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三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70 日俄战争

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外国战争

日俄战争,始于1904年2月,迄于1905年9月,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强盗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置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听任日俄两国铁蹄践踏我东北锦绣河山。

这场争霸战争历时20个月,最后以日本取胜而告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日俄两国大力扩军备战,积极推行向外扩张的政策。当时,中国是各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瓜分的主要对象之一。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一心想独吞中国东北的沙皇俄国,不甘示弱,拉拢德国和法国,制造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并乘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霸占了整个东北三省。俄国的扩张野心加剧了它同日本在东北和朝鲜问题上的矛盾。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1902年又缔结了英日同盟,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

导致日俄两国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是俄国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极力主张各国尽快从中国撤军,而自己的军队却继续赖在东北,并任命了远东总督。日本岂肯罢休,便主动同俄国交涉。为争夺远东地盘和掠夺财富,日俄两国一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一边调兵遣将,准备战争。由于俄国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日本于1904年2月6日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开始行动。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旅顺港俄国军舰,不宣而战。10日,日俄两国政府分别相互宣战,日俄战争正式开始。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西南端,四周丘陵环绕,为东北的门户,入渤海海峡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旅顺港是一个不冻港,港内水浅,较为狭窄,只有一个宽150米的出海口。

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主力常驻该地。2月8日午夜,正当俄国军官在旅顺城内举行庆祝舰队司令施塔克将军夫人命名日晚宴的时候,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发起袭击,连发16枚鱼雷,重创俄军三艘战舰,揭开了战争的序幕。阵阵爆炸声和炮声不断传来,岸上的俄国军官立刻懵然惊愕,不知海港出了什么事。待真相大白后,慌忙返回各自军舰,组织还击。日舰不敌,遂被迫退去。俄舰队司令担心误中埋伏,下令各舰不得追击,避港不战,固守旅顺要塞。

夜袭旅顺港后,东乡平八郎见俄舰避港不出,又有强大的海岸炮火支援,日本联合舰队难以重创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大伤脑筋。为了完全掌握制海权,减轻日方海上交通线所受的威胁,东乡平八郎决定仿照美西战争中的成功做法,将船沉在旅顺港出口处,封锁俄国舰队,并不断炮击俄舰。从2月9日直到3月初,日军几次沉船封港行动均未成功。

3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到旅顺就职,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同时要求舰队主动出击。

他在了解海区及舰船和要塞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在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布设水雷,防止日军登陆并从侧后威胁旅顺基地;加紧抢修受伤舰船,派遣舰队出海活动,加强海陆协同作战训练;要求海参崴舰队出兵南下日本海,积极袭扰日军海上交通线,牵制日本联合舰队行动。马卡罗夫的这些措施,改善了俄军的被动处境,使官兵有了战胜日军的信心,但4月13日,马卡罗夫因所乘坐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出海返航时触雷爆炸,丧生大海。新任司令威特盖夫特认为凭借旅顺要塞可以保障舰队的安全,遂不再采取出击行动,从此,海上作战主动权再度落入日军手中。

日本战时大本营鉴于海军迟迟不能歼灭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便决定采取陆上进攻行动。3月21日,由黑木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一军首先在朝鲜仁川登陆北进,4月中旬进抵鸭绿江边。由于此举出乎俄军意料之外,日本陆军很快击溃由扎苏利奇统率的俄军东满支队,进占九连城、凤凰城,造成了威逼辽阳的态势。与此同时,由奥保巩大将率领的日本第二军于5月初在辽东半岛庄河登陆成功,5月底进抵金州;由乃木希典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三军也在5月底从大连湾登陆,进逼旅顺;由野津道贯上将统率的日本第四军于5月中旬在辽东半岛大孤山登陆,进占海城。日军在陆上进攻接连得手,使俄军处于被动应付的地步。

日军“满洲军总司令部”原准备待第三军攻克旅顺后,统一指挥四个军,同俄军进行辽阳会战。但由于旅顺要塞易守难攻,日军从8月19日至24日强攻数日,昼夜突击,仅夺占了一些外围工事,而且伤亡约2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只好放弃迅速攻占旅顺的计划,改取围攻久困之计。鉴于第三军已不能北上,而推迟辽阳会战又对整个战局不利,为在俄国大批援军赶到战区之前消灭辽阳俄国守军,日军“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决定抓紧战机,乘胜决战,以现有三个军兵力一举歼灭辽阳之俄军。当时,俄军虽在兵力火力上占绝对优势,但统兵将领却举棋不定,朝令夕改,最后在开战前一天才决定采取先防后反的方针,致使前线指挥官仓促应战。

8月24日凌晨,战斗打响。日本第一军首先向俄军左翼迂回,第二、四军则继而向俄军右翼发起主攻。苦战至9月7日,日军以损失2.4万人的代价,在俄军主动放弃辽阳的情况下,进占辽阳。此后,双方重兵又在沙河地区展开激战,互有胜负,形成对峙之势。这时,日军决定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集中全部后备力量于旅顺方向,尽快攻占旅顺要塞。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只要旅顺牵制着日本第三军,只要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结束战争,就无法保证海上交通线不受威胁。

因此,日军不惜任何代价攻取旅顺。自8月日军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调整部署,增调兵力,改变战术。9月至11月底,日军经过3次强攻,并辅以坑道爆破,终于在12月5日攻克了瞰制旅顺全城和港湾的203高地。随后,日军便以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军阵地和港内俄舰。俄军太平洋分舰队曾试图突出港湾,驶往海参崴。但由于港外有日舰封锁,此举未成,大部主力战舰都毁于日军炮火。1905年1月1日,俄军将领无心再战,主动向日军请降,旅顺遂落入日军之手。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主力被歼,使日俄战争发生重大转折。日军竭尽全力去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大的一次决战。日军投入兵力五个军约27万人,俄军则集中了约30万人。由于俄军主帅库罗帕特金胸无韬略,分散使用兵力,主要作战方向判断失误,致使损兵折将,于3月9日弃城败逃。此役,俄军损失近12万人,日军伤亡约7万人。

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中国东北增兵,同时希望从欧洲东调的舰队能有所作为,但当这支舰队正经对马海峡准备驶向海参崴基地时,遭到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的突然而猛烈的攻击。于是,双方在对马海峡和日本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海战。东乡平八郎指挥有方,首先集中火力猛打俄国舰队的旗舰,使俄舰各自为战,陷入一片混乱。经过2天激战,俄国舰队除三艘舰只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部覆没。对马海战的结束,宣告了俄国在历时20个月的日俄战争中的彻底失败。1905年9月5日,俄国被迫同日本在朴茨茅斯签订了《日本和俄国和平条约》,即《朴茨茅斯和约》。

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初期的一场大战。弹丸岛国日本最终能打败陆上强国俄国,不禁令世人刮目相看。分析日本取胜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鉴于战争潜力明显弱于俄国,从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并以速战速决为战争指导思想;二是重视夺取和掌握制海权,先机制敌,突然袭击,从海陆两个战场封锁和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三是正确选择战机、登陆地段和主攻方向,同时灵活机动作战,陆海协同作战;四是士气高涨,作战勇敢,指挥官训练有素。如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曾在英国学习军事,指挥作战谨慎而诡诈;五是内部团结,指挥统一,后方近。

俄国虽出兵百万之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与其政治上、军事上的失策是密切相关的。俄国历来把远东看作次要战场,认为自己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因此,俄国在远东虽有很大野心,但实际上缺乏必要的战争准备。高级指挥官还抱有侥幸取胜心理,对日本的国力和日军作战能力及突然袭击行动估计不足;后方遥远,运输能力低,后勤保障混乱;作战指导上令出多门,内耗大,行动消极,海军避港不出,陆军坐守增援;国内矛盾尖锐,战争又加速了新的革命危机来临,使沙皇专制制度走向坟墓。

71 意土战争

世界上飞机首次参战的战争

意土战争,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

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是北非的一片荒漠,经济价值有限,但战略地位重要。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1881年在瓜分奥斯曼帝国波尔泰政府占有北非领地的过程中,突尼斯成为法国的保护领地,法国准备以此为由兼并土耳其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列强,特别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对。为此意大利积极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与各列强达成协议和默契,承认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为了作好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的准备,意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间,不断向两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购买土地,积极扩充势力;派海军军官换上渔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捕捞海棉为名,进行海岸测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传教为名,深入内地收集情报。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亚惨败的教训,不断窥测选择时机。当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事件发生后,意大利认为再不行动将可能失去机会,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入侵上述地区。

土耳其呼吁各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企图,可是各大国却都劝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意土战争爆发了。

9月29日,意军5万多人,首先从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城市进行炮击。土耳其帝国在该地区防守兵力很弱,只有一个师约7000多人,而且士兵多来自土耳其内地,不愿在异国作战。10月4日夜,意军登陆部队1600多人,未遇激烈抵抗便占领了的黎波里和胡姆斯。11日,意大利远征军3.5万人开始在的黎波里登陆,击退了为数不多的当地守军,占领了托卜鲁克和德尔纳。19日,意军舰队掩护一个步兵师在班加西登陆,经两天激战,占领了该城。由于战争开始后,意军封锁了战区海岸线,英国又不允许土军通过埃及,使土军无法向北非增援。至10月底,意军已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一些主要海滨城市。这次战争,土耳其没有飞机,意大利约有20架军用飞机,32名飞行员,隶属于意大利陆军,编为第一飞机连。意陆军动员9架飞机、11名飞行员参战。这些飞机装箱于10月15日海运到的黎波里海湾。23日6时19分至7时20分,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一架布莱里奥Ⅺ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土军阵地上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侦察,从此揭开了飞机参战的序幕。25日,副队长莫伊佐驾驶“纽波特”飞机侦察时,机翼被3颗来福枪子弹击伤,这是飞机首次遭敌地面火力杀伤。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飞机在北非塔吉拉绿洲和艾因扎拉地区向土军阵地投下4颗重2公斤的“西佩利”式榴弹,成为历史上的首次轰炸,结果土耳其指责意大利犯了轰炸医院的罪行。

意军在拥有较大优势的条件下,取得了初战胜利。但战争的发展却与意大利的愿望相反,进入了僵持状态,并使意军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这主要不是对付土耳其军队,而是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抵抗。1911年10月23日,的黎波里居民举行武装起义。意大利远征军增兵9万人,对占领区的人民进行残酷镇压。到1912年春,才勉强守住了已占领的沿海地带,但始终未能深入到内地。这期间,意军于1月10日使用飞机向当地投撒了数千张传单,企图劝阿拉伯群众投降,使飞机又增加了一项进行空中宣传的任务。2月23日,皮亚扎上尉又首次尝试了利用固定在飞机上的照相机进行空中照相侦察。意军入侵北非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游击队和志愿军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使意军损失惨重。5月,意军把步兵增至10万,并调来35架飞机,部分飞艇和其他技术兵器,采取了更大的军事行动。占领了赞祖尔和莱卜达绿洲,舰队炮击了达达尼尔海峡和贝鲁特防御工事及土耳其的其他港口,迫使海峡关闭,并攻占了罗得岛、科斯岛和多德卡尼斯群岛。5月2日,意军第二航空队队长马连戈上尉首次进行了30分钟的夜间侦察。6月11日黎明前,又凭借固定在飞行帽上的手电筒,对土耳其营地进行了首次夜间轰炸。由于巴尔干半岛新的战争威胁和土耳其国内日益增长的危机,土耳其想尽快结束同意大利的战争,遂于10月15日,与意大利在瑞士洛桑附近的乌希签订和约,土耳其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罗得岛、多德卡尼斯群岛割让给意大利。意土战争降下帷幕。但广大被占领区的人民并没有停止他们的反抗,正如列宁在《意土战争结局》中所指出的:“尽管签订了‘和约’,战争实际上还将继续下去,因为远离海岸的、处在非洲大陆内部的阿拉伯部落没有屈服。”意军在占领区到处受到打击,处境十分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在欧洲战场失利,使北非的抗意斗争进一步扩大,最终迫使意殖民当局同起义者进行谈判。到1943年,北非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赶走了意大利军队。

意土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之一。意大利借土耳其日趋衰败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动了这场侵略战争,占领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并将两地合并为一个殖民地,称利比亚,实现它多年来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野心。这场战争归根到底是由意大利殖民扩张野心恶性膨胀引起的,同时这也是一场所谓“先进”的国家运用人类文明制造出的最新式武器,对“落后”的阿拉伯人民进行的大杀戮。它既暴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显示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拥有先进武器004《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装备的侵略者作殊死斗争的反抗精神。意土战争在军事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开创了飞机参战的首例。意军把飞机用于实战,执行昼间和夜间侦察,为炮兵和战列舰校射和象征性轰炸等任务,使飞机在北非上空成功地显示了其作战威力,从而大大加快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现代战争战略、战术的深刻革命。受其影响,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纷纷从法国和意大利购买飞机和雇佣飞行员参战。自此人们认识到,不应把飞机仅仅看成是一种用途有限的辅助武器,而应该把飞机看作是战争大家族中除陆军和海军以外的第三位“兄弟”。意土战争开创了飞机参战的新纪元。

72 巴尔干战争

欧洲火药桶迸发的火星

20世纪初,欧洲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1912年终于爆发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控制和压制的战争。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也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上了导火线。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创伤。20世纪初,腐朽的奥斯曼帝国仍控制着巴尔干国家的大片领土,400年来一直顽强斗争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族人民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着土耳其人的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

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门的内哥罗也在8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但欧洲列强不甘心巴尔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各自怀着侵略扩张的野心进行干涉。

1912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耳其宣战,保、塞、希也相继在17、18日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给予土耳其统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权,要求土军撤出巴尔干。土耳其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

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敌军。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尔方向以三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对付土耳其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海军准备对土耳其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军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土耳其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0月22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2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军进攻,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二集团军击退上军。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土军后,于10月22—24日在基尔克—基利塞(洛泽格拉德)附近击溃土军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卢累布尔加兹发生激烈交战,土军第四军被击溃。土军仓促退却。

10月24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军集团被粉碎。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月1、2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希海军封锁土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国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发生政变。新政府(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土耳其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1913年5月《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场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列宁指出:“巴尔干战争是标志着亚洲和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3年6月29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日,保军被迫撤退。10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未遇什么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毁1913年《伦敦和约》,与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全面溃败的威胁下,于29日宣告投降。

根据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丧失了多布罗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尔内归还土耳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离1882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土耳其因失去许多领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奥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可是,德国和意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这些都成了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亿马克,协约国军事预算也达47.6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以及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大量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明显。这些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73 第一次世界大战

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74 凡尔登之战

近代战争史上的“绞肉机”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了一次大厮杀,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次大战的中期,德军在东线即对俄作战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为尽快打败英、法军队,其主攻方向转回到西线,决心首先攻克法军坚守的战略要地凡尔登。然而,事与愿违,德军不仅没有攻下凡尔登,而且惨遭失败,以致使同盟国实力大为减弱,战场局势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化。由于这次交战破坏之惨烈,伤亡之巨大,因而军事历史学家称之为“绞肉机”之役。

1916年2月21日,德军开始对凡尔登要塞发动进攻,企图一举消灭法国主力部队。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边境的战略据点,是法国整个国防线的支撑点。凡尔登筑垒地域正面宽达112公里,由法军第三集团军(由埃尔将军指挥,拥有11个师,632门火炮)防守。

筑垒地域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全纵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防御阵地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德军指挥部计划以第五集团军(由威廉皇太子指挥,拥有17个师,1204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683门,168架飞机)攻占凡尔登地域。计划在正面的一个狭窄地段(宽15公里)实施突破。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德军在两个法国师正面展开了六个半师,879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522门),这就使德军处于优势:步兵比敌军多两倍,炮兵比敌军多三倍半,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

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军决定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上,以整个集团军的炮兵进行八个半小时的冲击前的炮火准备。航空兵用于轰炸敌军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的法军。德军于2月21日发起进攻,当天占领了第一阵地,在随后的四天中(2月22—25日)又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堡垒,但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最前面为强击群。法军总指挥霞飞将军于2月25日命令第二集团军(司令官为贝当将军,5月1日起为尼韦尔将军)投入交战,并通过巴勒杜克—凡尔登公路(又称“神圣之路”)运送作战部队和物资。从2月27日至3月6日,沿这条公路用3900辆汽车输送了19万名士兵和2500多吨军用物资。这是大规模汽车输送的第一个范例。

从3月5日起,进攻正面扩大到30公里,德军将主要突击方向转向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但是仍未奏效。经过70个昼夜(从2月至4月)作战,德军总共才推进6—7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磨盘战。

1916年6月,德军指挥部再次试图突破凡尔登筑垒地域的防御,又未成功。到7、8两月德军仍未能摧毁法军的防御,1916年6月,俄军在西南战线突破成功。7月,盟军在索姆河发起进攻。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些情况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带转入防御(9月2日)。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至12月18日法军收复杜奥蒙堡垒和沃堡垒。12月21日,法军前进到他们在2月25日原先据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经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凡尔登之战的规模和残酷性都是很大的,法军先后投入了70个师的66个师,德军投入了46个师,双方死伤约100万人。因此凡尔登之战有“绞肉机”之称。凡尔登之战是大战中期阶段的决定性一战,法军站住了脚跟,德军不但未能一举迫使法国投降,反而使自己军力开始衰落,日益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凡尔登一战之后,德军就逐步走上了失败的途径。1918年11月10日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战略战术正确与否,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确具有重要作用。

德军企图在一个狭窄地段上先使用急速攻击,后转入稳步进攻,并采用“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原则去突破坚固的防御,显然不是高招。法军指挥部为了变更作战部署而大量使用汽车,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在凡尔登战役进程中,广泛地使用了迫击炮、轻机枪、掷弹筒以及喷火器。法军采取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的办法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多数国家认为应在边境地带修建筑垒地域的一个根据。

75 日德兰海战

海战史上战列舰队最后的告别战

日德兰海战亦称斯卡格拉克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海军历史上战列舰大编队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迫使德国大洋舰队不敢贸然出港。战争初期的被动态势,使德国人最初把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具有传统军事实力的陆军身上,海军则仅以小兵力开展海上游击战,袭击协约国海上交通运输船。但是,通过一年的作战,形势并未好转,凡尔登战役后,德国陆军陷入持久作战的困境,企图在陆上结束战争的梦想破灭了。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改变初衷,把战略重心转到海上。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行动自由,扭转被动局面,德国统治当局准备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

1916年1月,德国海军对大洋舰队司令部进行了调整,任命舍尔海军上将为舰队司令。舍尔一到任,就着手制定对英国舰队实施主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企图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彻底消灭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目的,舍尔集中部分战舰,用了4个月的时间,执行偷袭和骚扰英国的计划。5月中旬,舍尔命令希佩尔海军上将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战役佯动舰队,引诱英国舰队出港。舍尔则亲率大洋舰队主力,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重兵集团,隐蔽在佯动舰队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歼击上钩之敌。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潜艇、6艘小型潜艇以及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严密监视英国海军动向。然而,舍尔怎么也没想到,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早就被英国海军截获。这是因为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轻巡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并将其提供给英国海军统帅部,使英国海军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准确地掌握了德国海军的行踪。

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上将根据掌握的德国海军情报,连夜制定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方案,决定由海军中将贝蒂率领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作为前卫舰队,先追击来袭的希佩尔舰队,等舍尔率领的主力前出围歼时,佯败诱敌。杰利科亲率由2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0艘巡洋舰和50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主力,随后跟进,对德国大洋舰队形成合围后聚歼该敌。

5月30日夜,贝蒂率领前卫舰队驶离罗赛思港,这马上就被德国潜艇发现了。而德国放出的“诱饵”也早在英国海军的监视之下。双方都认为敌人已经上钩,两支舰队小心翼翼地相向而行,将军们紧张地注视着海图上对方行动的轨迹,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战就在这无声的航行中拉开了帷幕。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主力舰数量两倍于敌,德国舰队不敢恋战,希佩尔按计划转向东南,向大洋舰队的主力狂奔。贝蒂一见到嘴的肥肉要飞,早把预定任务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猛追,致使威力大速度慢的4艘战列舰掉队10多海里,犯了被英国历史学家们称为“致命的错误”,使英国舰队蒙受巨大损失。15时20分,双方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机动态势,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系统,火力优于英舰,且此时兵力对比6∶5,英舰队已无优势可言。15时48分,双方在20公里距离上开始对射,12分钟后贝蒂的旗舰首先中弹。16时5分,英战列巡洋舰“不屈”号被击沉。在这紧要关头,掉队的4艘战列舰赶到,巨炮怒吼,弹如雨注。面对英军强大火力,希佩尔镇定自如,命令集中火力猛轰英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使该舰连中数弹,爆炸后一折两段,迅速沉没,全舰1275人仅有9人生还。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舰2沉1伤,损失惨重。当贝蒂发现迎面而来的德军主力时,才发觉上当,即令整个前卫舰队北撤。舍尔见状急令全舰队追击,他哪里知道,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在近3小时的追击战中,双方均无建树。18时许,英前卫舰队与主力舰队会合。舍尔也追了上来,杰利科指挥舰队成一路纵队冲向敌舰,切断了德国大洋舰队的后路,双方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展开了激战。18时20分,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7万吨的英国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加之英舰逐渐抢占了有利的攻击阵位,作战形势马上发生了有利于英军的转化,德舰接连受到打击,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和另一艘战列巡洋舰被击中,迫使舍尔放弃原来的计划,企图冲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但几经冲杀也无法逃脱英国舰队猛烈炮火的轰击,当最后一批舰只从乱军中冲杀出来时,屡建战功的“吕措夫”号已千疮百孔,无法继续航行,被迫弃舰沉没。英军虽然连连得手,但面对落荒而逃的德国舰队,小心谨慎的杰利科却因怕碰上德军后撤时布下的水雷,而下令停止追击。20时,一场混战在夜幕中暂停了,双方指挥员开始酝酿新的较量。杰利科准备天亮在舍尔返回基地的必经航线上彻底消灭德国大洋舰队;舍尔则企图连夜冲出包围,经合恩礁水道返回基地。为此,舍尔把所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军主力舰队,掩护大洋舰队突围。整夜里,德军的驱逐舰就像狼群一样,不时地袭击英舰,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在哪个方向。23时30分,大洋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激战中英国3艘驱逐舰被击沉,德国2艘轻巡洋舰被鱼雷送入了海底。拂晓前,双方在混战中又互有损伤。英国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认敌为友,被4艘德国战列舰一个齐射当即变成一团火球;混乱中一艘英国轻巡洋舰被己方的战列舰拦腰切成两段;德国一艘老式战列舰步履蹒跚地跟在舰队后面,被冲上来的一群英国驱逐舰用鱼雷击沉。舍尔不顾一切地向东逃窜,于6月1日4时许通过合恩礁水道,杰利科因害怕德军布设的水雷,也匆匆打扫战场后返回了斯卡帕弗洛基地。这场空前绝后的战列舰舰队决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3艘、驱逐舰11艘,战斗吨位11.5万吨,伤亡6700多人;德国舰队共损失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5艘,战斗吨位6.1万吨,伤亡3000多人。英国舰队虽然比德国舰队损失多了近一倍,但并未伤着筋骨,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在北海海域的霸主地位,德国因无法打破英国人的封锁,大洋舰队成了名存实亡的舰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未敢出海作战。

