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通过研究空港新城发展模式的缘起、类型和发展历程,对其做一个全面的概述。并列举国内外一些开发区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加以分析、对比,从而阐述出空港新城开发模式的优劣,引导其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发展的需求,更优更快的发展。
【Abstract】:Researching on the origin 、type anddevelopment history of airport new city developmental pattern , mak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of it. List some successfulor abortive experiencesof some domesticand abroad development zone, then compare and analysis them toexpoundairport new city ’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 in order to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dapt to the needs ofthe times , develop better and faster finally.
【关键词】:融合协同共建
【Key word】:integration coordinationco-construction
近年来,关于“开发区发展模式”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发关注。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围绕着各类开发区发展模式的历史背景、主要内涵以及发展趋势和未来影响等话题展开了新一轮的热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作为大西安乃至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门户,它又是如何运作发展的呢?
实际上,早在2011年空港新城成立之初,建设者们就已经开始关注空港新城发展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对“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东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空港新城将通过不断加快航空运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加快以客货运为载体的信息流、资金流等多元汇集,扩大空港经济区的功能承载空间,加快发展功能更加综合的适合人居的空港城市。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将空港新城建设成为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的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并向着更高、更新层次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战略方向的引领下,空港新城按照“功能整体规划、项目协同发展”的开发思路,通过自身的平台优势,赢得省政府和西咸新区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吸引一大批具有高成长性企业扎根孵化,达到了促进区域发展的目的。在这种发展模式之中,空港新城成为承载发展的平台和窗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具体开发流程和成绩详见下表:
←——桥梁—纽带——→
省政府、西咸新区 | 空港新城管委会 | 入区孵化企业 |
√提供优惠政策 √提供孵化企业可申请、报批的启动、运营资金 √以活动、视察的方式提供空港新城知名度和影响力 | √规划建设创业园区(空港枢纽区、中央商务区、临空产业区、生态休闲区、优美小镇和临空农业区) √提供配套服务 √为孵化企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提供平台 √作为孵化企业与外界沟通的窗口 | √携带高成长性项目入区 √利用空港新城优势环境孵化项目,并转产创造效益 √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56亿元;招商资金实际到位52.79亿元;融资到位26.18亿元;征收土地11088亩;报批土地5682亩;开工保障房4500套,主体封顶1000套空港综合保税区;西部飞机维修基地、绿地新城,商务中心、国际酒店、第五大道、空港南环路等总投资过千亿元的29个重点项目,正在拔地而起。)
看到表格和这些数据,谁会想到1年多之前,空港新城刚刚筹建,对于发展前景的质疑和担忧之声不绝于耳。彼时,146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既不是西安亦或咸阳城市繁华地段,又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到处是沟渠纵横的农田。然而,空港新城的建设者们充分利用了这片土地上唯一的却也是最为稀缺优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和衍生出了空港新城更多的、独有的发展优势:
优势一:两种模式融合三大平台支撑
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开发区总数已逾4000多个,每个开发区在发展模式上虽然各具特点。但从时间序列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开发区多是以吸引投资为主要的驱动因素,改革开放的探路者深圳就是其中最典型代表。而90年代后开发区则主要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求,空港新城的近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四大主导产业为其发展的主线。与前两者不同,空港新城并没有单一的模仿某一种发展模式。而是将这两种发展模式紧密的融合,并且放在相同的层面,互为依托、互相支持。一方面利用紧邻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通过航空物流不断地拓展各类融资渠道。并且设立综合保税区让物流与保税的优势相互叠加,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空港新城紧跟发展潮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适时提出建设LED产业基地、西部飞机维修基地等重大项目,在保税物流的基础上有增添了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砝码。
毋庸置疑,这种让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物流枢纽和国内功能最完善的空港综合保税区,三大平台完美联合对接的模式将成为空港新城开发建设中闪耀的亮点之一。
优势二:比之日美模式空港更为合理
美国开发区的数量一直居于全球首位,它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源于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比如硅谷就完全所走的是自主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自身性开发区缺乏总体规划和协调管理,造成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与其相反的,完全靠政府指令是日本开发区最明显的特点。然而,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加之有国家资金支持而无后顾之忧,建设者往往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再到最后建成一般需要10年的时间。日美的民族个性让他们走了开发区建设的两个极端,虽有成效,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诸多不足,有的甚至后患无穷。相较之下,空港新城的发展模式显得更为理性和客观。创立伊始,空港新城就将全面落实西咸新区《三方案两规划》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方针。同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制定适合空港实际的规划建设方案,方案思路清晰、布局合理,甚至城市轨道交通设立几个站点、设在什么位置更有利于市民出行,这种最基础的民生问题也是明录在列。如今,规划中的各项目正在按时按序的开发建设着,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空港南环路、第五大道以及大批保障房项目陆续建成,发生在硅谷的民生问题一定不会染指空港新城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
殊途难同,空港新城管委会在合理规划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尊重市场经济发展,不违背市场自由竞争、优胜略汰的规律,从而促进了空港新城临空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有效地避免过度干预造成的资源浪费。
优势三:多方参与管理追求专业发展
不同于国内大多数开发区管理机制,空港新城的开发建设中采取了类似欧洲国家实行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即管委会下设的空港新城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成为整个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中的管理主体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按照公司化的方式对开发区的运作进行管理,对开发区的长期发展进行规划。对空港新城而言,管委会虽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它并没有一言独大,除了空港新城开发建设集团公司外,它还设立了空港新城置业公司、空港新城保投公司、空港新城航投公司、空港新城文旅公司等同步参与空港新城的开发建设。管委会则将自身定位为一个监督和服务的机构。甚至在征地、拆迁一些较为敏感的领域,还则采取了与当地政府(咸阳市渭城区)合作共建的模式,确保了征迁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瑜亮之下,由于实行公司化运作方式目的明确、权责分明,空港新城的建设者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开发区(企业)的发展上。而这样“政府”和企业配合的机制远远优于单一政府管理机制。
三大优势之外,和大多数欧洲开发区一样空港新城并没有片面追求规模,而是追求“专业化”发展,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产业庞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又促进关联产业发展,促进了新城内各产业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形成了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优势。临空产业便是空港新城全力打造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不仅给予了空港新城的经济发展极大的正能量,也为空港新城优美小镇和临空农业板块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更为实现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按照不同于八九十年代国内外新形势,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开发建设思路,他们紧紧围绕全力建设第四代国际空港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以保税物流和飞机维修为核心支柱产业的临空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将近两年,诚然,很多新的机制让包袱轻了很多,但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先发优势,仍然是空港新城建设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需要科学、理性、全面地思考,也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跟上并把握世界变化的形势,更需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情怀去接纳和扣紧发展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