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丽的地方,海晏 美丽神奇的地方五线谱

各位朋友,游览完151景点,沿环湖东路我们已经进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下面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晏县的基本情况。

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的北岸,是青海母亲河——湟水河的发源地。海晏县北接祁连县、门源县,东邻大通县、湟中县,南与湟源县、共和县接壤,西北与刚察县相连,西南濒临青海湖。东西宽86公里,南北长102公里,全县总面积4853.08平方公里。海晏县城位于县境东南部,距海晏县火车站5公里,离州府西海镇10公里,距省会西宁市89公里,青新公路(国道315线)、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横贯全境;境内环湖东路、沙岛公路、擦拉公路、西柳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是青海古“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海晏县属于高原亚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来海晏县的最佳旅游黄金时段是5月底至8月底。

海晏县辖四乡两镇,共有26个行政村50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全县总人口2.46万人(不含西海镇),有汉、藏、蒙古、回、土等9个民族,其中藏、蒙古族人口最多;海晏县地广人稀,人口平均密度1平方公里5人。

县境内有黄河和青海湖内陆两大水系,甘子河、擦拉河、哈尔盖河注入青海湖。湟水河发源于县境肯特达坂山南麓,流经县境东南入湟源县。

海晏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壮美。这里有闻名遐迩的青海湖、有集沙地、湖泊、湿地为一体的沙岛,黄教寺院白佛寺、夏格日山及昆仑铜柱、俗称“西海第一神泉”的热水温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基地—原子城、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金银滩草原、古城遗址西海郡以及藏族、蒙古族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等,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海晏县历史文化悠久,西汉系零羌牧地,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在海晏县设置西海郡,地皇三年废弃;东汉光武帝元年(公元25—220年)、海晏县为卑木羌牧地,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重新修缮西海郡城(又称龙夷城);汉安帝永初年间,海晏又归曹魏;东晋、南北朝时期,又先后为前汉、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北凉、后秦辖地,长达80余年;隋炀帝大业五年海晏地区归吐蕃王国;开元七年,又属安人军管区;宋为河湟吐蕃角厮啰属地;元为吐蕃宣尉使都元帅府辖地;明初为隆奔、巴沙等纳马藏族马主牧地;正德七年,为土默特蒙古游牧地;崇祯10年(1637年),又属南左末期(俗称群科旗),南右后期、东上旗;民国26年(1937年),海晏设治局;1943年建县;1949年9月海晏地区解放;1950年6月成立湟源县海晏地区工作委员会;1951年6月恢复海晏县制;1953年归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

各位朋友,通过我简单的介绍,你们粗浅的了解了海晏县的山川风貌和风土人情吧?下面我们马上进入第一个景点——青海湖沙岛。

沙岛地处青海湖北岸,背靠金银滩草原和原子城,南望海南州151景区,西临刚察县鸟岛,东接日月山,是青海省和环湖旅游带上的一颗明珠。

沙岛景区距省会西宁市120公里,青藏铁路和315国道经过景区,另外与周边的金银滩草原和原子城相连,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景区主要由沙漠、湖泊、草原等景观构成,整个景观跟宁夏沙湖有点相似。

经过这座铁路桥洞,我们已经进入了青海湖沙岛景区,景区入口处距青海湖边7公里。

前面用麦草杆结成相连的四方形围廓,围廓中种植了抗风沙、耐干旱的沙漠柳等植物,是为了防止沙丘流动,遏制草原沙漠化而人工栽植的防风固沙障,总投资近千万元。经过看林人的辛勤工作,现在的沙丘已渐渐露出了喜人的绿色。
转过眼前的这道沙梁,就进入了景区的草原观光点,也是景区生态建设,生态旅游的示范区,景区内较好地保持着自然原貌。这里点缀着芦苇湖、月牙湖、太阳湖等小型湖泊,这三个湖各有特色:芦苇湖中芦苇丛丛,黄鸭点点,犹如身处江南水乡;太阳湖状如太阳,水质清澈、透明;月牙湖顾名思义,形如一弯寒月,清澈透明,令人浮想连翩。