日德兰海战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壮的胜利,其中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的莫过于以下三点:一是战略运筹失策。英德两国战略决策者受陈旧军事思想的影响,认为舰队决战是取得制海权最可靠、最简捷的途径。因此,在日德兰海战前,无论在装备建设还是在编制训练上,都以在决战中歼灭敌主力舰队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手段,不惜花费巨资建造和编练庞大的战列舰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双方的企图如出一辙,都试图寻找战机以一次舰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在延续了两年才达成的这场舰队决战后,双方决策者才认识到,科技进步使新型海军兵器不断出现,海军作战手段也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正如战后贝蒂上将断言,英国正确的战略不应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把它困在基地,这样形势对我更为有利。德国也认为,就是在海战中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这一战略调整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不久英德两国的战列舰虽没有在战争中被敌人消灭,却被自己的水兵或搁置于一边,或沉入了海底。

二是作战指挥失误。战前,英国海军本来占有客观优势和先机之利,可将计就计,巧打智取,提高作战效益,但由于英军前线指挥员连连失策,先是不分青红皂白,盲目追杀德军担负诱敌任务的前卫舰队;继而又在主力交战时畏首畏尾,放弃追击逃窜之敌的有利战机;最后又没有夜间决战的决心和魄力,使得德军有机会突破封锁,返回基地。从上述情况人们不难看出,正确的作战指挥关键在于审时度势,量敌用兵,不被假象所迷惑,积极地进行有利的决战,避免不利的决战,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力量的强弱和形势的利弊只具备了胜利的可能,如果作战指挥失误,照样要打败仗。

三是协同配合不力。在这场激烈搏杀,险象横生的大战中,到处都有不和谐的音符。英国舰队出发时,未通知“坎帕尼亚”号航空母舰,致使其没有参加作战,减少了英军的优势;战中,德国舰队在侦察情报力量不足,经常被动挨打时,却叫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在基地睡大觉;当英国舰队奋力追杀德国舰队时,主力战列舰却因航速慢而掉队;当舍尔奋力冲出重围,准备施放水雷阻止英军追击时,才发现全舰队没带一颗水雷。这充分说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使作战力量结构日趋复杂,单凭一两件新式兵器并不能决定作战力量的优势,而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战兵器的作战效能。这场海战充分说明,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76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

保卫十月革命成果的一场决战

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为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同国内反革命武装和外国干涉军进行的战争。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给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与民族的革命斗争带来了希望,也引起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仇恨和反抗。国内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企图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是苏俄内战爆发的主要起因。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则使这场内战更为尖锐化和复杂化。为了捍卫十月革命的成果,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敌人四面封锁的艰难条件下,领导全国军民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为苏联由战争转入和平建设创造了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后,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和代表其利益的各个党派在边疆各地区,尤其是南部和东部边疆地区结成了反苏维埃政权的统一阵线,组织反革命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以德国为首的四国同盟还同俄国处于交战状态,他们的军队还驻守在从里加到多瑙河口一带,对苏维埃俄国虎视眈眈。

在这种形势下,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短期内完成了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平息反革命暴乱,粉碎德奥等国的进攻,建立全国革命政权和新型工农红军等重大举措。这一切为日益临近的内战准备了力量,设置了战场,赢得了时间。

1918年3月15日,在伦敦召开的协约国总理和外长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对俄国东部联合进行干涉”的决议。5月底,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俘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策划下打响了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内战第一枪。该军迅速由2万人扩充到6万余人,并支持东部各地的反革命势力,成立了一批反革命政府,建立了一批反革命武装。与此同时,在德国扶植下的旧俄将军克拉斯诺夫、阿列克谢耶夫、邓尼金等人,也在俄国南方纠集反革命武装,伺机向顿河、库班、高加索进犯,到1918年夏,苏维埃共和国已面临四面包围的严峻局面:外国武装干涉者和俄国反革命武装,先后占领了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一部、高加索、中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大片地区,几乎相当于苏维埃共和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形成了东、南、北方以及高加索等数条战线,绵延1万多公里。此时,全线白军总共约有70余万人,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处在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极大困难:与南方产粮区的联系被切断;工业陷入崩溃;反对粮食垄断政策的富农分子不断暴动,饥荒蔓延,人民忍饥挨饿。

此时,工农红军刚组建不久,有志愿兵30万人,与敌军相比,处于劣势。根据列宁的提议,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一切工业部门实行国有化,宣布粮食专卖和余粮收集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在军事方面,鉴于夏季的形势,俄共中央确认东线是主要战线,并通过了加强东线的决议。东线红军于6月组成东方面军,共有步、骑兵7—8万人,辖五个集团军,在伏尔加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展开在2000公里的正面上。

此时,东线高尔察克白军与捷克斯洛伐克军团15万余兵力,继续西进,他们的企图分别是:向彼尔姆进攻,以便与由北线南下之敌会合;完全占领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然后由此向莫斯科进攻。为了阻敌西进,把敌人赶过伏尔加河,解放其中游地域、卡马河沿岸和乌拉尔,打通与土耳斯坦的联系。东方面军各部于8月底和9月初先后对敌发起进攻。经过近两个月的进攻作战,东方面军在750公里宽的地带内突破了敌军防线,向东推进了300—400公里,暂时夺取了战略主动权,稳住了东线形势,打击了白军士气。

在南线,克拉斯诺夫白军在德军的支持下,由顿河向南方重镇察里津进攻。北高加索的邓尼金白军先后攻占了萨尔斯克和提霍列次克等车站,切断了北高加索与察里津的联系,企图打通一条通往黑海各港的通路,以便以南方保障克拉斯诺夫白军的后方。在敌突然进攻的情况下,南线红军被迫组织防御,在察里津、格罗兹尼等要点进行了顽强的保卫战和塔曼集团军的撤退。在抗击东线和南线进攻之敌的同时,北线红军在沃罗格达、科特拉斯两地组织了防御,粉碎了在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的外国干涉者南下与东线白军会师的企图。总之,经过内战初期前几个月的作战,弱小红军顶住了敌人首次进攻浪潮,经受了锻炼,但不久又面临新的更严峻的斗争。

1918年11月,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以德国为首的四国同盟向协约国投降,德国和奥匈帝国发生革命。苏维埃政府立即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并着手解放被德国侵占的领土。协约国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腾出手来,加紧了对苏俄的干涉,向俄国增调大批兵力,占领了黑海各港口、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南部。原来投靠德国的邓尼金、克拉斯诺夫又倒向了协约国。这一时期,南线成了反苏维埃势力的主要战略基地。苏维埃共和国又一次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对敌斗争的领导,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1月底决定成立工农国防委员会,由列宁任主席,负责领导全国的军事与经济活动,确保前后方的统一。11月26日,俄共中央决定,要竭尽全力在各条战线展开进攻,特别要在威胁最大的南线展开进攻。战略方针是:在白军同干涉军会合之前先歼灭白军,然后再击败干涉军。至1919年初,红军经过近5个月的奋战,解放了乌克兰以及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等粮食、燃料产区。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在当地人民奋勇斗争下也获得解放。至此,苏维埃共和国的地位大为巩固。红军的初步胜利迫使帝国主义者放弃了直接出兵的打算,改为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和策动俄国西部、西北部的邻国向苏维埃共和国进攻。

1919年春,苏维埃共和国国内形势仍然十分艰难:粮食和油料危机加剧,国家仍处在四面受敌的状态,战线长达8000公里。国内外反革命武装计划在3月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进攻的主要突击力量仍然是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部队。高尔察克在东线实施主要突击,邓尼金在南线,尤登尼奇在彼得格勒,末勒尔在北线,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民族主义分子在西线分别实施辅助突击。各线白军共150万人,其中作战兵力51万人,协约国利用其海上优势,对全线白军实施广泛支援。此时,红军共有140万人,其中作战兵力38万余人。至4月中旬,各线白军不断进攻,使苏维埃共和国的形势渐趋恶化,东线形势尤为严重,它再次成为共和国的主要战线。俄共中央分析了当时形势,确定了粉碎高尔察克,解放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战略任务,并采取措施,增加武器生产,改进交通运输,给东线增调人力物力。

几经削弱的东方面军到4月中旬补充到14万人,编成两个集群:由第一、四、五和土耳斯坦集团军组成南方集群,伏龙芝任司令员,其任务是由布祖克地域向乌法实施深远包围突击,在450公里宽的正面上粉碎敌西集团军;由第二、三集团军组成北方集群,绍林任司令员,其任务是向萨腊普利、彼尔姆方向实施正面突击,击溃敌西伯利亚集团军。东方面军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粉碎了高尔察克的西集团军和西伯利亚集团军,进到了乌拉尔山前地带,向前推进了350—450公里,解放了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的重要产粮区和工业区。通过反攻,红军在东线牢牢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取得了对高尔察克白军的决定性胜利。

1919年上半年,正当东线红军大举反攻之际,获得协约国大量武器援助的邓尼金已成为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突击力量。邓尼金在从伏尔加河到德涅斯特河1300公里的正面上大举进攻,企图迅速占领莫斯科,消灭苏维埃政权。于是,邓尼金成了主要威胁,南线再次成为主要战场。对此,7月9日列宁向全党发出了“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红军总部制定了在南线反攻的计划。为了便于指挥,把原来在1300多公里宽正面上作战的南方面军分编为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到10月中旬,南线红军总兵力已达18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红军的变化。南方面军的反攻从10月11日持续到11月18日。其间,实施了奥廖尔—克罗梅进攻战役和沃罗涅什—卡斯托尔诺耶进攻战役。到11月17日,红军攻克了库尔斯克,重创了邓尼金志愿集团军,切断了它同顿河集团军的联系。到11月下旬,南方面军的顺利反攻已发展成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全线总攻。南线红军的进攻从1919年11月19日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至1920年1月10日结束,共持续了53天。此间,红军两个方面军在11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向前推进3550公里,粉碎了邓尼金白军主力,解放了近5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在进攻中,红军选择白军兵力薄弱的结合部,沿捷径实施主要突击,发挥骑兵兵团和军团作为快速手段的作用,加速了战役进程,割裂了敌军集团。这一切都加速了红军的胜利和邓尼金的失败。

1920年初,各路红军纷纷出击,扫荡白军残余,几遭打击的各线白军残余纷纷逃往边远地区。至此,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了内战的决定性胜利。红军在南线击败了邓尼金,在东线击败了高尔察克,在西北击败了尤登尼奇。从1919年下半年,外国干涉军除远东白军外,已先后撤出俄国,国际帝国主义的封锁已经破产。此后至11月,苏维埃共和国打退了波军的进攻,签订了《里加和约》(参见“俄波战争”),粉碎了邓尼金的残部——弗兰格尔白军的进攻,结束了内战,国家开始转入和平建设。

在持续3年的苏俄内战中,苏维埃人民及其武装力量,经过奋战挫败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及其所支持的反革命白军的多次进攻,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这次胜利使刚刚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得以站稳脚跟,为尔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之所以能克服艰险,战胜强敌,除了战争本身具有的人民性和防御性外,主要是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在战争中实行了严格的集中领导和指挥;着眼苏俄内战的特点,采取坚决、灵活的作战方针,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发扬红军之长,利用白军弱点,化被动为主动,逐个歼灭了敌人。

77 俄波战争

波兰向东出击的一次领土战争

俄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波兰共和国利用苏俄内战之机为获取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和立陶宛而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的一次领土战争。战争从1920年4月25日波军进攻乌克兰开始,至1920年10月12日以双方签订和约,达成妥协而告结束。

战争初期,波军大举进攻,迅速占领了西乌克兰及其首府基辅,但被红军反攻所打退。在反攻中,红军轻易取得胜利,挥师西进,并越过国界,直逼波兰首都华沙。但波兰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利用红军轻敌冒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等弱点,迅速调整部署,突然发起反击,致使远离本土、疲惫不堪的红军全线溃退,撤回涅曼河畔。在战争中,红军共损失兵力达20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

在战争爆发前,取得十月革命胜利的苏维埃俄国宣布废除了过去沙俄政府签订的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承认波兰人民有独立和统一的自决权。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波兰的革命进程出现高涨。但是,作为波兰国家元首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毕苏茨基,把恢复1772年波兰被瓜分前的历史边界和建立包括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的波兰联邦共和国作为复国的基础。他的联邦制主张既符合波兰地主资产阶级利益,也反映了国际帝国主义扼杀苏维埃俄国的愿望。因此,波兰在反对苏维埃俄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协约国的物质支援。

1919年初,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先后向俄国中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苏维埃俄国的内战形势正处在紧要关头。毕苏茨基利用处在内战之中的苏维埃俄国无力他顾的时机,挥师东进,入侵并占领了立陶宛和白俄罗斯。1920年初,波兰仍积极备战,准备在弗兰格尔白军的配合下,向乌克兰发动进攻。

此时,苏维埃俄国虽已取得内战的决定性胜利,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但其经济状况仍十分严峻。为避免与波兰的冲突,苏维埃俄国向波兰提出建议,在承认“寇松线”以东250—300公里为波兰边界的基础上双方举行和谈,但遭波方拒绝。鉴于战争不可避免,苏维埃政府开始加强西线兵力,着手制定对波作战计划。

为了向苏维埃俄国发动进攻,到1920年4月,波兰武装力量由1919年初的11万余人扩充到约60万人之多。波军计划首先歼灭红军西南方面军,夺取乌克兰,尔后变更部署,挥师北上,与东北方面军配合,打败红军西方面军,占领白俄罗斯全境。进攻乌克兰的作战计划是:以第二、三集团军围歼红军第十二集团军,尔后向红军第十四集团军进攻,夺取敖德萨,并在方面军整个地带内抵近到第聂伯河。为了夺取西乌克兰,波兰政府与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彼得留拉签订了共同作战的条约。

在波军正面,红军部署了两个方面军。一个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北的白俄罗斯境内,辖第二、四、十五、十六4个集团军和骑兵第三军,到5月底共有步、骑兵8.1万人,方面军司令员是图哈切夫斯基,当时他年仅27岁。

另一个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南的乌克兰境内,辖第十二、十四集团军和骑兵第一集团军,共有步、骑兵4.6万人,方面军司令为叶戈罗夫。

到1920年5月底,苏波双方兵力对比暂时处于均势,但红军西方面军正面波军左翼集团兵力较弱。因此,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计划由西方面军向波军左翼实施主要突击。1920年4月28日,俄共中央批准了加米涅夫制定的战略反攻计划。该计划规定,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密切协同,分别从东北和东南向华沙实施向心突击。西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北担任主攻,沿明斯克、比亚威斯托克方向直取华沙。西南方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南配合西方面军行动,沿罗夫诺、卢布林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反攻前,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满以为波兰的工农革命正处在高潮之中,他对战争前景作了十分乐观的估计。图哈切夫斯基也基于这种估计,结果导致了他在战争中轻敌冒进,功亏一篑。

1920年4月25日,波军在普里皮亚特河至第聂伯河宽500公里正面上发动进攻,短时间内向乌克兰腹地推进了200公里,5月7日夺占了基辅,但未能合围红军第十二集团军。

此时,波军战线已长达1000公里,后勤补给日益困难,已成了强弩之末。5月14日,红军西方面军在预备队尚未集中的情况下,在白俄罗斯向波军率先发起反攻,但因兵力分散,协同不好,被波军所退。5月20日,红军完成了反攻准备,并从南北西翼先后转入反攻。实施了基辅战役、七月战役、利沃夫战役和华沙战役。反攻前期,红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华沙、利沃夫城下。进行了决定此次战争命运的大决战——

华沙战役。

鉴于红军的顺利进攻和波军的全线溃退,加米涅夫于7月22日改变了原定作战计划。命令西方面军不作战役休整,继续追歼败退的波军,至迟于8月12日以前强渡维斯瓦河,攻战华沙,而西南方面军改向利沃夫进攻。此一变化,使两个方面军的突击由向心变为离心之势,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协同,削弱了突击力量。

8月8日,图哈切夫斯基签发命令,欲图迅速攻占华沙,全歼波兰守军,具体部署是:第四集团军在骑兵第三军协同下从北迂回华沙,然后向南直插普洛次克,切断波军退路及西方国家对波军的补给线;第十三、十五集团军在华沙东北攻击波军左翼;第十六集团军及第十三集团军部分兵力在华沙桥头堡正面实施牵制突击。然而,在华沙战役打响之前,西方面军因连续作战已疲惫不堪,实力锐减,总兵力只剩下4.5万人,且弹药与给养十分缺乏。此时,行动在两个方面军结合部的西方面军莫济尔集群及与之毗邻的西南方面军第十二集团军,都远落后于十六集团军。同时,在协约国的支援下,波军第一、四集团军已得到补充,第五集团军已调到华沙前线。波军兵力已增加到11万余人,超过红军1倍以上。但因图哈切夫斯基求胜心切,无视这些变化,于8月13日下令向华沙发起攻击,终因兵力分散、力量不足,未取得进展。

波军总司令毕苏茨基冷静分析,发现了西方面军的弱点。

8月6日,他决定以第五、一、二集团军在华沙正面及其以北牵制和消耗红军西方面军主力,而以第四集团军及第三集团军部分兵力由南攻击红军第十六集团军的侧后,尔后各集团军转入总攻,在华沙方向粉碎西方面军的进攻。这时,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和图哈切夫斯基既未识破波军反击的企图,也未发现波军反突击集团的集结。因此,红军未作抗击反突击的任何准备。

8月16日,波军第三、四集团军向红军第十六集团军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对此,红军第十六集团军毫无思想准备,惊慌失措,迅速溃退,结果,暴露了第三、十五集团军的侧后。

8月18日,波军各集团军全部转入总攻,使红军西方面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此时,远在明斯克方面军司令部内的图哈切夫斯基才得知波军发动翼侧攻击的消息。他虽毫不迟疑地向前线红军发出了撤出战斗的命令,但为时已晚,部队无法执行其命令,正在实施迂回的第四集团军以及第十五集团军两个师无力向东突围,只好撤入东普鲁士,在那里被解除了武装。波军的反攻,使红军西方面军遭受到毁灭性打击,被迫全线溃退。到8月25日,波军推进到格罗德诺、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西布格河中游的符沃达瓦一线时,红军西方面军在后方预备队的支援下,终于阻止了波军的前进,华沙战役至此结束。

这时,俄波双方都已无力再战。因此,根据苏维埃政府的建议,俄波两国政府举行了和谈。1920年10月12日,双方在里加签订了和约初步条款,1921年3月正式签订和约。

和约规定,俄波之间的国境线比《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寇松线”东移了200公里,使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划归波兰。俄波战争以双方签和,达成妥协而告结束,这个和约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西部边境的和平,从而能集中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节节胜利的红军在华沙唾手可得的情况下竟然败北,而节节败退的波军反而转败为胜?斯大林指出:“当时我们对波兰民族因素的力量估计不足,为浩浩荡荡进军的轻易胜利所陶醉,担负了经过华沙突入欧洲的力所不及的任务,激起了波兰绝大多数居民反对苏维埃军队,因而造成了使苏维埃军队在明斯克和日托米尔附近的胜利化为乌有的局面,破坏了苏维埃政权在西方的威信。”

78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非洲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篇章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埃塞俄比亚(当时称阿比西尼亚)人民抗击法西斯意大利侵略的战争,又称埃塞俄比亚第二次抗意战争。

意大利曾在1895—1896年不宣而战,侵入埃塞俄比亚,但遭到埃塞俄比亚军民的顽强抵抗,意大利遭到惨败,并于1896年被迫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规定意大利无条件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废除《乌查利条约》,赔款1000万里拉,但意大利始终没有放弃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20世纪30年代初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进行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进一步同英、法抗衡。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的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以削弱英、法与亚洲殖民地的联系,制定了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并加紧侵埃准备。

