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辽世宗·岩山文峰塔 安阳文峰塔

文峰塔在滦县县城南二公里滦河西岸岩山之巅。岩山临滦水如虎踞,文峰塔在紧靠滦河东巅虎头上,也称岩山塔。文峰塔初建于辽世宗耶律阮时期(947—951)。


滦县·辽世宗·岩山文峰塔1

塔型奇异,成三角形柱体,高二十米,分十三层,塔基用绵石(石灰石)砌成,上为青砖结构,面南正面刻楷书“文峰塔”三字,左面刻“冲霄汉”,右面刻“凌云梯”。各层檐端有风铃,遇风叮咚作响,悦耳动听。嘉庆十六年(1811)代理知州朱高樗,以“岩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与滦不利”由,强行将塔拆除。十年后,道光元年,黄克昌署滦州,认为“塔主一邑科第,去之则不祥”,召集乡绅百姓募捐,又重修此塔。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毁去塔身,但风韵犹存。旧时“岩山虎踞”是滦州八景中第一景。


滦县·辽世宗·岩山文峰塔2

关于该塔记载文出多门,不尽一致。故自有不确者。为防止以讹传讹,保证史料的严肃性,在续修《滦县志》之际,由陈明广、樊宝章、门东建组成考查小组于二千零五年四月专门对文峰塔的情况进行考察。考察方法分三部分,一是查阅有关史料和关于该塔各种文稿;二是实地勘察,据残留地面以下一角塔基进行精确测算;三是走访紧靠山脚夏庄子村以刘进生为代表六位老人。考察报告择录于后:
文峰塔始建于辽代天禄元年(947),略与滦州建治同龄。位于“岩山虎踞”之“虎头”上一块平地。塔高二十米,分十三层,八面体空心,断面边长二点六米,半径三米,周长二十点八米,占地三十一点二平方米。该塔塔基以巨型条石砌成。塔身为砖浆结构,面南背北,正面石刻文峰塔,左面刻冲霄汉,右面刻凌云梯。塔身各层各角均坠有铜质铃锋。每当微风起,铃声随风传,若当夜静更深,铃声伴着水声,大有“午夜风声啸更雄”之感。
滦县·辽世宗·岩山文峰塔 安阳文峰塔
囿于时代之限,文峰塔亦有其诸多迷信传说。建州之初,于险胜之地建塔据说可以压邪扶正,从而永葆城邑祥瑞发达,科第昌盛,人才辈出。可是,到清嘉庆十六年(1811),代理知州朱高樗上任后却一反古训,他认为岩山似虎踞,其巅建塔洽似虎头生角,此乃一怪物所在,与滦不利。遂令拆除此塔。光阴荏苒,十年之后至道光元年(1821)知州黄克昌上任后,又以“塔主一邑科第,去之则不祥”为由,号召百姓捐款重修文峰塔。重修前,黄知州亲自登山查看遗址地势,拟定施工方案;施工中,由于东、北侧均为悬崖峭壁,站在山顶的脚手架上如临万丈深渊,加之下面的滔滔河水,更增加几分险意。黄知州见状令将脚手架加以围裹,以保人身安全;竣工后,黄克昌登山观望,当见塔顶为防雷击而设叉型铁物时,黄对下人说“塔乃滦州神笔,笔尖何以分叉?”,但鉴于塔已建成,只有设法修好这个“笔尖”了,于是州府布告称:将塔顶三股铁叉锉去两股者,赏银三百两。不日,有人揭榜登塔锉掉两股铁叉。
百余年来,诸多文人雅士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纷纷吟诗作赋,择一录于后:岩山虎踞不知年,选胜登临陡岭巅,万里山河收眼底,昂头直欲向青天。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地震中,文峰塔同其它建筑一样,瞬间变成瓦砾一堆。二十米高的宝塔剩下两三米高的塔根,凛凛雄风荡然无存。近年,拆塔取石者有之,掘根取宝者亦有之,一片狼藉残留山巅。

危峰虎踞不知年,选胜登临陟岭巅。万里河山归眼底,昂首直欲向青天!”这是民国年间滦县县长贺朝元赞美研山的诗句。
  研山,原名研爵山,简称研山,俗写也有写作“岩石”之岩的,位于城南3公里滦河西岸,山下滦水龙翔,山头峰形虎踞,原为滦州第一名胜。此山南北走向,侧南窄北,东巅高耸,状如虎头;西坡渐低,形如虎腰;再向西又呈丰隆之势,恰如虎臀。据北南望,东巅前拱,西尾收束,确象一只昂首欲奔的斑斓猛虎。

在东巅虎头之上,曾建有一座十三层玲珑宝塔,名叫文峰塔,也叫研山塔,位于滦县新城南5.4公里。此塔最初建于辽代世宗耶律阮(公元947—951年)时期,清代两次重修。塔基座由绵石条砌成,上为砖结构,共13层,高20米,8角,面南背北。塔的南面有石刻楷书“文峰塔”。左面刻“冲霄汉”,右面刻“凌云梯”。皆书体道劲。唯背面字迹模糊不可辨认。塔每节各角都挂有铜质铃锋。每当夜静更深,微风四起,那铃锋则随风摆晃,“叮口当”之声伴着脚下“哗哗”的滦河水声,声韵有致,确实是“五夜风声啸更雄”。
  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朱高樗代理滦州知州,此人非常迷信,会看风水.他以“岩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与滦不利”为由,不顾乡绅百姓们的强烈反对,强行将塔拆除了。十年之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在滦州任知州的黄克昌又以“塔主一邑(县)科等,去之则不祥”为由,召集众乡绅商议修塔一事,乡绅、百姓纷纷捐款,重修此塔。黄知州亲自登山,察看被炸毁的塔址,提出新塔形和施工方案,集中能工巧匠进行重修。岩山怪石磋峨,东侧、北侧绝壁干尺,在山顶上施工很难,几个月才竣工,黄知州亲自到山上验收,看过后说:“此塔为滦州一神笔,笔尖是一柄三股铁叉,笔尖分叉怎么行?”但塔已修成,只有贴出告示“谁能将塔顶铁叉挫去两股赏白银三百两”。永平府(今卢龙县)一工匠揭了告示,他只身登上塔顶挫掉了两股铁叉。岩山文峰塔过去被列为滦州八景之一。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塔被毁,现只存一节塔基。2009年重建,今已重新屹立在岩山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1232.html

更多阅读

城记韶关32:文峰、龟峰两塔耀乐昌

在乐昌武江河畔,耸立着一青灰、一浅黄两座古塔——文峰塔和龟峰塔。青灰的古塔为文峰塔。它坐落在武江河西南面的塔岗岭上,是一座由一块块巨石砌置而成高19米的楼阁式石塔。该塔共有七层,平面呈八角形,每层角端均向上翘起,角端有石雕兽

辽圣宗仁德皇后 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圣宗仁德皇后萧氏,小字菩萨哥,是景宗睿智皇后弟弟萧隗因之女,年12岁因为美丽和才能被选入宫。同时她又是睿智皇后深受信任的大丞相韩德让的外甥女,事太后很谨慎。因为韩德让的原因,对萧后非常喜欢。统和十九年被册为齐天皇后,成为皇后的

金世宗的法律思想 金世宗污蔑北京人

辽,金,元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王朝。这些王朝在建立之前,大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过渡的阶段。他们入主中原后,逐渐受到中原汉民族生产方式和文化诸方面的影响,不断封建化。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一些较为开明,较有远见

声明:《滦县·辽世宗·岩山文峰塔 安阳文峰塔》为网友燒腦情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