请朋友们往左前方看,那长有一片翠绿的地方就是景区独具特色的芦苇湖,那纯粹的绿仿佛把人带到了江南水乡,你们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在干枯苍凉的沙山下竟然生存着一片勃勃的生命?据考证,芦苇的形成,可能是从南方迁徙而来的候鸟带来的芦苇种子生成所致。其实,沙岛的芦苇湖不止这一处,在沙岛景区内还有十几个芦苇湖,湖里天鹅游弋,景色宜人,假如你们有兴趣进行沙漠探险的话,就去亲自体验一番。

右前方那形似一轮弯月的湖泊就是月牙湖。月牙湖面积0.3平方公里,海拔比青海湖稍低,属于淡水湖。月牙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响淖尔,意思是响动的湖。关于这湖的响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青海湖一带牧草长的很好,有个猎人用龙角在青海湖畔挖了一口神井,不论什么人打水,都必须把井盖盖好,否则井水就会冒出来,不可收拾。藏王松赞干布有一位使者叫罗藏格列旦巴,因在迎娶文成公主时被公主的美貌所惑,试图挑唆藏王美姻,被藏王发配至青海湖北岸。有一天,使者的佣人去打水,忘了盖井盖。没过多久,冒出来的井水淹没了草原和正在吃草的牛羊,有个叫仰华寺的寺院正在进行佛事活动,井水冲毁了寺院,淹没了正在吹号诵经的阿卡。相传每到初一、十五,夜深人静、风平浪静时,有缘之人会听到阵阵锣鼓法器和诵经声音,就好象寺院中正在进行佛事活动。“响淖尔”的名字就此而来。

离青海湖最近的这个湖是太阳湖。太阳湖面积0.2平方公里,也是淡水湖,海拔比青海湖稍高一些,你们目测一下就能看出来。

朋友们,沙岛的沙山也是景区的一绝。当沙山以它的深沉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一种强烈的原始美直袭我们的心灵。我们目所能及的除了鱼鳞状的波纹外还是鱼鳞状波纹,仿佛这儿成了人类活动的禁区。跟南方海滩洁白的细沙相比,沙山的黄沙尽管缺少前者的细腻与些许的灵性,但它却有着独特的粗犷与沧桑。

不管从沙子的粗细度还是沙山的坡度来看,沙山无疑是一个绝妙的天然滑沙场。假如到了沙山而不滑沙,那就等于到了长城脚下却没有登上长城一样,半坐半躺在滑沙板上或者不用辅助工具而直接进行滑沙,一种激越、飞扬的感觉会让你意气奋发,生气勃勃。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沙岛是一个兵家必争重要战略要地,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锈迹斑斑的箭簇和长茅等兵器,而且它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上世纪六十年代,沙岛曾出土了一口铜棺材,由于当时得不到重视,这件珍贵的文物被当作废铜烂铁交到甘子河商店,当这件事被有关人员得知后追到甘子河商店时,这件文物已被送到炼钢厂化成了铜水。现在想来,这实在是考古界的一个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

除了铜棺材,有人还曾经发现过一个麻钱堆,等有关人员赶到,因沙山的移动而没有找到。从中可以看出,沙岛地区很早就有人居住,从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3年8月,张健从青海湖南部二郎剑(海南州共和县)下水,横渡青海湖,经过10个小时行程22海里,终于成功登上沙岛,创造了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横渡青海湖的记录。在那10个小时里,青海湖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栏目组首次来沙岛拍摄节目,全国数十家电视台来此拍摄外景,对沙岛的对外宣传起了积极的作用。

沙岛作为海晏县的王牌景点,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游览,但是,我见很多朋友有左顾右盼之状,我知道前方的青海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把你们的整个思想都吸了过去,沙岛我只好就给诸位介绍到这儿,下面我们直奔此次旅游的首选目的地——青海湖。


青海湖是青海省的一个重点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五大湖之首,也是外地游客到青海旅游的首选目的地。青海湖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被誉为“高原上映天镜”,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水深平均18米,最深处达32米,蓄水量约1000亿立方米,湖中盛产一种叫裸鲤的无鳞冷水鱼,俗称湟鱼,由于湖水很泠,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十年才能长到一斤,是我国重要的水生动物,也许是优美的环境所造就的,青海湖的湟鱼,身材苗条,皮薄发亮,肉质鲜嫩。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青海省政府采取了封湖育鱼的措施。