1934年12月5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毗邻意属索马里的边界附近瓦尔瓦尔蓄意制造边境事端,并侵占瓦尔瓦尔,导致埃塞俄比亚死伤百余人。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求援,但没有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1935年9月,国际联盟作出偏袒意大利侵略者的裁决,更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随后,意大利在意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边界地域扩建港口,修筑铁路、公路、机场,架设通信线路,加速备战。意大利统帅部的侵略计划是:在北、南战役方向及中部部分战役方向上向埃塞俄比亚腹地实施向心进攻,主攻放在北部(厄立特里亚)方向,企图在短期内打败埃塞俄比亚军队,占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按照这个计划,意大利军队的主力由厄立特里亚第一、二、三军组成,后又有厄立特里亚第四军及马里奥蒂和库图雷将军的各5000人的两个纵队,总数达25万人,在北战场展开,由东北非意军总司令德博诺将军指挥(1935年11月由马多利奥元帅接任);在南战场(索马里),有两个战役集群,约11万人,由格拉乔亚尼将军指挥;在中央方向有一个战役集群,约1.7万人。埃塞俄比亚军队由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1万人的禁卫军和总数达35—45万人的各省、各部族地方新编军队组成。埃军虽然武器装备落后,训练很差,但士气高昂。埃军统帅部的抗战计划是:军队先从边境后撤30公里,扼守险要地段,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战,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条件。埃军的展开计划是:在北战场,部署塞乌姆、古克萨、穆鲁格塔等拉斯(公爵)的军队集群,约15—20万人;在南战场配置涅西布和德斯塔二拉斯的军队集群,约10—15万人;在中央方向约有1万人;禁卫军和其他一些新编部队留作预备队,近11万人。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30万大军从北、东、南三面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军民奋起抵抗。抗战经历两个阶段。从战争爆发到1936年5月埃首都沦陷为正规战争阶段,埃军主要以阵地防御抗击敌军。刚开始,担任掩护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开始撤退,避免与敌优势兵力决战。他们设伏和突袭侵略者的后方,战斗中表现得英勇顽强。而主力部队则在海尔·塞拉西皇帝领导下与入侵者展开正规战。12月中旬,伊姆鲁和埃尤厄鲁二拉斯的军队集群在阿克苏姆地域对占领者实施了突然袭击,击毁意军许多坦克。1936年1月,塞乌姆和卡萨二拉斯的军队集群在泰姆比恩省打败了敌人,解放了亚比亚迪城。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抗击下,意大利军队一些集团陷入合围,损失惨重。从1936年1月下旬起,意大利军队利用空中优势,大规模使用飞机和毒剂,整队整队地消灭埃塞俄比亚军队,使整片整片的和平居民区变成废墟,战局急转直下。同年3月,塞拉西集结重兵在阿桑吉湖一带与意大利军队决战,但因内奸出卖,埃塞俄比亚军队主力被击溃。4月底意军逼近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3日,海尔·塞拉西流亡国外,伊姆鲁拉斯成为临时政府首脑。5日意大利侵略者占领了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从此,埃塞俄比亚的抗战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游击战争阶段。

首都沦陷后,埃塞俄比亚人民成立了各种抵抗组织,人民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战方式。部分埃军分散到西部和南部各省,同当地人民组成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伊姆鲁拉斯为首的埃塞俄比亚临时政府负责协调各爱国力量的行动。游击队经常袭击意军驻地,炸仓库、拆电线、破坏交通,一次次粉碎了意军的“围剿”。最后,意大利统帅部把20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并继续大量使用毒剂,于1936年12月底彻底打垮了伊姆鲁拉斯的部队,并俘虏了伊姆鲁。1937年2月打垮了德斯塔拉斯的部队。意大利占领者一方面加紧清剿主要抵抗策源地,另一方面加强对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恐怖手段,杀害无辜平民。在战争期间和埃塞俄比亚沦陷期间,埃塞俄比亚军民共死亡76万余人,但残酷的镇压并未能使埃广大人民放弃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游击战一直持续到1941年1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英国军队于1941年1月对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意大利军队发起了进攻。1月25日,塞拉西率领爱国武装从苏丹打回国内,广大埃塞俄比亚人民和游击队也采取积极行动向意军发起攻击。4月2日,游击队配合盟军收复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5日塞拉西复位。随后英、埃联军追歼残敌,于同年11月27日在贡德尔的最后决战中获得胜利,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告终。

这次战争是埃塞俄比亚反侵略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在持续6年的抗战中给意大利法西斯以沉重打击,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鼓舞了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在整个战争中,埃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死于化学战毒剂的就有29万余人。意军伤亡14万人,付出了120亿里拉的巨额军费。

埃塞俄比亚在战争指导上,充分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力量优劣,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战,粉碎了意军的速胜企图;在意军占领埃首都和部分领土后,埃方军队分散各地,组织抗战游击队,消耗敌人,在极为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实力,为最后赶走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79 西班牙内战

佛朗哥法西斯君临马德里

西班牙内战是本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民为抗击国内外反动势力、捍卫革命成果、捍卫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革命战争。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革命战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它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美洲殖民地。

1898年重新瓜分殖民领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又以西班牙的惨败而告终。从此西班牙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列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落后的西班牙,引起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陷于紊乱,人民群众非常不满,国内各种矛盾迅速激化。1931年4月,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真正解决西班牙社会的根本问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异常尖锐,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很薄弱。1935年欧洲政局风云变幻,战争的威胁逐渐逼近。面对法西斯日益猖獗的状况,共产国际提出了建立人民阵线,团结无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切进步力量,以抗击法西斯势力的号召。西班牙共产党经过努力使西班牙各左派政党联合组成了人民阵线,并在1935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了新的共和政府。新政府在人民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进步的社会改革。这些初步的社会改革引起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端仇视,迅速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几乎所有反共和的右翼党派和反动军官都在积极寻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帮助和支持,阴谋策划叛乱,以颠覆共和政府。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驻西属摩洛哥梅利里亚的军队首先发动叛乱,次日,驻摩洛哥殖民军司令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飞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挥叛军,另一反动将领莫拉则在西班牙北方发动反叛。叛乱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这时共和国军队的80%官兵被叛乱者所控制。叛乱因为早有预谋,而且是在国际反动势力支持下进行的,所以一开始进展颇为顺利。佛朗哥统率的摩洛哥军团由南向北,莫拉率领的正统派和保皇党军队由北向南,企图南北夹击首都马德里,迅速夺取政权。然而,广大人民群众痛恨君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珍惜革命的初步成果,积极响应人民阵线的号召,纷纷自动起来保卫共和国,民警部队和忠于共和国的军队同叛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爱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使得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等中心城市的叛乱先后被迅速平定,叛军的速胜计划破产。

正当叛乱几乎失败之时,德、意法西斯眼看西班牙反动派的叛乱难以获胜,便不惜撕下伪装,于1936年8月公然支持叛乱,并武装干涉西班牙。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有其险恶的用意。一是想控制住成为地中海通往大西洋咽喉的西班牙这块战略要地,以便在未来对英法作战时能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二是想以西班牙作为新武器的试验场,以便为未来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德、意法西斯公开的武装干涉开始时,首先用飞机、船只把佛朗哥的叛军主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本土。与此同时,大批坦克、飞机、大炮等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给叛军,并出动轰炸机闯进西班牙的领空,对和平城市和居民实施狂轰滥炸。接着法西斯正规军也踏上了西班牙国土,与叛军一起进攻西班牙政府。由此西班牙民主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就演变为一场具有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了。

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是世界法西斯势力对民主势力的又一次猖狂进攻。这场战争对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可是,这时英、法、美政府却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表面上禁止各国向西班牙输送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是封锁西班牙共和国,听任德、意援助叛军,伙同德、意共同扼杀民主的西班牙共和国。因此德、意法西斯更加肆无忌惮地扩大武装干涉的规模,在整个战争期间共有5万德军、15万意军在西班牙直接参战。叛军在得到德、意公开支持,取得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人力补充后,于8月13日攻占了西南重镇巴达霍斯,南北两支叛军会合,然后挥兵直指马德里。共和国处境逐渐恶化。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联合势力的战争,赢得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世界各地纷纷举行集会,谴责德、意的武装干涉,要求英、美、法放弃“不干涉”政策。

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共同目的,来自54个国家的4.2万名志愿者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9月,马德里开始遭到轰炸。11月初叛军进至马德里城郊,马德里保卫战进入紧张阶段。7日,叛军开始全线展开进攻。共和军顽强抵抗,狠狠打击叛军,使叛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叛军进入马德里市区的企图未能得逞。1937年2月和3月,叛军和德、意侵略军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强大的攻势,都遭到失败。其中在著名的瓜达拉哈达阻击战中,共和军和国际纵队的战士给意军和叛军以迎头痛击,经数小时的激战,意军损失惨重,溃不成军,死伤近万人,被俘达数千人。经过几番较量后,法西斯侵略军和叛军被迫暂时放弃占领马德里的企图,将其主要攻势转向北方。

1937年夏,叛军和侵略军在集聚兵力后转入进攻。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有15万人,佛朗哥叛军主力集中在毕尔巴鄂方向作战。共和军仅能集结6万军队分散抗击敌人。6月20日,巴斯克地区的首府毕尔巴鄂失守。10月22日,共和军在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的最后一个据点希洪城陷落。随后,法西斯指挥部把作战重点转向了东线。1938年3月,叛军转入进攻,突破共和军防御,推进到地中海沿岸,切断了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中部以及南部地区的联系。接着叛军分兵出击,南攻巴伦西亚,北进巴塞罗那,共和国处于多方受敌的危急局面。这时英、法政府却封锁法西边界,扣留共和国从国外购买的大批军火。12月法西斯联军集中30万重兵进攻加泰罗尼亚。1939年1月26日,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失陷。

2月11日,法西斯联军在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后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英、法帝国主义者在美国公开支持下,胁迫共和国政府投降来迅速结束西班牙战争。2月27日,英、法两国政府相继宣布承认佛朗哥政权并断绝同共和国政府的外交关系。此时共和国政府处境非常困难,尽管决心作战到底,但共和国内部的反革命武装叛乱打断了政府继续抗战的意图。3月5日在英、法指使下,共和国内部的卡萨多上校和右翼社会党首领贝斯太罗与叛军相勾结,在马德里发动反革命政变,夺取了共和国政权,实行白色恐怖,到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者。为了配合这一叛乱,佛朗哥的军队全线出击,牵制在前线的共产党作战部队不能回师援救马德里。28日,经历了两年八个月战斗洗礼的英雄城市马德里终于在内外敌人夹攻下陷落。4月初叛军控制西班牙全境,共和国被扼杀,法西斯独裁政权开始了在西班牙的统治。

西班牙共和国的失败是一系列不利的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德、意的武装干涉以及英、法的所谓“不干涉”政策。内部诸因素中,西班牙共产党始终没有掌握人民阵线的领导权问题则是最主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训。这场战争牵制了德、意法西斯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为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它的意义远远超出西班牙本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侵略势力的一个重大事件,是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80 日本侵华战争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从此,战火在中华大地上全面燃起,中国人民积极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救国斗争之中。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的结果,也是日本为摆脱当时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争夺世界市场和东亚霸权所采取的新的侵略步骤。早在19世纪末叶,日本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其基本国策。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了以解决“满蒙政策”为中心议题的“东方会议”,主要是确定新的对华政策,意欲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20年代末至30年代,日本国内矛盾激化,连续发生经济危机。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和实现夺取中国东北的战略计划,日本于1931年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由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3月操纵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随后,日本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华北,侵占热河,进逼北平、天津,策动“华北事变”,并加强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准备。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接着,形成德、意、日法西斯轴心。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爆发。

日本政府认为只要对中国“加以一击”,就能使其完全屈服,从而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计划在华北,两周内攻克大同,一个月攻占整个山西;在东南,10天占领上海,3周攻克南京,一个月逼近武汉;在华南,一举攻克广州,在3个月内结束对华战争。然而,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打破了帝国主义的迷梦。就在芦沟桥事变当夜,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与日军展开激战,芦沟桥历经三失三得,迫使日军不断增兵。

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中国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形成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初期对日军做了较为积极的抵抗,进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战役,给日军以杀伤和消耗,特别是台儿庄一战,更是对日军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是由于国民党实行单纯的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致使国民党的数百万大军在日军压力下节节败退。到1938年10月,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江苏、安徽等省的大部分地区相继落入日军手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不断打击日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雁门关伏击战等重大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敌的斗志和信心。日本在占领广州和武汉后,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特别是遭到八路军、新四军的沉重打击,便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而转移其主力于解放区战场。从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改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而逐渐转移其主要兵力来打击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以巩固其占领区。从1938年底开始,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推行“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为粉碎日军的企图,八路军总部决定大举破坏正太路,进行“百团大战”。这次战役从1940年8月至12月历时近4个月,消灭敌伪军2.5万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斗争,坚持敌后抗战,牵制了大量敌人,破坏了日军北上侵苏的计划。日军经过几年对我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作战,开始认识到剿共仅靠武力进行征伐不能取得成效,因而实行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力战”,进行频繁的“大扫荡”,敌后抗战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同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不断制造反共磨擦并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但我军和解放区经受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渡过了困难时期。

从1943年开始,战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43年2月,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9月,意大利政府宣布投降,德、意、日联盟瓦解。太平洋战场的形势也朝着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美军继1942年在珊瑚岛和中途岛海战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于1943年2月攻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从而转入战略反攻,迫使日军转入了战略防御。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在中国人民特别是敌后战场军民的有力打击下,部队士气低落,战斗力明显下降,同时,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也加剧了日本的国内矛盾,人民反战情绪激增。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改变其在太平洋战场的不利态势,日本急欲结束对华战争,以便从中国战场抽调更多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为此,日本企图大力扶植和加强汪精卫伪政权的政治力量,并对蒋介石施加一定的压力,促成蒋、汪合流,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在作战指导上,日军强调确保其占领区,保证重要资源开发地区、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安全,并以部分伪军接替部分日军守备任务,以便抽出日军用于太平洋战场和在中国占领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而在国际形势日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情况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仍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敌后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严重困难,坚持了敌后抗战,并从1943年起开始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和“清乡”,而且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最后胜利的前夜。而在太平洋战场,日本侵略者还在继续顽抗。为准备决战,日本大本营于1945年1月制定出《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不仅规定陆海军的作战方针任务,而且把日本人民直接投入决战准备。1945年上半年,中国敌后解放区军民,继1944年春、夏、秋季攻势作战后,又发起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迫使其退守主要交通线、重要城市和沿海地区。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否则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掷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以巨大打击。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同时宣布参加《波茨坦公告》,9日,100余万苏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同一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军民立即展开全面大反攻,解放了大片国土。在中国、苏联、亚洲各国以及美、英等盟国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日军迅即崩溃。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日本侵华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治上看,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是追求侵略扩张、奴役他国人民的非正义战争,“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造成它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日本军国主义自以为倚仗几百万大军就可以为所欲为,岂不知它所进行的不义战争虽取得一些局部的、暂时的胜利,但在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和无比强大的力量面前,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从经济上看,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难以支持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争。从军事上看,军令、军政分离,陆、海并立,使日军在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上,常常是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战略目标脱离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一味追求扩大战线,作战指挥呆板、僵化,缺乏灵活性;迷信“天皇神威”和精神力量,骄兵思想恶性膨胀;军事思想落后等等。

而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之所以能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首先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全国性抗战,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以及各项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二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包括国民党内的广大爱国人士和官兵,以及海外侨胞,特别是广大工农兵的英勇牺牲、团结奋战;第三是由于敌后解放区军民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正确路线、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原则,抗击敌军主力,担负了抗击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的重担;第四是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狂妄企图,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独立解放,而且为世界进步人类的反法西斯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81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82 德国闪击西欧

马奇诺防线的崩溃

1940年5—6月间,希特勒在灭亡波兰之后,又疯狂地闪击了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仅在44天内就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亡,英国退守本岛,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德国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是从1936年3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开始的。1936年7月,德国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德国又占领了奥地利。9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于1939年3月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为了解除进攻法、英的后顾之忧并建立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德军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立即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军首先向波兰发起“闪击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波军在德军强大攻势下,虽经1个多月抵抗,还是失败了。德国征服波兰后,即将军队调到西线,准备进攻西欧。

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为进攻西欧下达了第6号指令,接着陆军总司令部拟制了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通过比利时的中部向法国首都巴黎实施主要突击。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西线作战计划的德军军官因其座机在航行中迷失方向而在比利时被迫降,德军的西线作战计划落入法、英手中。

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认为,由于该计划已被敌人截获,如果再执行这一计划,势必难以达成战略突然性。因而建议改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但他的建议遭到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高级将领的反对,不过希特勒在仔细权衡利弊后,还是认为曼斯泰因的建议有道理。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道指令,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作战计划经过修改后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阿登山区,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北部,然后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法国的巴黎;而在法国马奇诺防线的正面,以佯动进行牵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绕至该防线侧背时,再进行前后夹击,围歼该地法军。当德军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德军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基本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军已在从北海到瑞士一线集中和展开了136个师、坦克3000多辆、飞机4500架。德军由“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共44个师,配置在亚琛到摩泽尔河一线,其任务是经由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地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沿岸总方向实施突击,割裂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B”集团军群共28个师,集结在战线北翼荷兰、比利时国境线至亚琛地区,其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作为德军的右翼向法国推进:“C”集团军群共17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其任务是进行佯攻,牵制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德军预备队共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

而英、法等国则对当时的战略形势判断失误。法国统治集团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要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即使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则指望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自己只以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来消耗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自以为只要严守中立,就能避免卷入战争。

因此,这些国家均没有发现德军的战略企图,战前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直到1940年3月12日,盟军的作战计划才最后确定下来。这个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规定,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盟军则以2个法国集团军和1个英国集团军的兵力向比利时机动,在比利时集团军的掩护下,将德军阻止在代尔河一线;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以1个集团军群进行坚守防御,并以1个集团军群为第二梯队增援;英国在海上担负封锁德国的任务。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上的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荷兰的10个师,比利时的22个师都部署在本国东部国境线上。法国和英军共103个师,编为3个集团军群:第一集团军群共51个师,配置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方各省;第二集团军群共25个军,配置在从瑞士到卢森堡的马奇诺防线上;第三集团军群共18个师,配置在瑞士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军的战略预备队为9个师。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在荷兰海岸至马奇诺防线向盟军展开了全线进攻。3000多架飞机突然袭击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一举摧毁了盟军的几百架飞机。同时,德军的“B”集团军群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展开了进攻,空降兵在其后方着陆,夺占了对方的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在前方和后方同时遭受袭击的情况下,荷兰一下子陷入混乱和惊恐之中。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见败局已定,便乘驱逐舰逃往英国。女王临行前授权荷军总司令温克尔将军,“在他认为适当的时机即宣布投降”。5月15日,荷兰宣布投降。

在比利时,德军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于5月11日就攻占了列日防线上的埃本·埃马尔要塞,5月17日,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卢森堡,当德军“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地区实施主要突击时,只有30万人的卢森堡不战而降。5月14日,德军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编成的第一梯队通过阿登山地区后,在法军第二和第九集团军接合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并重创盟军。德军占领色当后,以每昼夜20至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于5月20日占领阿布维尔。5月21日,德军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并以荷、比两国作为空军和潜艇基地,封锁了加来海峡,阻止英军增援。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5月23日,布伦陷落,27日加来被占,盟军在海边陷入重围。退守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三面受敌,一面濒海,处境极为危急。然而就在这危在旦夕之际,希特勒却下令其坦克部队停止追击。西方分析家认为这可能是希特勒想保存坦克部队的实力,以便南下进攻法国,进而迫使英国言和。不过,希特勒这一命令,却给盟军一个喘息的机会。5月26日,英国海军开始执行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发电机计划”。被西方称之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盟军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总算保存了有生力量,其中绝大部分后来成了反攻的骨干力量。

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后,为了不让在5月底退至松姆河、瓦兹河、埃纳河一线的法军设防固守,便立即向巴黎和法国内地发起进攻。6月3日和4日,德军先以大量航空兵袭击法国各机场和重要目标,摧毁了法军飞机900多架,夺取了制空权。接着,在180公里的正面上,德军以“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分两路发起进攻,很快攻破了马奇诺防线,使法国于6月22日被迫签署了停战协定。

德军对西欧的作战只用了44天,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亡,英国退守本岛,其“闪击战”获得成功。

德军闪击西欧之所以得逞,主要是因为:一是竭力进行战略欺骗和伪装,隐蔽战争企图,达到了战略突然性。在战前,希特勒一再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保证,德国将尊重他们的中立,不会向他们发起进攻。当德国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落到比利时手中时,比王仍未抛弃以中立求和平的幻想。希特勒还一再声称,德国对法国没有任何要求,德国不愿与法国打仗,德国和英国可以实现“体面的和平”等,从而使英、法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没有察觉德国的战略企图,延误了战争准备的时机。二是及时修改作战计划,主要突击方向选择得当,确保了首次突击的胜利。当作战计划落入盟军手中后,德国及时修改了作战计划,改变了主要突击方向。为了隐蔽主突方向,德军还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措施。如制造假情报,散布“史里芬计划”的作战思想具有永恒的意义;担任第一梯队进攻的师配置在远离国境线的位置,直到进攻前夕才进至出发阵地等。所以战争一开始,德军就迅速突破了对方的防御,达到了首次突击的目的。三是集中使用航空兵、空降兵,充分发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速闪击作用。德军的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就使盟军失去了行动的自由,盟军防御能力大为削弱。德军的坦克部队在航空兵的支援下,集中使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行动十分迅速,使墨守成规的盟军惊慌失措,迅速溃败。

