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南洋大楼和南洋烟厂事略
——兼谈武汉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李任
摘要:武汉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工业资源,近代以来,尤其是自1861年汉口开埠和1889年张之洞督鄂起,在汉建立的众多工业企业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些老的工业企业拉开了武汉工业化、现代化的序幕,为武汉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武汉积淀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城市精神。本文主要选取了简氏兄弟创办的“汉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南洋烟厂”进行介绍,以期人们能对近代以来武汉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和早期企业家的精神风貌有所管窥,使武汉工业遗产的价值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字:武汉;工业遗产;南洋大楼;南洋烟厂;简氏兄弟
“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民众乐园旁边,始建于1917年,是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的办公与销售场所。汉口南洋烟厂(全称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制造厂,其现属武汉卷烟厂)建于1926年,位于汉口硚口区仁寿路。在2012年年底武汉市公示的一批本市工业遗产中,南洋大楼被列为武汉市一级工业遗产、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南洋烟厂被列为武汉市二级工业遗产。这两处建筑何以如此受重视?这要从1916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卷烟正式进入武汉烟草市场的历史说起。
一、南洋烟草公司的创建及其早期发展状况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始创建于1905年。19世纪末,外国机造纸烟开始打入中国市场,一时大受欢迎。而此前,中国并无机造纸烟。这就让外国烟商攫取了丰厚的利润。简照南(1870-1923年)、简玉阶(1875-1957年)兄弟受晚清“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同时,他们看到当时国人创办烟厂的并不多,就于1905年以10万元股本在香港创办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公司取名为“南洋”,是为了表示与设在天津的北洋烟草公司一致对外、共挽利权的意思。起初,工厂只装备有1台烤炉、1间烘房、1个发电机、2台磨刀机和4台日本蝶式卷烟机。
开业伊始,由于简氏兄弟对烟草业外行,生产的卷烟配料不当,影响了香烟质量,后经改进,质量提升,公司颇有起色。但随后又遭到英美烟草公司的打击、控告,公司被迫在1908年宣告清理拍卖。1909年2月,简氏兄弟重整旗鼓,再度开业,并将公司更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香港以无限公司形式注册。新成立的公司名称加入了“兄弟”二字,隐含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意思。复业后的“南洋”在简氏兄弟的努力筹划下,通过改良制造工艺、改进营销策略等,使经营大有起色。
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都空前高涨,全国各地掀起了“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运动,简氏兄弟紧紧抓住时机,大打“国货“牌。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号召国人买国产香烟。“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口号,使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大获成功。南洋烟草生产的“双喜”和“飞马”牌香烟倍受侨胞的欢迎,公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可谓是如日中天。简氏兄弟趁此时机扩大生产和销售。
1915年冬,简氏兄弟以无限公司名义,正式向北洋政府注册,注册资本为100万元。1916年,简氏兄弟在上海设立了分厂。因销售大畅,他们随后又在广州、北京、天津等数个城市设立了分厂,并在国内各大城市和南洋群岛一带设立营销机构,拓展产品销路。1918年南洋改组为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香港迁移至上海,改名为“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额定资本为500万元。港厂则改为分厂。此外,还在河南许昌、山东坊子、安徽刘府设烤烟厂。至此,南洋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烟草企业,简氏兄弟也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华商巨贾。
二、公司业务向汉口的拓展与南洋大楼的落成
鉴于武汉是全国的腹地,九省通衢,水陆交通皆便,这里很容易形成辐射四周各地的销售网络。20世纪初以后,国内外商人纷纷在汉设立烟行,亦有数家烟厂应时成立。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在此背景下于1916年进驻武汉。
汉口南洋分公司(正式成立于1921年)一开始只是在旧德租界以办事处的形式销售卷烟,不久迁至歆生路(今江汉路)改设陈列所,同年10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汉口设立分局。南洋大楼的建造始自1917年,地址位于汉口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712号,即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新民众乐园旁)。该楼由美国伯克利的土木工程师设计、汉合顺营造厂施工,于1921年建成投入使用。大楼中间部分为5层,两边为6层,对称布局,气势雄伟。楼顶建有回廊、圆顶、拱门、钟楼造型和阳台,富有欧式建筑风格,占地885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4740平方米,附楼2000平方米。大楼采用当年为数极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并且安装了在当时尚不多见的电梯,这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它的一、二层为办公和营业场所,三层及以上为客房;楼内设有舞厅和电影场,装修和设备极尽豪华。至此,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于同年正式成立。