青海湖古代称为鲜水海、卑禾羌海。藏语称“错温布”,蒙古语称“库库诺尔”,都是青蓝色海的意思。汉代称为“西海”,北魏开始称“青海”,青海省的省名就是由此而来。

青海湖是如何形成的呢?据科学考证,两百多万年以前,青藏高原以及它的周围地区原来是一片浩瀚的古海洋,由于地壳运动,迫使青藏高原隆起,大量的海水逐渐退出。青海湖就是青海高原隆起后幸存下来的一个巨大的湖泊。开始,青海湖还是一个外泄湖,湖水不断地从东面的出口泻入黄河,注入大海。以后,地壳再次变动,雄伟的日月山在东面突起,关闭了出口,青海湖才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内陆湖。

青海湖还有许多不解的神秘之处。幸运的朋友也许还能见到或听到青海湖中的“莲花生大师手印”,湖水“打盹”,“吉日鼓声”和“夫妻相会”等神秘现象。

不过,青海湖的神秘现象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最古怪的莫过于“海怪”的传说了。

“海怪”在环湖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记载:“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纹,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

据说那些目击“海怪”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煨桑祭海,敬献牛羊三牲,于是海神显灵的种种传说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开来。青海湖“海怪”是个谜,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求。有关青海湖“海怪”的传说,给青海湖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

各位朋友,时光易失,我们马上就要离开青海湖了。其实关于青海湖的话题我们几天几夜都聊不完;青海湖的波澜壮阔,湖光水色,鸟语花香我们永远也看不够;青海湖的神秘永远让我们迷恋。

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极具神秘色彩,庄严而古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白佛寺。


白佛寺地处青海湖北岸,也称“永宁寺、尕托寺、漫蓝托围寺、同宝寺、达如玉寺”等,藏语称为“拉莫尕托根得待为灵”,意思是拉莫府邸永安州,位于海晏县城西35公里处,青海湖乡南4公里的同宝山脚下,是第三世达赖喇嘛为众生弘扬佛法,于明朝万历年间派下密宗院引经师拉茂措尼嘉措活佛(第一世夏茸尕布活佛)创建的。距今已有近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总的形状是莲座状,寺院背面的山呈大象驮宝状,前面是阿尼默隆同宝山神,是青海湖的守护神,东西方与青海湖遥遥相望。

据说措尼嘉措来青海后就建造了一座帐房寺院,这就是白佛寺的前身(尖扎县境内),清嘉庆年间,这座帐房寺院随同达玉部落迁移到今海晏县境内。

七世白佛在达玉七个部落头人及信教群众的资助下,历时四年于现址开始兴建土木结构的经堂、佛殿、白佛府邸及四位活佛院和80余人的僧侣住宅,成为环湖地区具有规模的格鲁派寺院之一。

1981年7月2日寺院批准开放后,当时在第八世夏茸尕布活佛亲临指导和关怀下,并在广大信教群众的大力援助之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建了大经堂,护法神殿、法舞院、灵塔佛堂和夏茸尕布活佛的上下别馆,几位活佛院以及60余位僧侣等房屋,如今全寺共有僧侣60人,其中活佛5人。白佛寺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生前曾于1982年和1987两次来此讲经,举行宏大的宗教盛会。

现在全寺各个佛堂殿内藏有大藏经、金刚经、甘珠尔全套经法,大小佛像千余座,唐卡千余幅、金顶、镀金铜屋顶、如意宝珠、麟祥法轮、长号角、鎏铜狮子及大象,景泰蓝器具等。此外有历辈夏茸尕布的御帐。还有1984年由第六世宁果活佛旦巴拉杰从拉萨布达拉宫恭请到寺院的宗喀巴大师佛像“杰扎西道卡玛”,松赞于布亲手所造的泥印像,第五世拉茂罗桑旦贝尖参用自己鼻血绘出的四周怙布护法神第二唐卡,“焚香词”经文和部分珍贵密乘经典等。

白佛寺作为善男信女们朝圣礼拜之地,经几百年的历史,在历辈拉茂夏茸尕布活佛的努力下,为传播藏族灿烂文化,平息民族纠纷,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流芳百世的伟大功绩,也为宗教文化的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7年12月被评为“爱国、爱教、爱家乡维护稳定促发展”先进单位。2004年,俄日瓦·洛桑扎西尖木措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奖。

