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一中点滴忆 临清一中孙诚
一、我的教室
临清一中东边三排教室的最南边一排,最东头的三间平房就是我们78届一班的教室。那个时候,一中的十字楼是唯一的二层楼房,其余全是平房,平房但屋顶不是平的,是起脊挂瓦红砖砌成的房子,房顶是苇箔,这苇箔成了同学们飞镖的靶子。飞镖是用一张纸卷成的,一头是尖尖的,投射向房顶,飞镖就牢牢的插在了苇箔上,纸飞镖白花花、齐刷刷斜插在房顶上,很是壮观。记得班主任尚淸汉老师,进教室抬头看见同学们的杰作,轻轻的说了一句话:我们一班的火箭都发射到房顶上了。当时也没有批评同学们,可能是文革刚刚过,学生批斗教师的阴影还留在内心深处,心有余悸,没敢批评我们吧,可是当时同学们都不敢抬头直视班主任。室内地面是用红砖漫地,三间平房有两架叉子梁,每梁上各悬挂一只灯棍——日光灯,那是教室内全部电教设备了,哪像现在的每个教室都有10只高发光效率节能日光灯、4个吊扇、24吋彩色电视机、视频转播系统、高分辨率投影仪、自动升降100寸的玻璃珠屏幕、高保真的听力设备、广角镜头的监控设备。想起那仅有的两只日光灯,还是临近高考了,我们几个住校生三番五次找后勤给安装上的。当时没有晚自习,走读的同学晚上不来上学,我们几个住校同学在没有按灯棍前,晚上就用自带煤油灯学习,大概到了快高考前的四月份,给我们一班和六班教室内各安装两只灯棍,其他班没有安装,因为一班是理科尖子班,六班是文科尖子班,不然的话怕也安装不上吧。后来才知道,不是学校吝啬,是学校经费少得可怜,没有经济实力都安装上灯棍。
装灯棍后,使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挑灯夜战一夜抄写了一本复习材料。那时不像现在,复习材料琳琅满目,用都用用不过来。当时每人手里就两本复习材料,还是手写影印。所谓手写影印,就是人工手写,然后照相制版,不是铅字排版印刷,字迹很模糊。一本是文科知识(内容是语文、政治),另一本是理科知识(内容是数学、物理、化学),78年高考考理科的就靠这五门课。当时,班里有个叫耿树申的同学(现在香港供职),他姑姑是文革前大学毕业生,从石家庄邮来一本他姑姑高考时用过的平面几何高考习题集,珍贵如宝,开始耿树申不用时,我就借来做几道上面的习题,有时还借不上,让别的同学借走了,很是不方便,我和荣北同学(当时荣校长的大儿子,现在烟台一造船厂供职)商量,先抄写下来,然后在慢慢做上面的习题,我们两人一拍即合, 当晚上,我们俩就在新安装的灯棍下开始了夜战。一本大约120页的八开几何习题集,我俩把他拆成两部分,用圆珠笔复写纸各抄写一半,然后用纸做成的纸捻子装订成册,整整抄了一夜,因为用了复写纸,各得一册完整考试资料,尽管抄写的手发酸,胳臂发麻,但看到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平面几何复习题集,还是心里美滋滋的。
教室前是用杂色的半头砖砌成大约1.5米宽东西走向的小路,这就是当时校园内的地面硬化了,哪像现在,校园内的道路是9米宽的水泥路,楼前楼后都是防滑的青石板铺成的,能够绿化的地方都种上了花花草草,校园内一年四季有绿色,三季有花开。当时尽管教室前只有1.5米宽的小路,硬化如此简陋,这样也不至于下雨时踩两脚泥了,我们觉得那就很好了。我们教室前面有间变电室,变电室旁边还长着一颗梧桐树,走读同学的自行车就放在梧桐树下,三个班走读的同学也就20几辆车子吧,走读的同学占绝大多数,有自行车的同学是家庭条件好的,走读生绝大多数是步行上学,有的同学家住西河堤还步行上学。农村住校生很少,能来到一中念书的农村孩子更是少之又少。
1978年,从我们一班这间教室里有16名同学走进大学的教室,这16名同学也是当年临清一中考入大专院校学生的总数,本人便是那16名之一。
二、十字楼前的大槐树
