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泾县有一个胡氏集中居住的地方,故称“溪头都”。唐代的胡学在讨伐黄巢,恢复唐室中功绩卓著,官封宣歙节度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新安郡开国男,胡氏后人尊称他为“常侍公”。他的后人宋末的胡东野为政宣州通判,其子胡汝坚由婺源清华迁居“泾邑溪头都龙坦”。明崇祯八年,龙坦六户卜建宗祠于阿孔岭之阳。此后龙坦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谓之“龙坦胡氏”。
历史上“龙坦胡氏”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清代陆续出了二十四位进士。历代有台湾兵备道胡承珙等,近代有著名学者胡朴安、文言小说《隻麈谈》、《续隻麈谈》对后世小说产生重要影响的胡承谱、1938年参与创办《文汇报》的诗人胡惠生、台湾学者胡耐安等一批有影响的名人。
“溪头都”地处泾县东乡,泾县最高峰黄子山南麓,原是有五、六百人家的村落。丹溪水穿村而过,“丹溪”发源于“黄子山”的“白马崖”,“白马崖”是传说一条犯了天条,被玉帝惩罚的龙禁锢化身为白马的地方。由于是龙水,当地流传“一天一暴(下雨),稻米没人要”,是片富庶之地。
自1949年,这里不是行政中心,远离公路,逐渐退出商业中心。沿“丹溪”延伸,自上游的“狼山”始,到村口的“大溪桥”,全长约四、五里老街,保存基本完好,依稀能找寻往日的繁华。
村口“大溪桥”
溪头村
溪头村
溪头村
溪头村
村口“大溪桥”
溪头村丹溪
溪头村
溪头村
溪头村
龙坦胡氏文化联盟泾县首次聚会
龙坦胡氏文化联盟泾县首次聚会
溪头村委会
溪头村委会
溪头村委会
溪头村委会
溪头村委会
溪头村委会
溪头都三甲
丹溪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前石埠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前石埠
溪头都三甲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门楼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黟青石浮雕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废墟观太子山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泾县溪头都 泾县旅游景点大全](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24122t01ded90820c5e7983e.jpg)
溪头都三甲思古堂
溪头都三甲田园风光
古文物
古文物
古文物
溪头村文化广场
龙坦胡氏文化联盟2014年5月2日泾县溪头都思村委会合影(吴国华、胡平葆、孙四清、胡传胜、胡传农、我、胡睿、陈建平)
2014年5月2日龙坦胡氏文化联盟溪头都思古堂合影(前排吴国华、胡传农、我、胡传胜;后排孙四清、陈建平、胡家润、胡平葆、胡睿)
2014年5月2日龙坦胡氏文化联盟溪头都思古堂合影(前排吴国华、胡传农、我、胡传胜;后排孙四清、陈建平、胡家润、胡平葆、胡睿)
2014年5月2日龙坦胡氏文化联盟溪头都思古堂合影(前排吴国华、胡传农、我、胡传胜;后排孙四清、陈建平、胡家润、胡平葆、胡睿)
龙坦胡氏名人
龙坦胡氏名人
溪头都老街街口水圳
溪头都老街
溪头都老街龙坦桥
丹溪
溪头都老街
溪头都老街下河道路
溪头都老街
溪头都老街十三亭
溪头都老街
溪头都老街
溪头都古村落
溪头都古村落
溪头都古村落
溪头都老巷
溪头都古村落
溪头都古村落
溪头都古村落
溪头都古村落
“兰馥堂”老宅
“兰馥堂”老宅
“兰馥堂”老宅
“兰馥堂”老宅
“兰馥堂”池塘
“兰馥堂”老宅
溪头新街
pin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