已成为一场政府的"赌博",而"赌注"则是民众的生命和财产。

  灾难啊! 印度的大坝。我们真诚地祈望,其他热衷于修建超大型大坝的政府不会重蹈印度的旧辙。

[牛比]近期生活照←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你的好朋友怀疑你的性别……

[揭密]【烟雨桥的约定】

[实情]我的Q友还是很卧虎躲龙啊。。。

[郑重]1187年哈丁之战

[革命性的]博士的学习经验!读后,令人茅塞顿开的科研经典之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399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转载《一位星象学家对股市的震撼预测》 2017年股市预测

原文地址:转载《一位星象学家对股市的震撼预测》作者:周易六壬观梅刚刚看到MACD论坛金融易学专版台湾刘镇老师1月21日发表的关于2015年大盘预测的帖子《星象预测:2015年8月全球股市大崩盘》,很有研究价值,验证以往的走势也十分精确,遂转帖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 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

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北京光明网学术论坛自然科学版帖 子作者:杨复青“天人合一” 是科学事实(浅谈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㈠吉神纳音景对命主来说是个性化的阳宅风水理论的实际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天人合一”是关健理论,历代风水命理

埃及游三 令人惊异的《古兰经》预言 令人惊异的海底世界

埃及行中最令人惊异的是听到导游给我们介绍的《古兰经》对世界末日的预言。当地的导游是个很实在的英俊小伙子,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但汉语讲得也不错。行程中给我们介绍了伊斯兰教的习俗、伊斯兰教的五大功课,以及每日的礼拜、斋戒等等

声明:《强有力 《埃及阿斯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灾难性的印 尼罗河阿斯旺大坝》为网友流连染紫旳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