因一战期间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暂时放松,南洋烟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司连年盈利。随着“一战”的结束,列强又加紧了侵略,加之1923年简照南的病逝,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但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民众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帝高潮。一时间,洋货受到强烈的抵制,国货备受青睐,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销售又出现了很大的转机,公司生产和销售“大联珠“、“双喜”、“爱国”、“长城”、“白金龙”、“红金龙”等牌子的香烟大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连库存零烟都销售一空。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为适应革命形式发展的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自广州迁都武汉。同年12月,南洋大楼成为国民政府的办公地点。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在这里办公。其间,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对稳定革命秩序,推进国民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年3月10日-17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该楼三楼会议厅召开,此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宋庆龄、董必武、毛泽东等同志都在此工作或活动过。
武汉沦陷期间,南洋烟厂搬迁到重庆营业,汉口的生产完全停顿,其在硚口仁寿路的厂房和南洋大楼均被日军占用,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得以收回。武汉解放后,南洋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为武汉市人民政府接管,其业务迁至硚口烟厂内合并办公,改名为“武汉卷烟厂”。南洋大楼成为烟厂职工宿舍。
三、南洋烟厂在汉的建立与抗战期间的曲折发展
看到其烟草在汉的良好销售状况,简玉阶决定在汉口设立卷烟分厂。汉口南洋烟厂始建于1924年,厂址在在硚口仁寿路,于1926年竣工。其成为继香港、上海等地五家分厂之外的第六分厂。当年烟厂之所以选址在此,可能是因为这里交通便利,地价便宜,且水电供应方便。据载,工厂占地三十九亩六分二厘六,工程建设总投资约70万银元,其中地价lO万元,建筑费40万元,机器设备20余万元。由景明行绘图,李丽记承建,先建办公室,次建厂房,最后建U字形仓库。解放后,门牌号编定为硚口仁寿路62号。
厂子虽然建成了,但因当时英美烟草公司的恶性竞争打击以及国民政府对民营企业提高税率,导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严重亏损,港厂及上海浦东分厂一度停产关闭。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口分厂虽然建成,但一直无力开工。随后几年,长江上游各省卷烟销路增长,又经简玉阶的改革整顿,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经营渐有好转。于是,汉口分厂于1934年8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当时仅生产“千秋”和“金斧”两个低档卷烟品牌,如“白金龙”、“双喜”等其他高档点的品牌仍需从上海运来。同年10月,南洋汉口烟厂完成工商登记,厂名为“中国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汉口分公司制造部”。据记载,南洋汉口烟厂建立初期,仅烟机5台,不久增至10台,每天生产10小时,月产600箱上下。
之后,整个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和简氏家族矛盾等原因于抗战前夕已是经营惨淡,连年亏损,1937年宋子文官僚资本集团趁机取得公司半数股权,控制了南洋烟草,直至全国解放。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南洋烟草发展最困难的时刻,简氏兄弟也拒绝洋人的拉拢利诱,“宁合国人,不招洋股”,从成立起抵住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多次吞并,保持了民族企业的纯洁性,显示出了中国民族企业家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侵华日军逼进武汉,南洋汉口分公司和烟厂内迁至重庆,10月汉口方面的生产完全停顿。在开工生产的这4年期间该厂生产的卷烟品牌主要有千秋、金斧、茶花、长城、红金龙、黄鹤楼等。1939年9月,日本商东亚烟草公司霸占汉口南洋厂后,随即运进卷烟机器、材料开工生产。1942年10月成立“中华烟草株式会社”,将汉口南洋厂改为“中华烟厂”。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才得以将汉口南洋厂和汉口分公司收回。公司经过修整后,于1946年3月14日开始复工。当年4月10日分公司也正式复业,经营湖北、江西、河南等5省的主要市场。从复工到年底,共销售各种烟1000箱。至1949年春,因经营管理不善和解放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决定将汉口南洋厂和汉口分公司关停。
四、解放后的浴火重生与今日的辉煌
武汉解放后,和南洋烟厂其他分厂一样,汉口南洋烟厂也被人民政府实行军事接管,官僚资本被没收,汉口南洋厂实行公私合营。1949年8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和汉口制造厂两机构合二为一。1951年2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制造厂改称为: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制造厂。1955年底,先后将武汉市的卷烟厂实行合并,只剩汉口南洋烟厂和宇宙烟厂。1960年4月,两厂合并为南洋烟厂,其成为武汉市唯一的一家烟厂。
1965年,汉口南洋烟厂并入产供结合的托拉斯企业——“汉口卷烟总厂”。1968年托拉斯解体后,汉口卷烟总厂更名为“武汉卷烟厂”。1986年武汉市烟草专卖局、武汉市烟草公司成立。1995年,以武汉卷烟厂和原武汉烟草公司为核心组建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进行了工商分立。武汉烟草集团如今生产指标已进入全国行业十强。