英、法等国的惨败,教训是极为深刻的。特别是法国,在当时曾被称为“欧洲最大的陆军强国”,竟在短短的6个星期内灭亡,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和平主义”思想严重,战备不足。法国国内普遍存在一种厌战情绪,贪恋和平生活,法国统治集团战前推行“绥靖政策”,没有做好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准备。而且,法国人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因而在战争动员、国防生产、部队训练等方面没有充分的应战准备,战斗力比较低。二是不能适应德国“闪击战”的特点,军事理论落后。法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中得出结论,只要坚持堡垒阵地和步兵火器相结合,法军就能取得胜利。他们设想,新的战争还会像1918年西战场那样开始,德国以步兵为主进攻,从坚固筑垒地域突破,慢慢推进,而法军依托马奇诺防线进行持久战争。在这一理论和思想指导下,法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防御阵地上,机动兵力很少。当希特勒对法军闪击时,法军的防线很快被突破,而且法军难以组织有力的反击。三是对德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错误,战略指挥严重失误。法军在拟制作战计划时没有想到德军会改向阿登山地区实施主要突击,也没有根据已变化的情况及时修正自己的作战计划,而只是仓促应付,最终铸成了法国难以挽救的败局。

83 日本奇袭珍珠港

战术上成功,战略上失败

1941年12月8日,日本出动以6艘航空母舰为主体的特混舰队,远离日本本土南下,秘密航行4000多海里,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最大海军基地——珍珠港,采取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突击行动。这次奇袭,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了惨重损失,半年之内不能作战,从而成为现代世界战争史上突然袭击的又一成功战例。

日本制造全面侵华战争的芦沟桥事变后,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妄图把中国大陆作为北进苏联南下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基地,以便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但由于中国军民奋力抗战,使日本侵略军深陷于中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同时北进苏联的两次作战行动又受挫,日本深感同时实行“北进”、“南进”计划力不从心。于是,日本决定利用英法忙于欧洲战事而顾不上在亚洲的利益的有利时机,转而采取南攻北守的方针。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解除了日本南进的后顾之忧。日本大本营于7月初召开御前会议,分析了形势,制定了计划,决心在年初侵占法属印度支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的进攻行动,同时发动太平洋战争。

由于日本南下进攻行动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和特权,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制裁措施。如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实行全面石油禁运等,这样,日美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美国为了保卫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以珍珠港为主要基地和活动中心,组建了一支上百艘的庞大舰队。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太平洋上交通的总枢纽,素有“太平洋心脏”之称。这里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海军基地,它与关岛、马尼拉湾呈锥子形,指向西太平洋,成为日本南进行动的主要障碍。

早在1941年初,当日美矛盾重重的时候,日本海军就提出了奇袭珍珠港的设想。8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具体制定了代号为“Z”的奇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并于10月得到日本大本营的正式批准。这个计划的中心环节就是从空中进行奇袭,猛烈攻击美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规定以6艘航空母舰为骨干,组成一支由300多架飞机、30多艘战舰编成的突击舰队。该舰队在开战前秘密接近夏威夷群岛,在到达瓦胡岛以北200海里处时展开,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分两批,对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舰及岛上飞机实施攻击。

日本为了保证这次奇袭行动的成功,进行了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在军事上,反复进行图上作业和沙盘演练,还在佐伯湾以战列舰为目标进行了2次攻击预演;加强保密措施,严格限制作战计划、命令等文件的传阅范围,控制参战官兵的书信往来;以假乱真,突击舰队保持无线电静默,其他在日本内海的舰船和飞机却频繁进行无线电联络,还组织大批水兵到东京游览;指令日本驻夏威夷总领事要利用武官、领事、日侨及各种侦察工具,从地面、空中、海上、水下对瓦胡岛特别是珍珠港基地进行侦察活动;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集结关东军70多万人,搞了一次准备北进的军事演习。在政治外交上,日本近卫首相亲自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举行和谈,并任命与罗斯福素有交情的海军上将野村为日本驻美大使;东条英机上台后也玩弄和谈骗局,表示要消除双方的敌意,阻止欧战蔓延远东。这些措施为日军奇袭珍珠港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美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奇袭珍珠港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11月23日,根据山本五十六的命令,担负奇袭任务的南云特混舰队诡秘地在千岛群岛南端择捉岛的单冠湾集结,并做好了出发前的最后准备。26日晨,南云特混舰队在3艘潜艇的引导下,悄悄消失在波涛汹涌的北太平洋上,从而揭开了奇袭珍珠港作战行动的序幕。

南云特混舰队沿着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航线,经过12天的秘密航行,于12月8日晨抵达瓦胡岛以北230海里的海域。8时整,由渊田美津雄率领的第一批183架飞机到达珍珠港上空。当时,由于是星期天,美国太平洋舰队除航空母舰出港外,其他舰船像往常一样整齐地停泊在港湾内,飞机一架挨着一架地排列在瓦胡岛的几个机场上,大部分官兵离开了战斗岗位,整个珍珠港基地呈现出一派假日的景象。就在这个时候,炸弹像倾盆大雨般泻落下来,霎时间,火光冲天,水柱四起,浓烟滚滚,爆炸声震耳欲聋。不到1小时,美军的数百架飞机几乎全部被击毁,大量舰船被击沉和炸伤。日军第一批机群顺利完成首次攻击任务安然返航后,第二批攻击机群又飞临珍珠港上空。168架飞机对机场和舰船轮番轰炸,疯狂扫射。与此同时,潜入珍珠港内的日本小型潜艇施放水雷,发射鱼雷,攻击美舰,封锁港口。这次攻击持续到9时30分,进一步扩大美军的损失。在历时仅约100分钟的奇袭过程中,日军共投炸弹100多吨,发射鱼雷约50枚,以损失29架飞机的轻微代价,击沉击伤美舰船40多艘,炸毁或击落美机300架,毙伤美官兵4500多人,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日军成功奇袭珍珠港后2小时,日本政府才向美国正式宣战。

日本奇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又有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日本在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还出动大批军队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岛屿大举进攻。开战后头5个月,美、英、法、荷四国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岛屿和军事基地,几乎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日本奇袭珍珠港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日本本身在军事上进行充分准备、精心计划、严密组织和在政治外交上进行欺诈外,与美国政府长期实行绥靖政策,战略判断失误,临战麻痹大意,战备工作懈怠是密切相联的。战前,美军曾多次截获有关日军准备袭击珍珠港的情报,但领导人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自恃兵力强大而盲目乐观,认为日本不敢冒犯美国。美国在战略判断上出现这种偏差,思想根源在于想坐收渔利,搞“远东慕尼黑”阴谋。二战爆发后,美国趁机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竭力逃避战争,明里暗里姑息日本,并以牺牲中国和解除经济制裁为诱饵和解与日本的紧张关系,一厢情愿地指望日本向北进攻苏联。正是因为如此,美军上下思想懈怠,丧失警惕,无所防范,终落个舰队沉没珍珠港之厄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忧伤地说:要牢记珍珠港事件!这虽为时已晚,无法挽回可以避免的损失,但给后世军事家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历史教训。

日本经过长期周密准备,取得了奇袭珍珠港及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重大军事胜利,初步实现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但从战略上看,扩大战争对日本这一岛国并不十分有利。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兵员枯竭,保障困难,树敌太多。

被侵占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这就极大地牵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为美、英在太平洋上组织力量进行反攻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态势。

84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会战是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该方向上的德军集团而进行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按苏军作战性质,会战分为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两个阶段。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在顿河西岸的辽阔草原到伏尔加陡峭河岸之间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的。

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军及仆从军不宣而战,背信弃义地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入侵苏联国境。德军沿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个方向大举进攻。苏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防御作战。经1941年夏、秋战局,德军的进攻基本上被阻止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一线。在1941年至1942年的冬季战局中,苏军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德军对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高加索的威胁。12月初,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反攻,消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德军统帅部趁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苏德战场上的德军兵力,并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迅速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然后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在夏季战局中苏军失利,7月中,德军进抵顿河大弯曲部,威逼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形成了复杂局势。针对德军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7月17日开始了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军先后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和斯大林格勒市及其以南实施了两次防御作战,共持续了125天。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防御德军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

从7月17日起,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行激烈战斗,开始了方面军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德军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分的苏军两翼实施突击并将其合围,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苏军的顽强防御和反突击打破了德军的企图,并迟滞了德军的进攻。至8月10日前,该部苏军退到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防御围廓,阻止了德军前进。在斯大林格勒的西南方向,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也实施了突击,但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被迫暂时转入防御,至8月17日前,也被阻止于外层防御围廓南部地区。为便于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成斯大林格勒和东南两个方面军。

8月19日起,德军再次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实施向心突击,力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出动几千架次的飞机对城市进行了密集的轰炸。德军一部分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逼近伏尔加河畔,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夺取该市。撤到西北方向上的苏军部队由北向南实施了反突击,将该部分德军阻止于西北郊区。苏军最高统帅部又从其战略预备队调集两个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地域苏军的一部分兵力再次对进到伏尔加河畔之德军实施了一连串的突击,这就迫使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大部兵力调向北面,大大削弱了其对斯大林格勒的突击力,在9月13日前该部德军被阻击在内层围廓之外。在斯大林格勒南面的接近地,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与苏军进行了激战,德军突破了防御,对苏军第六十四、第六十二集团军后方构成了威胁。这两个集团军奉命撤至内层防御围廓。这里的激战一直持续到9月12日。至此,德军统帅部以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同时出击,从行进间夺取斯大林格勒的计划破产了。

当德军从西面和西南面逼临城区时,固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六十二、第六十四集团军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向市中心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各兵团反复发动冲击,第六十二集团军与第六十四集团军的联系被切断。27日德军又发动了第二次强攻,开始了争夺红十月村的战斗和巷战。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0月中旬,德军第三次企084《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向拖拉机厂、街垒工厂和红十月工厂实施了突击。德军攻占了拖拉机厂并在2.5公里宽的地段上抵近伏尔加河畔。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的处境极端复杂起来。固守每条街、每幢房屋、每寸土地的战斗展开了。此时顿河方面军为了援助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在该市以北实施了连续反突击,第六十四集团军由南向德军进攻部队的翼侧实施了反突击。顿河方面军和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反突击减轻了第六十二集团军所受的压力。11月11日,当苏军已充分做好反攻准备时,德军虽已突入市中七个区中的六个区,但最后一次强攻,仍未能占领整个城市。通过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和市区的激战,德军的进攻力已消耗殆尽。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防御战役过程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战役由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共同实施。粉碎斯大林格勒地区之德军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由三个阶段组成:合围德军集团;发展进攻和粉碎德军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歼灭被围德军集团。11月19日,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发起了进攻,揭开了反攻的序幕。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进攻。经过两天战斗,苏军各方面军都突破了德军防御,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得到了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的机会。23日,西南方面军坦克第四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机械化第四军在苏维埃农社会合,封闭了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中间地区对德军第六集团军及坦克第四集团军一部共33万人的合围圈。继而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一边逐步压缩包围圈,同时建立了合围的对外正面工事,以保障顺利地肃清被围之敌。

德军统帅部为了给被围德军解围,建立了“顿河”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司令官原打算在托尔莫辛和科捷利尼科沃建立两个突击集团以解救被围德军。但预感到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要灭亡的希特勒,催促司令官不等部队全部集中完毕就发起进攻,于是科捷利尼科沃德军集团沿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于12月12日向苏军发起进攻,但进展缓慢,随后被迫转入防御。24日,苏军对德军科捷利尼科沃集团发起坚决进攻并粉碎了该集团。16日,西南方面军和配属部队发起了进攻,粉碎了顿河中游地域的德军并进到德军托尔莫辛集团的后方。德军统帅部为制止西南方面军的迅猛突破,被迫耗尽了用于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预备队。这一进攻迫使德军最高统帅部最后放弃了解救被包围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的企图。

1943年1月初,压缩在包围圈中的德军态势急剧恶化,已经没有任何解决的希望。为了停止流电,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顿河方面军领导人向德军第六集团军发出最后通牒,要德军根据惯例条件投降,但遭到德军拒绝。10日,顿河方面军开始了旨在分割并各个消灭被围德军的进攻,德军被分割成两部分。31日德军南集群被消灭,以第六集团军司令为首的残部投降。2月2日德军北集群残部投降,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军消灭了德军在苏德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约150万人。由德军及仆从军所组成的最大军队集团彻底遭到覆灭。

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

85 诺曼底登陆战

大规模战略性登陆作战的代表作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联军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半岛对德军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1944年6月6日开始登陆,7月24日建立登陆场。7月25日开始转入陆上进攻,8月25日占领巴黎及塞纳河沿线。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对于美英联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最高级军事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实施登陆战役,开辟第二战场。当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开始转入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区遭到了挫败;德军隆美尔军团在北非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因此,整个世界战局对美英联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极为有利。但是,美英联军除组成联合参谋部进行战役的计划外,对战役的组织准备从未采取积极行动。

1944年初,德军在东线开始全线溃退,苏军的反攻矛头已指向柏林。这时美英才指定艾森豪威尔为战役最高司令官,具体组织登陆战役。因此,登陆战役的实际组织准备时间约为6个月。

美英联军参战兵力为: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群,辖:美第一、英第二和加拿大第一等3个集团军。另有美第三集团军,登陆后与美第一集团军合编为第十二集团军群。共计39个师、10个装甲旅、10个突击队(陆战队)。海军由东部和西部两个直接护航舰队编成,共计大小舰只5000余艘。另有商船2000余艘。空军有美第八、第九集团军,英第二集团军,共计各型飞机12837架。

德军参战兵力为:陆军B集团军群43个师。另有G集团军群17个师分布在法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海军西线有各种舰只300余艘以及辅助船只60余艘。空军第三集团军,飞机约500架。

美英联军登陆作战的任务是:在奥纳河口至康坦丁半岛的奎纳维尔96公里正面上突击上陆。突破后,首先在沙堡、克恩、巴犹、奎纳维尔等地域建立统一的登陆场。尔后向纵深发展,取瑟堡和布列塔尼半岛各海港,并在克恩东侧建立飞机场网,为发展大规模的陆上进攻战役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在东线遭到空前惨败,寄一线希望于西线。德军统帅部认为,美英军在西线的登陆,可能迫使德军崩溃,但也可能是使德军转败为胜的绝好时机。如能将登陆部队一举歼灭,那么,不仅美英军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难以发起另一次登陆战役,且使德军有可能从西线抽调50个师到东线去抗击苏军进攻。据此,德军企图在敌人掌握绝对制空权、制海权的条件下,迅速集中一切可能使用的兵力兵器于敌人可能登陆的主要方向,以便在敌军一开始登陆,就立即发起决定性的反击,一举歼敌于水际滩头。

整个登陆战役经历了突击上陆(着陆)、巩固与扩大登陆场、纵深作战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击上陆

1944年6月1日,联军登陆部队第一梯队完成上船准备。3日拂晓,各突击输送大队自各港口启航,至怀特岛南侧海域会合,编成突击舰队,待命向登陆地区开进。4日晨,因天气不断恶化,最高战役司令官宣布突击上陆日期由原定的5日推迟24小时,并召回已出海的舰队。

5日晨,天气仍未好转,但为避免因一再推迟而丧失战术上的突然性和影响军队士气,最后决定登陆部队在6月6日不利的天气条件下突击上陆。各突击舰队再度在怀特岛南侧海域集中,于中午12时,开始向预定目标地区开进。扫雷舰队在突击舰队之前航行,开辟了10条航道。在整个航渡过程中,水面舰队不间断地得到战斗机群的掩护。

6日晨,美空降兵第八十二师和第一○一师突击梯队3个团分别在圣曼·伊格利斯地域之卡伦坦—瑟堡公路两侧和圣马丁·特代拉维尔、圣马利·杜蒙、圣高姆·杜蒙地域开始着陆。英突降兵第六师先遣突击支队分乘6架滑翔机在皮诺维尔附近地域降落。

5日至6日夜间,各突击舰队在塞纳河湾距登陆海滩20—21公里的换乘海域展开,并于6日晨开始换乘。

当突击输送舰队展开并换乘时,英空军轰炸机1136架,开始轮番轰炸登陆地区的德军10个炮兵阵地。美空军第八、第九集团军的轰炸航空兵集中以1500余架轰炸机,分批对德军海岸炮兵阵地和海岸防御设施进行最后的航空火力准备。

登陆兵上陆之前,海上舰艇对上陆地区进行了舰炮火力准备。

6日6时30分,美第七军步兵第四师第一梯队,在“犹旦”海滩2公里宽的正面上突击上陆。该地段德军防御薄弱,上陆顺利,并初步建立了团的登陆场。当日,该师3个团全部上陆完毕,并与空降一○一师取得了联系,巩固了正面4公里,纵深9公里的登陆场。美第五军于6时34分,在“奥玛哈”海滩突击上陆。上陆后,遇到了德军步兵第三五二师较大兵力的顽强抵抗,致使伤亡惨重,并被阻于海滩上,数小时内未获进展。各师的预备队遂提前上陆,与德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后,于当日夺占了纵深1.6公里的立足点,在维叶维尔、考勤维尔之线转入防御,英军第一梯队也于6日建立了师登陆场。

联军经过6天的激战,初步在80公里的正面上,建立了纵深约10—15公里的滩头阵地,并同时输送了32.6万名士兵,5.4万辆车和10.4万吨物资上陆。

6月6日,联军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完全出乎德军的意外,对德军指挥和行动造成了极大混乱。德军未能及时向装甲预备队下达向登陆场开进的命令,预备队开进时又受到联军空军阻挠,丧失了有利时机,组织不起来强有力的反击。至6月12日,诺曼底德军认为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海滩阵地,恢复原态势时,就全面转入防御,限制联军扩大登陆场,以等待更多的预备队反突击。

6月6日至12日,德军调来了7个师,加上原来在登陆场的5个师,共有12个师,比联军预先估计的还少8个师。

在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军之所以迟迟未能调主力至诺曼底地区实施抗登陆作战,其主要原因是未能真正判明联军的作战意图,也未能正确判明联军登陆作战的主要方向。

第二阶段:巩固与扩大登陆场

联军的意图是:拦腰切断康坦丁半岛,阻止德军向瑟堡增援,尔后集中主力夺取瑟堡坚守卡朗汤,击退德军可能的反扑;夺取冈城,进一步扩大登陆场。

6月12日,美第七军从圣曼伊格利斯地域向西发起进攻,并于17日前出到德律特海峡沿岸。尔后该军以部分兵力向南面,而以其余兵力向北发展进攻,于22日前出到瑟堡港区和市区的防御外廓。23日,占领了瑟堡东侧8公里处的德军飞机场及其附近的制高点。27日美军攻占了瑟堡,6月底肃清了康坦丁半岛的德军残部。

6月26日,英、加军向劳雷地区的德军发动了进攻,以迂回冈城。并迅速占领了劳雷和奥登河上两个桥头阵地。德军被迫将准备实施反突击的四个装甲师投入战斗,阻止了英、加军的攻势。

以后,美第一集团军继续扩大登陆场,向南推进了10—15公里,并占领了交通枢纽圣罗。英第二集团军这时主要是集中力量攻打冈城。7月8日,英军以三个步兵师和三个装甲旅的兵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向冈城发起进攻,至9日,占领了该城的西北部。7月18日,英、加军以四个步兵师和三个装甲师的兵力,在冈城以东展开了新的进攻。经三天激战,向南推进了10公里,完全占领冈城。

从6月6日到7月24日,联军完成了诺曼底登陆场的建立,占领了正面宽100公里,纵深30至40公里的登陆场,基本上保障了为尔后展开陆上进攻而集聚兵力与物资的需要,已具备了向德国西北部大举进攻的条件。

第三阶段:纵深作战

到7月底,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场已集中了四个集团军共39个师。联军计划,英、加军队在冈城西南牵制德军,而美军则在圣罗城以西地区向南实施主要突击,并向阿夫朗含和勒恩发展进攻,占领布里塔尼半岛。尔后,回师东进,经勒芒、阿朗松,将德军驱向塞纳河,占领德国西北部。

美第一集团军第七军在长达8公里的地段上突破了德军防御,并向南推进了60公里。7月31日,前出到西冷河地区。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三)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8月1日,美第三集团军在这一地区投入交战。此时,联军编成了两个集团军群,即:美军一、三集团军编成第十二集团军群,英第一集团军、加第一集团军编成第二十一集团军群。

当美第三集团军向南发展时,德军已得到由加莱方向调来的步兵师的加强,抽出了四个装甲师,于8月6日自维尔、莫日丹向艾弗兰齐斯发动反突击,企图切断美第三集团军补给线,遭到美军的抵抗,迫使德军放弃了反突击。美第三集团军第15军根据改变了的计划发展进攻,8月6日攻占拉伐耳城,9日占领勒芒,从而使德军第七集团军的左翼和后方受到威胁。与此同时,第八军也攻占了除圣马洛、布勒斯特等港口以外的整个布里塔尼半岛。英第二集团军、加第一集团军于8月6日占领平松山,威胁德军右翼。此时,联军仍决定将德军合围在法累兹城以西地域。美军第十五军从勒芒发起进攻,于13日占领了阿尔让汤;加第二军向法累兹方向进攻,进展迟缓,未能在同一时间与美军第十五军合围。位于合围圈内的德军,大部跳出联军的合围圈,向塞纳河方向退却。至8月19日,联军完成对法累兹的合围,在合围圈内歼灭德军6万余人。

歼灭法累兹德军后,联军各集团军即向塞纳河方向追击。

8月25日占领巴黎。联军经过一个月(7月25日—8月25日)作战,基本占领了德国的整个西北部。

整个登陆战役,美英联军是在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的。美英联军投入地面部队约150万人。在登陆兵突击上陆前4—5小时,美英联军使用了三个空降师在诺曼底纵深空降,开创了大规模空降的先例。此次战役美、英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战役,对美英联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以及决定欧洲战后形势,起了重大作用;为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86 莱特湾大海战