如今,白佛寺积极围建园林,种植树苗(1995年获得“全省种草种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资助贫困学生,开办藏医院,成为政教合一的朝拜圣地。白佛寺是一座造型别致、巧夺天工、殿宇巍峨、佛塔林立、僧舍栉比、布局自由、结构严谨、色彩华丽的古刹建筑群,置身其中,恍如身临神界,是海北州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朋友们,关于白佛寺我只能浅显地给你们讲这些,如果要了解佛学奥妙的真谛的话,那只有请对佛教有一定修为的人来给你们解说了。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有着神话传说色彩的年钦夏格日山去看看。


年钦夏格日山位于刚察、海晏两县交界处的哈尔盖大草原上,海拔4385米。吐蕃时期的宗教总的来说有两种,即苯教和佛教。苯教崇拜天,认为其初始之王来自天上,死后又返归上天。天神具有极大威力。除天神之外,他们还奉五界神、地方神、家神、战神及族神。苯教也崇拜自然物,认为神与鬼怪很多,并认为它们住在天上、地上、地下各处,住在树林、岩石、山顶之上的叫“年”,住在湖滨、冰川的叫“鲁”,对这些必须敬奉。藏族人民印象中,“年”神比任何一种神更容易触怒。凡经过高山雪岭、悬崖绝壁、原始森林之类的地方,都必须处处小心,最好不要高声喧哗,大吵大闹。否则,如果触怒了“年”神,立刻就会招来灾祸。因此,“年神”被人们称为最为灵验的神。故“年”是一种神;“钦”是藏语,“大”的意思。合意为“大年神”,包含威猛之意。夏格日意为“白帽子或白脸”。这有三层意思:一是山顶终年积雪,像戴着白色的帽子一样;二是白云常常覆盖山头;三是山腰以上尽是白石,远远望之,山巅皆白。看来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年钦夏格日山”正确的译法是:“白帽子大年神”或“白脸大年神”。
夏格日山传说是西王母修行居住过的地方,古书上记载的西王母石窟在夏格日山中。山峰顶端有一高约3米,腰围3米的石柱,宛如殿堂的廊柱,表面光洁,用石头敲去会发出金属声,上面缠满了信徒们祈求吉祥如意的哈达,这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昆仑铜柱”,被藏族群众称为“镇山神柱”。年钦夏格日山独特的山型地貌和有关西王母的美妙传说,笼罩着一层传奇色彩,是研究昆仑文化发祥与变迁的神秘之地。《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头戴玉胜,嘴里镶着虎牙,臀部装饰着豹子的尾巴,显得威严庄重,仪表非凡。这种打扮和他们信仰人面虎身的“图腾”有关,说明西王母部落在当时的情况下,还崇尚猛兽,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标志,以至进行摹仿,用虎牙、豹尾来装饰自己的首领。另外,西王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是以不同禽兽的样子装饰起来的。用禽兽喻人或以其图案作为饰物的情况,不仅存在于西王母国这样古老而边远的少数民族之中,就是在汉族生活中也是有的。大家都知道,在汉族历史上龙代表帝王,凤代表皇妃,蟒代表要臣,狻猊代表武将等等。在古代,这些人的服装、饰物上都有相应的禽兽图案,至今在古典戏剧的服饰和旗帜、桌裙、中堂画等道具中仍然能看到这种古俗。

年钦夏格日山腰脊以上全系花岗石和片麻岩,山腹之间多有天然洞穴。有的崎岖宛转,深不可测;有的高大宽敞,宛若殿堂,有的洞穴里奇石凌空,异常秀雅,还有的顶壁滴水,叮咚作声,令人神往。附近的山间奇石林立,形态千奇百怪,多种动物造型栩栩如生,犹如人工雕凿,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相传这些形态奇特的石头都是西王母的侍从和真善之物变化的。

