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郑强 浙大教授郑强演讲视频

(2010-10-20 20:50:22)转载▼

标签:浙江大学

郑强

教育

一位工科教授,却以演讲的言论闻名于网络。他便是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学教授郑强,其言论受到不少网友推崇,称其为“最牛愤青教授”。

郑强曾说:“我在桂林工学院演讲时,3小时全场鼓掌127次。”自从2002年郑强的演讲传上网以后,网友中就形成了两派意见。有人称其“引人深思”、“唤醒爱国热情”;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他是哗众取宠和炒作,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语气很自我

郑强教授的“牛”首先离不开他的语气“牛”——处处以“我”说话,这也正是网友称他为“愤青”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一个学者,我郑强教授不是来卖弄嘴皮子的。”他最习惯的自我称呼是“我郑强教授”,诸如“我郑强教授经常出国,每出一次国,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我郑强教授今天就愿意来揭揭自己的短,面对产业家,我郑强教授更应该说实话”、“这是我郑强教授的一些建议,提出的一些口号”。“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郑强教授深深地为此担忧”、“我郑强教授35岁开始学日语,现在的日语是顶呱呱的”……无不处处凸显了“我”。

观点很青年

郑强演讲的话题与他研究的高分子领域基本无关,涉及的都是教育、科研、人才等诸多与社会发展和青年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郑强往往从大学开始“抱怨”:“我郑强教授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郑强贴近青年,提出要取消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他说:“看看研究生天天考英语,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郑强教授面前过得了关呢?”郑强提出解决方法是:“大学一年级开始的并没有三个月像军训那样突击一下英语,马上过关,然后就任其自然。”讲完大学以后,郑强往往把话题转到“科技”。例如,“企业的科技人员辛辛苦苦地搞一个技术革新,只要领导们哪一天带人到美国去考察一下,买来几个电器产品,跟他们签个协议,然后再到美国去培训10天,引进一条线,马上就可以把你这个企业打跨,这就是现实!”郑强还讲到了“强国”。他说,“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把矛头直接指向他所在的浙江和浙大。

表达很激愤

最能吸引青年的,还在于郑强采取“激愤”的表达方式。

郑强的“激愤”首先表现在“敢骂”,例如他反对高学历时“骂官员”:“浙大规定留校就必须全部留博士生而不准留硕士生。这样,仪器就没有人去操作。”“我不知道现在的组织部长、人事处长在干什么,真的是在选女婿吗?找这么高学历的人干什么呢?”

他还“骂”老师和学生:“我们浙大有很多教授从小就被小学老师教育得像儿子一样”、“我郑强教授看到有的学生因为没得高分,一天到晚没有笑脸就感到很痛心!高分是什么?就是你拿青春买来的光环!”

郑强还敢于“笑”,他认为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出了问题。有一次全国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杭州举行,是浙大主办的。郑强讲话时却泼起了冷水:“进这扇门,我郑强教授的心情是又高兴又沉重。你们把孩子们搞坏了!中小学奥赛班是举国体制,就是为了得到世界上的一个荣誉!难道有一个学生得了奥林匹克的冠军,就说明中国的教育好吗?”乖乖!郑强这番话后,主持人请其他教授接着讲,大家都不敢上台了。

最让听众和网友感到激愤的部分是在“笑话”日本。他说:“我郑强教授就特别对我们的女教授、女同学说:在日本人面前一句日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就讲英文,日本人一听说你讲英文,特别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

网友热捧:他在战斗

记者发现,支持郑强的网友多为年轻人。在一些大学的校内网上,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互相传递着郑强的讲演录音。

热捧郑强的网友们首先支持郑强“敢说出心里话”。网友“教书农民”说:“他被评为浙大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因为他敢于直击中国教育种种问题。”网友“kiciro”说:“他要是教育部长就好了,中国的教育现状就能得到很大改善。”

有学生欣赏他的“狂”,网友“追求”说:“我很欣赏他的狂的,在中国像他一样愤青的大学教授已经是凤毛麟角啦!”

有学生听后也反省自身。网友“袅袅”说:“郑强说得对,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自己,的确被培养成为乖儿子了。”

有中学教师支持郑强,网友“sun1949101.v”表示:“我曾在中学教过书,也感觉到基础教育出问题了,在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后来不堪压抑而离开讲台了,挺佩服老郑的。我选择了逃避,而他选择了战斗。”也有部分网友对郑强的演角持反对态度。网友“landelini”肯定郑强年轻有为的同时,也指出郑强“过于自恋”,“容易被成功冲昏了头脑”。

也有网友认为郑强并没有做实事,网友“luln5”说:“他是大学的教授,还是浙江的政协委员,凭他在教育界和浙江政界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尝试去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可是他选择了演讲,这只是发泄,对实际没什么帮助。他应该可以做得更实际点。”

郑强其人

郑强,1960年9月出生。现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荣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基金优秀教师奖”(1998年),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99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2001年和2004年两度获得“浙江大学学生心中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记者连线

郑强:最想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一个理工科教授却干起了人文,是否有超纲之嫌?

郑强(以下简称"郑"):我并不奢望自己在科研方面能做出惊天动地的成果。从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看,我所做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比之下,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很重要,价值更高。

记:中国人有"明哲保身"的习惯,不愿意开口多讲。你为什么敢讲?

郑:这些年我也受到一些非议,说我演讲是出风头。我也怕,所以前些年我曾拒绝了任何有关演讲的邀请。可深思熟虑后,我觉得没有错。为人要低调,但不能怕事;学术可以悄悄地做,但教书育人一定要大张旗鼓。现在我脸皮厚了,主动要求为学生演讲。

浙江大学郑强 浙大教授郑强演讲视频
记:你一个人讲,能对教育问题、社会问题起到多大功效?

郑:我的理念是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哪怕是呼吁,它也是一种教育的行动。

记:你为什么说最想和幼儿园老师沟通?

郑:我发现,很多大学新生在入校时已经定型了。培养学生就像做一个陶器,要阶段性地培养,不同的阶段任务不同。超前的教育,会使孩子们的兴趣丧失;过度的挖掘,将使孩子们的潜力受到伤害。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评论 ┊收藏┊转载┊喜欢▼┊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试验田的愤青教授

后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识考试试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2553.html

更多阅读

CC98和浙大网新 浙江大学cc98

有时候,CC98是一个名词,是浙大人每天必光临的校内网上论坛,也是浙大会员规模最大的一家社团;有时候,CC98是一个动词,等义于发布最新信息、畅通交流渠道、传播自由心声,也代表着浙大主流舆论的意念行动;有时候,CC98是一个形容词,折射出学子生活

浙江大学教授郑强:中国强大的真正希望

人物小传:郑强,男,汉族,福建武夷山人,1960年9月出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共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

王强老师演讲---从鬼话到人话 俞敏洪王强演讲视频

他说来吧,我说你觉得我优秀吗,他说是,我说我现在给你推荐一个更优秀的,我就从兜里把我老婆的简历拿给他了,他都没有打开说都来吧,既然是优秀的人推荐的,就一定是优秀的人才啊,08分钟50秒---所以,当这个人生中每次(我听不懂的王强先生英语),你认

声明:《浙江大学郑强 浙大教授郑强演讲视频》为网友梦醒处泪染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