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瞎子点灯白费蜡,若只从对瞎子的作用来说,自然正确,若是为了照亮别人,这句话就错了。
苏轼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说明了一个哲理,一个普通平常而又常常被人们遗忘的常识,就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我们看问题,思想、立场、观点、方法、世界观、政治态度确实重要,这些若不正确,自然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角度,这个问题若忽略了,你同样不能得出正确结论。比如瞎子点灯白费蜡,若只从点灯对瞎子的作用来说,自然正确,但换一个角度,对瞎子点灯是为了照亮别人能看见瞎子的作用来说,这句话就错了。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若从个人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看,仅自扫门前雪是不对的,但换一个角度,从责任承包制从做好自己的事来看,自扫门前雪又对了。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就是要既看静态又看动态,既看此方面又看彼方面,既看现在又看过去将来,既看偶然的个别的又看必然的一般的。若不这样,我们就要犯片面的错误。比如汽车快还是自行车快,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可能有若干种答案。如果都没动,没有谁快谁慢的问题,若都动了,汽车缓缓行驶可能比自行车慢,只有快开时才比自行车快,若都在正常行驶,但前面出车祸路被堵住了,自行车可以过去,还是自行车快。若在公路上,汽车快,若到了无公路的地方可能自行车快。即算一切正常,但汽车开到半路无汽油了,最后还是自行车快。这快与慢就是辩证的一对矛盾。记得一个古代故事,有人问到城门口还要多少小时,那人回答,走得快三个小时,走得慢一个小时。问路人一想岂有此理,于是急于赶路把背的东西散落了,只好停下来收拾,结果真走得快走了三个小时。这正是欲速则不达。
有的人常偷换角度来跟你狡辩。有两个学生请教希腊教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希腊老师说:“有两个人,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请他们洗澡,两个人中谁会洗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摇头:“不对,是爱干净的去洗,因为他有清洁的习惯,而脏人不当回事,根本不想洗。”学生忙改口:“是爱干净的洗。”老师又摇头:“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学生又改口:“是脏人。”老师又说:“错了。两人都洗了。爱干净人有洗澡习惯,脏人有洗澡必要。”学生犹豫不决:“看来两人都洗了。”老师笑道:“两个都没洗。脏人不爱洗,干净人不需要。”其实,问题很简单,老师就是转换了角度,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
角度是个小问题,却是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如果我们工作中多几个角度对比去看,也许工作的失误就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