夏格日山附近擦拉塘东南边缘的热水滩有天然地热泉,藏语为“曲库贡玛”,这就是被称为“西海第一神泉”的西海温泉景区。西海温泉景区位于甘子河大草原,湟嘉公路横贯全境,距青海湖沙岛40公里,离省会西宁百余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温泉共有九处泉眼,一字型分布在一条1.5公里的直线上,泉源暗通,地表形成大锅状,水色清澈,碧水如镜,平均水温60℃左右,日流量近千吨,常年喷涌不竭,富含锂、锶以及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病、皮肤病等病状有奇特疗效。温泉泉水水质清澈秀亮,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常饮此水,在促进消化、加快新陈代谢、维护神经机能以及养颜美容等方面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泉边一石上有一大手印和两个膝印,传说是释迦牟尼曾在此石跪饮

如果甘子河大草原上的几个景点以传说和自然相结合而闻名的话,那么金银滩草原则以人文、国防建设以及自然景观而驰名中外的。

神奇美丽的地方,海晏 美丽神奇的地方五线谱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湖北岸,草原辽阔。蓝天、白云、醉人而热情开放的油菜花和绿草茵上点缀的牛羊构成金银滩的主色调。蓝天上飘着洁白的云朵,绿草上移动洁白的羊群,藏族姑娘们柔美的舞姿,天赖般的嗓音,让人情不自禁地驻足观望。

根据记载,历史上的金银滩在从后汉书等史书称之为“锦地千里”的西羌居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是金银滩的真实写照。金银滩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在绿色的草滩上繁花似锦,黄色和白色成了抢眼的色块,黄色的是金露梅,白色的是银露梅,因此被称为金银滩;二说是因为草原丰饶,牛羊成群,从而盛产乳制品,黄的是酥油,白的是牛奶,所以被当地人称作金银滩;三说是解放初期著名的电影导演凌子风到海晏草原来拍一部反映草原两人部落相互对峙,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努力奔波,从中斡旋使牧民走向幸福生活的片子,被定名为《金银滩》。这部片子只公映了几次被停映,是因为当时金银滩是二二一厂的保密地区,据说当初李觉将军一个电话,《金银滩》便停映了。

再一说是据说很早以前,这里没有什么草滩,只是一座山峰,来往行人到了这里,只能踩石攀援而上,往返十分艰难。后来有一个姓毛的头人,发起捐款修路,蒙、藏牧民十分赞成,一共捐了几万两银子,几百两金子。谁知这姓毛的头人看到金银,便心生邪念,暗中合伙将金银偷运出境,当他们刚爬到山峰时,突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姓毛的及同伙被石头砸死,所带金银撒遍草滩,后来,人们就把这片草滩称作“金银滩”。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明末清初,蒙古王固始汗孙罗布藏丹津,青海人称“丹津王”,乘康熙王驾崩,雍正继位之际,起兵反叛清王朝,清军进兵西宁,他兵败之后,从“藏大路”,也就是现在的巴燕峡进入海晏。丹津王站在克土垭壑西望,见青海湖畔一带山险林密,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便派胞妹阿宝前去驻扎。阿宝率一部分人马来到一片草滩上正在过河,当时正值大雨过后,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人马全被大浪冲翻,金银财宝全部落入河水之中。经过一番挣扎,人马虽侥幸脱险,但金银财宝却被冲走了。后来,一些蒙藏牧民放牧到这里,经常从河床边捞到一些散金碎银。于是,“金银滩”的美名就这样传开了。

更使金银滩耳熟能详的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1939年夏天,正是草茂羊肥的好季节。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之一郑君里先生千里迢迢率摄制组来金银滩草原拍摄一部影片,邀请当时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参加,选千户同曲乎的养女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姑娘,王洛宾则被指派为萨耶卓玛的帮工。之后,王洛宾将祭海时自己用过的藏刀赠给了萨耶卓玛,此时的萨耶卓玛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梳成十多条细细的发辫披在身后。当时这一带有这样的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美丽深情的牧羊女,辽阔富饶的大草原,给王洛宾先生带来了极大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产生了不朽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将这首歌曲作为自己的保留曲目,唱遍了世界各地。享誉全球的巴黎音乐学院将这首歌编入了该院的音乐教材,真可谓沸扬全球。

大凡到金银滩来观光游览的人,听了王洛宾先生动人的故事,都会学一学这首歌曲,以表达他们对已故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各位朋友,看完金银滩亮丽的景色,听完金银滩的几种传说和王洛宾先生创作的美妙的歌曲,我带大家去原子城看看。

