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要宽严相济磁小赵慧娟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教师对学生要宽严相济

磁小赵慧娟

教师对学生要宽严相济磁小赵慧娟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就没有稳定的教学,就没有学生成绩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第一,要严而有理。

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惹是生非。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有的教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用智慧和道理说服学生。但是,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这种情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做法,否则便是违背教师道德的。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第二,要严而有度。

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有限的偏低。所以,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要严而有方。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凑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第四,要严而求恒。

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常督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至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作风。在教学上我就是这样做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第五,要严而求细。

“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观察到的任何问题。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初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细”本身就是爱。

一位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2607.html

更多阅读

教师打学生被开除,学生打老师白打 学校开除学生的条件

教师打学生被开除,学生打老师白打2012年12月28日,潢川两名教师轮流用教鞭抽打因忘带作业本小学生的屁股。教体局立即责成该聘任教师写出深刻检查并予以辞退,责成小学及教师向被体罚幼儿及家长道歉,并给予慰问安抚等。类似事件一曝光,有

论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论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摘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也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育教育的好坏,关系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

声明:《教师对学生要宽严相济磁小赵慧娟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网友记忆中的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