汉口南洋烟厂自1926年建厂,八年后的1934年生产,1938年迁至重庆,又于1946年恢复生产至1968年归并武汉卷烟厂,南洋牌卷烟实际正式生产时间为26年。其间共生产过45种牌号、170多种不同版式的卷烟。它传承下来的经典香烟品牌红金龙、红双喜、黄鹤楼等今天依然畅销全国。2005年红金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等殊荣,2006年黄鹤楼当选中国烟草“十大梦想品牌”殊荣。
五、南洋大楼和南洋烟厂与武汉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1959年6月,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将南洋大楼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洋大楼内居民迁出。南洋大楼于1986年被列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进行大修并恢复当年原貌。随后大楼被用作商业用途,南洋商场、大华饭店、大华歌舞厅等入驻楼内,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常见的一种对工业遗产的利用模式。1988年,根据原国民党办公室和二届三中全会会场的情况对三楼进行了部分复原,于1989年元旦,即国民政府正式迁汉62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这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仅存的中央政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南洋大楼又被武汉市认定为一级工业遗产。
南洋汉口烟厂也于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二级工业遗产,其厂房外墙经过部分修整和刷新,目前作为武汉卷烟厂的厂房仍在使用中。烟厂的办公楼已按“整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据说该办公楼以后可能用来作厂史的展览陈列室或博物馆。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和汉口南洋烟厂在武汉创建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为抵制外国商品对中国民族企业的侵蚀,为武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某些原因,南洋大楼和南洋烟厂和武汉的其他许多工业企业一样,如今已成为工业遗产而存在。但它们承载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它们是武汉市独特个性的鲜明体现,至今仍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工业遗产中所蕴涵的精神和价值随着时代的洪流而历久弥新。它们正是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诠释,尤其在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意欲重新跻身国际化大都市之林的今天,重新对这些商界前辈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加以解读并继承和发扬;对这些工业遗产中所蕴含的价值加以探讨和挖掘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这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武汉市原本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但由于某些原因,如今很多的工业遗产已经被破坏或消失。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这些工业遗产是弥足珍贵的,它们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但其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损毁,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这些工业遗产也日益受到武汉市政府的重视和保护,武汉市先后普查认定和公示了一批工业遗产,并制定了相关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案。但对工业遗产价值的广泛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政府部门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主要承担者,但群众也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参与者,没有群众和相关企业的参与和配合,工业遗产的保护很难有效保证。因此,一方面,既要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快保护速度,不能仅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要切实增加资金投入,制定具体的、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利用策略,参考国内外的实例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些破坏严重或是濒临破坏的工业遗产要立即进行抢救,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参与到其中去。其次,就是要把握好对这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度,真正实现其由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的转换,以再次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姚伟钧等.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武汉市烟草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烟草志[M].武汉:崇文书局,2006.
[3]韩焕章.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到武汉卷烟厂[J].武汉文史资料.1999年第10期.
[4]李任.浅谈我国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J].科教导刊.2013年第9期.
本文发表于《武汉文博》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