原子城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海晏县西海镇,距海晏县城10公里,是我国第一个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基地。原子城(西海镇)镇区面积57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通过近十几年近4亿多的投资建设,新建城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1958年6月起,国家投资3个亿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终于在1964年6月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基地分为甲、乙两个区。甲区是基地政治、科研、生产、文化中心,距离西宁市103公里,乙区就在海晏县城,主要是生活区。甲区内有当年视为"禁中之禁"的办公楼、科研楼;有第一颗原子弹零部件启运上车的小火车站;有距地下9.5米的地下指挥中心;有昼夜保卫基地安全的“六号哨所”;有1964年6月6日进行模拟全弹核爆炸的试验场;有掩护基地30多年的“同宝牧场”;有代表核设施填埋处理的“亚洲第一坑”;有张爱萍、李觉、邓稼先、王淦昌、朱光亚、周光召等“两弹元勋”居住过的“将军楼”……围绕基地作为掩护的牧场中散建着7个分厂,分别负责供电供热,核物理及放射性化学研究,加工铀部件和无线电控制系统,爆轰试验和核武器总装等工作。基地从1958年开始创建,到1995年退役的30多年间,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攻克了原子弹、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地进行了16次核试验,实现了武器化进程,生产出了多种型号的战略性武器,壮了国威和军威、功在千秋!

走进原子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张爱萍将军题字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退役纪念碑,碑高16.15米,象征着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碑顶悬着一颗银色圆球,象征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碑文上镌刻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二十七个大字。纪念碑左右两侧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烟云浮雕。这是进入原子城的标志性景观。

基地退役后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搬迁到这里。目前基地环境整治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各项要求,运行多年来,在辐射安全方面保持着良好记录,没有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和不利影响。居住在附近的牧民群众和成群的牛羊过着恬静而欢快的游牧生活。工程已经正式通过了国家验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决心,开创了化剑为犁的先河。

朋友们,游览完原子城你们的思绪一定久久无法平静吧?是啊,三十多年来基地人用热情、鲜血和青春铸造的:“不畏强权,力挽狂澜;奋发图强,勇攀高峰;艰苦创业,无私无畏;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不为名利,保守卫国;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家为国的精神。”的基地六大精神同样激励我们继续前进!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去达玉民俗村,舒缓下激昂的心情。

达玉民俗村座落于久负盛名金银滩(原子城)景区,距州府所在地西海镇1公里,交通便捷,州府所在地西海镇是青海湖旅游线上主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服务中心,也是全省“一圈三线”和全州“28315”旅游开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四面环山,中部开阔平坦、水草丰美、自然牧场风光独特;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牛羊成群、帐房点点为民俗村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较高的品牌优势。占地草场面积1万亩。通过帐房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以达如玉部落和白佛寺为依托,以藏族文化、宗教文化为核心,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目标,以旅游活动为表现形式,开发建设集藏文化展现、藏族风情体验、民族体育运动、民族工艺展销、宗教文化探秘、草原露营、狩猎、藏式美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体验旅游基地。景区的开发建设,将成为环湖地区乃至青海省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和315旅游经济服务带的重要节点。景区建设完成大门、帐房制作与搭建、栈道、标志性建筑、给排水、供电、商铺、露营木屋等基础设施,并成功承办了“中国金银滩情歌节暨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活动分会场——拉伊大赛的活动,为下一步启动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

在达玉民俗村吃完丰盛的藏式美餐,我们启程去此次海晏旅游的最后一站——三角城镇。

三角城镇是海晏县县府所在地,因镇内有西海郡古城(俗称三角城)而得名,三角城镇距西海镇13公里,距西宁市90公里。西海镇原名“龙夷城”(龙耆城)。位于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村西南角的金银滩草原上,东墙长621米,南墙长602米,西墙长593米,北墙长622米,略呈正方形。城东、西、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门宽不等,墙体为夯土筑。

