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不见谁在使用钢笔了,连我这么愿意使用钢笔写字的人都记不起多长时间不用钢笔了。我还有几只好钢笔一直未启用,无意间成为了收藏品。
西方人认为钢笔的历史很长了,有一千年,那和毛笔比较起来,至少还差着一千年。我小时候,父亲老用蘸水钢笔,桌子上有一套玻璃制的文具,墨水瓶嵌在其中,用时打开盖子,蘸上钢笔水能写半行字,然后再蘸再写,写完一定记着盖上盖子,否则钢笔水易干。
蘸水钢笔写出来的文章有意思,有轻重有缓急,刚蘸的水笔迹重,水快使完了笔迹急,所以蘸水钢笔写出来有毛笔书法之韵。可惜这东西太不方便了,也不能随身携带,当吸水钢笔普及后,蘸水钢笔就渐渐消失了。
吸水钢笔是俗称,官称应是蓄水钢笔。吸一下墨水能使许久。小时候知道两个品牌的钢笔有名,一个是北京的金星,一个是上海的英雄。最早的英雄100的金笔是黑胶木旋盖的,从旋开到拔开是钢笔的一个飞跃。我使用的第一支好钢笔就是英雄100的,笔尖14K黄金,看着金灿灿的。这支钢笔是我爹使过又给我的,仔细想想,我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拥有黄金就是这支钢笔了,说来令人唏嘘。
这支蓄水钢笔至少陪伴我三十年,后来各类水笔涌入中国市场,使之方便,丢了也不心疼,“英雄”就无用武之地了。改革开放后有个台湾朋友送给我一只德国万宝龙钢笔,告之它只需要换水芯,无需去墨水瓶人工汲取,一开始我觉得十分方便,可时间久了,我忽然有些伤感,过去钢笔没水了,打开墨水瓶,把笔伸入墨水之中,在反复捏放蓄水胶囊时能获得一种莫名的乐趣,可惜这乐趣再也体会不到了。
2015.2.22 观复博物馆
往事:被窝、冬储、搬煤、电报、副食、择菜、寄信、叫卖、粮店、修鞋、补锅、磨刀、剃头、弹棉花、打家具……
旧物:肚兜、饭盒、水壶、手绢、脸盆、茶缸、痰盂、钢笔、缝纫机、搓板、熨斗、蛤蜊油、胶鞋、跨子、
军挎、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