“神风队”绝望的挣扎

莱特湾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在菲律宾东部莱特湾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上作战。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美军连续不断的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上苦心经营的外防御圈已经土崩瓦解。马里亚纳海战,日军惨败。美军接连攻克了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使日本的内防御圈中的关键链条被砸碎,从而进一步改变了美日双方的战略态势,美军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防御已岌岌可危。由于马里亚纳群岛的失守,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就连最顽固的战争狂也开始对前途产生了动摇。1944年7月18日,东条政府垮台。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末日即将来临。

但日本军国主义者并不甘心就此灭亡。日本的战争机器尚未遭到致命的打击,海军和陆军还具有一定的实力。犹如输红了眼的赌徒,日本一意孤行,顽固地推行战争政策,困兽犹斗。日本大本营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以期血战到底。当时,对于日本的安全来说,要想保卫日本本土,就必须首先固守菲律宾、台湾和琉球群岛,否则日本本土的防卫将失去最后的屏障。为此,1944年7月21日,日本大本营发布了称为“捷号”作战的防御计划,该项计划包含四种作战方案:保卫菲律宾为“捷一号”作战方案;保卫台湾、琉球群岛和日本本土南部为“捷二号”作战方案;保卫日本本土中部为“捷三号”作战方案;保卫日本本土北部为“捷四号”作战方案。1944年8月初,日本大本营又进一步明确了“捷一号”作战计划。计划包括陆海行动两个部分,其中海上军事行动是关键。日本动用三支舰队参加海上行动。第一支是暂泊日本内海的小泽将军指挥下的第三舰队,拥有轻重型航空母舰4艘,另有2艘“战列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21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第二支是暂泊新加坡附近林加锚地的栗田将军的第二舰队,这是作战计划中的主力舰队,共拥有7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第三支是志摩清英的第五舰队,由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此外,由大西·福留繁指挥的岸基飞机也将配合栗田舰队作战。

1944年7月末,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赴珍珠港召见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两位将军,确定尽快发动菲律宾战役。并为此制定了收复菲律宾的作战计划。计划预定菲律宾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美军首先攻占菲律宾外围的哈马赫拉岛、摩罗素岛、帛琉群岛、雅浦岛、塔劳群岛,然后占领棉兰老岛,并在岛上修筑海空军前进基地。在此之后,再实施战役第二阶段,对菲律宾群岛发动总攻。1944年8月,在加罗林群岛战役中,美机袭击了菲律宾沿海,发现日军防卫十分空虚,于是,美军决定跳过战役第一阶段,直接对菲律宾实施登陆作战。

1944年10月17日,美军先头部队首先攻占了菲律宾东部莱特湾。为了支援、掩护后续主力部队登陆,美军把中太平洋战区的第三舰队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七舰队全部集中到了菲律宾东部海域,总兵力达12艘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和104艘驱逐舰,仅舰载飞机就有1280余架。美军自恃兵力雄厚,根本没有考虑对参战兵力实施集中统一的指挥,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部,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仍分属中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统辖。

美军先头部队在莱特湾小岛登陆后,日军大本营针对美军选择莱特湾作为登陆点,对各舰队的任务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小泽舰队南下,在吕宋以北海面充当诱饵,引诱美舰队远离登陆部队和舰只,为主力舰队制造战机;栗田舰队主力北上,取道圣贝纳迪诺海峡,一旦美主力舰队离开莱特湾,便趁机长驱直入美军登陆滩头,扫荡美登陆舰只和部队;志摩的第五舰队也南下助战,取道苏里高海峡,与栗田舰队形成钳形攻击,直取莱特湾。10月下旬,日本各支舰队按照计划同时向莱特湾进发。

日军的作战行动刚开始就受到挫折。10月23日拂晓,栗田率领的主力舰队在驶抵锡布延海之前,竟意外地遭到美两艘潜艇的攻击。两艘重巡洋舰被击沉,一艘重巡洋舰严重受损,只好在两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返回文莱。被击沉的两艘重巡洋舰中,有一艘竟是栗田将军的旗舰。出师不利,预示着日军此役必遭厄运。

10月24日上午,美军侦察机在锡布延海上空发现了正在海上航行的栗田舰队。美舰载机旋即对之进行了5批轰炸。

下午3时许,栗田舰队的战列舰均中弹负伤。一艘重巡洋舰丧失作战能力,一艘超级战列舰被击沉。遭此打击,栗田舰队只有改变航向,向后撤退。

日军栗田舰队从锡布延海上撤走后,中部战线暂时平静下来,而南方战线又爆发了苏里高海战。苏里高海峡是连接莱特湾和保和海的通道,长30海里,宽10海里。海峡内水流湍急,漩涡翻滚,两岸险峰陡峭,危壁兀立。美军在此埋伏了重兵。6艘战列舰、3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39条鱼雷快艇正严阵以待。10月25日凌晨2时,日军主力舰队所属的西村舰队盲目大胆地驶入苏里高海峡,残酷的夜战瞬间爆发。美军的30余艘鱼雷快艇对日舰队两边夹击,日驱逐舰2沉1伤。西村毫不畏惧,率领剩余舰只顽强北进。凌晨3时38分,西村的旗舰被鱼雷击中,西村及旗舰上的全体官兵沉没于漆黑的苏里高海峡。日舰群龙无首,乱作一团。慌乱中,日舰又被美军击沉一艘。西村舰队仅剩下受重创的一艘战列舰及两艘驱逐舰得以乘乱逃跑。

在西村舰队后面跟进的志摩舰队,于西村死后1小时进入苏里高海峡。将近凌晨5时,志摩发现了美舰队以及受伤逃跑的日舰。美舰首先下手,日一巡洋舰受伤。志摩一见形势不妙,急命各舰转舵,一边发射鱼雷,一边仓皇撤离。志摩旗舰慌不择路,与一受伤日舰相撞受损。经此一战,日军从南部偷袭莱特湾的计划宣告破产。苏里高海战中,西村舰队沉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志摩舰队伤2艘巡洋舰,日军死亡5000余人,美军仅沉1艘快艇,伤几艘驱逐舰,阵亡41人。

与南部编队日军的惨败相反,小泽将军指挥的北部编队却按照预先的计划,于24日下午5时左右,吸引了美主力舰队上钩,从而解除了中部栗田舰队面临的被围歼的危险。小泽舰队共有大型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3艘,航空战列舰2艘及其他舰只20余艘。美军以为此是日本主力舰队,实际上,经过马里亚纳海战,日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已损失殆尽,几乎失去了作战能力,所以只能充当“诱饵”了。10月25日上午,小泽舰队已将美主力舰队吸引到距莱特湾数百海里之外。美舰载机对小泽舰队狂轰滥炸,击沉1艘驱逐舰,轰炸了两艘轻型航空母舰,并对一艘大型航母发射了鱼雷。致使一艘轻型航母沉没。下午,美机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轰炸,那些因受伤而行动迟缓、又缺乏防护能力的航空母舰,完全成了漂浮于海面上的“靶子”。日本北部编队中的所有航母,顷刻间全部被美机击沉。但小泽将军仍出色地完成了诱敌任务,不仅使栗田舰队免遭全军覆灭的下场,而且也使自己率领的“自杀部队”中的大部分舰只免遭厄运,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正是在小泽舰队的策应下,栗田舰队死里逃生。惊魂初定,栗田决定按照原计划,率领舰队乘着夜色重返锡布延海。

在圣贝纳迪诺海峡,他没有碰上任何美军舰队。栗田欣喜若狂,立即率舰队穿峡而过,直扑莱特湾。然而,由于小泽与栗田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系中断,栗田顾忌到美主力舰队就在附近,不敢贸然对莱特湾发动攻击。尽管莱特湾内的美军登陆部队已处于日舰炮有效射程之内,但是,栗田舰队并未实施突击,以致坐失良机。10月25日拂晓,栗田舰队在太平洋上与美军一航母编队遭遇,栗田及其参谋们误以为这就是美主力舰队,于是展开了世界海战史上罕见的海上追击战。在这场追击战中,美一艘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被击沉,另外2艘驱逐舰受伤。日军4艘重巡洋舰被击沉。由于在追击战中,栗田舰队已相当分散,难以形成整体作战力量。于是栗田电令所属舰只撤出战斗,未能对仅在数十海里外的莱特湾发起攻击,又一次错过了歼敌的绝好机会。

栗田收拢本舰队的舰只后,便思考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栗田判断,美军登陆部队已多次接到警报,可能已撤离莱特湾;美主力舰队已从各个方向向他的舰队包抄过来。在此情况下,莱特湾与其说是一个应该去捕捉战机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死亡陷阱。于是栗田决定放弃进攻莱特湾,转向外海与敌进行一次拼死决战。然而经过半天搜索,栗田连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影子也未发现。这时,日驱逐舰的燃料已所剩不多,舰队与海上和空中的敌人连续奋战了3天,已经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栗田决定返回基地。当晚9时30分,栗田舰队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并以最大航速连夜横渡锡布延海。此时,美主力舰队如梦初醒,全舰队向南疾驶,企图追上并击败日主力舰队,然而,除击沉几艘掉队的小型舰只外,美军也未能如愿。受到沉重打击的栗田舰队,仅剩下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逃脱了美舰队的追击。至此,历时4天的莱特湾海战结束。

莱特湾海战,尽管规模颇大,但在作战方法上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实际上是一场海上混战。不过,通过这次海战,日本帝国海军就不再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了,美国海军则控制了太平洋。

值得一提的是,莱特湾海战首开有组织的自杀飞机的恶端。在25日和26日两天的海战中,日本人的“神风特攻队”对美舰实施了自杀性攻击。共击沉1艘护航航空母舰,重创4艘,轻伤1艘。自杀飞机作为一种绝望的进攻方式,曾一度使美海军陷入危险的处境之中,然而,它却挽救不了日本法西斯必然灭亡的命运。

87 印支人民抗法战争

奠边府的胜利号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反对法国在印度支那恢复其殖民统治,进行了长达8年多的革命战争,最终打败了法国殖民主义者及其军队,结束了法国对印度支那近百年的殖民统治,迫使法国承认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和主权。

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向东方侵略扩张的浪潮中,法国殖民势力以武力逐步扩大在印度支那的势力范围,至19世纪末已将印支三国完全置于自己的殖民统治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支那被日本占领。为了反抗日本的侵略,胡志明于1941年5月领导成立了“越南独立同盟”。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印度支那共产党抓住有利时机,发动总起义,日本傀儡政权阮氏末代皇帝保大宣布逊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

但是,法国殖民主义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视为在印度支那卷土重来的机会,加紧了重占印度支那的步伐。在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联合参谋部曾就印度支那作战范围问题进行协商,同意印度支那以北纬16°为界,16°线以南属英东南亚司令部,以北属中国战区司令部。此后,美国从其战后全球战略考虑,表示“不反对法国军队和法国当局回到印度支那去”。1945年9月,英军和中国国民党军按波茨坦协定划分的作战范围,陆续进入印度支那地区受降。法国在得到美国和英国支持后,也出兵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登陆,从而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法军总的战略企图是,首先在西贡登陆,占领越南南部、柬埔寨与老挝南部,继之在越南北部的海防登陆,占领红河三角洲地区,并从中部岘港登陆,切断南北印度支那的联系,最后集中兵力攻取北越和老挝北部。出动兵力初期有法军第三、第九步兵师,远东第一旅,远东海军陆战旅,第二装甲师等部队。

1945年9月23日,法军先头部队1个团在海空军掩护和英军协助下,在西贡以南登陆。此后,法军又先后在越南南部、中部和北部沿海多处登陆。以上述地区为基地,至1945年年底,法军相继占领了柬埔寨全境,越南南部大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1946年2月28日,法国政府与中国国民党政府达成协议,国民党军在3月31日前撤出印度支那北纬16°以北地区,由法军接管。3月6日,法军在海防登陆。不久,法军又组织了日本进攻印度支那时溃退中国云南境内的1万余名法国散兵,夺占了老挝大部地区。

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采取了以和求进的策略,同法国进行谈判。1946年3月6日,两国签订“初步协定”,法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印度支那联邦和法兰西联邦范围内独立。但12月19日法国殖民者即撕毁协议,以其10万军队发起全面进攻,企图占领河内,推翻越南民主共和国,达到重新统治印度支那的最终目的。法军采取速战速决方针,以优势兵力逐步控制了红河三角洲地区,并完成了对越南南北方的分割。越军在坚持抵抗后,实行战略退却,逐步撤至抗日战争中建立起来的越北根据地,北部战场遂成为主战场。

1947年9月,法军集中约12个团兵力,向越西北地区越南人民军根据地发起进攻,切断了越北解放区同平原区的联系,对越北解放区形成三面包围之势。10月7日,法军挟初战之胜发动“冬季战役”,以五个团兵力向越北解放区心脏地带实施进攻,企图歼越人民军主力于越北山区。越军以游击战和小规模运动战相结合,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法,不断打击敌人,并在中部和南部各根据地配合下,粉碎了法军进攻。

法军冬季战役失败后,战争进入战役相持阶段。法军改变其速战速决的方针,开始采取巩固占领区,吞食解放区的方针。1949年,又扶持前皇帝保大建立“越南国”,组建傀儡军对越人民军作战,企图实现“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新战略,同时给老挝、柬埔寨两邦以名义上的独立,以图收缩巩固自己的阵地。针对此种战略形势,胡志明于1949年1月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大力发展正规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创造条件实施运动战,实现大规模歼敌。8月19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最高国防委员会成立,随后又颁布法令,在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49年10月,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印支人民以极大鼓舞,也使他们的抗法斗争有了可靠的后方。1950年1月,中越建交。当月底,胡志明向中国提出了援越抗法的请求,得到中国领导人的同意。1950年8月12日,中国军事顾问团到达越南,团长为韦国清,副团长为梅嘉生、邓逸凡。中国还向越南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并帮助越南训练军队,培养干部。

1950年9月16日,越军发起边界战役。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相继攻克东溪、高平、七溪等地,至年底解放了整个越东北地区。由此,法国殖民者多年苦心经营的越中边境封锁线被彻底打破。边界战役的胜利使越北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印支人民的抗法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奠定了基础。

边界战役结束后,法军转入防御,固守红河三角洲地区,拼凑兵力,伺机反扑。越军抓住机会,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协助下相继发起红河中游战役、18号公路战役和宁平战役,夺得全胜。同时,老挝巴特寮解放军和柬埔寨统一阵线解放军也连连获胜。在法军陷入困境时,美国开始援助法军。1950年美国在越南设立军事顾问团,并开始向法军提供大量军火。

在上述背景下,法国政府于1953年秋派纳瓦尔将军任远征军司令官,在美军支持下推行“纳瓦尔计划”,企图进攻越北平原,在18个月内消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11月20日,法军三个伞兵大队以突然袭击方式攻占越西北部战略要地奠边府,随后修筑坚固碉堡群,企图使奠边府成为控制越南西北部和老挝北部(上寮)地区的据点。

针对法军的战略企图,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和中国人民的支援下,在越西北和平原地区实施一系列进攻作战,至1953年年中,解放了西北各省,并同老挝巴特寮解放军和柬埔寨统一阵线解放军相配合,解放了老挝中、南部(中、下寮)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了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从1953年秋季开始,越南人民军发动总攻。这次总攻一直延续到1954年7月。在印度支那三国军民的打击下,法军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据点奠边府已处于四面包围之中。

奠边府位于越南西北莱州以南约75公里处。该地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法军扼守此地,随时可向越南中部和北部的越军后方实施突击,并可将越南西北部同老挝的抗法力量分隔开。1953年年底,越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下制定了奠边府战役作战计划。鉴于当时奠边府法军兵力不到6个营,防御工事尚不完善,计划初期曾决定采取速战速决方针,后由于法军迅速增加兵力(达16个营),并完善了阵地设置,故又调整计划,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以严密包围、逐点攻占、逐步紧缩、层层剥皮的战法,先扫除外围之敌,最后发起总攻,全歼法军。

1954年3月13日和30日,越南人民军先后发起战役第一和第二阶段作战,将外围屏障基本清除或割裂,使中心区陷于孤立并位于越军炮火的控制之下。此时,雨季来临,部队行动困难。同时,美军加强了对法军的支援,并扬言动用B—29轰炸机轰炸包围奠边府的越军,甚至考虑对越“使用原子弹”。面对于此,中国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人民军坚定了夺取最终胜利的决心。5月1日午夜,越南人民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向奠边府发起总攻。人民军以猛烈的火力和迅猛的攻势,连续攻克中心区各据点。5月7日14时,法军见大势已去,宣布投降。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少将及法军1.2万人全部被俘。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宣告了法军的彻底失败。1954年7月,越、法两国政府在日内瓦举行谈判。7月20日,两国签订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协议规定,法国政府将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7月22日,越法双方下达停火令,历时8年多的印支人民抗法战争胜利结束。

印支人民抗法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东方舞台发生的重大事件。印度支那三国军民贯彻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相配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呼应,逐步由游击战发展到运动战和阵地攻坚战,歼敌14万多人,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恢复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胜利,给世界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人民以巨大鼓舞,对战后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88 中东战争

欧、亚、非交汇点上旷日持久的民族冲突

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这个地区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来,战火频繁,40年来共爆发5次较大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民族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加剧、阿拉伯各国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尖锐化的表现。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

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在早期历史上是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混居的地方。犹太人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入侵后,被大批屠杀和逐出,流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中世纪末期以后,欧洲排犹运动的掀起,犹太人为寻找出路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不断组织犹太人返迁巴勒斯坦。1917年英国入侵巴勒斯坦,扶植和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使巴境内阿以民族矛盾不断加剧。但英国在1947年2月宣布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联合国通过了分别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来分治巴勒斯坦的决议。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并趁英军撤出之机,抢占划给阿拉伯人的地区。阿拉伯人反对不公正的决议,阿拉伯国没有成立。由此,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15日,6个阿拉伯国家在英国支持下向以色列宣战。战争初期,阿军连战告捷,以军极为被动。美国操纵安理会安排了为期4周的停火。以色列乘机加紧扩充实力和调整部署。

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很快就发生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变化。停火期限一到,以军首先在中部沿海平原,接着又在北部,向阿军发动反攻。阿拉伯国家各怀异志,缺乏统一的作战指挥。

仅10天时间,阿方就丧失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色列虽然有所得逞,但急需补充兵力和物资。于是,美国又操纵安理会,在7月15日通过了无限期停火方案。10月15日,以色列破坏停火,又大举进攻。战争直到1949年3月,阿拉伯国家先后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为止。以色列通过这次战争占有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

1956年7月,埃及宣布将受英法资本控制的而在战略和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为了夺回对运河的控制权,伙同以色列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10月29日晚,以军分4路入侵埃及西奈半岛。埃及在西奈半岛只有6个营的兵力,以军在法国海、空军掩护下与埃军展开激战,占领了一些设防较薄弱的地方。10月31日下午,英法空军出动大批轰炸机猛烈轰炸埃及的城市和机场。11月6日英法海军陆战队在埃及塞得港登陆,但遭到埃及军民的抗击。战争期间,世界人民掀起了反对英、法、以侵略,支持埃及斗争的浪潮,侵略战争也使英法的财政经济状况恶化。在埃及人民的抗击下,英法被迫于6日午夜停火,而以色列5日就已宣布停火。英法和以色列军队在12月和次年3月,先后撤出埃及。这次战争宣告了英法在中东殖民统治的崩溃。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又一次蓄谋已久的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战前,以色列为了隐蔽对阿方发动全面进攻且首先对埃军空军实施突然袭击的战略企图,对阿方成功地实施了一连串战略欺骗,麻痹了对方。5日晨,以色列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首先出动空军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里突袭了埃空军14个机场,另外还击毁了许多地对空导弹基地和雷达站,埃空军遭到覆灭性打击。随后,以军又突袭了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的一些机场,以空军顺利地夺得制空权。以色列地面军队在首次空袭进行半小时后,在空军掩护下占领了加沙地带,然后兵分两路。西线以军朝苏伊士运河地区进发,于8日全歼西奈半岛埃军5个师,占领了运河东岸的全部土地。在西线以军向埃及进攻不久,北线以军即对约旦发动进攻,经过3天战斗,以军歼灭约军4个旅,继而占领了整个约旦河西岸地区。9日以军将大量兵力转移集结到叙以战线,兵分三路向叙利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戈兰高地进攻。在付出极大代价后,占领了戈兰高地大片地区。埃、约、叙分别于8日到11日同意与以停火。

这次战争虽然只经过了6天,但以军以闪电战使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土地是它战前的4倍。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叙为收复失地,进行了长达6年的军事准备。苏、美为控制中东国家,都竭力维持阿以之间“不战不和”的局面。埃、叙军民对此十分不满。埃、叙领导集团为解脱内外困境,并看到战争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向以色列开战,从而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下午,埃、叙两军乘以军过赎罪节,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动突然袭击。西线埃军先头部队在地面炮火和空军支援下,强渡运河成功。随后埃军8万人通过运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线,继而收复西奈第二大城市坎塔腊。埃军击退了以军装甲部队的3次反扑,控制了运河以东10至15公里的地区。北线叙军以3个师的兵力于埃军发动进攻的同一时刻,在空军掩护下,在戈兰高地分3路向以军阵地发动全面攻击并突破以军防线,包围了戈兰高地重镇库奈塔腊,最远处向前推进了35公里。以军为了改变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决定先稳往叙以战线,解除对以色列本土的威胁,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埃及。10日西线埃军停止进攻。以军抓住这一战机,在北线集中约10万人的兵力对叙军实施猛烈反突击,突破叙军阵地,叙军被迫退出戈兰高地。随即以军越过1967年停火线,进犯到离叙首都约30公里地区,并沉重打击了援叙的伊拉克和约旦的装甲部队,掌握了北线战场主动权。13日埃军又发起进攻后,以军增援西线,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交战,埃军作战失利。15日,以军发现西岸埃军两个军团的结合部防卫薄弱且后方空虚,立即派出一支装甲特遣队偷渡到运河西岸,摧毁了埃军的地空导弹阵地和高炮阵地,后续过河部队沿运河向南发展进攻。埃军西岸兵力不足,东岸部队不敢调回,处境十分被动。24日以军完成了对苏伊士城、埃军第三军团的包围。阿拉伯国家在战局不利的形势下,与以色列达成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政治上是一次冲击,打破了阿以关系的僵局。战后双方开始就用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举行了谈判。