2012年的4月中旬,我路过十字楼前,一股浓浓槐花香气扑面袭来,停住脚步,定神细看,十字楼前的大槐树有一搂多粗了,树冠大约有几十平方米,有三层高,树干笔直,根深叶茂,枝杈茂密,槐花挂满枝头,树下还用花岗岩石装饰的八棱角池子围着,人可以坐在池子面上面歇息、乘凉。看着有一搂多粗大槐树,回忆起三十年前的它的样子。那是1982年9月份一天下午,准确的说是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学校开例会,每周的例会都是在初中教室内开,有例会的那天,被占用教室班的学生提前一节放学,学生的座上坐满了老师,一个教室就能容纳全部教师,我虽坐在学生坐上,但身份变了,我已是临清一中教职员工之一,是年龄最小一个,23岁。78年离开一中到曲阜师范学院物理系就读四年又回到了母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天例会是在初二三班内召开的,我坐在了窗前,看到窗外离窗不到半米的一棵小槐树,也就是拖把把儿那么粗,风一刮,小树连头带干都摇来摇去的,看样子他不是人工栽种的,是自己生长出来的,因为它长的地方,离房子太近了,而且其他人工栽种的树都成排成行,只有它没在队伍中,它也比其他树细得多。这棵小槐树就是今天十字楼前的那颗大槐树的少年时期!
拆槐树旁的平房教室时,小槐树被埋在了拆房垃圾里,树头都砸没了,一年后又慢慢的长出了新芽,它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记得建实验楼时,这棵槐树有碗口那么粗了,树干上依放了好多建筑材料,把它压得偏离了竖直方向许多,它还是坚强的成长,慢慢的吸收大地的营养,经过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成了如今的参天大树。
站在十字楼前的大槐树下,看到这大槐树,自言自语道,我们临清一中发展的过程不正是像这棵大槐树吗?栉风沐雨,茁壮成长,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花香满世界!
亲们!看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哦!期待着!
更多阅读
孙俪向海清以及诸多网上闲人,究竟谁是窦娥?一 张海清在哪上班孙俪
简要叙述一下向海清与孙俪争执的过程先。其实应该算是多余,无非可以用如下几句话来概括:一个23岁有手有脚的健全的孝顺的有自尊心的男人,要靠一个24岁的女生养活,一旦这位女生不愿意继续养他了,他就说:你侮辱我了……你的资助毁掉了我的自
清 蒋坦《秋灯琐忆》林语堂译文 林语堂作品
秋灯琐忆[清]蒋坦道光癸卯闰秋,秋芙来归。漏三下,臧获皆寝。秋芙绾堕马髻,衣红绡之衣,灯花影中,欢笑弥畅,历言小年嬉戏之事。渐及诗词,余苦水舌挢不能下,因忆昔年有传闻其《初冬诗》云“雪压层檐重,风欺半臂单”,余初疑为阿翘假托,至是始信。
临清狮猫 山东临清狮子猫在哪买
昨天跟朋友到临清抱了一对小狮猫回来。通体银白,最有趣的是一对鸳鸯眼,一只湛蓝如宝石,一只金黄如玛瑙。临清狮猫原是全国有名的品种,但我们到当地却费了不少功夫,四处都问不到。据说要是赶上逢集,也许有几个闲事的乡下人抱猫到集上卖。
宋丹丹前夫英达16岁小儿子近照图 宋丹丹前夫英达
文/南唐遗少娱乐圈的分分合合实属正常,但分手离婚后还能做朋友的真是少数,最佳汪峰前女友葛荟婕微博向汪峰频频开炮成为热点话题。明星分手撕破脸的例子很多,董洁和潘粤明、黄奕和黄毅清、孙楠和买红妹,让人感叹曾经相爱一场何必互相为
转载 残月的一半是清泪——悼忆早逝的著名演员杨雅琴 杨雅琴第二任丈夫
原文地址:残月的一半是清泪——悼忆早逝的著名演员杨雅琴作者:云卷云舒残月的一半是清泪——悼忆早逝的著名演员杨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