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BTV北京电视台养生堂20111221请 宗修英 宗文汇“痰”派老生化痰湿(3)。到了冬天,手冷脚冷,四肢疼痛,沉重,很多都与痰湿与风寒湿三邪相合有关。中医理论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腿和脚是最容易受寒的部位,体内的湿邪与风、寒相合,会造成行痹、痛痹和着痹。而各种痹证又会两两相合,造成各种疼痛。
湿邪
1.湿性重浊:
这里的“重”是沉重的意思,就像海绵泡水后会变重一样,湿邪致病有沉重的特性,如头和身体感觉重重的,四肢酸痛沉重等症状。
“浊”有秽浊不清澈的意思。正常人体所需的水分应是清澈的,若体内水分变成像汗水一样秽浊,就会阻碍生理活动。而湿邪为患,容易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湿性黏滞
是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征,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症状”及“病程”两个方面。
(1)症状:湿病症状多黏滞而不清爽。如分泌物黏浊,大便黏腻不爽,有排不干净的感觉。
(2)病程:由于湿性黏滞难解,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不易痊愈。如湿疹、风湿往往在天气不佳时复发。

3.湿性趋下
水由高处往低处流,湿和水相似,有下趋下注的特点,容易伤及人体下部。故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其他如白带、小便浑浊、脚气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4.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
湿和水相似,属于阴邪,易伤阳气。由于脾为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所以湿邪侵袭人体,常伤及脾阳,使水湿停留在体内,出现水肿、腹胀、腹泻、小便短少等症状。
风邪
大自然中风力是越高空越强劲,所以风邪治病容易伤于人体上部。如头痛、脖子僵硬、鼻塞、流鼻水、咳嗽等症状,此外,就像风力强会吹开窗户一样,风邪会侵犯我们的肌肤表面,出现怕风,冒汗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