它在军事上则显示出战争的导弹—电子时代的到来。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趁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处于分裂不和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摧毁巴解武装力量为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黎巴嫩大规模入侵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先后出动兵力达12万人。战争头二天,以军连续空袭黎境内南部多处巴解组织目标和贝鲁特机场,第三天以军大批地面部队入侵黎巴嫩,在长达53公里的战线上的多处巴解部队据点被以军攻占。不久以军推至距贝鲁特24公里处。驻黎叙军与以军很快也发生交火,并在贝鲁特上空进行了空战。9日,90架以军飞机空袭贝卡谷地,叙军的地空导弹基地连被摧毁。经一系列战斗后,叙军被迫撤至距以色列北部边界炮火射程之外的地区,叙以双方宣布停火,但巴解仍在战斗。12日在贝鲁特遭到猛烈轰炸一天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同意开始停火。

可是以军与叙军和巴解游击队仍发生大规模战斗。自7月24日以后,以军除在被围的贝鲁特以外地区与叙军发生个别战斗外,开始了对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进行大规模重点进攻,巴解总部遭到空袭,巴解部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抗击,但是遭受了重大损失。双方再次同意停火后,8月21日,在联合国部队监护下,巴解部队从贝鲁特分散撤往8个阿拉伯国家。这次战争急剧恶化了中东地区局势,同时也加速了以高技术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

通过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几乎占有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力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永久合法地位。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阿以冲突早日和平解决。冷战结束以来,阿以关系趋向缓和,和平进程已出现不可阻挡的势头。

89 朝鲜战争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起初是一场内战,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朝鲜是东北亚的一个半岛国家,面积22多平方公里。

1910年,朝鲜为日本侵占,并成为其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了反对日本的侵略,中朝人民在各自国家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的斗争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二战中,美、苏、英等国曾多次讨论过战后恢复朝鲜统一与独立的问题。1945年8月,美国提议以北纬38°线为界,由美、苏分别在朝鲜南、北部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8月,苏军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北地区。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1945年12月,苏、美、英莫斯科外长会议达成一项关于在朝鲜建立临时政府的协议。由于苏美意见对立,会后两国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临时政府展开了尖锐斗争。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劳动党领导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民主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9月任命金日成为内阁首相。南北朝鲜分别成立政府后,双方斗争日益尖锐,仅1949年,“三八线”上的武装冲突就超过千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之间终于爆发大规模内战。

朝鲜内战爆发后,朝鲜人民军用两个多月时间连续进行了5次进攻战役,即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釜山战役,逐步将战线推向朝鲜南部。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朝鲜内战爆发第三天即决定公开插手战争,命令麦克阿瑟使用海、空军全力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面对强敌,朝鲜人民军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至第四次战役已解放南朝鲜五分之四以上的土地,并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在面积不足朝鲜面积二十分之一的大丘、浦项、釜山三角地区。

第四次战役后,美军得到了很大加强,并完全取得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在后方供应困难,并且存在美军于后方登陆的危险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为夺取最终胜利,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结果虽突破了敌部分地区的前沿防御,但未能扩张战果。9月10日,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反攻。9月15日,美军开始在仁川登陆,并在全线发起总攻。朝鲜人民军主力被隔断,腹背受敌,粮少弹缺,经顽强抵抗被迫逐步撤向“三八线”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战争。10月1日,麦克阿瑟下令美军和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并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全境,全歼朝鲜人民军。至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早在1950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代表中国政府声明,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7日在美国政府指使和操纵下通过的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当局的决议,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是非法的。

9月30日,针对美国近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中国政府又发出严重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中国政府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和朝鲜局势的发展,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序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共6个军、3个炮兵师、32万人。面对的敌人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共42万人,其中越过“三八线”北进的部队为1个集团军部4个军10个师另2个旅,共约20万人。入朝以后,志愿军抓住敌以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从而继续分兵冒进的有利时机,改变原定先组织防御,待站稳脚跟再进行反攻的计划,采取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毅然发起第一次战役,将冒进之敌击退至清川江以南地区,歼敌1.5万,粉碎了美军于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迅速撤回至清川江以南严密隐蔽起来。此时,美军虽已发现志愿军参战,但仍错误判断参战兵力不大,于是重新调整部署,集中5个军21万人的兵力,沿东西两线,于11月24日发起了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于11月7日开始实施第二次战役,给敌以出奇不意的打击,至12月24日取得战役胜利。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并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平壤及“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迫使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后,自1950年除夕至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又相继进行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这5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共歼敌23万余人,其中美军8.8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灭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消灭朝鲜人民军的企图。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后,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并且兵力不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对中朝人民军队来说,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双方力量对比尚未发生对中朝人民军队方面绝对有利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尽管中朝人民军队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技术装备上仍处于绝对劣势,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敌军手中。因此,双方从1951年6月开始转入阵地防御作战,朝鲜战争出现相持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开始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然而,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并不想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在谈判之初,他们即以其海、空优势要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为由,拒绝中朝人民军队代表提出的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而提出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平方公里土地。在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他们又企图以武力迫使中朝人民军队屈服。1951年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联合国军”发起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并于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出动空军发动了以摧毁朝鲜北部铁路、公路,切断中朝人民军队运输补给线为目的的“绞杀战”以及“细菌战”。对此,中朝人民军队组织了夏秋季防御作战,加强了后方对空防御,建立了摧不垮打不烂的交通运输线,并出动空军在清川江南北上空打击敌机,取得了反击作战的胜利。

从1952年春季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开始建立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以此为依托积极开展小部队战斗活动,在整个前沿开展狙击活动,大量杀伤敌人,并为配合谈判而举行全线战术反击作战。

1952年10月8日,美军和南朝鲜军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为了改善防御态势,以便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于10月14日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志愿军阵地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在历时43天的战役过程中,美方在志愿军阵地面积仅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附近,先后投入兵力6万人,火炮320余门,坦克180余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多枚,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山顶土石被打松1米多深,表面阵地全部被摧毁。志愿军先后投入兵力4万人,火炮130余门。防守部队在缺粮、缺弹、缺水、缺氧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托坑道,坚守阵地,打退了敌数百次冲击,歼敌2.5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攻势。1953年4月26日,敌人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边来。

为了积极配合停战谈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3年5月中旬开始举行“战役性反击作战”,先后对敌实施了3次进攻。

在第三次进攻中,志愿军以5个军编成3个作战集团,在金城以南上所里至北汉江之间地区,向南朝鲜军队阵地实施主要突击,突破其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并先后击退“联合国军”约8个师的大小反扑千余次,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80平方公里,促进了停战的最终实现。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面前,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终于向朝中方面作出了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至此,朝鲜战争终以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而告结束。

朝鲜战争历时3年零32天。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万人,其中美军约40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缴获和摧毁各种火炮车辆10万多件。中朝人民军队的胜利,粉碎了美国的战争计划,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为了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一大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中朝人民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的正义斗争,使世界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90 古巴革命战争

美洲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20世纪50年代,古巴爆发了一场武装起义,经过5年多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胜利,在美洲大陆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

古巴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为争取独立和解放,古巴人民从1868年到1898年的30年中,进行了两次独立战争。但是,当古巴人民行将赶走西班牙殖民者时,美国又把手伸向古巴。

1898年,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发起了对西班牙的战争。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古巴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扶植亲美势力,强迫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规定美国有权干涉古巴内政和在古巴建立海军基地。1902年,古巴宣布成立共和国,但至50年代,历届政府均受美国控制。

1952年3月,巴蒂斯塔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再次夺取政权。巴蒂斯塔曾在1933年发动政变,以陆军参谋长身分控制和操纵政府,1940年出任总统,后在1944年的大选中失败下台。此次上台后,当年即解散议会,废除1940年以来带有资产阶级进步性质的宪法,制定了“宪法条例”和反劳工法。次年,宣布古巴人民社会党为“非法”。1954年,又宣布禁止罢工和群众集会。在其上台后的短短几年内,古巴就有数万人被杀或遭监禁、流放,10万多人流亡他国,上百万人失业。与此同时,美国资本近一步控制了古巴经济,古美还签署了《军事互助条约》,据此,美国在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的军警直接参与了镇压古巴人民革命的行动。

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激化了古巴国内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1953年7月26日,青年律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武装起义,攻打奥连特省首府圣地亚哥市郊的蒙卡达兵营等目标。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失败。菲德尔·卡斯特罗被捕,被判15年徒刑。在法院受审时,卡斯特罗在法庭上发表了《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辩护词。1954年11月卡获大赦,此后流亡墨西哥。1955年3月,他领导建立了“七·二六”运动,进行武装斗争的准备。在此期间,他还结织了后来成为拉美游击战理论创始人之一的格瓦拉。格瓦拉于1955年加入了“七·二六”运动。

1956年11月25日晚,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82名成员,乘坐“格拉玛”号游艇,离开墨西哥向古巴进发。12月2日,在奥连特省登陆,遭到巴蒂斯塔军队的围剿,结果,只有12人突围,进入马埃斯特腊山区。

1957年5月,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部队向政府军据守的乌贝罗发起进攻,歼敌53人,缴获大批武器。马埃斯特腊山区逐步成为联合一切反政府力量的中心。1957年7月12日和1958年10月10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分别宣布了《土改宣言》和《农民土地权》等法令,与此同时,巴蒂斯塔政权则出动军警,加紧了对全国日益高涨的反政府运动的镇压。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人、青年学生进入山区,参加反政府武装,至1958年初,队伍已发展到2000多人。

1958年年初,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胞弟劳尔·卡斯特罗带领几十人开赴克里斯塔尔山区,开辟了继马埃斯特腊之后的第二战线。同年2月,胡安·阿尔梅达又率军在圣地亚哥地区开辟了第三战线。同时,主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的一个武装小组进入了达埃斯坎布赖山区,在那里开展游击活动。至1958年上半年,反政府军的活动已经遍及奥连特省大部地区。

为了遏制全国各地武装斗争迅猛发展的势头,巴蒂斯塔政府开始对马埃斯特腊山区实行“总进攻”。政府军共出动1万多人,配备有飞机、坦克和大炮,驻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也出动了飞机,对起义军基地进行突袭和轰炸。面对优势之敌,反政府军采取游击战术,利用山区险峻的地理条件,实施机动,不断疲惫和袭击政府军。1958年7月底,反政府军固政府军在圣多明各激战3天,歼灭了政府军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政府军损失1000多人,巴蒂斯塔发动的“总进攻”破产。

1958年7月,古巴“七·二六运动”、“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公民抵抗运动、工人联合战线、大学生联合会和民主党等在委内瑞拉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共同阵线。8月底,反政府军的两个纵队在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少校和格瓦拉少校指挥下开出马埃斯特腊山区,在其他武装力量的配合下,开始向古巴西部地区进攻。12月29日,反政府军开始攻打拉斯维利亚斯省省会圣克拉拉。1959年1月1日,攻克该城,歼灭和瓦解敌军3000余人。同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指挥的军队占领了奥连特省省会圣地亚哥。首都哈瓦那的工人和学生则发动了总罢工、总罢课。巴蒂斯塔见大势已去,逃往国外。1月2日,反政府军开进哈瓦那。

1959年1月3日,古巴临时政府在圣地亚哥成立,乌鲁亚蒂任临时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任武装部队总司令。2月,卡斯特罗出任政府总理,7月,多尔蒂科斯取代乌鲁亚蒂任总统。新政权实行土改和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宣布美国公司和当地大、中资产阶级的财产为国有。1961年,“七·二六运动”、人民社会党、“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合并为古巴革命统一组织(后改为古巴共产党),同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古巴革命战争的胜利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是,在政府控制力较薄弱的山区建立根据地,逐步扩大,最后向城市进攻;建立了军队,并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了“七·二六运动”、人民社会党、“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古巴革命党、古巴人民党、古巴民族党、“古巴工人运动”等力量,并发挥领导作用。美洲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对战后拉丁美洲和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91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北非反殖抗法的第一曲凯歌

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爆发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谋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战争。阿民族解放军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逐步发展壮大,抗击80多万法国殖民军,解放了大片国土。1962年3月18日,法国政府被迫停止殖民战争,并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阿尔及利亚是北非国家,位于地中海西部,紧靠海上交通要道。由于阿尔及利亚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且与法国本土较近,因此早为法国统治者所垂涎。1830年,法王查理十世派遣布尔蒙将军率3万军队远征阿尔及利亚。当年7月,法军征服了阿尔及利亚。1834年,法国宣布阿尔及利军为法国属地,实行军事统治;1871年,将阿划为法国的3个省,由法国派总督统治;1905年,法军攻占撒哈拉地区,使阿尔及利亚全部沦为法国殖民地。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后,殖民当局推行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掠夺阿尔及利亚巨额财富。法国殖民者的行径造成了阿尔及利亚的贫困,也激起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强烈反抗。自183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100多年时间里,阿尔及利亚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无数次各种形式的抗法斗争,削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尔及利亚人民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美、英、法等曾许诺,战后将满足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独立要求。但是,法国殖民当局没有实现诺言,反而对要求独立的群众实施严厉镇压。殖民者的行为教育了人民,使他们认识到了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在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阿尔及利亚革命者于1954年建立了“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起义后改为民族解放阵线),并开始将分散的游击武装联合起来,建立新的游击队(后改为民族解放军),至10月发展到3000多人。不久,游击队做好了发动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1954年11月1日凌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在全国30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袭击殖民当局的驻地、哨所、宪兵队、警察局和其他军事目标。当日晨,起义者还通过在埃及开罗的阿尔及利亚爱国者,将起义的消息和民族解放阵线与解放军的宣言,向全世界广播。起义后,民族解放军首先在地中海的大卡利比山区和靠近突尼斯边境的奥雷斯山区建立根据地,并不断扩大根据地范围。起义者的行动给法国殖民当局造成了极大的震惊和恐慌,他们立即召集在阿的近5万人的军队进行镇压,并紧急从本土大量增兵。至1955年底,法军兵力骤增至20万人。法军按照“分区围剿,梳型搜索,聚而合歼”的战略,动用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对民族解放军实施围剿、突击和大规模进攻战役。面对法军的战略和优势兵力,民族解放军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和战术,避开敌人的突击力量,利用熟悉的地形,分散成小股活动,有力地打击法军。至1956年初,民族解放军已发展到1.5万余人,加上民兵共有11.5万人,武装斗争已遍布阿整个北部地区。

民族解放军初期的武装斗争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组织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和正确的政治纲领。为此,1956年8月在卡利比亚的苏马姆溪谷召开了阿民族解放阵线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苏马姆会议”。会议选出了由17名正式委员和1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阿民族解放阵线的最高政治和军事领导机构——阿尔及利亚全国革命委员会。会议还通过了《民族解放阵线纲领》。该《纲领》对阿尔及利亚的革命性质、战争目标、停战条件和和平谈判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战争目标和停战条件是,打败法国殖民军队,破坏法在阿的殖民经济,并依照战时国际法,不断壮大革命势力。

迫使殖民当局完全承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和主权,承认民族解放阵线是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唯一代表。

民族解放阵线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阿民族解放军进行了组织调整。全国分为6个军区,即奥兰、阿尔及尔、卡利比亚、北君士坦丁、奥雷斯—内门查、撒哈拉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军分区,军分区分成若干地区,地区又分成若干区段,区段则包括若干村庄。解放军编成团、营、连、排、班。

基本战斗单位为连,配置于区段。经过调整与发展,至1956年秋民族解放军已达3万人,并在摩洛哥和突尼斯建立了训练基地和武器供应基地。

而对阿民族解放斗争蓬勃发展的势头,殖民当局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至1956年底,法殖民军数量已增至40万人。根据阿民族解放军多活动在高山丛林既分散又隐蔽的特点,确定了“重点围剿,机动搜索,空降突击”的战术。同时,针对民族解放军装器装备主要来自境外的情况,加强了对阿的边境封锁,先后在阿尔及利亚同摩洛哥、突尼斯边境以及阿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多条陆、海封锁线,配置重兵把守,并派出摩托部队和飞机日夜巡逻。

从1956年到1958年的两年时间,是阿民族解放军武装斗争势头持续上升的时期。但是,阿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过高地估计了群众普遍参加起义的准备程度,在政治和军事指导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放弃游击战的战术方针,改而进行正规战,结果遭受较大损失。在挫折面前,民族解放阵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恢复游击战,战略上争取实现的目标也改为以积极的进攻行动保持军事上的“均势”,迫使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在民族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1958年9月19日,在埃及开罗成立了以费尔哈特·阿巴斯为首的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

阿民族武装斗争动摇了法国的殖民统治,从1955年到1959年,法军已死伤数万人,耗费80多亿美元军费。从1959年起法宣称要给阿人民以自决权,并建议举行法、阿谈判。

1960年6月,法、阿谈判开始。但就在同一时期,法国殖民当局进一步强化军事行动,殖民军增加到80多万人。法军采取“固守要点,全面封锁”的战略方针,专门修筑了一条长达3000公里,宽约1公里,由数道电网、堡垒、电子报警系统、观察哨、地雷场组成的所谓不可突破的“莫里斯防线”,企图扼守主要城镇和石油产区,严密封锁阿突和阿摩边境。

针对这一形势,阿民族解放阵线以战场上的胜利配合谈判斗争,打破了法国的多次攻势,拒绝了割让阿领土的要求。

民族解放阵线还以非武装斗争形式,如罢工、示威游行等,同殖民当局进行坚决的斗争。1962年3月18日,法被迫回到谈判桌边,签订了法、阿《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自决权和阿尔及利亚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次日,阿全境实现停火,持续了七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终于结束。

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告独立,7月29日,定名为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长达130年的殖民统治。阿民族解放军虽在人数与武器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依靠人民的支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取得了胜利。而法国殖民军却因为进行的是非正义的殖民战争,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场战争的国际意义在于,阿尔及利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独立的国家,它的胜利为北非及其他法属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战争中,法国损失数十万人,耗资逾300亿法郎,大大削弱了法国用于维持其他殖民地的人力和财力。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法国政府不得不承认非洲各法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92 越老柬人民抗美战争

美国陷进深不可测的战争泥潭

越老柬人民抗美战争,始于1961年5月美国出兵入侵南越,迄于1975年4月,前后历时14年。它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为反对美国入侵,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进行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先后投入兵力共60多万人,使用了各种现代化常规兵器,但是,三国军民不怕牺牲,团结奋战,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次大战后,美国支持和援助法国入侵印度支那,同时物色和扶植亲美势力。1955年后,美国乘法国撤出印度支那之机,大量向南越派遣军事人员,将“美驻印支军事援助顾问团”改为“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并大力扶植西贡吴庭艳政权,支持其发动“诉共”、“灭并”运动。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调100名“特种部队”的官兵进入南越,从此开始了对印度支那三国的侵略战争,越、老、柬人民也开始了反对美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

初始阶段,战争主要在越南南方进行。美国通过出钱、出枪、出顾问的方式,积极扩充南越政府军,并协助其频繁进行“扫荡”,大力建立“战略村”和无人区。为了反对美国的这种“特种战争”,越南南方解放阵线在普遍建立民兵游击队的基础上扩建部队,坚持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开展游击战争。至1964年初,越南南方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0多万人,解放了南方五分之四的土地和三分之二的人口,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有利态势,从而宣告了美国“特种战争”的破产。

60年代中期,美国决定“逐步扩大”侵越战争的规模,派出大批军队,进行以美军为主体与各仆从国军队相配合的局部战争。1964年8月2日,美国军舰在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鱼雷艇相撞。8月5日,美国借口“北部湾事件”,出动64架飞机空袭越南北方。这是美国把战火由南越扩大到北越,遍及整个越南国土的转折点。

1965年2月初,美国开始出动大批飞机大规模轰炸北越,3月下旬后几乎天天进行轰炸。与此同时,地面部队大量拥入南越,并在4月15日后直接参加了对南越人民武装的作战。这样,美国侵越战争就分成了“南打”、“北炸”两个战场。在“南打”战场,美军首先实行“墨渍”战略,即以北纬17°线至西贡的沿海基地为据点,进行搜索、清剿,逐步向解放区渗透。在第一个“旱季攻势”受挫后,美军又采取了“搜索与摧毁”战略,即以美军主力部队进行机动作战,以南越政府军和各国仆从军防守要地。为此,美国向南越增派了大批地面部队,到1966年底已增至32.8万多人。南越军民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开展人民战争,在艰苦的作战条件下,扬长避短,声东击西,打破了以“搜索与摧毁”战略为指导的第二次“旱季攻势”,并于1967年雨季刚结束就先机制敌,主动出击。在南越人民武装的抗击下,美军自1968年起转而实行“固守与清剿”战略,即美军主力由外线撤回内线,南越政府军主力用于外线,集中兵力固守17°线及西贡、顺化、岘港等重要城市和基地,同时大力清剿、扫荡,制造无人区,并与“绥靖”活动相结合。这时,侵越美军地面部队已增至54.35万多人。南越军民抓住敌人调整部署、缩短战线的有利时机,于1968年春、夏季在南越全境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自1961年以来,南越人民武装力量毙伤美军总数已达13万多人。