西汉末年,王莽逐步取得汉朝实权,于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中郎将平宪等人来到西海(即青海湖),以大量财物利诱羌人首领献地称臣。西海的卑禾羌首领良愿在利诱和武力威慑下,同意让出鲜水海(亦即青海湖)、允谷(即大允谷,今青海共和县东南部地区),盐池(今青海茶卡盐湖)等地区,率领本部落一万二千多人迁到更边远的地区。

王莽得到西海地区后,请求监朝太后王政君,将良愿等所献地区设置为西海郡,说当时已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以实现所谓“四海一统”。准奏后于公元5年冬设西海郡,置太守,郡下沿青海湖滨设五城,即海晏县西海郡故城、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古城、刚察县吉尔孟乡北向阳古城、共和县曲沟乡曹多隆古城、兴海县河卡乡宁曲村支东加拉古城。五城归西海郡管辖。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政,同年秋派五威将王奇等出使各地,收回汉室印,授于新政新印,并颁布“四十二篇”符命昭告天下。十月,西海郡正式移归“新政管辖”,并立“虎符石匮”,以此来巩固政权。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崩溃,卑禾羌遂又趁机夺回了故土,西海郡随之废弃。东汉时,郡城曾一度为金城西部都尉治所。

西海郡故城内曾采集到卡约文化夹砂粗陶片,西汉王莽时期的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货币及“小泉直一”钱范、“五铢”钱范,东汉时期的“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铭文瓦当、汉代的长乐末央瓦当、唐代的莲花纹瓦当以及宋代的崇宁重宝、圣宋元宝等钱币。这些文物对研究各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西海郡的建置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虎符石匮是西海郡故城遗址内出土的附属文物。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符石匮由虎符(匮盖)和石匮(匮身)上下两部分组成,高达2.03米,正面有铭文“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而上部的虎符又是石虎和石座组成,并由一块完整的花岗岩雕凿而成,相当于石匮的匮盖。石虎呈蹲伏状,高0.46米,长1.32米。由于造型局限,作者将虎尾巧妙地由后裆穿进,又从腹部一侧露出搭在腰部。虎头微吊,张嘴露牙,四足趴地,双目耽视。石虎下的石座(匮盖)长1.37米,宽1.15米,高0.65米。匮盖两侧凿有长13厘米,宽8.5厘米的方洞两组,以便穿系绳索作揭盖之用。其组合下部的石匮(匮身)长1.39米,宽1.17米,高0.92米。

“虎符”本为兵符,体小,是古代帝王调兵遣将的信物,分为两半,右半边留在中央,左半边发给地方官史或统兵将帅,西海郡虎符石匮的用途显然不同于上述虎符。它体形大,质量重,不能随身携带。石匮的“匮”,意为“匣”,相当于现代的保险柜。在虎符石匮的正中是一个中空石室。石室长60厘米,高28厘米,宽39厘米;由此断定虎符石匮即为石柜的用途,也就是说中间的中空石室是用来放置重要文书之类的,因为虎符石匮体大、笨重、不易揭盖,起到了一个保险柜的作用。

这件组合成套的带铭石刻是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大型石刻,为研究王莽改制,我省古代郡县制的建置以及当时的雕刻,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朋友们,海晏县几个大的景点我们都游览完了,如果你们觉得此行留给你们一些难忘的回忆的话,那么明年凉爽的夏季,请带上你们的亲朋和好友,让他们也来一次神奇而愉快之旅吧!海晏人民会以真诚而抱满的热情期待你们的再次光临!

(文中部分资料由海晏县旅游局提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3886.html

更多阅读

你听你听,海哭的声音 海哭的声音

你听你听,海哭的声音——写给我的父老乡亲外地的孩子来了,与我们共享教育资源,据说,接下来外地的老人也要来了,与我们共享医疗资源。也许以后,他们还会提出跟我们分享其他什么资源,总之,他们一定会有求必应的,因为上海政府对外地来沪人员的

天涯,海角的花5 三亚天涯海角

【2】    这年过的,日出日降的。不过回到学校,我拜拜到袁亮时,已出有那么多的盈短和汗下,安然的号召,然后背差别的标的目的集去,他是北留鸟,我是东候鸟。要见我们也是在10字路心见,来个正里。    陈思这丫返来后就天天早出早归的,她

声明:《神奇美丽的地方,海晏 美丽神奇的地方五线谱》为网友看清我再爱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