在“北炸”战场,美空军先是轰炸北纬20°线以南地区,从1965年5月起开始轰炸以交通运输系统为主的越南北方和中越边境地区,从1966年6月底起又大规模轰炸河内、海防的工厂、居民区、机场、水利设施和铁路、公路线。空袭强度不断增大,由每日几十架次到最多时一天750架次。在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整个轰炸期间,美军共出动10.8万架次飞机空袭越南北方,共投掷各种炸弹258万吨,相当于越南北方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投弹16.2吨。为了打破美军“北炸”计划,越南北方实行军队防空与群众防空相结合,构筑防空壕和防空洞,疏散重武器和战略物资,迅速变换阵地和设置假目标迷惑敌人,越空军机动作战,适时出击。越南北方在历时3年多的反空袭斗争中,共击落敌机3300多架,迫使美国于1968年11月宣布停止对北越的轰炸。

1969年1月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大力推行“越南化”政策,决定美国撤出越南。但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并于4月30日以清除在柬境内的越南“供给线”和“庇护所”为由,派遣10多万人入侵柬埔察,从而把侵略的战火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地区。在此之前,美国已于1964年开始在老挝进行“特种战争”,从而激起了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这样,越、老、柬三国人民为反对美国入侵而展开了艰苦的斗争。

1971年2月初,美国为了分割越、老、柬三国武装斗争的联系,切断“胡志明通道”,使用3万南越政府军和1.5万美军,以九号公路为轴线,分3路进攻老挝的南部地区。为此,越、老人民武装集中5万兵力,采取“诱敌深入,待机破敌”的作战方针,对入侵老挝的美军和南越政府军发起印支九号公路战役。此次战役历时43天,越、老人民武装共歼敌2.1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约500架,对尔后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于1972年4月恢复对越南北方的大规模空袭。轰炸重点是河内、海防地区,企图阻截国际社会对北越的支援和北越对南越的支援,动摇北越抗战的意志和民心,迫使越南在巴黎和谈中作出让步。越南北方坚持抵抗,共击落敌机700多架,打破了美国的战略企图,促使交战各方于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越老柬三国继续战斗,终于在1975年先后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

越老柬三国赢得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二是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特工队、民兵游击队相结合,开展全民游击战争;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手段,采取多种作战形式;四是以全民防空对付空中袭击,重点保护交通运输线;五是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印支战争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

93 印巴战争

英国殖民者“埋下的祸根”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

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许多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日益高涨,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权。但是,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的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三,即印度教徒的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规定各王公土邦有权按自愿原则选择加入上述两个国家,或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这样一来,印度两大教派政党,即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围绕国家统一还是分治,以及争夺各王公土邦,展开了激烈斗争,两大教派间发生了大规模仇杀事件。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后,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领土等各种矛盾愈益加深。1947年10月和1965年8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两次克什米尔战争。这些都为两国爆发更大的战争埋下了火种。

在印巴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主要是东巴与西巴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随着东巴经济的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及至1971年年初,东巴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宣布取缔在东巴占领导地位的政党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为此,东巴发生兵变。巴基斯坦国家军队随即出动,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动乱。

面对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局势,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独立。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

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行动,至12月9日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至12月14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在北部方向,双方在贾马尔普尔、米门辛格与坦盖尔进行攻防作战,结果,巴军未能守住阵地,丢失贾马尔普尔,退守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御。

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印军凭藉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以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此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印巴战争结束后,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国。

印巴战争是战后南亚地区发生的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这场战争的胜负结局是由交战双方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决定的。从总的方面看,印度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在政治、外文等方面均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指导方针和策略,因而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如印度在政治上利用了巴基斯坦的内部矛盾,在外文上积极寻求大国的支持,而在军事上则制定了避免两线作战,东重西轻,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战争爆发后,又采取了比较适当的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特别是作为进攻一方,能够做到正面进攻与迂回、穿插相结合,地面攻势与空中、海上行动相配合,充分发挥了进攻作战的优势。这些都是印军取胜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虽也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在许多方面却不无教训可言。在政治、外交方面,巴政府平息内部动乱后,在积极争取国际力量的理解和支持方面显得软弱无力;在军事上,拘泥于阵地防御,未能针对印军的迂回迅速机动兵力,组织新的防御。西巴军队也未能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攻势行动,以钳制和阻滞印军对东巴的进攻。

94 越南统一战争

进军南越,会师西贡

1973年初,“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签署后,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并停止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仍以“文职人员”名义在南越留驻2.4万多名美军,支持南越政府军扫荡。与此同时,美国还向南越政府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在南越附近地区保持一支相当规模的海空力量,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企图阻止南越人民武装反攻和北越军队进入南方战场。

为了实现南北方的统一,越南军民利用美军撤出南越、南越政权面临严重统治危机的有利形势,以北方正规军为主,在南越人民武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于1975年3月4日发起了“春季攻势”,连续进行了西原战役、顺化—岘港战役和西贡战役。经过55天奋战,共歼灭和瓦解敌军100多万人,推翻了南越政权,实现了越南南北方的统一。

西原地区位于南越中部,是北上岘港沿海、南下西贡平735《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原的战略要冲,但这里只有南越2个师驻守,且兵力分散。北越军以此为初战方向,认为打下西原即可将南越军队一分为二,并可以西原为基地,南北机动,发展攻势。1975年3月4日,北越集中4个师兵力,开始对西原地区之敌进行分割包围,最后确定西原南部的邦美蜀为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3月10日凌晨,北越军集中炮火突然而猛烈地轰击南越军队在邦美蜀市的机场、指挥机关和炮兵阵地,尔后步兵和坦克发起全线出击,激战至14日,攻克邦美蜀市。在北越主力部队的猛烈攻势下,南越军队惊慌失措,纷纷溃逃。北越军乘胜扩大战果,先后解放了福安、宁和、金兰湾、绥安、归仁和大叻等城镇。至4月4日,西原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万余名,并缴获大批作战物资,为尔后作战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态势。

西原战役打响后,南越极为惊慌,迅速收缩兵力,准备固守顺化和岘港地区。这一地区与越南北方相邻,驻有南越五个主力师,并拥有火炮400多门、坦克和装甲车440多辆,作战飞机近百架。为了保证战役顺利实施,同时鉴于美军对北越军队南下攻势未采取大的行动,北越将全部主力部队三个军投入了南方战场。3月19日,南越人民武装积极配合北方军队行动,乘虚攻入广治市。两天后,北越军主力兵分北、西、南三个方向向顺化发起攻击,重点打击该市守敌的指挥所、机场及封锁海上退路。至25日,攻克顺化市,随后转兵进攻岘港。北越军相继攻占了岘港南面的广义、三岐、巡养三地,尔后全力逼近岘港市。在这种情况下,南越政府总统阮文绍下令固守城池,要求至少坚持两个月时间,以便调整兵力部署,伺机反扑。与此同时,调兵遣将,增援岘港守军。

然而由于美军顾问临阵撤离,军心混乱,大批南越军向南溃逃。北越军抓住这一时机,大举向岘港以南发起进攻,29日便进占岘港市。此役,北越军共消灭和瓦解敌军10多万人,使该地区与越南北方连成一片,将南越军逼退至西贡一隅。

经过西原、顺化—岘港两大战役,北越军共歼敌40多万人,毁伤美援先进兵器近一半,缴获和毁坏南越军近一半的作战物资和补给基地,解放12个省,使南越解放区人口扩大到800万。总之,两大战役后,越南南方战场上的双方力量对比和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北越的根本变化。为此,北越制定了西贡作战计划,决定投入17个师的兵力与南越军队进行最后总决战,此次战役被命名为“胡志明战役”。

西贡是南越政权的首府,也是其兵力集聚的重镇,驻有7个师兵力。4月9日,北越军首先向西贡市外围据点的南越军发起击,南越军在飞机、大炮、永备工事的掩护下进行抵抗,北越军进攻春禄、藩朗的部队发展迟缓。于是,北越军变更部署,集中强大炮火轰击南越军防御阵地。南越守军损失惨重,军心动摇,被迫退却。北越军遂于4月16日占领藩朗,并于4月21日解放春禄,从而打开了通向西贡市的东大门。不久,便完成了对西贡的包围。西贡政权陷入混乱之中,一个星期之内连换三个“总统”。南越军队更是人心浮动,无心再战,纷纷准备后路。4月29凌晨,北越军向西贡发起全面攻击,重点进攻市内的南越总统府、警察总署、总参谋部、广播电台和郊区的新山机场。经过1天激战,北越军相继攻克诺中、龙平、莱眺、富利、厚义、芹德等外围据点和基地。

4月30日晨,攻入市区,展开巷战。4月30日中午,占领西贡全部市区。至此,越南统一战争结束。

北越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利用了美军实行战略收缩的有利时机;其次是正确选择攻击目标,直指敌之要害和弱点,使敌指挥失灵,运输保障困难,进无力退无路,最终导致失败;三是乘势扩大战果,不给敌以喘息之机。利用敌调整部署、兵力收缩等时机,迅速达成作战目的;四是适时转换作战形式,敢于进行阵地争夺战、城市攻坚战、大兵团正规作战。在与美军作战时,主要采取袭击战这一作战形式。在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时,适时将北方主力部队投入南方战场,进行战略决战;五是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互相配合;六是重视炮战和特工战。特工战是北越军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任务通常是破袭敌指挥机关、水陆交通枢纽、后方补给仓库、小股部队。

95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

“印支联邦”的黄梁梦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始于1978年12月25日,迄于1990年8月,前后历时11年零8个月。它是越南当局为实现其拼凑“印支联邦”、称霸东南亚的野心,在前苏联的怂恿和支持下,对邻国柬埔寨发动的全面武装入侵战争。越南经过长时间准备和计划,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战争。在20天内便占领了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各主要城镇、沿海岛屿和交通干线。面对越南侵略者大举进犯,柬埔寨军民坚持开展农村游击战争。经过长期斗争,越南泥足深陷,最后不得不从柬埔寨撤军。

印支三国人民抗美战争胜利后,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急剧的变化。一方面,美国从1976年起不再在中南半岛驻军,并避免介入印支地区冲突。而另一方面,前苏联则出于全球争霸的考虑,力图南下印支地区,找到一个扩张势力的永久立脚点。这与越南寻求靠山以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需要一拍即合。于是,苏越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结合在一起。在超级大国的支持下、越南当局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大肆反华排华,全面控制老挝的同时,积极备战准备入侵柬埔寨,对柬实行武力兼并,以实现其早就怀有的拼凑“印支联邦”的迷梦。

1975年6月,越南侵占柬寨的威岛,同时向柬埔寨提出领土要求,蓄意制造柬越边界冲突,企图寻找大规模侵柬的借口。1977年几次武装侵柬行动受挫后,更变本加厉地策划大规模军事行动。1978年上半年,越南当局决定对柬埔寨实行全面军事占领。为了达成入侵行动的突然性和保证战争行动的顺利实施,越南当局进行了精心筹划和充分准备。在政治外交上,越南加紧同前苏联的勾结,加入“经互会”,把金兰湾提供给苏作军事基地,与苏签订带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对东盟施加压力,威慑东盟;大规模驱逐华侨,不断制造中越边境流血事件,谎称中国侵略越南;搜罗亲越反柬势力,多次在柬埔寨策划政变活动。在军事上,越南当局在西贡秘密成立侵柬前方指挥部,制定入侵计划,调集部队,补充给养,加紧训练。

入侵初期,越军企图通过突然袭击一举攻占整个柬埔寨。

为此,它集中了18个师共20多万正规部队,于1978年12月底分兵5路向柬埔寨发动大规模闪击战,准备首先占领柬浦寨湄公河以东地区,尔后伺机攻占柬西部地区。为了对付越军的进攻,柬埔寨迅速进行战争动员,扩充军队,组建了24个师,共约12万人,基本沿柬越边境一线展开,主力集结于金边地区,有5个新建师配署在纵深地区。

12月25日,越军开始进攻。第一路2个师另4个团首先沿19号公路向柬军防御薄弱的东北地区发起突袭,于1979年1月3日占领了上丁和戈涅。随后第二路2个师另2个团在坦克配合下,迅速突破柬军斯努防御阵地,继而沿13号公路北进,于1978年12月30日占领橘井市。第三路4个师从克列沿7号公路西进,于1979年1月2日进抵湄公河重要渡口洞里贝,并渡河围攻磅湛。第四路4个师为主攻部队,一部沿1号公路攻占柴桢,另一部沿湄公河北进至乃良,然后逼近金边。第五路6个师另5个团在空军支援下,沿2、3号公路进占贡吥、茶胶等地,随后攻入金边西南地区,切断4号公路。至此,越军仅用9天时间便已基本占领了湄公河以东地区。从1979年1月5日起,越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围攻柬埔寨首都金边。柬部队主动撤离金边,越军于1月7日中午进占金边。随后,越军又分3路向柬西部地区推进,至1月12日占领了柬主要城镇和交通要道。

柬军在越军大兵压境、突然袭击的情况下,伤亡巨大,部队由8万多人锐减至2万人。鉴于一线防御阵地相继失守,已无法制止越军长驱直入,为保存实力,遂主动转移至西部山区和广大农村,继续坚持抗越武装斗争。他们采取“以游击战为主,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化整为零,机动作战,不断给侵略者以打击。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政治外交斗争,号召柬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战,并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越军在占领金边及柬埔寨大片国土后,在侵柬战场上加紧进行“清剿”和“扫荡”,同时大力扶植亲越政权,向柬大批移民,封锁柬泰边境,采用各种手段削弱柬抵抗力量。这些行动,遭到柬埔寨抗越武装的有力牵制和打击。柬埔寨爱国抗越武装主要有三支力量:政府总理乔森潘领导的民柬国民军,柬前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组建并领导的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柬前首相宋双领导下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为了抗越救国,三方摒弃分歧,于1982年6月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实现了三方抗越力量的联合,从而使柬埔寨抗越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三方抗越武装联合后,以柬西部山地为依托,不断袭扰越军,收复一些失地。随着抗越力量逐步发展,并针对越军的作战特点,柬三方适时将抗越斗争由柬泰边境发展到内地,由山地发展到平原,直到金边及其附近地区。这样,以柬泰边境地区为一线,5、6号公路沿线地区为一线,金边地区为一线的三线作战局面开始形成,使柬抗越形势大为改观。与此相反,越军的处境越来越困难,进退维艰。在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下,越南被迫于1990年从柬埔寨撤出了侵略军,拼凑,“印支联邦”的计划遂告破产。

越南当局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是出于称霸东南亚、拼凑“印支联邦”的战略需要而采取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由于柬三方抗越力量的英勇斗争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越军设想的速决战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越连年征战,经济凋敝,加之军费开支巨大,使其不堪重负;二是越南国内矛盾重重,人民普遍厌战,士气低落,逃役、开小差不断增加;三是在国际上空前孤立,国际社会普遍谴责越南的侵柬行径,要求越南从柬撤军;四是战争越陷越深,劳民伤财,陷入骑虎难下、进退维谷的窘境;五是柬三方联合作战,不断发展和壮大武装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越军进攻屡遭挫折。

96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解体前南下扩张的最后一曲挽歌

当西方世界的人们举杯把盏,欢度1979年圣诞节之际,在空降兵的配合下,苏军以10多万人的兵力,兵分两路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从而开始了对阿长达9年之久的军事占领。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南部,是个内陆国家,面积仅相当中国西藏的一半,是苏联“南方战区”的一部分。南方战区对苏联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苏联一直想在这一地区实施分阶段的战略推进,以实现在印度洋寻求暖水港和出海口并切断欧洲和远东联系的战略。控制阿富汗是苏联实现南下战略的重要步骤。苏联在阿富汗苦心经营多年,对阿富汗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但是,阿富汗逐渐加剧的动荡局势和领导人违背苏联人意志的行为,对苏联的南下战略产生了威胁。苏联认为只有诉诸武力才能加强对阿富汗的全面控制。

同时认为,在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由于美国因人质问题卷入了与伊朗的争端,美国愿意采取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很小,西方国家因根本利益没有受到侵害也不会有强烈反应,占领并控制阿富汗易于取得成功。

苏军入侵阿富汗不仅是完全有准备的,而且是一种预谋的里应外合的军事行动。

远在入侵之前,苏联通过“经援”和“军援”,在阿富汗进行了大量的战场建设。其中修建了几条战略公路和两个空军基地及喀布尔国际机场,并在苏阿边境修建了大型后勤补给基地。另外,在阿富汗的几千名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早已控制着阿军一些要害部门和部队,对阿军情况比较熟悉。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最后决心和入侵方案,是在派出高级军事代表团多次对阿实地观察了解情况后,大约在11月26日正式确定。

入侵决心定下后,苏军以保卫在阿基地和人员安全为名,开始向阿调运先遣部队。12月上旬,1500名配备有坦克、火炮的苏军人员被空运进阿,尔后配置在萨兰山口,一些工兵部队也进入阿境,修复赫拉特附近被破坏的路段、桥梁并恢复一些机场和军事设施。同时以“军援”为名,通过公路向阿运进大批武器装备。圣诞节前夕,先后向巴格兰姆空军基地和首都喀布尔机场分别空运了1个空降团和1个多空降师,先期夺占、控制要害地区。在空降部队向喀布尔大规模空运期间,编成东西两个战役集群的地面进攻部队向边境地区秘密机动,进入了出发阵地,各种装备器材和后勤保障物资也向边境调集。为了指挥对阿富汗的武装入侵,协调有关军区和各军种之间的行动,组成了总部和军区之间的中间战略指挥机构,并在捷尔梅兹开设了前方指挥部。同时派出先遣电台潜入阿境内重要军事基地待命,专门的通信指挥网也开通完毕。

在阿富汗,苏顾问以冬季装备换季和检查维修为名,集中和拆卸了阿军的主要武器装备,而且限制作战飞机驾驶员飞行,使阿军实际上被解除武装处于无法作战状态。阿总统阿明被诱骗离开总统府,转移到郊区行宫,失去了与各战斗部队的联系。

苏联还对西方发动了外交和宣传攻势,大肆宣扬苏联从东德部分撤军,抨击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对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推波助澜,以此转移西方对其侵阿行动的注意力。

12月27日晚7时半,先期在喀布尔机场空降的苏军空降师经过集结整顿,在克格勃的配合下,迅速占领首都各要害部门。苏军经与总统卫队和首都驻军激战4个小时,击毙总统阿明,逮捕了政府重要官员,解除了政府军抵抗部队的武装。此后不久,边境的苏军部队分别在预定地点陆续大举越境,并沿预定路线快速开进。在边境地区苏军只遇到阿军轻微的抵抗。为保障地面部队主力的推进,苏军还动用了前线航空兵团进行空中支援。1980年1月2日,进行地面主要突击任务的东路集群第三○六摩步师一个团和担任辅助突击的西路集群第三五七摩步师主力在坎大哈会师,1月3日苏军封锁了霍贾克山口,一周之内,苏军控制了阿富汗全国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至此,苏军基本实现对阿富汗的占领。

苏军占领阿富汗,遭到了阿富汗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广泛的反抗。阿富汗人民有着3次抗英斗争的光荣历史。在1978年4月苏联支持推翻达乌德政权的军事政变之后,阿富汗人民就开始逐步开展游击战争。当时的游击战只具有内战性质,打击目标主要是亲苏执政党所把持的各级政权和政府控制的武装力量。苏军武装入侵后,游击战的性质就由以反政府为目的的内战很快转变为抗苏民族解放战争。

游击组织多达几十个,游击活动遍及全国各个省,抗苏斗争广泛开展。侵阿苏军为了巩固自己占领的地位,积极镇压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抗苏运动,从此阿富汗开始了一场持久的抗苏游击战和苏军反游击战的较量。

游击队经过多年反政府与抗苏武装斗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国际社会的一定援助下,他们以农村广大地区为基地,开展游击战争,扩大与巩固游击队在农村的阵地和活动基地,同时加强城市和交通线上的活动,抗击苏伪军对游击区的进攻。游击队经常利用夜晚或乘敌戒备松懈之机,突然袭击城市政府机关、军营、仓库、停车场等,捕杀苏伪军政官员,炸毁车辆。在有利时机,集中必要力量,奇袭和打击城郊孤立军事据点、哨所和军事设施。在交通公路线上,广泛开展伏击战、阻击战和各种形式的奇袭,不断打击和杀伤苏军。一次,游击队在一支拥有200多辆坦克的苏军大部队行军必经的山口两侧悬崖上埋设了大量炸药,并在山顶上设伏,当苏军通过山口时,游击队引爆炸药,引起石崩,压毁苏军先头部队坦克40多辆,砸死官兵数百人。当苏军以优势兵力进行围剿和扫荡时,游击队则利用山区有利地形采取诱敌深入,疲惫和消耗苏军;或设立伏击圈,从翼侧和后方打击苏军等各种战术。

面对游击抵抗运动的日益加强,苏军采取的军事方针是以军事手段为主,结合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措施,从根本上打击各种抵抗力量。苏军占领阿富汗后,建立了反游击战体制,并不断增强反游击战力量。除直接增加驻阿苏军人员外,还大力扩充阿政府军。为消除游击队对城镇军事基地、交通线特别是后方补给线的威胁,摧毁游击队的活动基地或根据地,采取了固守点线、分区围剿的策略。同时为便于对阿境内的游击队进行清剿,苏军还进行了边境封锁,有时对在国外的游击队基地实行空中监视或派地面部队袭击。尽管苏军采取了种种能够使用的办法,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苏军已陷入反游击战争的泥潭之中。随着苏军伤亡的逐渐增加,苏联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也不断增大。旷日持久的反游击战给其国民经济背上了沉重包袱,苏联在阿富汗投入的军事费用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2%。

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危机的不断加重,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认为,在阿富汗继续没完没了地进行这场战争是得不偿失的,决心尽快结束这场战争。1988年2月,戈尔巴乔夫公开发表了从阿富汗撤军的声明。1989年2月15日苏联撤出最后一批侵阿苏军。至此,这场致使500万阿富汗人背井离乡的苏军侵阿战争,以双方军事力量斗争处于僵持状态告终。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苏联第一次在其东欧盟国之外大规模地直接使用本国的军事力量,表明苏联的扩张主义又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场战争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遭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苏联的国际声誉也因此而大大下降。

97 两伊战争

用现代化武器进行的低水平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简称两伊战争),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落下帷幕,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两伊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两伊战争的起因错综复杂,既有长期的领土争端,宗教派系对立,又有民族纠纷和领导者个人恩怨掺杂其中。领土问题是导致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阿拉伯河的边界划分问题;二是波斯湾入口处3个小岛的主权归属问题。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边界。这段边界原以该河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河流主权归属伊拉克。根据1914年双方划界委员会会谈纪要和1937年签订的边界条约,双方同意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两段(共约11公里)以该河深水线为界。此后,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为边界线,并对阿拉伯河实行双方共管,伊拉克则坚决反对。1975年3月,两国领导人就边界问题举行会谈并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当时处境困难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两国河界。伊朗也答应归还扎因高斯等4个地区约300平方公里的原属伊拉克的领土,并承诺不再支持伊拉克库尔德族的反政府武装斗争。事后,伊朗迟迟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协议》是“奇耻大辱”,多次要求重划边界,均遭伊朗拒绝。另一问题是1971年伊朗占领了波斯湾入口处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个小岛,并使之成为可以控制波斯湾出入航道的军事基地。伊朗的行动遭到海湾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对。

宗教矛盾是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兰教国家,两国的穆斯林多数属于激进的什叶派。

但两国什叶派穆斯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叶派高级教士集团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而伊拉克复兴党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却努力使政教分离,削弱宗教势力,将宗教活动纳入政府控制的轨道。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虽然占国内人口的多数,但长期以来,却处于被统治地位,激进的什叶派对此十分不满,长期与政府进行对抗。

伊拉克和伊朗两国都有一个少数民族——库尔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200万库尔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对伊朗政府的斗争。

此外,从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国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纳贾夫附近流亡传教。1978年初,萨达姆以“煽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迫使他辗转法国。霍梅尼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并发誓要复仇。

战前两伊都进行了战争准备。伊拉克的准备更为充分,伊朗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潜力均胜过伊拉克。伊拉克总兵力22万人,其中陆军19万人;海军4000余人,各种舰艇43艘;空军2.8万人,各种飞机500余架。此外,还有人民军10万人,预备役部队25万人。伊朗军队经过霍梅尼大规模清洗,总兵力24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2万多人,各种舰艇80余艘;空军7万人。还有新组建的伊朗革命卫队9万人,预备役部队30万人。战前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麻痹伊朗;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霍梅尼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神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期的军官和飞行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密向国内纵深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架F—4和F—14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1980年9月22日拂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接着,伊拉克出动大批作战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大不里士、阿瓦士、克尔曼沙赫、提斯孚尔等共15个城市和7个空军基地。

23日凌晨3时,伊拉克的地面部队5个师又1个旅约5万余人,1200余辆坦克,越过边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余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经过一周激战,10月初,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长600公里,宽20公里的狭长地带。深入伊朗境内10—30公里,南部战线最大入侵纵深达90公里。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伊朗拒绝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议。为了不给伊拉克以喘息之机,1982年7月13日晚,伊朗军队突破伊拉克防线,深入到伊拉克境内20余公里。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动用10万兵力进行反击,对进攻的伊朗军队进行围歼,挫败了伊朗军队的攻势。此后,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十多次交锋,都未取得进展,战争进入僵持状态。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两伊战争给了世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1.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引进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来,两国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美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这种靠钱买“现代化”的做法,非但没有改变他们对现代战争“外行”的状况,反而导致“消化不良”。以致作战中新式武器的作用都离不开外国顾问和专家,士兵不能熟练地按照标准规范维护和使用自己的武器装备。这样不仅不能使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得以正确运用和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容易丧失主动,受制于人。由此可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必须与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军官和士兵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以及本国的战争传统相适应。否则,花很多钱去买自己消化不了、驾驭不了的东西,不仅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累赘。武器装备先进的程度不能代表军队现代化的程度,先进的技术装备本身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善于运用武器装备,有很高军事素质,有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具有与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相适应的战略战术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武器效能,赢得作战的胜利。

2.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伊朗依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在持久中消耗对方的实力,磨垮对方的意志,从而一举将伊拉克军队逐出国境,取得了重大胜利。诚然,战略上的速战速决,往往从突然袭击开始,确可收到先机之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国力、军力,不分作战对象,把速战速决的战略看成取胜的唯一法宝,而不进行长期作战的思想、物资准备,则可能会欲速而不达,由主动变被动,甚至在战争中失利。

3.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战争初期,伊拉克进攻矛头几乎全部指向对方边境的一些城镇,不重视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敌人。

伊朗在初期的防御反击作战中,也是以城市为目标部署兵力,以收复城市失地为胜利。由于均未发动以大量歼敌为目的的战略性战役,因此双方军队都没有受到重创,使战争得以久拖不决,形成“拉锯战”。这就说明,尽管攻城夺地是战争中的重要作战行动,但若不歼灭对方有生力量,就可能使敌人获得喘息之后再次组织反扑,从而使自己前功尽弃,甚至会导致局势的逆转。因此,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必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4.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

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仅军费开支一项,双方共耗资2000多亿美元。战争中,武器装备和物资的消耗相当可观。战争头两个月伊拉克击毁和缴获伊朗200多辆坦克,己方也损失近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两伊的弹药消耗量也很大。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战争初期,伊拉克本来希望速战速决,但因作战物资供应不上,等待补给,进攻势头被迫减弱。

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98 英阿马岛战争

制导武器大显威力

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位于靠近南美洲大陆的大西洋洋面上,是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它由346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1.28万平方公里。与马尔维纳斯群岛在地理上相隔较远,但在地缘上几乎融为一体的另有两个群岛,这就是南乔治亚群岛和南桑德韦奇群岛。1982年3—6月,英国和阿根廷围绕马尔维纳斯等3个群岛的主权问题爆发了一场战争。虽然这场战争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不长,但它为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特别是海上作战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创造了新经验,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英阿两国围绕马岛的主权争执渊源较深。英国认为,马岛最先由英国人发现;阿根廷则认为,马岛在1770年已归西班牙所有,在此之前英国缺乏有效先占行为,而阿根廷则是从西班牙手中接管马岛的(1820年)。1833年,英国以武力夺取了马岛,1943年向岛上派出了第一位总督。此后,阿根廷保留了对马岛的主权要求,两国纷争一直延续下来。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邀请两国举行谈判,以求和平解决争端。从此,两国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成效甚微。

1981年底,加尔铁里就任阿根廷总统后不久,阿军方制定了旨在武力收复马岛的“罗萨里奥行动”计划。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斯科蒂斯公司一行60人,根据同英方的协议,在商人达维多夫率领下,乘海军运输船来到南乔治亚岛利斯港,拆除一个旧鲸鱼加工厂。上岛工人在岛上升起了阿根廷国旗。3月22日,英国外交部就此事自阿根廷提出抗议照会。次日,阿根廷军人执政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应付事变问题,作出了将“罗萨里奥行动”计划付诸执行的决策。3月26日,阿根廷出动3支海军特混舰队,分别于4月2日和3日实施登陆突击行动,一举夺取了马岛等3个群岛。

对阿根廷的行动英国作出了迅速反应。马岛被占当日下午,英国政府立即召开内阁会议,作出了同阿根廷断交,并派出特混舰队收复失地的决定。4月3日,英国成立了以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战时内阁决定,成立联合作战司令部,并在其下建立第三一七特混舰队司令部、登陆部队司令部和第三二四潜艇特混部队司令部,具体负责收复马岛的作战行动。50岁的海军少将伍德沃德和54岁的海军陆战队少将穆尔,分别被任命为特混舰队司令官和登陆部队司令官。

随后,英国进行了紧急出征准备。英国国防部和海军的计划是:出动各型海军舰船61艘,约49万吨。同时,为了满足从英国本土到马岛长途补给的需要,还制定了征用商船的计划。经过3天的紧张工作,特混舰队第一梯队于4月5日由英本土各港口和直布罗陀出航。国防部于同日发布了经英国女王签署的征用商船的命令。被征用各类商船达67艘,100余万吨。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英国于4月7日宣布,自4月12日格林威治时间4时起对马岛周围200海里海域实行海上封锁。

针对英国的反应,阿根廷也进入了占岛后的战略展开阶段。其总的意图是,以向岛上增兵的行动压制英国的强硬态度,迫使英国接受既成事实。为此,阿根廷完善了岛上的行政和作战指挥机构,成立了南大西洋战区司令部,从4月2日到12日,从海上和空中向马岛紧急空运人员和物资,使岛上兵力达到1.3万人。阿军还按照东重西轻,即重点防守地处马岛最东面的首府斯坦利港的原则,建立了防御部署。

由于英阿两国军事行动的展开,国际社会作出了强烈反应,许多国家表明了各自的立场,并作出了援助行动。与此同时,国际调停和斡旋活动也开始积极进行。但是,由于双方在先撤兵或先承认主权问题上相持不让,国际调停没有取得成功,于是,随着英国宣布的封锁日期的到来,战争进入了下一阶段即封锁与反封锁阶段。

4月12日,英国开始对马岛周围200海里海域实施封锁。英国总的意图是,通过对马岛的封锁,迫使阿根廷从岛上撤军,如不能奏效,则以此对阿造成压力,增强英国在外交谈判中的地位,同时为特混舰队的展开和必要时在马岛的登陆创造条件。针对英国的意图,阿根廷总的指导思想则是通过战争动员和一系列备战措施,做好抗击英军的准备,以坚决的迎战姿态迫使英国放弃军事行动,同时配合以外交手段,以期在谈判中解决马岛主权归属问题。整个封锁与反封锁阶段从4月12日起至5月20日英军开始登陆行动的前夜止,其间根据形势的发展,以4月30日为界,又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阿军继续完善防御部署,英军则经阿森松岛向马岛开进,并且为取得下步作战行动的临时后方基地,于4月23日夺取了阿军防守薄弱的南乔治亚岛。后一阶段,英军特混舰队已抵达马岛海域,开始按计划对马岛海域实施严密封锁,并于4月28日将封锁圈从海上扩展到空中。在此过程中,为了威慑阿根廷海军,消除其对英国特混舰队的威胁,英国潜艇在封锁圈以外击沉了阿根廷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作为反击,阿出动海军航空兵寻击英舰。5月4日上午,阿海军航空兵3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以法制“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在双方封锁与反封锁斗争激烈进行的时候,还进行了一些谈判和调停活动,但仍未取得收效。因此,英军加紧了登陆作战的准备。5月7日,英特混舰队指挥部最后通过了“萨顿”两栖登陆计划。5月12日,作为特混舰队后续部队的第五步兵旅乘“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客轮从南安普敦启程,开赴战区。5月11至14日,英军特种部队“特别舟艇中队”的突击队员又摧毁了英选定登陆点附近的贝卜尔岛上的机场等目标。对这些情况,阿方未能作出准确判断,误认为英军是企图打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因此在军事上陷入了被动。

英军选定的登陆点位于同马岛首府斯坦利港相反的马岛东岛的最西端。从此登陆,需先进入马岛东西两岛间的福克兰海峡,上岛后又需向东前进80多公里,才能抵近斯坦利港。

这样做虽然困难较大,但优点是可以达成突然性。5月20日,英国登陆突击编队完成集结。21日凌晨,登陆行动全面展开,至上午10时许,第一批2800名官兵和大部分装备已上陆完毕。部队上陆后,立即构筑了防御阵地,并以舰炮及各种防空导弹和高射机枪组成了防空火力网。

阿根廷军队在查明英军登陆情况后,立即组织了大规模空中反击。5月21日当天,阿军就出动各型飞机30余架70多架次,击沉英军“热心”号护卫舰,击伤4艘其他舰船。5月22—25日,阿军平均每天出动飞机约120余架次,又先后炸沉英军“羚羊”号护卫舰、“考文垂”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大型运输船。阿根廷航空兵的反击给英军造成了严重损失,但由于实力的限制和英军的抗击,它并没能起到完全破坏英军登陆计划的作用。英军在猛烈的空袭下,继续扩大登陆成果,至5月25日晚,第一梯队5000多人连同3.2万多吨作战物资全部上陆完毕,登陆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从这时起,激烈的战斗就从海上移到了陆地。

英军登陆后,根据地形和阿军防御态势,定下决心南北两路分进合击,向斯坦利港外围发动钳形攻势,待后援的步兵第五旅上陆后,向斯坦利港发起总攻。阿军在斯坦利港外围共设有三道防线,最后一道以无线岭、欲坠山、威廉山、工兵山等高地为依托,被称为“加尔铁里防线”。英军行动开始后,南北两路分别于5月31日和29日到达斯坦利港外围指定地域。后续部队第五步兵旅则于5月30日在登陆点上陆,并于6月10日辗转进入总攻阵地。

6月11日黄昏,英军两个旅共8个营向阿军主阵地发起565《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总攻。经3天激战,于14日晨突破了阿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日下午,英军登陆部队司令官穆尔少将同阿根廷守岛部队司令官梅嫩德斯少将举行会晤,同意自格林威治时间当日19时起实行正式停火。6月19日,英特混舰队的一支特混小队又夺取了南桑德韦奇岛。至此,历时74天的马岛战争宣告结束。

英阿马岛战争是一场领土主权争夺战。这场战争在战争指导、战争动员等方面都给予人们以深刻启示,但最重要的是它展示了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给战争,主要是海战带来的变化。战争中,双方都有一些成功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例子。

最突出的是,阿根廷海军航空兵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特混舰队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英国海军潜艇用“虎鱼”式鱼雷击沉了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使传统海战“大炮巨舰”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精确制导武器相对于被攻击目标,尤其是大型军舰来说价格低廉,但威力巨大,过去那种以军舰的吨位和火力大小作为衡量实力强弱的观念已经动摇;由于装有先进的目标探测装置和先进的射击指挥与制导系统,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在看不见的距离上对敌方目标实施准确攻击,海战的对抗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精确制导武器最富有威胁的发射平台是飞机和潜艇,海战中防空和反潜已具有新的涵义并变得更加突出和激烈,海战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了。

99 海湾战争

现代高技术登上战争舞台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自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100 前南斯拉夫内战

冷战后欧洲第一场热战

自1991年南斯拉夫各共和国掀起“独立”狂潮以来,南斯拉夫屡次爆发武装冲突,其规模之大,蔓延之迅速,伤亡之惨重,是战后欧洲前所未有的。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南斯拉夫国内情况和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常用1至8来表达这种复杂性,即1个党(南共联盟)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或使用2种字母(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4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和伊斯兰教);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7个邻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8个“联邦单位”(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自治省)。随着多党制的实施,南共联盟一党掌权40余年的局面被打破,到1990年底,南斯拉夫总共有248个政党。1990年,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地方选举后,克罗地亚政权被民族主义政党所控制,而塞尔维亚共和国仍由共产党(后改为社会党)人掌权。克罗地亚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境内塞族人感到不安。1990年底,克新政权颁布新宪法,更引起塞族人的不满。1991年初,克当局突然收缴塞族聚居区警察(大多为塞族人)的武器,3月双方正式发生武装冲突,而且冲突愈演愈烈。

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引起斯洛文尼亚武装力量与南人民军发生武装冲突。经欧共体调停,冲突双方于7月7日达成停火协议,南人民军撤出斯领土,斯境内武装冲突暂告平息。

事隔不久,克罗地亚当局同克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塞尔维亚共和国派“志愿军”去克境内为塞族人“助战”,致使冲突越来越大。南人民军随后又去干预克境内冲突,使战火愈燃愈烈。战斗主要集中在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逐渐向克同波黑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边境地区蔓延。

斯、克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南斯拉夫引起连锁反应,另有一些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联邦制国家已逐渐解体。1991年7月7日,斯、克两共和国虽然同意推迟3个月执行其“独立”决定,但实际上并未放慢独立步伐。10月8日,两共和国正式宣告独立,并表示与南斯拉夫联邦“断绝一切联系”。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波黑主权国家问题备忘录》,强调波黑是“主权国家”。11月20日,马其顿颁布新宪法,宣布马其顿为“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样,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就有4个宣布独立了。

波黑共和国位于南斯拉夫中部,同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相邻。在436万人口中,穆斯林族占43.7%,塞尔维亚族占31.4%,克罗地亚族占17.3%。波黑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领导人为满足欧共体承认其独立提出的条件,于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否赞成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进行全民公决。这一公决得到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的赞成,而遭到波黑境内占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坚决抵制。正当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全民公决进入尾声时,在萨拉热窝教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被暴徒枪杀,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愤。3月1日,投票结果公布,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波黑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夜间,武装的塞尔维亚平民在萨拉热窝以北120公里的图兹拉,以及波斯尼亚北部布尔奇科至比耶利纳的公路、特尔诺沃至福查的公路上设置路障,武装冲突由此开始。

正当战火在波黑境内蔓延之际,欧共体国家和美国分别于1992年4月6日和7日宣布承认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这无疑是火上浇油,使波黑内战骤然升级。随即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为独立国家。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同塞尔维亚族为争夺地盘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波黑内战的爆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为寻求内战的和平解决,一招接一招:经济制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的空投、北约禁飞区、5国安全区、北约最后通牒和空袭等。和平计划也是接连不断:万斯—欧文和平计划、美国6点计划、5国方案、“三分波黑”方案、欧—斯和平计划、“联邦加邦联”方案等,但直到1995年5月,波黑内战仍在继续。

前南斯拉夫内战是在冷战行将结束、两极格局走向解体的特定背景下发生的,冲突各方矛盾错综复杂,因而内战也表现出特殊性来,突出体现在其民族性、长期性、国际化和非正规性上。第一是民族性。前南斯拉夫内战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复杂的民族矛盾引起的,内战爆发后,又主要是以民族为主要角色进行斗争。斯洛文尼亚与南人民军的战斗,主要是占多数的斯洛文尼亚族人寻求独立。克罗地亚共和国境内的战火,主要源于克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塞族人与克罗地亚当局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克族和塞族之间的矛盾。波黑内战是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三大主体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第二是长期化。前南斯拉夫内战由于是在新旧格局转换、国际关系正处在调整组合的背景下爆发的,且起因主要是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冲突各方利益相互交错,因而显得异常复杂,致使战火持续不断,难以平息。波黑内战从1992年4月爆发以来,战火不断,堪称二战后欧洲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第三是国际化。前南斯拉夫内战虽不像冷战时期那样受超级大国的直接控制,但也受到国际力量特别是一些大国的插手和干预。联合国为寻求南斯拉夫危机的和平解决,多次派人、派团斡旋,并在前南斯拉夫地区部署了维持和平部队。他们在南危机的和平解决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些大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试图通过联合国,为其插手南斯拉夫内战披上“合法”的外衣。欧共体、北约等地区性组织也积极参加波黑和平进程。美国等西方大国,在涉及他们重大战略利益的冲突地区,往往通过外交斡旋、武器援助,或以经济制裁甚至军事干预等手段,插手地区武装冲突,这也是地区武装冲突长期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是非正规性。参战各方既有正规军,又有大量民兵、警察、游击队及普通平民;冲突中使用的武器一般是普通的枪炮,甚至是刀、棍、棒等工具,几乎没有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兵团的攻防作战很少,组织指挥简单。

旷日持久的前南斯拉夫内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物质损失,迫使大批难民离乡背井,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内战也直接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瓦解。南斯拉夫内战已使南分裂成5个独立共和国,它们是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黑共和国和南联盟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随着内战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分裂运动在各共和国仍呈蔓延之势。在波黑,三大主体民族同室操戈;在克罗地亚共和国,“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寻求脱离克罗地亚独立;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自治省,人口占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也要求升格为“独立共和国”。可见,内战不仅导致了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各共和国也面临分裂的危险。而且,前南斯拉夫内战久拖不决,成为欧洲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由此而带来的民族分离主义、难民等问题又侵入欧洲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欧洲的安全和稳定。

目前,波黑战场仍硝烟弥漫,波黑塞族和穆—克联邦仍在激烈厮杀,西方国家也在加大干预力度,但波黑和谈前景堪忧。展望未来,波黑冲突三方最终有可能达成和平协议,前南地区也有可能恢复和平,但是应该看到,在前南斯拉夫境内,仍有许多“死结”,特别是波黑三大主体民族的关系问题、克罗地亚的“克拉伊纳”问题、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科索沃自治省和马其顿共和国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独立倾向问题等,这都会成为诱发冲突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这些问题十分复杂,都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解决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2295.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核泄漏 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民用核电泄漏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钟后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许多细节,都通过媒体留在了世界各国许多人的集体记忆中。本月26日,世界将迎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周年纪念,20年过去了,人们仍然不能忘记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改变世界的100个伟人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进行的历史上最具影响力100人排名,他分别细心挑选一百个人物评功论过,排名定位,而且强调,这是一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排名,不是一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排名。1.穆罕默德2.艾萨克·牛顿3.耶稣4

声明:《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三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为网友未了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